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誕生飛機的F1,現代飛機發動機將會是怎樣的性能參數?

咱們先只YY發動機?


發動機估計不會有啥太大進步的,材料倒是會

反正有飛行員受G力的限制,轉向半徑一定的話最大速度是定死了的,你推力再大如果不想把飛行員玩死你也不能飛更快。最先遇到問題的應該是材料,連續的高G機動對機體壽命要求極高;同等G的情況下高速機動收到動壓限制更多一點,而不是推力限制。

如果瞎說的話,我覺得當年的玻璃纖維發動機可能又要出來了……60年代大家都為了VTOL瘋狂的時候搞的玻璃纖維機匣,反正升力發動機就工作那麼幾分鐘,燒不壞就行了。一個例子,RR的RB162型升力發動機。推重比高達18.75,127公斤乾重推力可以達到2.3噸;靠的就是玻璃纖維壓氣機段外殼+塑料壓氣機葉片。按照現在的複合材料水平,估計會出現碳碳陶瓷機匣和渦輪的。。。。

看不下去書再多扯兩句,航空競速賽的歷史不比F1短,不過早起競速賽主要是看速度的。至於成果么,1925年競速賽記錄是410公里【寇蒂斯R3C】,到了1933年就打到了709【馬基MC72,24缸水冷發動機,2800馬力】。再下一個記錄應該是梅塞爾施密特的Me209【不是109後繼機型,是另一個競速改型,用蒸發散熱系統,只能飛30分鐘,可以達到755公里每小時,這是1938年。後面螺旋槳飛機就遇到瓶頸了,速度沒能再快多少,現在也就是rarebear的850】

F1駕駛員在轉向時可以達到瞬間5-5.5G,飛機可以輕鬆做到持續9G瞬間12G。限制飛機轉向速度的主要因子是機體強度。一個例子就是公認機動性優良的Su27,雖然號稱+9/-3G,實際上由於強度限制在跨音速段只能做到8G;超音速機動只有第四代戰鬥機才能做到,動壓指標相對第三代戰鬥機提升了接近30% 。而且為了飛行員的安全,這種航空競速賽不會飛太長時間,估計結果就是一次性的超輕量發動機,配合矢量推力,再加上全複合材料的一次性飛機……


我對飛機並不了解,從F1的發展來討論一下假設1950年成立FIA(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Avion)各個製造商開始建造飛機,參加賽事,開始幾年,各大廠商因為本身具備飛機製造經驗相對局限,所以群雄逐鹿,出現了一兩個非常不錯的飛行員(賽機手?)壟斷了開始幾年的冠軍,隨後有不少小的廠商加入進來,參賽飛行員激增,又不佩戴安全設備,規則沒有限制。

60年代各大廠商都將自己能做出的最強力引擎裝入自己的飛機,速度較慢,難以修理的往複式發動機被摒棄,新型發動機開始投入測試,出現了各種空中爆炸,墜毀落入人群,失控撞山,賽機手跳傘落入河中被鯊魚吃掉的人間慘劇。

70年代,義大利王牌賽機手,3屆世界冠軍Feidy Diaoballrro (費德 迪奧寶樂)在一次練習賽中引擎爆炸享年五十歲,FIA終於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漸漸對引擎的馬力,工藝和材料有了限制,Formula(方程式)這個概念開始引入到賽事中。

70年代中期,由於引擎的限制,各大車隊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空氣動力學上,各種各樣的翼片出現在了飛機上,賽機的模樣千差萬別花樣百出,各大機隊百家爭鳴。

70年代末期,贊助商介入,各大機隊開始建造複雜的空氣動力工廠以及引擎研發部門,幾大民用飛機製造公司開始關注賽事,而研發出的賽機的引擎自動滅火,斷油,自動泡沫填充防爆,安全降落等技術開始漸漸被運用到民用飛機的技術中。

80年代初,各個車隊的資金更加充足,賽機的形態逐漸成型,各大車隊不約而同地將賽機的外形做得越來越接近,同時轉而將注意力轉回到引擎上,廠隊勞斯萊斯開始使用耗油極大的火箭發動機在開始幾年所向披靡,FIA改變規則,禁止使用火箭發動機,各大機隊轉而採用渦輪噴氣式發動機和脈衝噴氣式發動機,80年代中期甚至出現了6引擎和8引擎的賽機。

80年代末期,自主機隊米克萊倫使用巴伐利亞引擎製造公司(簡稱BMW)所製造的引擎,完美的輕量化設計和德國傳奇賽機手Feij Feiderrholff(菲基 菲德豪而夫)一起包攬了幾乎所有分站冠軍。

90年代,幾乎所有機隊都擁有煙草品牌贊助商,沉淪許久的傳統豪強普惠機隊高調簽下三屆世界冠軍菲德豪而夫,然而悲劇還是沒有離開這項賽事,在94年的一次比賽中菲德豪而夫900km/h的速度失控,彈射失敗不幸身亡,FIA開始致力於安全,引擎的發展再次擱置…然而事故之後飛機上加裝的自動迫降技術,引擎自檢技術,機翼智能判斷技術,新型的彈射座椅,飛行員頸部保護系統等都運用到了民用飛行當中,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90年代末期耗油量更高的脈衝噴氣式引擎因為更極端的輕量化的要求而被淘汰,引擎也被規定在只能兩邊機翼各一台,三大燃油供應商殼牌,BP和美孚各自擁有自己的陣營,然而99年日本成田站上,BP燃油因為雜質而導致車手Warfeld Binnihah(沃菲德 比尼豪)起飛失敗痛失冠軍良機後,黯然退出。

00年代初,在中國,韓國等地增設分站後,一級方程式賽機的旋風席捲亞洲,各車隊資金來源水漲船高,每位機師不單擁有排位賽專用機,還有備用飛機(T-jet)排位賽專用機是專門為排位賽而調教的飛機,引擎壽命可能只夠機師完成3圈,一級方程式賽機無疑是世界上最燒錢的運動,因為一架飛機的造價就接近2億歐元,其中引擎的造價佔到將近一半,各大分站的圈速被逐年刷新,來自北歐的勞斯萊斯機師Minz Qybüch?ller(明茲 其布楚樂)在米蘭機場甚至做出了平均速度搞到1200km/h的圈速

00年代中期煙草品牌贊助商逐漸撤資,FIA決定限制飛機的造價,凍結引擎的發展,並且決定在2009年將飛機上的引擎減少到一台,並且一台引擎要完成5場賽事。巴伐利亞引擎製造公司成立車隊兩年多後又退出了一級方程式賽機。

00年代末期,賽機雙引擎時代告終,賽機全速急劇下降,亂世出英雄,一支將要倒閉機隊,Johnyoooo Doby(將遙道比)機隊憑藉出色的研發和通用公司引擎拿下了單引擎時代的第一個冠軍。

10年代初,動力回收裝置初見成效,所有車隊都能熟練運用這一技術,在關鍵時刻帶來1000馬力左右的能量,通用公司收購將遙道比車隊,不過當時財大氣粗的北歐飲料廠Hellerhuiitü(荷勒惠圖)一家獨大,接連拿下冠軍,FIA決定進一步打壓製造成本,渦輪噴氣發動機將會推出歷史舞台,所有機隊必須使用渦輪風扇發動機,賽機最高時速也從2700km/h猛降到了1900km/h,但是機隊被允許在燃油中增加規定化學成分來提高燃料效率,賽機中途加油被禁止。

10年代中期,規則並沒有進一步改善,適應了新規則的通用公司完成了機隊三連勝,而賽機的關注度則有所下降,FIA卻不急於改善這個問題,而是希望從限制賽機速度,降低大小機隊差距,以及使用可變機翼的方法來提高比賽觀賞度。FIA規定到2020年一級方程式賽機將會使用生物燃油,屆時為了製造適合的引擎,速度還會變得更慢。

同時炒雞電動飛機方程式賽如火如荼地開始在世界各地舉辦,許多在一級方程式賽機不得志的機師開始參與到這項比賽中去…


也就是現在這樣了,畢竟軍工方面資金投入比F1還是大多了


不會有任何影響。

2017年,F1預算最高的梅賽德斯車隊預算是5億美元。

2017年,F1所有車隊預算總和大約30億美元。

與之對比

日本一架F35訂單均價5億美元。

亞塞拜然的國防預算30億美元。

F35總研發成本600億美元。

少了亞塞拜然這個國家,日本少買一架F35,對軍事科研有影響嗎?沒有。

F1方程式從1950年以來,不考慮通脹,那也許所有車隊研發投入的總和都研發不出一台五代機五代機。

美國一年的軍費和全世界民用科研投入的總和大約都在6000億。或者說美國一年軍費就能抵上世界一年的科研經費。

軍備競賽和F1,這個量級的差異,好比:籃球要是像圍棋一樣舉辦一個獎金70萬的應氏杯,那籃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會達到一個怎樣的水平?要是世界盃運動員允許參加全運會,足球運動能達到怎樣的水平?


題主看過紅牛特技飛行世界錦標賽嗎,我認為就很接近飛機的F1這個定義了。

發動機參數一般在300-400hp左右。


固定發動機推力,重量,耗油量

然後看航程,速度,機動性?


灰機速度快了操控就是個zaza

F1雖然名為競速實為比轉彎

灰機競賽同理


不用yy,不用如果 F1 air race 本來就是存在的!

至於發動機,早先的規定是排氣量小於190立方英寸,後來由於最常用的188立方英寸的C85發動機停產,修改了規則,現行標準允許使用200立方英寸的發動機,不過實際執行的規則是只允許用C系列和O-200這兩類發動機



這些回答……

難道不會是衝壓發動機,火箭發動機,空天飛機的競賽么?


在航空工業初期就有施耐德杯,目標是更快。到了二戰時期,飛機經歷了比比賽更加殘酷的競爭,從發動機到氣動研究都有不小的進步,甚至還開啟了噴氣時代的序幕。戰爭比比賽更加能刺激特殊領域的發展,現代飛機的模樣就是這百年來不斷「比賽」的結果。


EXTRA 300S


推薦閱讀:

坐飛機有可能逃票嗎?
如何合法地在機場航拍?
沙漠中如何發出求救信號?
飛機上的安全帶到底是做什麼用的?
黑匣子是什麼材料做成的不會損壞?為什麼整個飛機不用這種材料?

TAG:航空發動機 | 航空 | 機械 | 發動機 | 一級方程式賽車F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