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你的經驗來看,「乖小孩」普遍會長大後沒出息嗎?

小星星


「要做個好孩子,但不一定很乖。從心理諮詢實踐中看到,很多小時候很聽話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且更脆弱。究其原因,當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將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個性順從,討好和懦弱,抗挫折能力不強,內心壓抑而導致痛苦」


我是乖小孩,從小到大都是。

我還沒見過比我更有主見的人。

周圍人都說我是很陽光的人,我感覺很幸福。所以,應該不是心理變態。

唯一不能說的是「出息」,不知道怎麼定義這個有出息。反正我能養活自己和家人就是了。

之所以做乖孩子,是因為老師和父母一直對我很好,所以,不想讓老師和父母擔心罷了。即使現在,能聽媽媽的,絕不反對。人這一天,能遇上多少原則性的大事情啊?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能讓父母家人同事朋友開心的事情,做做會死啊?

當然咯,有一段時間,我的確發現自己有滿足他人傷害自己的嗜好,但是,我及時發現,並糾正了。這個肯定和乖有關係。

總之,我從來不認為「乖」是個不好的詞語,我還是會讓女兒做個獨立的乖寶寶的。


有些被大人認定的「乖小孩」不一定就是真的乖,只是在人前表現得乖一點吧。

有沒有出息都是別人眼裡看到的。一般來說,做人做事比較靠譜的話,就是有出息。


「乖孩子」並不是好孩子!越乖的孩子,長大越讓人操心

我很清楚的記得,

我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出去玩。

路過路邊的糖果攤,

奶奶指著說:「想要嗎?」

我搖搖頭說,「不想要。」

奶奶滿意了,說:

「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

從心底來講,小小的我,其實是想吃那色彩繽紛、酸甜可口的糖果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個年代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我從心裡模模糊糊知道,我「乖」就會讓大人高興,於是,敏感的我把自己真正的感受壓抑到了一邊,努力做出那個「乖」的模樣讓自己討人喜歡。

長大以後,我成了一個不懂拒絕別人、疲憊不堪的「爛好人」。心理諮詢師告訴我,很多小時候很乖的孩子,長大了心理問題較多,原因就是,他們以滿足他人意願、獲得他人首肯為生活主導,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的真實需求,內心壓抑十分痛苦。

我還是經常看到長輩對孩子說:「再淘氣我就不喜歡你了。」或是「再這樣做我就不愛你了。」孩子眨巴著眼睛,馬上安靜下來,以證明奶奶還愛著自己。每次看到我都心裡一酸,彷彿看到幼年的自己。為了博得看護人的喜愛,情願壓抑自己真實的天性,這種偽裝起來的「乖」孩子,有什麼用呢?偏偏這樣的要挾,還不停在我們的教育生活中上演。

越「乖」的孩子,獨立能力越差

為什麼小時候「乖」的孩子可能學業出色,然而在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卻是那些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因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強,自主性越差。「乖」孩子身上有家長太多的控制感。父母期望我們走在一條可以複製黏貼的道路,過著一個大家都認同的理想生活,這就是「乖孩子」。

越乖的孩子,越容易做一個從不提問的「乖」學生、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婆婆包辦的「媽寶男」。從這個角度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

越「乖」的孩子,越容易落後於時代

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父母期望我們「考公務員,拿鐵飯碗」或者「進石油天然氣等壟斷行業」。然而,十多年過去了,做了公務員的人,忍受著低效的官僚體制;去了石油燃氣的同學,經歷著油氣的蕭條與裁員。只有那些去中關村擺地攤、折騰電子商務公司、當時讓父母操碎了心的「不乖」的孩子,如今占人先機,成了時代的弄潮兒。

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

「乖」真不是個褒義詞。

最本質的一點:這個時代是「後喻時代」:時代更新太快,很多事情,是前輩要向後輩學習,而不是我們向父輩聽話。只可惜,能認清自己視野局限的父輩並不多,大多數還認為下一代應該「乖」一點,走一條穩穩妥妥的路——越穩妥的職業,越以犧牲創新能力為代價。這個年代都是人往高出走,哪有鐵飯碗?待別人都功成名就的時候,那些聽父輩指路的「乖」孩子,才發現在而立之年需要重新改變職業航向,再一次痛苦地適應社會。

當矽谷的大街小巷已經充斥著無人駕駛汽車,當google X 實驗室進行著震撼世界的100個創意時,中國父母的「乖」,卻意味著用前人井底觀天的人生經驗,去指路後一代不可測、未可知的人生。培養孩子的目標有千千萬,最壞的那個就是「乖」小孩!

孩子的「聽話」應更多體現在生活規矩、行為道德上,而孩子天性好動,鬼主意多,父母應做出正確的引導,用於在學習和對待事情上。當孩子出鬼主意時,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挖掘更多的樂趣,引導他們應用在實際生活上。

不要讓孩子盲目聽話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他從來沒有對自己的孩子高聲說過一句話,也從來沒有說過「你要聽話」。「因為我覺得把孩子往聽話了培養那不是培養奴才嗎?」心理學家認為,三歲的孩子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即使五六歲的孩子,他們的反抗行為也是很明顯的。

我們應該培養的是一個不盲目聽話的孩子。孩子不但不盲目地聽我們的話,而且對所有值得他懷疑的問題,他都會有自己的思考,並且可以無所畏懼地說出來。而這個「無所畏懼」依賴於平時一個寬鬆的環境,假如他面對的是一個嚴厲的環境,他不敢說。我們只要從小告訴他一個原則,一個標準。在這個標準下,他知道什麼東西去執行,什麼東西堅決反對,掌握好這個度就可以了。不是不管他們,而是怎樣合理地管的問題。

孩子,你可以做生氣的小孩、真實的小孩、走自己路的小孩,唯獨,不要做一個乖小孩!


什麼才算有出息呢? 什麼才算乖小孩呢?

沒主見的人今後的生活會比較平庸

有主見、膽子大、敢於對抗權威的人雖然一開始會吃點苦頭,但如果熬過去了,學到的往往更多,社會上總有一些 陳見(舊事物)約束著人思想的進步,制約著發展;知識、與時俱進的想法能改變命運。


有句古說過 家有倔子不敗家


我覺得我可以匿名回答這個問題。

我覺得在絕大多數人眼裡,我一定是乖孩子,包括父母老師同學。

高中我爸去參加家長會,班主任對著我爸說擔心我太乖太單純擔心我會被騙。從小到大好朋友都比較喜歡讓著我,嗯,大概就是覺得我好欺負捨不得欺負的感覺吧……

首先,成績還行。不必要達到別人家孩子的標準,但是一定還能讓人放心。比如,我小學班級前三,中學年級前三,高中年級前十。這是首先能讓大家誇你乖的資本。

其次,不得不說,還有長得還行。人總是感官動物,我從小就長了一張特別討喜的臉,不是很好看,但是,我發現這張臉對老師長輩的殺傷力很大,但是……同齡人不感冒。好處第一是大家都喜歡你比如瓜子都給你多抓兩把,第二是不用擔心早戀。

因為早戀問題,第三個條件應運而生,那就是沒早戀。早戀這個事兒其實挺奇怪的,小孩子沒上小學,恨不能給自己孫子弄十個八個的童養媳,然而,孩子一上學恨不能孩子這輩子都別春心萌動了。

講講我的經歷吧,目前22歲,生命中最大的挫折是大學專業的選擇,我特別希望讀語言文字學之類的專業,然而家裡強烈建議我去讀經濟管理類,我屈服了。

大學時光很不開心,成績馬馬虎虎,生活變得格外艱難,會特別後悔自己為什麼那麼聽話沒有抗爭。然而,在現在大三的時候面臨實習的時候就突然覺得父母的選擇還是有道理的。

乖是一個所有人的衡量標準,只要你沒有忤逆他們的意思,都可以稱為乖。

然而,這個衡量標準卻很有意思,因為這個有主觀成分。比如,我大三決定去考研,考語言學,我父母表示理解和支持。之後,他們在我考研準備三個月左右以後給了我幾個信息。研究生兩年你24,語言學未來的出路究竟如何,你如果畢業找工作你的大四實習已經定下來了。

我妥協了。因為審視四周,我發現父母給的路是我目前能想像的最穩妥的。

比如,現在大三想要找實習,我已經在我所在的城市聯絡一份。告訴父母,這個假期我要晚回去一個月,我父母挺開心,覺得我長大了。兩天以後打電話,給我建議讓我回家實習,他們同樣幫我找了一份實習工作,同樣可以學到東西,並且給了我一個讓我回家的理由,我所在的城市夏天實在是太熱了,從學校到實習單位每天來回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我放棄了,妥協了。於我父母而言,我還是個乖孩子。

乖可能也是因為知道只有這樣才最好。

我每周給長輩打電話講俏皮話按時給要高考中考的表弟表妹家打電話詢問學習情況。給父母同事的孩子推薦些少兒讀物經典名著。規劃好行程出去玩走了很多很多地方。從初中開始給所有能聯繫到的老師發簡訊拜年教師節問候。寒暑假回家給長輩親戚朋友帶點小零食什麼的。雖然放棄讀語言學,但是還會幫朋友寫著文學院專業的論文大綱,在有人需要寫點什麼的時候還會想起我。

像我這樣的人,循規蹈矩,大概真的很難有很大的成就,碌碌無為,永遠不可能成為互聯網勵志的典型,更不可能在自己的專業方面有什麼建樹,平平凡凡,四處奔波。未來可能買不了很貴的東西,也很可能遇不到很好很好的人。嗯,但是,這每一步都是我所面對的所有路徑里我最不後悔的。如我父母長輩希望的那樣,安身立命,平安快樂。


我是乖小孩,有沒有出息不知道,但是心理變態


不乖沒出息的更普遍


不知道LZ的出息是否指錢/成功之類的 ?

如果只是說人格,品性考慮的話

我周圍小時候"不乖"的,完全不肯用功讀書的 , 至今沒有一個有出息的


我一直覺得很奇怪,因為我沒有小學的記憶,高中畢業過了一個暑假,我又開始忘記高中的記憶。

我一直在想,小學的我是什麼樣的人,做過什麼事,我一直在想,可是我什麼也沒想到。

直到後來我翻到了小學的教科書,裡面的每一篇文章我都記得,每一個答題方式我都滾瓜爛熟,我並沒有失憶。

我只是太乖了,以至於我的童年沒有一點值得記住的回憶。


其實因為乖小孩普遍都是很乖很聽話前途很好的,所以人們就會關注一些個別的成年後生活不太好的乖小孩。而壞小孩普遍前途都沒有乖小孩好,所以當出現壞小孩成年後生活比乖小孩好的時候,人們會倍受關注。所以就會出現了壞小孩以後的生活好過乖小孩的說法。


應該算是乖小孩把,自我感覺沒出息


在我看來,就沒有「乖小孩」這一說法,他們只是把自己的想法藏得深,自己不想表達,別人看不出來而已。社會上也沒有成熟穩重的大叔,他們心裡都住著一個小男生,他們的幼稚隱藏夠深,而你涉世未深不能察覺到!

在3月14日又一次編輯,

不要隨意揣測比你涉事更深的他的想法,裝著明白裝糊塗的揣測他的想法,投入更多的美好會讓自己死的很慘,永遠相信人都是利己的,無論再好的關係也不要作到他的觸碰底線,小男孩搖身一變也會冷漠得不要不要的!


我的經驗是,一般這種「乖小孩」有沒有出息不知道,但都是心理變態


不會


不一定。看他怎麼理解愛。


我也想說幾句,從小我就被父母認為是乖小孩很懂事的那種,以至於我妹妹現在還經常被我媽說要像哥哥學習,在學校從小學到高中我基本都是不用老是操心,現在大學沒有怎麼和老師有太多的接觸,但是從小到大也沒有犯過什麼大事,今天上課老師說的一句話讓我甚是疑惑,於是上來知乎看看,「乖小孩一定沒有出息」,總的老說這麼久了就是被別人粘上了這些懂事的標籤,讓你做什麼事情都猶猶豫豫,考略再三,不敢去做一些很冒險的事;這裡我又想問一句到底什麼是乖,什麼叫有出息呢???暫時想不到了先這樣


乖小孩其實隱含另一層意思

那就是孩子有家教懂禮貌

這樣的乖孩子是父母教導的,

古語養不教父之過就是這個意思


乖小孩 成績不低不高 我媽從來就把別人家小孩子和我做對比以至於從小到現在自卑心理蠻嚴重,因為長相比較乖性格外人看起來也乖所以很多人都說我乖又聽話,其實就是因為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成績好只能以聽話博的父母的歡心,現在長大了很多時侯做的決定都要自己拿主意,很害怕失敗害怕父母失望,如果我有孩子,講真,我不希望他乖


不一定,一個小學同學,從小就是乖寶寶,現在在北京造導彈,博士。


我心理變態,同樣


推薦閱讀:

你把什麼定義為成熟?
多看書真的可以讓人成長嗎?
怎麼才能成為一個特別的人?
為什麼說「好學生一定需要好老師」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
有沒有那麼一刻你會覺得父母拖累你?

TAG:心理學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