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武將所練的是哪種(類)武功?

歷史上是有武將單挑的情況的,武將單挑時邊騎馬邊打鬥用的是哪種武功?武器不同武功也不一樣吧,歷史上有具體的記載嗎?比如關羽的刀法,有專有名詞嗎?


古代槍法被稱為龍技,練好了就可以裂土封侯


《宋史》中記載南宋時期一個農民起義的頭子楊四娘(女的)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這是正史中第一次出現具體武術名稱的記載,之前雖然漢朝有《劍經》,曹丕擅長擊劍,但是估計都沒有形成真正的門派,門派的形成大概是明朝中期的事情


在春秋戰國以戰車和戰陣為主要方式的戰爭中, 將領主要的武藝是力量,用重武器(大鎚,狼牙棒等)反覆轟擊對方的陣腳,打開缺口後,士兵衝鋒。 因此有「衝鋒陷陣」的成語,後來戰爭形勢雖然發生了變化,猛將也有時被稱作「陷陣營」(例如高順),意思就是能夠攻陷對方的陣腳

後來的戰陣形態,騎兵將領主要是騎射和馬刀技術, 在對射階段和衝鋒階段,一個神射手將領,一箭帶走一個敵人,能夠極大的鼓舞士氣。 短兵相接後,主要是握住馬刀,
利用馬的衝力去殺傷。 混戰之後,各安天命。

步軍將領和士兵的主要武術後來演化為太極拳和形意拳(八卦掌是武林流氓和義士發明的,不是戰場拳法)。 步軍在戰場上最重要的是被幾千人推著往前走別摔倒,摔倒必被戰友踩死,要保持低重心,趟泥步穩定的前進,而且對敵發勁的距離要短, 太極拳是刀盾兵的拳術,形意是長槍兵的拳術。太極的白鶴亮翅實際脫胎於一手拿刀一手拿盾的姿勢, 攬雀尾是面對對方的幾桿長槍一把攬住,讓後面的戰友上來砍。 形意的三體式,就是脫胎於長槍兵持槍趟泥步往前走的姿勢。

單挑是非常扯淡的事,幾乎在冷兵器時代很少發生


小說電影電視劇地毯書上的我就不說了,動不動就在馬上打幾百回合。我的方向是宋遼金夏,別的朝代我沒研究過。

按《武經總要》,宋朝將官的評價標準主要是弓術和馬術,其中弓術主要是拉弓的力量(單位石),宋朝軍隊分禁軍,廂軍,番軍,鄉兵。其中正規軍是禁軍,駐紮在外地的稱「就糧禁軍」,而廂軍是干雜活的,如林沖發配的牢城營。在募兵時,拉弓到一定石數則可以進入禁軍,不行的就編入廂軍,而武狀元考試也是考拉弓。可見宋朝軍隊從上到下弓術都是硬指標,不過也產生了一味追求力量准心不行的問題。除了弓術,武狀元還考馬術,即騎馬和馬上刺槍。

除了必須的弓術,宋朝軍隊中還有「班」一類的特殊部隊,如金槍手徐寧的「金槍班」,人數比較少但是全是練習槍術的。宋朝軍隊以步戰為主,所以槍是對付騎兵的主要武器,武將們和高級士兵一般都練習槍法。不過總體來說,宋朝軍隊數量雖多,整體訓練水平卻比較低,專業化程度也低。


應該是類似於歐洲的其實對戰,每次一個照面為一個回合。主要靠速度、反應和力量來取勝吧。那些演義和小說也是這麼描述的。勝者基本上都是一碰面磕飛對方兵器,經常用的詞是二馬一銼蹬等等。關二爺馬快出手也快,一回合捅死顏良。

孫策二馬錯蹬hao過來直接夾死。

程咬金那傳說中瀟洒的捅馬屁股。

。。。。。

正史記載中的大將單挑很少~會場少~


古代武將用的多的:槍、刀、矛、槊、鐧。 一般沒什麼專有的名詞,所謂的招式不多,用法有很多講究,比如槍有刺、挑、扎、撥等不同的用法, 著名的招式有:回馬槍。 。一般實戰中靠真正的技巧、力量、反應來取勝,而不是很花哨的招式,武術很多時候最簡單的招式最質樸、領悟到力的本質才最上乘。


在古代早期戰爭中,確有武將單挑的慣例,但是按照現有材料來看,並沒有形成套路什麼的,騎兵單挑主要依靠兩種情況,第一、兵器的沉重及馬匹的承重能力,用重兵器使勁砸,砸到對方馬匹腿軟,自然就能順勢殺敵;二、使詐,如關羽的拖刀計,先詐敗,待敵人追趕的時候冷不丁的一刀砍過去等


推薦閱讀:

如果在關羽死後,張飛沒死對蜀漢政治局勢有什麼影響?
三國中你最喜歡的人是誰?
孫策死,周瑜為何帶兵奔喪?
陸遜,徐庶這樣的名字起的初衷是什麼?
為什麼一般只聽見三國時期的人叫主公?

TAG:三國 | 武術 | 中國古代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