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紀錄片與人物專題片中的情景再現該如何拍攝與使用?

比如是否需要當事人來重新再現,如果不用,則怎麼拍攝

而情景再現在片中所佔的時長與比例又如何確定


-

yolfilm 在 Martin 的回答評論中,提到的網頁,全文搬運到此。

【紀錄片小百科】「劇情式紀錄片」Docudrama(文/鐵木真)

原文鏈接:http://docworker.blogspot.com/2009/02/docudrama.html

「劇情式紀錄片」是從英文 docudrama 翻譯而來,是由 documentary 與 drama 兩字拆解所組成的,在台灣的一般常翻譯成「紀錄劇」或是「紀錄式劇情片」。先不論何者才是適宜的翻譯,在定義上,docudrama 所指的是立基於真實事件上,把因為歷史條件或地點的限制,以致於無法拍攝到或觀察到的事實,以戲劇手法(dramatic)再現事件的一種影片類型。Docudrama 可以再現的是當代的社會議題與事件,也可以是以過去的歷史事件為內容。

在西方文學與戲劇的領域裡,很早就出現了將歷史材料和文學創作混合處理的形式。比如亞里斯多德的藝術理論,便是使用歷史事件和角色混合的方式來書寫。在現代大眾文學發展興盛之後,其中就有以歷史事件或最近發生的事件為材料,作為創作內容的類型。另外,以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為例,也有以社會中最近發生的謀殺、惡名昭彰的案件等等作為內容的表演。

Docudrama 與上期紀錄片小百科所介紹的「偽紀錄片」(mockumentary)[1] 一詞,內涵上剛好相對。Mockumentary 使用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和形式,來呈現一個實際上為虛構的事件或議題,藉以表達拍攝者自身的想法;而 docudrama 則採取了劇情片的拍攝手法和形式,再現一個歷史事實上發生過的事件或議題。

所以若用形式或手法來說,docudrama 當然符合所謂「紀錄劇」(紀錄劇情片)中文文字上的釋意,但這樣的判讀可能會有點單面,而忽略了 docudrama 內在的精神。嚴格說來,要強加歸類影片必須隸屬於某一種類型,無論是劇情片或紀錄片,其實都是不妥的作法。原因在於,docudrama 在某種程度上,仍然是以追求真實為其核心主旨,而這同時也正是「紀錄片」中最關鍵的命題,故在此將 docudrama 翻譯為「劇情式紀錄片」,較能符合紀錄片所擁有的探尋真實的精神,並在文字的解讀上享有多重意義的可能性。

Docudrama 常與另一字 docufiction 兩者之間令人產生疑惑。Docufiction 顧名思義是 documentary 與 fiction 兩字組合而成的新字,主要指一種同時混合劇情與紀錄素材的影片類型。Docudrama 和 docufiction 經常被認為是同義詞,主要是因為「drama/戲劇」這個詞,與「fiction/虛構」這個詞之間的混淆,而使得兩個字詞之間所代表的意義含糊不清。Drama 可翻譯為戲劇,是指以戲劇的方式作為手法,其對象也可為一真實的事件。而 fiction 的字義為虛構,指的是創造一事實上並不存在的內容。當這兩詞都與 docu(documentary)一字結合時,docudrama 被定義為戲劇(劇情)式的紀錄片,而 docufiction 我們則可以理解為,同時有紀錄的素材與虛構的素材的影片,但其所說的故事整體,是由拍攝者創造出來的劇情片。

因此,不同於劇情片,docudrama 仍舊與紀錄片相同,會試著盡其可能地符合其所拍攝的歷史事件,在精確與細節上自我要求。然而劇情片即便使用了真實歷史事件的素材,其主要的目標,並非為了要忠實地再現一個真實發生過的事件。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說 docudrama 是一種「非虛構式的劇情」「戲劇式的紀錄」

不像傳統紀錄片拍攝方式,docudrama 使用重現歷史現場,並以演員演出人物對話和情節的方式,來再現歷史事件。有些議題若能這樣的方式來拍攝,某種程度上將更容易得到大眾關注。比如當我們要拍攝環境保護相關議題,如全球暖化的問題,拍攝者若將因暖化而造成的海水上升將給地球帶來浩劫的模擬畫面,放置於影片之中,將更能有效果地使觀者重視、並感受到此議題面臨的嚴重性與迫切性。

Docudrama 主要發展於二十世紀下半。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寫實主義再次復興。美國導演 Louis de Rochemont 於二十一世紀福斯公司製作了 March of Time。他將新聞式的拍攝美學方式帶入電影製作,製作了一系列以真實事件為內容的電影,並使用寫實手法拍攝,這系列影片便以「semidocumentary」(半紀錄片)為名。這些電影的拍攝手法,如《宅角街影》(House on 92nd Street,1945)、《迴力鏢》(Boomerang,1947)、《瑪德琳街 13 號》(13 Rue Madeleine,1947),廣泛地被其他電影模仿使用,甚至在許多純粹的劇情片裡,如《不夜城》(Naked City,1948),也使用相同的拍攝方式。在這之中,最為人所知的影片應當是於 1948 年由 Alfred L. Werker 拍攝,Anthony Mann 主演的影片《黑獄殺人王》(He Walked by Night,1948)。這部影片主要內容為描寫當時的連環殺人狂 Erwin Walker(人稱為「機器槍」)。Jack Webb 在此部電影裡有演出一角,並因此與美國警察機關有了密切的友誼與聯繫,這使得 Jack Webb 之後製作了著名的 docudrama《警網》系列(Dragnet,1951~1959)。

(Dragnet - The Big Crime)

視頻封面Dragnet - The Big Crime視頻

(Dragnet - Big Seventeen)

視頻封面Dragnet - Big Seventeen視頻

有趣且值得一提的是,台灣也曾經有類似《警網》系列的 docudrama 節目。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台灣變色龍》、《藍色蜘蛛網》、《玫瑰瞳鈴眼》等系列。但相對來說,這些節目往往過份、毫無節制地加強戲劇性,並非忠實地再現事件,因而扭曲了 docudrama 的精神,以至於旁白不只是敘事,還成了評論式的引導,演員的演出也越趨誇張。

另外,英國知名導演 Ken Loach 早期為 BBC 所拍攝的影片《Cathy Come Home》 (1966),替他自己也替 docudrama 同時打出了名聲。Ken Loach 以一個青少女的故事與其口白開始,帶入當時英國社會遊民的現狀與問題。這部影片放棄使用傳統的劇情片拍攝手法與結構,而採取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使用類似被攝者本身的口述與觀點作為旁白,來陳述其感受與想法。影片播出之後影響力驚人,使得英國因此成立了遊民的庇護所與相關的機構。

(此處找不到視頻)

Docudrama 被認為是一種影片類型的發展與延伸,大約是從二十一世紀才開始產生的。而現在這種形式已經被普遍地運用在各個國家的影視製作中,並且廣泛地被各個重要國際影展所接受和分類。不論在電影或者電視的領域裡,docudrama 都是一種於二十一世紀初才高度發展的影片類型。

紀錄片/documentary、劇情式紀錄片/docudrama、紀錄劇情片/docufiction、偽紀錄片/mockumentary、劇情片/fiction,這麼多的名詞,這麼多不同的所指、範疇與形式,當我們試著將影片放置在這些名詞上頭時,也許會發現無法真的把它們清楚地定義為某種類型的影片,在許多許多時候,它們其實是混雜的、跨界的,互相挪用的,並對真實有著不同想像力的運用。

因此可以說,某種程度上,我們經常處在真實與虛構的兩端中,因應不同的需求、目的、題材與社會的現狀,而在影片的拍攝內涵上,產生不同的組合變化。當我們試著在紀錄與劇情、真實與虛構的中間地帶,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時。同時,也就是嘗試著打破了拍攝者、影片與觀眾三者之間的相對關係,以及對彼此角色的固定看法,也正因如此,才創造出了更多的刺激與可能性。

參考資料:

Docudrama 的 wiki 解釋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cudrama

Docufiction 的 wiki 解釋

http://en.wikipedia.org/wiki/Docufiction

What is docudrama?

http://www.wisegeek.com/what-is-a-docudrama.htm

The Museum of Broadcast Communications 的 docudrama 解釋

http://www.museum.tv/archives/etv/D/htmlD/docudrama/docudrama.htm

〈Documentary V. Docudrama〉

《Lies, Damn Lies and Documentary》Brian Winston, 2000, British Film Institute

《製作紀錄片》,Micheal Rabiger 著,王亞維譯,遠流出版。

[1] 原文中,此處加了鏈接,指向另一篇文章,如下,

【紀錄片小百科】「偽紀錄片」Mockumentary(文/鐵木真)

原文鏈接:http://docworker.blogspot.com/2008/12/blog-post_4490.html

「偽紀錄片」的英文是 mockumentary,也就是 mock 和 documentary 的結合,它常被歸類為一種紀錄片或電視節目類型,通常帶有喜劇的嬉鬧性格,但也有非常嚴肅的偽紀錄片。雖然它和紀錄片一樣都記錄著真實的生活,但實際上卻是虛構的,運用諷刺或仿擬的方式來分析社會上的大事件或問題,挑戰著人們對於既定事實的認知,以及對於紀錄片裡的核心命題「真實」的觀念。

在偽紀錄片裡,常常使用歷史資料畫面或者人物訪談(大頭講話)來討論過去的事件,要不然就是以真實電影(cinéma vérité)的方式(干涉、介入)去跟拍事件裡的當事人,在影史上有幾個頗有趣的例子可以來談談。

1957 年,英國有個電視節目叫做《Panorama》,某天節目播出了一則小短片《Swiss Spaghetti Harvest》(義大利麵稻穗),用著以假亂真的方式敘述一則愚人節的笑話:義大利麵是長在樹上的,人們去採收回來,然後加上醬料就可以吃了。雖然真的很笨,但影片看起來就像真的有這一回事。

正統地來說,偽紀錄片(mockumentary)這個名詞的首次出現,是在80年代中期由《This Is Spinal Tap》的導演羅勃萊納(Rob Reiner,好萊塢導演)在某次訪談中談到自己的影片所提出的。不過偽紀錄片的精神其實老早就藉著其他形式體現出來,特別在戲劇的領域裡。譬如1938年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廣播劇。他改編 H. G. Wells" 的小說《世界大戰》(The War of the Worlds),在廣播中製造火星人攻打地球的音效和聲響,結果很多聽眾信以為真,最終引起了社會恐慌。

偽紀錄片也或多或少帶點即興創作的成份,特別是在沒有劇本而演員需要去演出真實情境的時候。喜劇性的偽紀錄片有點像情境喜劇,並且很罕見的在播出時加上觀眾的笑聲來營造氣氛。英國的以警察為主角的喜劇節目《Operation Good Guys》正是這麼做的。 大體來說,紀錄片裡的很多「電影語言」都被偽紀錄片繼續採用,像是鏡頭晃動、人物訪談、實景拍攝。以觀眾的反應來說,看完影片常讓人搞不清楚這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國外有些非常優秀的作品,像是《厄夜叢林》、《登陸月亮行動》(Dark Side of the Moon)、《總統之死》(Death of a President)等等,都刺激著觀眾對該事件有更深入的看法。 偽紀錄片在台灣則很少見。2002 年政大廣電系學生的畢業作品《網事追憶錄》以演員演出的方式,虛構了一則男女、網路、道德的事件,運用著紀錄片的語法,使得這部偽紀錄片成功矇騙觀眾,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此片也入圍該年的台北電影節與紀錄片雙年展。

然而,運用所謂偽紀錄片的精神,最徹底以及影響最大的,應該是 2006 年台北市議員王育誠造假的「腳尾飯」錄影帶事件,影帶模仿著類似偷拍的方式,宣稱有黑心業者將供桌上用來祭拜死者的菜餚回收製成豆腐乳或混入自助餐店再次出售,最終雖然被民眾揭穿,但卻也引發了社會上的動盪。

另外,雖然有人提出鈕承澤導演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是部偽紀錄片,但實際上這部影片只能說是接近偽紀錄片,在性質上並不徹底。因為片中導演調侃的對象是他自己,而非大眾已經有了的共同認知事件,「既定真實」的概念在多數觀眾的心理狀態下很難成立,因此,《情非得已》仍然較像是一般傳統的故事劇情片。

照樣造句:偽紀錄片、偽鈔 、偽裝……。

紀錄片小百科首發完畢。

此處視頻,

1. Swiss Spaghetti Harvest

2. Operation Good Guys

-


我記得BBC曾經拍過「復活節彩蛋」和世界知名酒店的紀錄片,裡面用的好像是一些油畫還有後期畫的一些圖畫,也很好看。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地球脈動》第二季(Planet Earth Ⅱ)?
有哪些優秀的紀錄片字幕組?
想做一個關於抑鬱症的紀錄片 有沒有熱心小朋友願意分享一下自己的見解?
如何評價 BBC 紀錄片《藍色星球2》(Blue Planet II )?
有哪些比較好看的紀錄片?

TAG: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