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作品的樂章之間存在什麼聯繫?

問題一,如果我們將交響曲的一個樂章(比如貝五第一樂章)單獨抽取出來,它是否能被認為是一部完整的作品?

二,如果我們將貝三的首樂章、貝五的次樂章、貝七的三樂章和貝九的末樂章混在一起,從音樂發展的邏輯來看,是否會「違和」?

三,很多業餘樂迷聽交響曲會只聽特別膾炙人口的那個樂章,比如布魯克納第七交響曲次樂章、莫扎特41的末樂章。有人認為這個做法不好。請問如何評價。(第三個問題似乎可以理解為:聽古典音樂「從頭到尾」把作品聽完有什麼意義?)

總而言之,希望各位大神可以介紹一下,古典音樂作品樂章之間的關係,在欣賞的時候如何去把握這種關係。

回答不需要「通俗」,如果我看不懂,我會自己去做功課的。先謝過各位大神


直接回答題主的問題:

一、我已經知道這是一個樂章了,為什麼還要認為它是一個完整的作品呢?一段音樂是不是完整的作品,應該由作曲家說了算,而不是後人自由猜測。如果你拿一首沒聽過的音樂給我猜,那顯然沒法判斷啊。

絕大部分情況下,一個樂章之所以能稱為一個樂章,就是因為它是一段完整的音樂,否則如何能稱為一個樂章?(某些作品各樂章是連續演奏的,那麼給每個樂章加個終止式它們很可能也就變成完整的了。)

二、會,因為這幾首作品風格不一致,調性也不同。如果把風格一致、調性相同的作品的樂章混搭,很可能不會有違和感。但是這麼干有什麼意義呢?

三、既然是業餘了,那愛怎麼聽就怎麼聽,不過至少應該把全曲先聽一遍吧。

四、多樂章作品樂章之間的關係多種多樣,無法一概而論。

一個作品的各樂章之間有沒有聯繫,和各樂章是否是完整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十九世紀以前的多樂章作品,一般都是作曲家按照一定的傳統將幾個樂章拼在一起,各樂章之間雖然在風格和大體氣氛上會保持一致,但很少會有音樂旋律上的聯繫。在當時的演出實踐中,也經常將多樂章的作品各個樂章分開演奏。比如交響曲的第一樂章當做音樂會的序曲,其他樂章放在音樂會後面,中間穿插一些別的作品。即使是一些標題性的、各樂章聯繫密切的作品,也不見得不能把各個樂章拆開演奏和欣賞。貝三第二樂章拿出來當一首葬禮進行曲,《幻想交響曲》第二樂章拿出來當一首圓舞曲,有什麼不妥之處?多樂章作品一定要完整演奏,其實是相當晚近的概念,比保留曲目的出現還要晚很多。


呃,弱弱地回答一下。

早期交響曲來自歌劇的序曲,各個樂章之間應該沒有特別密切的聯繫。我感覺大概像是一個大廚做的前菜,主菜,甜點之間的關係,各自都是獨立的一道菜,但是你進那個餐廳的時候這三個東西就是期待你按順序吃掉的,你非要先吃甜點再吃主菜或者先吃A家的前菜再吃B家的主菜可能不太尊重廚師。

對此,A. Copland的科普小冊子What to listen for in music說道(好吧,整個回答都是基於這個科普小冊子的,所以我只能說我是弱弱地回答):

人們通常想了解,是什麼把這三個或四個樂章集合到一起的。對這個問題迄今還沒有人作出令人滿意的答覆。看來是習慣把它們集合到一起的。不過,我始終懷疑,若是用海頓《第九十八交響曲》中的小步舞曲來取代他的《第九十九交響曲》中的小步舞曲,會不會讓人感到嚴重缺乏連貫性呢。特別是在這些早期的奏鳴曲例子中,這些樂章之間的聯繫更多地是出於平衡和對比的需要以及某些調性關係的需要,而不是出於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

經過一段時間發展以後,發展出了套曲形式(cyclic form),各個樂章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經常會採用通過樂章之間統一主題的做法加強整個交響曲的統一感。貝多芬的著名的第九交響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最後一個樂章把前三個樂章的主題都提了提。呃,還是拿吃飯來說,大概是說後來流行起來吃全鴨宴一類的東西了,吃的每道菜都帶點鴨肉……


莫扎特的可以混搭,但貝多芬不可以。貝多芬的樂章之間聯繫比較緊密,會用到一些共同元素,比如某個音程,某個動機。

再提一句,樂章混搭需要調性能搭得上。否則也還是不行。


謝邀!一、交響曲是套曲,樂章間有密切的關聯,豈止是關聯,就是一體的。一般是快、慢、快三個樂章為基礎,再加個小步舞或諧謔曲。浪漫主義時期樂章數量更靈活,如柏遼茲《幻想》五個樂章,在講故事,拿出一個樂章單獨來更不完整了。

二、不同作品樂章混合演奏不但違和,還違章。不過頗似是後現代主義的做法,反邏輯性、反中心。

像施托克豪森,盧托等人有強調有控制的偶然作品,可以按隨意順序演奏。

三、單獨拿出來演奏或者欣賞只是不得已而為之。如果一個套曲是個大象,聽一部分就是盲人摸象,聽全就是看了下大象輪廓。當然只是聽全曲,如果不深入學習,還是只停留在悅耳悅目階段,達不到悅志悅神的境界。關注我微信公眾號「李如春博士」,可以更快提高。另外,盲人摸象畢竟比不摸要了解的多一些。

整體把握樂章的一般關係?這很難講,每個作品都有獨立,個性化的內在發展邏輯,調性關係。幾個樂章硬說的話,就是發生,發展,結束的邏輯吧。


調性間的關係,動機,變奏……建議這幾個東西先去了解一下

樂章間是有關聯的……


莫扎特貝多芬時代,他們的作品混搭是可以的。比如你把貝三的第二樂章和貝五的第二樂章互換,只要調性調整一下,其他的真的沒有任何違和感!

但是貝九就不行了,貝九的各個樂章之間的關聯度比較強了。


貝多芬第十四號奏鳴曲第一樂章和第三樂章都是c#小調。第一樂章動機三連音G# C# E到了第三樂章的時候以十六分音符琶音的形式向上沖,與第一樂章形成呼應。


謝邀,前兩個問題上面的回答都非常好我就不贅述了,第三個問題我想說一下,單獨聽自己喜歡的樂章當然沒有問題,但是你想真正了解一個作品,完整認真的聽完是必須的,當你認認真真仔仔細細聽完整個作品,然後再回頭聽你最喜歡的樂章,會得到完全不同的感受,管中窺豹和高屋建瓴的區別不用我再多說了吧


古典音樂是有邏輯的 所以一 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 至少不是完整的「古典」音樂

二 會

三不好 另外 業餘樂迷這個稱呼太寬泛 我所看到的樂迷都是整部作品整部作品聽的


推薦閱讀:

TAG:古典音樂 | 曲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