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人的性格真的那麼奇葩么?

見圖片:MFS


大概是07年夏天的某一天,我先生在離日內瓦大噴泉不太遠的石路上濕噠噠的發獃,一個高高瘦瘦的當地年輕男子在離他三四米遠的地方觀察了他起碼十五分鐘,然後直接上前來問他是不是中國人。

我先生點頭如搗蒜。然後這個瑞士年輕人就說,他是瑞士人,他熱愛旅遊,他喜歡中國,他馬上(注意,他說的是馬上)要去中國旅行了,他想交個中國朋友,去中國時可以交流交流,然後就要了我先生的郵箱,留下了他自己的郵箱,全程對話不超過十分鐘,接著他就留下了呆若木雞的我家先生迅速離開了現場。

據我先生本人的形容,他感覺像是一台講著超音速英語的轟炸機呼嘯而來又呼嘯而去,不帶走一片雲彩。我先生回來和我八卦了這個事情後很快就給忘了,這個神秘瑞士男子也杳無音訊。

幾個月後,這台轟炸機忽然出現,開始往我先生的郵箱大量投放郵件。大意就是他的旅行計劃終於做好了,半年後(注意,半年後)他就要來中國了。介於他是這樣的一個奇人,我們就秉持著對國際友人的熱情禮貌的回復了他,他便開始不間斷的發給我們一些他去世界各地旅行的照片,進行可愛的交流。值得一提的是,首先,每張照片里的他都是一副超級專業的背包客造型,其次,他告訴我們所有這些地方他都是一個人去的,包括埃及以色列伊朗這種地方。

那反正我們也沒當回事,反正又不熟,反正就算來中國,老外第一次來中國旅行也不會跑到蘇州這種小地方來吧?事實證明,我倆太缺乏人生閱歷了。半年後,這位瑞士年輕人發來他詳細的agenda然後如期而至,來了蘇州。

然後就有了以下這些刷新我三觀的事情:

1. 我先生是那種不管和誰都要客氣客氣的傳統中國老農民,甚至對方的國籍也完全不影響他的這種習慣。他理所當然的就在一起吃第一頓飯時搶著幫瑞士青年買了單。瑞士青年很不舒服,很內疚,問為什麼?那我家老農民就說了,這是中國傳統了啦,我要盡一盡地主之誼。瑞士青年就針對這一件事,和我先生進行了非常深刻的討論,討論完還自己進行了嚴肅的思考,思考結果就是,後來他在蘇州的三天行程里,每一項活動每一頓飯都獃獃的、認真的、耐心的等著我先生幫他付錢,以表示對我先生「地主之誼」的尊重。這是何等的蠢萌?我們哭笑不得。

2. 他很認真的為我們準備了禮物,毫無意外,瑞士軍刀套裝。但是,他為這個套裝寫了一份詳盡的說。明。書。親。自。寫。的。大概是怕我們錯過其中任何一項功能。

3. 他走之前我們為他也準備了禮物,是茶葉套裝,裡面有普洱花茶苦丁茶亂七八糟,挺好看的。他問有什麼區別。那麼我先生就隨口說了,花茶女士喝呀,普洱減肥的人喝呀之類的,他當機立斷把每個分別拿出來,又小心翼翼的從包里掏出信封(注意,他隨身攜帶著信封),把茶分類裝進去,繼而一邊聽解說一邊用筆在信封上寫「給媽媽」「給姐姐」「給爸爸」以及給七大姑八大姨。弄好後欣慰的說,這下好了不會弄錯了。

4. 他走的時候對於我們熱情的接待和買單表示了極致的謝意,還邀請我們一定要再去瑞士玩,給他招待我們的機會。那我家老農民老樣子打哈哈說會來會啦,我們有瑞士深度游的計劃。他兩眼放光的就離開了蘇州。接下來的大半年裡,這小夥子給我們郵件的主要內容就是:請問你們的深度游計劃做得怎麼樣了,幾時成行。在得不到確切回應後,他認為是我們的計劃遇到了困難,於是給我們發來詳細的路線推薦以及旅行計劃參考。慚愧的是我和我先生都是隨緣的人,後來漸漸和他淡了聯繫。等到真要做計劃時,已經時隔多年覺得不合適麻煩他了。

他是我接觸過的最典型的一個瑞士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確實有點「軸」,不過因為這點「軸」我倒覺得他可愛極了。

------------------------------------------------------------------------------------------------------------

關注我的公眾號就對了!(元氣的揮手)

http://weixin.qq.com/r/YD9geLzE5uGZrfgb92py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曾經在日內瓦住了兩年。不全部是講瑞士人,就講講我在瑞士這兩年碰到的奇葩事情。持續更新……想起來就寫。大家喜歡的話就把圖片補上哈。

背景介紹:日內瓦是法語區,接近法國,所以和典型的德語區瑞士人有點區別。其他答案中很多比較變態的情況,比如半夜尿尿聲音太大有人報警這種事應該是德語區才有,這裡沒聽說過。日內瓦人應該是綜合了瑞士人的嚴謹和法國人的浪漫,所以有點精神分裂……

順便發幾張手機拍的日內瓦湖:

…………。。。。。。。。。。。。。。。。。。。

關於騎車

雖然在瑞士騎車不如荷蘭和丹麥那麼普遍,但是我想說的是,瑞士真是騎行者的天堂。這一點體現在那細緻到變態的自行車道的規划上。可以這麼說吧,自行車道基本上覆蓋了90%以上的道路,雖然90%的時候,自行車道是沒有什麼人的,但是他們就是這麼任性,即使只有窄窄的一條汽車道,也會想方設法給你設計一條自行車道出來。有時候實在路不夠的時候,還會借用公交車專用道。

其實最變態的還不是這些,最變態的是,在自行車道任何有比較大的起伏或者交叉路口等地方,他們都鋪上了紅色的橡膠防滑帶,防止騎車的人騎上去打滑。你說他們是不是閑的?

這是我在自行車道等紅燈時拍的,看到前方那片紅色區域了嗎?

…………。。。。。。。。。。。。。。。。。。。

關於瑞士的老人(1)

今天忽然想起今年2月去策馬特小鎮看馬特洪峰時的一件事。當時和爸媽入住一個家庭旅館,然後我就問店主說,我不會滑雪,這周圍有什麼容易點的好玩的。老頭哼哧哼哧從小木屋裡面搬出兩架雪橇,一頭彎一頭直,上面有個小板凳,然後說,你拉這個上山,然後滑下來,很容易好玩的。我看了看那副簡陋的雪橇,硬是沒找到剎車在哪裡,於是我說,沒剎車啊?老頭說,用腳剎,很簡單的。我還是半信半疑,看了看上山的路,說,會不會很陡啊。老頭說,不陡不陡,很平緩的,我八十歲老媽都經常玩的,走上去四十分鐘,十幾分鐘分鐘就滑下來了!這下我放心了,於是和老爸(六十歲)和我老婆拉著兩個雪橇上了山。……

……走上去我們花了一個半小時,滑下來我們用了一個小時,摔了好多跤,而且用腳根本剎不住啊喂!而且旁邊就是懸崖好不好!差點半條命沒了!MFS!!!(幸好我老爸沒有摔傷)

這是我老爸當時拉著雪橇的背影(看到旁邊的懸崖了沒O__O"…):

…………。。。。。。。。。。。。。。。。。。。

關於瑞士的語言

說說瑞士另外一個奇葩——語言吧?瑞士有四種官方語言,德語、法語、義大利語、羅曼什語,這個大家都知道。當然,羅曼什語人口只有0.5%,所以經常被忽略,官方文件一般是前三種語言。比如大家在瑞士火車上看到的SBB/CFF/FFS,其實分別是德語、法語和義大利語的「瑞士鐵路公司」縮寫。這都不算什麼,最奇葩的是,瑞士國會開會的時候,各個語種的議員都是用自己的語言發言。可以想像一下,一個議員用德語發言,然後另外一個用法語表示贊同,忽然又跳出一個人用義大利語表示反對,那畫面……真酸爽。

所以大家以為所有瑞士人都會德語法語義大利語三種語言?非也,其實只有瑞士聯邦政府工作人員才會有這個需求。普通人其實是這樣的(比較複雜):德語區的人一般會把法語作為一外,英語做為二外(蘇黎世還一度想立法想把英語作為一外。遭到法語區的人強烈反對而作罷);法語區的人一般會學習德語作為一外,英語作為二外;義大利語區的人比較悲催,一般都要把德語作為一外,法語作為二外,英語作為三外。而且,聽我法語老師說,很多德語區的人會經常搬到法語區去住一年半載的,把法語練習到比較地道的狀態,這樣有利於找到好工作。法語區的人也會搬到德語區去暫住。但是義大利語區就比較悲催,只能兩個地方都搬過去住住了。

…………。。。。。。。。。。。。。。。。。。。

關於瑞士駕照

瑞士大概是全球少有的駕照沒有有效期的國家之一,夠奇葩吧?為了這張永久有效的駕照,我硬著頭皮報名參加考試(因為考官只會說法語)。考試那天,考官坐在副駕,在日內瓦的大街小巷裡讓我左轉右轉加速減速,除此之外不苟言笑一言不發,我越開心裡越沒底,額頭上也冒出細汗。結尾的時候,考官終於微笑著說,你開得很好,恭喜!我心想,你丫不早說!至於為什麼沒有有效期,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在瑞士經常看到七八十歲的老頭老太顫顫巍巍地坐進自己的小汽車,然後絕塵而去。

我的瑞士駕照:

…………。。。。。。。。。。。。。。。。。。。

關於開車

我在瑞士、德國、法國、義大利、克羅埃西亞、葡萄牙等地都開過車,總的感受是瑞士的司機總體素質高於其他歐洲國家(當然德國的也不錯)。具體表現有:1. 當你因為迷路找路開得慢,很少有瑞士司機大聲按喇叭催你。但是如果你違反交規,連馬路上的行人都會過來糾正你。我剛來時有一次不小心開進了公交車道,就有好幾個路人過來說我不對。2. 當你在路口要插入車流時,瑞士司機會停下來招手讓你插,即使因此他要多等一個紅燈。3. 只要馬路邊站著人做過馬路狀,瑞士司機都會遠遠開始減速,等人過了馬路再走。我有好幾次只是在路邊觀望了一下,司機就開始減速準備停車,搞得我不好意思趕緊轉身走開。

…………。。。。。。。。。。。。。。。。。。。

不要以為瑞士是天堂

為了避免誤導大家以為瑞士是天堂,補充點負面的。一、瑞士瑞士人均收入高,起步工資也高(公交車司機年薪9萬法郎,一個普通公司秘書年薪6-7萬法郎),但是這並不是說瑞士沒有窮人。我在瑞士街頭走路時,也時常能看到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和乞討者。這些人大部分是非洲和中東過來的移民和祖祖輩輩流浪為生的吉普賽人。但是瑞士最有錢的也是外地人,比如每年夏天來這裡避暑的富得流油的阿拉伯人。二、因為瑞士人的傲慢,還有語言關係,外地人很難和瑞士本地人成為很好的朋友。像我們這種只住了兩年法語不太靈光的,朋友圈子還是華人和同事為主,很難融入本地主流圈子。所以我們呆了兩年還是準備回國了,好山好水好寂寞畢竟不如國內快活。

…………。。。。。。。。。。。。。。。。。。。

到底是保守還是自由?

忽然又想起一個體現瑞士人的性格的事情。瑞士是少數幾個賣淫、賭博、吸食大麻都合法的地方。我問過很多本地人,他們都覺得吸大麻是很正常的事情,無需大驚小怪。一方面喜歡遵守規則,一方面又對「害己不害人」的行為保持寬容。這叫什麼呢?理智?冷漠?還是對自由的尊重?「所謂自由,意指有權從事一切無害於他人的行為。」——1789年法國《人類與人民權利宣言》。看來瑞士人是深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

關於公投

今天忽然想起來,瑞士不是動不動就全民公投嗎,全國的大事小事,只要有10萬人簽名,就可以進入全民公投議程。來著兩年印象比較深的有兩個。一個就是要求政府給每個人無條件每個月發2500法郎(相當於17000元人民幣)。這個大家可能聽說過,因為這個新聞當時很火爆。結果是然並卵,全民公投沒有通過。這種提案聽起來好像對底層人民很好,但是最終會加大政府負擔,只能提高稅收,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說從這件事上看得出來,大部分瑞士人還是很理智的。另外一個提案可能大家沒聽說過,就是要求制定一個全國的最低收入標準。這個提案當時爭議很大,你知道誰最反對這個提案嗎?是工薪階級。他們的邏輯是,如果有最低工資標準的話,很多瑞士小公司因為負擔太重就會搬到別的國家去,那樣會導致很多人失業。當時我在路邊看到這樣一個廣告牌,上面寫著「反對最低工資,我們要就業機會」。我不禁感嘆,有這樣理智的公民,全民公投機制才能這樣順利運行。

…………。。。。。。。。。。。。。。。。。。。

關於瑞士人和德國人

再說件事兒。在瑞士是德語為主,所以如果說瑞士人的性格,可能受德國人的影響比較大,至少佔70%吧。《經濟學家》雜誌2013年做了個調查很有意思。調查研究了歐洲各國人互相之間的印象。大部分國家的人覺得最靠譜的人是德國人(只有希臘人覺得希臘人最靠譜哈哈),最傲慢的是德國人,最冷漠的也是德國人。我覺得這個調查在很大程度上也體現出了瑞士人的性格。傲慢來自於自豪——瑞士人覺得Swiss Made就是高品質的代名詞,瑞士以這麼小的國土創造了這麼大的奇蹟,的確有自豪的資本;冷漠則來自於對個人的尊重,也就是說只要你不幹違法的事情,你幹什麼都沒有人管你。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瑞士人還是很樂於助人的。

…………。。。。。。。。。。。。。。。。。。。

搬家前的交房檢查

這一段時間正好在搬家,今天是Move Out Inspection,也就是搬家出去後的交房檢查。早就聽說瑞士的交房檢查是全世界最嚴的,今天算是見識了。房東(中年男子)和中介(年近半百的大媽)戴著白手套到處用手摸,櫥櫃的角落、門縫裡、地板上、下水道、冰箱里、抽油煙機、馬桶,嚇得我心驚肉跳,聽說如果不合格還要重新清潔……幸好我下血本請了個專業的清潔公司(一天時間花了我700法郎大洋,肉痛),最後終於順利過關。中間有個小插曲,地下室有一堆垃圾沒有扔掉,我正準備扔掉,忽然那個中年大媽如有火眼金睛一般,從那一大堆垃圾裡面挑出一節鹼性電池,說這個不能一起扔,要分類……太自然了,這已經是深入骨髓的習慣,不得不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

關於環保

剛搬進我們租的房子不久,我們就收到了當地政府製作的一個精美的小冊子。打開一看是垃圾回收指南和年曆。年曆上很清楚地用圖標標好了每個月每天收垃圾的計劃,比如周幾收生活垃圾,周幾收金屬,周幾收玻璃,周幾收紙,一年365天都有計劃。還有當地所有垃圾回收站的地圖,哪裡收傢具,哪裡收電池,哪裡收建築材料,一清二楚。

…………。。。。。。。。。。。。。。。。。。。

關於規則

剛來日內瓦時,看不懂法語,有一次坐公交車買了2.5法郎的折扣票(只有半價卡持有的人才能買,全票3.5法郎),結果碰到查票的工作人員,我解釋剛來日內瓦還不懂法語搞不清狀況,然並卵,被罰款80法郎。

…………。。。。。。。。。。。。。。。。。。。

幾個瑞士朋友

瑞士人身材普遍高大,比如我的法語老師Natalie(就是Natalie Portman那個Natalie)。看名字我還以為是個窈窕淑女,結果一見面才發現身高1.85米,比我高一個頭,幸好是坐著上課……不過雖然個頭大,Natalie卻是個性格溫順的宅女,喜歡美國動漫,是個死忠星戰迷,喜歡看《生活大爆炸》。

還有一個瑞士朋友,他是我認識的一個華人朋友的老公,開一個很小的設計公司。他大概1米8,不算很高,也不算很壯,在瑞士人裡面應該算中等吧。認識他後,他就一直約我一起跑步。我們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小山丘,我們就約好了在他們家門口集合,然後打算跑個五公里。開始跑後,我才發現,五公里山路和五公里跑道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好不好。當時剛剛下完雨,山路到處是泥巴,又濕又滑,而且一會兒上坡一會兒下坡。我跑了兩公里就喘的不行了,這小子老是回過頭來等我。到最後終於跑完了,他很可憐滴看著我。後來他就再也沒有約過我。

…………。。。。。。。。。。。。。。。。。。。

關於日內瓦的河

日內瓦位於羅納河(Le Rhone)上游,是整條河最清澈的一段(手機沒法發圖,圖片後面補上)。經常有日內瓦人在橋上往河裡跳……不是自殺,是跳下去游泳。政府為了老百姓的安全,於是在不遠處的日內瓦湖中圈出了幾個游泳池供老百姓免費游泳,結果還是有人跳橋……

羅納河:

在日內瓦時,我也經常去這裡游泳(好吧,其實也就游過三四次)。這是我上小學時在老家游泳後,幾十年來第一次在野外的河裡游泳。

…………。。。。。。。。。。。。。。。。。。。

日內瓦的華人

日內瓦華人極少。剛來日內瓦時,有一次在超市買東西,看到一個中年中國男子,然後他就過來打招呼,聊了一會他就邀請我去他家吃飯,我當時還保留著國內人民那種警惕感懷疑他是不是搞傳銷的或者傳教的,結果後來他說因為中國人太少了,看到一個就覺得很親切……後來他(W君)成了我日內瓦最好的朋友。

…………。。。。。。。。。。。。。。。。。。。

住別墅的感覺

我們住在離市中心3公里的郊區(這裡暴露了日內瓦的大小)一棟別墅里。結果經常有人上門推銷,但是我和老婆法語都不太靈,所以經常只能手腳並用比劃。有一次有一個老頭敲門,嘰里咕嚕指著我家屋頂,我好不容易用谷歌翻譯才弄明白,他說我們家瓦舊了,要不要換瓦?後來又碰到過賣地磚的,刷牆漆的,賣鉛筆的,傳教的,賣傢具的,賣維修服務的,不勝其擾。

…………。。。。。。。。。。。。。。。。。。。

日內瓦街頭

日內瓦路上到處都是一個個上面寫著Bravo的小柱子,上面有個小盒子畫著一隻小狗,盒子里是免費的裝狗糞的塑料袋,方便遛狗的主人。

日內瓦街頭每隔幾百米就有一個免費飲水點,就是一直往外噴水的那種,方便跑步和走路的人隨時喝水,這一點很貼心。別的歐洲城市有點也有,但是沒有日內瓦這麼多,這麼密,郊區一個小公園裡就有三四個。

…………。。。。。。。。。。。。。。。。。。。

關於滑雪保險

瑞士人愛滑雪眾人皆知,但是你們不知道他們有多強悍。有個瑞士朋友,女的,有一次滑雪摔得很厲害,全身無法動彈。旁邊有人正準備幫忙扶她,她大喊,不要過來!然後從容地拿出手機呼叫,過了幾分鐘,一架直升飛機飛過來,下來幾個醫護人員把她抬走了。原來她買了SOS緊急救援保險,摔得比較厲害的話,如果不是專業人員貿然救援會引起二次傷害,所以她才拒絕別人幫忙。

…………。。。。。。。。。。。。。。。。。。。

無聊的瑞士菜

瑞士菜只有兩種:乳酪火鍋和烤乳酪。我有一次問Natalie為什麼瑞士菜這麼單調,她說因為瑞士歷史上沒有國王,沒有龐大的貴族階級,大家都是老百姓,所以沒有那麼多奢華的菜式……可是瑞士好歹也建國700年了,吃了700年乳酪火鍋還沒吃厭嗎?

典型的乳酪火鍋:

…………。。。。。。。。。。。。。。。。。。。

瑞士的安檢

突然想起來,在瑞士除了上飛機有安檢外,從來沒有在其他任何地方有安檢,包括公交車和火車。尤其是火車,沒有安檢,沒有檢票,站台離馬路特別近,下了車幾步路就到了月台,只需要提前10分鐘就不會耽誤車次,簡直太方便了。當然,這不完全是因為瑞士人的性格決定的,主要還是瑞士幾百年來保持中立,社會非常穩定和安全有關。但是話說回來,能夠長期堅持中立、不參戰,這也是瑞士人骨子裡的固執、傲慢和自信決定的吧。

…………。。。。。。。。。。。。。。。。。。。

瑞士人的傲慢

最近一直忙著裝修房子,所以沒時間更新。今天看到呵呵ET的評論:「關於搬家查房,麻痹瑞就是雙重標準。搬走的是外國人查的就跟FBI似的,搬走的是瑞士人就松很多。我之前那個瑞士人搬走的時候,人家就進來大概看一看,我搬走的時候,連傢具都搬起來查地板。最後發現柜子下面地板有個黑點,扣了我將近200法郎。其實根本不是我乾的。我argue,人家說你們這種外國人我見多了,出了問題就說不是你乾的。對麻痹瑞尤其說德語的完全沒好感。」這讓我想起幾個關於瑞士人「傲慢」的小故事。

有個朋友是菲律賓華裔,是某大公司把她從廣州派到日內瓦來工作的,也算個高級白領吧。問題是她稍微有點不修邊幅,而且皮膚黑,長得有點像菲律賓人。她第一天到達日內瓦,在過海關的時候,由於她坐了好久飛機精神不振,海關官員還以為她是來做傭人的,看她愁眉苦臉的樣子,居然安慰她說,"Don" worry. You"ll have a good life here. "雖然說是出於好意,但是我那個朋友卻感受到深深的歧視並且非常不爽。

…………。。。。。。。。。。。。。。。。。。。

瑞士的老人(2)

好久沒更新了,今天忽然想起,講講瑞士的老人。

瑞士的老人和其他歐美國家一樣,基本不會像中國這樣和兒女住一起。我住瑞士時因為住在別墅區,鄰居都是八九十歲獨居老人,只是定期有護工或者兒女上門探望。由於開車沒有年齡限制,在路上經常能看到七老八十的老司機自己開車。我在日內瓦還看到過一場車禍,一個老頭市中心開車撞上了護欄,車頭撞爛了,還好人沒受傷,但是把車裡的老頭都嚇懵了。那是我在瑞士兩年看到的唯一一場車禍。

有一次在家裡,發現門口有一個看上去至少八十歲的老奶奶扶著那種雙手拐杖,停在我們家院子門口。我趕緊上去問她要不要幫忙,她剛開始還挺正常,說沒事沒事,只是路過這裡,休息一下,然後她開始胡言亂語,「我媽媽不讓我吃面,我要吃面」,那會兒我剛學法語,所以後面的我就聽不太懂了,只好尷尬地附和兩句。過了一會兒,她又晃晃悠悠地一步一步慢慢走了。看著她的背影,覺得獨居老人真是凄涼。

還有一回,我在洛桑回日內瓦的火車上,對面是一個老頭。我用蹩腳的法語和他聊了一路。從瑞士風景聊到世界經濟政治。聽說我自己開公司的,老頭跟我說他有個兒子40多歲,之前在德意志銀行工作,現在被裁員了,問我有沒有工作機會。後來他還留下了郵箱給我。據我的經驗,瑞士老人非常渴望和人交流,只要你開口,他們基本不會拒絕。如果你會德語或者法語他們更是會開心極了。

當然,不得不承認,瑞士的老人也的確彪悍。在滑雪場里到處都是矯健的老頭老太。還有登山遠足時,被老頭老太輕鬆超越這種事,我會到處說嘛?

…………。。。。。。。。。。。。。。。。。。。

想起來再寫,大家有什麼想了解的可以問我。

…………………………分隔線…………………………

安利一篇我之前寫的文章,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瑞士人的性格:

《「湖水又不會著火!」——淺談瑞士人的「精準」與「慢」》

除了空氣極其清新、湖水極其清澈、天空極其藍這些感覺之外,去年八月第一次來日內瓦時最大的感受就是瑞士人的「精準」。 精準是流淌在瑞士人血液里的特質。

無需贅言,從瑞士手錶、瑞士軍刀到精密儀器,精準都體現的淋漓盡致。我還記得第一次坐公交車時,我看到站台上的時刻表時的驚訝:怎麼連普通公交車都有時刻表?第一次看那個表還沒怎麼看懂,後來才知道,它是把每個小時第幾分鐘會來車全部標註出來了,因為周末車次更少,還把周六、周日單獨分了兩列。另外,還有手機APP下載,根據你出發地點、出發時間(或者希望到達的時間)和到達目的地,它會自動幫你算出來需要的換乘路線和時間(包括走路和換乘需要的時間)。車內都有屏幕告訴你本站是哪裡,以及下幾站是哪裡。另外就是,每個車站都有換乘指示,告訴你換乘車次的方向、距離(精確到米)。這裡連坐車都是按時間的,一小時內3.5瑞士法郎,隨便坐,價格是比較貴的,這是唯一的缺點。據我這半年來坐公交車的感受,90%的時間都是準點的,有時候會晚或者早那麼一兩分鐘。不過據說因為日內瓦是屬於法語區,在瑞士已經不是最精準的了。德語區那才叫精準到恐怖。據說有一次德語區某城市火車晚點了5分鐘,火車公司在報紙上登了個很大的道歉聲明。

因此在瑞士守時非常重要。這對於我們來說稍微有點不習慣。有一次我們預約了牙醫,因為晚到了10分鐘,就沒法看了,又得重新約,我們還被怪物一樣地看了半天。估計當天他們的談資就是,「哇,今天有兩個中國人居然晚了10分鐘還來看病」,「是啊,從來沒見過晚這麼久的人呢」。給祖國丟臉了:(但是習慣了之後,反倒覺得準時的確是非常好的一個習慣,只要提前規劃好,你不用擔心公車晚點,不用擔心堵車遲到,不用擔心別人放你鴿子,整個社會的效率都提高了。

那麼「慢」又是怎麼回事呢。在我看來,慢是「精準」的必然副產品,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因為要求結果的精準和完美,又要求過程的優雅和從容,所以速度不可能快得起來。日內瓦火車站施工,前幾天剛剛完工,修完的確很漂亮,但是據說花了五年才完工。日內瓦修地鐵也修了好幾年了還沒修好。但是這個慢是他們計劃中的,而並非因為拖沓。因為施工不能影響周圍人的生活,施工時聲音也不能太大,不能有任何粉塵,工人也不能隨便加班,因此都是早上八點多開始施工,下午五點多就結束了。他們就這樣安安靜靜地、慢慢地、精準地、勻速地按計划進行著,一如鐘錶上的指針一樣。

「慢」的另外一個原因,我認為是福利和生活環境太好了所致。日內瓦人的一句很有意思的口頭禪就是「湖水又不會著火(法語是Il n"y a pas le feu au lac)」。據說這句話本來是日內瓦湖對面的法國人嘲笑日內瓦人的慢的(汗,我以為法國人已經很慢了好不好),結果後來日內瓦人覺得這句話很受用,結果變成了他們的口頭禪和生活哲學。是啊,湖水又不可能著火,著什麼急呢?湖是日內瓦人的靈魂。在湖邊釣魚、游泳、泛舟、燒烤,或者只是簡單地坐在湖邊發獃、曬太陽、喝咖啡,都是他們最喜歡的生活狀態。我記得某網站前一段對瑞士收入最低的底層勞動人民進行了跟蹤採訪,記錄他們的生活狀態。其中有一個是每月收入「只有」三千多瑞士法郎(相當於人民幣兩萬多)的剛入職的做手工藝活的年輕女孩,她說生活很緊張,每月除掉房租、汽車貸款、油費等等所剩無幾,但是她很盼望著夏天快點到來,這樣就可以去享受湖邊的生活了。 不光是湖邊,在日內瓦市區,街邊的餐館都會把餐桌擺到路邊,讓人們可以呼吸外面的新鮮空氣,坐在外面曬太陽,然後聊上幾個鐘頭。

作為一個習慣了快節奏生活的中國人,我還總是匆匆地走路,也不習慣坐下來吃那麼久的飯,也許這習慣已經深入骨髓,一輩子都改不了了吧。

(完)

都看完了,還不點個贊(^_^)


作為在瑞士生活過的,絕對要答。以下是真實經歷:

一群中國學生開轟趴,去超市買酒,對了,以我多年的觀察,中國人的酒量世界範圍內大概只有俄羅斯人和蒙古人能匹敵,所以買完酒後,店家報警了。。。

第一次租房,鄰居來找我說我要分類垃圾,可是我分類了啊。鄰居竟然戴手套拎出我的垃圾,裡面有一個塑料包裝,他告訴我這個看起來是塑料其實是紙。。。

扔垃圾在瑞士是個非常嚴重的事,有一次開車去法國買東西,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其實是因為法國物價便宜,所以在邊境開大超市吸引瑞士人去購物,我們去當然是因為窮,而且開車只要不到一個小時。結果回瑞士停車被檢查出一袋忘扔的垃圾,被罰款!因為不可以把外國垃圾拿到瑞士丟!

大部分住宅區晚十點以後禁止任何噪音,我說的噪音不是轟趴搖滾樂,而是你十點之後洗澡或者上廁所用抽水馬桶,都可能被投訴報警。

一個中國學生住公寓是公用的洗衣房,每兩戶分一天,然後據說衣服洗完沒及時拿出來,人又不在家,結果鄰居報警了。

另兩個中國人半夜搬家,被警察摸著槍檢查,發現是搬家,氣氛剛剛輕鬆下來,結果查出一包中國葯,結果就被拷到警察局去呆了一晚。

公共交通非常發達,所有站牌上都有明示,幾點幾分到站,間隔幾分下一輛車到,而且標註著後面每一站的到站間隔幾分鐘,所以去一個地方如果做公交,你的到達時間真的能精確到分。

如果你趕末班車,到車站車還沒開走,甚至可能在等精確的時間到才開動,但是車門已關,你要求你請求你賣萌,不僅不會給你開門的,司機還會用奇怪的眼神看你。。。

所有的商店一周除了一天延遲到八點,其餘都是晚六點,哦不,下午六點啊關門!周日全天關門!周日你要買個雞蛋都只能去機場或者火車站的超市!

人少,小時候我是風一樣的女子,經常一個人坐火車出去遊玩,有一種給年輕人的火車票是晚七點後免費,某日我七點上車心想隨便去個陌生城市住一晚,結果八點多下車,進了一個不算小的城,結果這尼瑪是鬼城啊!一個人都沒有!一隻狗都沒看見!

屁大點地方坐火車從這頭到另一頭只用四個小時,卻說三種語言,語區交匯處每次報站,一個站名用法德意英四種語言報,每個瑞士人至少懂兩門語言。

第一次滑雪是瑞士朋友帶我去,我問他滑得厲不厲害,他說一般,我又問他什麼時候學的,他想了一下說,四歲。。。

後來又有一次滑雪,幾個中國小夥伴開車去,去德語區結果迷路,又不認識一個詞動輒二十多個字母的可怕德文路標,結果剛好有車經過,車頂綁著滑雪板,我機智的說跟著他們,他們肯定去雪場。然後一直開了很久很久,渺無人煙,開到山頂才知道人家專業滑野雪的。。。

每一家酒吧都真的會查身份證。。。

醉酒的人不可以進夜店,有一次一群亞洲朋友去夜店,門口一個個查身份證,我們被攔住不讓進,以為誰借的身份證暴露了,結果是被保安看出一個日本朋友已有點喝醉,氣得空手道黑帶日本人在酒吧門外劈木頭,結果劈一手血沒劈開,大概瑞士製造太結實了。。。

還有一次一群人去夜店,要走的時候一個男生忽然找不到,以為他先走了,第二天告訴我們,他喝醉了跳舞腳步踉蹌了點,有兩個保安很關心的問先生你還好么?他說很好,保安說請你跟我們來休息一下,然後就給帶到後門,忽然抬起來,一二三就給扔出去了!

搬家必須通知警察局改地址!我一個風一樣的女子經常搬家,好吧,其實是因為經常漲房租,又窮。。。第一次搬家沒有通知,收到嚴重的警告!對於來自中國的我來說簡直不可想像,於是很憤怒的跟瑞士朋友訴苦,結果對方狂笑,還當新鮮事到處講,xx搬家竟然不通知警察局。。。

瑞士非常非常安靜,尤其是德語區,有的火車車廂里都有電話靜音的標誌。我回國度假瑞士朋友打來電話,剛好我在外面飯店,傳統的嘈雜中餐,結果朋友聽到電話里的聲音,震驚了幾秒鐘說不出話來,然後怯怯的問,為什麼中國人講話這麼大聲。。。

說起討厭外國人也有它的理由,瑞士犯罪率極低,聽說曾經某中國知名偷渡客省人當街殺了同鄉,是瑞士多年以來最惡性的案件,於是那段時間中國人頻頻被檢查,有人家裡的浴缸都被砸開檢查,聽說後感覺警察有點是故意的。。。

而且他們不止討厭外國人,本國人也互相討厭,法語區的瞧不起德語區的,覺得他們銅臭氣沒文化,德語區的瞧不起法語區的懶惰,互相都流傳關於對方的笑話。。。

一般國家運動是健個身跑個步,我認識的瑞士人冬天滑雪夏天登山是標配,而且不是普通的玩玩,他們滑個雪經常一周起,啥也不幹就在山上滑雪。。。一個冬天下來,街上經常看到胳膊腿脖子打各種石膏的,人家叫這白色功勳章。

說起業務愛好,我一個鄰居每周去法國開卡丁車,還有我瑞士最好的朋友是玩帆船的。。。

開車,瑞士盤山道那真是,巨窄巨陡坡一條車道拐彎處旁邊能給你修個郵局。。。我在中國開很多年車的中國朋友開都會死火。而瑞士老太太都談笑風生都不帶減速的,嗖嗖的就轉上去了。

至於有錢,我在沒有銅臭氣的法語區沒什麼太大感覺,消費不便宜,很多當地人,尤其老人也生活的很辛苦,真正能看到有錢的人反而是俄羅斯人和阿拉伯人。

因為消費高,瑞士人平時生活很節省的,我見過億萬富豪坐公車,因為停車費太貴。

街面上也不是遍地豪車,四驅都不多,大部分普通人都大眾什麼的。以前有一個豪車行售後經理追求我,工作關係每天開不一樣的車,很驕傲的要帶我去兜風,說今天開的是賓士!賓士啊!我就沒反應過來,此處該有崇拜么,話說你該來中國。

小孩拿千元鈔票是扯淡,日常幾乎見不到千元的。

瑞士人都愛旅行是的,一個理由是瑞士消費真的很高,瑞郎又堅挺,所以他們假期去別的國家有時候會比本國生活還便宜。

老外大學畢業不都會旅行什麼的么,我一個瑞士朋友跟我說大學畢業前存了一年錢就去週遊世界了,存一年錢!周遊了一年!而且也就是打打飯店工之類,而且周遊範圍不是歐美什麼的,真的是全球!我問他最喜歡哪裡?他想了一下說,斐濟。。。

說起瑞士人愛旅行和掌握的語種多,當時打飯店工做服務員,吧台做酒水的剛好也是個華人。有一次一個客人點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剛好沒有了,吧台同事就和我用中文說,給他一杯正常的加點水他也喝不出來。我端給客人,客人先用法語問:你確定這是不含咖啡因的么,我:當然!然後客人又用標準的中文普通話問:你真的確定么?

每個城市每年都有節日,日內瓦節很high,憑空運來一堆大型遊樂設施,湖邊變遊樂場,節日過了嘩就又沒了,當然還有各種市集,室外趴之類的,平時瑞士太無聊,所以每年這時我們都玩得開心死了。

某次我和一個女友還有上文被保安扔出去的胖子一起去玩,有一個很刺激的跳樓機胖子不敢玩,我們倆玩完下來,看胖子臉色不對,讓我們快走快走,問他怎麼了。他說我們上去後,有幾個瑞士小夥子問他為什麼不陪女孩子們上去?他說不敢。又問他哪國人?他琢磨著自己膽小不能給中國男人丟人啊,於是說自己是日本人。然後其中一個小夥子很驚喜,說我在日本呆過一年呢,然後開始流利日文跟他對話。。。

每個瑞士男性公民沒毛病的都要去當兵,但不是像韓國一起兩年下來,瑞士兵役是可以自選分期的,當完了槍就是自己的了,不是手槍,而是那種長的衝鋒槍一樣的,作為槍支管制國家的人,我曾經崇拜摸過,還拍了合影。。。

瑞士福利是很好,不上班可以拿失業金,而且不是像美國只夠吃飯的那種,有的年輕人就不上班家裡呆著,我一個墨西哥女友的瑞士男友就這樣,一個大帥哥在家養了四隻貓整天打遊戲,他那年28歲。。。

然後兩個人分手,她又交了一個,這次是一個處女座國家裡的處女座,我女友手機充滿電忘記拔掉都要被他教訓說這樣廢電。兩個人又分手後,我女友惆悵的說,我們拉丁人真是和瑞士人處不來。。。

其實我遇到大部分的瑞士人都是很友善的,有時候甚至友善的莫名其妙。

比如第一年到瑞士,去打工,一個客人阿姨很和善,辭工後我送她一個小禮物托老闆轉交,結果不久受到匯款幾百瑞郎,是阿姨通過老闆打聽到我的地址給我匯來的,上面寫讓我好好學法語。。。很感動,因為阿姨平時點餐都只點很便宜的套餐。

還有鄰居姐姐坐電梯碰到就跟我攀談,死活要我聯繫方式要帶我出去玩,她咬牙切齒的說,我出生就在瑞士,這個鬼地方實在太無聊了。

我本身個性絕對不是能主動交朋友的那種,甚至都有點自閉。而我在瑞士認識的最好的朋友都是萍水相逢,年紀都比我大卻熱情主動的跟我做朋友,請我到家裡吃飯,而且絕對是對我無所圖的,有時候我想他們是抱著幫助發展中國家的窮學生的心態,還是就是因為風一樣女子的個人魅力啊。。。

關於租房子,瑞士人大部分都是租房住,又很討厭外國人,房子不是你有錢就可以租到的,物美價廉的好房子很多都不租給外國人,租房要開各種證明,比如收入證明,押金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還要限制居住人數。我那個瑞士最好的朋友,在離日內瓦很近的尼昂住,尼昂音樂節時邀請我去他家過夜,然後一起刷音樂節。我去了發現,他一家三口兩室一廳加兩個停車位一個小花園,租金比我日內瓦住一個房間的公寓價格還便宜,那一刻感到瑞士這個國家對外國人深深的惡意。。。

哦,對了,對於一些噪音啦,扔垃圾的規定也是分社區的,總體來說,貴的也就是富人住的規矩就多,窮的呢,話說有段時間,我住日內瓦火車站不遠的紅燈區,周圍住的全是亞非拉外國人,那段日子,熬夜刷美劇都不用帶耳機啊,風一樣女子過得不要太爽。

故事很多,想起來再更!

看評論說瑞士應該很人性化,其實並沒有,他們講究的是正確準確,程序秩序,人性化是在這些之下的。比如很多人不理解前文提到的為什麼公車不開門,我開始也不理解啊!問了瑞士朋友,他說是因為我上車需要時間,而這時間不能控制,等我上了車,可能開車時間就不準了。。。

還有一次,政府還是什麼地方要蓋一個新房子,要徵求社區居民意見,徵求很久最後居民不同意,就蓋不了,所以民主社會也很累。

說實話,我覺得中國最人性化。

比如,我看到中國某處因為抗議化工廠建立遊行,還有反日遊行的失控局面時震驚了。

話說當時在瑞士日內瓦,慣例重要國際會議都一堆遊行的,說是為了各種正義,其實就是閑雜人等藉機鬧事,有投石自製燃燒瓶什麼的。

這種熱鬧我怎麼能錯過,當然要去拍照錄像揭露資本主義的真實面目了!

當天公車全部停,很多商店關門,一堆全副武裝的特警和示威者在市中心對峙,我還有一堆看熱鬧的拿手機拍。拍著拍著,忽然,特警們變了隊形,我很興奮的往前走了兩步,找個更好的拍攝的角度。

然後,催淚彈就扔過來了。。。然後,特警就衝過來開始抓人了。。。

我呆了,我是無辜遊客好不好!我穿的也很遊客好不好!我連他們示威到底要求什麼都不知道好不好!幹嘛要催淚我還要抓我,這還是講人權的國家么???

一個蒙面的示威者拉著呆住的我就跑,跑很遠到一個飲水池旁和一幫人狂咳狂洗眼睛,我嘶啞著喉嚨流淚(被催的,風一樣的女子很堅強的)問,我是學生!我是遊客!我是外國人!為什麼這麼對待我???!!!

救我的示威者是個黑人,流淚的眼睛裡閃著憤怒的光,「他們就是這樣欺壓人!bla! bla!!bla!!!」

說了一堆我不能理解的政治觀點後,黑人兄弟問我,「晚上我們去砸商店,你去不去?」

那是我人生唯一一次嘗到催淚彈的滋味,嗓子整整難受了兩天。。。


瑞士人絕對奇葩。我以前在瑞銀沒少被雷。

某同事外派去蘇黎世一年,第一個周日因站著撒尿被鄰居報警說太吵,這都是小意思。

先挖坑,之後填。

填坑1: 瑞士保守排外,對於外國人基本就是當《第九區》里的大蝦外星人來看。對於外國人,他們會毫不忌諱地檢查和干涉你的生活,如果有任何「違例」,立即報警。瑞士人對於環境保護十分重視,垃圾分類回收,定點定時。還是我這個外派去蘇黎世的英國同事的故事。他剛到的第二天鄰居就報警了:因為那天是周二,他沒有,注意是沒有,把可回收垃圾拿出來以便區政府回收。「我tm才到一天」,我同事說,「到了就睡覺,醒來就被警察敲門,哪裡有什麼垃圾。」

填坑2:我的這位蘇黎世同事十分自豪。蘇黎世是個很小的城市,有錢人很多,但生活方式相對沒有倫敦這樣五光十色。但每天早上在群聊里看到倫敦的同事大談昨晚的夜生活,他總是表現出」你們不懂生活「的態度。有一次我們問他昨天下班後去做了什麼,他無比自豪地說」我去蘇黎世湖裡游泳了,我家就在湖邊「。看到我們沒有任何反應,他繼續補充道:」我家就在湖邊「。最後發現我們實在是無法理解他的自豪之處,他只好進一步解釋:」湖邊的房子很棒很稀少很受歡迎「。

填坑3:倫敦彙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我們倫敦的同事也來自世界各地。群聊里不免談論各地食物和各自認為在倫敦能找到的最地道的家鄉菜。我這位蘇黎世的同事酸溜溜,只好在群聊里說」蘇黎世的餐館雖然不多,但質量都是最好的「。倫敦這邊立即開始反擊,列出了世界幾大城市米奇林餐館的數量。倫敦大概是蘇黎世的3倍多。然後我這位蘇黎世同事灰溜溜地說:」但我們人均米奇林三星數肯定是全世界最高的「。

填坑4:瑞銀在瑞士的IT部門工作極其懶散,技術也並沒有「swiss made「那樣名頭響亮。我們經常因為IT出問題導致交易無法正常進行,倫敦這邊急得一頭汗,蘇黎世下午三點大家就出去喝酒了。我有一次活生生等到了第二天早上他們上班問題還未解決,找到他們的負責人,得到的答案是」我們很忙「。我火冒三丈找到外匯交易的全球總負責人,他立即幫我寫了封信,五分鐘後,問題解決了。蘇黎世這個組的工資是倫敦的同等資歷人員的1.5到兩倍,後來這個欺軟怕硬效率低下的組被我們全部解僱了,在倫敦從新建了一個IT組作為替代。

填坑5:這個是我聽到二手的。瑞士人骨子裡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認為外國人、外族人都是落後、骯髒和不文明的。瑞信的一個印度僱員在蘇黎世工作,他的孩子在瑞士出生長大,是一個瑞士的公民。但就因為長著一張印度的臉,有著印度人的膚色,就在學校被老師當眾歧視。他說小學老師當著全班小朋友的面指著他的孩子說,他應該回到自己的國家去。父母作為一個移民可以忍受各種不公平待遇,但自己的孩子受到這種歧視實在令人髮指,他最後舉家遷回了倫敦。

填坑6:瑞士人一個無比的虛偽,也十分無恥。他們一方面覺得自己最文明,瞧不起其他國家和其他種族,一方面卻為了經濟利益而幫助世界上最醜惡、最腐敗的一群人。當年納粹搜刮的黃金在法西斯政府垮台後很多留在了瑞士銀行的保險柜里,中西非的獨裁者血鑽的收入、阿根廷腐敗官員的黑色收入、俄羅斯奧利伽的國難財、金正日家族的財富,都受到瑞士政府和法律的保護。瑞銀之前還被查出主動幫助各國富商利用瑞士的法律大肆逃稅。這些黑色勾當之所以能做起來,是因為瑞士所謂的政治中立和對客戶信息保護的法律。瑞士人對這種黑色勾當不僅不反感還很自豪,讓我對這個風景如畫的國家產生了無比噁心的感覺。

填坑7:為了吸引有錢人,瑞士的個人所得稅居然是可以協商的。也就是說為了吸引一個巨富在瑞士的某個坎通(區)定居,這個坎通的政府可以為了這一個富人降低自己境內的個人所得稅。這就是瑞士,一個目中無人、排外歧視、欺軟怕硬、趨炎附勢、助紂為虐、姦猾狡詐的國度。

這也是我每次想到瑞士都感到反胃的原因。

來值乎問我問題


鑒於大家黑MFS黑的這麼歡快認真.. 就沒人開個【瑞士究竟哪裡好】【瑞士人究竟哪裡可愛】的問題讓我答一下嗎!!—— 保證帶你們見識到可愛的MFS啊!

=L= 還有... 我們也不會動不動就叫警察的好嗎。MFS沒有這麼神經病,一般來說鄰居叫警察之前會親自去提醒對方,你擾民了如果對方不收斂那隻能先禮後兵了。基本上走到叫警察這一步十次能有一次那就算不錯了...

答主作為小浪蹄子跟你們算一筆賬,我們就拿法定可允許喝啤酒的十六歲當做【喧鬧社交活動】的開啟點好了——

保守估計就按我每仨星期有一次【喧鬧性社交活動】這麼算。 按照一年有五十二個星期,那麼我人生中起碼參與了122次【喧鬧】活動。 但其中招來警察的也只有【一次】而已....

一次而已好嗎!!真的只有一次而已!!!答主還不是在市內長大的!!市內公寓區居民容忍度還比郊區高多了好嗎!!!! 你們為什麼這麼喜歡提警察找上門!警察找上門來也是讓你安靜下來,他們找上門來也就是讓你馬上解散活動而已。_(:з」∠)_ 而且不僅是我一個人,隨便找幾個海鱉二代啊、瑞士本地人問一問,大家經歷應該都和答主差不多——招來警察這種事情絕對不會超過五次的。

而且仔細一回憶,唯一遇見警察蜀黍的那次我還是純潔的十五歲,還根本不到之前提出的【十六歲】範圍內。那次因為不到法定年齡卻喝了啤酒... 嚇的躲到沙發後面去了這種事情我會隨便告訴你們嘛...

還有—— 真的沒有十點之後不能用沖水馬桶這種非人的規定在!真的沒有十點之後不能用沖水馬桶這種非人的規定在!真的沒有十點之後不能用沖水馬桶這種非人的規定在!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而且獨門獨戶的話鄰居是不會管你這個的!多事兒的人撐死就管管你家草坪..... 但這種事兒美國人也干德國人也干又不是我們MFS的專利 _(:з」∠)_

如果是公寓,需要遵守的常識也只有晚八/九點之後不演奏樂器!不開吸塵器!!晚十點/十一點之後盡量不淋浴、不開油煙機!!! 哪個鄰居因為馬桶投訴你,請你站出來好嗎!答主無償替寫信給管理投訴回去!還能順便替你寫信送你鄰居!不要因為我們不是一個語言區就感到困擾!畢竟人間處處有溫暖! 作為一個合格的MFS用法語有條有理的寫封信這種事兒我覺得我還可以做得到!

—— MFS可以背很多鍋,但處女座也是有尊嚴的。

——————————————————————————————

沒想到時隔這麼久把我炸出來答題的邀請居然是這麼一個帖子。

那麼讓答主親口告訴你,是的,我們就是這麼奇葩。

而且在我們眼裡,發這個帖子的加拿大人,才是可愛又可憐的奇行種。

老實說,這篇帖子已經在reddit上看過了,後來在圍脖上也被中國親友AT過。無論看多少次最終的結論還是—— 美洲大陸的特產果然是不靠譜人類啊(南北美都一樣)

答案主要組成為: 1. 你們眼中MFS其實還有更奇葩的事兒 2. MFS奇葩的理由

隨便例舉幾個答主身邊的真人真事真感受。

#事件1

被答主奉為女神的Y女士是位奇女子。

我絞盡腦汁也只能用【風譎雲詭】來形容她的前半生,雖然這不太恰當。

那年她毅然放棄大好的話劇演員事業,跟著自己丈夫回到了他的祖國。倆人從NY搬到與伯爾尼距離半小時車程的瑞士小鎮U。

現在我要用reddit上的語氣來說這件事:

待你頭懸樑錐刺股的好不容易掌握了基本德語日常對話,你以為你終於可以和你英語戰五渣的鄰居寒暄寒暄時。你發現你鄰居根本聽不懂普通話說的 * 『你吃早飯了嗎?』 而只聽得懂瑞士方言的 ** 呲糟飯了嚜?』 MFS!

*Hast du schon gefrühstückt? (Hochdeutsch)

** Hesch du scho z"morge gha? (Bernerdialekt)

基本上感受過瑞士德語的人都能體會到我說的這個感覺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沒有的話,答主已用中文給你們意會一下。

然後答主再來一個友情的轉折:

最後你發現那個英語戰五渣德語普通話都一股土腔的鄰居,不僅是義大利語中的戰鬥機,還是法語作家中的莫里哀。

——唔。Y女士來瑞士定居尚在八十年代中期。請大家不要對瑞士人的英語有偏見,也請大家不要對瑞士非城區的英語有期望。

#事件2

為了這個我還特意翻了圍脖找到了當年的截圖。

—— 我是一個為了娛樂連親哥都能出賣的人。

p.S: 根據聊天記錄中的另一位 @程瑩 推薦,配合歌曲【打靶歸來】閱讀效果更佳。

你英勇的制服了一名在公共場所背著衝鋒槍的可疑男子,卻被警察拘留並且告知這是一個男性公民可以隨便扛著槍浪的國家?MFS!

【你忍著服完了一年的兵役,結果被告知每年還要去打一次靶,打靶不去?罰款!打的沒有去年好胡亂糊弄?罰款! MFS!】

#事件三

這個夏天,我感到我的密友圈陷入了一種奇妙的危機。

因為我們的好朋友(曾經的交換生)K君忽悠了他一家四口趁著暑假來瑞士遊玩,並且用島國人溫柔又委婉的方式請我們一群人和他家人一起去欣賞少女峰的美景。

對此,R默默的點了一根煙,憂鬱地說:

【我跟她(指)去過納米比亞玩過Safari, 我跟他(指)那爬上了Machu Picchu摸過秘魯土著的腹肌,我跟你爬過長城看過兵馬俑... 我還要花那麼多錢跟你們這群【消音——】坐破冰船去北極... 我自認這世界上除了南極我沒有沒踏足過的大洲了... 然而... 然而我發現..別說少女峰了就算是洛桑我都沒去過... 】

—— 其實R這番話觸到了大多MFS的痛處。

度個假去馬爾地夫聖托里尼這都不值一提,假扮倆月的愛斯基摩坐著雪橇什麼的也不稀奇。但一個可能玩遍全世界的MFS,也許連自己國家都沒逛全......

#事件四

事件三沒能引發我的危機,感謝國內親屬我起碼是玩過一遍瑞士知名景點的人。但引發我人生最大危機感之一的事兒是之前提過的【爬長城看兵馬俑】

那年我腦子進了水,才會同意回國的時候順便帶著這群禍害去感受文明古國的大好河山。然後在距離回國一星期前,我意識到了我之前從來沒意識到的問題:

1. 我們之中,除了我沒一個人吃辣。

2. 我們之中,有個素食主義者和一個海鮮過敏者。

3. 我們之中的肉食主義者,只承認牛肉,雞肉和炸魚條為肉類。

4. 我們之中最有追求的肉食主義者,除了雞肉他只接受特定部位的牛肉以及一切部位的牛羔肉,拒絕筋多和肥膘多的部位... 以及任何帶肉餡的食品。

5. 我們之中另外一位吃魚的肉食主義者,可以接受刺身,但不能接受魚刺和魚頭。

萬念俱灰的我向國內的表弟求助。被封為家中饕餮的表弟雲淡風輕的安慰我

【沒事兒,我覺得你們還可以吃麥當勞】

老實說那時候我覺得我即將面對一個生無可戀的暑假。

Jup, my MFS friends.

#事件五

年輕人消遣和交流感情的方式基本上就是那麼幾個。最有效,最容易突破國界以及語言障礙的感情交流工具叫做酒精。

那晚上我們帶著年輕可愛的K君去萊茵河邊兒喝小酒。

一般來說,酒精不但會突破語言障礙,也會減少人類所感到的【束縛性】...也就是德語中的Hemmung。K君也是酒精上頭,他豪氣衝天的打算離經叛道一把——

他顫顫的掀起了蓋子,打算把自己手裡的酒瓶子扔到路邊那種非固定可推出可收回的Container垃圾桶裡面...

然後之前還醉的不行的N姑娘猛的撲了上去——

【不行!!!! 那個只能裝貼有垃圾回收貼的垃圾袋!!!!!】

—— 答主特意給你們上個圖。這已經是每個MFS從小到大被教育出來的本能了

————————我是MFS的分割線————————

每個MFS都有一種讓外人看起來夜郎自大的國家認同。來自熱情奔放的國家的人抱怨MFS一開始太冷漠太自斂。法國和亞洲人倒經常覺得MFS說話做事兒直接討厭不留情面,而很多德國人嫌鄉巴佬們太虛偽又迂迴。

總之MFS在大家的眼中好像一直脫不開那一點固執又自傲又排外的鄉巴佬形象。

從我們有(對比之下)最棒的民主制度到瑞士產的肉都比國外產的好吃,反正我們就是好。

好吧,不用以為,事實就是這樣。汝等歐盟成員吃的進口瑞士牛肉,都是我們屠宰剩下的非精品肉。哼。

如果說MFS有什麼特別明顯的特徵的話,我覺得應該是【對自己的國家和自己周圍的MFS們帶著一種無條件的信任。】

Swiss made一定是有保證的。

Swiss product一定是上乘的。

Swiss people一定是值得信任的。

—— 啊? 什麼? 出問題了? 噢那都是外國人的錯。外來移民太多社會風氣日下人心不古啊嘖嘖。

而大家在這裡調侃的秩序狂熱症,只不過是讓人們可以無條件信任、和睦相處的的基礎保障而已。

應該說,reddit的帖主感受到的就是MFS最頑固的那一部分。然而假設有一天他真的融入了MFS的世界,他大概就會和我的傲嬌老爹一樣。

我家太上皇,他一旦坐在駕駛盤前就散發出一種【路上除我之外皆傻叉】的氣場。藐視眾生、開車時候經常受到低智商人類的挑釁。每次開車出境時間只要超過一個小時,他在入境之後就會發出一聲舒心的嘆息。

——不,並不是瑞士的傻×少一點,而是瑞士的傻×比較有規矩一點。

嗯。這就是MFS的力量。

順帶吐槽一下reddit帖的帖主:

——被吐槽的公寓內星期天不能洗衣服這個【休息日規定】起源於因為底層住戶也想要個沒有隆隆隆公用洗衣機/烘乾機打擾的一天。(雖然現在隔音基本相當好完全聽不到) 至於晚上九十點之後不彈樂器公寓內不開油煙機不吸地十二點之後不淋浴這些規定,也是為了鄰里之間的和諧。引爆無數笑點的【農作物以及整體美感的提升的必然關係】其實是這個加拿大人根本沒搞懂,申請公寓的花園和你私家花園不一樣,並非是私有財產。這種東西多半有專門的Hauswart來打理的。而且你考慮過你作為一個外國人住了兩年就退租讓人家公司怎麼面對你留下的一堆農作物了嘛?扶額。想要種農作物可以專門去租地好嗎。

—— 睡到中午去爬山的,你是打算認真的爬山呢還是隨便溜達一圈,假設是前者,你想過自己天黑怎麼下山嗎。你知道在瑞士死亡率最高的運動就是登山嗎?

—— 請英美旅客不要低估阿爾卑斯山脈而大大咧咧穿著一雙阿迪或者匡威去浪。愛惜生命。出動Riga是很貴的。#我真的不是在忽悠,已經不止一次的見過這種無憂無慮的老美了!#

—— 你同事噴你並不是因為你去煎熏肉而多半是因為你居然在公司茶水間開火... 祖宗啊你知道這玩意兒多大的味兒嘛

—— 歐洲人沒有美帝人的【政治正確】覺悟性,那是很正常的。假設你到了阿爾卑斯山脈內的某個小鎮,進了酒吧門你說不定以為這是極度右傾分子聚會場所。當然我這個假設的前提是你要聽得懂他們的德語口音。

—— 老實說,他們對一個【外國人】的稱呼就如此傷心,果然他們還是因為沒感受過瑞士人內部的互嘲。(具體請參考伯爾尼vs弗萊堡。巴塞爾vs蘇黎世。瓦萊vs全瑞士,全瑞士vs聖加倫...)

嘛。如果非要總結一下MFS的習性的話。

【有錢,任性,不約】

—— 當然以上三條的實踐是在法律和社會約定允許的行為下。

【和諧社會,你我有責】是一種不需要口號而直接貫徹到生活里的態度。

p.S: 拿著面值一千的瑞郎去買東西的人,一定是阿拉伯人。而且一般商店找不開。 1000法郎的價值明顯是針對銀行業。諸位不要誤導。

p.p.S: 瑞士人的排外多數是針對immigrants而不是遊客。而且鄉村政治右傾程度高於城市。


添加評論:

前幾天科室內組織去法國旅行,一路上兩個去過中國的大叔在聊天,表達對我們偉大祖國的深切懷念。共同點就兩個:1、中國東西真便宜,你一定要在我們這裡好好攢錢,回去花!話說,你能幫我老婆捎條杭州絲巾嗎?

2、中國飯好好吃,瑞士我們吃的就是屎,另一個說:「哪裡哦」,指下英國過來交流的一個小哥「 他們那裡才是屎」 然後我就聽他們討論,哪裡的食物更加shit!英國哥哥的頭上已經冒青煙了…

瑞士人真的奇葩到極點!

本人來到醫院做科研,需要養幾隻老鼠,看看新葯的藥效。

後來被全醫院點名批評,還被老闆勒令寫檢查,原因只是因為:我在一隻籠子里放了一隻公老鼠,三隻母老鼠!!!!!

這裡有著嚴苛的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他們argue我這樣的行為會給公老鼠造成很大的壓力!!!!尼瑪,晚上我到底要和哪個妹妹嘿咻啊!

而且感覺這裡的人很排外,有一次科室裡面一個醫生髮現我在讀德語班,大聲地在辦公室和其他人說,:「以後大家要小心說話了!」 接著指指我說「 她能聽得懂我們在說什麼了!」

尼瑪,你們是不是天天背後說我壞話啊!


半輩子青春奉獻了瑞士, 作為讀過當地高中以及高考後讀上大學的我,很想吐槽一下瑞士人。瑞士人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自私的民族,也有可能是文化差異吧,這邊人普遍比較獨立。

舉個例子:作為一個母語不是德語的外國人,上課的時候偶爾會看不明白老師黑板上的草書。。。因為真的像鬼畫符而且老師還喜歡縮寫,所以我會問下鄰桌能不能讓我看看他們的筆記。男生都沒問題 女生就不行了 畢竟這是她的「勞動成果」 。 OK,你不給我好臉色那我也不與你多廢一句話。但是當她們知道我有去年的考試題時候(老師出試卷總會有幾道是和去年一模一樣的) 卻會不厭其煩WhatsApp發消息問我:「hi, 最近過得好嗎?可不可以麻煩你把你的試卷給我?」 這時候我就覺得這裡人真的虛偽到不行,我需要你幫忙的時候你不幫,你需要我的時候卻可以拉下臉來找我,但要到東西以後便照樣無視你。。。

另外瑞士人很喜歡跟別人算得很乾凈,一分不欠那種:aa我就不說了大家明白 反正5角也要算得很清楚 有一次和朋友吃午飯 她和另外一個女生買了一個三明治吃,吃到一半的時候 一個女生突然說:我這邊的肉好像少了一點 你分一點你的給我,然後就很自然的把人家三明治的肉掰多了一點點吃了

再加一個例子,瑞士人大部分不愛接受新文化新東西只有一小部分人會大膽的去嘗試:聖誕節的時候請了幾個大學同學來我家吃火鍋,我買了金針菇,瑞士人的表現是 「不了 謝謝 我不吃」 (他們覺得奇怪的東西都不敢碰) 德國人的表現是「 哇 這是什麼東西 我要嘗嘗」

還有呢就是瑞士人比較小心眼,六年前他們覺得我是小地方來的(當然也有種族歧視問題,不過本姑娘不是好惹的 直接告到了校長那) 我永遠記得有一次上課,法語老師問:「最不想去的國家是哪?」 有人回答

「中國,因為中國髒亂差。」 而現在中國在瑞士人眼裡就是個土豪,他們不僅開始學習中文,申請去中國交換長見識(都是為了以後撈中國人的錢 )但有一次和朋友聊天 瑞士人還是很酸的跟我說:你看看,你們中國人都把我們企業收購了,這樣下去我們還有民族文化嗎? 就是那種內心看不起但不得不承認你很牛

總體來說,想和瑞士人交朋友,普通朋友容易但總會有距離感,交心非常非常難。


寫到這份兒上這個回答我直接給他起個名兒得了,就叫《我的奇葩瑞士生活》好了,回答完整理一下就可以出書了。

------------------------------------------------------------------------------------------------------------------------------------------------------

前排的同志讓一讓,騰出個位置來。

首先,對於提問者貼的那張加拿大人吐槽媽逼瑞的每一個槽點都特別特別的贊同。

不過說實話,讓國內的小夥伴能夠比較好地理解這個加拿大人說的這些麻痹瑞的點,可能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即使是歐洲上學和工作的朋友,對於瑞士很多地方也還是不太了解,畢竟環境不同,所以我就從自己切身感受來說說。

第一大部分我會講講自己對於瑞士印象深刻的經歷和感受,第二大部分是一些我的思考,不過相比較而言這些思考和沉澱可能只有長時間在瑞士待過的才比較好懂。當然,如果你真的耐心而且用心地看完了前一半兒,我向你保證後面的那些我分析瑞士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本質原因和結論,你一定是可以理解的。

第一大部分我再分上下兩部分,上是去瑞士上學之前的初印象,下是上學的時候在那裡生活感受比較深的方面。第一大部分是跟隨時間順序的,而且程度由淺至深,大家應該慢慢能進入瑞士的這個節奏,為第二大部分做好鋪墊。我的這個回答與其說瑞士人的性格是否真的奇葩,不如我是在更大的範圍說說,在歐洲這個大環境下,瑞士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一個正常的普通中國人包括其他歐洲各國人,在瑞士能感覺到那些讓他印象深刻的東西以及為什麼會是這樣。

和我其他的回答風格一樣,客觀,系統,全面,深入。

但是,真的很長而且乾貨多,有很多燒腦的內容,沒有整塊時間,不想深入了解瑞士或者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友情提示,下面的回答可能並不適合你。相比較於回答問題,我覺得我的答案更像是講故事吧,覺得長你就當小說看就可以了。或者這麼說就更順了,以下內容全部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目前總長度三萬字,預計閱讀時間一小時,當然你也可以分塊兒來閱讀。

(我知道我還有很多汽車的問題欠著沒有回答,我真的都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好多草稿都打得差不多了。這裡對關注我汽車內容的朋友表示歉意,我一定是儘快填好之前的坑。最近真的是又有一些關於瑞士的感受,也不想再拖了就想一併寫了,因為每次別人問我瑞士的情況我都要把下面的內容說一遍,以後終於可以讓別人直接看知乎了)

---------------------------------------------------------------------------------------------------------------------------------------------------------------------------

如此回想來自己確實是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很多年。

在瑞士生活了快四年,房子換過6處,住過德語區,法語區,其中最長的一段時間還是和一對老夫婦一起生活了兩年。學校讀書待了兩年多,企業論文實習一年,之前在義大利生活了三年,所以基本上對歐洲的情況有一個比較全面客觀地了解,同時留學生之間,包括和德國法國義大利人,對於不同國家也會相互討論和吐槽,自己也經常思考。在瑞士是在常年和瑞士人的鬥爭中度過的,就用親身經歷來說說感受,有些地方話糙理不糙。

因為比較長,列出本回答提綱如下:

第一大部分上,瑞士初印象

1. 吃之初印象

2. 物價:貴到無力

3. 基建初印象

4. 風景:美到極致

第一大部分下,三年瑞士生活

5. 找房子:難

6. 等報紙的老頭兒:軸

7. 學習和科研:數學好,做事品質極高

8. 生活上1:身體素質變態滴好

9. 生活上2:城會玩兒

10. 語言的能力,使用語言的潛台詞

11. 超速和罰單,和周圍國家的比較

12. 你高中的班主任老師

13. 說回到吃飯

14. 何如正確地理解瑞士,如何正確地打開鄙視鏈和一些其他回答中明顯的錯誤

第二大部分,我的瑞士思考

1. 經濟概況,第一第二第三產業

2. 教育和科研對於國家的定義

3. 中立,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4. 我看到的瑞士文化,分裂與整合併存

5. 一切背後的地理因素

6. 國家大小的趨勢和其中的佼佼者

7. 我的瑞士

------------------------------------------------------------------------------------------------------------------------------------------------------------------------------------------------

寫在最後,由於確實太長了,有幾個相對自我獨立的內容,我就自問自答分到單獨的問題寫了,這樣的話可以方便更多人看到(其實我主要是為了騙贊:))。感興趣可以直接去單看這幾個,整體順著看下去的話也會在相應的部分看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瑞士人的語言能力到底有多強?背後有什麼文化潛台詞? - 知乎

在瑞士開車是一種什麼感覺?和周圍國家有什麼不同? - 知乎

中國人在瑞士吃飯真的很難嗎? - 知乎

------------------------------------------------------------------------------------------------------------------------------------------------------------------------------------------------

第一大部分上,瑞士初印象

1. 吃之初印象

之前在義大利的時候,第一次來瑞士玩兒(2010年春),經過伯爾尼,聽說乳酪火鍋是瑞士特色,走進一家當地人推薦的老店,剛進去坐了一會兒,就出來了。。。然後找了家Kebab解決了。因為一直在聞鄰桌燒得正濃的乳酪火鍋的銷魂香味,還有瑞士人的享受自豪臉,實在消受不了。

後來打死我也想不到,我實習的地方就是最著名的產乳酪的地方(乳酪就叫Gruyere),即Gruyere城堡腳下的小鎮Bulle,其中有一段時間還在Charmey產乳酪的工廠邊上住。。。到哪兒的飯館兒吃飯都是一股子乳酪火鍋的味兒。。。

後來聽說習近大大今年初去瑞士,也品嘗了瑞士美味,深表同情。

2. 物價:貴到無力

再之後的第三次去,也還是在義大利讀本科兒的時候(2011年春冬交際),在少女峰下,兩輛車一群屌絲實在是不知道吃什麼,因為餐館一不好吃,二太貴了,就想著在青年旅店自己做。進到了一家叫Migros的超市,覺得,去了馬路對面的Coop,結果還是回到了Migros,因為發現Coop更貴一些。。。平均下來感覺也就是德國和義大利的2-3倍吧,肉貴5-8倍

後來到了瑞士才知道,這個國家從南到北兩百公里,從東到西兩百多公里,從盧加諾到巴塞爾,從蘇黎世到日內瓦,都只有這兩家超市(Denner可以基本忽略不計)。。。而且基本上不管什麼地方,除了巨貴,他們超市裡的東西都是一樣的,而且對於中國人來說都是等於,沒的可吃。。。(後面會說什麼叫沒的可吃)

3. 基建初印象

同上,兩輛車屌絲在少女峰下買菜做飯那次,最後一站是瓦萊州山谷里小鎮Leukerbad泡溫泉,之後回義大利都靈。夜黑風高,一輛雷諾風景和一輛阿爾法羅米歐Giulietta(當然不是現在很火的Giulia,話說QV好想買一輛)從晚上九點左右開始從Martigny爬山,準備翻過San Bernardino山口然後下山經過奧斯塔然後回都靈。結果就在爬山爬到一半兒的時候,前面的Giulietta在一個右彎兒入彎速度過快,轉向不足撞上了彎道外側的護欄,整個兒車前面四分之一都沒有了。雖然是大晚上十點多,還是會有一些車經過好心問我們要不要幫助,看著人沒大事兒也沒讓人家留下來。但是神奇的是,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兒的警察竟然在出事故以後最多10分鐘就趕到了。。。讓我們震驚無比,救護車也就是15分鐘最多就到了,要知道我們可是在阿爾貝斯山脈最核心地帶渺無人煙的快到山頂的地方。(這等價於在北京懷柔的延琉路跑山,大晚上十點多,你撞車了警察十分鐘就能來?況且阿爾卑斯山脈San Bernardino不是比懷柔偏一百倍。。。)

後來才知道原來特么的瑞士境內的山路上很多處護欄上面都有Sensor。。。如果你撞車了的話當時就會報警到最近的派出所兒。。。當然警察來是免費的,救護車可就不便宜了,把(醫生認為)受傷最重的兩個人拉回去了Martigny的醫院亂摸了一下,其實就是沒什麼事兒,但是還是要他們留在那裡。

(一小段題外話)

然後由於第二天剩下的人都要上課,我就開著一個Scenic帶著6個人。。。對,後排擠四個人,從晚上一點多開始開兩百多公里路回都靈。。。其中還要先翻一座大雪山,到了已經是早上五點了,想著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是夠狠的(當然我現在更狠了:)),一個人一路干回去,那天路上全都是大霧,義大利境內高速什麼都看不見,只有不要命的大貨車盲著開140-150超我,然後我再超他。。。然後下山上高速之前的時候路上都是冰和雪。。。挺刺激的感覺搞過那次經驗大漲了一節兒。當然最搞笑的還是我們過San Bernardino山口的時候(爬到頂兒),那就是這個區域內瑞士和義大利的交界了,交界我的意思是國界,也就是有警察看守的,當時瑞士和義大利的邊境警察,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國界,看到夜裡2點多一輛准乘5人的雷諾風景滿載了6個中國人要過境(而且很有可能這是在山溝兒里的他們生平第一次見到中國人)估計也是沒見過這種架勢。。。當時還有一個人我記得護照找不到了。。。可能那幾位警察也是看我們敢這麼干可能也是狠角色,就沒把我們怎麼樣。。。也許是義大利黑手黨的中國親戚呢。。。就讓我們走了。

當然這還沒完,後來那個救護車的賬單來了,兩個受傷的人每人1500歐左右,本來想不交了,打掉牙最後還是給付了,因為當時就聽說瑞士人很厲害都有信用記錄什麼的怕被記錄,後來一直被我們調侃是最貴的救護計程車了。後來在瑞士上學也印證了之前的傳說,他們確實就是很厲害,憑藉瑞士人的尿性,你在什麼地方放過屁,在哪裡隨地大小便過,如果他想,其實都是知道的。

寫到最後我竟然翻出來了當時的照片,意外之收穫,沒想到這輛Giulietta就永遠留在了瑞士。

到日內瓦之前的勃朗峰隧道,那時還天真的以為這是阿爾卑斯山裡最長的(10km),後來去了瑞士才知道,St.Gottard才是(16.9km)

4. 風景:美到極致

2010年第一次去瑞士其實沒怎麼去山裡,轉了轉城市就覺得挺精緻比歐洲大陸幾個大國乾淨有序。但是第二次去(2010年夏天)的時候絕對是震了,那是我第一次在夏天去瑞士山裡漂亮的地方,其實初衷也很簡單就是想去看Top Gear所謂的世界上最危險和最美的路,去了就震驚了,尤其是從Bormio翻過義大利那邊上到Stelvio頂上再從中間一半往下走進入瑞士境內,簡直就是人間仙境,我已經沒有當時照片了,但是還是總能回想起當時震撼顛覆世界觀的感覺,有點像高中的時候第一次去西藏。

但是現在看來就很平常了因為實在去過太多次了,而且吐槽一下什麼Top Gear世界上最美的路,當時也是沒見過世面,一個Stelvio(最近在Giulia之後要上市的阿爾法羅米歐的SUV叫Stelvio就是以這條路命名的)就覺得牛逼了,後來這些年把瑞士這個國家阿爾卑斯山裡面只有路的地方都轉了個遍,每條pass沒去過5次也有10次了,最好看最美最危險最適合開車的有太多了,當然這需要回答另外兩個個問題,自駕過阿爾卑斯山裡面所有最美的山路是什麼感覺,還有歐洲有哪些最美的自駕之路或者自駕區域之類的,看看今年夏天能不能給回答了(問題本身的回答我已經寫好了,今年想再去弄點兒全面的素材)。至於第一次到瑞士震撼的感覺,照片就用後來經過的幾次Stelvio還有瑞士其他也很美的地方示意吧,

斯泰爾維奧11年冬天也去了,當時太2了,不知道高山Pass冬天不開的,

這張2012年夏,

達沃斯2012年夏,

東部Graubunden州某pass,topgear也經過了,2012年夏,

東部Graubunden州某Pass,接壤義大利,2012年夏,

上面的冰川邊的基友兒,

冰川邊徒步,

中部某山頭兒東側,2014年春夏,

中部某山頭西側,2014年春夏,

中部某冰川山頭西側,2013年夏,

同一地點山路風景,2013年夏,

同一地點往西看,2013年夏,

同一地點2014年夏,

同一地點另一方向,2012年夏,

這些照片都是Iphone4或者5直接照的,有幾張是單反,但是都是原圖沒有修過。當然瑞士除了passes還有什麼人盡皆知的少女峰,馬特宏峰,盧塞恩,蘇黎世,就不一一上照片了,放一個夏天少女峰(不是你們通常看的少女峰,是少女峰地區Grindelwald上面Fist那邊)和冬季的馬特宏峰,最後一張冬季全景也是能夠看到歐洲三大山峰勃朗峰,馬特宏峰,少女峰。

當然其他地方也是很美的,但是硬要比肯定不如瑞士,瑞士是99分的話歐洲其他最美最適合自駕的地方應該在90分左右(蔚藍海岸,普羅旺斯,托斯卡納,希臘環島,奧地利湖區,南德平原等),下面第二大部分會說到為什麼。

這部分稍微展開了一些,其實我想說的就是兩件事兒,一個就是說明當時震撼的感覺,感覺世界上真的有仙境,第一次夏天去瑞士是2010年6月記得很清楚,雖然沒有照片了但是就是上面圖中幾個年輕人在山頂自發跳起來拍照那種激動。第二個真的瑞士最美,歐洲其他地方我也都自駕去過太多次了,你用心看景色還是不一樣的,不光是指風格本身不同,精美精緻程度還是瑞士更勝一籌,真的不是我在瑞士才這麼說。

再插一句額外的,就算都是阿爾卑斯山脈,在西邊法國義大利交界部分,東邊奧地利義大利交界部分都不如瑞士阿爾卑斯核心地帶風景好,不過這又得先講講阿爾卑斯山地理基礎,都有哪幾部分山脈都各有什麼特色之類的,簡單來說就是瑞士境內還有法國的勃朗峰部分是最好的,其他阿爾卑斯山地區如果你第一次去肯定都還是會被震到的(義大利Susa,義大利Grand Paradiso,義大利Dolomiti,奧地利GrossGlockner,法國三山谷地區等,在瑞士99分歐洲其他最美自駕地區90分的情況下,這些地方我給95分左右),但是我說的最美的,就在瑞士和勃朗峰附近了,準確的地理學術定義叫做Graian Alps,Pennine Alps,Bernese alps,Lepontine Alps以及Western Rhaetian Alps。

一般按照我帶別人在歐洲玩兒的經驗來說,瑞士的效果也是最好的,瑞士一般我都安排在最後去,幾波兒人都說,幸虧你是最後帶我來的瑞士,不然其他地方我也不會用心看或者當時覺得漂亮了。

當然,這麼美得風景是有代價的,後面會說到我的歐洲定律,風景越美,社會越發達,人民越富裕,人越自律,人能力和素質越強,但是越沒人情味兒,越自以為是,越站在歐洲鄙視鏈的頂端,而且越不會吃或者沒得吃。

說回到當時第一次去過瑞士的我,雖然很中毒,但是大三上學期學習壓力很大就沒去瑞士了,直到泡溫泉撞車那次。後來這些照片也都是研究生的時候去照的,本科兒我是個基本不出門只會在家學習還有用G25在PS3上開GT5序章的人。

第一大部分下,瑞士三年生活

5. 找房子:難

義大利本科兒畢業(2011年夏)之後我們班很多人要去瑞士讀研,但是早就聽說瑞士房子難找,各種郵件電話過去要不沒信兒要不就非要你去面試。。。最後逼的沒辦法了,我租了個車帶著四個人一起開了400公里去蘇黎世找房子。。。還是愣沒找到。。。

9月開學前在青旅有個穩定的落腳點繼續找,大家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除了巨貴,好一點兒的房子都是輕輕鬆鬆幾十上百個人看,而且最牛的是還分時間,你拿了這個號兒只能在這個時間段看,比如晚上八點到八點半有五十個人看,八點半你就得走因為八點半到九點就是另五十個人來看了。說實話裡面就像周末的宜家的感覺,人擠人好像不是來租房子的,是來參觀這個建築和裡面的傢具的。

後來有經驗了知道我們這種情況根本沒戲,因為看房子都是要填個人信息表以便讓他們篩選(符合瑞士人優秀房客標準的人)的,多數好房子(通過中介放到網上的)都是要瑞士人,說瑞士德語(和德語不是一回事兒哦),收入十幾萬瑞法,總之就是感覺瑞士人死絕了也輪不到我們。

這就是瑞士在生活上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即使你有正常合理的原因需要在當地生活一段時間,比如上學,讓你落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當然後來多次的換房子都多次更深程度地驗證了這個感覺,不過回想起來也會想起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很感謝他們。

6. 等報紙的老頭兒:軸

2011年9月研究生開學,在第一個房東家有個印象深刻的事兒,早上八點開始上課我和室友7點多出門兒,在社區里(蘇黎世都是那種3-5層的居民樓)我們這棟樓和小區主路的交叉口兒,站著一個拄著拐杖,戴著帽子衣服穿的特別正式的老頭兒,我們問他您在這兒幹嘛呢,他說我的報紙還沒到,我們說,什麼??然後他說,我是瑞士人(I am Swiss),我的報紙每天早上7點準時會送到報箱,但是今天已經晚了5分鐘了,我要來看一下是什麼情況,然後以一副不可饒恕而且特別認真臉仔細研究這個問題的姿態繼續站在那裡。

7. 學習和科研:數學好,做事品質極高

開學了,才開始體驗更悲催的經歷。作為當時本科兒畢業所謂的佼佼者,我們這一屆畢業的十幾個人都來了ETH,而且都是以滿分畢業的優異成績錄取的,除了我差一分滿分。。。其他人都是學霸考試婊:),當然還有國內本科來的各路大神什麼清華北大上交浙大復旦,大神學霸學神都自然沒什麼問題,但是我就慘了。

我一直是屬於經驗和實際應用有餘,理論不足類型的,我這裡所謂的理論指的是數學基礎,看過我回答的知道我汽車類基礎知識是非常紮實的用車的經驗也比較多,但是無奈本科的數學實在很一般,但是ETH從來都是以數學基礎好而聞名於世的。。。不然沒這個基礎和尿性每年QS排名世界前十也是進不去的,而且當年愛因斯坦老先生髮表相對論之前在我校教學的時候也是強調以數學為基礎的。

ETH本科兒淘汰率非常高,大一靠數學分析1和物理1淘汰50%入學的人,大二再靠數學分析2、3和物理2再淘汰剩下中的50%,也就是從入學開始算,本科兒的畢業率也只有25%左右(不是因為人菜,而是考試難),所以出來的都是很牛逼的大神,也就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學過的東西他們真的會,真的會的意思我就是可以至少到教授那個級別,很隨意的應用,就是只要畢業的就有這個水平。所以作為一個數學和學習殘廢,我這樣就和一群這個世界上數學最好的人成為了同學,因為為了在研究生和熱愛的汽車沾邊兒我只能選擇ETH里唯一和汽車沾邊的控制系統,可是控制系統根本他媽的就是數學啊,所以整個兒上學的幾年就是在惡補數學的過程,然後再各種被大神打擊。當然考試體系也可以說明其變態程度,一直就特別羨慕美國那種學期結束了就可以考試的美好生活,但是ETH所有的考試都是在假期之後的,也就是你5月底結束了下學期的課程,到9月中間的3個多月是放假,但是考試都安排在9月開學之前,所以美其名曰假期其實就是給你3個月的時間複習而已,因為在瑞士人看來你只有全身心的投入在一件事情上,才能真正的成長和學會,作為學生就是要不停地學習,瑞士其實也是一個大學以前不管你,想上大學搞死你的最好例子,反正作為成年人,是你自己要來上大學的,我們就以瑞士大學的標準要求你。這裡關於ETH學習還有好多其他例子了,就不展開了。

然後ETH做學術的另一點也非常瑞士。research的quality非常好,paper很有權威性,引用因子高,就舉最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他瑞士的特性。這一點感覺是瑞士教給我影響我非常好的一面,就是告訴你什麼事真正的high quality,該如何高品質的做事情。當你感受到,一群人把事情做到極致,做到真的無可挑剔,做到你真的覺得真的不能再好,做到即使你一個外人根本不知道他在做什麼但是你也能發自內心的覺得他做的事情很牛逼,感覺到他做的事情很美,這種震撼和激勵是對人一生的發展都有莫大正面的積極的作用的。相比惡補了三年的數學,ETH教會我的這些,顯然意義更大。另外一點就是ETH人做Presentation的能力還有做PPT的能力,簡單,明了,系統,大方是我在ETH學到的,除了讓人admire你的學術研究成果,Presentation本身還有PPT做得真的是讓人覺得叫賞心悅目,讓你覺得特別到位,以至於我回國很長時間都被工作的某汽車豪華品牌銷售公司的Low逼ppt雷到不行。

當然,這個做事品質極高,還是很多人沒有直觀概念。德國學校要求也很嚴格啊,德國人家research也很牛逼啊,滿中文世界也都流傳著誰誰誰去了德國要求嚴格畢不了業的傳說啊。這個你可以問問從慕尼黑工大,從斯圖加特大學,從亞琛工大來交換的人的感受,總之來過的人都會在被虐一個學期之後,坦誠的說一句自己的感受:這兒和德國還是不一樣的。

這裡舉例一些我們實驗室的項目,很多東西可能其實你是聽說過或者看過的。

舉例1,去年我記得在我的朋友圈刷屏過一個TED文章,講的就是最新的無人機控制能夠做到什麼程度,有一個風度翩翩的教授清晰有條理的給大家展示了一下自己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同時科普了一下無人機(更準確地說是quadrocopter,四旋翼機)能做什麼。這個人就是Raffaelo D"andrea,義大利裔加拿大人在瑞士ETH的IDSC實驗室做科研。作為我們實驗室兩個教授中主要研究未來科技的人,他的項目都是比較有未來感的。比如

Raffaello DAndrea_騰訊視頻

在找上面這個視頻的時候發現又有了最近新的研究成果在TED的展示,看來他的無人機有往更autonomous和協作的方向發展,原來那套很貴的GPS也不需要了,應該是on board就能解決positioning的新方法,

TED Raffaello D』Andrea - 騰訊視頻

相比較之下,大疆的無人機在商業化上很成功,不過從技術上看只不過是學術界20年前用的東西。

當然,Andrea還有更牛逼的,比如你知道美國有個亞馬遜公司是做電子商務的,它裡面有一個很牛的系統就是做物流的,就是在一個很大的倉庫里基本沒什麼人,尤其是倉庫區域都是機器在分發包裹,而且用的演算法導致你包裹分發的方式一定是最優的(最快或者最省錢),這個公司就是亞馬遜從Andrea手上買過去的,現在叫Amazon Robotics, 以前叫Kiva Systems,他是這個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所以人家早就是身家幾十億美元了,就是喜歡做學術研究。

看到亞馬遜倉儲的物流系統,阿里跟京東都慚愧了! - 騰訊視頻

當然再多說一句,以後關注我汽車內容的朋友,在我講混合動力系統的設計和優化的時候,還會提到這個公司,因為他的核心其實就是High Level Control也就是optimization的主要演算法Dynamic Programming,其在路徑優化和混合動力系統最優控制中的應用,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舉例2,雖然上過Andrea很多賞心悅目的課程,但是他並不是我的導師,IDSC另一個教授Lino的研究方向才是我等工科汽車屌絲的日常歸宿,即發動機和混合動力系統的控制與優化。舉簡單例子吧,大家都知道發動機的效率在日常使用中不夠高,所以混合動力可以部分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電力混動,空氣混動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效率高成本低,我們實驗室就搞出了這個玩意兒。還有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渦輪遲滯是個問題,我們實驗室就搞出了渦輪遲滯是0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增壓汽車,猛踩油門,為什麼會有超過一秒的延遲? - 知乎),當然還有什麼柴油引燃的天然氣發動機等等,就不一而足了。

我們實驗室的這兩位教授的research quality,都是我剛才說的讓人賞心悅目的最好體現。

8. 生活上1:身體素質變態滴好

這肯定是很多在瑞士待過的人的真實感受,基本上就是非常契合提問者提供的加拿大人吐槽媽逼瑞的兩個槽點,一個是自己運動裝全速騎自行車被穿西裝上班兒的瑞士人輕鬆超了,二一個自己玩兒命爬山被大肚子孕婦秒了。

其實我一直說,吐槽瑞士難被大多數國內朋友理解的難點在於,瑞士奇葩之處在於很多事情,多數西方發達國家(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做到80-90分得東西他給做到了99.99分,而中國很多時候很多東西的程度處在50-60分,所以看他們是90還是99.99其實都是一樣的。這裡身體好和前面科研好都是類似的意思,就是瑞士人處在秒殺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的狀態。(因為很多事情,其實從60分做到90分和90分做到99.99分的差距和難度是一樣的,因為進步的高度非線性)

說回到身體素質,首先那些瑞士人真的是身材太好了不管男女,我不太去健身房一般只游泳但是在游泳池真的覺得很羞愧,因為別人都跟模特一樣。二一個很多人早上7點就從健身房出來了,每天如此,十年如一日,包括當時已經50多歲的導師,後來去當了ETH校長。三一個身體素質好也體現在活躍在各種活動上,比如某學霸昨天上了一天課在我糾結如何編程的時候,他晚上還是要去參加一個很重要的Party完了還要趕第二場,基本上四五點才跳完,早上八點的課他又正襟危坐在我邊上了跟我調侃哪個妹子比較正。。。四一個,2012年夏天開始我住到蘇黎世邊上小鎮Hedingen的瑞士老夫婦家,一到了房東跟我說我帶你騎車轉一圈兒看看風景吧,結果我們就在小鎮邊上的田野上騎車,總之就是騎著騎著,70歲的房東就沒影兒了。。。我真的是累的不行不行的,他也是悶頭兒自己騎,非常瑞士。。。

我竟然還翻出幾張當時春天的照片,春天的雪在瑞士很常見,

還有陽台眺望遠處的alps,

還有春天在房東老太太家陽台照的她養的花兒,那時房東老夫婦每年5月去托斯卡納,春夏之交那幾個月就我一個人在家看家。

9. 生活上2:城會玩兒

滑雪,嗯這個怎麼說呢,說實話以歐洲的角度這個還是很稀鬆平常的因為冬天大家真的都沒事情干,舉個栗子慕尼黑的房子也是南部的貴一些因為距離下面的奧地利的雪場近一些。所以德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人大家都滑的很好,硬要我說的話就是瑞士人和其他運動結合,花樣作死的方式更多一些,玩兒更急極限一些。比如Cliff Jump也就是翼裝飛行之類的都是瑞士人玩兒的比較多的,包括阿爾卑斯山最核心的一些山峰的攀岩,包括少女峰地區的Eiger Nordwand,還有同樣很陡的馬特宏峰,而且很有可能你身邊的同事就是精通於此。

比如我的同事Pascal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實習的時候在一個發動機工廠里(恩其實瑞士只有兩家。。。),每天吃飯的時候要從研發樓走過工廠中間大片的空地去食堂。某天我對著工廠西南邊這個區域最高的山峰說:我周末去那邊爬山來著,風景很好。Pascal說:恩那邊是很漂亮,不過得從空中看才更美,我上個月剛乘滑翔傘從他邊上飛過去,不過那次風向沒找好,就飛了一個多小時就落地了。我朋友xxx,上周剛打破了瑞士境內滑翔傘飛行的最遠距離紀錄,從東北邊Appenzeller那邊一直飛到了瓦萊州,飛了兩百多公里呢,快一天。我:。。。當然他還是很好的,尤其以一個瑞士人的角度來說,包括實習那個公司的那些人都對我非常友好,不過畢竟那不是中國人的家吧,終究是過客。後來他教了我一些滑翔傘基礎,什麼是static wind,什麼是dynamic wind如何能飛的更高更久,挺有意思的。

下圖是實習的時候,前幾個月住的地方看出去的樣子,其實除了牛和乳酪還有滑翔傘,什麼也沒有。

當然,如果你覺得飛個滑翔傘就算熱愛生活就城會玩你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論花樣作死肯定是要上Cliff Jump,也就是翼裝飛行了啊。所謂的帶你裝逼帶你飛我覺得也就不過如此了吧,不過說實話作為一個理工科生以及講道理的汽車工程師,其實這東西還是很容易Envisage的,其實人都幻想過要飛行嘛,只不過瑞士人的奇葩之處就是他真的去做了。。。

下面這個視頻有些人可能看過有些人 可能沒看過,基本就是這樣了,少女峰地區Grindelwald那邊還有Appenzeller地區,比較開闊山又比較陡,尤其適合起飛。雖然這是個美國人,但是瑞士人只會更花樣作死,或者一群人一起跳下去。

大神縱身躍下阿爾卑斯 翼裝飛行跳出最高境界 - 酷炫體壇 - 騰訊視頻

當然,如果你覺得來個Cliff Jump就算是花樣兒作死的鼻祖的話,你還是Naive了一些。因為作為一個如此基於數學,如此基於技術的國家,不難想像,Cliff Jump的最大問題還是不可持續性啊,飛一次就沒了還得坐直升機或者纜車上山頂。所以如何能夠保持你能一直飛呢?那當然是往上面按一個渦輪噴氣發動機了啊,沒錯這個人就是Jetman。Jetman叫Yves Rossy,是EPFL的空氣動力學教授。EPFL也就是洛桑理工,也是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學,和ETH類似是瑞士唯一兩所聯邦的理工大學,這麼小的國家有兩個世界前20的學校也足夠說明問題。(ETH其實也可以叫ETHZ或者EPFZ,EPFL其實也可以叫ETHL,就是法語和德語的不同版本)Jetman本身就是玩兒滑翔傘和開飛機的,但是玩兒到最後是在是獨孤求敗了,就玩兒翼裝飛行,又玩兒到頭兒了自然就想到乾脆把發動機裝到了翼裝飛行服上,當然喜歡車的知道他也上過Topgear,在空中的一個虛擬賽道和地面上拉力賽到的WRC賽車同場比賽。這裡有幾個他的視頻。

穿噴氣背包的飛人_Yves Rossy - 騰訊視頻

前瑞士飛行員Yves Rossy身穿噴氣背包與戰鬥機編隊空中共舞 - 騰訊視頻

Yves Rossy - 騰訊視頻

看著瑞士人這樣兒能折騰,想起了我們四個屌絲剛到瑞士上學的時候第一次去馬特宏峰。那是2011年聖誕節左右,從采爾馬特海拔1800米左右一直坐纜車上到了4300米左右的Matterhorn Ski Paradise最高處,光纜車就做了快一個小時不停。一路上看著所有人都穿滑雪服拿著雪板兒非常怪異地看著我們幾個身穿羽絨服的中國人。到頂兒了之後下了纜車,看著拿著滑雪板的人一涌而下,基本上一瞬間的功夫就奔都消失在茫茫白雪中了,只剩下我們四個面面相覷,非常中國遊客滴擺了個pose照了個相,然後。。。然後就自己默默地坐纜車原路下去了。。。

消失在世界海拔最高雪場頂部纜車出口的瑞士人們,

四個擺pose的中國屌絲,

傻了吧唧又坐纜車下去的樣子,

這其實就應該是一個average的中國人如果在冬天第一次去瑞士的感受,不明就裡上了最高處以為是觀光的,但是人家早就看膩了,上去只是為了滑雪,估計和我有一樣經歷的人不在少數。當然雖然在歐洲7年守著阿爾卑斯山沒怎麼滑過雪是我最大的遺憾,但是最後回國之前為了不留遺憾還是逼著自己基本學會了滑雪,現在看著去崇禮的小夥伴們感慨這裡的雪道好高好長內心還是不由得升起一股小小的優越感,畢竟哥也是從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雪場滑下來過的人了,當大家沉醉於崇禮3-4公里長的雪道,海拔從2100米到1500米的時候,我知道其實阿爾卑斯山李那個長10-20公里,落差4300米到1800米的雪道其實才是我內心嚮往的。

10. 語言的能力,使用語言的潛台詞

由於整體答案過長,這部分的回答,即關於瑞士人語言能力還有背後文化潛台詞的部分,我單獨開了一個問題回答,對於讀到此的朋友,直接點開即可

瑞士人的語言能力到底有多強?背後有什麼文化潛台詞? - 知乎

11. 超速和罰單,和周圍國家的比較

由於整體答案過長,這部分的回答,即關於在瑞士開車(主要是高速駕駛和日常行駛)的部分,我單獨開了一個問題回答,對於讀到此的朋友,直接點開即可。

在瑞士開車是一種什麼感覺?和周圍國家有什麼不同? - 知乎

12. 你高中的班主任老師

說了這麼多,想必一些小夥伴已經能夠開始理解瑞士之於歐洲其他國家的不同之處了,除了確實有過人之處(風景,素質,各方面實力),附帶的缺點(當然從一個外來人口的角度)其實就是讓你覺得受監管,條條框框多,時間長了這真的是讓人心裡覺得憋屈的。這一點從你在瑞士租房子,換了新房子和房東要馬上給移民局報備就可以看出來。

其實其他省份的人在北京,或者中國人去其他國家德國法國義大利什麼的,外來人口肯定都是要登記來方便管理的。但是瑞士的情況就是非常的極端,你登記的日期真的差半天也不行,移民局要每時每秒知道你的每一步動作,我回國前就是最後一次搬家登記晚了一天被瑞士人鄙視,覺得這簡直是罪大惡極,不可想像,搬家怎麼能晚了一天再報告。這和在瑞士高速公路上攝像頭的感覺一樣,有點兒像是你高中上學的時候,教室後門窗戶上趴著看你有沒有作弊的班主任老師。

到現在,即使回北京了,瑞士還是以非常瑞士的風格存在著。比如學校的校友雜誌還是能非常精準的找到你,即使相隔了8000公里。這裡的我所謂的找到你,就是一個褒義和貶義的共存,這也是基本上所有對瑞士吐槽糾結的奇葩之處所在。褒義是,他真的能把這本校友雜誌寄給你,因為這裡的潛台詞是,瑞士的郵政系統非常發達,回想上文開頭的那個等報紙的老頭兒,不像中國,歐洲的這種體制內物流非常發達,或者也可以說這種傳統的方式非常可靠也非常成熟,瑞士人都深深依賴於這個系統而且這是他們生活的一個習慣,就是使用郵政(這也是為什麼互聯網在中國能夠發展而在歐洲沒有土壤的原因,因為人家本身傳統的東西就做得足夠好,當然也導致了他們沒有創新和活力)。而在中國這是不可想像的幹嘛用郵政。。。但是瑞士人就是可以隔閡8000公里用他的方式把東西寄給你,而且他就做到了。。。

其實這是例子和提問者加拿大人吐槽麻痹瑞的一個點類似的,就是他老闆和他說,咱們等會兒在三百公里外的慕尼黑晚上八點見,然後他們就真的見到了。。。但是其他國家的人呢,可能就說咱們一起吧什麼之類的了。至於這本雜誌就是,學校說,我給你寄雜誌啊,然後就寄到了。。。看了下面的例子你還可以知道,能寄到的不光有雜誌,還有賬單和你欠他的鑰匙。

感覺這幾天朋友圈莫名地跑出好幾個吐槽瑞士的小夥伴,經過他們同意就把他們的吐槽拿來用一下來說明類似的問題。下面的例子是和這裡我要表達的意思一致,參考下圖是某電力系大神,ETH畢業以後去美國讀博的未來中國電力系統扛把子,還有某深圳創業公司CTO。

13. 說回到吃飯

由於整體答案過長,這部分的回答,即關於中國人在瑞士飲食和做飯的部分,我單獨開了一個問題回答,對於讀到此的朋友,直接點開即可。

中國人在瑞士吃飯真的很難嗎? - 知乎

14. 何如正確地理解瑞士,如何正確地打開麻痹瑞鄙視鏈和一些其他回答中明顯的錯誤

瑞士不是歐洲,這是我在瑞士快四年時間瑞士給我的根深蒂固的印象。這話不是我說的,也不是瑞士人說的,而是瑞士人無處不在的行為給我的感覺。

和德國法國義大利的同學在一起,不管是吃飯還是開Party,其實中國人沒那麼容易或者說歐洲人也沒那麼容易和中國人成為朋友的,但是有意思的是,在瑞士的環境下,基本上吃一次飯多多少少就能敞開心扉,一起吐槽瑞士,想必是這裡重要的紐帶。

其實瑞士給人這種感覺,如果他是一個人的話,邊上還有一個德國人,一個法國人,一個義大利人,他們住在一個屋子裡,叫做歐洲。瑞士從來不明說,但是大家的腦子裡總是會聽到一個聲音,hey guys, it"s ok you call yourselves Europe, and you can discuss anything, you know, but I am not, I am not Europe, I am Swiss, you know, Swiss, it"s not Europe.

在鄙視鏈上,瑞士是毋庸置疑的歐洲地區之王,那些所謂的英國和巴黎人,在瑞士人面前,會像一本《經濟學原理》靠近鏈家中介店一樣,瞬間灰飛煙滅。

和其他國家的優越感不一樣,我一直認為瑞士的優越感是來自他們的的確確的hardwork,還有發自每一個人的自律,前兩年鬧得盡人皆知的瑞士人公投否決了每個人每月合人民幣幾萬塊錢的基本工資就足以說明問題,同時這也是為什麼我花了很多篇幅來說瑞士在很多方面到底有多牛逼。

但是他們這樣優秀的代價(當然是從外人的角度),使得他們很愛管制你,讓你覺得不自由,同時無處不在的隱性排外,讓所有在瑞士的外來人幸福感趨近於零。

其實我對於瑞士和提問者圖片中加拿大人的態度是一樣的,概括來說,就是又愛又恨。愛的是他們如此的優秀,上進,自律,精英,開闊了我的視野,恨的是他們就是一個狹隘陰險的大農村的村民,讓我恨上帝在造物之時讓這兩者不可兼得。這兩者都是真實的,也是都是客觀的,這才構成了瑞士人奇葩性格的兩面性,也是,像我之前提到過的,所有對瑞士吐槽的奇葩之糾結所在。

至於其他的一些回答中,什麼商店關門早,火車準時,垃圾分類,這些我覺得都不是問題的關鍵和核心,只是一些表面現象,而且只不過是其他歐洲國家,比如德國的程度再加深而已,對於解釋和理解瑞士民族性格,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包括什麼10點以後不準用抽水馬桶的規定,還有樓道里鞋擺得不正要被鄙視之類的,我去瑞士之前也確實聽說過,不過在瑞士生活期間但是沒有因為這些事情和瑞士人糾結。相比之下,我覺得上面我說的哪些方面更能深入瑞士的文化核心。而你會看到在下半部分,我會進一步深入,把我對瑞士最深的思考分享給更多人。

最後再多說一句,對於很多年輕的朋友,如果提到歐洲你想的還只是什麼歐洲風景美,科技發達,制度健全,體系成熟,去了歐洲能遇到在廣場喂鴿子的老奶奶,找不到路總是能有好心人幫你指路,路過農田和樸素的老農民聊聊天兒他再招待你一下去他家裡做客住一晚,這些是不夠的,這都是表現現象。我不是說這些不對,或者不真實,或者不存在,或者我們不需要學習,這只是他比中國早發展一百年的產生的諸多結果中的表面現象而已,真正的到骨子裡文化層面的歐洲人的想法絕對沒有這麼簡單。

所以,第二部分我會把瑞士更深層面的東西剖析給大家看,當然這本質上還是寫給我自己的。

至於還是有人回答,我去過瑞士,各種好啊,吃得好玩兒得好風景美可開心了,你為什麼說瑞士壞話。有人評論,你心胸太狹隘,你真黑暗,你心裡想的什麼你就看到什麼,你太敏感。首先,我覺得你的眼睛可能不太好使,二一個如果你眼睛沒問題那就是腦子有大問題了,得快去治。

開始還覺得自己下手吐槽是不是重了點兒,後來發現有些部分的回答在瑞士華人朋友圈兒里傳開了我也就放心了,這些在瑞士的中國人在一起吐槽,板子只會拍得更重。碰巧昨天晚上還和一個在瑞士工作,回來北京出差的小夥伴聊了聊,我覺得如果把我們吐槽瑞士的聊天記錄放到知乎來,估計是肯定通不過審核的,那真是赤裸裸的憤怒,怨恨加民族仇恨:)

其實對於那些去過瑞士旅遊的人不理解我寫的東西我覺得完全理解,因為看到的東西不一樣,但是對於那些在瑞士生活了很多年的人,你看不懂上面的內容,我覺得你極可能去了個假瑞士。

最後,對於就是不喜歡獨立思考問題的朋友,不願意了解和思考瑞士是什麼樣兒以及為什麼是這樣兒,那咱們以後就聊瑞士最高大上的,就說瑞士和歐洲旅遊。還是再深埋一下坑,自駕過阿爾卑斯山所有最美的山路是什麼體驗,歐洲有哪些風景最美最適合自駕的區域,這兩個問題,今年夏天補上。

------------------------------------------------------------------------------------------------------------------------------------------------------------------------------------------------

第二大部分,我的瑞士思考

1. 經濟概況,第一第二第三產業

2. 教育和科研對於國家的定義

3. 中立,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4. 文化上的國家尿性,分裂和整合

5. 導致大農村性格背後的地理因素

6. 國家大小的趨勢和其中的佼佼者

7. 我的瑞士

to be continued...

實在是沒有想到寫了這麼多,真的得休息兩天,同時我還得先去填汽車內容的坑去。。。

如果有人感興趣,就過一段兒再繼續寫。


話不多說,上圖為敬!

我們是誰?瑞士奇葩!

圖片來源於網路,絕對跟風,純屬娛樂

文字來源於大腦,如有雷同,不可能吧

轉載請私信,並註明來源:公眾號「生活在瑞士」

我準備準備,萬一火了呢(捂臉)

附贈一首吐槽打油詩:

好山好水好無聊,想念煎餅和油條。

買票不能微信付,購物沒有萬能寶。

周日超市都關門,夏夜無處擼燒烤。

做飯成為必修課,外賣想想看就好。

日常生活貴上天,奢侈大牌便宜爆。

縱然沒有雙十一,打折季來瘦錢包。

國內親友太實在,免費代購別想逃。

幫姐買個驢牌包,給姨帶塊瑞士表。

聚會哪有K T V ,群魔亂舞夜店鬧。

本想約人搓麻將,哥們健身房中泡。

看病務必提前約,感冒自愈大法妙。

居留到期儘早續,身份合法很重要。

上車從來不檢票,萬一想逃風險高。

垃圾分類要做好,以防罰單嚇一跳。

空氣確實很清新,隨手一拍裝逼照。

食品安全也周到,生活態度很逍遙。

語言和錢太重要,掌握才能適應好。

養娃觀念衝擊大,中文最好別丟掉。

月亮不會更加圓,幸福伴隨著煩惱。

縱然懼怕霧霾天,此生最愛我天朝。

這首打油詩在另一個問題下面回答過,但是我不知道怎麼弄成一個鏈接,大神們指導一下吧(手動抱拳)

更多瑞士旅行、育兒、生活請關注公眾號:生活在瑞士


創造了阿爾卑斯三大北壁速攀世界紀錄,2014年法國金冰鎬獎得主"瑞士機器"烏里斯托克,他說他之所以要速攀三大北壁,是因為瑞士女人都很強勢,他老婆規定他登山必須趕回家吃晚飯!

以上大概是我認為的世界上最難完成的事情之一。


和媽媽去瑞士旅遊,在盧塞恩用Airbnb找的住處,房東是個中年瑞士男人,老婆在外地工作,倆人都很愛旅遊交朋友啥的,房子正好空著,就通過Airbnb租租房。

第一天的時候給了我們一張【麥當勞的優惠券】,說我們如果有需要可以用。

後來因為家裡出了事,我和媽媽臨時要回國,盧塞恩才呆到第二天就停止一切行程買機票回國。

走的時候因為匆忙,忘記把優惠券還給他了,到機場候機的時候才發現。出於禮貌,我whatsapp他說了這件事,表示了歉意。

然後,高潮來了………

【他讓我把麥當勞的這張優惠券寄回給他】。。。

我當時就愣了,這真的只是一張優惠券啊!!!連代金券都不是啊!!!

我本能的想敷衍一下,跟他說機場沒有郵局(確實沒有),他說一定有的,「ask someone」。。。

於是我去問了,double check了一下,確實沒有郵局只有郵筒,而我身邊沒有信封更沒有郵票…我跟他說了,想著這樣應該就算了吧…

結果,他【讓我找個工作人員,給人點錢,然後把優惠券寄回給他】。。。

當時我的內心是崩潰的!!!尼瑪這一張優惠券真的就這麼重要麼!!!TTTTTTT


多謝點贊,我繼續更新~ 本人住在瑞士日內瓦~珠寶設計製作加微信 gemstory

前陣子~小區給每個住戶發了封信~信上的照片是一條狗屎的特寫~ 然後說這是條什麼品種的狗~何時~在什麼地方拉的這條屎~然後說要看好自己的狗~布拉~布拉的~~看著信上的狗屎細節照片~我也是醉了~

第一次見房東的時候~約的是晚上9點參觀我們住的房子~然後9點準時按門鈴~這還不是最神奇的~神奇是介紹完一遍房子的情況~寒暄 握手 告別~ 關門剛好10點~~感覺他已經非正常人類了~~

昨天一瑞士人拉著我聊了半天~山林步道設計藝術~ 他說一條好的山林步道是就一件藝術品是需要靈感和上帝的安排~ 比如步道的寬度~轉彎角度~上下坡的角度~這些都要跟人的體力的節奏做配合~步道怎麼安排能有最好的視野看到更多的風景~最少限度破壞環境~小的休息站是不是有好的視野~如何方便救援~~我真的不是在編~~

我們小區的保安今天把俄羅斯大使館的車扣了!俄羅斯大使館的一堆人在樓下打電話~不知道要幹什麼!

我們家的門鈴~總是有人誤按~於是跟保安打電話!保安說下次有人你別接~跟我打電話~~過了幾個小時~門鈴又響~我電話保安~小區保安說我一直貓在你們家門口~沒人按!應該是線路問題~~

再補充一下,瑞士人說我們從來不用空調,因為我們瑞士人環保。今年瑞士剛好多少年不遇的熱浪,持續高溫。說實在比中國南方差太遠了。然後電扇空調都賣脫銷了。預訂要一個月以後。我認識一瑞士老太太躲在山裡的別墅,死活不下來。說快熱死了。


首先要說一個身邊的事,IQAir的CEO曾經做過這樣一個「生存挑戰」:為了證明IQAir產品可靠,專門弄了個毒氣室,自己親自上陣,只戴著護目鏡生生把臉貼在出風口,靠出風口的空氣維持呼吸以檢驗自家產品是否過硬。試驗結果自然不用說,CEO完整地走出毒氣室,並露出自信的微笑~這就像是來自匠人的挑戰。

作為瑞士頂級空氣凈化器IQAir的員工,不妨從第一視角感嘆下--說瑞士人奇葩是假,說極致的匠心是真~

起初接觸瑞士人,多多少少有些莫名,因為很難用一個準確的詞來形容他們的文化特質。在瑞士名人中,「天王」費德勒和數學大師歐拉是耳熟能詳的。土生土長的瑞士天王,在2017年36歲高齡再次登頂澳網和溫網,令世人嘆為觀止!而數學史上最完美的方程式,便是歐拉探求數學極致之美的最好寫照!

從文化基因來說,瑞士地處歐洲的中心,受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影響,其文化DNA在全世界角度看也算是獨一份了。這裡要特別說的一點是,本來處於「四戰之地」的不利境地,但瑞士卻巧妙地避開了每次紛爭和事端,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世外桃源」

瑞士本是個多山內陸國,東界奧地利,南鄰義大利,西接法國,北連德國。按照現代經濟學理論,遠離海岸線的內陸國家通常不利於經濟發展,甚至會拖後貿易的發展。然而,這種通行理論卻在瑞士身上不好使了。久其原因,恐怕多山內陸帶來的另類地緣優勢—俗貿易交往,遠離戰爭(古代騎兵翻山困難),讓瑞士難得超越平原國家,成為歐洲中心富甲一方的貿易樞紐。

用句通俗的話說,優越的自然稟賦讓瑞士人深諳「和平求發展」的處事思路

但凡在IQAir工作過的人,就不難感嘆瑞士企業在追求極致上更純粹、更簡約、也更低調的匠人精神。與瑞士同事一起工作,不免深感偏執的極致之美:一份濾網稍有瑕疵就整張報廢,每一台機器都需要人工審核不勝枚舉。我們每一台凈化器都會進行密閉性和空氣流量測試,都會在瑞士的工廠進行嚴酷的效能達標測試,而這個效能合格證書則會手寫簽字確認發貨!這就是毫不妥協和追求極致的匠人精神,也是1998年就上市的HealthPro系列空氣凈化器,20年一直在市場上銷售的原因吧~

每台機器配有手簽的出廠檢測報告

這種偏執的追求至善的極致,在中國空氣凈化器標準的測試中得到佐證。IQAir HealthPro?250的顆粒物CCM值(累積凈化量)超過1百萬毫克,是國家標準84倍,中國家電研究院魯建國所長也在採訪中表示,這是迄今為止家電研究院測試的所有產品中CCM值最高的產品,唯一一個整機顆粒物CCM值超百萬的產品。

HealthPro?250的檢測報告

在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美國代表隊選擇了IQAir為他們打造一個嚴格的訓練和休息凈化環境。同時IQAir憑藉性能表現也進入了國家博物館和成都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頂級凈化需求的區域。特別是在非典肆虐的當年,IQAir的空氣凈化器成為香港醫院管理局對抗SARS病毒的唯一選擇。要知道當年在國內出售那個第一台Healthpro?250,目前依然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科正常使用,至今為止已連續運行了14年!知乎大牛李開復老師更是在一次問答中回復:自己用的是IQAir凈化器。

訓練場館內安裝CleanZone? 5000系列大空間專用空氣凈化器

HealthPro?250空氣凈化器為熊貓幼仔以及研究人員提供清潔空氣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從2003年開始啟用HealthPro?250

這種追求極致之美的匠人精神,與儒家思想在《大學》開篇所說的「止於至善」有異曲同工之妙。德法意多元文化的融合交織,使瑞士集合了德國的嚴謹、法國的浪漫和義大利的藝術氣息,同時又不乏低調內斂的難得品質

我們IQAir作為來自瑞士的企業,身兼各種優良傳統,抱著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呼吸到純凈空氣的初心,將紮根於知乎大平台,為每一位知友帶來最權威的空凈知識。


在瑞士德語區生活了不到一年,也曾跟瑞士人一起住了一段時間。也許因為在城市,感覺瑞士人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刻板。總的來說,對瑞士和瑞士人的印象都很好。

我接觸到的瑞士人還都挺熱情。剛來瑞士的時候人生地不熟,只要出門就得問路,有很大可能是對方主動帶我找到目的地。那時沒有傢具,瑞士舍友開車帶我到他家裡拿了一張床和一些柜子送給我,床和柜子我到現在還用著。舍友還幫我把一些常用品寫了個清單,列上了一些品牌,方便我去超市找(超市多數商品只有德語法語義大利語)。之前偶爾參加舍友的朋友聚會,他們也挺照顧我這個不會說德語和瑞士德語的人。後來在周末出去閑逛、健身或者打球的時候,也經常能碰到陌生人主動搭訕聊天,很大一部分是瑞士人。

我感覺在瑞士辦事的手續一般都相對簡單,服務人員態度也好。事先打電話問好材料,除了排隊以外幾分鐘就搞定。在火車站買票的時候,售票員會根據行程制定最划算的方案。上周帶著國內來的朋友去玩,我們發現之前的買票方案不夠划算,找售票員,很簡單就免費把票換了(當然不是退,退票要收手續費)。

但是瑞士人並沒有那麼守規矩。我的瑞士舍友們過馬路並不是嚴格按照紅綠燈,看到沒車也就過去了。這邊的車也並不總是讓行人。我們地下室的洗衣房也有時間限制,理論上只有每周一到周六的晚上8點之前可以洗衣服,不過我的瑞士舍友從來也不遵守這個,鄰居也不太介意。至於洗澡沖馬桶那更是隨意。我們有時也會開party開到挺晚。有一個挺奇怪的現象,很多瑞士人坐火車的時候喜歡脫鞋,把腳放在對面的座位上,然後半躺下。我開始還會覺得不雅,後來看習慣了我也入鄉隨俗了。車裡人少的話就這樣半躺著補覺,也沒有人管。可是在德國坐火車的時候,就有個隔著很遠很遠的老奶奶專門跑過來制止了我(車廂很空)。瑞士火車車廂里也通常比較喧嘩,不像德國的火車那麼安靜(喝著啤酒的人除外)。

瑞士的垃圾分類確實非常頭疼。垃圾袋那個梗是真的,如果沒有用專用垃圾袋,會有專人通過你的信件等信息判斷你的地址,然後罰單就寄來了。每個月也只有那麼一兩天可以扔紙板和報紙,一旦忘了就又得多等半個月到一個月。不過我並沒有覺得他們很環保。瑞士抽煙的人很多。公交車站等車的時候經常見人點起一顆煙,公交車來了就把煙頭扔到地上,所以很多公交車站到處是煙頭。城市裡到處都有水龍頭,裡面的水是直接可以喝的,也經常有龍頭沒有關緊。

公交車上很少有人給老人讓座,除非是那種走起路來顫顫巍巍的。我曾經跟舍友們還有他們的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們表示不理解為什麼要讓座。

瑞士舍友們很愛乾淨,很難想像兩個1米9的大男生會把屋子收拾得一塵不染。廚房地上掉一滴水也會特別顯眼。地下室里存著好多好多清潔用具,從我第一天入住就教我怎麼用。以至於回到國內,總覺得家裡好亂好臟。之後搬家和其它國家的人住在一起,開始還會堅持拽著他們打掃衛生,後來也就放棄了。

在幾個大點的城市英語基本上暢通無阻。他們的官方語言多,會的語言自然也多。德語區的人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五年級開始學法語。我曾經教過舍友一段時間中文,他們對發音的模仿和記憶能力的確很好。我倒是至今也沒有學會發小舌音。也見過幾個能聽說中文,但是完全不能讀寫的瑞士人。

他們對中國了解很少,很多是從媒體上得到的。瑞士雖然中立,但是很多德語的媒體並不是那麼對華友好。有次在瑞士舍友家裡吃飯,他的父母就問了我一些西藏和達賴喇嘛的問題,我也沒法說服他們。不過偶爾跟舍友聊起,他們倒是對中國的體制政策表示理解,也會吐槽他們的公投和效率。前些時候我的瑞士舍友說他看了一個關於二戰期間中日戰場的紀錄片,對日軍的做法很震驚,向我求證。我給他們講了南京和731,他說他們從來不知道世界上曾經發生過這些。

因為沒有直接的利益接觸,沒有感覺到明顯的排外。也沒有關注移民政策,因為不打算留下來。只是偶爾聊天的時候,他們會傾向於把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歸到外國人身上,不過我想這是人的通性。


在西西里島的時候遇到過一位瑞士阿姨,一開始是用英語一直聊著,完全沒有口音的那種。

後來因為要拼車和計程車司機講價,發現阿姨的義大利語也流利到不行。

再後來幾個西班牙兄弟加入,發現阿姨用西語和他們談笑風生。

知道我在巴黎留學之後,立即換了法語,丁點都不生硬。

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句話,我們瑞士人,每周工作五天,太累了,唉。

我視這位阿姨為榜樣,能流利地講幾國語言,實在是一件炫酷的事情。


並沒有。

碩士期間,安全法兩個人合寫論文。隨機和一個日內瓦妹子分在一起。

上課前一晚,妹子給我發郵件,先做了自我介紹,給了手機號碼。然後約明天上課後見一面。

第二天上課時,卻是通過郵件聯繫的。

她問我坐在哪裡?

我說是穿黑色衣服,坐在教室右邊,是亞洲女孩。

然後她說我坐在你後面。

我回頭看了一眼,正好看到她,揮了揮手算是認識了。

之後在咖啡館裡研究課題,列個提綱,分工寫論文。

中國人其實在歐洲念文科什麼的,其實還是弱,掌握不到語言全是渣。

我寫完之後就發她我的部分,我說我英文不地道,覺得我這邊不好的你就幫我改改。

她說好。

之後說好要在pre論文的時候,我們再約一下綵排。但後來她要回日內瓦就沒成。

那時候國內新年剛過,而我剛剛分了一次手。我跟她提了一次。

她說:maybe you when you go back home and talk to him,it will be fine.

其實我了解永遠不會變fine,但我感謝她的鼓勵。

Presentation時她Pre她的上半部分,我則負責下半部分。儘管我在溫習講稿時手都撐不住桌子,但還好我能做好這件事情。

我們一般是在咖啡館見面。除了學習之外也會閑談。

她並沒有什麼談話禁忌。

我問到她是否有男朋友。她回答說她有一個談了六年的男友,在日內瓦。

我進而說:六年很久誒。有結婚的打算嗎。(也就這麼直白的說出來了)

她說:有阿。

她說她不是公法系的,只是選到安全法這門課。她在日內瓦的一家銀行有工作,是paralegal.還是覺得想讀書,就過來讀學位。

她說她住在日內瓦,房子很小,物價很高。

她說她想在烏特勒支剪頭髮。

我說我以前頭髮很長,但後來剪這麼短就是為了出國不理髮。因為中國理髮師相對便宜手藝好,但是外國理髮師貴且不一定符合我的要求。

她說她曾經去過印尼。

我問說那你想來中國看看嗎?

她說當然阿。

我問瑞士怎麼樣?

她給我形容瑞士咋樣咋樣,還說假期來的時候我如果來瑞士一定要告訴她。

我說好的。但是後來也沒去成瑞士。

有一次課間我說:看到中國國內新聞說瑞士政府又發錢給人民了。這是真的嗎?

她翻了個白眼,解釋了一番,大意是:確實國家人民福利很好,但是消費真的很高。所以巴拉巴拉我們的生活也並沒有外界想得那麼那麼好。

我打聽一下手錶的事情,她又翻了一個白眼:沒錯,咱們瑞士盛產手錶和軍刀。勞力士不便宜阿巴拉巴拉巴拉。

有兩件事情挺對不起她。

第一,我從來沒有給她買過一杯咖啡。

第一次見面她直接付了錢。我說OK那下次我來請你喝。

結果每次都是她先到咖啡店已經買好飲料,我只好自己買自己的一杯。

我說我對咖啡不太了解,Board上的東西看不太明白。你能幫我介紹一種嗎?

她就過來幫我介紹一種,然後說西方人喝咖啡真的還蠻正常的。

她離開烏村時執意要把沒用完的郵票給我,我說那我必須請你喝咖啡了。

但她沒給我這個機會。

第二,我說課程結束你還沒離開烏特就請你到我家吃飯,做點中餐給你。但是我爽約了,那會兒我心情實在太糟而且模擬法庭又要presentation…

課程結束的那天,她又安慰了我一些。我跟她擁抱了一下,算作是暫時的永別。

後來忘記了要她除了學校郵箱之外的郵箱(學校郵箱等畢業180天後就要被註銷)

我回到中國的時候給她發了簡訊,意思是我回去了,你要來中國就來,我歡迎你來。

imessage顯示她已讀,但是沒回復我。

大概是哪裡發生了毛病。

但是這個瑞士姑娘人蠻nice.

她的名字叫Nina.

很隨和、不古板,也大方。

我曾經跟她提過我想要她的私人郵箱,但是我就是忘記要了。

因為我對她說:人相遇很不容易 所以我珍惜每次與人的相遇 我不想弄丟他們

她說:yes


在少女峰地區的勞特布隆嫩小鎮,坐火車去文根鎮。火車上有個大媽查票,到我了,我說:「one second.」,然後去翻包。大媽說:one second is gone. 我沒聽清,回頭看著她,啊了一聲。她很不自然,很尷尬。後來我lp給我解釋了我才明白。這可能是我們在瑞士遇到的最有幽默感的人了。還因為我沒聽清傷了她對自己幽默感的自信。

----

補充一個。

在勞特布龍嫩,我們住在Rosa Challette,是個木屋,條件不錯。女主人單身,40多歲,可能是個英國人,因為一口英音,每天下午還在餐廳跟她的女伴視頻聊天。聊生活和遇到的男朋友等等,充滿怨氣的那種。

這個木屋條件非常好,雖然小,但是極為乾淨,這跟女主人的潔癖是分不開的。這麼說吧,我從小就在我媽的潔癖影響中長大,這次旅行讓我見到了一個瑞士/英國版的我媽。比如......

在餐廳,我找她要了兩個杯子,還回去的時候,她用手來接,這時,一滴水從杯子里滴到了地板上。(若是在我家,我媽會幽怨地看著我,然後,我就默默去拿一張紙,把水擦乾淨。如果掉的是米飯或者飯菜,還會再拿一張打濕的紙或者抹布擦第二遍。)這時,我倆同時頓住,彼此都用餘光瞟了一下地板。我主動說:我擦一下。她說:你不要動!然後拿過杯子回身進了廚房,拿了抹布,回來擦地板。擦完了,我倆都鬆了一口氣。

我們在那住了幾天,我倆也比較乾淨,不想把垃圾留在房間里,就用塑料袋裝好,我lp負責扔到外面的大垃圾桶里。有天早上被她看見了。就喝住我lp,問:你扔什麼了?我lp被嚇到,回答:垃圾。女主人不理她,徑直走到垃圾桶跟前,一把掀開垃圾桶蓋子,看了一眼,沒說什麼,走了。事後我們分析,只要垃圾裝進塑料袋再扔,應該就沒事了。

這個圖是透過木屋房間窗戶,看外面的風景。

----

再補充一個。

第二次去瑞士,其實是去法國,因為飛蘇黎世的票便宜,所以第一晚投宿蘇黎世火車站附近。有個朋友(女)在蘇黎世,來接我們,幫我跟我lp一起把行李搬到酒店客房。然後......

check-in的時候,已經晚上9點了。前台的瑞士老太太問我:你預定了兩人間,為什麼是三個人?我回答:這是朋友,她來接我們,一會就走。老太太一臉不滿,給了我一把鑰匙,說,出門左轉直行,在另外一個樓,你到了,按鈴,我在這邊給你開門。

外面下著雨,到了那邊的門禁,我按鈴,門口有個對講機,上面是攝像頭。老太太的聲音傳來,你們怎麼還是三個人!我有點生氣,說,我們先去放行李,然後就離開!老太太反覆叮囑,不能呆太久,因為只預定了是兩個人。廢了一通口舌,終於給我們開了門。當然了,我們放了行李就離開了。.----

說個法語區和德語區對比的。

我們從法國回來,去了萊蒙湖邊上的蒙特勒,瑞士法語區。在湖邊找了個賓館,安安靜靜地休息了幾天。從蒙特勒火車站出來,我發現火車站門口竟然有個站街女郎,頓時一激靈:這裡跟我以前見到的瑞士不大一樣啊。

放好行李在街上溜達,就直接走到了一個老爺車的展區。隨便看了看,來了一個瑞士本地人,問我們怎麼進來的,我說從那邊那邊。他說這其實是一個私人展覽,不過進來了,就隨便看看。給我倒了杯紅酒,開始狂侃。介紹小鎮的歷史,介紹他們的「蒙特勒大獎賽」,等等等。我說,聽說freddy在他們鎮上住過,他說對啊,你過來,我給你介紹個朋友,這時某家pizza店的主人,就在你住的賓館樓下。你一定要去吃一次,你去了就找他,他會把freddy坐過的椅子拿出來給你坐...我跟我lp都快暈了,這講法語的就是熱情啊,跟講德語的反差太大了。然後,我倆竟然找到了一個24小時的餐廳,吃了頓夜宵,當日菜單(plat du jour)竟然是咖喱...

還是在蒙特勒。我們住的賓館,前台在二樓,一樓是個酒吧。前台偶爾沒人,但是設置了電鈴,聲音很大。前台有個本地大漢,經常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check-in的時候,問我們是否買了通票,我們說沒有,就給了我我們兩張由旅館背書的當地幾個小鎮的公共交通票。有天晚上,我出去買了啤酒,他正好回來被他看到了,跟我聊啤酒,問我在哪買的,我說在火車站的coop,他告訴我,當地啤酒分幾種,coop有賣一種當地啤酒,一定讓我嘗嘗。還有一天傍晚,我跟lp從外面回來,在一樓等電梯,這時電鈴響了。他從酒吧里衝出來,正準備走樓梯上到二樓,但是看到我在邊上。就問我,剛才有落日,看到沒有?我說看到了!他說,我也去了世界很多地方了,蒙特勒的落日,在全世界能排名前五!然後跟我聊他去過的地方,他2013年在北京遊玩的經歷。這時電鈴又響了。我說有人在等你,他說沒事,然後接著聊。電鈴響了第三次了,他才走樓梯離開。我跟lp倆人進了電梯,我讓我lp先上去,我在二樓下,只是為了提醒他,他的褲子拉鏈開了。他低頭看了看,說,沒事,它總這樣。

下圖是萊蒙湖的日落。


剛到的時候公司relocation service的welcom lady接我到公寓,告訴我周邊情況,還說冰箱里有吃的,怕我來不及買。她走後我才發現冰箱是滿的,除了麵包乳酪水果調料零食,竟然還有小瓶紅酒。。大概覺得長途飛行後要來一杯倒時差吧。。

後來翻開她給我的地圖,去公司搭tram的幾條可行線路每條會多花幾分鐘標註得清清楚楚,其實一共就二十分鐘的路程。

租房子好多規矩,垃圾分類就不說了,新到的時候每禮拜都收到垃圾日曆,每天可以丟什麼,都是德語法語意語,所以我只能看圖猜。垃圾袋好貴,每個袋子裝幾個1L的牛奶包裝盒就滿了,我喝牛奶又很多,以至於後來每天會把牛奶盒帶到公司扔掉。。這輩子去過的地方只有在瑞士覺得自己真是窮人。。但是他們富人也小氣所以不會覺得差距好大。印象深刻的是晚上10點之後不可以洗澡!因為管道的流水聲會打擾鄰居。雖然後來沒有太當回事,但一直記得。曾經開玩笑說難怪這裡那麼多大齡未婚青年。。

大家都習慣公共交通,下班在tram上還碰到過當時集團全球研發總監(老先生已經去世RIP)。但其實富人都是有好車的,比較極品是朋友鄰居買三台一個牌子一個顏色的車子給自己和家人開。不是因為多喜歡,而是不想露富。。

瑞士人不寵小孩。也許因為太安全,小小孩在公園高架梯上隨便爬上爬下大人都不管,摔了自己爬起來。記得有次和一家人逛街,在Lego店裡男孩有點著迷不想走,媽媽說這裡太貴,下個月我們去新加坡再買。。當時就想說新加坡便宜嗎?便宜嗎?。。。


不行這個問題我必須回答!!

瑞士人不算奇葩了啦(對待遊客方面)

鄉村地區的瑞士人可愛到炸天。

我們做問卷調查完了之後送個小禮物很多人都會回禮和請吃好吃的(對象都是market或者店鋪的攤主店主什麼的)

還有一家cupcake店主因為之前來過中國就非常熱情地送了cupcake和當地出名的蛋白做的糖(●′?`●)好吃gay了!!

就是這麼可愛!!超熱心!感受不到奇葩點……

雖然只是去了瑞士接近大半個月的時間,非常短但還是被萌到了。

—————————————————————

該怎麼講呢

我覺得德語區、法語區的瑞士人簡直像兩個國家的人(???)

德語區的瑞士人就像德國人一樣,衛生啊什麼的就很注重,但是到了法語區就特別奔放——日狗了法語區酒店的被褥很臟,我就跑下樓找老闆娘說麻煩換一張可以嗎,然而老闆娘特別開心地說抱歉啊我們是一星的酒店可能素質不太好不要介意了啦哈哈哈,看著老闆娘笑得很質樸的臉我都不好意思著急。(我覺得住了好幾個晚上被褥肯定沒有換!!伐開心!)

然後德語區,每天打開房間門,就覺得是,新房間。

感覺地區性精分迷之嚴重,德語區居民會和法語區的居民打架嗎?

—————————————————————

是不是跑題了?

好嘛來談談瑞士人到底有多暖。真的好暖!

我們在Emmental地區住了家郊區小酒店(真的郊區要轉乘巴士在山上——屋子背後就是山!有能!看!見!山!脊!但是交通很麻煩沒辦法我窮啊)

(??沒圖沒有說服力!)

我們一行四個人有天回酒店早,沒吃晚飯,但是又不想吃泡麵,就決定下樓吃餐廳。四個人,點了兩人份,沒有肉的烤芝士。

(因為窮,抹眼淚,本胖差點就瘦了)

於是老闆娘想了想,一群高中生怎麼可以吃這麼少!就給了兩盤肉和四人份的芝士。我都要感動跪了。真的,感動,跪了。那頓飯,至少省了兩人份的錢……

————————感人的分割————————

這件事依然在Emmental地區

事因我們在比賽,做個小研究。出發前發了郵件預約了一個嗨媽偏僻的芝士牛奶廠,真的是特他媽偏,只能用粗口形容的偏。火車轉線,巴士還得轉…各種折騰之後總算到了。一去到哪裡就傻逼了。太偏了,沒人會英語,包括店主。

我們雙方全程Google翻譯交流還是雞同鴨講,(事後才知道敢情店主那時候谷歌翻譯完之後不會用英語回復說他們不會英語…然後他們心想這麼偏這幫人不會來的放置play吧,結果我們還是摸過來了(??ˇ?ˇ??))那時候決定直接去下一個廠,可是下一班車在一個小時之後——周圍沒有逛的一片綠草,3G也是斷斷續續。最後決定步行去下一個廠。

然後一位瑞士阿姨,真是天使。她路過這家店,就走了進來,特開心地說我會說英語我會說英語讓!我!幫!你!們!交流完畢之後,覺得你們步行去下一個廠太遠啦要走兩個小時呢不如我開車送你們吧!

然後我們就樂呵呵地去了她家坐上了她的車…………(其實好危險的萬一就瑞士版盲山了呢對吧)

然後就這樣一路愉快地嘮嗑…讓她送我們去了下一個地方……?(?益??媽媽啊真是天使。

我是不是跑題了。

哦跑題了。


這個是分地方的。

德語區的人普遍更「軸」一點,即使是外國人接受德區教育也會變「軸」的,「軸」是會傳染的。山民也很「軸」,各地不一樣的「軸」。

以伯爾尼首都人民為例(他們在全國都是槽點滿滿的存在,獨特的伯爾尼德語腔):

M母親是廣東人,父親是越南人(妥妥的亞裔有沒有)在瑞士出生長大,母語為德語會法語,有時用僅有的粵語給我拜年-&>其實我一句都聽不懂。明明是一張亞洲臉,確是徹頭徹尾的瑞士軸。做事認真到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要推敲。我講笑話她經常會不笑,需要我解釋一下笑點,跟她在一起就怕空氣突然安靜

W母親是日本人,父親是伯爾尼人,和M一樣標準的亞洲臉下隱藏著一顆瑞士軸,聽笑話也要10秒以上的載入時間。母語是德語的他,大學才開始學日語,較真到每個筆畫都按照字帖來,我的天kanji(漢字)寫得比我還漂亮,堪比印刷體。有時我會在半日本人面前秀下我的kanji辭彙量,沒想到W會很認真的跟我討論kanji的不同用法,讀音以及延伸意。上次教他讀中文「新婚愉快」,就一定要搞清楚為什麼不是kekkon(結婚)而是新婚,我好暈我只想安靜的裝個13

L也是伯爾尼人,這會終於是徹徹底底的原住民了。L特別帥,金髮嫩膚一看是就想撲倒的正太,可惜他和99.999%的瑞士土著一樣,穿衣胡一點品味都沒有!全靠顏在撐!紅色黃色登山鞋/跑步鞋 + 綠色黃色紅色衝鋒衣/翻絨開衫+啞光的褲子..... 女生則是同樣版本+玫紅色.......手動再見.jpn(怪不得有個政府上班的中國好基友,她現在已經沒有打扮的動力了,周圍穿的都是鄉巴佬,連卡地亞大吊墜都認不出來)L講法語和其他德區民眾一樣,語速非 常 非 常 白勺 忄曼

K 在伯爾尼附近讀過書,德語不太好性格也有點孤僻,不過他熱愛打籃球。大家都覺得在瑞士呆這麼短能改變什麼啊,K就在28歲實力打了每人一個巴掌。K就是軸出世界的北朝鮮偉大領袖-&>金正恩!


推薦閱讀:

瑞士交換回來失去努力工作學習的動力了怎麼辦?
瑞士的 格里昂 和 理諾士酒店管理學院的優缺點分別是什麼? ?
去瑞士旅遊,有哪些可以帶並值得帶回來的東西?
去瑞士旅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什麼關於瑞士的冷知識?

TAG:文化差異 | 笑話 | 瑞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