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涼性和溫性是根據什麼確定的?

是食物熱量?好像不是,還是根據什麼?涼性和溫性的食物吃下去對我們身體的什麼指標比如血糖血壓?造成了影響?

舉個栗子,辣椒和薄荷,當然我不認為這兩樣東西會給人體平衡調節有什麼幫助,雖然辣椒吃多了會上火(上火是個什麼情況也不好說是嘛。。。)


這個時代,對比現代醫學,在一些方面中醫確實落後了,並不用掩飾什麼。

只不過,不管中醫西醫蒙醫藏醫,能為健康服務即是有用的醫學。

中醫的寒涼溫熱四性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算是樸素自發的歸類總結,但也不至於淪落到胡謅騙人的地步。

所以我也只是說說我對此的理解,至於對不對與信不信各位自己心裡有數就好。

歡迎討論交流。

好了,正式答題。

食物的涼性與熱性最早通過直接嘗試,以及食物的功效判斷出來的。

對了,中醫認為「葯食同源」,所以以下回答內容可以會包括中藥的內容。

簡單來說,如果一樣食物,在合理食用的基礎上,人吃完以後,身體發熱、溫暖、出汗等等一系列屬於「熱」的反應,則認為這樣食物是熱性。相反則是涼性。

多吃點生薑和多吃點西瓜之後,身體的反應並不一樣,感興趣的可以自己體會一下。

另外食用方法對食物的寒熱分類有一定影響,但並不絕對,也不是所有的都有變化。

比如雪梨,生吃和蒸熟食用都算是寒性食物。

而人蔘,炮製與否,炮製的方法不同,則會影響寒熱屬性(因為炮製之後人蔘功效可能會改變所以寒熱也可能改變)

有部分食物並沒有明顯的寒熱傾向,比如常見的大米,這一類就稱為平性。

如果吃完之後,身體並沒有明顯的涼熱反應,則是通過功效來判斷寒熱。

如果一種食物,吃了之後能讓屬於寒性的狀態好轉,那麼就認為這是熱性的。相反則是寒性。

比如說夏天的時候,氣溫高心煩難受,有人會用用蓮子心泡水服用,蓮子心功效主要是清火安神,吃了以後不會覺得熱的難受煩躁,那麼就判斷蓮子心屬於寒涼類的食物藥物了。(此處應有提醒,中藥並非無副作用,每種藥物皆有適宜與不適宜服用的情況,非專業人士切勿聽信好友、熟人的介紹而自行用藥。)

在食物的寒涼溫熱方面,個人認為並沒有必要過於講究,正常人的話,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即可。

關於食物的寒熱與食物成分的研究,現在學術界也有論文說明,請參考176種常用食物寒熱屬性與六類營養素含量相關性的多元分析

這個論文水平並不太高,僅僅是個碩士畢業論文而已,不過也是一個思路,即食物的寒涼溫熱並不是拍腦門臆斷出來的,與現代營養學在一定程度上有共通之處。

一般認為含脂肪多的食物,屬於熱性食物的情況比較多。

含膳食纖維和水分多的食物,屬於寒性食物的情況比較多。

與我們日常的經驗是相符的。

食物的寒熱屬性並非是出於臆斷,而是有其實踐基礎存在的。

另外,本題中另一位孫答主指出

這些東西的發涼發熱有各自的科學道理,而不是因為熱性、涼性:

  • 辣椒發熱是因為辣椒中的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醯胺)對哺乳動物有強烈的刺激性會加快新陳代謝,所以吃下去發熱;
  • 薄荷發涼是因為薄荷中含有薄荷腦(C10H20O),薄荷腦具有揮發性,揮發會吸熱所以感覺涼涼的,冰片、酒精感覺涼涼的也是類似原理。

可是因果是不是反了?也沒人說因為屬於熱性涼性所以發熱,恰恰相反是因為它們能發涼或發熱所以把它們歸為涼性或熱性。

同時,也側面說明了,發熱發涼,是有食物內含的成分起作用的,並非僅僅臆斷。

寒涼溫熱是劃分標準,在中醫里可以作為功效標準來理解,寒性藥物一般有一些共通功效,熱性藥物也有共通的功效。這種標準類似西藥的解熱鎮痛類藥物、抗感染類藥物的分法,如果願意,也可以把西藥按照寒涼溫熱的標準來進行分類,當然很可能有一些藥物沒有明顯的寒熱傾向,也可以把中藥按照主要功效來按西藥的解熱鎮痛、抗感染之類的方法進行分類。

就好像你可以把人類分成男人、女人,也可以分為兒童、青年、老年,也可以分為亞洲人、歐洲人、美洲人等等,也可以分為吃香菜的和不吃香菜的。可以說某種分類法不主流不實用,但你不能說其中一種分類方法是錯誤的。

至於人蔘性溫性寒、西洋參性涼是來自於產地的說法,不知道是相信了哪位低級黑的觀點,又或者從哪篇朋友圈熱文找了中醫的靶子。照這個說法,何必分寒涼溫熱,直接說藥材產於南方北方就好了啊……這與北方人生在北方所以不怕冷有何區別?

歡迎查看中醫藥基礎知識為什麼看知乎回答對中醫持負面態度較多?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先說結論:與你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相關。

個人經驗:小時候生活環境乾燥高溫偏肉食,而個人習慣只在很渴或大量運動時才喝水。導致身體很容易上火,吃一碗火鍋、兩串烤肉、一碟炒菜、兩個蘋果、甚至是幾塊烤制點心都會引起上火,那嘴唇乾裂的簡直就像生化危機里的喪屍,平均每月一次,每次一到兩周才能恢復,這也讓我很厭食。那痛苦…不說也罷!最心塞的是,作為虎媽,以不吃飯缺營養沒精力聽課為由,總是強迫我吃大量的熱性食物,說上火了喝點酸奶和菊花茶就好(偏寒性)。你不知道,那本地的酸奶可真的是酸奶中的戰鬥奶啊!哪怕放了糖,多了會膩的喝不下,放少了酸的恨不得把牙和舌頭拔下來!!至於那菊花茶,虎媽為了加大功效,一壺水裡會泡整整一把!!味道,簡直就是晚期病人的尿!!!一杯下去那澀爽…都是淚!!總之,這個噩夢伴隨著我直到高中畢業。

這種狀況在我去東北讀大學的那幾年發生了改變。大學所在城市夏天降雨量多,冬日氣候寒冷最低可達-35C,飲食偏重口(熱性)。終於解脫虎掌的我,第一年小心謹慎的只食用寒性食物,順利度過了自小學以來的第一個零上火時光,同時也經歷了一個可怕的寒冬。但第二年開始,我向東北的氣候和習俗妥協了,為了抵禦冬季的酷寒和同學聚會時的尷尬,開始大量食用辛辣、肉食、爆炒、燒烤類熱性食物,想著大不了多喝點酸奶和菊花茶。不可思議的是,直到畢業都沒有上一次火!!

此時我依然相信所謂的食物和體質的寒熱理論,認為改變後的飲食習慣(熱性飲食)和當地氣候達成了平衡,環境的寒氣把體內的火氣驅除了…

直到出國留學,在體驗了各種食材與烹飪方式,吃盡了過去所認為的寒性、熱性、尿性、騷性的食物,但身體卻再也沒有上火和虛寒後,對過去的經歷開始了思考,最終對所謂的食物屬性理論發出了吶喊:F U C K!!!

以下是對開頭所寫結論的說明。

所謂食物的熱寒屬性,是與食物所含熱量和營養物質相關,而它們對身體的影響與你的新陳代謝水平相關。例如燒烤、烘培點心等食物一般含有很高的熱量,消耗這些熱量需要大量的水和運動量的參與,而體質差、運動量少、作息習慣不規律、平時達不到健康飲水標準的人一般新陳代謝水平很渣(也有例外),因此在食用此類食物時容易引起嘴唇乾裂、起痘、發熱、頭疼、乏力,甚至更嚴重的身體反應。而爆炒、辛辣的食物在含有高熱量的同時,因所用的調味品或食材本身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鉀鈉鋅鉛汞等及其它重金屬元素),所以當過量食用時,如果代謝能力跟不上就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即所謂上火,若長期食用而不採取營養搭配、適當健身、健康飲水等措施,可能就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

同理,一些所謂涼性寒性食物的祛火功效,實際上就是以其特有的營養結構調節你的代謝水平、補充身體缺乏的物質。而它偶爾引起的不良反應(身體虛寒等)的原因和上段所述類似。

以上。

PS:如今才明白,這幾年不再上火的原因是,自高中畢業經常運動、飲食結構比之前豐富、大量飲水等原因,無論是代謝能力還是身體素質都得到提升,當然,氣候也會影響水的代謝。媽媽再也不擔心我吃燒烤…(貌似從不關心)

所謂食物寒熱理論就是食物對身體影響的簡單粗暴歸納總結,就像我的結論一樣。


寒熱是中醫自己搞出來的一套虛無縹緲的玄學概念,它不可測量,全憑一張嘴。

====================================

一個東西到底是涼是熱如果古書上有,就按古書來;如果古書上沒有(比如:地瓜、西紅柿、辣椒等引入較晚的外來物種)就憑感覺猜,熱乎乎的就熱,涼絲絲的就寒。如果有爭議的話,誰也說服不了誰,因為這玩意既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誰的聲音大聽誰的。

有人反駁,辣椒吃下去明顯發熱,薄荷吃下去明顯清涼,怎麼會沒有涼熱之分呢?

這些東西的發涼發熱有各自的科學道理,而不是因為熱性、涼性:

  • 辣椒發熱是因為辣椒中的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醯胺)對哺乳動物有強烈的刺激性會加快新陳代謝,所以吃下去發熱;
  • 薄荷發涼是因為薄荷中含有薄荷腦(C10H20O),薄荷腦具有揮發性,揮發會吸熱所以感覺涼涼的,冰片、酒精感覺涼涼的也是類似原理。

說完食物的寒熱再說說人體的寒熱,許多相信寒熱理論的人關心自己到底是「寒性體質」還是「熱性體質」,到底該「去火」還是該「溫養」?不光老百姓不知道,其實中醫專家自己也一鍋糨糊:

2010年發表過一篇論文《中醫臨床醫生四診信息判讀及診斷一致性探討》(中醫黑必讀:中醫臨床醫生四診信息判讀及診斷一致性探討),其中記錄了16位資深中醫專家、教授對病例進行測試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

不要說涼、熱、陰、陽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連簡單的顏色甚至都無法達成一致:同一個病人的舌頭,9個專家說淡紅,5個專家說淡白;同一個病人的嘴唇,3個專家說潤,4個專家說燥;同一個病人的病位,6個專家說是脾,7個專家說是腎;至於同一個病人的脈象更是說什麼的都有……

要知道,這16位都是資深的中醫專家,連他們的診斷結果都各不一樣,那下面的普通醫生就更沒譜了。你敢保證你諮詢的專家就比這16位高明嗎?我看夠嗆。所以普通老百姓也不必糾結於寒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就可以了。

======================================================================

評論里說我武斷,意思是我拍腦袋得出的這個結論。其實我在中醫上花的時間超過90%的中醫粉,我花了花很多精力去嘗試了解中醫,幾年前我買了一堆中醫的書研究,從《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傷寒論》到《傅青主女科》等等。


明白人都沒來答。我冒充一下,試著答答吧?

人為什麼能從生下來的6、7斤,長到成年的100多斤?肯定是吸收了體外的物質,把不是自己的東西轉變成自己的東西了,對吧?人吃東西最重要的目的,是吸收自然界的物質。

這個很好理解,貓吃老鼠,長貓肉;老虎吃兔子,長老虎肉;人吃各種食物,都長的是人肉。那麼肯定需要一個過程:把不是人肉的物質變成人肉。

試想,人類是否能做出一種機器,這頭扔進去豬肉,那頭出人肉?目前的科技,對這個轉變還是無能為力——不是無能為力,是連譜都沒有。

說明把不是人肉的物質變成人肉,是個很複雜的過程,很可能需要耗費巨大的能量,可能跟直接把水點燃差不多?目前在自然界中,只有天生的生物體才能完成這個過程。

無論吃什麼,都是要轉化成人肉的。這是前提之一。食物的寒熱屬性就是從這個方面推導出來的。

如果食物轉化成人肉,期間消耗的能量大於它所轉化成人肉之後提供給人體的能量,或者在消化過程中流失的質量大於轉化後形成人肉的質量,這種食物就是寒性的;反之,如果食物轉化成人肉,期間消耗的能量小於它轉化成人肉之後提供給人體的能量,這種食物就是熱性的。

很簡單的質能轉化平衡而已……

這種說法,明顯屬於以現代醫學的理論去附會中醫的藥性理論,目前的基礎科學還沒發展到能以試驗來說明這個說法的程度。我姑妄說之,您也姑妄聽之吧。


先拋出觀點:溫熱寒涼的劃分純屬胡扯。

舊醫認為藥草生長地點對藥性影響極大,根據「相生相剋」,寒帶藥草性溫,熱帶藥草性涼或寒,而人蔘的藥性從古代被認為「微寒」,到近代被認為「性溫」,也正反應了人蔘產地從南往北的遷移趨勢。

傳統的說法未必有可靠根據,甚至可能是由於錯誤的根據。例如,中醫關於人蔘性溫、西洋參性涼的說法就是源於對二者產地的誤會。西洋參最早是從廣州進口的,因此被當時的中醫誤認為是西洋南方特產,將其定為性涼藥物。實際上西洋參主要產於加拿大和美國北部,緯度與人蔘產地相當。 如此謬誤一直延續至今,實在可笑。

西方以前也一樣荒謬,把人分為4型:膽汁質(黃膽汁佔優勢)屬O型血、多血質(血液佔優勢)屬B型血、粘液質(黏液佔優勢)屬A型血、抑制質(黑膽汁佔優勢)屬混合AB型。這樣的理論現在看來,也是蝦扯蛋。


猛吃一樣食物 如果最後是從上面出來 就是熱性 如果是下面出來 就是涼性 如果完全出不來 就是溫性

以上皆為口胡


最淺顯的是吃多了竄稀和吃多了便秘


會不會上火


溫涼性食物有哪些?如何辨別食物溫、熱、寒、涼?

什麼是溫、熱、寒、涼食物?

溫性食物,是指能使身體暖和,產生溫熱之感的食物。熱性食物比溫性食物更能溫暖身體,也能更多地產生熱量。寒性食物可使身體變得清涼,而涼性食物是較為溫和的寒性食物,能更舒緩地緩解體內燥熱之氣。

而溫、熱、寒、涼四性食物之外,介於溫性和涼性食物之間的,便是平性食物。平性食物不具任何冷熱屬性,不會使身體產生溫涼體感變化。

溫、熱、寒、涼食物各有何用途?

在對養生有講究的人會特別注重食物的性味,來進行平補、清補或溫補。中醫有「寒者熱之, 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治病原則,其使用食物便能輕鬆達到目的。

一、利用平性食物平補

平補是利用平性食物進補。平常進補若尚未了解自己的寒性或熱性體質,平補可幫忙。平補不會有溫寒鼓動之嫌,平性進補,能適應一切人。不論哪種體質,不論健康與否,平補都只是單純進補而不會出錯。

二、利用寒涼食物清補

清補是利用寒涼性食物進補。燥熱體質的人往往火氣較大,內熱過旺,常常使身體油脂分泌旺盛,長痘生瘡,口腔潰瘍等。吃寒涼食物能夠瀉火潤燥,止渴生津,去除心火,使燥熱體質的人感覺特別舒服。

三、利用溫熱食物溫補

溫補就是吃溫熱性味的食物來調節人體。溫補適用於寒性體質。寒性體質的人,通常畏冷,冬季手腳冰涼。溫熱的食物可使身體溫暖,幫助人體禦寒,還能暖胃益氣,使身體生熱正常,保持溫暖。

如何辨別食物的溫、涼性?

一、顏色:綠色偏寒,紅色偏熱

判斷食物的溫、熱、寒、涼首先要從顏色上區分。綠色的食物較多吸取地面濕氣,故性質寒涼,通常有瀉火之功效,如綠豆或綠色蔬菜等。而顏色偏紅的食物,大多為果實,吸收陽光的熱量充足,性質偏熱偏溫。如辣椒胡椒就是能使人體大量產熱的熱性食物,而棗、石榴等水果為溫性。

二、味道:苦味偏寒,甜味偏熱

味道也能判斷食物寒涼,比如苦瓜就是著名的涼性食物,能夠清火消暑。這是由於苦味食物大多喜陰,色澤青綠--苦瓜變紅後味道就變甜。而味甜的食物大多經受充足的陽光照射,所以性味偏溫熱。甜味、辛辣味的食物都為溫熱性,而苦味、酸味的食物為寒涼性。

三、生長環境:水生偏寒,土生偏熱

水生植物是絕對的寒涼性,所以海洋植物,以及荸薺、藕等食物都為清火食物。而生長在陸地上,特別是果實埋在地下的,如土豆、山藥、花生等,都是性質溫熱的食物,多吃可補充體熱。

四、生長位置:背陰偏寒,向陽偏熱

食物生長在背陰的位置,得到陽光的照射較少,吸收的濕氣多,性味偏寒,如蓖麻、菌類食物。而向陽的植物受熱充足,如向日葵,各種堅果等,都性質偏熱,大多飽含脂肪。

五、生長季節:冬季偏寒,夏季偏熱

冬季氣溫低,濕氣重,生長於此季的食物性質偏寒,如青菜、蘿蔔、冬瓜等。而夏季食物偏熱,夏季生長的各種瓜果類都性質偏熱,如西瓜、黃瓜、豆角等。

六、肉類、蛋類、奶類:大都為平性溫性

肉類基本上都是溫性的,除了牛肉和蛇肉。蛋類都為平性食物,既不溫也不涼。奶類為溫性,但酸奶為平性。肉、蛋、奶類食物性味都不強烈,一般但吃無妨。

  七、海鮮類:基本為寒性

海鮮類生活在水中,一般來說應全部為寒性。但鯽魚、黃鱔、文昌魚三種魚類是溫性的。忌食溫性食物的病人應注意。

九、五穀類:水稻小麥微涼,其餘為溫

水稻是水生植物,小麥距離地面近,也吸收了足量的濕氣,所以為微微的涼性。而小米、玉米、高粱、蕎麥等其他五穀雜糧,都屬溫性食物。豆子中除了綠豆偏寒,黃豆為平性,而紅豆黑豆都是溫性。

.

轉載請註明久久小常識網鏈接,謝謝合作!

本文網址:http://www.99xcs.com/htm/2012413/1880.h


中醫玄學,你追尋的最終不過是古人云而已


跟溫良冷熱沒關係吧。主要是食物里的某些成分對身體作用,產生不同效果。溫涼熱之類的是人直接的感覺。更準確的解釋請參見內行人回答。


看吃多了上火還是拉肚子。


根據各自媽媽的經驗決定


一般遵循相生相剋、陰陽平衡的不靠譜原則,有的是根據地域、生長環境判斷,也有的是根據名字和樣子來定的。 總之就是胡謅出來的。

中醫里類似這樣的說法在很多國家和地區的傳統醫學裡都有,隨著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大家都認識到這是古代人對事物缺乏了解而建立的樸素的認識,是充滿了各種錯誤的,但卻唯獨認為中醫博大精深,充滿高能,這是多大的荒謬!


我覺得是根據智商確定的


中醫是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辯證法思想指導。-百度百科

由於只是老病號,我盡量描述準確。

食物的寒熱是對正常狀態下的人體影響的描述。這是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至於食物的寒熱:

苦瓜吃起來清淡,消減食慾,是寒

荔枝吃多了,喉嚨上火,是熱

姜,辣椒熱

薏米微寒

這是樸素的唯物論,本能的體驗。


不知道啊,一直在需求答案中!我體質是寒涼濕的,從小到大非常痛苦!經驗也蠻豐富的,都是靠自身親自體驗的!


部分同意高票陳曦的回答,當然食物與寒熱因果關係是倒置的。中醫根據食物是否發熱,和可見的宏觀物質相聯繫,通過相似性強行施加一個因果關係,並且拿去實踐。

通過實踐形成一套越來越複雜的理論體系。

在局部這種經驗可能的確有實踐意義,但是理論基礎是錯的:根據人的感知來判斷一個事物的性質。每個人對於熱的判斷方法都是不同的,所以中醫關於這方面的理論也就互相衝突。


根據百度百科確定。


大概是經驗吧


推薦閱讀:

父親酒精依賴該怎麼辦?
站樁的方法?心得?
近視眼除了戴眼鏡和手術之外,有哪些辦法對眼睛和視力有好處?
父母都70多歲了,而且都是高血壓,但是非常口重,做菜較咸,如何才能規勸他們少吃一些鹽?
總覺得自己打不過普通狗是怎麼回事?

TAG:健康 | 食物 | 養生 | | 醫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