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世界級的作家比如村上春樹莫言等等和郭敬明這類的作家區別在哪兒?


她用手捂著嘴巴,跑到杏樹下那個盛滿清水的大木盆邊,撲地跪下,雙手扶住盆沿,脖子抻直,嘴巴張開,哇哇地嘔吐著,一股很乾燥的豌豆,嘩啦啦地傾瀉到木盆里,砸出了一盆撲撲簌簌的水聲。她歇息了幾分鐘,抬起頭,用滿是眼淚的眼睛,看著兒子,說了半句含混不清的話,立即又垂下頭去嘔吐。後來吐出的豌豆與粘稠的胃液混在一起,一團一團地往木盆里跌落。終於吐完了,她把手伸進盆里,從水中抄起那些豌豆看了一下,臉上顯出滿意的神情。這時她才走到兒子身邊,把兒子高大軟弱的身體抱住了。

「你去抱出來他吧,娘做飯給你們吃。」

母親把木盆中的豌豆用清水淘洗了幾遍,盛在一個碗里。竟然有滿滿的一碗。母親感到了他的詫異,就說:「兒啊,娘這是被逼出來的,你不要恥笑娘……娘這輩子,犯了千錯萬錯,還是第一次偷人家的東西……」

他把自己的毛茸茸的大頭擱在母親的肩膀上,痛苦地說:「娘,別說了……這不是偷,還有許多事情,比偷要可恥一百倍……」

母親從炕洞里拖出一個蒜臼子,把那些豌豆搗成碎面兒,用涼水調和成糊狀,遞給上官金童一碗,說:「孩子,吃吧,不敢動煙火,一動煙火,幹部們就來查,查出來可就了不得了。」

上官金童捧著碗,喉嚨發哽。

母親用一個被咬得坑坑窪窪的小木勺,喂著鸚鵡韓。鸚鵡韓規規矩矩地坐在小凳子上,香甜地吃著。

「嫌臟?」母親望著兒子,抱歉地問。

上官金童的淚水滴落在碗中,說:「不,娘,不嫌。」

他呼嚕呼嚕地,只用了幾秒種時間,便把那碗生面粥喝光了。他感到口腔里有一股血腥的味道,他知道那是母親的胃裡和喉嚨里嘔出來的血。

莫言——《豐乳肥臀》

1: 我回過頭,看見提著LV包包踩著Gucci小短靴的顧里朝我們走過來。她隨手把一杯只喝了一小半的奶茶丟進路邊的垃圾桶里。

2:顧延盛一邊打著手機,一邊招呼著旁邊的女傭往他的Hermes茶杯里倒奶茶的時候,早上7點半的陽光剛好透過那幅巨大的埃及棉窗帘,照射到他的臉上。

3: 身後是簡溪追過來的腳步,還沒等他走到我身後,我電話就響了起來,顧里的聲音清晰地從電話里傳出來:「林蕭!我在新天地,我剛買了一條Kenzo的圍巾,非常漂亮……」

4: 顧里完全不介意,伸手搶回手機,輕輕地撫摸了兩下,表達了對新手機的喜愛,然後毫無眷戀地丟進了她的LV包包里--我們都知道,過一兩個月,她包包里又會出現一個新的手機。

5: 拎著Marc Jacobs包包的年輕白領從地鐵站嘈雜的人群里用力地擠出來,踩著10厘米的高跟鞋飛快地衝上台階,捂著鼻子從衣衫襤褸的乞丐身邊翻著白眼跑過去。

6: 為一個未來的會計師,顧里在精打細算方面表現得非常精彩,就像有一次在商場里的收銀台前排隊結賬,站在我們前面的一個穿著Dior套裝拎著Prada包包的女人,和收銀小姐糾結於五分錢的找零。

7: 我提著自己的包,非常沮喪地走出公司。走出大堂的時候,我看見站在公司門口的簡溪。他斜挎著一個Disel的包站在路邊,跟所有青春蓬勃的男生一樣好看。我望向他,眼裡充滿了淚水。他沖我眨了眨眼睛,溫暖的笑容在眼淚里折射出光彩來,像是一個小小的太陽。

郭敬明——《小時代》

莫言先生寫的是農村,郭敬明自以為自己寫的是所謂的城市中的資本階級,

即使郭敬明把奢侈品菜單倒背如流,郭敬明的字與莫言先生的字,中間的鴻溝用盡世界上所有的奢侈品,也填補不了。


好問題,我來試著回答一下。

先放觀點:郭敬明和莫言村上這種作家差了不止一個檔次,按我的評價,郭敬明50分,莫言120分,村上書沒看全,暫無定論,但至少在110分以上。

標準:作家成就以其作品定位。由於主要作品都是小說,所以單論小說。

小說的評價以選材,文筆,人物塑造,情節設置,敘事,結構,思想等元素定位。

選材:選材不能單獨決定小說水平,只是看合適不合適,比如羅貫中寫歷史小說就成了名著,有的人寫歷史小說就成了笑柄。喬治奧威爾寫政治寓言就成了經典,有的人寫政治寓言就成了垃圾。

郭敬明的小說(只讀了《幻城》《夢裡花落知多少》),選材很成問題。《幻城》是新造的世界,是架空。這種題材看似最好寫(瞎編就行),實際上最不好寫(好好編尚且有漏洞,何況瞎編)。果然,本書很快就垮了,主角身為一國之君從不講治國的事,反而帶著一群人四處打怪。《夢裡花落知多少》里涉及了很多郭敬明不熟悉的商業,法律,社會陰暗面的東西,也沒撐住,不過比《幻城》合理一點兒。

莫言的小說基本都在他的故鄉,都是他最熟悉的。其中也有一些他不熟悉的,如《四十一炮》《紅樹林》,都成了他的敗筆(相對而言),可見選材還是很重要的。

人物塑造:

郭敬明小說的人物很成問題,許多人沒有性格(就一個名字),或者精神分裂(上一秒是淑女,下一秒就是婊子),或者標籤化(這類是他小說里最正常的人)。

莫言小說的人物不但合理,而且複雜,有獨特性,如《紅高粱》里的戴鳳蓮,《豐乳肥臀》里的上官金童,都堪稱獨一無二的人物,可載入文學史。

情節設置:

情節設置主要是合理,其次是曲折。許多流行作家為了吸引眼球,胡亂曲折,結果完全不合理。還有一些作家小心翼翼,情節合理,但特沒意思。

郭敬明為了避免俗套,情節倒是不拘一格。然而太不拘一格,反而不合理。漏洞太多,在另一篇回答里有,這裡不多說。

莫言小說合理性和曲折性都基本符合。而且就在曲折性上,也完爆郭敬明。

文筆:文筆一要準確性,其次是華麗等等。有的作者炫技,弄好多詞語,但詞不達意。有的作者如履薄冰,寫得踏實,卻沒特色。

郭敬明大體屬於炫技的,所以比他差的小白們以為他很厲害,但許多人不以為然。

莫言的文字二者兼備,而且有特色。當然莫言也有明顯缺點,啰嗦,經常一個事說起來沒個完,這點很多人都說過。

敘事:

郭敬明依然是比較傳統的敘事,沒什麼創新。不過他敘事比較清晰,算是個優點。

莫言的敘事在中國文學史上都獨樹一幟,創造了許多敘事技巧(當然太開創的也沒有,都是些小創新)。這一點不但郭敬明比不了,一般優秀作家也比不了。

結構:郭敬明能完爆那種雞湯作者的原因之一,就在於他結構完整,節奏控制還可以。莫言由於敘事上的創新,響應地結構也跟著調整,很獨特。不過莫言的小說一般都最後一部分質量都會下降(比如《生死疲勞》,你看到最後一部分會不會懷疑莫言不想寫了),所以結構也不太完美。

思想:郭敬明小說有思想?有人說《夢裡花落知多少》批判了社會的黑暗,你們是認真的嗎?

其實莫言思想性也沒多少,主要就是大悲憫。莫言沒那麼高的文化(和思想家們比),他就是個寫小說的,他獲獎就是因為小說寫得好,不是因為他是思想家。

小結:差得太多,基本郭敬明的優點都被莫言的缺點碾壓,就像楊冪和林憶蓮比唱歌一樣。

但:我仍然認為大家不應該對題主冷嘲熱諷,沒有必要,也沒有意義。

新浪微博:水邊漁樵。

微信公眾號:shuibianyuqiao1994


有一句話說的很好:有什麼樣的作者就有什麼樣的讀者
相信大家對於二者讀者的區別也是有目共睹的吧

畢竟,有市場就有生產者嗎(^_^)

~~~~刪了原答案,抱歉~~~~~

來一段對比吧

1. 「我並不是因為你從小就有寶馬車接送而喜歡你,我也不是因為你的 LV 包包而喜歡你,我更不是因為你送了我 DG 的靴子而喜歡你。就算你沒有一分錢,我也喜歡你。」

2. 在輕輕地關上門的時候,我聽見那個叫 Ken 的陰沉男人,用充滿譏諷的語氣對宮洺說:「你可以多發她一點錢,讓她買雙像樣一點的鞋子么?」

我低下頭看向自己腳上三葉草的運動球鞋,眼淚順勢掉了下來。

3. 顧源去廚房泡了一大壺伯爵奶茶出來,我們圍坐在沙發上,分享著熱騰騰的奶茶——當然,是裝在Hermès 的茶杯里的。

4. 我說,我餓了。於是她從剛買的巨大 PRADA 拎包里拿出一個用高級環保紙包裝好的煙熏槍魚三明治,包裝紙上面全都是法文。

5. 每當顧源被雪球砸中的時候,她就會扯著耳朵(不過是我的耳朵)尖叫起來:「顧源!你穿的可是Prada! 」之後我清楚地聽見了宮洺在背後小聲地喃喃自語:「這裡每個人穿的都是Prada。」

6. 「I like your Prada. 」 顧里走之前微笑著,對著宮洺那身全黑色,一點也看不出 logo 的西服發出了帶有目的性的讚美。

「I like your Armani, too. 」 宮洺禮貌的回應。

7. 「所以現在,拿著你這個從太平洋百貨里買來的廉價包包,趕緊去找一個新的位子去吧。最好也別在這裡浪費時間,好好回家把你那本自傳《穿Only的女賤人》趕緊寫完。」

8. 她那巴掌小臉,有三分之二都被墨鏡遮住了,剩下一張塗著 ANNA SUI 夏日杏花果凍唇彩的嘴。

9. 從你還在高中里穿著 NIKE 打籃球的時候,我和 Tony 就已經手挽手地在 LV 裡面把我們的名字縮寫刻到旅行箱上了。

10. 而這個時候,穿著 Armani 黑色套裝的顧里衝進我的房間,無恥的襲擊了手無寸鐵、沒有意識的我。她拿著一瓶獲得法國最高醫學獎的、剛剛上市就在全上海賣斷了貨的、號稱「細胞水」的噴霧,朝著正張著嘴的我,無情的噴洒,絲毫也不心疼,彷彿在用每立方米 1.33 元的上海自來水澆花。

充斥著濃濃的拜金主義。。。

村上春樹

 1、 我這人,無論對什麼,都務必形諸文字,否則就無法弄得水落石出。 ——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   

 2、 限定目的,能使人生變得簡潔。 ——村上春樹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3、 為什麼人們都必須孤獨到如此地步呢? 我思忖著,為什麼非如此孤獨不可呢? 這個世界上生息的芸芸眾生無不在他人身上尋求什麼,結果我們卻又如此孤立無助,這是為什麼? 這顆行星莫非是以人們的寂寥為養料來維持其運轉的 不成? ——村 上春樹 《斯普特尼克戀人》   

4、 當我們回頭看自己走過來的路時,所看到的仍似乎只是依稀莫辯的『或許』。我們所能明確認知的僅僅是現在這一瞬間,而這也只是與我們擦間而過。 ——村上春樹

 5、 或許我的心包有一層硬殼,能破殼而入的東西是極其有限的。所以我才不能對人一往情深 ——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   

6、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無事。可惜人無身影,無記憶,無心。男女可以相親卻不能相愛。愛須有心,而心已被嵌入無數的獨角獸頭蓋骨化為古老的夢。 ——村上春樹 《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7、 大凡事物必有順序,看的太超前了不行。看的太超前,勢必忽視腳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腳下也不行。不看好前面,會撞上什麼。所以么,要在多少往前看的同時按部就班處理眼下事物。這點至為關鍵,無論做什麼。 ——村 上春樹 《海邊 的卡夫卡》  

8、 人獲得自由,究竟意味著什麼?難道就是從一個牢籠里巧妙地逃出來,其實只是置身於另一個更大的牢籠嗎?其實我們何嘗不是一隻只的籠中鳥,無論怎麼飛,永遠也飛不出被籠罩的社會和環境。自由,也只是幻想主義的說辭,我 們最終都 是找不 到的。 而脫離了社會,我們也就無所謂自由了。 ——村上春樹 《1Q84》  

  9、 不解釋就弄不懂的事,就意味著怎樣解釋也弄不懂。 ——村上春樹 《1Q84》

 10、 希望你下輩子不要改名,這樣我會好找你一點。 ——村上春樹   

11、 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 ——村上春樹   

12、 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 ——村上春樹 《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   

13、 而我只能站在那個不知名的地方,不停地呼喚阿綠的名字。 ——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   

14、 年輕的時候,即使身無分文,一貧如洗,也會享受生活。 在沒有列車的時候,我和她和貓躺在鐵軌上,安靜地簡直像坐在湖底,我們年輕,新婚不久,陽光免費。 ——村上春樹 《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15、 所謂努力,就是主動而有目的的活動。 ——村上春樹

對比一下就能感覺到巨大的區別~~

~~~~~~~~~~~~~~~~~~~~~

在這裡掛兩個人


村上春樹的書看完讓你思考人生。郭敬明的書看完你就開始懷疑人生,我怎麼這麼平凡。


「他回到了房間里,走到碗櫃前面取出了錢袋和皮夾子,於是兩個人又開始第三次數他們的金洋和鈔票。跳動的燈光照亮了那兩張臉,我從沒在人的臉上看到過那種貪婪的表情。那女的尤其可怕,她本來就因為發燒一天到晚都在索索地發抖,這時抖得更厲害了,她的臉變成了鉛白色,眼睛象熾熱的煤炭。
『你幹嘛要留他在這兒過夜?』她用一種嘶啞的聲音問道。
『幹嘛?』卡德魯斯打了一個寒顫說道,『咦,免得他一路辛苦地回到布揆耳去呀。』
『啊』!那女人帶著一種難以形容的表情回答說,『我還以為是為別的什麼原因呢。』
『女人哪,女人哪,你為什麼要有這種念頭呢?』卡德魯斯大聲說道,『即使你有了這種念頭,你又為什麼不把它悶在自己的心裡呢?』
『哼,』卡康脫女人頓了頓說道,『你不是個男子漢!』『你這是什麼意思?』卡德魯斯說道。『假如你是個男子漢,你就不該讓他走出這個門。』
『女人!』
『或者不該讓他到布揆耳。』
『女人哪!』
『這條路有一個大轉彎,他不得不順著大路走,而沿著運河走,卻有一條近路。』
『女人哪!你觸怒上帝啦!喏!聽!』
正當這個時候,他們聽到了一連串轟隆隆的雷聲,銀白色的閃電照亮了房間,然後,那雷聲漸漸地遠去了,似乎有點不情願離開這該詛咒的房子似的。
『耶穌呀!』卡德魯斯一邊說著,一邊在自己胸前劃十字。
「正在這時,在那常常隨雷聲之後而來的恐怖的沉寂中,他們聽到了一陣叩門聲。卡德魯斯和他的妻子都嚇了一跳,驚駭地互相望了一眼。『是誰呀?』卡德魯斯大聲問道,並站起來把散開在桌子上的金洋和鈔票攏成一堆,用雙手把它壓住。
『是我!』一個聲音喊道。『你是誰?』『呃,沒錯的!珠寶商埃阿內呀。
』『哼,你還說我觸怒了上帝!』卡康脫女人帶著一個可怕的微笑說道,『咦,正是那好心腸的上帝又把他送回來啦。』

這是《基督山伯爵》中的一個片段,描述的是兩個醜惡的人的密謀,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1、這一段大約700字,出場的兩人之前都沒有太多描述。

2、這一段描繪了一個完整陰謀的同時,兩個密謀者之間爆發了衝突,從平靜逐步上升至高潮,再以一個極端戲劇化的天氣變化做出轉折。

3、兩個密謀者並非只是替作者做出「敘述」,在密謀的同時人物性格自然而然展現在讀者面前,雖然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他們很快就要退場……

4、全篇幾乎全是對話,僅僅用了六處形容詞(「貪婪的表情」「嘶啞的聲音」「難以形容的表情」「大聲說」「恐怖的沉寂」「可怕的微笑」),沒有剝奪讀者發揮想像的空間,描繪出的場景栩栩如生。

5、文字,即使經過翻譯,依然保持足夠的韻律。責問和回答全是短句,點到為止,絕不拖沓,顯得力道十足,該說清楚的都說得明明白白。

6、請注意,這一段是基督山伯爵聽到的敘述,而敘述者也只是旁觀者,視角受到限制。換句話說,這一段沒有上帝視角,讀者是以一個偷窺者的身份旁觀這恐怖的一幕。

不談內涵,不談思想,不談框架,不談立意,單純討論文字技巧,題主你看得出大仲馬這個「世界級的通俗小說家」與你提到的那些文字快餐製造者的差距嗎?

如果看不出,那就算了,這問題超出了你的理解範疇。


"每當我低頭看一個婊子被人操過多次的陰戶時便感覺到了腳下的整個世界,這是一個分崩離析的世界、一個精疲力竭的世界。它光滑得就像麻風病人的腦袋一樣。假如哪個人敢把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都談出來,他就連一平方英尺的立足之地也得不到。一個人一露面這個世界便重壓在他身上,把他的腰壓斷。總有過多的腐朽柱子立著,過多令人痛苦的人性有待人去繁衍。上層建築是一個謊言,其基礎則是巨大的、令人不寒而慄的恐怖。"

以上來自亨利米勒《北回歸線》,第一句話就如同驚雷,劈開所有軟綿綿的矯飾。你可以感到不適,但你不能否認這裡面蘊涵著強悍的生命力

生命力,就是台灣的部分流行作家、大陸近年來的大部分「青春文學」所沒有的東西。每次我為了研究流行文化而不得不閱讀這些軟綿綿的「青春文學」時,我絲毫看不到這些文字裡面有任何的真實性和生命力。

這些文字自然有其價值,我認為是娛樂價值,能滿足知識水平不高的群眾的娛樂需要。對於這些群眾,生活足夠苦,在文字里滿足下幻想很重要,也是心理療法的一種。

我承認這些文字的價值,但是很抱歉,它們不是文學。

文學的價值在於它表現了人類精神世界的極限,無論是《古拉格群島》里對極度罪惡和堅韌的表現,還是《熱愛生命》中看見人可以在極艱難的環境下謀求生存,還是芥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里通過極小的細節洞察人性深處的精微,都展示了在尋常的生活之外,人的精神世界可以那麼大、那麼遠。

人類就是靠著那些精神混到現在的,文學記錄了這些光芒。

再用亨利米勒作為結尾:

「如果我們不時讀到探究真理的書,我們就知道那些文字是那個被壓趴下的人寫的,他唯一的抵抗就是付諸文字了,而他的文字總比世界上撒謊壓人的力量更有力,比膽小鬼們發明的要壓垮人格之奇蹟的邢台和刑車更有力。如果哪個人敢於直抒胸臆、秉筆直書他的真實經歷,真正的真實,那麼我想世界將毀滅、將被吹成碎片,沒有神、變故和意志能重新彌合起那些失去的碎片、原子和不可摧毀的要素以再造一個世界。」

文學是真理的體現,是不管多艱難都要站著的人的體現,是勇敢者點燃的火焰。

而非文學的漂亮文字,是精心的謊言,是修飾的假話,是怯懦者的自我催眠。


村上的書讀後會久久回味,在讀過挪威森林後我真的有很多感觸,欣賞渡邊孤獨卻自得的生活,也深深同感於生命的孤獨,喜歡綠子的生機勃勃卻又喜歡直子的溫柔,最震撼於永澤的的強大,絕不同情自己,絕不盲目抱怨,為了自己的目的要用盡全力!我看過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讀書的魅力,至於郭敬明他的書我實在看不下去……


最大區別一個是學者另一個是弱智吧


本來不想回答,但是看到了比較喜歡的作家 ,然後就進來了。

比較其他日本作家,村上的作品更偏向歐美文學的風格,但骨子裡的物哀是有的。我個人更喜歡《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把郭敬明和村上莫言相比較肯定會令許多書友不快吧,不在一個層次的作家,思想內容也相差很遠……

那說一下郭敬明和韓寒吧,我在高中時候很喜歡韓寒,我一喜歡哪個作家,就把他的書每本都買下來,當然上了大學了覺得他的東西有點淺顯,但韓寒的雜文讀著還挺帶感的,現在依舊很喜歡,當然韓寒現在也不寫了,不過拍個電影去電影院看一看也很放鬆。閱讀是一種享受,高雅的不一定人人都能理解嘛,我就很實在的講我不喜歡意識流啊《尤利西斯》那一套。不做研究的話,隨便讀一讀達到一個內心愉悅就好了。

現在說一下為什麼不喜歡郭敬明吧,抄襲這個事情還是蠻過分的,寫不好沒有關係,大家隨便看一看嗎,不是誰生下來就是文豪對吧。就說幻城這個小說吧,「很多年以後,我站在豎立著一塊煉泅石的海岸,面朝大海,面朝我的王國,面朝臣服於我的子民,面朝凡世起伏的喧囂,面朝天空的霰雪鳥,淚流滿面」這個開頭,拋開一切偏見你是不是要給個高分呢?我是服的啊。直到後來我讀《百年孤獨》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是不是後面的開頭更好一些呢……是不是對模仿的喜歡不起來了呢?

當然郭敬明作為一個商人還是很厲害的。本科老師和我說當你覺得哪個作家是最好的時候,那說明你讀的書太少了……


同樣感覺受眾不同,但是不是像大家評論的那樣啦。大概上初中的時候,十幾歲,看過一陣子郭敬明的書。其實說實話,那個年紀的孩子對書裡面一些內容的思考沒有現在一些人想的多嘛,純粹就是被情節吸引,因為十幾歲出頭,比較容易幻想,也剛剛開始有情竇初開的感覺,所以會覺得郭敬明的書裡面寫小男生小女生的感情,或者像幻城這種有不一樣世界觀的故事,比較有吸引力,也比較憧憬書裡面男生女生那些感情吧。

等年紀大一點,高中大學以後,會慢慢開始接觸村上春樹這類的作家,也更多的喜歡這類描寫比較細膩,內容比較豐富,內涵更多的作品。意思就是,這類作品文學性相比於郭敬明類的書更高,也更適合去深入閱讀和思考研究。

另外也不是說郭敬明的書就沒水平,我也一度是郭敬明的書粉,依舊喜歡《幻城》,《夏至未至》,只是可能隨著年齡,閱歷的增加,這些內容對我的吸引不像原來那麼大了而已。

我也不覺得喜歡郭敬明的書就檔次低了,不明白為什麼總有人那麼較真兒。也有人批判過暢銷書,類似《偷影子的人》,或者《乖,摸摸頭》這種的,之所以暢銷,是因為一種噱頭,是嘩眾取寵,跟世界級大師的書根本沒法兒比。覺得和村上春樹,郭敬明之間的比較差不多。

只想說,你帶著什麼樣的思想讀書,讀出來的書就會反應什麼思想。作品本身是不存在什麼區別的。都是書。都是給人看的。

有些跑了,抱歉。

我覺得我可能會被噴。稍稍挽回一下,我平時也會看名著的 不過我還是看日本古典的比較多,最喜歡《枕草子》。不要說我是什麼什麼腦殘粉啊 害怕。只是表達一些個人觀點而已。


村上春樹的筆法:

"春天的熊?"綠子再次揚起臉,"什麼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個人正走著,對面走來一隻可愛的小熊,渾身的毛活像天鵝絨,眼睛圓鼓鼓的。
它這麼對你說道:
它這麼對你說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塊兒打滾玩好么?"
接著,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順著長滿三葉草的山坡咕嚕咕嚕滾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
你說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這麼喜歡你 。"
(明明在寫耍流氓的事情,你還看得暖暖的,這就叫功力)

郭敬明的筆法:
我們活在浩瀚的宇宙里,滿天漂浮的宇宙塵埃和星河光塵,
(請告訴我什麼叫做星河光塵?什麼是宇宙塵埃?)
我們是比這些還有渺小的存在。
(姑且認為星河就是星系吧,相對於星系來說它的塵埃可能比太陽都大,
這麼一看我們大小堪比奧特曼)
你並不知道生活在什麼時候就突然改變方向,陷入墨水一樣濃稠的黑暗裡去。
你被失望拖進深淵,你被疾病拉進墳墓,你被挫折踐踏得體無完膚,
你被嘲笑、被諷刺、被討厭、被怨恨、被放棄……(小學級別的排比句)
但是我們卻總是在內心保留著希望,保留著不敢放棄跳動的心。
我們依然會在大大的絕望里小小地努力著。這種不想放棄的心情,
它們會變成無邊黑暗裡的小小星辰。我們都是小小的星辰。
(剛才是塵埃這會是星晨你是玩須彌芥子嗎)

這倆人有必要比嗎.....而莫言恐怕還比村上春樹高明一些
(不排除春上村樹作品通過導致翻譯遺失了一些東西)
他們三個按照武俠來說大概相當於
郭敬明=宋兵甲
村上春樹=洪七公
莫言=一燈


莫言村上才是作家,郭敬明是商人。


不請自來分析一下。

我認為作家的區別可以從他們在文學史中地位的角度來看。像莫言這種諾獎級作家,其作品必然在文學史的某個領域具有開拓性的意義,比如魔幻現實主義,比如鄉土文學。換而言之,他的作品引導了後代作家對這個領域的深入研究。而郭敬明等商業作家只是賺一時之錢,他們的小說內容純粹是在該領域內部的一種重複甚至是倒退。當然,我對當代青年作家了解不深,但略感覺他們所描繪的都市現代生活的場景,遠不如張愛玲,王安憶的筆下極盡奢華的大上海。所以說,從文壇貢獻上來看,郭敬明的小說可以說是一文不值了。

其次,大作家之所以為大作家,在於他們對人性鞭辟入裡的分析。人性是發自人心底最本真的東西,大作家正是在他們豐富的閱歷中,對人性揣摩透徹,因此才會寫出打動人心的作品。而且人性亘古不變,因此大作家的作品才會流傳百世,經得起我們反覆品讀。正如紅樓夢至今幾百個春秋,當代文人對紅學仍然研究得孜孜不倦。而當代網路作家卻相去甚遠,他們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僅憑他們的想像,就對一些事情濫加評論,編撰出一些嘩眾取寵的小說,儘管迎合了當代一些浮躁閱讀群體,但是閱讀過後帶不給我們任何的人生思考。這樣的作品,一定會隨著他自己時代的結束而結束,絕不會有身後之名。當然,如果這種寫作方式被後代文人當做一種短期寫作現象來進行研究分析,也不是沒有可能。但終究,不會有人對此類作品百讀不厭吧。

再次,說到人生閱歷,我們如今讀到的大部分名著都是作家中年以後對人生的回顧。在這裡我們主要指能夠代表作家風格的長篇作品,因為職業作家常常會在早年憑藉一些優秀的短篇走上文壇,例如賈平凹的《滿月兒》,莫言的《透明的胡蘿蔔》均發表在他們的大學時代(當然他們處於文革時代,上大學就已經比較晚了)。當我們談及他們的代表作,賈平凹的《廢都》發表於1993年,其時41歲。莫言的《檀香刑》發表於2001年,其時46歲。再如智利著名作家波拉尼奧更是40歲以後得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後才開始投身寫作。而且縱觀他們的人生,都是經歷著社會最變革的年代,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例如莫言和賈平凹都曾下鄉插隊,莫言還曾參軍,波拉尼奧經歷過智利的革命),厚積而薄發,才寫出幾部長篇,因此,其價值可想而知。反觀郭敬明,年未二十即開始創作長篇《幻城》,年未滿40而數部長篇在錄,縱其年少風流可嘉,但是如此大的文字輸出量,未必字字經得起琢磨吧。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當然也有借鑒一些文學院老師的意見,我想,箇中滋味,題主以後自會慢慢體會到的。


一本小說的作用有兩個:描述現實世界與創造想像世界。

讀者閱讀小說的行為,其實是在接收小說傳遞的信息,信息構造了小說的世界。

那麼現實世界有什麼信息?植物、動物、種族、文明、歷史、國家、戰爭、愛情、運動、電磁波、互聯網、法律、宗教、變革……太多太多東西了。

想像世界有什麼信息?死星、變形金剛、跳舞的濕婆、不會如來神掌的如來、宇宙大爆炸、不穿XX的女教師、兩個人修鍊的玉女心經、奇妙又震撼的心理史學、並不是在海底兩萬里深處的鸚鵡螺號……太多太多東西了。

世界級作家與郭敬明小說的第一個大不同是信息量。讀者能在世界級小說中讀到極豐富的信息,而且隨著年月增長,閱歷豐富,讀者在反覆讀時能發現更多潛藏的信息。

第二個大不同,是信息級別。比如描述愛情,小時代的愛情是作來作去,要死要活,但我們知道,愛情不只是這樣,它包含太多東西。所以,小時代里的愛情只是愛情這個概念中的一小部分,它對愛情的認知級別不高。

ps:其實本來想實實在在的對比下《蛙》與《小時代》之間信息量、信息級別的多少高下,奈何水平不夠又太累人,留待日後吧。


就說你提的言情小說吧

舉個例子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

全篇並不算長

薄薄十幾頁紙卻能讀出一生的刻骨銘心

讀下來感受到的是真正的美

是讓人就算哭出來也很愉悅的美

他把深刻的愛情衝動壓制在平靜的敘事中

美麗又無奈

在途中一起住在山間旅館的一夜

男主心掛小舞女聽著外面的動靜一夜無眠

寫出來卻只有短短几行字

你卻可以讀出一整部電影的內心掙扎

少年人對愛情的衝動,

羞澀的退縮,

牽掛卻不表現,

當面也要一直假裝的逞強

全部濃縮在無眠,

以及男主對窗外動靜的關註上

在不減少作者想表達的東西的前提下

他的文字你基本無法刪減

基本上是少幾行字就是刪了一部電影的內容

而暢銷小說的表現力

可以作減法把文字提煉到現有的十分之一而不變其靈魂

比如說郭的小說

把精細的細節描寫,內心獨白,重要的動作描寫保留

剩下的基本可以刪完

而且刪了之後你感覺不出對劇情有什麼影響

這就很尷尬了

大作家的優秀作品是茶

囫圇吞下只有苦澀

細品方得其香

少幾片多幾片茶葉

他的味道就不對了

放的剛剛好

暢銷作品如劣質飲料

牛飲才爽快

細品反而一股糖精味

你要把他蒸餾一遍

蒸出的純水反而還好喝些


區別必然是巨大的,否則所以人都可以獲得諾貝爾,就像別人所說的胸懷和眼界,莫言的書我看過很多,你會發現他寫的不單單是一個故事情節,在這個簡單的故事架構之外,還包含在整個社會的歷史變遷中,他寫的不是一個時期的故事,而是跨世紀,跨時代的故事,人物與人物之間,故事與故事之間包含著對人生的思考,對整個社會變化的思考,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整個社會的進程,而不是一味的去描寫錢,愛,性,地位,名利什麼的,你會發現書里的愛情很真實,很質樸,你能想到的污穢的情節在你讀起來卻是那麼自然,不得不說他的比喻用的很好,很多你想不到的比喻細讀幾遍之後你會發現很貼切,他寫的故事不是為了一時興趣的突發奇想,都有時代的深深印記,而不是簡單的矯情,牢騷,郭敬明的拜金確實有所耳聞,不是一個級別的人物,無法相提並論。


題主的問題想來大多數人都經歷過。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或許更容易讓題主理智上明白。至於感同身受,那就急不得了。

當年高中看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都看得迷迷糊糊的覺得不知道什麼意思。大一大二時候就看的愛不釋手,一遍又一遍的讀。反而是高中看的很激動的《小時代》,再想起的時候都是在反思自己當時為什麼會看那種書。

我想說的是,藝術欣賞是需要獲得的而不是天然就有的。當你有「什麼是美,為什麼這是美的而另外一個事物不是美的「這樣的問題的時候,可以參看朱光潛先生的《談美》這個小冊子,大概問題都能找到答案(朱光潛老先生這本小冊子實在是寫的淺顯易懂,對我這種美學門外漢來說如甘霖一般)。距離來說,《小時代》這本書其實就是通過勾起並培養人們對於金錢、物質等的慾望而吸引人的。就像賭博、色情等行業一般,吸引是吸引,但都是以聲色犬馬誘人。我當時讀完《小時代》就有「有錢真好!我以後要努力賺大錢!」這種念頭,或許題主也有過。不過如果你看這本《談美》小冊子也覺得沒有感覺的話,不妨先放放,過個一兩年再回頭來看。莫急。

如今我也還會看一些快餐文學,就像還會吃肯德基一樣,圖一時爽快。但我也明白真正對生命有所助益的還是那些名著。這些書即使不能讓你直接明白並套用其中的道理,也至少會發人深省,啟發思考。


就現在而言,他們的區別在於,前兩位是作家,郭敬明是商人。

我沒讀過村上和莫言的作品,僅知道他倆的口碑還不錯,所以對他倆的評價就不說了。郭敬明的話我知道一些,他前期的作品還不錯,讀者大部分都是學生,因為共鳴度高。而現在他的作品沒有靈魂,純粹為了商業而寫,像《爵跡》、《小時代》。《爵跡 》裡面銀塵為救剛收的男主向某女下跪,看到這個這裡我果斷放棄了,之後再也沒看過《 爵跡》,電影也沒看。郭敬明現在寫的很多人物不說人話,不做人事,搞不懂哪有那麼多人追?那些說,《小時代》、《爵跡》寫得好的,我覺得恐怕這就是你們口中的腦殘粉。

我不是腦殘粉,我只是曾經喜歡他。至少在曾經,他可以稱得上一個作家,少年作家。17歲的孩子喜歡他17歲的作品,《 愛於痛的邊緣》《左手倒影,右手年華 》《 幻城》。我一直覺得世上有些文字是有魔力有生命的,他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給了某個孤獨又絕望的小孩一點慰藉,讓他丟盔棄甲後不至於顛沛流離。郭敬明前期的文字就是這樣,如果你在對的時間遇到了他們,你會覺得,原來悲傷是這種感覺啊,這種悲傷你會上癮;如果在年紀大一點看他的前期的文字會覺得是矯揉造作,因為你沒辦法感同身受;如過年紀大一點看他後期的文字會覺得拜金,腦殘,角色性格扭曲。

至於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黑他,我覺得有三點:

1.拜金(這一點我就呵呵了,人家用了收入的10%來買東西,你用了收入的80%來買東西,到底是誰在拜金?)

2.嫉妒(仇富,郭敬明可以說是白手起家)

3.現在的作品渣(這個是事實,沒得說)

嗯,就是這樣。

最後想說一句話,如果你不怎麼了解一個人,請不要隨意的去評價他,就像我不了解村上和莫言我不去評價他們一樣。


區別在於文字的「心」。有些人寫文章,徒有其表,只是為了寫出什麼而寫,這就很劣等,因為你沒有真實的自己的「思想」。有些人寫文章很樸實,但是他重點在於表達了什麼,傳達了什麼,並且這份「思想」難得可貴,引起共鳴,甚至能得到精神上的升華,這就是好文章。

「區別作者優劣在於作品,而不在於讀者。」

任何人都可以讀任何人的書,這一點都不矛盾,也許有些作者自己的人品都有問題,但是寫出來的東西卻很棒,比如郭沫若,徐志摩。更別說看書的讀者了,讀者沒有等級之分,你可以攻擊某本書很爛,有什麼優越感呢。


這個對比毫無意義。


推薦閱讀:

村上春樹作品《挪威的森林》中,一直籠罩直子的心理陰影是什麼?最後為什麼選擇自殺?
怎麼讀村上的書,讀不出隱喻,有時候覺得很亂但又被奇特的想像吸引,讀完不知道講了些什麼,要怎麼讀懂呢?
如何寫出村上春樹那種平常而微妙的句子?
如何感受村上春樹?

TAG:作家 | 村上春樹 | 名著 | 言情小說 | 釣魚諷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