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突然這麼有錢?

老外同事(偏白左)有一次問到,為什麼中國突然這麼有錢。有沒有什麼比較全面又禮貌的回答?這種問題其實很多老外問的。


題主,不知你是否熟悉中國的歷史。如果你對中國歷史很熟悉,就會發現一個規律:每當天下初定,只要中國人有了和平穩定的環境,中國人就能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迅速富裕起來,用不了二三十年的時間。你說突然富起來,其實是不對的。秋天人們到底做了什麼,能這麼豐收?這個問題不能割裂地看,而要先把共和國的歷史捋一遍。秋天的豐收不能忘了春天的播種和夏天的汗水。近現代中國人爭取和平穩定的努力比起以前,更加艱辛,因此富裕也更加來之不易。下面來講講中國人是怎樣奮鬥的。

一、中國經濟的大歷史節律

中國經濟的大歷史節律,是三十年一個周期。從1949年建國到1978年改革開放,是第一個30年,師從蘇聯,經濟發展採用蘇聯模式。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是第二個30年,這個周期,中國經濟發展,師從美國,採用美國模式。目前所處的,是第三個30年大周期的開端,在這個階段,蘇聯模式和美國模式,都無法再適用於中國經濟的現實和發展,中國需要走出一個既非蘇聯模式,也非美國模式的中國模式。

第一個三十年,相當於給中國經濟建了個混凝土框架,打了個大形。第二個階段,是中國經濟的砌體階段,主體工程基本完成,用素描來說,結構都交代清楚了。第三個階段,是裝修和細節刻畫。經常有人說,為什麼中國經濟這裡不如歐美,那裡也不如。這是不在一個階段的比較,歐美的經濟都是已經完成好的作品了,掛在畫廊裡面展覽,怎麼看怎麼光鮮,而中國經濟,不過剛完成第二個階段結構造型,細節和上色都才開始。

新中國剛成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國。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上,炮兵方陣還用毛驢拉著大炮。可見,工業的底子有多麼貧弱。中國社會混亂了幾百年,終於天下太平,可以不用打仗安心搞生產了。一方面是經濟發展上面,有一百多年的欠賬,另一方面,百廢待興卻一點基礎和技術積累都沒有。這便是新中國開國之後最基本的經濟現實。

這麼低的起點決定了,中國要發展經濟,必須得向先進國家學習。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美國和蘇聯。問題是,中國想給他們當學生,他們憑什麼要教給中國發展工業的技術呢。除了利益置換,作為農業國的中國,並沒有更好的東西能拿得出手,和美蘇交換工業技術。

對美蘇兩強而言,中國繼續混亂下去是最符合它們的利益的,其次是中國劃江而治。一個統一的中國,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中國的統一,尤其是國民黨的失敗出局,讓美蘇都感到意外。它們都得重新權衡一個統一的中國,作為一支龐大的地緣力量,對美蘇的冷戰格局,意味著什麼。

斯大林的如意算盤是,中國需要出讓東北的利益,置換蘇聯的工業技術援建。毛澤東的原則是,先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概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和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這意味著,斯大林要拉中國加盟入伙,對抗美國,雅爾塔協定的既得利益,東北這一塊大肥肉就要吐出來。這筆生意,斯大林認為自己做的吃虧了。中國在東北主權問題上的寸步不讓,其實已經讓表面上親密的中蘇關係名存實亡。

斯大林失去了中國東北的地盤,在他的冷戰全局裡面,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需要在東北亞重新經營一個據點,朝鮮半島。一個完全受蘇聯控制的朝鮮半島,不僅是美國和日本的惡夢,也是中國的惡夢。毛澤東訪蘇期間就很明白了,美國人不是好東西,蘇聯人也不是好東西。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全面控制朝鮮半島,都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所以毛澤東曾勸金日成不要冒險,會招來美國人,不過金日成聽斯大林的指揮。果然美國的反應很激烈,很快加入了戰局。斯大林按兵不動,它和美國馬秸稈打狼兩頭怕,把美國這頭狼引來了,然後讓中國去打狼。

中國顯然知道這是一個坑,所以遲遲拿不定決心,打還是不打。但最後還是為了自身的地緣安全,不得不往裡面跳,蘇聯不打可以,但是中國不能不打,拿下朝鮮,美國人的戰鬥機離中國的政治心臟太近太危險了。朝鮮戰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中國也不是美國,更不是朝鮮半島,而是斯大林。中國遭受莫大的犧牲,使他出了吐出東北這塊肥肉的一口惡氣。美國在朝鮮被中國狙擊,也打破了美國對在東北亞進一步擴張的妄想,這讓斯大林在冷戰全局中,又往前邁了一步。

斯大林這個一點虧都不能吃的人,找回來了便宜之後,真正的開始對中國進行工業援建。這是中國和蘇聯進行的第二次利益置換,第一次是入伙加盟幫蘇聯對抗美國,從蘇聯手裡要回了東北和一些不痛不癢的援建項目。朝鮮戰爭,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置換的利益是蘇聯對中國的大規模工業技術援建,以及一些核技術的輸出。

在朝鮮戰爭中,美國一度對中國進行核訛詐,一個核大國,跟一個無核國家說要扔核彈,跟威脅說殺人全家是一個意思。理論上,這個被人殺全家的可能是存在的。中國只能寄希望於蘇聯對中國進行核保護,跟賭命一樣,把命交到了別人手上。為了能把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手裡,中國必須得擁有核武器。蘇聯遮遮掩掩輸出過來的核技術,再加上海外歸來的科學家的努力,中國算是初步掌握了核武器技術。

斯大林之後,赫魯曉夫掌權,這個人比斯大林還粗暴,但是沒有斯大林的才能。是個比較平庸的人。他的傑作是看美國種玉米的農業效益很好,就強行在蘇聯全境大面積種植玉米,因為地處寒帶光照不足,很多玉米連個穗都結不出來。玉米小王子對斯大林進行了鞭屍清算,也停止了政治經濟方面的一切斯大林主義。

他停止了輸出革命,還打算讓蘇聯經濟,從過於偏重軍事工業,調整經濟結構,這個調整,使得蘇聯國力開始下滑。從種玉米這件事來看,他並不是發展經濟的一個好手,而是個搞經濟的臭棋簍子。蘇聯國力下滑,為了拉攏中國制衡美國,玉米小王子只得再次對中國進行技術援助。

在美蘇爭霸中,蘇聯最大的瓶頸是人口太少,他們有資源有技術,但是人口短缺。人都用來搞軍工國防工業,搞重工業,那麼輕工和農業,就沒人幹活了,所以這導致蘇聯雖然作為一個強權國家,但是國內卻經常因為鬧饑荒餓死人。蘇聯如果要贏得和美國的爭霸賽,它需要得到更多的工業人口。

作為當時蘇聯盟友的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口。但是在蘇聯看來,中國是一個民族主義國家,只講現實利益,不講意識形態,不好哄。把中國人工業化了之後,一個強大起來的中國,反而比美國更可怕。所以蘇聯的歷任領導人都批評中國的領導人,太熱愛自己的國家了。這是他們的底線,中國如果不讓渡部分主權,蘇聯不可能全面工業化中國讓中國變成強國。中國顯然無法和蘇聯人做這種利益置換。

蘇聯去哪裡獲得更多的工業人口呢,赫魯曉夫的繼任者,勃列日涅夫,受曾經的沙皇彼得大帝的指引,定下了南下戰略。控制阿富汗,再向南衝破巴基斯坦,擁抱印度洋,控制波斯灣的產油國,然後和印度連成一片,這樣蘇聯就可以有源源不斷的人口了,而且不用擔心強大起來的印度,會威脅到蘇聯的國土安全。這看上去是個好主意。雖然印度人口很多,全要素生產效率卻很低下,但蘇聯如果能佔有了這麼多人口,對贏得冷戰總也可以有個盼頭。

勃列日涅夫有個怪癖,特別喜歡強吻別人,不分男女。連他的下屬和同志,都被他親的敢怒不敢言。熱吻狂魔一改玉米小王子收縮的對外政策,再次開始向外擴張,恢復了斯大林主義,他看到中國的核工業開始有了初步的成果,他的不安全感爆發了,弄出來了珍寶島戰役,使得中蘇戰爭惡化到了歷史最低點。

熱吻狂魔和美國談判說,趁著中國現在核武器技術還沒成熟,我們一起去殺他全家吧,不然以後再也沒機會了。美國被熱吻狂魔咄咄逼人的擴張,搞的壓力很大,所以它需要中國幫它來化解掉蘇聯的一部分壓力。美國不同意做這筆生意,無形中,美國和中國做了一筆利益置換,以核保護來置換中國制衡蘇聯。這也給後來的中美關係正常化,做了鋪墊。

繼朝鮮戰爭被美國人威脅殺全家之後,中國人再次被蘇聯人核訛詐。為什麼建國後的前三十年,中國人都顯得那麼亢奮呢,因為那種被殺全家的涼透脊背的恐怖感覺,讓人不時刻枕戈待旦的,就沒法活下去。中國甚至連做日本韓國這種附庸國的資格都沒有,因為這麼大的國家,即便做附庸國,也會造成宗主國的不安全感,依然還是會被肢解成很多塊才行。

肢解完了,還會再讓不同的傀儡國之間互相不停的打仗,以消耗掉中國過多的人口。如此一來,中國人建國前幾百年的戰亂,又要重演了。近現代中國的命運就是這麼艱難坎坷,不站起來不強大,連跪的資格都沒有。很多中國人羨慕日本人被美國奴役了,能有那麼好的生活水平,口水吧啦的認為中國也能被美國奴役就好了。這種想法太天真,中國如果變成傀儡國家,中國的參照樣本不是日本,而是伊拉克。

在被稱為帝國墳場的阿富汗,熱吻狂魔的帝國夢破碎了。蘇聯無法南下,印度被巴基斯坦擋著,也無法北上,得不到印度的人口,冷戰這盤棋,蘇聯已經算是輸掉了。當時蘇聯加東歐,總人口3億出頭。而美歐日加起來,工業化人口是蘇聯的三倍左右。隨著工業化的技術越來越複雜,體系越來越龐大,美國可以有足夠的人口來進行全生產分工,但是蘇聯不行。蘇聯因為人口所限,只能偏重於發展保命的國防工業和重工業。結構缺陷導致,蘇聯的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

讓蘇聯真正解體的,不是美國人的和平演變使然,而是經濟崩潰所致。美國在兼顧和蘇聯進行軍備競賽的同時,因為工業人口規模上的優勢,其他的工業生產,可以照常運行。但是蘇聯不行,隨著冷戰軍備競賽的升級,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所佔據的蘇聯人口與資源越來越多,其他的工業部門,就更加無法兼顧,這樣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經濟,就難以為繼了。先是東歐劇變,然後接著就是蘇聯解體。

自從中蘇關係全面交惡,中國的經濟建設,也只能在有限的技術積累和儲備中,自己摸瞎瞎了。得不得技術和資本的支持,中國巨量的人口,只能休眠在一畝三分地上,並不能形成人力資本。美蘇都對中國進行了技術封鎖。為什麼日本可以在二戰後快速的成為發達國家了,因為它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戰後日本的工業技術,90%都是從英美引進的。中國呢,除了跟斯大林與赫魯曉夫利益置換的那麼點有限的技術儲備,就再也沒有其他的技術來源。資本上,和技術一樣貧窮。在工業文明時代,光靠賣大蘿蔔,換不了幾個錢。

蘇聯陣營的技術援助枯竭,中國要想獲得新的技術來源,只能倒向美國陣營。但是和蘇聯對中國變強大的擔心一樣,中國也會給美國帶來不安全感。所以中國向美國尋求技術支援,無異於與虎謀皮。中國1978年宣布改革開放,意思就是說,我不跟蘇聯玩了,美國,我要來跟你玩了。美國人說,我為啥要和你玩啊,你那麼窮。所以,還是得要利益置換。這次和美國的利益置換,也是一場戰爭,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打敗「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後,既給美國人在越南的失敗報了仇,也和美國一起抗衡了蘇聯的全球擴張,中美關係迎來了蜜月期。在這段短暫的蜜月期里,美歐像擠牙膏一樣,向中國進行了有限的技術輸出。美國和蘇聯一樣,對中國採取的策略也是喂幾口,馬上就再勒脖子。因為在80年代末,中國未能向美國預期的那樣,發生東歐式的的劇變,所以中美的蜜月期結束了。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不再需要聯合中國抗衡蘇聯,和中國也就沒了什麼可置換的利益。

蜜月期結束後,整個90年代,美國開始對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的鎖喉勒脖子動作。勒的最嚴重的一次,是台海危機,差點勒斷氣。中國和美國之前的蜜月期,讓台灣很難受。隨著冷戰結束,中美關係開始降溫,台灣認為它又可以邀寵了。95年中國成為關貿總協定觀察員國家,這次突破,刺激到了台灣,他們自稱皇民的李縣長,開始用訪美和台獨等問題,離間中美。

中國加入關貿總協定的復關談判,黑頭髮談成了白頭髮,依然沒談成,隨著關貿總協定升級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復關談判也就變成了入世談判。為了入世這件事,中國用了15年。橫向的對比下,日本入世,用了兩年半。香港只用了一天。社會主義國家波蘭,在67年申請,當時就加入。可見,這不是人權問題,跟是不是市場經濟也無關,也不是社會制度問題,只是個單純的勒脖子問題。

台海危機最大的受益者是台灣。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中國的復關申請,眼看著勝利在望,被李皇民縣長這麼一攪局,隨後世貿組織成立取代了關貿總協定,復關變成了更艱難的入世談判。門檻和加碼再次抬高。劍拔弩張的台海危機,使得中美關係,也一度降至冰點。甚至險些釀成一場戰爭。

從全球格局看,蘇聯解體,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從此它可以橫行天下。其次是歐洲,隨時都會被蘇聯碾壓和吊打的軍事風險解除了。第三是中國,不用再承受來自北方的巨大威脅。這時候的世界格局,美,中,歐,俄,幾支力量的心態十分微妙。美國想一超獨霸,中俄歐當然不服氣,認為一個多極世界更符合大家的利益,畢竟,大家都受夠了冷戰那種枕戈待旦的日子。

美國想要一超獨霸,它就得除了勒中國的脖子,還要勒俄羅斯和歐洲的脖子。俄羅斯,直接被勒的斷氣了,國民經濟陷入癱瘓。中國呢,雖然被勒的很難受,但是還能憋的住。歐洲這時候心思最活絡,它認為蘇聯一解體,歐洲就可以恢復二戰前的輝煌,通過政治和經濟一體化,讓歐洲成為世界的一極。歐洲一體化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最後在東南歐的地方,南聯盟這個釘子拔不掉。因為那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雖然蘇聯分裂了,歐洲在軍事上依然無法和俄羅斯抗衡,在戰略上,歐洲既然無法接納俄羅斯進入歐盟,那麼俄羅斯就不是朋友,就無法在拔釘子這件事上,和俄羅斯進行利益置換。這時候歐洲認為,可以借刀殺人,用美國的力量,扒掉這個釘子。哪裡想得到,借刀殺人,演變成了引狼入室。科索沃戰爭,是冷戰後中美俄歐國際四支力量的大匯演,此戰過後,多極化世界格局的肥皂泡被美國刺破。

中國在科索沃戰爭中,大使館被炸,死了三個人。這裡面不僅是鮮血,更是屈辱。俄羅斯在這一局中,也極其的屈辱,軍隊開過去準備干預,美國對葉利欽說,你敢動一動,我就不貸款給你了。人窮志短啊,葉利欽馬上乖乖的打道回府,這麼窩囊的回去估計葉利欽能憋出一場病,還得蒙著被子哭幾天。歐盟呢,也被揍醒了,想恢復二戰前的輝煌,沒有獨立的軍事力量,那麼就只是個幻想,歐洲總算弄明白了,它只是美國的附庸,不能想太多。

經過科索沃戰爭的教訓,中俄歐要想實現多極世界格局,除了抱團沒有其他出路。不然大家都得永遠被美國勒脖子。對美國來說呢,他的全球統治戰略,是防止出現另一個強權國家。他的更大的戰略,是防止歐亞一體化,歐洲有資本和技術,俄羅斯有資源,中國有人口。這麼一整合,美國就被邊緣化了。航母再強,也不能開到陸地上和中俄的陸軍打仗,這對於海權興國的美國,如果歐亞一體化了,它的航母編隊,也就再無用武之地。

為了防止中俄歐抱團取暖,美國需要分化中俄歐。它要和中國再做一次生意,進行利益置換。這個生意是,美國放中國入世,換中國和美國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美國認為,通過這一招,它就可以一勞永逸的消除中俄歐對多極世界格局的幻想。柯林頓是怎麼想的呢,放中國入世,中國有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強大。不放中國入世,只會把中國逼向歐亞大陸一體化這條路上,整合起來的歐亞大陸,比一個單獨強大起來的中國,更可怕。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他忌憚中國的潛力,但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把中國和自己的利益綁在一起,另一邊讓歐洲和俄羅斯去互相掐脖子。本來美國需要不停的勒中俄歐脖子才能維護一超獨霸的格局,現在美國可以翹起二郎腿什麼也不幹,就能維護它的全球霸權了。這個構想美不美?不得不說,美國人的這步棋下的真漂亮。中國入世,標誌著多極世界格局的破產,美國終於實現了它天下共主的霸權夢。

入世對中國經濟有多重要呢,從一個數據可見一斑。1990年-2000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的餘額是5000億美元。2001-2010年,中國FDI的餘額是1.8萬億美元。入世的十年,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活力和能量,甚至可以說,超過了建國後的前50年的總和。這十幾年裡面,中國地表以上的建築新增加量,可能超過了中國過去5000年的總和。資本,人力加技術,工業化的魔力,讓中國經濟,從只有骨架,變得血肉豐滿。

在美國人的設想里,中國只是一個大號的馬來西亞。如果中國只是用褲子換飛機,那麼如論如何,中美經濟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衡。入世後的十年中美蜜月期,為中國經濟帶來了瘋長。出乎美國意料的是,中國的產業升級太快,競爭優勢太強大,只不過用了十幾年時間,中國的出口導向戰略使得中國商品,所向披靡,中國從一個大號的馬來西亞,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

隨著中國產業升級的加速,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越來越嚴重。08年次貸危機宣告,美國主導的現有的全球貿易格局,已經崩潰。如果出現了超出掌控的意料之外的狀況,那麼顯然說明,美國的這盤棋中,它一定漏算了什麼。它漏算的是中國的人口規模效應,以及中國人可怕的全要素生產率。

二、人多真的力量大

光有人口規模,沒有全要素生產率,即便有了資本和技術,也是無法成為工業化強國的,這個例子是印度。光有全要素生產率,有資本和技術,但是沒有人口規模,也是無法成為工業化強國的,這個例子是韓國。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具備全要素生產率和人口規模優勢的國家。所以只需要資本和技術條件齊備,中國經濟就會爆發。

全要素生產率是什麼呢,用三句話可以概括,物盡其用,人盡其能,花錢花在刀刃上。舉個例子來說明下中國人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可怕程度。一隻雞,作為要素資源,國外人可能把大腿肉吃了,雞胸肉吃了,其他的就都扔了,或者乾脆做肥料。

而中國人則不然,不光雞肉吃光,腿骨頭裡面的骨髓還要吸掉,雞頭吃了,雞脖子吃了,雞雜碎吃了,雞毛也要用來做雞毛撣子,以前還經常用雞毛裝在風箱裡面拉風箱。這種近乎本能的可怕的資源利用高效率,是中國人幾千年進化出來的生存智慧,不是其他民族可以短時間能學會的。

前面已經說到,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短缺。它不缺技術,也不缺資本。但是隨著工業技術的升級,生產鏈變的越來越長,技術變的越來越複雜,分工就要求越來越細。到了後來,一輛波音飛機的零件總數,可以多達幾百萬個。沒有足夠的人口來支撐,那麼就無法完成生產分工和協作。

工業化發展到這一步,美國心知肚明,即便它不放中國入世,讓中國加入到美國陣營,那麼對人口同樣如饑似渴的歐洲等發達國家,也會把中國納入他們的生產和分工體系,進而形成一個新的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和貿易標準。事情到了那一步,美國就被涼一邊了。中國加入全球分工和貿易體系,是工業化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美國出於自身的地緣考量,曾嘗試使用東南亞等國的人口來參與分工,但是並不成功。

再來看蘇聯是怎麼因為人口短缺而失敗的。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熱吻狂魔勃列日涅夫出訪埃及。安瓦爾·薩達特總統請求蘇聯提供三筆經濟援助。第一筆是100萬噸煤。說沒問題給給給。又還要20條遠洋貨輪。給給給。最後埃及總統想要一輛自行車,送給他的孩子做生日禮物。熱吻狂魔一聽自行車就癲了,你要啥自行車啊,我們的同志波蘭人不生產自行車。

蘇聯和它的盟國,為什麼不生產自行車呢,因為輕工業的門類太多,分工也太複雜。他們有限的人口,只能用來發展重工業,重化工與國防工業這種保命產業。自己不生產,就只能靠進口,進口拿什麼跟別人換呢,不可能拿自己保命的技術和產品,和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貿易。只能用資源,來和西方世界換輕工產品。這也正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落入資源陷阱的根本原因。自己不生產自行車,又不能拿導彈去換自行車,只能拿石油天然氣來換自行車了。

民國的經濟結構,和蘇聯相比,則陷入了另一種很極端的結構性失衡里。在民國的黃金十年,中國並沒有優先發展保命的重工業,重化工和國防工業。而是選擇了發展麵粉和紡織日用商品等輕工業。這十年的機遇一閃即逝,等到日本人打上門來,不要說坦克飛機和大炮了,連個槍都造不出來。

一個國家,要成為大國和強國,首先,得有足夠的工業人口來進行重工業,重化工和國防工業的生產。其次,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又需要有完備並發達的輕工業體系。等工業生產和分工越來越複雜,那麼就需要一個為生產做服務的第三和第四產業,這又得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口來支撐。這也就註定了,韓國日本這種國家,技術再發達,也不可能造出來波音大飛機這種產品。因為工業化人口沒那麼多。

中國的規模巨大的人口,在變成工業人口之前,一直都是處於休眠狀態,主要的人口都是作為農業人口,被低效率的空置著。在工業社會,人力只有與資本和技術相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人力資源要素的價值。中國作為後進國家,先進國家喂點餅,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就往前拱一步卒,再喂一口,再拱一步。雖然國內的科技研發,也在自力更生的奮鬥著,但是沒有技術儲備情況下的自主技術創新,很難追上和超越發達國家。

而當入世的閘門一開,不光資本蜂擁而至,技術也跟著資本一起進來了。這些餅大部分都可以敞開吃,如饑似渴的中國經濟,向餓狼一樣的撲了上去。十幾年時間,資本積累完成了,產能積累完成了,技術儲備和積累基本完成了,農業人口轉變成工業人口,產業工人隊伍有了,工程師隊伍也在生產的鍛煉中,成長了起來。這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人口的人力資源的價值。

更具長遠價值是中國經濟活動生態化了。中國經濟先是出現了區域產業集群生態,然後這些產業鏈縱橫交織,連成了網,規模經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降低了成本,它更神奇的地方在於出現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它會自組織,自適應,自迭代,自創新,自實現。連成一體的中國經濟出現了一體化現象,它有了生命,開始作為一個有機的系統而存在,並向前自我驅動。至此,中國經濟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進入了後工業化的階段。

三、從活命經濟到發財經濟的轉型

看中國近現代經濟的歷史,事後用後來的一套,會老覺得以前的經濟模式,這裡不對,那裡也不對。跨歷史周期,跨階段,如同在大宋的審美觀評價著大明朝的風情,對於經濟分析來說,穿越是一個大忌。中國經濟在第一個三十年,之所以會那樣,是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比如說,為什麼中國科技不如美國,因為中美兩國當前的經濟現實,各有個的周期,不在一個階段,沒法比。

中國經濟在第一個三十年,最大的主旋律,不是繁榮富強,而是保命。在這個階段,重工業,重化工,國防工業,才是永恆的建設主題。而且,為了擔心工業太聚集,擔心被美蘇一鍋端了,又要搞大三線建設。

因為不能寄希望於美蘇的仁慈,他們要是真來殺全家了怎麼辦呢,為了不被一下子把人都殺光,還要挖防空洞,還要鼓勵生育。整個前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基調,都是如此。有限的資源都用在發展保命工業上,那麼輕工業就比較落後。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和輕工業商品來發展國際貿易,很多時候,農業就得反哺工業。

一直到70年代末期,中國的核工業,和導彈技術等國防工業基本成熟,這條命算是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了。如果還像50-60年代那樣,連命都保不住,一打仗就被人威脅殺全家,跟美國人談改革開放,沒資格談。第一個三十年,枕戈待旦的活命經濟,為第二個三十年叩開國際市場,打下了基礎。

第一個三十年,中國的保命經濟,使得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從實力上,真正的站起來了。第二個三十年,保住命了,站起來了,才可以談謀求變得強大,才能去闖世界。以中國的人口規模,和全要素效率優勢,只要世界敞開了懷抱歡迎中國,中國經濟,在國際競爭上,肯定會表現的一騎絕塵。

可是,這並不是一個友好的世界,它不僅不友好,而且很強硬很冷酷。80-90年代,中國只能做點小生意,掙點小錢。這滿足不了中國,因為窮的太久了,中國想發大財,中國為了發這個大財,已經準備了很久。出口導向戰略,早早的就制定與籌劃好了,無奈,世界只給開了個門縫。而當入世的那扇大門一開,接下來,就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得住中國人了。

和美國利益捆綁在一起,使中國積累了大量的外貿盈餘,和資本賬戶盈餘。外匯占款,是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的主要原因。加了美元槓桿的中國經濟,使得信貸狂潮湧入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裡,它在消費層面,造成了房價等資產的暴漲,在出口方面,摧垮了發達國家的需求市場,在投資方面,擴張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基本上,國內外的所有問題,都是來自中美之間的一次蜜月。

這次大歷史周期的經濟轉型,內外部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難。在第二個三十年大歷史周期中,頭十年美國跟中國蜜月了一把,接著的十年,美國勒了中國十年脖子。第三個十年,又蜜月了一把。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中美的蜜月期,又要結束了。

四、從發財經濟到老闆經濟的再轉型

中美關係有著很強的規律性。十年一個大周期,蜜月期,勒脖子,蜜月期,再勒脖子。不過目前所處的這個十年,美國想重返亞太勒中國脖子,可能沒法再像90年代勒的那麼隨心所欲。90年代,第七艦隊可以大搖大擺的開到台灣海峽耀武揚威。現在,估計能開的進來,不一定還能開得出去。

如果床破上台,繼目前這個勒脖子周期過後,中美關係,可能降迎來下一個蜜月期。瞎使勁也勒不出來個什麼所以然,除了自己累半死。所以,美國不會這麼無畏的空耗在和中國的鬥雞式纏鬥上。中國關係,降進入下一輪的利益置換。

中國的開價,不外乎是人民幣國家化,一路一帶整合歐亞大陸。中國現在有錢有技術有產能了,要從發財經濟向老闆經濟轉型。而美國的開價將會是,保持台灣現狀,維護東北亞現有秩序。接下來的十年,台灣問題應該不會出現破局,東北亞也不會出現破局。中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讓自己變的更強大,這時候在台灣和東北亞強行突破,並沒有絕對的把握和勝算,風險是很大的。

而美國在下一輪利益置換中,能得到什麼呢,它得到的是,一個沒落帝國再多十年的虛幻的安全感。美國人喬治·凱南認為蘇聯是個瘋子,還專門研究了蘇聯人的行為根源,得出的結論是,蘇聯人之所以這麼喪心病狂,是因為他們極度的缺乏安全感。其實美國也和蘇聯一樣,也是一個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國家,他們自己也非常喪心病狂。

再多十年的安全感,對美國來說,即便它虛幻,也很受用。安全感對美國人來說,和多蘇聯人來說一樣值錢。中國的國力,將在下一個中美蜜月期的階段,再次大幅增強。等結束下一輪的中美蜜月期,大概要到2030年,台灣問題,東北亞格局,都會迎來巨變,因為要換天了。

對於台灣,和東北亞的那些國家來說,他們的心態,現在很微妙。美國需要再多十年的虛幻的安全感,但是這些傀儡國家和地區不需要。它們感受到的是驚恐,日本想要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並不是信口開河的玩笑話,而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地緣驚恐的外現。這種驚恐,韓國和台灣都有,朝鮮也有。

中國經濟,從目前形勢看,將勢不可擋的從發財經濟,向老闆經濟轉型。這個老闆經濟,包括一整套的全球貨幣體系,全球貿易體系,全球政治體系和全球安全體系。十年時間,應該夠用了。我們當前所看到的國內國際的大動靜,大熱鬧,都是這個大歷史周期,轉型和切換的關口,所帶來的難以避免的牽動,和舊秩序的碎裂聲。

五、美蘇派的終結與中國派的鼎盛

歷史上中國人向來厭惡打仗,打仗的目的也是以戰止戰,根本目的是為了天下太平,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不過呢,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令人哭笑不得,不是你想好好過日子,別人就會給你送來一陣春風。中國一建國,身邊就站倆瘋子,蘇聯和美國。這個歷史現實,決定了我們的政治現實,政治現實,又決定了我們的經濟現實。

如果中國不理這兩個瘋子,那麼就會被他們聯手殺全家。所以,中國必須得靠著在倆瘋子中間找平衡來保命。在一開始,中國幫助一個瘋子打另一個瘋子。後來又幫著後一個瘋子打前一個瘋子。好不容易,幫著一個瘋子把另一個瘋子打死了。剩下來的這個瘋子還想勒死中國。看勒了十年沒勒死,又攤上瘋子家裡活太忙,人手不夠用的,這瘋子便悻悻然的讓中國去給他搬磚了。

和蘇聯那個瘋子站一起打美國那個瘋子,中國的國家利益就要和蘇聯捆綁在一起。那麼,中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得跟蘇聯這個瘋子接軌。後來,為了打蘇聯,中國又不得不和美國這個瘋子站在一起。和美國站在一起,也同樣意味著,我們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得跟美國人接軌。

和美國進行利益捆綁,那麼之前和蘇聯捆綁在一起的利益,就得進行利益解綁。無論是利益捆綁還是解綁,都會造成社會上的大動蕩。尤其是人們思想上的大動蕩。現在,中美關係的上一輪蜜月期結束了,中國要對之前和美國捆綁在一起的利益,進行解綁。從思想到文化,再到經濟與生活,方方面面的都要進行解綁。

這就造成了很多人的思想震蕩,中國和美國利益解綁,一些人覺得,那豈不是要回到和蘇聯捆綁的老路上去了呢。這是一種很典型的二極體思維,非此即彼,非美即蘇,理解不了第三種可能性。蘇聯那個瘋子,早就被打死了,和美國利益解綁,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回滾到蘇聯那一套。中國和美國利益解綁,是為了徹底擺脫瘋子的淫威,真正的做回自己。當初和美國捆綁在一起,不過就是為了利益,這是一樁生意買賣。現在生意做完了,大家各數各的錢,也該各回各家的散了。

做生意,最忌諱的就是感情用事。國與國之間的生意,更是如此。在和美國捆綁的這些年,很多人難免會對美國產生感情,甚至認為美國對中國有恩,還有人認為,蘇聯對中國也有恩。這就是感情用事了。中國什麼也不欠這兩個瘋子的,中國得到的來自美蘇的一切技術支援,都是用血與屈辱跟這兩個瘋子換來的。都是等價的交換,所以恩情無從談起。

朝鮮戰場上的英靈,越南戰場上的英靈,被炸大使館的英靈,南海撞機的英靈,他們都是因為美蘇的霸權淫威而犧牲。並不是說中國主動的要拿鮮血做籌碼和這倆瘋子做生意,而是這兩個瘋子認為,中國你這麼窮,你除了命和屈辱,沒有其他的東西和我交換。國家如此,人也如此,當一個人落魄窮困的時候,除了命值錢,除了尊嚴值錢,其他的都不值錢。沒有人會願意和窮人談理想談人生。

中國沒有左派,也沒有右派,用法國大革命的那一套政治譜系,套用中國的社會現實,是十分幼稚的做法。中國只有蘇聯派、美國派和中國派三派。在和蘇聯利益捆綁的時候,蘇聯派佔上風。在和美國利益捆綁的時候,美國派佔上風。在和蘇聯利益解綁的時候,蘇聯派失勢,在和美國利益解綁的時候,美國派自然也要失勢。等和美國這一輪利益解綁完畢,中國派,將橫掃蘇聯派和美國派。

中國派,在文化,政治,經濟,金融,軍事,等各方面,都將全面的體現中國利益和中國意志。中國不再需要低頭哈腰的為了能和別人接軌,從黑頭髮熬成白頭髮。中國派,要走的是中國道路,要體現的是中國精神,要建立的是中國標準,未來不再是我們求著跟別人接軌,而是別人求著和我們接軌。這便是中國派的中國道路。

現在所看到的很多經濟現象,比如股市異常波動,房價異常波動,就是眼下正在進行的和美國利益解綁所導致的動蕩。尤其也包括,一些人思想上的動蕩,和情緒上的歇斯底里。和美國這個瘋子捆綁在一起久了,很多人內心裡也把自己也當成了瘋子,產生了感情,不願意解綁,經濟利益上,也更是如此。

思想上與美國解綁,很多人會覺得普世價值護體很好,不能丟。普世價值論,跟基督教的福音書一樣,都是無稽之談,它是新版的福音書。如果熊貓統一了地球,不要懷疑,吃竹子也會成為普世價值。所謂的普世價值,不過就是地球統治者的私人性的,強行推己及人的惡趣味。自己喜歡吃竹子,就讓全地球的人都吃竹子,自己喜歡尿炕,就讓全球人民都熱愛尿炕。中國人認為,只有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這樣才能大家都過的好。

等這兩個瘋子都死了,天下也就真正的太平了,想好好過日子的人,才能有條件好好的過日子。好好過日子,才是真正的中國道路,美蘇那種基於精神深處的不安全感導致的瘋狂行為,與各種歇斯底里的思想,對好好過日子,並沒有什麼現實好處。對於個體的人來說,想更好的過日子,就要與這些瘋子思想解綁,重塑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經濟現象,就像一隻插在水盆里的溫度計。如果擋住下面的水盆,把水盆變成一個黑箱。那麼只盯著溫度計看,一會看它呼呼呼的溫度上漲,一會看又呼呼呼的溫度往下掉。只盯著溫度計,能預料溫度計上的刻度下一步是漲還是跌嗎,顯然無法做到,甚至連溫度計的溫度為什麼漲跌,也無法解釋。

脫離下面的水盆研究溫度計的溫度變化,那麼這就是一門類似占星術的學問。同理,脫離經濟現象下層的政治與軍事博弈來理解經濟,也是一門神學。為什麼經濟學家無法預測經濟危機?因為他們的思維訓練和經濟學系統教育,教導他們只需要盯著溫度計看就行了。

目前比較令人們普遍感到焦慮的是,中國經濟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房價和股市為什麼這麼異常,未來又會怎樣,等等問題。要理解中國經濟現狀,就要弄明白中國經濟為何會演進到現在這樣,它背後的推動力又是什麼。推動中國經濟演進的深層驅動力,並非經濟規律,而是大國博弈的血火奔流。

如果只盯著中國經濟來理解中國經濟,看到的無非是股市和房價波動,進出口數據,GDP數據,CPI,PMI,等等,這些指標和數據的上下浮動與變化。而真正的要揭開中國經濟這個溫度計下面的黑箱,看中國經濟這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與演進,會發現真正驅動著它的,不是經濟規律,而是更底層的全球政治的大國博弈,這個驅動力,從建國到現在,它一直都像血與火一樣的在奔流。未來,也仍將繼續向前奔流。

內容來自至道學宮 中國經濟的血火奔流六十年


先來看一張圖

簡化一下模型,如上圖所示:假設人群的收入分布不變,整個三角形向上移動一些,人們的真實收入中位數翻番。

但這個中位數翻番卻帶來了上圖中10倍的歐美旅遊增長和5倍的汽車銷量提升。

我們都知道,人類首先需要吃飽穿暖,才有閑錢去搞娛樂、旅遊、汽車、高等教育、科研這些高端的東西。

假設人均5000美元是人們吃飽喝足的基準線,那麼對於人均三千美元的經濟體,就只有塔尖的一丟丟人能出國旅遊,能購買汽車。

而當這個平均數翻番後,帶來的則是塔尖面積數量級的增長

這是一個簡單的幾何問題。

第一個三角形,對應著中國10年前人均gdp只有兩三千美元的時期。而第二個三角形,就對應近年來七八千美元的階段。扣除物價因素,2016年相比2006年,中國的gdp實際增長了約130%。

但是,這130%的gdp實際增速,卻造成了2016年相比2006年1000%的赴美國旅遊人數增長,和400%的汽車銷量增長。

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是:2016年,中國最窮省之一的貴州,人均汽車銷量是2006年廣東的近3倍。

就題主問題的描述而言:對於歐美人民來說,他們感到中國富裕,主要來自於中國遊客、學生、投資客、移民在數量和財富上的迅猛增加,以及中國在全球媒體上有關科技、軍事、政治影響力的提升。

出國旅遊人次暴增

對外投資大漲

軍艦下餃子

論文和專利爆髮式增長

一項項科技被突破

這些對外影響力,大都屬於金字塔尖的那部分,也就是吃飽喝足,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後,才有精力搞的東西。

所以哪怕中國經濟只是翻倍增長,對於題主所說的歐美人民而言,這些他們能感受到上層建築的增速,就可能是數量級的。

同樣的,我們回頭來看中國的廣大三四線城市 ,對於許多一線居民來說,他們看到三四線城市的爆髮式增長,就和歐美人看中國是一樣的。

對於一線的知乎群眾而言,突然的,中國的廣大二線城市都有了四五百米的高樓,小城市的親戚朋友們都買上了車,小時候的同學們,國慶節不是在歐洲就是在澳洲。

同樣的,10年前,我們的軍費大多用於裝備維持和發工資,好多年就下水兩條052C。而當軍費快速增加後,能夠用於新裝備研發、重點攻關的費用就冒出來了,於是一打一打的盾艦下水,隱形戰機、運20等等,都有了突破。

無論是什麼領域,一旦突破了基本生活線,三角形上移所帶來的上層建築規模的幾何級增長都是非常可怕的

當中國整體再翻一番後,中國的中位線群眾去歐美旅遊都不是難事了:我們假設10年後,7億中國人都過了上面的紅線,每人每20年去一次美國,那就是每年3500萬人次,比現在又翻了10倍。

同樣的:學樂器的人口,常年健身的人口,能發表國際頂尖論文的人口,不隨地吐痰的人口,能隨意買星巴克的人口,等等

許多東西,包括未來的產業預測,都可以通過這個金字塔方式來估計

到2030年代,也許中國經濟相比現在只增長了兩倍

但可能屆時神州大地就會有幾億和如今知乎群眾一樣生活體驗和價值觀的人了

==========================

下圖為美國家庭收入分布圖,0-20萬美元每5k美元一檔。20萬美元以上的分為20-25萬,以及25萬以上兩檔,和之前的不可比,在圖中未列出,但換算回來大致也是繼續一個長尾的趨勢。

最最窮的人,因為政府兜底,比例不會很多,不至於無法溫飽

除去最最窮的,往上就是一個金字塔型越來越小的比例了,而且越往上斜率越大。

具體點,就是右圖中這種「飛船型」,除去少部分最最窮的,和上述「金字塔」形區別不大,可以推導出和上文同樣的結論。

中國沒有如此詳盡的分段數據,但根據各類研究,和上述形狀差別不大,區別就是中國的「飛船」尾巴更大一些,上頭更小一些——收入差別更大。

過去幾年,中國的許多「高端數據」,比如汽車銷量、豪車銷量、出境旅遊人數、手機平均價格、咖啡零售額、頂級論文增速,國際專利增速等等,都遠超過經濟平均增速,就是因為這個「飛船」向上運行所帶來的。


埋頭苦幹40年,這還叫突然?

不過複利效應確實超出人的感知經驗。你站在1978年,怎麼也想不到40年後中國會發展成這樣,就連總設計師也萬萬想不到。

你注意當年鄧公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實現溫飽;

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再翻一番,達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再翻兩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但,發動機一啟動,長期複利增長發揮威力,現實遠超出預計:

第一步和第二步,也就是1981-2000年翻2番,增長400%——中國實際的經濟增長高達623%。第三步從2000年到2050年,再翻兩番,也就是1981到2050年GDP翻4番,16倍,增長1600%——實際上,中國2014年經濟規模已經較1981年增長超過2200%。中國提前38年實現鄧的三步走戰略。

多數人容易高估未來1年的變化,低估未來40年的變革,這是真的。無論中國經濟,還是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區塊鏈、無人駕駛、量子計算機。

--

怎麼搞懂你所在城市各個區域房價?怎麼找你所在城市價格更低的地鐵房?

微信搜索「未來知識圖譜」,關注後回復「北京地鐵房」即可查看北京地鐵周邊房產價格,回復「深圳地鐵房」即可查看深圳地鐵周邊房產價格,其他城市同理。

目前已開通20個城市地鐵找房功能: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成都、武漢、南京、蘇州、西安;

鄭州、重慶、長沙、天津、合肥、廈門、福州、佛山、東莞、青島。

有興趣不妨試試。


因為有數以億計的底層人民不斷地支撐供養最有錢的階級。

他們拿著最低的工資輸出著不成比的勞動力。

他們任勞任怨地接受著剝削而不自知。

他們堅定地跟隨著黨的領導努力的建設著中國。

正是因為有這批人,中國才能發展起來。

正是有這種實幹精神的中國才會令其他國家畏懼。

你問中國為什麼突然這麼有錢?

因為你只看到了少數最有錢那批人的揮霍,沒有看到多數普通人的辛苦。


中國並沒有突然這麼有錢,中國只是給人突然有錢的假象。

你說中國突然有錢了,發達了,土豪了,一堆中國人會站出來反駁你。他們說中國還有4000多萬貧困人口等待脫貧,除此之外無數的中國人看不起病,上不起學,買不起房,哪裡有錢了?

客觀地說,中國的人均GDP才過了8000美元,世界排名在70名左右,相比世界人均GDP(10000美元左右)還有一段距離。現階段的中國只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整體而言還是一個窮國。

但中國是一個巨型國家,GDP總量世界第二,還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外匯諸備國。近年來中國領頭創建了亞投行,推出一帶一路戰略,在世界各地併購企業,中國遊客遍布各國旅遊景點,還有先富起來的少數人喜歡炫富顯擺。從這些方面來看,中國好像突然有錢了,給人土豪的感覺。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確實有了驚人的進步,這得益於國家政策的適宜和億萬人民的辛勤勞動。改革開放之前的30年,雖然國家經歷了很多曲折,但在普及基礎教育,普及醫療,建立現代工業體系,強化國民意識,建立現代國家制度等方面為後來的經濟騰飛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中國今天取得的這點成績,是全國人民幾十年艱苦奮鬥的結果,不可能突然就有錢了。很多老外對中國的發展歷程不了解,容易產生誤解。可以這樣跟外國人說,中國沒有多少錢,僅有的這點錢也是幾十年來辛苦打工掙下的血汗錢。


關鍵詞:匯率 M2 走出去戰略

看這張人民幣匯率歷史走勢圖:

大致解讀一下:

1、文革之後,隨著對外開放人民幣匯率主動調低,以適應在國際上的實際市場匯率,滿足對外貿易需要。此時人民幣匯率是雙軌制,外匯管理上有外匯留成制度(各單位企業按官方匯率上交一部分、自己留一部分)、外匯調劑市場(按市場需求實行調劑匯率)

2、89年後,受歐美製裁的中國急需外匯資源,國內雙軌制下倒賣外匯橫行。美元需求旺盛,調劑市場上人民幣跟著大幅貶值。

3、九十年代初,市場經濟政策的確立。為了獲取國際上招商引資的成本優勢與貿易價格上的優勢,人民幣雙規並一軌,對美元索性直接跌到8。十年間穩定而被低估的匯率,使得中國人用血汗托起了歐美的優渥的物質生活,也讓中國積累起足夠的外匯挺過了亞洲金融危機。

4、加入世貿後,為更好地適應進出口貿易,04年開始人行漸漸施行彈性匯率機制以跟上國際規則。同時也頂住了美國對華不斷加強的人民幣升值壓力。

所以,可以看到人民幣在80、90年代匯率主動大幅貶值的目的就是國家為了優化外匯資源配置、促進對外貿易。所以這種匯率與實際上人民幣的國內購買力是不相符的:

這是當時的評論,注意一下「調劑匯率主要反映的是對外貿易的情況」,這句話。所以人民幣的實際匯率是被主動低估的,目的就是製造一個匯率窪地用來吸引外資進入,同時也可以從分調動國內存量外匯滿足進口需求。這也是為什麼要進行外匯管制的原因之一,因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外匯的大舉進入就等於人民幣計價的國內資源財富的大舉流出。所以管制起來才能保證外匯進入有利於中國發展的領域而不是趁機挖空中國財富。

刻意貶值、外匯管制,當然這也是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人一直要逼著人民幣升值的理由。

90年代是個境外來個人都是大款,韓國人、日本人、香港人、台灣人以非常低廉的成本就可以在大陸買地開廠,趾高氣昂。

悶聲發大財的另一面就是打碎牙齒往肚子里吞。

整理一下:

1、貶值是為了外貿、引資。

2、與實際購買力嚴重偏離(4~8倍),所以外匯要管制起來。

3、由於匯率以及孤立的國際環境、缺乏與國外往來的外匯資源,以幣值論的中國的實際財富是被嚴重低估的,比如下圖:

1981年,我國就有1280萬盎司黃金儲備,當時全非洲國家黃金儲備不過1200萬盎司,英國也只有1825萬盎司。

要起跳之前先下蹲,吃不了苦中苦就做不了人上人。90年代到00年代,在刻意低估的人民幣匯率下,整整花了兩代人的青春,中國才建立起完備的工業體系與遍布全世界的貿易網路以及世界第一的外匯儲備

當然還有30年高速增長的gdp(還是低估狀態下的)。

高漲的外匯儲備一方面給了中國對外投資足夠的資源、構建起金融安全的萬里長城,但同時也承受著美元霸權的剝削。

然後就到了一個節點:2008年。

08年後金融危機,在各國為應對金融危機而競貶提高本國貿易競爭力時,人民幣的升值與四萬億回應了處於危機的美歐對中國救市的期望。吃下對外升值影響出口、對內嚴重通膨的苦果的同時,也讓中國資本走向了世界,渴望製造業回歸的美國人也張開手歡迎中國投資。之後,國際上人民幣地位的強化,對美元匯率在6.5上下趨於穩定。

從08年開始,隨著國際大環境變化對外貿易的依存度陡降之後一直持續走低。中國已經不需要刻意維持過低的匯率來保證出口、引資優勢。以中國的體量在西方主導的資本主義全球化經濟體系內那種外向型增長模式已經看到頭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外匯管制的逐步放鬆、人民幣自由度提高、對外投資增長。

注意一下08年翻番的數據,與外貿依存度的斗降是同步的。

說了這麼多,回到問題:為什麼中國突然這麼有錢?

這張圖:

2016年的m2是155萬億,貨幣供應量8年翻了3倍多,而對美元匯率從7~8升到了6.5。這跟一般的經濟規律是不一樣的:貨幣放水對應的國際匯率應該是降低的。比如正常來講美聯儲降息、美元放水、美元貶值。

某國貨幣匯率一時高漲信號有好有壞,但是人民幣匯率在貨幣持續放水之下依舊能夠長期堅挺下來的底氣其實就是實質上被低估的人民幣以及改開三十創造財富(外匯儲備)與國民經濟質量雙升的外在反映。配合著人民幣的國際化與獨立自主的政治地位,這就是一個國際儲備貨幣應該有的資質。

當年美國前財長保爾森老是對人民幣施壓升值,現在除了希望特朗普,美國人還如布希時代一樣逼著人民幣升值嗎?中國曾面臨與日本八十年代相似的局面與壓力,但獨立自主的政治地位使得我們一路顛簸卻沒重蹈覆轍。從主動貶值吸引外資,到依靠放開匯率、穩步升值,依靠巨額外匯儲備、政治外交獨立性在貨幣領域與美元你來我往,中國人承受了太多。

但另一方面從國內來看:通過寬鬆的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超量發行貨幣守住了gdp的指標紅線,這些超額貨幣也意味著抽取全社會相應資源輸入特定領域。但由於沒有健康的生產體系、消費市場,導致缺乏真實的利潤,最終無力良性循環的資本再次流失,消耗掉大量資源、留下債務後湧入其他行業。當初期的效應一過,漂亮的統計數據下是超發的貨幣並沒有激活經濟基本面,於是在非經濟要素的壓力下不得不再一次放水,進入一個循環怪圈。最終,原本定量定向投放的貨幣擴散形成了民間再也無法有效管控的資本,並在利潤的驅使下趁著各行業監管體制不到位,再加上權力尋租行為,不是炒蒜、炒股、炒概念就是炒樓,形成了一波波私募基金、IT融資、網紅經濟、房價暴漲的資本奇觀。而且原本在正常投資消費領域流動的資本也被短期的暴利吸引出來加入涌動的資本浪潮。而此時,隨著資金池越來越大越來越動蕩,資本自身的能量與牽涉愈大愈廣,監管部門發現再也不像之前那樣能從容調控了。(這也是過去一年多,調控樓市樓市漲、調控股市股市跌的根本原因。)

這樣狀況之下:一方面是銀行、製造業、建築業巨額的債務、不良資產與過剩的產能,另一方面卻是資源不均導致的高企不下的各方面成本與普遍低迷的收入增長水平。

80年代日本經濟黃金時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品出口國。為了應對不斷失衡的國際收支與越來越激烈貿易摩擦,85年美日德法英在紐約廣場飯店簽了著名的「廣場協議」以干預外匯市場。85年後日元對美元匯率一路上漲,伴隨著匯率提高、貿易順差、高儲蓄率,日本人在財富膨脹的效應下,全世界買買買進入了資本的狂歡。但是,由於過於樂觀盲目投資、國際市場話語權缺乏、投資運營中的管理失敗,使得大部分日本對外投資均以失敗告終。

最終在信貸槓桿下引發了日本金融系統的巨額虧損,把日本經濟拖入了二十年的停滯。

我們不能走日本的老路,所以需要產業升級、需要對外投資、需要拉動內需、需要擴展海外市場,最最重要的是我們再也不能也不應該屈居於美元霸權之下任憑宰割了。頂住美國壓力,人民幣由8到6.5僅僅是回歸一個相對正常的穩定狀態而已,但這些年歐美國家突然發現像當年的日本一樣中國突然有錢了,而中國要做的遠不止買買買:

以中國的體量,考慮到經濟周期與歐美牽制,外向型經濟增長無法持續,而為提振國內需求時間長容易造成通脹的問題,因此改開30年積累的貨幣財富必須走出去才能保證既不造成國內經濟失調又不坐等割羊毛,最終則是要改變美元霸權下的被動挨打的不利地位。這也是為什麼國家鼓勵投資海外、全世界買山買地買礦、推動一帶一路亞投行、與多個國家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普通人看到的中國遊客世界各地買買買也僅僅是人民幣、中國經濟主動走出國門的一個側面而已。

人民幣升值、M2激增、走出去戰略,於是08之後全世界就突然發現中國有錢了…


中國真的有錢嗎?

要知道,個稅的起征點是3500元每月,而中國,只有2%的人,是繳納個人所得稅的。

這是一個殘酷的數字,它殘酷在兩個方面。

第一,由於中國的稅收制度極其落後,遲遲沒有建立比較先進和現代的綜合計征制度,所以極少數有錢人大老闆通過不給自己發工資這麼簡單的招數,就可以避免繳納個稅。而他們通過股票分紅獲得的收入,只需要繳納20%的紅利稅,這僅僅是個稅的第三檔。如果是綜合計征,這些富豪們的絕對要繳納最高一檔45%的稅收。發達國家個稅是主要稅種,因為那邊富人繳納的個稅比例都很高,雖然也有各種逃稅辦法,但是比起中國這種20%紅利稅又沒有工會和環保組織的資本家天堂還是差了點——在中國資本家只要跪舔好官僚,其他方面比起發達國家不知道「自由」多少倍。

第二,說明中國貧富差距之大,窮人數量之多。不用說,剩餘的98%的人絕對不會都是逃稅有方的富豪老闆,絕大多數肯定還是連起征點都沒達到的窮人。當然了,這些人在人人都年入百萬的逼乎是被忽視甚至被無視的。

第三,說明逼乎眾為代表的城市小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有多麼無知可笑。中國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就是世界的縮影,中國內部的差距比起非洲和美國的差距還大。然而逼乎眾們很幸運的出生在了中國的「發達城市」,所以他們看不到其他的世界,只能看到自己的朋友圈和逼乎首頁

結論:中國有錢嗎?中國可能有錢,但是絕大部分中國人沒錢。至於外國人眼裡的中國人有錢,14億人只要1%就有1400萬,要知道這已經超過很多國家總人口了。


因為我們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勞動人民群體,一刻不停地在創造財富

真正的財富,不是那種股票升值的財富。

@龍牙 的這個答案我覺得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特轉載過來。

龍牙:中國的偉大在於哪裡?

中國人是一種總是在努力的人,能夠在任何環境、任何遭遇下,絕不放棄的力爭改變自己的命運、前途與境遇。不管是活得一塌糊塗,又或者過得挺不錯的,中國人不會停下爭取更好生活的腳步。這一點實際上非常奇怪,地理緯度比我們高的有老毛子,喝個酩酊大醉就不去想明天;地理緯度比我們低的有三哥,都快要餓死了都懶得動彈。唯獨只有中國人,永遠不辭辛勞,永遠幹勁十足,天塌下來也是個子高的頂著,個子矮的該種地種地,該打工打工

原因很簡單:中國人不信神,不怎麼相信來世,他們只相信祖先、相信勞動就有回報、相信努力就可以改變環境;女媧可以補天,大禹可以治水,愚公可以移山,精衛可以填海。當父親母親的努力工作給孩子留下財產,留下祖屋,留下地產,孩子們就會祭祀他們,把他們奉上牌位,成為神。

這麼些年來,我接觸過無數的底層勞動人民,他們絕對不放棄努力改變生活的態度早已習以為常乃至於跟吃飯睡覺一樣正常。如此一對比,「三和大神」一樣的存在才會讓人感覺如此的突兀和不可理喻。其實三和大神只要離開中國,哪兒都有一大堆。

西藏拉薩火車站跟市區之間隔著拉薩河,通過一座叫柳梧大橋的橋連著。2012年機場高速通車以後,坐飛機、火車來拉薩都得要經過這裡,在大橋的市區這一頭轉公交車到別的地方。每年3、4月,總有提著巨大的帆布包的民工在這裡等車,拉薩初春乍暖還寒,強烈的陽光灑在他們臉上泛著金黃色的光澤,突然的缺氧讓他們神情有點麻木。隨後就會擠上公交車,到達工頭安排的旅館,然後在各種車輛的帶領下奔赴高原的各個角落,到工地、餐館、商店、農田裡工作去。

每年11月左右,寒霜已經封凍了大地,他們又會提著明顯破舊了一些的帆布包回到這裡,坐上火車或者飛機,參加中國人一年一度的朝聖之旅——回家過年。

中國的偉大就在於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是他們一手一腳的改變了中國,塑造了中國。中國有著14億的人口和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領土,靠神肯定靠不住,靠別人的施捨多半也是靠不住的,要偉大起來,只有靠自己。

我最喜歡網路上的一張圖片:幾個民工樹立起一根電線杆,看起來跟美軍在硫磺島豎起旗幟一樣一樣的。

立電線杆是個技術活,並不簡單,需要力量、協作與技巧,並不比豎起旗幟簡單,我很喜歡觀看。

這是幾個四川民工在中國印度邊境附近的一個小村子裡栽電線杆,屬於農村電網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可以為當地人送去更充沛的電力。

這是中國和尼泊爾邊境上一個叫吉隆鎮的小鎮,一群民工住在簡陋的工棚里建設一個邊貿市場。

這是拉薩八角街一個自發形成的小商品市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各民族小商販們在這裡擺攤。

這是珠峰公路,民工們創造的人間奇蹟。

這張稍微清晰一些。

這是我農場裡面的勞動者們:

就是這些人改變著中國,改變著世界,篳路藍縷、堅韌不拔,無論任何事情都改變不了他們努力改善生活的決心。這樣的人組成的國家,想不偉大都是困難的。

中國人用勤勞地的手、巧妙的智慧,13億人,7、8億的勞動者(超過西方勞動人口的總和),一刻不停地製造出產品、提供服務。而且相當比例的人口生來就有節儉的優良傳統。財富就是用我們的雙手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並不是突然這麼有錢的。


這個地球上,你要說哪個近現代國家是真的突然有錢了,我只認可西班牙。

西班牙在南美洲發現了巨大的銀礦,恰逢古代中國不懂匯率,讓西班牙人是賺的盆滿缽滿。

西班牙除了能虐一虐南美土著,像樣點的近代國家是一個都干不過。而且就算是虐土著,也多少託了點天花和瘧疾的福。

西班牙慵懶的個性到現在還深深的扎在南美人的血液中,看看現在的南美,看看現在的西班牙,都是幾流貨色。

除了西班牙,現在世界上的主流發達國家,哪個不是自己拼出來的財富。

可能他們的領導階級是貪婪的,運用的手段是殘忍的。但是他們的人民都是勤勞的,現在的財富都是靠當年打下的基礎。

中國現在有錢,也是如此。

沒日沒夜的工作,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去賺錢,為了發展經濟,少生孩子多修路,今天的繁榮是之前幾十年的血與汗換回來的。

狗屁的白左,反駁他們做什麼!

他們應該多,越來越多。

他們短視,貪婪,懶惰,自大,傲慢……

他們會成為他們國家的負擔,我們只需要安安靜靜的看著他們繼續傻逼下去,就可以了。


看了其他答案,大多不贊同。

又不願去對方評論區給人添堵。

首先:

你告訴老外,中國上過學的都知道:價值是體現在商品里的社會必要勞動。

中國這麼有錢,是因為中國很多受過教育,有文化守紀律勤勞的人通過社會勞動創造出巨量的財富。

補充些資料,如上圖:

「前段時間,美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一組關於世界各國勞動參與率的數據,中國赫然位列世界第一,勞動總量世界第一,勞動參與率世界第一」

中國男人的勞動參與率是90%。

女人更達到76%,世界第一!

中國女人是世界上最獨立自主的,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經濟獨立使中國女人擁有更多的自信和地位。

中國各年齡階段的勞動參與率,可以看出中國各年齡段的人都參與勞動。

這個是中國有錢的根本原因!

如果他還要了解更多,可以再給他講錢就是價值的貨幣體現。

如果沒有勞動,就沒有價值,比如空氣、水、陽光,無比重要因為沒有社會勞動就沒有價值。

氧氣罐、瓶裝水、太陽能,因為有了社會必要勞動,就有了價值,從而有了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體現。從而就可以換錢。

再進一步就要讓他去學習政治經濟學了,老外估計就懵了!

經過中國人幾十年辛勤的勞動,中國現在已經在農業、工業領域世界第一了。

這個是2013年的,中國在實體經濟方面已經大大超過美國。現在與美國的差距主要是金融、服務業等第三產業,還有軍事方面的支出。


據我所知,好多老外是不怎麼加班的,而在中國加班是好多上班族的常態~~勞動者都在拚命幹活,學生在瘋了似的學習,政策也沒有出現巨大的失誤,咱為啥不富呢?

就加班來說吧,身邊的例子有俺老媽,接近50的人了,每個月都有四五天是要工作十二小時的,而且還是醫院,不能分心出差錯,也不能磨洋工耽誤別人時間……所以她的收入雖然不算高(病理科,比不上臨床的土豪們),但是單純她一個人的收入就足以讓我家成為中產階級。

還有俺老爹,以前地質隊比較活躍的時候各種出差,忙得不見人影,收入也因此而節節增長。

所以我認為,中國今天富裕的背後,除了其他各種各樣的因素外,還有勞動人民辛勤的汗水。咱們的努力不僅讓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讓國家越來越富。而且我們在賣勞動力的同時也有注重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加上勤勞的百姓,咱要是再不富起來,老天可就有點不公平了啊→_→


白左是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必須繼續慣著他們,千萬別把他們叫醒。

就和他說他看到的都是假象。中國貧富差距非常大,大部分人都沒有錢,你看到的有錢人都是倖存者偏差,是極少數。大城市的富裕只是中國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城市都不是這樣,和歐美的生活都還有巨大的差距,需要繼續被當做發展中國家好好保護。

不過這麼說本身也是實話,人家白左心裡也爽,何樂而不為。那些什麼海外併購啥的,搶產業搶市場啥的,咱小民百姓就當不知道好了。


發動戰時共產主義BUFF的中國才是最有錢的,到那時我們一般民眾只是個人口單位。


中國為何突然有錢,中國有實力啊。

1、錢是什麼。

錢是債權,錢就是計價債券。

2、國家有錢是什麼意思。

錢不是印得多就有錢的,民國後期億萬富翁成堆,那也是窮逼。

國家有錢是軟硬兩方面實力的體現。

3、中國的錢那來的。

硬實力方面,感謝全球化和勞動人民。30年的積累加上全球化。

軟實力方面,感謝美國。金融危機後軟實力下降。

中國突然有錢是硬實力的長期積累,然後美國突然送了個大禮。不是中國突然有錢,而是歐美髮達國家突然沒錢了,顯得中國有錢。

我們還是窮逼,是發展中國家。中國有錢是因為富國突然變成花子了,所以顯得中國有錢。

4、外國為何會沒錢。

老聲長談就不講了。

金融危機後中國果斷印錢,助力出口輸出通縮。

別說中國不厚道,那個國家沒開印鈔機。日本現在都還是負利率。

金融危機後通縮嚴重,出了中國有點起色。那個國家有起色?日本負利率還通縮,我也是佩服大日本帝國的工匠經神。美國寧願助金融大佬也不願輔助農工,這真是民主。

綜上所述,中國不是突然有錢。是地主家的傻兒子把家敗了。中國就一個長工,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有錢沒錢看和誰比。

中國人談論的國家時事是什麼?超算、航天、撫貧。敗家兒子的國家時事是什麼,除男女廁所外還要修個不男不女的廁所。你們這樣花式作死,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你問他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美國花了多少錢?中國是作為美國對手燒錢的,為越南才啟動的青蒿素項目


老外對於中國有錢的直觀印象恐怕來源於中國遊客四處掃貨的闊氣;

我在法德邊境上某小城搬磚的時候,有一個同事(德國人)給我繪聲繪色地模仿過她在巴黎看見的中國大媽撿便宜似的買奢侈品,爭先恐後的樣子;

另外,你去歐洲大的國際機場,退稅窗口前排長長長的隊,裡面基本全是中國人。也很壯觀。

至於為什麼題主外國同事看見的中國人這麼有錢。這恐怕要歸於中國巨大的貧富差距上。中國人均八千美元GDP,大多數都窮。但是處於財富頂端的1%的家庭擁有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甚至超過70%的財產(統計局拒絕給出數據,下面列出不同數據來源 )。這1%就是一千四百萬人。正是這幫人遠遠比西方發達國家老百姓有錢,頻頻出國,度假掃貨。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並不是空穴來風。

%%%%%%%%%%%

中國貧富差距有多種數據,但無一例外都說貧富差距大。可以查到以下幾個說法。

2006年,基尼係數已超過0.497。在2009年6月份舉行的中國政協十一屆常委會會議上,蔡繼明委員說:「中國權威部門的一份報告顯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財富,財富集中度高於美國。」

2010年世界銀行公布的調查數據,美國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財富,而在中國,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41.4%的財富。財富集中程度遠大於美國,成為全球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2014年7月,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由謝宇教授領軍的組織完成的《中國民生髮展報告2014》顯示,「1995年我國家庭凈財產的基尼係數為0.45,2002年為0.55(1995和2002數字來自以往研究),2012年達到0.73。報告認為目前中國三成以上的社會財富被頂端1%的家庭所佔有,而底端25%的家庭僅擁有一成社會財富。」

波士頓諮詢公司發布的2009全球財富報告(不包括房產和企業價值):調研顯示,在中國,不到1%的家庭持有全國個人總財富的70%以上。而在這些富裕家庭中,全國最富有的0.1%家庭(金融資產在100萬美元以上)控制著中國總財富的45.2%左右。

另外還有 如何看待北大報告稱中國財富基尼係數 0.73?

%%%%%%%%%%%

至於 @圖靈Don 講的GDP之類的,有道理,但很懷疑西方老百姓知道與否。因為西方老百姓普遍對於國際上的事情不感興趣。比如,我身邊有德國博士生,居然搞不清中國首都是北京還是上海。


高稅收,負福利。


即使中國出境游達到一年1.4億人次

依然有90%的人還屬於窮人。

他們生活在農村或者12345線城市的基層服務或者體力行業


比較禮貌的回答是:

銀行瞎印的!中國必成最大輸家!馬上就要崩潰了!


我家小區樓下有條無名路,路邊有小販擺攤,人,貓,狗,自行車,電動車都可以走在路當中。路寬都不夠兩部汽車並行,每次會車都得墨跡個半天。

無名路通向雙向四車道的市區支路。雙向四車道的路每個方向可以供兩輛汽車並行。但是旁邊的非機動車道特別窄,每個方向的車道不夠兩輛自行車並行,記得初中回家和同學騎車回家聊天都只能一前一後的聊。

市區支路通往市區主路,雙向六車道。這也是大多數城市城區主幹路段的級別。主幹路段車自然很多,車水馬龍的景象詮釋了一天繁忙的城市生活。但是非機動車道還是很窄,和城區支路一樣窄。

城區主路可以到達市中心,雙向八車道,當然其中有一條是brt車道。實際還是六車道。拜修brt所賜,非機動車道也拓寬了一點。但是寬度也僅僅足以讓兩輛自行車並行,但是現在快遞業紅火,只要前面有部三輪車擠佔道路,後面的人都很難超車。通行效率其實還是不高。

馬路是越來越寬,越來越漂亮。同時非機動車道佔馬路寬度的比重也越來越低。

飛馳的汽車固然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同時每天匆匆忙忙的電動車,笨重的三輪車以及借共享之名泛濫的自行車,也同樣是城市的一份子。它們也是了城市交通重要的組成部分。

現在的人都容易被滿馬路的奧迪寶馬亮瞎了雙眼,覺得城市發達了富裕了,而默默無聞的非機動車、行人,都被無視了。

現在,你告訴我,城市裡有汽車的人多,還是沒有汽車的人多?開豪車的購買力又是幾個三輪車夫之和呢?


推薦閱讀:

為什麼自干五可以自己追捧特朗普,卻不允許教科書舉愛迪生的例子?
為什麼同樣是訪問沙特,特朗普伊萬卡與白左和女權分子差距那麼大?
希拉里作為大資本家的代表為什麼被稱為「白左」呢?

TAG:國家 | 國際政治 | 中國經濟 | 財富 | 白左網路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