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引進國內的流程是怎樣的?


謝邀。說起來太過複雜繁瑣,我直接貼一份中影股份招股說明書吧。


謝邀!

其實日本電影的引進是和其他外語片的引進流程是類似的,不同在於,日本電影的引進要考量的因素更多。

1.首先是引進片的名額限制

目前國內實行的進口片引進方式基於一套嚴格的電影配額制度,中國加入WTO後,電影市場也逐漸開放,到現在,基本維持在每年有34部「進口分賬」影片(分賬片)以及30部左右的「進口買斷」影片(批片)。

所謂分賬片和批片的區別之處在於,進口片是有國外出品方參與票房分成的,而批片則以買斷利潤的形式,只有國內引進方參與票房分成。

而在2012年中美雙方簽訂《備忘錄》之前,中國每年引進20部「分賬」片,這20部影片絕大多數來自好萊塢六大製片廠——迪士尼、華納兄弟、20世紀福克斯、 派拉蒙、哥倫比亞以及環球

除此之外,2004年,為防止單一的美國影片佔據內地電影市場,國家廣電總局出台規定:在每年20部分賬影片配額中,必須保證 引進6部非美國影片,美國影片不能超過14部。而這基本上由歐羅巴(法國)、東寶(日本)、Showbox(韓國)等大電影公司在競標。

由此,我們知道,日本電影的出品方想要在國內市場獲得引進的名額,要麼採用低價被買斷的批片方式,或是選擇競標難度更大的進口片方式,這決定了只有東寶這樣的在全亞洲都有較大影響力的電影出品公司才有資源與好萊虎們一爭高下。

2.日本本土電影的失勢

儘管日本電影在長期以來都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日本民眾對本國電影工業的支持度也非常高,但近年來日本真人電影市場的萎靡也確實印證了一點:在好萊塢電影形成全球文化風潮的同時,日本電影市場也遭遇著文化的侵襲。

2015年,日本國內共有591部日本電影上映,其中票房10億日元以上的作品只有34部。而近十年的日本電影,除了《入殮師》,難尋在國際上取得較大影響力的真人電影。

而作為本國工業基礎的支柱存在的動畫產業,劇場版動畫也在這兩年出現了較大的衰退,到2016年,日本多家媒體也承認日本本國的電影票房號召力和故事想像力雙重匱乏的問題日漸嚴重,只剩下劇場版動畫挽尊——日本本土電影發展進入瓶頸期。

在票房至上的華語商業片市場,國內片商們要引進一部日本電影,所考量的必然是本片所具有影響力,無論是商業上還是藝術價值上。

但遺憾的是,在近幾年國內引進的日本電影上,作為主要類型引進的,依然是動漫電影,究其原因所在也是迎合年輕觀眾的情懷消費。

3.審查制度的門檻

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商業電影中的暴力元素在內地大銀幕遭到的閹割成為片商們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像《寄生獸》這樣的題材,上下兩部合併之後被刪減100分鐘之多,對於故事本身和影片口碑的損害,都是難以衡量的。

而日本電影里比較出名的,恐怖電影、漫改電影、犯罪電影等等較多的成人元素都讓引進方們不得不慎重考慮。

商業的不能引進,藝術片又擔心沒市場,剩下的口碑與商業兼具的作品就更少了,這必然導致片商們面對海量的日本電影市場卻始終無從下手。

近年來引進中國的日本影片較少,其中真人電影就更少,只在今年4月上映了青春勵志片《墊底辣妹》,而上一部,則是五年前引進的《挪威的森林》。

4.歷史原因

1949年之後到中日恢復邦交之前,中國鮮有反映日本普通人的影片出現,出現在電影里的人物基本都是侵華日軍,徹頭徹尾的反面人物。

而到了70年代,曾經有一段日本電影在國內的繁榮期——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引進一批日本電影。這一時期引進的日本電影改變了中國人原先印象中臉譜化的"日本鬼子"形象,第一次輸入了日本普通人的正面形象,如《追捕》中高倉健塑造的檢察官成了中國觀眾認可的硬漢形象。

同時期的經典作品諸如《人證》、《砂器》、《遠山的呼喚》等片子以寫實主義的風格,描述日本社會以及廣義人性,贏得中國市場的巨大迴響。但到了九十年代,日本電影開始在國內遇冷,影響力也不及過去。

而到了近些年,民眾逐漸受到中日關係和政治風向的影響,日本電影的引進也曾受到政策的限制。

比如,曾經在保釣運動高潮時期,引爆QQ空間轉發的一條說說。

這當然是網路謠言,可是卻也代表了一定時期的民眾態度,而且,政治審查和價值觀是否符合國情,也是光腚粽菊在審核備案時所必須要考量的因素

最後,按照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的說法:關於日本的電影引進中國市場的問題,過去很多好的日本電影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也是很熟悉的,現在的問題是需要有好的日本影片,需要通過商業的方式來談電 影的版權引進問題。如果國內一些放映商覺得某部日本電影的內容是美好的,可以預期的觀眾數量也比較多,他們可能就會選擇購買,我相信中國的觀眾也會喜歡。

以上!

很慚愧,分享一個公眾號(miying1994),只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

我的其他回答:

怎樣評價韓國電影《釜山行》? - 搬磚俠BZMAN 的回答

如何評價韓國電影《小姐》? - 搬磚俠BZMAN 的回答

如何評價電影《盜墓筆記》? - 搬磚俠BZMAN 的回答


這是我在虎嗅網上找到的一份在2016年已經上映和即將上映的日本電影名單,往年的日本電影引進名單可以自行搜索。對比圖上日本上映時間和中國上映時間,可以看出能夠上映的日本電影基本都是以批片的形式引進國內市場的(中國對海外電影的引進實行配額制,引進進口片分為分賬片和批片,絕大部分的分賬片來自好萊塢)。

淘片→分指標→審查→排檔放映,批片引進就這麼個流程,日本的電影引進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要說政治因素,在審查的時候就統統考慮過了。

分賬片給中影和華夏做了,批片這塊就主要給民營公司賺錢了,民營電影公司去一些主要的電影節、電影市場、電視交易市場購片,然後由中影集團電影進出口公司初審,然後送審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審查通過發放准予進口通知書,就能排片上映了。不過這一審查耗時相當長,看上圖的上映時間對比就知道了。具體流程一搜就能搜到,我就不做搬運了……

說起來,去年9月末中美簽署《分賬影片進口發行合作協議》後,傳言今年將取消電影配額制,不過就目前來看,傳言只是傳言。每年能上映的進口影片依然是34部分賬片和30部左右的批片。2017年《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到期,不管怎樣這一文件影響的是引進影片的數量,國產影片的保護罩被削弱,但是引進的流程尤其是審查環節不會被壓縮。


每年國外批到中國來的片子是有數量限額的,雖然說都得經過中影,但國內那幾家發行公司其實也是有默認允許的額度的,不過2017年《中美雙方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到期,很有可能為促進電影產業的二次快速增長,或許會有所改變吧,不過目前國家更推崇的是合拍片,不僅把國外的片子引進來,技術也要學回來,順便拯救國產電影吧:)


同其它海外電影分賬片或批片流程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那麼多人覺得水原希子和蒼井優特別美啊,其實外貌上並不是特別出眾啊?
如何評價綾瀨遙?
如何評價電影《生存家族》?
怎樣評價日影《金色夢鄉》?
如何看待東亞四個主要電影出產區(大陸,香港,日本,韓國)的綜合水平?

TAG:日本電影 | 電影產業 | 進口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