搖滾現場攝影需要注意什麼嗎?

搖滾現場的攝影一般 夜晚 光線一閃一閃的 感覺不太好把握 請問各位 需要特別注意什麼嗎 求指點


這是我在知乎的首個回答,我是數碼白痴,也不太懂得這邊的規矩,望見諒。

文章的全部照片都是我在各種演出現場拍的,轉載請註明「魚子攝影」,並與本人(466626213 @qq.com )取得聯繫。文中有很多內容直接引用我之前給其他媒體做的訪談。

搖滾攝影,應該就是拍攝和搖滾這一主題相關的,發生在舞台演出以及周遭生活的種種場景。搖滾現場攝影師,其實也就是搖滾演出的記錄者。我覺得搖滾現場攝影的魅力在於,其視覺的力量和聽覺的震撼力並駕齊驅。通過照片來捕捉和傳遞音樂的無盡活力,以及變幻的氛圍。音樂需要影像來傳遞自由和個人創造的信息,當音樂結束之後,靜止的影像依舊存在,讓音樂的力量傳遍四方。

經常被問到「搖滾現場攝影需要注意什麼」,我的回答都是:「注意安全!」

搖滾攝影,我覺得客觀來說最大的困難在於非常混亂的現場環境所帶來的干擾,在搖滾現場(特別是較小型的演出場地),變化迅速又非常複雜的燈光,加上異常混亂的周遭環境(童鞋們可以百度下POGO,MOSH,死牆這些名詞),都會給拍攝帶來各自各樣客觀存在的難題。

拍攝搖滾現場其實很容易發生各種各樣的突髮狀況乃至危險情況。我在這些年的拍攝過程中也受過不少的傷,比如右眼被樂迷揮舞的金屬禮捅進去,後腦勺被踢過也被手肘砸過,太陽穴被樂手甩琴的琴頭砸中過,脖子被踹過,被人群踩踏過,肋骨被踹過,其他小傷更是多了去了……這些年下來聽力多少也有受到影響。所以在這些方面,一定一定要保護好自身安全,其次是設備安全。

說到心理準備和其他方面的準備的話,我覺得拍搖滾演出一定要做好耳朵飽受「轟炸」的心理準備,這時候有個防噪音耳塞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然後就是準備一些高熱量餅乾之類,在長時間拍攝戶外演出的時候,很容易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吃不上飯,而這樣高強度的拍攝對體力的耗損又特別大,所以這方面的應急準備是很有幫助的,隨身帶一些創可貼之類的也是同理。

我覺得拍搖滾現場,對音樂的熱愛應該是第一位的,技術可以摸索,理念可以培養,但是只有對音樂的熱愛,才會讓你真正的習慣,熟悉和沉醉在外人看來「瘋狂」的搖滾現場當中。

首先,我推薦用RAW格式,M檔。這是最基礎的,不展開了。

每個攝影師都有自己的拍攝習慣,沒有絕對的好壞,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技巧也是為自己的拍攝理念服務的,在「有的放矢」的情況下更容易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在搖滾現場拍攝,攝影師要有足夠快的反應速度和提前預判能力。加上現場光線複雜,熟練運用M檔這些基本功要比較紮實。

我自己來說,在搖滾現場往往喜歡較快的拍攝節奏,我在超廣角上比較喜歡盲拍,搖滾現場的環境非常複雜,通過盲拍把雙眼從取景框解放出來,我可以更好的觀察和分析現場的種種情況,盡量讓自己用相對快的速度不錯過現場每一個精彩的瞬間。

我靠手去感覺機身震動判斷對焦是否成功,如果沒對上,直接調整手腕動作讓機身合焦。因為機身對焦性能不是太好,在極端難對焦的情況下我會把鏡頭開到手動對焦,靠估焦盲拍。有的時候我衝進POGO的人群拍攝,這種環境極端複雜,如果看著取景框慢慢拍會有很大危險,這樣情況下我會把鏡頭撥到手動對焦,靠左手食指勾動手動對焦環,大概知道手指勾多少力度,手動對焦環可以轉動相應的距離,然後再配合身體移動估焦去進行盲拍。這樣就把雙眼解放出來,更好的尋找一個個合適的拍攝時機,也可以更好的躲避危險。我再用長焦鏡頭的時候比較注意讓自己更認真去觀察現場光線和被攝對象情緒之間的變化關係。關於超廣角距離感的運用心得,我有在蜂鳥網約稿的一篇訪談里有專門說過。如果題主有興趣,我們可以深入交流。

來點超廣角盲拍的片子。

如果是在小型酒吧/livehouse的話,往往攝影師和舞台之間的距離很近,這樣的時候最好是用超廣或者帶有廣角端的標變去進行拍攝。這個時候,大長焦鏡頭或者很多新手喜歡在半幅機身用的50mm1.8或者50mm1.4大光圈定焦去彌補暗光環境的劣勢,在焦距上就容易顯得太窄了些。

其實每個焦段的鏡頭都有與其相適應的距離感,攝影師找好適合環境也適合自己習慣的距離感是最重要的。有許多攝影師喜歡用魚眼鏡頭拍攝,但是用魚眼的前提是需要非常好的距離感,如果距離不合適,往往拍出來的東西就因為過於廣而顯得很「空」,在第一眼的視覺衝擊過後,很難有值得認真感受的東西留下。

比較理想的狀態是合理搭配焦段(有兩架機身更好),大場景和細節互相搭配,在節奏上就比較好安排。

我在Livehouse往往是主機身掛超廣角,副機身掛50mm1.4(或者標變鏡頭)。在拍大型演出時,一個機身掛超廣角鏡頭,一個機身掛長焦鏡頭。外閃裝在有超廣角鏡頭的那台機身上。

拍這類演出,首先會有很多華麗的瞬間可以捕捉。

大部分攝影師在拍攝現場的時候比較喜歡捕捉演出者的動作,神態等等。我個人更喜歡把更多精力用在現場光線的分析和運用上面。對於光線,先是讀懂,然後分析,然後才是合理的運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拍攝習慣,因人而異。

比如這張,許多朋友看這張照片以為是專門的舞台布景,其實不然。這張照片是在一個大型演唱會上拍攝的蘇見信(信樂團原主唱),當時的環境就是最簡單的舞台煙霧和一盞面部追光燈,但是我繞到他背後拍攝(舞台是四角星形狀),找准角度,最基本的面部追光配合煙霧,於是就有了這張照片。

再放幾張關於燈光運用的。

有的時候,合理的運用黑白,一方面是可以避免燈光環境的極度不利影響,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突出質感。

也有許多朋友喜歡用閃燈慢門的技巧, 對於這個,我是覺得,乍一眼可以拍出看似「華麗」的照片,但其實很難拍出值得反覆閱讀的照片。對於大部分朋友,我並不是太推薦。

也來兩張:

至於昏暗的光線環境,我認為這是必須克服的。面對一個重要的瞬間,「拍到」是首位的。在那個瞬間,寧可開高ISO去確保一張曝光正確的照片,也好過事後面對著RAW格式一片死黑的暗部發愁。

2013~2014深圳跨年迷笛第三天晚上,這位搖滾老奶奶「跳水」,在人群中被無數的雙手傳遞,同時她也高舉自己的雙手。人海後排的光線極其微弱,但這個瞬間太重要了,必須被記錄!最終的數據是F4,1/160秒,ISO 12800!在這個瞬間面前,噪點重要嗎!?

每個攝影師都有自己的拍攝理念,我一直希望自己的照片,不單純是一個現場某個時刻的簡單記錄,而是能夠成為人們腦海里關於一次演出記憶的直接映射;用一張照片,代表一場演出;乃至能夠通過照片傳達出音樂內在的力量,這是我對拍攝搖滾的個人理念。對我而言,我希望自己的搖滾拍攝可以更多挖掘出搖滾現場那跨越年齡,性別的對音樂的愛。搖滾樂不單是熱血的抗爭,還有溫柔的愛,平和的包容……所以我希望自己的照片可以在單純的演出記錄之外,給人更具有代表性的印象,也希望自己可以在搖滾的狂暴動感之外,也給觀者帶來些許屬於搖滾樂的大氣,溫暖和感動。

我覺得對於自己的拍攝對象,多感受,多總結,多思考,就可以幫助形成自己的拍攝理念,當你在理念和經驗上都有一定的積累後,所謂「個人風格」的基調就是自然而然的。當然,隨著不斷探索,理念也會發生變化,這在照片上體現的也特別明顯。我自己每次拍攝也盡量會帶著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理解進行嘗試。

(雖說伸了大拇指,不過我還是很喜歡這張照片)

最後放一張,在圈內大家都比較喜歡的。2013年10月初的上海長江迷笛音樂節,我當時在宋舞台拍攝左右樂隊的演出,看到舞台下面就是一片荒原,大旗迎著夕陽招展,無數年輕人熱血沸騰的在舞台前方POGO,吶喊,就拍下了那張照片,後來用了辛棄疾《破陣子》中的一句詞「沙場秋點兵」當做題目,覺得特別切題。

可能每個片段之間銜接不是很緊密,如果大家有更多問題提出,我盡我所能的回答,共同探討。


別擋著觀眾。


先上一張昨天拍的顛覆M

我自己的習慣:

1.參數: 機器可以鎖最慢快門速度,我自己的習慣是1/100s,這個時候ISO自動,為了保險起見光圈用鏡頭能提供的最大光圈,自動對焦(考驗你機子的時候到了!)

2 先看一兩首歌 熟悉樂隊的風格(比如喜歡滿場跑或者站著不動),盡量選擇動作比較誇張且穩定,燈光稍亮的時候下手.

3 我比較喜歡像「點射」一樣的節奏拍,對焦,按,對焦,按,回去總有一些滿意的的,私以為效率比連拍高一些。在前排拍的時候要護好自己的機器,別碰掉了。拍完要是不甩頭還是別占著茅坑不拉屎了。另外要遠離死牆和MOSH人群···王八拳太可怕。

歡迎補充和交流,我也是在摸索和學習


我說一下我平常的方法

拍搖滾現場確實特別難,首先對機器的要求就比較高,我一般都是快門維持在125,光圈最大,ios自動,畢竟這種情況下拍到是最主要的,畫質次之。

而且一般機位也不好移動……題主既然問搖滾現場了那麼我想題主也知道現場的觀眾有多燥- -

走動一點要小心,一不小心連鏡頭蓋都不知道去哪了?_?

還有演出前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跟現場的燈光師溝通一下。拍這次現場的時候燈光師有點太給力了- -

紅的綠的那燈一直閃……

色溫……對焦速度……簡直……

而且主燈源也是來回閃,所以經常出現

這種情況- - 燈光師你是不是跟我有仇……( ̄. ̄)

所以演出前必須要跟燈光師溝通一下!

演出真正開始的時候拍攝方面就不再多說了,無非是按死快門,能拍多少拍多少,回家慢慢修去吧……永遠記住能拍到是第一位的。

不過有兩點是要注意一下的:

第一個肯定是我們的鼓手啊!!!鼓手!!

多少人一場演出看下來都沒見過鼓手正臉啊!!!

鼓權至上啊!!!至上!!!

強烈要求攝影師都去拍鼓手正臉!!!

看鼓手被拍到的時候那羞澀的神態o(*////▽////*)q

一般情況下鼓手都是

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

……珍愛鼓手,多拍特寫。鼓手永遠是樂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強烈要求鼓權平等!!!

還有一點樂隊都是很酷的嘛~~~所以我比較喜歡拍一些特寫~~~~

醬紫的~~【順便再次同情一下我們的鼓手……

剩下的其實就比較簡單啦,這次我是主拍視頻的,所以照片並沒有拍很多,拿出來分享一下~

忍心按快門其實就好了,另外也要在保護好自己設備的情況下多燥一點~畢竟台底下有個板著臉一直拍照的畫風跟別人太不一樣了。

而且如果場地允許的話可以上台拍一拍,進行一下互動,效果會很好的,這次是因為場地太小沒法上,場地允許的話肯定會上去拍的~大致就是這些了,給我們樂隊打個廣告大家肯定是不反對的吧~~

蝦米:艾澤的音樂人主頁


一閃一閃的應該不會影響拍攝,因為現場燈光的閃動頻率和快門速度應該是沒法比的,所以曝光應該不成問題。


第一是要解決讓不讓拍的問題,和讓你在哪兒拍的問題,即stage access。國內的室內小場地都是比較camera friendly的很少不讓你拍照,但在日本,允許使用相機拍照的場地反而是特例(手機可以)。在歐美國家每個venue都有自己的規矩,網站上往往會寫明。如果場地不允許拍照,那就要想辦法去搞photo pass了,這裡不展開。有需要和興趣的自行google photo pass關鍵詞即可。

第二是鑒於多數小場地演出的不良燈光條件,拍搖滾現場其實是非常吃硬體的一個事。高感光度機身,高連拍性能,大光圈鏡頭,長變焦鏡頭都是標配。吃職業飯的很多人是CN一家的雙(旗艦級)機身分別掛24-70 f2.8,70-200 f2.8,外加魚眼或廣角。你可以自己算算這一套是多少錢。

有時去小場地會看到職業攝影師帶著閃光燈幹活,那是人家準備拍off-stage的肖像照用的,樂隊演出過程種十分反感被閃光燈打擾。

豎持把手非常有用,如果你的機型沒有,值得買一個。有了它你不僅能夠豎起來拍,還可以把機身上下倒過來拍……取景框從機身最高點變成機身最低點,憑空讓你機位高了接近20公分,不得不站在人群里拍舞台的話是很有用的技巧。

具體拍攝技巧也沒什麼好說的,點測光,用AF-lock構圖,快門從1/200開始視實際情況一點點調整(注意長焦鏡的安全快門);要讓鼓棒不虛,你的快門說不定得上1/400才行

燈光變化劇烈的舞台,高感可以信任的話,大膽地開auto ISO吧 :) 光圈拉到最大用S模式,畢竟拍上比啥都重要。

構圖的話拍琴盡量把琴頭拍進來,拍人物注意麥克風和其他設備的遮擋。

怎麼能拍到鼓手,這個計劃在演出開始前你就需要有。

記得多數時候仰拍、用超廣拍人是不會把人拍帥的——如果要得到樂手的帥氣硬照,請站遠、站高、上長焦。

200mm,二樓拍一樓

仰拍的話,你得知道你的被攝對象不計較才行,比如這哥們:上海流氓樂隊臟手指Dirty Fingers,用一個20mm差不多按在臉上拍的

第三是鑒於後期工作量很大,請務必拍raw,do yourself a favor.

以下是修圖圖例,不要和我談jpeg直出。

上面那還是下午室外場,暗光室內的話……

ISO = 12800 :)

選片修片比實際拍片的工作量大多了,對於舞台表演比較花哨的團,職業攝影師會在三首歌的時間裡拍上千張raw片,最後交付物只有十幾二十張。你想想。

既然說到選片就提一句……請控制一下你作為作者的表達欲,選片時多把自己放在樂隊的角度去考慮,我到底願不願意讓別人在網上看到我(樂隊)這個樣子?不要發任何人的黑照。

最後就是尊重演出現場的每一個人,樂隊團隊、場地團隊、保安、觀眾……畢竟一個城市裡搞演出的場地就那麼幾個,你肯定不想成為那個「上次帶相機來時給我們添過麻煩的人」

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會照相的人而言,搞演出攝影都絕對不是一門能讓你吃飽飯的full-time手藝;僅僅是為了保有能被允許繼續拍下去的資格,也需要用一個職業的態度來和各方面人員相處

======================================

想進一步了解演出攝影這行當的話我推薦讀這本,亞馬遜上可以買kindle版

All Access: Your Backstage Pass to Concert Photography (9781118172902): Alan Hess: Books


沒事喊兩句牛逼


在告訴你貌似高深的M檔操作方法之前,先看好你的相機,不要在人群中被無情的擰走鏡頭呦。好了,第一步,打開相機,掰到M檔,把快門調到1/125-1/250之間,光圈選擇你鏡頭的最大光圈。(注意什麼叫大!!!2.8比4大!!!)第二步,開始搓感光度,在一般的舞檯燈光和前面的數據下,你的ISO應該在200到1600之間浮動。第三步,拍幾張看看,將你你目測曝光合適的曝光組合固定下來。
好了,你現在會發現你的相機基本就戰勝一閃一閃的舞檯燈光了。


人海中高舉雙手拍照/錄像的機器一定要栓跟繩子........(個人血淚史)


敢開高ISO,抓住畫面比拘泥於畫質更重要!後期要下狠手!光線太亂轉黑白一般都可以解決!加銳化更有搖滾的氛圍,如果可以的話上台拍(當人是在允許並有資格的條件下)然後我就放圖片了哦~~~

玫瑰木子彈

黑薄荷樂隊

朋友的演出

了解了解


成像太差 就用黑白。


注意你要曝光的主題曝光正常就好了,其餘部分可以先不要太在意,反而在這種複雜光線下會有出人意料的效果,另外,護好相機,否則會蛋碎



連拍…總有一張的曝光是你想要的…或者回去後期處理…還可以用外閃…但不建議…會破壞現場舞檯燈光的效果…而且會影響樂手影響觀眾…

再說點攝影之外的…如果在最前面拍攝盡量蹲著神馬的不要影響前面的觀眾看演出…不要跑到舞台上拍攝…官方允許除外…大家是來看演出的不是來看你的…最後…注意安全 在瘋狂的人群中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機器…


在成像差光線不好的情況下 直接黑白 增加質感 逼格高


推薦閱讀:

樂隊現場演出的時候,每換一個樂隊上台都需要重新調音,都在調什麼?
如何看待音樂會觀眾的不文明行為?
如何評價SNH48的公演 《十八個閃耀瞬間》?
萌系動畫中有哪些令人深刻的切鏡(鏡頭轉換)方式?

TAG:搖滾樂 | 攝影 | 演出 | 搖滾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