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所在行業日漸衰退是種怎樣的體驗?
相關問題: 眼看著自己所在行業日漸興盛是怎樣一種體驗? - 職業
2017.7.6
今天結束了為期2個月的辦料工作,終於有時間坐下來完善一下這個回答!
也算是重新理一遍,原先是想到什麼補充什麼,但是由於是倒敘,影響閱讀體驗,這次文章編輯了一下,順便我把如何從一張竹子變成一張紙補充在回答里,這樣比較容易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明白造紙這個傳統行業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態!
本想隨它去的,不修改!
但想來想去,回答這個問題這一年,它給我帶來了很多幫助,也很感謝各位知友,謝謝大家的鼓勵,為了這個,我更要好好寫完!
----------------------------------前方多圖,注意!順便我是分割線---------------------------------------
一 準備原料階段
1:這個是山上剛剛砍下來的,當年生的嫩竹,
農曆小滿後,新的嫩竹生長到合適的程度,就要抓緊砍伐,
因為竹子破土而出,見風就硬,也就2個星期的時間可以砍,所以最近都在忙這個事情,如果不抓緊的話,今年就沒有足夠的原料來做紙了。
2:斷竹,削青
這個是在削竹皮,把青竹筒,駕在專門為削竹搭訂的架子上,用弓的削刀削去青竹的青皮。
把竹肉露出來,方便後面分割,
話說這把弓刀的年紀好像比我還大!
這是辦料過程中最具有技術也是最累的活。
3:拷白:
削去青皮的嫩竹筒叫白筒,拿白筒在大石上甩打,使其破裂成碎片,再用鐵鎚在石墩上把竹節敲爛
4:斷料:
把白坯洗凈,砍成每段長約幾十來公分,將砍斷的白坯用篾捆 成約一尺,直徑的小捆,每捆約30餘市斤,一捆稱之為一頁。運送到腌料場去漿料。
如果做上好的元書紙,都要求當天砍竹子,削皮,斷料,入塘浸水都在當天完 成,捆料不能用腳踩,放料不能摔,要求非常嚴格
5:石灰水浸泡,使竹料發酵,方便進行下一道工序
然後就交給自然和時間了,接下來的工序起碼要一個月後才能繼續進行!
我後面慢慢補!
-------------------------------------------------------------------------------------------
下面是原答案的整理補充:
看了大家的很多回答,基本上除了紙媒,市級電視台之外,很多並不算衰落的行業,有些甚至因為當前技術所限,還只是出於起步階段,類似房地房上下游產業、船運只不過是前期過於飽和,吹大的泡沫破了,處於寒冬狀態中,也有的是周期性的調整。
我在做的行業,應該算是真正的在衰落的行業了!
我從事的是傳統的手工紙造紙業!
1:這個叫元書紙,採用當地小滿前後的嫩毛竹做的,是我家鄉做了一千年的特產(坐標富陽),自北宋開始就有「京都狀元富陽紙,十件元書考進士」的說法,
這種傳統老底子元書已經斷代了50多年,前年開始,家中在參考以前文獻,請教老一輩造紙匠人的基礎上,對一些設施進行復原,對一些工序進行改良,終於復原成功了
因為原材料是毛竹的緣故,竹紙也有自己的特點。
竹子纖維比較粗,所以毛竹紙比較適合寫小楷,行書,草書,歸根到底就是適合練字。大的山水寫意畫,我們比不過紅星宣紙!
2:這種是未燒制過的竹料,添加了一定比例的沙田稻草,彌補了純竹漿紙柔韌性的不足,既有稻草料紙的綿軟,又有天然純竹料紙的半生熟特性,
3:這種是未燒制過的竹料,添加了一定比例的三椏皮,彌補了純竹漿紙柔韌性的不足,既有皮料紙的薄韌,又有天然純竹料紙的半生熟特性
4:毛邊紙:
大家上某寶,或者百度出來的,看到的元書紙大概賣10塊錢上下一刀,這種呢基本上是毛邊紙,很粗糙,
再差點的呢,是老人家念佛用的迷信紙,軟踏踏的那種,
最差的是那種廢料加染色劑做成的機製紙,還起各種半手工,仿手工的噱頭
下圖所示的這種檔次,才是最正常的毛邊紙,這種洇墨速度適中,最適合初學者練習!
5:翠竹宣--竹皮紙
這種是砍竹料的時候,用削下來的竹皮製作而成的,算是性價比最高的竹料紙。
現在研磨設備的改進,以前很難處理的竹皮,現在也能研磨的很細,對於我們研發新的紙張,還是有好處的
6:這個叫瓷青紙,
目前市面上好的線裝書的書皮都是用這個的,全國大概也就我這還在做這個手工的瓷青紙,主要是這玩意太費時費力,工序複雜,雙層的紙需要刷漿,顏色也很難調,目前在摸索著用試管,溫度計等現代化學理念來確定劑量,瓷青紙一個人一天也就三四十張的產量。
------------------------------------------我是分割線-----------------------------------------------------------
下面是一些介紹,也有自己的一些隨想在裡面。
我們這個地方,沒田多山豐水,因此祖祖輩輩都是都是做紙為生。
放在以前,這行從業人口有整個區幾萬人,到上世紀90年代左右,很多人跑外地做捲簾防火門,做白板紙等各種生意,現在還在做這個的,大概也就剩百來個人吧,會做傳統老底子元書紙的,大概就剩我父親這代為數不多的幾個了。
慢慢衰退的原因也簡單, :
第一:時代在發展,寫毛筆字這種行為已經從一種工作生活必需品變成了一項陶冶情操,修生養性的愛好;
第二:相對其他行業而言,勞動所得不高,加上機器紙的衝擊,價格大幅下挫,原先的造紙匠人自然就轉行了
第三:這個行業真的是個辛苦活,手天天在水裡要泡將近10個小時,需要一停不停的從紙槽里用竹簾把紙漿撈出來,夏天還行,冬天基本上都是滿手的凍瘡
這麼說大家可能沒有直觀的感受,我上個圖!
-----撈紙工序
想學這門手藝也辛苦,還得耐得住寂寞。因為這是個需要師父帶的行當,光撈紙這道工序,沒個2年,還出不了師,撈起來就十幾秒的事情,但是要在這麼點時間內,把握好手腕上的力度,使紙漿均勻鋪在竹簾上,不然薄厚不均,晒乾出來也是廢品,還有磨紙漿,掛壁爐,曬制都是細緻的技術活,
------曬制工序
這個是真心難,我自己也覺得難,別看這個紙板就這麼點厚,上面有800張左右的未烘烤過的紙,一張紙連1mm的厚度都沒有,普通4尺紙的尺寸大概在138cm x 70cm左右,可以腦補一下,又薄又大的一張半成品要一個人刷到壁爐上去烘烤,刷的不平,紙烘乾的過程中會厚,不行,刷太用力,又可能會破,也不行,
因為有壁爐的緣故,冬天裡面是很舒服了,夏天就呵呵了。
這行當有苦又累,但新一代的人越來越不願意干,目前家中的老師傅們基本上都是40歲往上的年紀了,這代人干不動後,我都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做這個了,是不是也像好多其他的傳統工藝一樣,慢慢消失了!
-------------------------------------------------------------------------------------------------------
詳細的一些行業套路,參見這個回答
有哪些圈子裡才知道的小秘密? - 知乎
這個行業現在也亂,很多搞個噱頭,什麼蠶絲紙,蟬衣紙,仿古紙,半手工等等,中間很多老底子的紙其實沒有人做了好么,
以一刀標準的草木漿料製作的4尺(70x138cm大小)規格手工書畫宣紙,數量在標準100張得,售價沒有95元以上的,都是不夠成本的,
所以某寶上動不動50元100張,12元一刀的四尺四開全國包郵的,送硯台送毛氈的,都是拿機器當手工紙在售賣的。
並不是說機器紙沒法用,如果只是自己平常普通練練,機器紙低廉的價格,較高的性價比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冒充作假就破壞信譽了
另一方面,實體店因為房租和自身利潤的影響,都是偷雞的,例如100張減少至60張銷售,或者尺寸改小一點,中間方法有很多!
早年日本,韓國全民都有書法課的,現在新一代的年輕人,漢字使用率在降低,加上國家取消了書畫宣紙的出口退稅,所以對外銷售這條生意線路,現在沒有那麼通暢了。漢字流傳了幾千年,書法這個東西,還是紮根大家的血液里,哪怕你不練書法,看到周圍的人字寫得好,你也會多看看,欣賞一下。中國經濟發展了這麼多年,現在也有力度推廣書法課,基本上中小學已經開展毛筆課,雖然市場需求有所擴大,但要真正的把這些人變成銷售市場,起碼得20年,一代人長成才行。
20年後,還真不知道這個除了我以外還有沒有人做了!
------------------------這段時間以來的一些所見所聞----------------------------
2016.3:
最近因為住院,都沒怎麼上過知乎,居然快5000贊了,從沒想過這個回答會受到大家如此的關注!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驚喜來著!
在此謝謝大家的關注和支持,讓我感到還是有很多人喜愛書法,喜愛畫畫的,更有動力做下去了。也要謝謝大家提供的各種建議,我學到了很多新的,也開拓了自己的一些思路,謝謝!
經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團和中國文房四寶協會的實地考察,我這被授予了「中國竹紙之鄉」稱號,成為第27個特色區域!
2016.4月在北京參加文房四方展覽,
四寶會算是這個行業一年一度重大的展覽之一。以前我們這邊很少去參加這種面向經銷商的展會,也不太接觸北方市場,今年由於富陽剛剛評選上「中國竹紙之鄉」,當地也想推廣當地的這個傳統產業,也對展會做了一些補貼,讓當地的竹紙製作者去參加展會!
規模挺大的,無論是參展商和參觀者都很多,但是質量不高,完全從一個經貿展銷會,變成了老大爺大媽的掃貨大會,經銷商數量一年比一年少。
這種叫花草宣,算是歸類於機械加工紙的,加樹葉或者花瓣的倒是不常見,手感很好,紙張薄而通透,拿來做包裝紙,真的很好看。
這個參展商已經算是我轉了一圈下來,看過的產品裡面,用料比較實在的了!其他的沒有最差,只有更差,
也說說一些這次看下來的感想吧!
1:最大的感受就是,北京市場對富陽紙的印象就是毛邊紙,其他的基本上沒有什麼概念,就算知道的,第一印象也是都是低端貨,沒有安徽紙好。也一些經銷商一聽富陽紙,覺得很奇怪,浙江還有做紙的?有些從湖南,江蘇過去的經銷商還知道的,不過也僅限於毛邊土紙;所以現在賣紙的,用紙的,很多自己都不懂。
2:南方北方用紙的喜好也不一樣,以北京為首的愛好者們都喜歡厚實的,覺得紙張厚實,用料足,然後墨就散的慢,好控制!但真不是紙厚就表示紙一定好啊!南方喜歡紙張薄而有韌性,整張紙拿起來要挺立,不是軟綿綿的感覺;
3:這個市場現在是有點亂,尤其是四川夾江的機器紙很多冒充手工紙在賣,如果只是自己平常普通練練,機器紙低廉的價格,較高的性價比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冒充作假就破壞信譽了,騙了很多一些不懂行的小白,尋求低廉實惠的離休老頭老太等等。
按照這個行業的正常情況,一刀紙是足量的100張,可是展會上很多四尺大小的機器紙只有70張,而且為了打價格戰,很多紙也確實都是按60張或者70張一刀在銷售的,還充當成手工的在賣,好多人逛到我展位的時候,問我怎麼一刀紙這麼貴,我還得解釋,我這個純手工,1刀紙100張,然後人家一句小夥子,你還真敢開價啊,真黑!我.................
4:我感覺自己的目標客戶還是相對比較年輕的愛好者或者新一代的年輕家庭,這部分人對價格不是很敏感,反而要求紙張要好,這幾天參展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這樣的來諮詢的比較多,很多一圈賺下來,和周邊攤位上的東西一對比,確實我這的好,就爽快的買走了!
-----------------------------丟失的技藝-------------------------------
這個叫皮紙,也叫桑皮紙,現在已經沒有師傅會做了!
還有雁皮紙,龜甲紙等,都是已經失傳了!
皮紙做的最好的是溫州皮紙,上世紀90年代浙江省文化廳還組織了一批老師傅做了幾千張,備做需要,現在應該沒有人做這個了,也是用一張就少一張!
評論里我有看到知友說,還有人在做,我想應該也是最後的一批老師傅了!
----------------------回答區----------------------------------------
就評論里一些問題,在此回答一下!
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
答:這點因為需要和政府部門打交道,所以沒有大家想像的這麼簡單,我國很多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並不是所在領域中做的最好的,而是最會交際的。
早年家中並不願意淌這趟渾水,安心做自己的生意就好,現在連不會做紙的人居然是我們當地的國家級非遺傳人人,想來不能砸了招牌,還是需要傳承人這張名片的,
問:為什麼不機械化?
答:其實現在的工藝比以前已經更新換代很多了,像處理原材料這種費時費力的活,都是用電力機械來代替,但有些手工工藝是用現有的機械發展水平代替不了的,就像機器紙依舊達不到手工紙的光潔程度,而光潔平整度,對於書畫宣紙來說,是很重要的!
機械紙和手工紙最大的一個不同是,機械紙的表面各向異性,因為在機械造紙的過程中纖維主要沿著紙機運行的方向縱向排列,橫向排列的少,導致油墨在兩個方向上擴散的程度不一致,影響書寫。手工紙因為是手工用網抄造的,在各個方向上纖維排列相同,油墨擴散均一,所以關鍵的撈紙工序,還是保留著手工的技藝!
問:這個是耗費資源來保護這門傳統手藝么?
答:與你想的恰恰相反,這個行業還在,是因為對手工紙的需求還在,家中還有幾十個工人,每年也要創造上百萬的產值,我不是在消耗資源,還在創造社會財富,未來這個行業,應該是往小而精的作坊化方向發展,走高端路線了!
問:後面有什麼新的開發計劃么?
答:很多人都建議我走旅遊參觀路線,我這離杭州大概1個小時的車程,不算遠,親子游啊,文化游啊都可以的,
我村子風景就這樣,處於丘陵地帶,山上除了毛竹就是小灌木,也沒有古色古香的民居什麼的,要說純粹的造紙體驗,也比不上十幾公里開外的龍門古鎮,因為那邊有一個小的體驗館,再說,現在自家的體驗中心還沒有造好,目前要參觀只能直接去廠房車間參觀,互動性不是很好。所以暫時還處於有想法還沒有實施的狀態中。
另外就是在做一些衍生品,比較能用在日常生活里的,畢竟光光一張紙,如果不是練字畫畫的,一般沒什麼用處,如果做成衍生器物,受眾就大多了!
比如這種就算不用,也能到擺設的線裝書
這種可以寫,又能買個畫框,當畫的信箋
--------------------------------------------------------end-----------------
造紙這門手藝,我從小看著父輩幹活的身影長大,有著很深的感情,
老祖宗的手藝傳到現在,總要有人繼承,只要還有人用,我這就會一直堅持下去!
這個變化太快的社會,能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事情,還是值得為此努力的,
我決定把店鋪名寫在最後了,硬廣就硬廣吧,知乎的私信和評論回復機制實在是太坑了,我這2天回了好幾百個求地址的私信和評論,眼睛都要花了,可能有些朋友我還沒有回復到,所以我決定寫在最後面,麻煩大家自選搜索,謝謝!本來只是想回答一下問題,給大家介紹一個衰退的行業是什麼樣的,傳統的手工造紙是什麼樣的,沒想到有這麼大的關注度,也是超出我的預計之外!
店鋪名叫玉竹軒小鋪!
一顆竹,一幅簾,一張紙,傳承千年!
春晚觀光黨們也是夠了,有看到這屆春晚大家多反感嗎?人一點醒過來就不可能再回到混沌狀態了啊!民族唱法這點迴光返照只能加速她的衰落。至少我看到春晚歌的畫面和歌詞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連我媽,民族唱法鐵粉聽了都覺得噁心。
在我24歲以前,我學的專業是民族聲樂。對於那些對民族聲樂這四個字感到陌生的知友,我想說,就是宋祖英唱的那種。我14歲開始學民族唱法,考進音樂學院附中,藝考,考進專業的藝術院校念完民族唱法的本科,對這個專業,我花了十年時間學習。
這十年意味著,從一個小孩長成成年人的十年,意味著,一個人世界觀價值觀成型的十年,意味著,十年前,14歲一個人來到北京,住了四年地下二層見不著陽光的地下室,交著每節課近千塊的學費,每周兩次,從朝陽北路坐車到健翔橋,後來上大學後每周兩次,從鐵獅子墳到青年路,找老師學藝, 意味著,受盡某些勢力眼老師的慢待,某些沒素質的師姐的欺負。
但這些都不是我放棄付出十年心血的專業的原因。
有一天,我放我演出的錄像給一個非本專業的朋友聽,她聽了兩句就不耐煩地說,這不就是春晚的尿點歌嗎?每次聽到這種歌我們就去上廁所或者放鞭炮,等有小品了再回來看。
想想我十年里學的歌,從2012年後民族唱法就基本上沒什麼新歌了,少數幾首也是歌功頌德的蒼白無力到不行的歌,歌頌完八榮八恥就是科學發展觀,再然後就是中國夢,如果我是聽眾我也要捂上耳朵。其實這個唱法從出現以來就是一直唱這種洗腦歌,我學的所謂民族歌劇都是白毛女,洪湖赤衛隊,江姐這種革命歌劇,唱的都是什麼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願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五洲人民齊歡笑這種歌,知友們聽名字就想笑吧?別笑,我天天練習這些歌,長達十年,想想也是醉了。在我人生最寶貴的青春里,我沒有學理化生,沒有學語數外,天天練習我為共產主義把青春貢獻。。。
前一段時間有人在朋友圈發北朝鮮銀河水樂團的歌手唱歌頌金正恩的歌,語帶嘲諷,我不知道該說什麼,他們忘了,我們也是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唱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
這十年,青歌賽停辦了,總政文工團等文工團大規模裁員了,2013年的春晚,民族唱法的歌第一次沒有出現在這個舞台。
看到這個題目下有人提媒體,服裝,生物什麼的,我想說,那些行業會衰退,但還會繼續存在著,但我保守估計,十年內,民族唱法這個專業即將死亡。也許十年都不用吧。
眼看著這個行業衰退什麼體驗?我想說,我很高興。六年前,我去參加解放軍藝術學院的藝考,看到學校門口的影壁上寫著大大的一句話,藝術為政治服務——毛澤東。看到那句話的當下感覺毛骨悚然,恨不得立馬逃出軍藝校門。在我考托福的時候報新東方我也特意報的軍藝對面的魏公村校區,就為提醒自己,為什麼要離開這個領域,為什麼要花比別人多得多的精力去努力奮鬥。如今民族唱法的過時,說明藝術為政治服務的年代將要過去了,我很高興。我為這個時代的產物犧牲了寶貴的十年,對我個人是很可惜,但是我覺得用十年時間看清現實,作出決斷,一切清零,盡最大的努力去追求真心想從事的行業,還是值得的,至少,還來得及。
借這個問題來寫寫一個自己曾經深愛的行業。
曾經盛極一時的武俠,是如何徹底走向衰落的。
這篇文章很長,可能需要十多分鐘才能讀完,但就算沒有人看,也當是我對那本傳奇的雜誌、那些才華橫溢的作者們最後的紀念。
這不是故事,也不是雞湯,這是我曾經經歷過的最沉重而美好的回憶之一。
鳳歌,小椴,時未寒,江南,孫曉,方白羽,李亮,楊叛,滄月,步非煙,蕭如瑟,扶蘭,夏洛,楚惜刀,沈纓纓,夏生,慕容無言,三月初七……
我相信你們至少聽過其中一個,然而這些當年如日中天的名字們,終於現在已幾乎無人提起,甚至於,我現在都很難去相信當年武俠盛世時,他們一本書可以賣幾百萬冊,一次簽售可以萬人空巷。
而我,則在他們由鼎盛走向衰落時,親眼見證了太多的不甘、奮起與無奈,就像是黃昏降臨時,目睹了天邊最後一抹久久不願散去的金色餘暉。
他們的日漸沒落,不僅僅唱響了這一代新武俠的集體衰亡,更預示著傳統雜誌的窮途末路。
是的,我要說的,是那本傳奇的《今古傳奇·武俠版》;要說的這個行業,被韓雲波稱之為「大陸新武俠」。
一、
當我大學第一次站到《今古傳奇·武俠版》的門口時,他們都以為我是瘋了。
我曾是一個重度的武俠迷,所以當大三實習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一個人跑到了武俠版編輯部。好說歹說,門口保安放我進去後,遇到的第一個人,是當時武俠版的編輯部主任廖翼穎(另一個編輯部主任是李逾求),當她聽說我是自己來找實習的時候,那一副白日見鬼的表情我至今難忘。
因為,武俠版從沒有這麼招過實習生,更沒有自己跑那麼遠來找實習的。
我這TM才是真愛啊。
如果她當時簡單把我打發走了,可能也就沒有後面的故事了,但她那天鬼使神差地說了句:我們不招實習生的。但是……主編在辦公室里,要不你去問問他。
彼時的武俠版主編是「木劍客」,在武俠版最輝煌的時候,他是全國十大新銳主編,一手發掘出了滄月、步非煙等一干牛人,在大陸新武俠的江湖裡是一個可以翻雲覆雨的人物。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他,一個溫潤如玉、風度翩翩的大叔。我在他面前講了我的來意,把我大學時寫的武俠小說給他看,跟他聊了很多我對武俠的看法。
或許是被我這種不要臉的精神所震驚,再一次鬼使神差的,主編答應讓我暑期在武俠版短暫實習。
那時,距離武俠版最輝煌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好幾年。
從木劍客主事武俠版,打造「大陸新武俠」概念,大力發掘新銳武俠作者,到鳳歌接手主編,連載《崑崙》《滄海》,武俠版最鼎盛時期的發行量一度達到了大幾十萬,離「百萬大刊」的稱號僅有一步之遙,書攤、報刊亭、車站、學生的抽屜……那本薄薄的背後還有各種擦邊小廣告的小冊子,真的到處都是。
可惜,這些也都已經過去了,等到我實習的時候,武俠版的發行量已經萎縮到十多萬、甚至幾萬,知名作家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寫著,而且因為收益太低,許多以此為生的作者經常處於朝不保夕的狀態中。
在《今古傳奇》報業集團內部,武俠版的收益和影響力甚至開始落後於講各種小道獵奇故事的《故事版》了。
眼看著武俠版日漸衰落,《今古傳奇》的高層也急了,將在《故事版》任主編的木劍客又請了回來。
我去實習的時候,他剛回到武俠版沒多久,每天都在費盡心力地琢磨著怎麼去力挽狂瀾於即倒,怎麼才能扶大廈於將傾。
二、
武俠版編輯部的氛圍是非常好的,副主編傲月寒,編輯部主任廖翼穎,俠客社區大管家婉兒,美麗大方的路邊,文藝氣息濃厚的美編恆子哥……雖然當時整體效益不是很好,但大家還是扯談說笑,有時候對著俠客社區里的帖子都能一屋子人笑半天。
特別是當我畢業後進入了一家大央企,與央企那如汪洋大海、盤根錯節的人際關係和工作業務相比,武俠編輯部單純地像山間的一汪清泉。
所以暑期實習結束後,我選擇留下來繼續實習,如果一切順利,我可能會在畢業之後直接進入武俠版工作。
而在編輯部後面的宿舍里,則住著楊叛等作者,時不時也過來跟我們一起扯扯談、打打牌。
——這其實是木劍客的一大創意,將一些武俠作者網羅到武俠版編輯部來,提供食宿等穩定環境,甚至提前預支稿酬,解決生活的燃眉之急。
而他們的任務則是抓緊寫作,為當時極度缺乏優質內容的武俠版供稿。
想法很好,但效果卻差強人意。
一方面是好的武俠小說的創作,非常需要積澱,不是起點小說那種日更上萬字的寫法;另一方面,預支稿酬的方式,讓這些作者壓力巨大,每天可能都處於違約的焦慮中。
所以,木劍客的這種做法只能是一種應急之法。
他同時利用自己在武俠江湖裡的號召力,重新聯繫了許多久未創作武俠的知名作者,再次提筆為武俠版創作小說,並努力挖掘一些新作者,寫《蜀山的少年》的夏生,寫《綠林七宗罪》的三月初七,寫《王天逸行俠記》的缺月梧桐都是那個時間段推出的新作者。
但事實上,這些都是他挽留老讀者的權宜之計。
當時的他,將復興武俠的真正重頭壓在了90後身上。
我去實習時,武俠版策劃的「A90」武俠小說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所謂的「A90」就是每期邀請一位知名武俠小說作者定一個主題,所有武俠版的年輕讀者都可以圍繞主題寫短篇武俠,然後評獎。
A90是一種很類似於當年萌芽雜誌搞「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做法。
既可以推動武俠版雜誌進入新生代群體的閱讀視野,圍繞著年輕人的閱讀品味做些改變,更重要的是也可以藉機推出一些新的武俠作者,再通過他們,反過來推動武俠在年輕讀者群里的再次復興。
我只能說,當時的主編木劍客的眼光已不僅僅是在武俠版上了,他有更大的野心——去改變當前的武俠格局,從作者到讀者再到載體全方位的改變。
如果成功,將毫無疑問地解決武俠版所面臨的所有問題,而且將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如果,「如果」真的發生了的話。
依靠木劍客強大的號召力,當時很多知名作者都給武俠版出過題,比如鳳歌、九把刀、滄月、步非煙、江南,甚至還有南派三叔,我至今記得三叔當時出了個腦洞大開的題目《中空的大山》,於是,那一期N多作者都直接把參賽稿寫成了盜墓小說,唯一不同的是,主角會武功。
稿子收上來後,木劍客的臉都看綠了……
暑期後的一天,木劍客捏著一張紙條將我叫進了辦公室。
那是一張寫著武漢某高校文學社社長名字和聯繫方式的紙條。
「我希望你挑戰下自己,將我們的『A90』比賽帶進高校,從武漢的高校開始做起,慢慢推廣到全國。」木劍客把紙條遞給我,看著一臉懵逼的我。
然後又意味深長地說了句:「當年傲月寒(時任武俠版副主編)剛來武俠版的時候,正好武俠版一周年紀念,我就給了她一個任務,去香港找金庸,最後她單槍匹馬地見到了金庸,並請金庸題了字,當時金庸就寫了「盛世江湖」幾個字……」
這幾個字,很長一段時間都被放在武俠版封面上最顯眼的位置上。
可惜,盛世不再後,江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三、
說來好笑,收到那個紙條後,我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
原因很簡單,我完全把這當成了木劍客一時的心血來潮,畢竟把這沒幾個人關注、沒幾個人參與的「邊緣性」寫作比賽推廣到全國,說說就好,又不給錢、又不給人,這TM如何著手去干啊。
要知道,那年頭連新概念都辦不下去了啊。
直到第二周的編輯部例會上,木劍客突然一反常態,十分嚴厲地向我下達了軍令狀:
在明年7月活動完成之前,完成10座城市50所高校的A90高校循環賽。
附加一個前提條件:
沒有經費,就你一個人。
我欲哭無淚,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工作的壓力,被逼無奈之下,只能自己通過各種方式搜集高校聯繫方式,並開始與浙江、武漢的幾所高校進行洽談。
編輯部里其他人也只是把這件事當成了木劍客突然的一個念頭,能不能做成、能做成什麼樣,誰也不關心,只有主任偶爾八卦性質地問一下進度。
但我天生不服輸,硬是咬著牙堅持了一個多月。
中間坑爹、崩潰的過程有很多,因為不僅所有的策劃、洽談、執行都只有我一個人,甚至聯繫印海報、到高校里去送海報也都是我一個人。
而且真的沒有一分錢,連海報都是武俠版的印刷公司順便印的。
一個多月後,我居然真的在武漢的十所知名高校里搞成了一次循環賽,參與人數還不少。
接下來的第二個月,我遙控指揮,在浙江的幾所高校里也搞成了循環賽。
引起了一些關注,也確實帶動了雜誌的銷量。
其間,我還抽空為武俠版在人人網上申請了公共頁面,成為人人網上最早進駐的幾家媒體之一。
這下編輯部里開始第一次開始認真研究這個事兒了,通過和木劍客反覆討論,總結前兩次的經驗,我們都覺得以一個地區的高校為軸心,發掘和推出年輕作者,推廣新武俠,是能幹出點名堂來的事兒。
關鍵是,還不怎麼花錢。
在武漢、浙江地區取得初步成效後,我將目光瞄向了上海,這個除北京外,高校最集中、年輕武俠受眾最多的地方——為什麼沒有選在北京,因為北京高校逼格太高,我很怕到時候沒人參與。
有了前兩次成功經驗的鼓勵,我和木劍客準備在上海地區搞出一個小小的高潮。
不僅要吸引更多的高校參與,而且還要在最後評選結果出來後,邀請嘉賓在上海地區搞一個盛大的頒獎盛典。
為了解決經費的問題,我想到了拉贊助,自己悄悄開始聯繫幾家遊戲公司。
很可惜,那時的武俠早已沒有了當年的影響力,幾家大的遊戲公司耐心聽完我的介紹後,都友善地表示了婉拒。
一直到整個上海賽都快結束的時候,才有一家剛成立沒多久、急於宣傳自己做的新遊戲的公司同意合作,條件很苛刻,經費也不多,但已經夠我們解決在上海搞比賽、頒獎的一系列活動了。
錢搞定了。
剩下的就是比賽本身了。
因為前期與上海高校洽談溝通的情況,最後的比賽階段,整個上海地區包括復旦、上交等在內的十多家知名高校全都參與了進來,那一期收到的參賽稿件遠超武漢和浙江地區。
一切都預示著,接下來我們順勢推出的頒獎盛典以及後面一系列的安排都將會是順水推舟。
更重要的是,按照當時我的推廣進度,不到第二年的七月,就能完成木劍客布置的「10座城市、50所高校」的目標。
但一切會那麼順利嗎?
四、
被當時A90大賽如火如荼的景象所鼓舞,在我們出發去上海之前,木劍客躊躇滿志地向《今古傳奇》報業集團提交了一份詳盡的改革計劃,從內容到版式再到作者培養都將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核心就是適應90後新生代讀者群的閱讀品味。
我曾有幸參與了當時的《今古傳奇》集團高層對改革計劃書的審議會。
全程就是無情的屠戮。
報社高層對方案表示了反對。
原因很簡單,他們覺得武俠版不做改革,至少還可以苟延殘喘,如果按照木劍客「激進」的改革方案,很可能90後讀者群沒吸引到,連原來的老讀者也失去了。
不改,可能會慢性死亡;改了,更可能就猛葯攻心,一命嗚呼了。
從當時的情況看,其實報社領導的批評也不無道理,那段時間武俠版正在連載的一篇小說《蜀山的少年》,就完全是網路小說中升級打怪、談情說愛的套路,雖然頗受年輕讀者喜歡,卻遭到了許多老讀者嚴厲的批評,許多老讀者不厭其煩地通過寄信件、打電話來表達質疑和憤怒。
改革計劃受挫,木劍客只能無奈地接受這個結果,懷著十分複雜的心情,和我一同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車。
在我們出發前,我有半個多月時間都在瘋狂地加班中。
一個人完成了上海地區所有參賽高校的稿件匯總和組織審稿工作,一個人敲定了最後頒獎的時間、地點,一個人聯繫贊助的參賽獎品,提前寫完典禮所有流程方案、媒體通稿,製作了現場播放的所有視頻、PPT……
甚至於,所有的獎勵證書都是我一個人拖著大箱子買回來,趕在去上海前,一晚上時間列印出來的。
我都覺得,作為還沒畢業的大四學生,自己那段時間簡直是開掛的節奏。
事實上,就光是這部分內容,就可以寫作太多的東西了,從中汲取的經驗,對我後來的工作更是幫助非常大。
頒獎的地點最後選定是上海交大的一個禮堂,交大文學社的社長白瀑,集全社之力,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她那種理工院校才女特有的幹練、清爽、聰敏也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現場嘉賓陣容更是堪稱豪華,我們請到了當時在類型小說領域仍有很大影響力的步非煙、蔡駿、潘海天、飛花,再加上木劍客、橫刀以及對大陸新武俠關愛有加的上海市作協副主席陳村。
所有一切都符合預期,甚至超越我的預期。
除了現場的效果,一個僅能坐兩百來人的小禮堂,仍是稀稀拉拉沒有坐滿。活動環節,學生們對台上的這些嘉賓更是懶洋洋地愛搭不理,作為籌備負責人的我,現場尷尬地忍不住想哭。
我後來私底下問了問,才知道原來這些高校的學生們早就不買武俠版看了,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武俠版,他們來參加活動只是因為嘉賓里的一些人,他們通過其他渠道知道過。
這和當年鳳歌大熱時,去任何一座高校座談都是爆滿的情形簡直有天壤之別。
(這張珍貴的照片記錄了當時在交大的活動)
在上海的最後一天晚上,我和木劍客聊了很久很久,兩個年齡相差十多歲的人,身份地位懸殊,卻像個忘年交一樣徹夜暢談。
這半年多的努力下來,我已經知道武俠的衰落幾乎已經無力阻擋。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在儘力延緩這一過程而已。
也就在那晚上,我向木劍客提出了離開武俠版的想法。
我雖然很喜歡武俠,而且在武俠版短短半年多的實習時間裡,做成了這麼多事,和大家都成了朋友。
但我實在不能接受,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喜歡的一個東西,如朽木般慢慢衰老、死去,卻無能為力。
回到編輯部後,我寫下了上萬字的各式總結,將這段時間工作的心得、經驗毫無保留地記錄下來。那裡面寄託了我對於武俠,武俠版最後的感情。
然後,十年不看武俠。
五、
現在回頭去看,其實不唯武俠版,許多大報大刊這幾年都舉步維艱,停刊的數不勝數,就在一周多前,《京華時報》也已停刊。
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眾聲喧囂的時代。
更是一個朝雲暮雨的時代。
在我離開武俠版半年的時間裡,武俠版包括美編主任、編輯部主任、副主編以及木劍客本人都相繼離開了武俠版。
他們的離開,也帶走了大陸新武俠復興的最後一絲希望。
盛世不再,江湖難興。
導致武俠版衰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紙媒的集體衰落,年輕人的閱讀趣味變化,起點等網路小說站的衝擊等等。
木劍客當年帶著我們折騰了那麼久,卻一直忽略了一個問題:
武俠的黃金時代,是伴隨著報紙雜誌的連載而興起的。
當大家不再看紙媒,許多城市裡連報刊亭都找不到的時候,武俠靠什麼載體傳播?
但當時對於武俠版是不是要開闢互聯網戰場,甚至整體變成網路媒體,誰都下不定決心,報社內部爭議更大。
其實,如果早一點注意到大家閱讀方式和載體的變化,早一點和起點等網站探索合作,武俠至少不會衰得那麼快。
前段時間準備寫這篇文章時候,我想去找一本武俠版看看,驀然發現偌大一個北京幾乎很難再買到這本雜誌了。
沒有渠道和載體,你做的再好又有誰知道?
但在我看來,這還不是根本的問題,畢竟我們的《人民日報》至今仍保持幾百萬份發行量,渠道和載體沒問題,然而又有幾個人真正去關注內容呢?
對武俠版而言,真正衰落的原因可能還是在於,武俠小說從形式到內容到立意,都已經很難求新了,再求新就是歪門邪道了。
這是真的,從根上已經衰敗了。
我離開《武俠版》時,包括小椴、三月初七、李亮等作者都還在為創作更好的武俠小說而努力著。
但對這樣的「武俠小說」,我們卻讀不進去了。
柯達在破產前,都還在造全球最好的膠捲,但很可惜,我們雖然需要照相,卻再也不需要膠捲了。
而假使有一天,武俠版藉助網路,憑藉《花千骨》《青丘狐傳說》之類的小說重獲新生,這還是我們心目中的「武俠」嗎?
————
寫完這一篇,關於武俠的所有回憶就真的告一段落了。
為武俠,也為我曾經付出過的青春。
個人真實經歷,禁止轉載。
感謝閱讀。
嗯,感興趣的可以到微信搜索「栩先生」,和我一起聊武俠,聊職場,聊人生。
————廣而告之的分界線————
新書出版,歡迎大家閱讀點評
《所有的奮鬥都是一種不甘平凡(夢想有多麼珍貴,奮鬥就有多麼艱辛。知乎大神【李栩然】誠意解答人生困惑!)》(李栩然)【簡介_書評_在線閱讀】 - 噹噹圖書
我也來答一下吧。
答主本科專業是船舶與海洋工程。目前就職於國內某知名海工企業。我司在國內長期處於行業老二的位子,家大業大,曾經獲得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也獲得過多次市級以上政府的各式獎勵。就連國家領導人也來我司參觀過。可就是這麼一家公司,今年虧損超六億。我們今年的工資收入至少也打了八折甚至更多。是因為我們公司技術不行?管理不行?誠然是有一部分這方面的原因,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個行業陷入了全方位的衰落!大家都知道,船舶行業在07,08年走向了巔峰,中國大陸像發了瘋一樣船廠遍地開花。中國船舶的股票曾經漲到了300元一股,可好景不長,08年的金融危機給了航運業致命的打擊。作為航運業的下游產業船舶製造業從09年開始也是一蹶不振,大批船企接連倒閉,也包括當時號稱亞洲最大船廠的熔盛重工。也許很多外行人不知道當時是有多繁榮。我給大家舉個側面的例子。就拿熔盛來說,它在蘇北一個鄉鎮農村,最頂峰的時候廠里一共有五萬多人,廠門口繁華的像是市區的商業街,還有一家四星級酒店!主要面對的人群就是熔盛廠。到今天,2016年已經過去了整整七年。可整個行業還是一片哀鴻。生產力仍然嚴重過剩,項目造價過低,訂單銳減,人工成本一年比一年高,只能造造船殼子,國產化率極低,一系列不利因素始終籠罩著國內的船舶企業。包括南船北船在內的眾多大型央企都在苦苦支撐,更別提底下的民營船廠了。與海工企業息息相關的是石油天然氣開採。2015年全球訂單銳減百分之七十!就拿我司來說,手上的訂單單個造價均要幾億美元。可船東公司只出百分之五到十的定金,其餘的都是靠廠里自己融資在造!等到項目可以交付了,船東公司卻租不出去了,他們就沒錢付給廠里,然後就用各種手段拖著。到今天為止,我司還有三個項目停在碼頭上走不了。其中包括那個曾經獲得國家科學進步獎的某系列船。公司領導說,2016年才是公司最困難的一年。。。從大學起,聽到最多的就是船舶業何時復甦。可在我看來,至少未來三年是沒有希望了。三年之後,也就是整整過去十年了。圈內人普遍持悲觀態度。我也是一樣。我很悲觀的認為,在我國船舶業是夕陽產業。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這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中國沿海地區的勞動力成本太高了,已經支撐不住這沒有利潤甚至虧本的買賣了。第二,低技術船型例如散貨船的成本已經壓縮的很低了,高技術船型的主要設備國產化又很低,未來很長時間內都無法打破這個屏障,陷入泥潭。第三,這是一個艱苦行業,勞動力價格上升可數量卻在銳減。普通的打磨工一天一百多,電焊工兩百左右。在其他行業也能輕易拿到這個數字,近些年大家家庭條件都好了很多,將會有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從事這一行了。很多企業已經考慮向東南亞轉移了。我司也準備在斯里蘭卡建廠了。第四,國際航運市場,原油市場近期無法改善,給下游產業造成的衝擊無法緩解!通俗地說就是,沒訂單,價格低,易棄單!形勢真的不容樂觀。國家大力支持船舶海工製造業也是然並卵。哎!外資快速消費品。
上圖估計很多人都見過,四年前我第一次見到的時候,標題還叫做「你所有的日常消費品都被這十個快消巨頭壟斷了」!然而現在估計沒人敢說這種話了。說日漸衰退可能有點誇張,然而這幾年整個外資快消的生意都在縮水,確實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面對中國消費者這幾年劇烈的行為變化趨勢,外資快消有些疲於應付。如果把所有的消費品分為剛需和非剛需兩類的話,它們面臨的消費者行為的變化以及應對措施可能還不太一樣。對於剛需品類,如洗護類母嬰類用品(化妝品、洗髮水、沐浴露、洗衣粉、尿不濕、奶粉等),最大的改變在於這兩年消費者由於自身對於產品安全性的考慮、高品牌附加值的需求等等原因,再加上海淘政策利好、互聯網海淘大潮的裹挾,對海外商品有著極強的偏好和推崇。前兩年大家還都用著飄柔海飛絲潘婷力士,這兩年一下變成馬牌和呂,還有一堆我都叫不上名字的洗護牌子。前兩年大家還都在用強生嬰兒給寶寶洗澡,這兩年用什麼牌子我也不知道了。留下這些中國外資快消一個大寫的懵逼。
然而一個很諷刺的事情是,消費者很多買的日本貨美國貨加拿大貨韓國貨吃的用的,你一查最後發現全球母公司還是上圖的這幾家……去年年底我領了一個任務,就是在電商平台上去看我們所有海外SKU的代購情況和銷量,發現了很多很有意思的東西。看到那種種草帖里寫,「大家快去買XXX的XXX,不要買國內的那個XXX」,我心想「姐姐,這倆牌子都是我們公司的牌子啊……」,外國的月亮真的比較圓嘛?沒詳細了解過暫時沒有發言權。對此寶潔和聯合利華紛紛開設天貓海外旗艦店,寶潔還開放了海外買手崗,希望能夠搶回這些本來應該屬於中國市場的消費力。經由答案提醒,發現自己忘了很大的一塊,就是本土品牌對於外資消費品市場份額的侵蝕。不過前幾年互聯網、電商興起,帶動了一批本土淘品牌的成立,當時的威脅是這個,而這一年間海淘開始逐漸勢起了。另外對於一二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面臨的問題並不相同。在此不展開討論。對於非剛需品類,如飲料食品零食(餅乾、薯片、碳酸飲料、糖果、速溶咖啡),最大的改變在於消費者飲食習慣的改變,其中包括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放棄速溶咖啡而選擇手沖咖啡),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放棄薯片、碳酸飲料而選擇沙拉、鮮榨果汁、代餐)等。為了應對這一變化,億滋推出了更小包裝的奧利奧,百事推出了更薄口味更清淡的薯片(比如黃瓜、青檸味)。
除此之外,現在的年輕人對於外資快消品牌的那些故事好像未必買賬。消費者教育難度之大,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階段。當年能夠開創洗髮水品類的寶潔,現在未必能賣好一包液體衛生巾;當年能夠開創可樂品類的可口可樂,現在未必能賣好一罐咖啡;當年能夠開創創可貼品類的強生,現在未必能賣好一款益生菌飲料;當年能夠開創男士沐浴露市場的聯合利華,現在未必能賣好一款殺菌洗手液。大品牌如何年輕化,如何能夠在延續品牌精神的同時,獲得更多年輕人的關注,不斷地refresh brand image,一直是我們每天都在思考的一大問題。
之所以拆成了剛需和非剛需,是因為在剛需領域,消費者可能轉移到了直接競品(比如從飄柔到呂牌),對於非剛需的品類,消費者可能轉換到了其他品類進行替代(薯片到沙拉),甚至直接退出了某一品類(不喝碳酸飲料),這兩種情況對於品牌的挑戰其實是不同的,因此應對策略也不同。不太嚴謹地論證其實都在說一件事,就是消費者變了,並且變得太快了。消費理念變了,消費方式變了,消費偏好變了,什麼都變了。
除了上文提到的內容之外,調整品牌溝通策略;砍掉長尾品牌集中火力;調整媒體預算分配比例,加大在數字營銷、社會化營銷的投入;公司架構層面給中國區更多的營銷自主權,也都是這些年外資快消在面臨中國市場困境想出的解決辦法。
消費品是不會死的,畢竟不管經濟如何震蕩,消費者的偏好如何改變,大家總歸也還是要洗頭髮要刷牙要喝飲料要吃東西的。但外資快消到底能從這個大蛋糕里搶多少進嘴裡,就只能看各家各自的本事了。
要說從業者體驗的話,消費者你們都是爸爸!給你們跪下了!
應對市場變化,很多大公司都走得很慢。就像一隻大象被絆住的時候,一定是舉步維艱的,但如果是一隻兔子,肯定比大象靈活得多,毋庸置疑。從我的角度來說,我會覺得有點悲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總會回憶起幾年前快消在我眼裡閃閃發光的樣子;我至今還能如數家珍地說起當年的寶潔、聯合利華、可口可樂、強生、瑪氏、歐萊雅、雀巢、億滋、達能、家樂氏、百事、百威、金佰利、利潔時這些所有的快消公司在各自的戰場都取得過怎樣輝煌的戰績;我還記得大二的我如何陰差陽錯誤入了聯合利華在復旦的校園宣講會,之後堅定地想進入了這個行業,然後走到今天。我曾經覺得工作也只是一份謀生的技能,但漸漸會發現,真的會存在那種讓你深愛的行業。你對待它會像對待你喜歡的人一樣,你關心關於它的一切事情,你不會錯過它所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你不自覺地看到它就會興奮和激動,燃起一身的動力和熱情。說句題外話,不管快消唱衰論有多麼響亮,如果想做Marketing的話,快消行業都永遠有著其他行業無法比擬的魅力和實力。
在這個商場上,你們都曾經是我心中最威武的戰士,謝謝你們。
最後放專欄小尾巴,http://zhuanlan.zhihu.com/wenwanzi,歡迎來~好多人在評論里給我支招,真的很感謝。
也有人和我一樣對音像店有別樣的情感,她可能會是一種生活和文化的符號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回憶。都說流行是個圈,或許音像製品也會有販賣情懷的一天,不過現在這個大環境,很多行業都不景氣,我們的店怕是撐不到那一天了。
昨天答了這一題之後,我第一次認真思考這個店對我的影響,以及停業之後自己可能會有的心情。關於這個店,我可能說上一天也說不完,她對我的影響遠比你們想像的要大。小學初中學習沒什麼壓力,我沒事就泡在店裡聽音樂看電影,加上雙魚座的緣故,小時候我就特別的敏感,想像力豐富,會自己構建電影情節,又笑又哭。我甚至當年去考了北京電影學院的電影劇作專業,衝過初試複試,最終沒能衝過三試,三試面試的失敗是我至今最大的遺憾,我不只是錯過一個學校,更是錯過一種人生。好像有些偏題了,想到什麼再更吧
——————2.1日分割線——————
不瀉藥,一定要來強答。
嚴重衰敗的產業,音像產業!
隨著互聯網、智能機、移動終端的發展和普及,現在的音像店正在急劇減少,並且很可能會在會短時間內變成古董。
我家經營了一家十幾年歷史的音像店,開始那些年生意還算是紅火;前兩年的收入勉強可以負擔得起家裡的開銷,留些閑錢;但現在真的是江河日下,基本的房租都不能保證,所以家裡已經打算停業了。說實話,我對家裡的音像店有特殊的感情,我的童年和青春都和她有關。我還記得我擁有的第一盤磁帶是羽泉的,小學和初中每天都能窩在店裡看電影,我看了非常多的電影,在周杰倫林俊傑SHE王力宏他們代表流行音樂的唱片年代,我能說出他們每張專輯的所有歌曲。就是這樣一個充滿青春期回憶的地方,在短短的一兩年時間,被時代淘汰。
現在爸媽在找別的生財門路,這個話題剛好可以作參考,為他們避開可能的陷阱,在知乎這個年入百萬的地方我想說,掙錢真的不容易。2.3更新沒想到短短几句話召喚出了這麼多同行一起心裡苦 頓時有了不再孤單的感覺 評論中很多人問BDI是啥 在此複製粘貼一下百度百科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altic Dry Index,縮寫BDI),是航運業的經濟指標,它包含了航運業的干散貨交易量的轉變
BDI波羅的海指數是由幾條主要航線的即期運費(Spot Rate)加權計算而成,反映的是即期市場的行情,因此,運費價格的高低會影響到指數的漲跌,所以,假設現在的原物料需求增加,表示各國對貨輪運輸的需求也跟著提高,在此情況下,運費的漲幅如果可以大過油價成本的漲幅,當然其獲利就可維持。在這種前提下,BDI波羅的海指數會上漲,運輸股的股價也會上漲;假設現在原物料需求依舊增加,但貨輪供給增加而打壞運費市場,此時BDI波羅的海指數會下跌,當然運輸股的股價也會跟著下跌,所以,運費高低的影響遠比原物料的漲跌更是影響航運股獲利的關鍵。
BDI指數一向是散裝原物料的運費指數,散裝船運以運輸鋼材、紙漿、穀物、煤、礦砂、磷礦石、鋁礬土等民生物資及工業原料為主。因此,散裝航運業營運狀況與全球經濟景氣榮枯、原物料行情高低息息相關。故波羅的海指數可視為經濟領先指標。
附一張直觀的圖
至於這個比喻只是個段子 倒倒苦水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希望航運業的寒冬早日過去
--------------------以下是原答案---------------------天吶 居然沒有人說航運業 真是隔行如隔山啊眼睜睜的看著BDI從11000多點降到了現在的300多啊!七年多時間下跌97.14%,BDI已經墜入無底深淵!股市還有TM的熔斷機制啊!航運怎麼融怎麼斷啊!現在租艘10萬多噸的船和租一輛法拉利一樣的價格了啊!一條巴拿馬==上海房子1套08年一條巴拿馬,
3億多人民幣,
約等同上海房子200套;
現在一條巴拿馬,
1000多萬人民幣,
約等同上海房子1套。
這就是現在的航運市場和上海房產市場。
從200套到1套,
就是這麼直白,
就是這麼現實,
就是這麼慘,
08年你是船東,
你是神,
現在你是船東,
你是坑。
心情如圖啊
寶寶心裡苦啊 寶寶不說 說了也沒人懂 有人懂也沒人關心山西煤炭從業人員,見證了山西煤炭的鼎盛期到現在的頹勢。因為涉及到行業里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怕蒸發,還是匿了。本文可能略長,手機碼字,不排版了,各位看官見諒。人盡皆知的是,走遍全中國,只要你說你是山西人,沒人會說你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沒人會提那些千奇百怪的麵食,更沒有人會提到曾經輝煌一時的晉商,一般大家都會來一句:喲,煤老闆呀。是的,山西搞煤炭行業的在13年以前的確很有錢,也出過很多荒唐的笑話的新聞,一個煤老闆走到悍馬專賣店因為衣衫不整的對店員問了一句:這車多錢?店員正眼都沒有看一眼就說:你肯定買不起。這哥們兒一怒,把店裡所有的現車全部買走,還專門打了個標語橫幅「山西煤老闆團購隊」再者,跑到北京買樓盤,指著沙盤對售樓小姐說,這一棟我都買了,現金。又或者,跑到奢侈品店,指著櫃檯上的包:這個,這個,還有這個我不要,其他的一樣來一個。其實這不是傳言也確確實實是山西人的做法,有錢,沒品,喜歡現金,從來穿的是農民樣。但是題主今天說的卻是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光鮮背地裡卻見不得人的勾當。就從03年到08年這五年被譽為煤炭黃金時期的五年說起吧,樓主介紹一下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當時山西煤炭從業人員不同崗位的一天吧。樓主沒有下過坑,沒有干過這種活計,就說相關以及周邊吧。答主所在的單位是山西煤炭行業規則的制定者,也是山西煤炭交易市場的參與者,同時還是煤炭市場的管理者,擁有執法權。說白了就是我玩兒一個遊戲,這個遊戲規則是我定的,我也跟你們一起玩兒,還是這個遊戲的管理員GM,你說這遊戲讓別人怎麼玩兒?但是沒辦法,地方保護主義加國企,誰也不敢惹不是?下面就來介紹一下不同崗位每天上班的時候幹什麼。首先,辦公室普通職員,每天到單位第一件事兒就是打掃衛生,因為山西臟呀,又是搞煤的每天不開窗戶不開門第二天起來桌子上紙上就是一層薄薄的灰塵,其實攢一個星期就夠你拿回家燒火做一頓飯了(開玩笑)打掃完自己科室的衛生之後呢,就去領導的屋子裡打掃衛生,領導的屋子裡規矩可就多了,領導屋子裡的綠色植物一定要用啤酒去擦,要擦亮,在領導上班之前還要把電腦打開,放領導喜歡的音樂,地板要趴在地上擦,要能映出倒影,水一定要燒開,茶一定得泡好等等。然後就可以等著領導來上班了,當然,如果碰到喜歡玩的領導那就是你的福氣,他會帶著你一起打遊戲,反正公司里想要什麼樣子的電腦直接讓領導簽字就好了,單位的網速一定得快,不快就去找電信公司讓他們拉專線。或者碰到不喜歡打遊戲的但是喜歡打麻將的也行啊,碰到下雨下雪天,那誰啊,跟我打麻將去吧,上什麼班啊,走走走,打上二十圈就下班了!然後就跑到一個附近小區里的麻將室,讓老闆給做午飯,開始打麻將,等領導打累了就你上吧,沒關係,領導會給你一沓子錢,輸了算他的,贏了的自己揣兜里花。可惜答主職業炮手100年,基本上都是輸個精光…然後每天中午領導大人都會喝多,回到自己帶套間的辦公室就開始睡,基本上就是一覺睡到下午,所以一般想找他們辦事兒的,聰明的都會一大早來單位等,中午以後是絕對見不到人的。公司為了解悶兒,時常也會組織什麼合唱比賽,乒乓球籃球比賽,辯論賽什麼的,贏了的就是打錢唄,第一名幾萬塊,第十名送個電飯鍋什麼的,反正就是變著花樣的花錢,過年過節,發錢,煤炭淡季,組織全公司旅遊,不去扣錢,還有年中獎,是的,你沒聽錯,年中獎,中間的獎。反正就是發錢,發發發…一個最普通的員工一年大概賺個20萬是妥妥的(沒有灰色),08年以前的20萬…答主的四線城市,那會的房價也就是2000一平吧…?‥…━━━?重點(灰色收入分割線)?‥…━━━?前面說了,我們又玩遊戲,又制定遊戲,又管理遊戲,那麼問題來了…這遊戲怎麼玩兒?其實,我們公司規定,任何運輸出山西省的煤炭,都要從我們公司開具一張外省銷售准許的票據(俗稱出省票)到這裡某些懂行的人就知道答主的公司是什麼公司了吧,我們知道就好,乖~不說~答主怕死。這張票據是按噸收費的,跟稅一樣,只要你想買賣山西的煤,就必須開票,一噸的票麵價格是180元,這個規則是我們制定的,票也是我們開具的,最後的重點來了,我們還有執法站,專門逮不開票的黑車查到了罰款加扣煤,全部充公,其實就是自己再賣。一輛車40噸的載重,也就是說要開7200元的票,問題是,這個票只要出了山西就特么是一張廢紙,擦屁股都嫌硬好么!好的,問題來了,我們開始做文章了…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一個執法站的站長跟一個運輸車隊的頭目打電話說,今天晚上12點到2點,我不開票,直接送你出省,你一輛車給我3000塊就行~注意,老子要現金~晚上12點,站長坐在執法站的桌子前,桌子上有一個口子,第一個司機進來,滿臉堆著笑,用粗糙的帶著煤灰的黑黑的手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盒中華煙:x隊長,抽煙。然後順手摸出了一個一次性打火機點著了火,用左手捂著給隊長抵過去。隊長用兩個指頭的指尖找了個煙盒上沒有煤灰的地方把煙盒夾了起來,臉上的厭惡一覽無餘:哼,899,中華煙要666編號的才好抽! 司機趕快堆笑:是是是,下次一定找666的,您看我們頭兒跟您說的那事兒…老規矩,3000一輛車,快點啊,告訴你們的弟兄,就到2點,2點以後扣了車我可不管!是是是,我辦事兒,x隊長你放心。司機從懷裡掏出一把錢,在桌子盡頭的點鈔機上過了30張,然後塞到了桌子的那條縫裡去…出門之後司機用對講機喊,後面的xxx號車xxx號車快點啊,今天還是老時間老價格!上了車一腳油門開出了檢查站。2個小時以後,值班人員回來報告,隊長,車放完了,今天車不少啊,放了有小100輛呢~嗯,知道了,後面的車給我卡的嚴嚴的,有沒票的立馬通知高速稽查!凌晨5點,車少了,幾個值夜班的回到了休息室,一臉的興奮和期待,因為一天中最激動的時候來了。隊長把桌子下面的箱子拿出來,剛才從桌子上的縫隙里塞進去的錢都進了箱子。隊長把箱子倒扣在了地上,然後把箱子提了起來,三個值班的隊員眼睛都直了,幾十萬的現金小山一樣堆在了地上。「還是老樣子,一人抓一把,自己裝兜里回家數去,哎那誰!讓你從上面抓,沒讓你從下面摟啊!給我放回去重抓!」「那誰你也真是的,你這都弄散了怎麼抓,你養的那大學生又花不了你幾個錢」「卧槽你還說我,你看你自己,抓之前還用手捋一捋,麻痹你家不是在北京又買了個房子么,還要買!」等三個人抓完了,隊長把剩下的錢裝一書包里,差不多一人抓了兩三萬,還有十幾萬,明天給當舅舅的副經理再買個50克的金條,讓他把自家弟弟也弄進單位,這200萬買的隊長真不虧!隊長來著自己新買的霸道,下班回家。那個時候,檢查站的人打牌扎金花不賭錢,俺們賭夜班。任何有價值的東西,在他們眼裡,就是幾個夜班的問題。?‥…━━━?現實的分割線?‥…━━━?2013年習大大表示,要減少煤炭行業的相關環節,再加之口岸開放,進口煤炭稅逐漸減少降低,導致山西普通電力煤炭的價格從當初的接近千元跌至如今200元一噸,再加之所有的檢查站撤銷,遊戲規則重新改寫,以後再也沒有出省票這種東西,客戶和生產單位直接面對面不通過我們。導致現在答主所在的公司一蹶不振,從當初的世界500強,到現如今已經有半年沒有發過一毛錢,大家,尤其是一家老小都在企業的人,年根將至,已經不知道如何過年。如此反差,到也不失為讓人咋舌。答主描述煤炭行業輝煌的時候用了大篇幅的文字缺在沒落的時期一筆帶過,也是只是想突出答主這麼多年來看到的人間百態。有人不禁要問,答主你也在煤炭企業混了這麼多年,也攢了不少錢吧之類,其實答主非常不善於討好領導,說話心直口快,而且酷愛旅行,基本上這些年攢的錢都換成了一張張的機票和酒店住宿單,而且早在前年,答主就已經從煤炭企業跳出,從事其他行業的工作。但是答主非常感謝這個公司,雖然它很怎麼說,黑暗也好,可憐也罷,但是它畢竟在答主剛接觸社會的時期給了答主一份很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滿足答主的夢想開銷,答主感謝一切給予我幫助的一切人和事物。以前的老同事們,雖然我知道你們肯定不上知乎,但我也在這裡祝福你們在這大蕭條時期,一切安好。手機碼字,有很多碼到後面但是想寫在前面的東西沒有寫,凌晨2點了,明天收拾行李回家過年了,這是答主第一次在知乎作答,略啰嗦,也多謝你們看到這裡。新年快樂以上
這是一個職業技能日漸衰退的例子,也算切題吧——
《他們都是昔日的高手,後來的Loser——那些年,被電腦改變的人》
1今天的文章,懷念一下電腦剛剛進入職場的年代。
故事的主角都是我以前的同事,一個是不會打字的小鎮中年銀行會計,另一個是不會用電腦的台灣怪蜀黍設計師。
2如果你在90年代中期的某一天,來到一家三線城市城郊結合部國有銀行的對公櫃檯辦事,那個穿著泛黃白襯衫,嘴裡叨著煙,在辦公桌前,在票據和帳本上漫不經心地寫寫劃劃的,不靠譜的小年輕,就是我的寫照。
在沒有電腦的年代,銀行好像現在的政府部門,一切都是緩慢、黑白、無聲的。
那個年代進銀行,照例要有一個師父帶著,我的師父姓王,王會計,四十多歲,大家尊稱「王會」。
帶大家參觀一下他的辦公桌吧,一塊壓台板的玻璃上,有一支蘸水鋼筆、一瓶墨水、一隻蘸水海綿缸,一把盤算,一台印泥、幾個有大有小有方有圓的印章,因為少了那個龐大丑陋的台式電腦顯示器,它們顯得凌而不亂,很有膠片感。
在他辦公桌面的左邊,是一個巨大的文件櫃,裡面擺滿了賬本,這就是他的主要戰場。每一筆業務,先要按照帳號順序,找到企業帳本,用蠅頭小楷記下發生額,再用算盤噼哩叭啦撥弄幾下,算出餘額。還沒完,每一筆賬,都要對應兩個科目,也就是說,還有一本帳要記錄,只是方向相反。
現在一筆對公業務敲幾下鍵盤,十幾秒搞定,那時至少要十分鐘。
王會有一手絕活,寫的一手工整好字,無論是數字還是文字,好像印刷出來一樣,一筆一划,一數一符,而且很少出錯,用現在的話來說,叫「工匠精神」。
行里年年搞技術大比武,記賬這個項目,沒有跟他爭第一。我現在還有點後悔,沒有留一張他寫的銀行匯票作紀念。
為了這手好字,付出的代價就是慢,他辦一筆業務,別人要辦好幾筆。幸好那個年頭,人們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時間。
王會還有一個絕活。
每天下班前,銀行要軋平今日帳目,常常在我們急切地等待下班的時候,內勤主任告訴我們一個噩耗:「帳不平,差XX」。此時,大家就會第一時間把目光聚集在王會身上,他只要聽一聽這個數字,十有八九都能判斷出,那幾筆帳可能出錯了,是方向反,還是大小數,還是錯位。
我估計,他每年要節省我們大家100小時以上的找帳時間。
王會職業發展目標是當內勤主任,據說他年年也要去上面打點。我進行那年,他倒是有個機會,只是要調到一個偏遠的鄉,他權衡再三,最後還是放棄了,或者說是等待下一機會。
可惜真到我離開,他也沒等到機會,因為不久後,銀行就推進業務電腦化。
銀行的電腦化還是很早的,那時絕大部分普遍家庭都沒有電腦,一開始行里搞培訓,鬧了不少笑話,很多人不知道滑鼠怎麼用,常常一把抓著,在空中比比劃劃,場景非常歡樂。
大家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中文輸入,五筆是學不會了,那時也沒有智能拼音,全拼這種逆天理滅人倫的輸入法,完全是歧視方言區的勞動人民。
雖然困難不少,王會還是很努力地學著電腦,用右手的食指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的在鍵盤上找,時而停下來想想正確的拼音,沒耐心的客戶諷刺幾句,他也不發火。
但慢慢地,他還是從一個技術能手變成了一個普普通通的老會計,電腦記錄的票據和帳頁毫無美感,卻準確無誤,他的軋帳絕活也變成了屠龍術。
電腦記賬,讓他的慢變成一種可笑。多年以後,我在看《瘋狂動物城》里的樹獺時,忽然想到他,一時五味雜陳,我彷彿又回到了高高的櫃檯前,坐在他的對面,彷彿這二十年,只是一個夏日中午午睡時短促的夢。
3新世紀之初,我轉行到廣告行業。
那是廣告業最後的黃金時代,全球4A公司盡數進入中國跑馬圈地,一手抓著全球合作客戶,一手吸引多金的土豪客戶。家家都在瘋狂招人,以至於我這個新人也能憑几張「飛機稿」混進去。
大批香港台灣新加坡的廣告人也來到大陸,Tom就是其中的一個,比我早進公司半年,是SAD(資深美術指導),那時廣告公司的頭銜還沒有通貨膨脹,SAD也可以做「豬頭」(Group Head),當然只能接些不重要的客戶。
有一個發現,讓我非常震驚,這位台灣來的資深廣告人Tom,居然不會用電腦,準確地說,是不會用蘋果電腦里的PhotoShop軟體進行設計。
現在我們說設計師的「活好」,通常是說他PS的表現力強。然而,說Tom 「活不好」,真是冤枉死了,他的絕活是手繪能力很強,不是那種簡單的線條稿,而是很細膩的水粉顏料的設計稿。
他手下的設計師都是大陸電腦設計時代出來的,入行頂多二、三年,學校里學的一點美術功底早還給老師了,哪裡見過這陣勢。
但問題是,客戶不認這個絕活。
有一回,他們組到一個本土客戶那裡提創意案,回來後,Tom臉都青了,用閩南話大罵客戶土鱉。午飯時,他手下的設計師稍稍告訴我,客戶說這個創意看不懂,看!不!懂,要求重新設計一稿,(著重號)用——電——腦。
如果對方是見多識廣的國際客戶,應該不會在意創意提案是手繪還是電腦設計。但要是遇上本土客戶,他們的第一反應往往就像我第一次看到他的稿子一樣驚訝——我一個月近百萬的廣告服務費,你就給我看這個?
也就是過了十年時間,有一回提案中,我們用精緻的手繪稿提了一個創意,客戶反應就變成了——真用心啊(大家都開始有情懷了)!
一度有傳聞,Tom要升到另一個組當ACD(助理創意總監),但後來卻不了了之,據說是那個組的美指和文案死活不幹,威脅要集體辭職。
大陸的同事都不喜歡Tom的原因,其實是「嘴賤」,明明是自己不行,連電腦都不會用,還常常發牢騷,說大陸的小朋友偷懶,基本功不行,一天到晚只想著用飛機稿拿獎。
有一回內部頭腦風暴,客戶是某汽車廠商售後服務部門,他手下的文案提了一個創意,大意是維修人員很認真地檢測汽車漏水,Tom一聲冷笑:「你們開過車嗎?車漏水是很嚴重的事情,你不造嗎?」
那天的會是在座位上開的,公司的人聽得一清二楚,文案當場就不幹了:我們不造,就你造。你這麼牛,幹嘛還要從台灣跑到大陸來。你不就是台灣混不下去了嗎?你們台灣整個廣告圈都混不下去了,你當我不造?
台灣怪蜀黍Tom就是愛說這些很裝逼的話:我們台灣以前的廣告業,美指都是很厲害的,沒有十年功夫根本拿不下來。現在的小朋友,入行兩三年,就CD、ACD滿天飛。
Tom在公司呆了一年就辭職了,開了一家小公司,接些4A公司的外單,專門幫別人手繪TVC的故事板和插畫形式的平面廣告,算是回到他喜歡的路子上去了。
那時我不明白,一個功底很強的資深美指,掌握PhotoShop、CorelDRAW這種工具,也並不是一件難事,為什麼他不去學呢?
4小鎮中年王會有一個褪色的保溫杯,上面寫著「XX銀行XX支行1990年技術比武第一名」。這種杯子,我老爸也有,當年很流行。
台灣怪蜀黍Tom除了看創意簡報和Email,從來不用電腦。後來有個資深廣告人對我說,他並不是仇視電腦,而是他的某些想法和感覺只能在手繪中找到。
可以說,他們都是昔日的高手,後來的Loser。
王小波在《似水流年》里說:「人就是四十歲時最難過,那時候腦子很清楚,可以發現自己在變老。以後就糊裡糊塗,不知老之將至。」
今天,這個世界變化更快,我也到了王會和Tom的年齡,「難過」的感受已經完成,「不知老之將至」感受正在發生。
回憶王會和Tom,讓我想清楚一個道理,Loser並不可怕,我們每個人終將變成Loser。但與其拒絕一個Loser的軀殼,不如心安理得的低效,帶著靈魂生活,哪怕成為一個特別土鱉、特別討厭的人。
就像凱魯亞克的名言:「願主賜福給所有身在酒吧、滑稽劇和堅韌的愛之中的人,賜福給那倒懸在虛空中的一切。不過,賈菲,我們知道,我們倆是永遠不變的——永遠的年輕,永遠的熱淚盈眶。」
首發於「人神共奮」微信公眾號每周兩篇原創,零雞湯的職場心理近期熱文
職場裝瘋秘笈(100%成功,看之前一定要三思)
為什麼大部分的婚姻都是湊合?情感雞湯救不了你的,數據帝告訴你真相
時間就是金錢,看上去我在拖延,其實我在炫富
居然沒有人說汽車經銷商!對!就是你們經常說的4兒子店!不匿名了,領導們應該不玩知乎!本人在奧迪混了幾年,略知一二。背景本人的公司屬於東部區!就是平均一個城市兩三家店。開車幾小時就是價格重災區的上海,浙江。競爭相對較小中西部地區兄弟可以暫時不用對號入座!早幾年車行肯定是賺錢的!A4加價!A6加價!更不要提加價多年的Q5了!很多開的早的店子一兩年就回本了!有的地段好的,土地升值賺翻番的也比比皆是!所以很多大佬紛紛投資建店,然後……就掉坑了……正文首先,經銷商要拿品牌授權,廠家得壓三千萬,這還不算其他打點的錢。找地皮建店成本根據城市、地段、規模等,價格不一,本人在一個三線小城市,建店成本加上裝修,設備等約兩千萬。下面進車,會有一部分現金車,大部分是車子抵押銀行貸款,就是通常所說的壓合格證!公司商業貸款銀行利息就不用我說了。我們店比較小,庫存比例在1:1-1.5(就是在庫車大約是每月任務的1-1.5倍)目前資金流運轉還算正常,七七八八加起來投資也得過億!每個月的運營成本,包括人員工資,水電費,財務成本等,算下來差不多一百萬!下面咱們來談談盈利。首先,單純的賣車肯定是虧本的!有童鞋會說你們賣的多會有廠家返利,其他品牌不好說,事實上總的返利奧迪廠家每個季度開始就會發郵件下來。所有店一開始進車的時候都只有基礎返利,剩下的返利都是有條件的,比如每個月完成任務給多少,每個季度給多少。而賣車的價格都是按照全部任務完成的情況下來預算總的返利去賣的!這樣到月末或者季末任務沒有完成怎麼辦?那就硬虧!所以很多店會在月末或者季末折扣很大!就算是一開始就給基礎返利也不是萬無一失,一年兩次的標檢(奧迪人都懂!),八次密采不合格分分鐘給你扣回去!那麼在哪裡賺錢?裝潢,各種服務費……其實就是被大家各種看不起的4兒子亂收費,最後也未必能彌補整車的虧損!去年夏季清庫存的某個月份銷售部運營報告最高一個月虧損近100萬!基本上一家運營比較良好的店子也就是銷售部盈虧持平,保持資金鏈的正常運轉,如果還能略有盈餘那就真是非常好了!然後是賺錢的售後!售後我了解的沒有銷售那麼詳細,就我知道的說說。我的公司不大,月均產值在200萬左右。同城大點的店能到400,當然他們的店投資也大。售後的利潤率一般可以做到60%左右,當然也有競爭沒那麼強的地區可以做到70甚至以上,用一個同行的話說:那是奧迪的幸福角落!然後很大一部分都集中保險理賠(保險公司給錢客戶不心疼……)。受到周圍同行競爭以及外面眾多專業不專業的修理廠衝擊,正常維修保養的費用現在也是一降再降。最低的時候搞活動A4 A6 保養三次送一次!A4這車平均一次基礎保養預約打折後1100多,相當於3500左右四次,算下來大概就是單次800多!當然,售後還會有一些賣廢品的錢。總得算下來,一家4兒子店年化收益率頂多就是在百分之7-8的樣子。跟前期過億的投資成本相比真的就是毛毛雨了,回本遙遙無期……何況這還是資金運營正常的情況,碰上某段時間廠家任務重,銀行抽貸……資金鏈斷裂,分分鐘讓你關門歇業!君不見這兩年4S倒閉,老闆跑路的新聞越來越多了么?一不小心寫到這麼晚了!手機碼字不容易啊!希望有看官看在小女子熬夜辛苦的份上給個讚唄!有相關問題的也可以評論或者私信我,知無不言!===============================================================嘩!居然62贊了!也算對得起我昨天熬夜到凌晨!(黑眼圈+淚目……)破百贊就來聊聊互聯網+時代汽車行業的轉型吧!今天開年終總結大會,財務報表算下來我們店一年虧損四百多萬。集團還有兩家瑪莎店為授權的事在打官司,希望老闆還能過個安穩年……==================================一天沒來居然200贊了!向各位支持的朋友告個假,這兩天臨近年底確實有點忙,互聯網汽車的問題感覺會寫很多,稍微緩緩,一定會更的!我的性別決定了沒有太監的可能……==================================02.03更新
從車行層面來說,和互聯網接觸最多的是市場部,知乎眾多汽車網媒大V肯定多少都認識幾個4S店的市場經理、總監(很多都是廣告客戶)。
現在很多車行也有專職的DCC部門,其職能就是彙集車商匯、太平洋汽車、愛卡汽車等互聯網平台收集來的客戶資料,篩選、電話邀約、報價成交。
其
實對於大部分車行而言,現在的互聯網汽車不過是電視、電台這些傳統媒體的延續,是一種收集客戶信息的渠道,最終成交還是得靠約到店裡來談價格。並且網路收
集的信息不靠譜的居多,比如我們年終會議市場部的數據:全年累計接收客戶信息13000多條,有效信息只有900多條,更不用說成交了……
再來聊聊互聯網購車,談購車首先得談貨源!
在中國,目前國產車(含國內生產的合資車)來源渠道只有兩個:主機廠,授權經銷商(就是4S店)。
主機廠直接拿車肯定是最優惠的,但是網路平台想直接從主機廠拿車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
般能直接從主機廠提車的都是政府或者很大的單位採購,比如統一採購計程車這種;有些特殊政策,比如留學生購車優惠(還免購置稅哦!)也是廠家直供;這些車
一般會統一運輸到客戶附近的4S店,由店裡代為交車。另外還會有些庫存車、瑕疵車的處理,比如去年夏天上海大眾就有一批被冰雹砸傷的車拍賣,當然車源不
多,且不是穩定貨源,肯定無法長期售賣。
雙11天貓有和幾個主機廠合作搞促銷,但要麼是秒殺要麼是加裝過的特別版,充其量不過是市場營銷的
噱頭,不至於影響4S店的正常銷售。經銷商與主機廠都是簽過合約的(雖然很多不平等),經銷商也都是真金白銀砸上去了(授權費用、建店裝修、人員培
訓……)主機廠不會也不敢這樣明目張胆的挖經銷商牆角。
市場上現在一些低價車,比如二級經銷商基本都是經銷商的大客戶渠道流出來的。4S店
的大客戶部門原先設立的意義是針對一些企事業單位或者個人客戶大批量購車優惠(奧迪針對同一企業名稱下兩台及以上就算,其他品牌各有不同規定),廠家對於
這樣的車會有一些特殊補貼,說白了就是搞批發的。但是面對廠家日益艱巨的任務,現在很多大客戶經理的主要職能已經變成了低價批發給二網,二網再賣給最終客
戶!當然也有流到異地賺點地區差價的,但是受到廠家管控,這部分很少。
阿里汽車 的「車碼頭」就相當於是大張旗鼓的走經銷商渠道了。阿里現在的情況應該是屬於布局階段。從去年開始,阿里陸續和幾家比較大的經銷商集團簽了
戰略合作協議,我有朋友是上海永達集團的,去年八月就在朋友圈裡看她晒圖。最近聽說又簽了 河南的和諧汽車汽車。阿里利用全國各地經銷商集團線下服務的優勢結合自身線上強大的集客能力實現強強聯合,也解決了網上購車客戶最擔心的車源和售後服務問題。
但
是這會產生一個問題,買過車的朋友都知道,汽車議價其實是很靈活的,因為目前4S店買車,不僅僅只是
「買車」而已,會包含保險、裝潢、各種服務費。網上出了一口價就相當於亮出了底牌,本地區的其他經銷商只要參考網上價格稍作優惠就可以以低廉的成本挖到很
大一批價格敏感型客戶!
另外「全國一口價」也很難實現,因為地區差價的存在(比如北京、上海這些限牌城市,廠家為了保證市場佔有率優惠政策
也會相應傾斜,這也是造成這些價格重災區的一個原因)。同樣的價格賣車,上海的經銷商是賺錢的,而河南的經銷商卻可能虧的毛也不剩!阿里既然和經銷商簽
約,勢必也要兼顧到經銷商的利益,客戶層面可能未必會拿到真正實惠 的車。
目前來看已經在運營的「車碼頭「,不溫不火,反響平平,對店內來說也不過就是另一個
車商匯 ,當然如果可以真正聯合起各大經銷商倒逼廠家調整市場政策,後市可期。==============================================================2.16更新完畢!(感覺畢業論文到現在沒寫過更多字了。。。)
盪了一個新年,心都玩散了(大過年去古墓,估計也沒sei了)。
想來還有個段落沒更,雖然可能沒人看了,還是得更完(強迫症發作各種不能忍)!
接上回,如果說阿里走的是官方合作路線,某些APP應該就算是民間自治了。
由於行業問題,對於互聯網並不是十分的熟悉,挑一個算是我一直關注著的某購車APP來說。
起因是去年十月本人以自以為相對低廉的價格買了一輛小POLO代步,然後在汽車之家看到別人發帖子說某購車APP打出的裸車價格比本人的價格還低了1.2萬元,除去運輸、裝潢、保險返利等雜費大概還便宜到8千元左右!
根據本人多年的從業經驗第一反應就是:騙紙!大騙紙!
但看APP做的宣傳還建了線下交車的實體店網點,也不像是打算騙個500/1000定金就跑路的樣子。於是本人就在汽車之家寫了篇帖子從一個汽車行業人士的角度分析了一下這網站車這麼便宜的原因,最終揣測能有這麼大優惠只有一個原因:網站補貼!
然後時隔半年,最近有個網站工作人員跟我聯繫,事實跟我猜的也確有幾分相似(除了本身拿車價格低之外,一台POLO網站補貼了差不多7 8千元,其他車型可能還更多)。
網
站作為一個大客戶,從各大4S店和部分主機廠(主機廠拿到的車估計很少)大批量拿車,然後再直接銷售給終端客戶,有點類似做的比較大二級經銷商。網站前期
通過類似滴滴打車那樣的大額補貼來吸引客戶,後面逐漸減少補貼,以期獲得大量用戶,當然盈利點與傳統4S店相似:裝潢、保險返利、各項服務費
等,由於不存在4S店的建店成本,雜費價格也相應要低廉一點。然後聽說該網站後續還考慮租車等延伸業務,那是後話。
這種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
自主的定價權,網站大批量拿車,勢必可以比普通用戶拿到更優惠的價格:廠家/4S店
你別管我買那麼多車幹嘛,看我幾十上百台的批發,你怎麼著也得給我優惠價!不過這個價格差肯定沒有網站前期宣傳的那麼大,平均差價估計也就在車價的
2-3%,低價銷售客戶必然是得益的!
然而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就是售後服務。
汽車不像衣服、鞋子,網購
回來就能用,汽車涉及到使用方式、維修保養、出險理賠等等,有些人會說:找售後啊!但是除了前期網站由於自身急於擴張造成了貨源供應不足等一些失誤,讓一
部分訂車客戶得以幸運的由網站補貼差價直接從本地4S店,車的發票也是4S店開據的,後期提車基本都是該公司統一開據的購車發票。就是說對於廠家/4S來
說 這車是他們賣給網站,再由網站倒賣出去的,目前對於這一塊的維保還沒有完善的規定,車真出現什麼問題去店裡維修,是有很大扯皮空間的!
其次是銷售服務。
網站是各種車型綜合售賣的,有點類似於國外的汽車大賣場。線下門店一般也就安排一個專門交車店長。就算是專業的4S店從業人員也不能對各個品牌車型功能講解,維保信息都了如指掌,所以網站線下門店能做的也不過就是
把車交給客戶 這樣的事情。什麼試乘試駕,六方位繞車這樣客戶服務根本無從談起(當然目前的情況是即便你去4S店買車,很多銷售員也懶得做這些事),我在該網站的民間群聽到客戶諸如:「不知道車什麼時候到」「貸款不知道怎麼辦」「客服打過去一問三不知」這樣的抱怨也很多。另外就是網站的後續發展。
目前網站的客戶都是沖著 網站補貼後的低價 去買車的,而網站如果要盈利,勢必停止補貼,拿車成本在那裡,網站的車價優勢與實體比較下來沒那麼明顯了,客戶還會去嗎?畢竟買車不像滴滴打車,售價十幾萬的車
網站比實體便宜兩三萬,客戶會願意賭一把,如果差價只有兩三千呢?客戶是信任雖然被罵服務渣的跟狗一樣但是好歹有廠家授權背書的4S店,還是一個只有幾十平方辦事處的線下交車網點?
當然你你要是說,做互聯網的就是財大氣粗,一千萬補貼不夠就繼續ABC輪融資過億繼續補貼,最後上市讓股民為補貼虧損買單,那我也沒脾氣!
土豪!大腿求抱!
雙
十一過後,該網站已經在減少甚至取消補貼的,我沒有真實數據支持價格對客戶數量的影響,但我所在的該網站最大的民間群進群人數和發言輛較兩個月前確實急劇
減少。另外如果網站自己做數據統計的話應該會發現現在購車客戶中西部的遠比東部要多,那是因為廠家的地域差價在支撐著網站與實體店的價格差(網站總部在上
海,從上海等地區4S店拿車去其他省市賣還是有很大差價的,但是上海地區的人就未必需要在網站購車了)。
不過這類網站目前售車數量也不是很大,對於4S和廠家來說還沒有動到根本,一旦用戶數積累到一定程度,線上和線下勢必還是有一番廝殺可看的。畢竟汽車這東西不像衣服包包化妝品,國內貴我可以找海淘找代購。國產車的正規來源只有主機廠,廠家真想要捏死你也是分分鐘的事。
總結:
車
行目前正處於一個產業轉型期,大公司吞併小公司,很多單店已經很難維持運營了。各位知友有興趣可以留意一下,本地往往某個品牌的幾家店或者某幾個品牌都隸
屬於同一個汽車經銷商集團。集團化經銷商對於整個銷售和售後的流程把控相對會更加嚴謹。另外,經銷商集團壯大到一定規模就有了和廠家叫板的底氣。
一些廠家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不再盲目擴張,毫無節制的通過經銷商授權申請。有些廠家甚至開始限制經銷商集團旗下該品牌門店的數量。
互聯網正成為這場博弈中的第三方力量。傳統行業對於互聯網總是「看不起,看不懂,看不見」;希望互聯網這條鯰魚的攪動能給這個行業帶來活力與新生!
最後,煲個雞湯:
我個人希望有一天汽車銷售終能發展成像蘋果手機一樣,4S店成為線下體驗店,價格相對統一,客戶可以在網上預定,線下大家拼服務、拼專業技能,客戶能夠在4S店得到實實在在的車輛使用、維保的信息知識!
銷售顧問之所以叫顧問,客戶是雇你來問的,
而不是「領導,這車再下三千客戶就買了。」
售後服務也真的能給客戶查到車輛的真實問題。
而不是「這個不行,換了吧」
「還不行?那再換這個試試?」
套用一句大俗話: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大學。別笑。大學作為一個行業,日漸衰退之勢已經不可阻擋了。大多數人可能還感受不到,但風起微萍,局內人已經都看到了樹葉的晃動。我們學院每年暑假放假前幾天都會組織老中青教師一起,趁著暑假清閑,討論些形而上的東西。說白了就是務虛會。前幾年的務虛會討論的都是諸如大學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大學的課程設置是否越來越職業化而非專業化之類的問題。而從去年開始,連續兩年討論的總話題都是一致的:國內的大學總體而言,是否正在處於一個衰退的周期內?答案很多,但總體的意見是一致的:起碼就目前來看,大學並不處於一個繼續擴張的周期內。我所在的學院,主打專業排名一直在全國前十名之內,就業率長期穩定在90%左右,所設專業也基本都屬於那種學生家長喜聞樂見願意報考的,一般而言我們學校自己錄取的文理科最高分都會選擇本學院。但從2011年起,學院本科招生人數從巔峰時的500+迅速下滑到了2015年的400人以下。這就不單單是能用招生大小年來解釋的了。事實上,除了個別院系之外,整個學校的本科招生人數都在下降。比本科生人數縮減更可怕的是碩博士的生源質量。大概在五年前,我們的學生能夠考取北大、人大的碩士還是一件比較令人高興的事情,一般情況下,交大已經是想要考外校的學生最好的選擇了。但現在只要想考,北大、人大層次的碩博士每年考取的成功率非常高,而我們院的學生幾乎已經成為了交大本科質量最好的碩博士生源。而我們學院的碩博士生源滑坡的更厲害,迅速從原來的211高校為主,普通一、二本為輔滑落到了二本甚至三本學生為主的地步,偶爾有一個211大學的生源,即使那所大學並不以本學院專業聞名,也是全院導師視若珍寶,全力培養。我們的學院、專業,怎麼說也是西北知名的,生源尚且如此,真不知道比我們層次更低一些的院校,生源質量能差到何種地步?生源質量越來越差,連鎖的反應就是就業形勢也原來越差。現在學院的本科就業憑著之前的人脈和老底子還顯不出頹勢,原先出去的師哥師姐們還在一批批的回來招學弟學妹。但已經再也不要奢望去開拓新的就業市場了。至於碩博士就業,簡直已經是慘不忍睹了。一個比較簡易的推算方法是把該學院的本科生就業率除以三,基本上就是該學院的碩博士就業率。可以說,除了那些定向的、委培的和上學之前就已經聯繫好工作的,碩博士最好的出路就是留校了。但是留校,一年能留幾個?又有幾個碩博士有能力達到留校的基本學術條件?不是搞學術歧視。每年都會出現大量的二三本碩博士新生入學考試分很高,但要談學生能力可能還不如我們自己的二三年級本科生,如此培養三年,甚至六七年,可能也就是堪堪達到學術入門的水平,怎麼留校?結果就是,每年大批的碩博士畢業生去和本科生搶飯碗,但碩博士本身又沒有年齡優勢,如果又沒有學術優勢的話?拿什麼去競爭?只剩下學位優勢了。於是大量的碩士生去了高中甚至於初中,博士生去了三本甚至於高職。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博士生往前推六年,碩士生往前推三年,大概本科也能教初中,碩士也能去三本高職吧?長此以往,惡性循環,造成的結果就是高水平的導師要麼沒有學生可以帶,全在本科教學或在職教育的低水平重複中蹉跎。要麼就是高水平導師不斷流失,有理想的教師不斷向更高層次的大學遷移。再接下來呢?一個沒有高水平教師,沒有高質量生源,徒有一座座高樓和空曠的校園,致力於用四年時間培養出一批批具備基礎專業知識的本科職業人?這是大學?這是高職吧?我們這還算是中等211大學中最好的學院了,情況已然如此。平台更低的大學,簡直不可想像。這還只是小環境。大環境更加糟糕。大學作為一個行業,快速發展的契機就是1999年的擴招,突然湧現出來的海量生源讓所有的高校都猝不及防,目瞪口呆。就像是一個本來衣冠楚楚的人突然進入了阿里巴巴的寶庫,只要伸手,所有的寶藏都是你的!於是大家都伸出手去,衣兜塞滿了塞褲兜,所有兜都塞滿了脫下褲子也要裝。斯文?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全社會人都斯文起來?還記得當年那句要讓大學本科普及率達到社會人群的70%的豪言壯語么?於是本來精緻整齊的學院紛紛變成了大學,本來術業有專攻的專門型大學紛紛變成了綜合性大學,本來的綜合性大學呢?建新校區!擴招!擴招!再擴招!更別提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三本院校了。2010年前後,一個211大學,名下要是沒一兩個三本院校,簡直不好意思出門跟人打招呼。然後呢?最新的統計數據,陝西省某些二本院校的就業率還沒高職高,更別提三本了……就這樣,怎麼能吸引到生源?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的提前,之前下手早的一些大學也許還能支撐一段,但眾多的三本和一些剛升上來的二本,應該已經感覺到山雨欲來的那一陣風了。2010年,國內第一所三本倒閉的時候,還驚起過媒體的一陣嘩然。現在呢?今年三本倒閉了多少?有人知道么?甚至在老師們的討論中,像我們這樣的中等211大學,都不一定能在這一輪衰落中撐到最後。相比較之前,短短20年,我們學校擴招了多少學生?新引進了多少教師?強行上了多少非傳統強勢專業的學科?蓋新校區投入了多少錢?連年漲工資增加收入又投入了多少錢?就像一個暴飲暴食的胖子,一身虛肉,能撐得住幾陣風?未來高校的轉型,一部分低水平高校轉移成社會學校或者職業學校是必然的,這起碼能保證他們活下來。反而是想我們學校這樣的,還能否再回去從前,做一個衣冠楚楚的斯文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哪個校長願意背這個鍋?從改革開放至今,感覺中國的一個行業至多擴張20年,70年代的棉紡,90年代末的建築,如今也該輪到教育了。今年的整個討論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其實是關於未來高校轉型的。其中一位老師的說法可以說是最具可操作性的:就地轉型為養老院啊!你看,高校本身有基礎設施建設:有宿舍,有醫院,有食堂,有運動場所和休閑場所,甚至有這些基礎設施配套的後勤管理人員,只要再聘用一些專業技術人員,馬上就能開張啊!每入住一位老人,免費贈送大學入學名額一個!你看,生源問題也解決了……
今天剛吃了一頓年終聚會的午飯,同事們還年輕(女同事居多),比較矜持,帶了6瓶酒,吃的差不多了,老大說照現在這種情況呢,明年會更寒冷(鋼鐵行業,大家懂得。。),這種大家再坐在一起喝酒的機會估計是沒了,趁著還有酒趕緊喝啊!明年可就沒了。。。又開了2瓶。。
說一個眼下就在衰退的:鐵路車務部門可能大部分人認為鐵路是國企,而且壟斷行業,人那麼多,怎麼會衰退。高鐵動車網站app風生水起,連歐洲都成了出口對象。但這只是你們不了解罷了。鐵路作為一個大的體系,又分為好多小體系。簡單的說,一輛列車的運行是由:①機務段(司機,火車頭檢修)②客運段(乘務員)③供電段(接觸網)④工務段(鋼軌維護,設備鋪設,工程建造)⑤電務段(信號機管理)⑥車輛段(車輛除車頭部分存放檢修)⑦車務段(管理車站 客運和貨運計劃收入)⑧個別車站(和其他段平級 管理旗下各大車站或高鐵站)你看著頭暈么?這僅僅是一列車所需要的配合,大一點的車站每天要各部門重複配合幾十次上百次。而且幾乎零問題(晚點不算)。細思恐極的想一下,全國天朝的鐵路系統在面對上億的客流量還能做到較為效率的運行。是怎樣一種固執的變態。言歸正傳,鐵路客運其實是便民項目,它是虧本的。是 你沒聽錯 支撐鐵路收入的是貨運。就是那些黑色的 髒兮兮的貨車。主要運煤礦 石頭 各種土 以及給各種鋼鐵廠 油化廠 煤氣廠 煉油廠等運輸原材料或者外運成品也有集裝箱 大宗商品 冷凍品 牲畜 等這些是鐵路主要收入來源說白了 車務就是吃各種廠的飯 舉個例子山西的煤礦拉到河北鋼廠去煤礦賺 鐵路賺 鋼廠轉化成商品 還是鐵路推送 鐵路再賺現在是 煤礦空 鋼廠倒閉 鐵路隨便運點啥 沒人賺 環境治理公司賺 物流公司賺鐵路就是這麼個情況 保證運輸安全較為效率 每個工人基本都是晝夜顛倒沒有節假日賠本賺吆喝還要被人噴到死。——————————————————————————————————————————————————————————————————————————2月13日更新回答,這次不用手機了,好好答一番。另外大家猴年快樂!恭喜發財!看過上面的答案的諸位,可能已經對鐵路的運作以及盈利方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有人說「鐵路作為國家的命脈,是不可能倒下的」。這點我不否認,它的確不會輕易的狗帶,但衰退是當下不可爭辯的事實,這和高鐵技術進步沒有絲毫關係,甚至可以形容成「一邊先豐滿起來的乳房」,不管它多麼奪人眼球,另一邊的乾癟,只會讓整體變得更加畸形。而車務系統,作為一個鐵路客貨運進出的唯一(重要)窗口,它的收支情況,絕對是整個鐵路的晴雨表。其實想想就很簡單,鐵路無非就是物流的一個分支,它的主要收入來源人和物的空間位移,既然人是便民政策,短時期不可能盈利,那麼讓我們來看看近些年,作為鐵路的主要僱主的經營形勢:以下部分數據引用知乎er們,侵刪
①鋼鐵行業:
(一)產能過剩。截至2014年底,我國粗鋼產能已達11.6億噸,重點大中型企業中實現利潤前20名企業總體盈利280億元,占行業利潤總額的92%;虧損企業19家,累計虧損116億元,小型企業基本覆滅。這裡還值得一提的是,因為產能過剩也是導致造船業的低迷,因為沒有高端項目,所以壓制低端造船價格。
(二)企業財務狀況未得到有效改善,銀行抽貸、融資貴問題突出。2014年,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8.3%。
(三)產業集中度降低,同質化競爭進一步向高端產品蔓延。近年來鋼鐵行業效益不佳,企業兼并重組意願下降。大型鋼鐵企業精品板材項目多為汽車板、電工鋼等高端產品,已出現過剩跡象。低端粗鋼小企業已經死了好幾遍了。
(四)出口產品大幅增加,引發貿易摩擦衝突加劇。2014年國外對我鋼鐵企業發起的貿易救濟措施調查達到40起,且發起調查國家除原有的歐美髮達國家,又增加了亞洲、非洲、拉美髮展中國家,範圍逐步擴大。跟中國輪胎一個道理。
(五)地條鋼、無票銷售現象擾亂鋼材市場,市場公平競爭亟需解決。
我大舅前幾年就是靠賣廢鋼發的家。
(六)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國,但是卻沒有鐵礦石定價權,鋼廠一邊供大於求,鋼材價格下跌,結果國外鐵礦石價格又大跌,國內國外價格倒掛,鋼廠自己的礦山出現虧損。
想到稀土已經挖的差不多了,白菜價出,最後白粉價進,真是作的一手好死。
②煤礦行業
煤炭行業持續低迷,原因總體來說,就是下游產能過剩。
煤炭主要供給為:火電廠 ,煤化工,水泥廠,中小型燒鍋爐的生產企業以及出口。
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火電廠一直以來都是用煤穩定大戶,但是現在也在受國家政策限制發電量逐步減少。原因很簡單,國家的環保/再生能源政策,上級部門都在限制火電廠發電,多數時候火電廠也只能開一個或者兩個機組運行,其他發電量都交給各種水電站和風電站,一年到頭限制下來,火電廠燒煤量大大減少。
真的是這樣,你當水壩是出來賣萌的么?
煤化工產業的低迷,這條才是主要的原因。
原煤經過開採和洗選之後,做煤化工,主要的產出品就是焦炭。焦炭主要的用途就是在鍊鋼過程中為高爐提供溫度和支撐。就是爐料。
這就是連帶關係,你不好好學習,你同桌也開始做不了數學題了。
鋼鐵生產少了,爐料需求少了,焦炭也沒地方賣,所以也只能減產, 洗煤廠減產,當產量無法保證,但固定費用仍然過高的情況下,沒有邊際,虧損會越來越嚴重。 那麼,這條產業鏈最前段的煤炭,自然就成了壓縮成本的必然途徑。
水泥廠就不用說了,滿含淚水地看著房地產吃土。
最後用煤炭燒鍋爐的都是念舊的。
誒,這兩位曾經的superman呀!
對了,好像還忘說一個比較厲害的僱主:軍資運輸
軍資(小坦克呀,小摩托呀,小吉普呀,小炮呀什麼的)近幾年好像少點,不敢拿捏,反正我上班到現在就看過兩次,還不是我們負責的。
然並卵,多了也無濟於事,無非是天朝的管家給天朝的馬夫一點錢,沒有形成流動。
所以你看,綜合下來,好像能叫上名頭的大行業形成了一個圈。
房地產(??ω?)?? 鋼鐵&<( ̄ ﹌  ̄)&> 煤礦(?′ `?) 鐵路╮( ̄▽ ̄)╭
銀行Σ(●?д?●) 零售實體店⊙﹏⊙等等等等 。。。
再連帶下游產業,感覺可以形成一個小宇宙了。
其實很簡單,衰敗之所以會衰敗,一是源頭問題,二是技術(營業)。
要說貨運量減少,那鐵路完全可以變通啊。
採取門到門服務,大宗貨物鐵路混跑,直營店出app,大訂單沒有,運小的啊,服裝鞋子自行車。不行么?
要說公路運輸,快遞搶了飯碗。
採取高鐵運快遞半日達服務,可選項直接掛淘寶。不行么?
不知道行不行,我上學時除本專業還考了物流,高鐵剛出來時一直關注,滿腔雞血。
最後灑出來了,變成了紅藥水。
擦拭上班受的皮外傷。
——————————————————————————————————————————————————————————————————————————
發個題外文,大家可以看一看真實而又辛苦一線工人:
我曾經在單位微信號上寫過這樣一篇文章
頌揚的部分就省了
大意是先由《鋼的琴》劇照引出
這是上世紀一個階級的代表,工廠之子的輓歌,一個時代的沒落,和他們自身美麗而又不可實現的夢。男主在試驗和工友一起造的鋼琴,為了圓女兒的音樂夢。
而我老爹也是從工廠里出來的,所以現在回憶童年,總是有充滿著一股濃濃的鐵鏽味,更因為在當下21世紀的中國,有一群人同樣的在工廠外演奏——「他們在鋼軌上彈琴」。
這張圖是為鋼廠牽出成品粗鋼,他們是貨車的眼睛,沒有他們,機車頭不能完成工作。這張是去推送空車去鋼廠,需要裝車。一般像這樣吊在半空中是必做的,就像寫字要用筆,通常一天12小時工作,至少來回扒4回,每回20分鐘左右,站內不計數,每回幾分鐘。另外我這樣拍攝是違章的。鋼廠作業很不好,到處都是白色蒸汽,感覺像上世紀的工作。是不是很危險很不理解很破敗難以想像
其實這就是絕大多數鐵路人的一個縮影
你還沒有見過在爬接觸網
鑽到車底下檢修的
他們都常年在室外工作
是雨是雪都在
上面在半空中的也是
下雨就穿著雨衣
下雪就穿厚點
夜間也照常
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壓力
安全第一
積雪太多就要清掃,否則列車進不了站,大家要是下雪天晚點,就體諒下吧,有一群人剛下夜班還不能走,接著掃一天雪。鐵軌的設備更新,整個車站的男人都去了,大半年一群忙來忙去,對於熬慣夜的鐵路職工來講,還挺熱鬧呢。其實寫到這裡,已經寫跑偏了,但不知怎麼,當時在寫「鋼軌上演奏家」時,就突然特別感慨。這只是好聽而又悲哀的稱呼。
就像一邊是「豐滿的乳房」高鐵,一邊是平坦的傳統貨運。
國家把技術都用在喜聞樂見的地方了。
還記得上面那個半空中的人么,他職業叫連接員,全國保守估計有幾十萬人。
而天朝鐵路貨車現在有一個技術叫「旋轉式車鉤」可以幫助連接員們減少危險作業(不用鑽到兩車中間摘管),然而全國貨車數量何其龐大,個中緣由,不講大家也都知道。
所以說道現在,似乎又想去正名什麼,因為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鐵路,真實的一群人。
好了,現在回答問題:①說「上夜班好多打瞌睡的以及我有同學在小站賣票一個月4000」先說上夜班好多打瞌睡的呀真是的上班打瞌睡正常好嘛,他要是真是把利益關係想好了,輕便。首先打瞌睡是違章現象,抓住嚴重可以下崗半年,出事嚴重承擔法律責任所以一般打瞌睡的都是小站 或是沒什麼業務的其他崗位注意是其他崗位(你看的是不是很多檢票的什麼..)牽扯到客貨運輸的 絕對不行!想睡就睡吧但不鼓勵再說小站月入4000賣票員呀真是的我們站賣票的妹子都是5000多真是的其中有三個是研究生畢業...233不開玩笑喔其實女生來鐵路小站真的很不錯基本上累的都是漢紙坐在辦公室的盯著顯示器神經緊張在室外工作的風吹日晒小站女生真的還不錯啦基本工資差不多其實但大站就不行比如鄭州平日客流量穩定在幾十萬一個檢票員按十二小時算大概一天過手2000多張票什麼感念你躺在床上一天有幾千人走過去還要和你打聲招呼其中打招呼的每十個人里有四個問幾點到有三個問你在哪賣票有兩個問怎麼走有一個上來就罵你 cao你累不累尤其是其中三個問哪買票的買完票又要問你路怎麼走啊啊就你條路啊在你眼前大哥你說你怎麼走。。是吧關於「鐵路檢票賣票的怎麼都是死人臉啊」我順便一起答了:不面癱不行每個都回答五分鐘就要死了。。所以請善待 換位思考一下 想想銀行為什麼可以單對單服務態度那麼好就知道了②回答「車務還算不錯了你看我這老司機以及留學生說國外鐵路是坨屎」先說老司機哥哥呀怎麼說我知道您累普通旅客有點錢就不想買硬座為什麼呀因為屁股疼地方小趕上長途十幾個小時屁股容易沒知覺但您不一樣您這是鐵打的屁股銀包的腚別說硬坐了鋼板您都能坐穿是不是您一開車就是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一座就不起來嫌麻煩撒尿就在瓶里圖個方便您說您喜歡看窗外的風景於是您就座著地方一直盯著看怎麼就看不膩呀老司機哥哥呀您說比我苦那時真真切切了我跟你掏心窩子話您聽聽?我爹年輕時也開過灶蒸汽撲騰漫天飛司機是真累是真苦來敬您一杯紀念被機車輻射禿的頭髮來敬您!再說留學生嗯我沒留過你說國外鐵路系統一般這倒是真的上學時學概論的時候,老師聊到了大概是天朝鐵路系統只此一家歐洲啦美國啦他們的鐵路一條線只跑一輛車而天朝的鐵路是:一條線在同一區間或者時間段內可以跑很多車打個比方國外是公交車專用道天朝是主幹道這就是為什麼會發生讓車的主要原因也是臨時停車的原因之一天朝列車是有等級的當然我形容的不好總之就是很厲害如果按照國外那一套大家也別過年回家了另外題外一下俄羅斯的地鐵很美但實際情況卻是每天都有一大幫人來回跑就是為了逃票他們是上班族因為車票太貴約等於一個月工資三分一所以管中窺豹西方國家也大致如此真能把人坐窮的今天就說到這了,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指出來,真的,這個衰退問題有點讓人提不起勁來,不過還是希望大家努力發財,真的!噗、以下是老回答,2月2日。————————————————————————————————————————————————————————③有人問我怎麼休班?嗯 上四休四白夜咻白夜咻咻咻一個白班休息24h 一個夜班休息24h看起來好像還不錯誒⊙▽⊙但實際是不管白天還是夜晚工作 都是12小時制比如白班強大的體力勞動後已經是晚上8點睡一覺次日上午可以擼兩把 下午睡覺 晚上夜班 不要問為什麼下午睡覺(因為夜班啊喂!不睡怎麼熬一夜!而且規定上班前必須休息!不休息影響工作 發現扣錢批評(?_?)!)然後夜班 通常人唱個歌啊打個遊戲啊也可以一夜不閉眼 但前提這屬於娛樂或者又有人說 職場熬夜大有人在啊額 本質不太一樣 鐵路夜班是正常工作日.....接下來是重點:以我所在的車務單位為例 大概有不到1500多人 只有單位總部在我家所在的城市 而且人數少於十分之一 這些人是管理人 負責一些財務啊 人事什麼的絕大數包括站長 副站長 書記 都在旗下的車站裡(單位旗下有20多個站)有點像諸侯國是吧 哈哈其實我想說的不是這些而是 我單位總部在家鄉 而我卻在百公里以外的工作這......這……這到底是讓我怎麼休息啊(接著哭我一個大班休息三天 坐火車來回都一天呢!什麼 也有本地人吧是 是有本地 還是以我所在的運轉樓為主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是外地的!沒錯 幾乎所有!包括我在學校的校友 不論在哪個部門下 都是離家很遠的原因在於鐵路特殊性 哪裡有鐵軌 哪裡有會有車站 有的很大 有的很小 在縣裡呀 村裡呀 甚至山裡也有個小房子總部怎麼能進呢 所以......而且有的簽的外省 一走基本就回不來了 春節正是忙的時候......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鐵路粘性很強(因為它會給你單身宿舍和一群跟你一樣的單身汪)不敢再說 再說就牽扯到情感問題了 接著上班也不短了 後來發現不論哪個崗位 鐵路職工其實都是被一個經典理論壓榨的對象 即:馬克思老人家的 「個人剩餘價值」當時歐洲工人為毛要鬧 馬克思又為毛要以這群人進行階級改革 原因很簡單啊就是工廠主為了多賺錢 讓工作多幹活唄然後又計算出一個底線就是「工人幹完活需要多久恢復 以便繼續幹活」然後就算出了一個接近工人臨界點的工作表 結果工人一下班填飽肚子睡一會感覺萌萌噠 就又被拉去幹活 快累死的時候 下班填飽肚子睡一覺感覺自己一般萌 然後......就是這樣 我想說鐵路其實......嗯(′-ω-`)暫時性啞巴一秒④有人指向性黑了一下關於「列車裡好多小推車怎麼半夜不睡覺呀還叫啊叫的快煩死我了煩死了呢」關於這個問題我首先想說:仁兄受苦了 女子想嘮叨 就讓她嘮叨去吧其次我再說:像列車裡賣東西的這位女子都不是我們鐵路職工對不是她不是穿著制服么?對穿著她不是也在火車上么?對也在那你還說不是!對不是就不是噗......其實普速列車裡賣東西的 那都是外包公司的人鐵路公司還是蠻敬業的 不怎麼做副業但旅客又有需求所以才導致外包 包括餐車廚師及以前月台上的小推車至於高鐵動車 嗯......那些制服才是我們的正規軍蟹蟹做知乎歷史上最有技術含量的總結性答案。實乃快速閱讀答案、了解投資風向和知曉就業選擇之必備良藥。鏡像問題的答案見眼看著自己所在行業日漸興盛是怎樣一種體驗? - 何明科的回答,兩邊同步分析日漸衰退和日漸興盛的行業。
邀請我的人都是居心叵測,因為你們知道我就做過三個行業(管理諮詢、投資和互聯網)而且還發表過專欄文章(http://zhuanlan.zhihu.com/hemingke/20535942),希望把我往某個行業引導。
但是這次讓大家失望了,我寫好了一個爬蟲(以為爬蟲是動物的看這裡:你是通過什麼渠道獲取一般人不知道的知識和信息的? - 何明科的回答),並於2016年1月31日上午11點放出去,把這個問題下面的所有答案都抓取下來。然後利用NLP+技術對所有答案做了分詞、分析及歸納總結,最後形成下面的報告:正在衰退的行業及背後的原因。除了分析宏觀經濟形勢不明朗下的各個行業,還試圖為大學生就業及中學生高考提供一些指導。
(NLP+的意思是,在NLP演算法的後面,是一個70KG的大叔,人肉在NLP分析之後對所有答案進行了再次解讀。各類AI大神莫笑。)一、基本數據統計
截止到爬蟲運行結束的時刻(2016年1月31日上午11點左右),該問題下共有5346人關注,算是高關注的問題。共有258個答案,其中69.8%的答案有效(無效答案包括被摺疊的),其中只有45%的答案獲得不小於零的贊(在知乎上被人認可也不是那麼容易,哪怕是一個贊)。前六大答案就獲得了61.2%的贊,知乎也在向KOL集中。二、誰是最苦逼的行業根據NLP+的分析及統計結果,在回答中總共出現了65個行業,根據提及率及贊數比例兩個方式排序,找出最苦逼的日漸衰落的行業。按照前者,排名前五的依次為:紙媒、煤炭、醫療、石油、房地產、政府事業、鋼鐵、建築工程、航運及通信。按照後者,排名前五的依次為:紙媒、民樂、工程機械、房地產、鋼鐵、航運、機頂盒、政府事業、服裝、醫療及石油。
這裡面的一些有趣現象點評如下。紙媒(包括報紙、雜誌及出版),堪稱最苦逼的行業,無論是在提及率還是在贊數佔比都遙遙領先。幾個曾經做紙媒行業的大V(比如: @唐缺@張亮@孟東樓 )發出有見地的答案後獲得高票,最終在提及率佔到7.8%,在贊數佔比來達到41.2%。更是成為獨一無二的苦逼衰退行業。紙媒的苦逼其實不用多解釋,看看衰落的報刊亭、紛紛出走的紙媒人士、跌落的發行量等等就知道大概了。
民樂,這個屬於黑天鵝,只有一個人( @張瀟瀟 )在眼看著自己所在行業日漸衰退是怎樣一種體驗? - 張瀟瀟的回答中提及,但是因為其趣味性,獲得高票贊數(達到16.2%)。
政府事業,曾經是無數畢業生的夢想,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調整下及大力反腐下,5%用戶提及到在政府及事業單位沒法混了。
宏觀經濟相關的行業,包括房地產、煤炭、石油、鋼鐵、航運等等,這些受前幾年4萬億及全球經濟形勢的影響,蓬勃向上,最近幾年斷崖式下跌:在提及率中佔到36.1%,在贊數佔比中佔到17.5%。
醫療,這個有點出乎意料,令人羨慕且人人都躲不過的醫療行業,居然在贊數佔比中高居第九位,達到1.8%。許多醫生及從業人士,不僅是被醫鬧傷了心,還因為各項嚴打苦於巨大的付出而微薄的回報。醫生,一個操賣白粉的心而賺賣白菜的錢。
(其實,我很想把醫生從苦逼榜裡面隱去,如果大家都不做醫生,還誰來保衛咱們的健康。話說我當年是想報考協和的,因為做醫生的母親也遭遇過醫鬧,不建議我報考醫生。)三、誰是苦逼背後的推手
進一步分析這些苦逼行業背後的原因,如下圖。新技術或產品替代。互聯網、電商及微信的出現對於許多傳統行業(比如:紙媒、電視台、線下零售業、通信等)都是摧毀性的,從提及率看佔到25%,從贊數佔比來看佔到48.5%。不過,電商對於線下零售的摧毀遠低於預期,從提及率來看只佔到1.7%。另外有意思的人,有人提到高鐵的發展對於長途貨運業及客運業的致命打擊。周期性。前面已經提到,受四萬億基建投資的過度催肥,面臨如今宏觀經濟的下行通道,房地產、煤炭、石油、鋼鐵、航運等行業都面臨周期性的調整。從提及率看佔到51.1%,從贊數佔比來看佔到24.9%。
(總結,新技術或產品替代及周期性,是當前最主要的動因推動許多行業的衰退)
政策變化或缺位。這主要是針對政府事業以及醫療業,從提及率看佔到16.7%,從贊數佔比來看佔到22.3%。前者,是以前官本位日子太好而現在回歸正常值。而後者,是全國性甚至是全球性的難題,怎麼讓醫生如此重要的職位過上體面的生活而又不加重老百姓的生活成本。
泡沫。這主要是針對風風火火的智能硬體、太陽能及創投等行業,從提及率看佔到2.2%,從贊數佔比來看佔到1.3%。「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想當年,市場上基本沒有不看太陽能的投資基金,沒人敢說這不是能源的未來。
產業升級或轉移。這主要是針對服裝及製造代工,從提及率看佔到16.7%,從贊數佔比來看佔到22.3%。這些行業隨著國內成本的增加,逐漸在轉移到國外或者轉移到更偏遠的內陸,也造成了衰退。
未知。這裡面提到的幾個衰退的行業(比如:環保、高爾夫、性服務等),實在沒搞明白理由,所以只能放到未知。有趣的是,一個答案裡面提到,以前外圍一次要1萬,現在只要3千。不明白問題出在哪裡,不是嚴打了嘛,供給少了,應該價格上升呀。難道也和反腐有關?
四、下一步的工作
如果大家感興趣,我會長期更新數據,同時考慮做更深入的分析。比如:看看回答問題及點贊的人的畫像及地域,做出更加有價值的分析。(所有好看的表格均使用文圖製作,如果需要直接引用圖表可以到http://wentu.io/publish#4819928f53a82d3d)—————————————————————————————————————更多文章及分享請關注我的專欄,數據冰山:http://zhuanlan.zhihu.com/hemingke整個房地產行業,包括上下遊行業,設計、施工、鋼鐵、水泥,全不行。
說民族聲樂的我都覺得已經很不錯了!
我從事越劇演出工作,對!也就大多數老年人會喜歡的越劇!
我不負責演出,我負責演出業務,我所在的單位還是屬於杭州市重點文化項目,屬於事業單位,杭州戲曲方面第一把手。這麼問,我送你一張越劇票,你要不要,說要的估計也就送爸媽看了吧。
所以,我們最多的演出都是送戲下鄉(常常要去連信號都沒有的山裡),其次各大城市的劇院演出(總有老人和戲迷)。但是每年會去國家大劇院和國外演出,屬於政府扶持的。
但是有點新奇的是。我們演員除了一些一二級演員和梅花獎演員,其他都是青年演員,最小的1998年的。學戲曲的人還是很多的~只是看戲曲的人越來越少。首先入行沒多久,談不上眼看著。
其次,每個人看事情的觀點都帶著自己去看的, 我一直自詡是生意人,不會手藝。好的我高賣,爛得我便宜賣。前面高票的富陽做紙,我是他老鄉 東陽做木雕。國內木雕的不少地方都有,我們東陽算出名, 東陽木雕 四個字,養活了我們這一大片了,每當想到這四個字,我一直很感恩也希望不丟他的人。————————我們東陽木雕約始於唐而盛於明清,現在應該有千年的歷史,主要是以平面浮雕為主的雕刻藝術。所以到現在當我們廠日常出的也基本是平面雕為主的。下面這個是前段時間出的一個活, 外框紅花梨木內椴木, (上次我淘寶看到一個拍賣也是我們東陽出的一個雕刻 寫 外框 紹氏紫檀 ,我想紹氏紫檀是什麼好厲害的名字一看圖片是紅花梨,所以中國人就是這樣感覺加個 什麼加個檀字都立馬變厲害了 ),我這個活雕的其實還不能算特別好,工期花了十五天左右。是這些師傅雕的我來說說我覺得行業日漸衰弱的事情我覺得我來談這個 首先我是站在一個很接近行業日常的人,我沒資格也不會說 我們東陽木雕不行了,因為畢竟是千年傳承下來肯定會有很多頂尖的人和很具有水平的作品。 但是我日常都在做這個行業,接觸的也是行業最普通的雕刻師和某項工序的師傅。- 做我們手藝的,第一還是看做出來的東西如何, 就像上面做紙的朋友說的,其實現在社會情況就是浮躁,做食品的人都不負責,做手藝的也好不到哪去, 而且本身嚴謹工藝從不是我們民族擁有的平常素質,總結一般人一般雕出來的東西確實不行。 我去年有個人給我做一副活,荷花鯉魚,魚雕的和觸電的魚一樣, 雕個蝙蝠像嘻哈猴。(當時的圖片我找不到了有機會我去補充一下)
我說 一般人一般雕出來的東西不行
是有兩個一般的, 一般人是 很多雖然做這個行業但是其實確實沒什麼水平,一輩子也只是雕點花草。 一般雕出來的是 大家都不會用心去雕了,因為其實雕刻這個東西有意思的是 大部分雕刻師傅這輩子其實雕來雕去雕的都是那幾樣東西, 動物里雕 魚 龍鳳麒麟 蝙蝠這類, 花草雕 牡丹荷花, 所以你花個十幾二十年都在雕同樣的東西那麼 這個東西該用什麼雕、怎麼動刀、哪裡入手應該都很清楚了。很清楚卻又雕不好,那說明你沒有好好雕, 把原本是手藝活的東西做成流水線一樣那肯定做不出好的活。- 第二個是 人
還是和上面做紙的說的一樣,做的人少了。 真的是少了,這點我深刻感受到。
大家可以看我上面那張工作場地的圖片,除了我你看不到第二個九零後,(我這個工作坊算是中等水平的地方)古代的時候因為制度和發展水平社會流動性小,加上當時應該不如現今社會這般豐富,我覺得那個時間段好的發展行業, 社會流動性少了, 那麼我們東陽人基本幾條路 , 一 讀書 學而優則仕 二務農 古代一直是重土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就講土是 土地 三 可以學雕刻 四 做生意 等等 , 那麼討論來看,幾條路 讀書,不是條件好的家庭其實讀不起書, 那隻剩下 二三四五 , 作為雕刻的 三 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首先 我們東陽有雕刻的傳統和土壤,第二學雕刻不影響務農,農忙不僅是你,連帶你的師傅也要回家務農,農忙完你還是可以去學雕刻。 所以我覺得古代雕刻發展的條件比現今好, 去學的人多了,那麼站在行業基數來看 1000個人去學,總有個吧會成為大師,百來個有中等水平,剩下的做點邊角的活,那麼有頂尖有中等有底層,一個行業自然就形成現在不同,首先學的人少了, 社會豐富選擇變多了, 社會開始重金 ,那麼自然而然去學雕刻這種苦差事的人也少了,學的人少了, 我回顧我身邊的這一代人 ,我所記得學過雕刻的人不超過5個,現在還在做的只有1個。 很多可能有潛在資質的人都不去從事這個行業, 我們這一代人父母重視教育,高中大學把一波東陽的人帶走,這些人畢業後基本不會回來說學做雕刻, 刷下來的是不會讀書的,好 不會讀書 可以做生意 當兵,又刷走一批, 假設原本每代五千個新生兒,古代東陽1000個人學雕刻的,現在估計不到100個。 這100個裡面本身可能不是素質優秀的人才。
我講學雕刻是苦差事,其實古代才是真的苦, 這個行業傳統都是師徒相授,「三年徒弟,四年半作」,半作 的意思是一半還出不了師, 真正有水平的要學個十來年才學的出來。看到中專那個高票答案感覺有點感同身受。
我娘親是外語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的,很久以前和中專一樣火,那個時候還叫夜大。那些沒機會上大學的,或者高中畢業就工作的,靠著夜大獲得一個專科學位,還有專升本,努努力可以獲得本科專業。雖然考不上或者沒機會上大學,但是最後能有個名牌大學的本科學位,最後混上外企員工海關邊檢的,走上人生巔峰的不在少數。
可是近十年上大學已經不是夢想,稍微差點也能有個三本大學本科學位。招生越來越難。更糟糕的是現在企業並不希望你去念夜大來提升自己,他們只想你多加班幹活。三年前每個專業(英語、日語等)還能招上兩個班,現在兩個人都招不上了。有幾個專業被迫關閉,不然連老師的講課費都付不出。行業競爭也很激烈,幾年前有很多聯合辦學的補習班,打著最後獲得該校的學位的旗幟,近幾年這些補習班反而成了競爭對手,因為他們通常提供「必過」的承諾,而成教學院還要保持最後的臉面,你考試掛了是不能給你學位的。
現在一個年級的學生兩隻手就能數過來,維持著即將破敗的成教院軀殼。對於聯合學院作假的試卷放水的考試,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他們是為數不多的收入來源。對於自己的學生,考試抄書都幾近不管不顧,即便如此還要從輕批卷盡量讓你過,省的有的學生一氣之下不交學費不念了。招生的年齡越來越低,很多初中畢業的就來念了,即便如此課程設在晚上周末也常有沒學生只有老師的課堂。
那些聯合學校也不容易,就像高票回答中那樣,招生時期就去初高中門口堵著發傳單,跑到農村鄉下去坐在人家炕上和他們父母聊一天就為招個學生維持運作。還要送禮陪笑給領導讓那些其實根本沒上過課的學生獲得學位,感覺真是教育的悲哀。
很久以前每個班有輔導員有班主任選班長學馬哲毛概,現在輔導員班主任教導主任都是一個人能不開的課都省了,最後變成花錢買學位,工作了的人早已放棄學習,學位成為了欺騙自己和別人的面具。我也不知道這種行業的衰落到底歸功於基礎教育的進步還是歸咎於社會發展的浮躁氛圍。
---------更新----
謝贊謝評論
看到很多人說到這種混學歷的班不辦也罷。確實大概不要兩年就應該不會再辦了。但是還是想強調一句吧,成人教育的存在給了很多人脫離低學歷低文化的機會,知乎上很多輕而易舉獲得高等教育的人是無法體會到這其中的優點的。
前年,我母親的班裡來了一名五十多歲的學生,英語班。不是單純為了文憑,還為了提升自己。
現在各種語言班層出不窮,一流高校的成人教育尚還氣息猶存,二流學校可以安息了。阿門。這個問題是我提的。本來沒想過自己答,只是想了解下別人對所在行業日漸衰退的複雜感受,然而看著看著…就有想寫點什麼的願望了。一是被氛圍感染,再是覺得既然那麼多人都願意坦然把心情說出來,還有什麼必要再藏著掖著呢。
一句話概括,就是「每天好像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境里,外面時間嘩嘩作響走得飛快,而你維護著一些已經被時代拋下的設備,做著必須卻又收效甚微的事,觀念已經更迭,而舊世界的人卻還留在原處。」
我要寫的行業是市級電視台。關於縣級台是否會走向消亡的問題,幾年前知乎上就早有討論。當時的焦點只是集中縣級台,沒想到僅僅幾年過去,市級台的發展就也岌岌可危。每天在看著那些表面熱鬧,實則迷惘的美男美女們進進出出的時候,我心中總會有一種落差感,那麼精緻的妝容專業的髮型,日復一日的出鏡寫稿,換來的卻極有可能是零收視率,或者是幾乎為零的收視率。
作為一個從事幕後工作的技術人員,我常常問每天見到的不同主持,你逛街的時候曾有人認出你嗎?有沒有收到過觀眾來信,接到過粉絲的騷擾電話?相似問題我從許多前一直問到至今,答案可想而知是一個從有到無的漸變過程。直到某天一個外形俊朗風華正茂的主持小哥說起一句話,我才忽然意識到現實:會看電視節目,從電視上獲取信息打發時間的觀眾,只可能越來越少。他說,也許等上一代人徹底老去之後,就不會有人在看市級台了。現在還有人看,但不會新的人再加入了。我們的父母輩祖輩,或許就是守著電視等當地新聞與天氣預報的最後一群人。
無論是縣級或市級台,都存在著已經無路可走的窘況。資源局限它的播出範圍就是當地,那和在互聯網上發個帖大範圍就都能看到的影響力沒法比。各地市級台的改革其實早就存在,自辦網站,視頻上網,做公眾號,每天派發紅包,開發其他周邊產業,婚慶禮儀旅行社,影院酒店培訓班…能想到的辦法基本都試過。但作為一個承擔著部分政府職能接受宣傳部指導的傳播媒體,它有一個坎始終跨不過。經它發布的言論要極度謹小慎微,它萬萬不敢犯錯和揭露些什麼,能報道的範圍也就是一些不疼不癢的市政新聞,當地的美食景點,不牽扯到官方利益的民生民情。這樣的內容即使傳到網上,感興趣的人也寥寥無幾。而倘若有一次報道不小心過了界,甚至是自辦網站的論壇上出現了什麼反常言論被上級部門檢測到,也都要撤掉或處分一批人。出於網路內容傳播速度快監管難的特點,電視台自辦的網站,那是電視台的一顆定時炸彈,很可能讓人操碎了心又盈利無多。
因為還承擔著播出錄製當地新聞活動,政府工作會議,報道民生民情的任務,所以短期內它不會消失。但也只是不會消失而已。前兩天在某個問題下,看到一個高贊同回答,答主很氣憤的表達,有朋友生病了聯絡當地電視台報道,卻沒收到一分錢捐款。看了之後真是感慨萬千。你籌款求助於誰不好求助當地電視台,他們現在不僅是弱勢媒體觀眾寥寥,就連自己的廣告任務都完不成… 大量市級台都早已改革,自收自支自己養活自己,主持人過去的輝煌不在,都要出去跑廣告拉贊助,完不成任務一樣沒錢。不是有能力做出來好片子的就能升職,而是有能力拉來大份額贊助的才能升職。而現在的商家,也不再像以往般認同市級台這個媒體。電視廣告一直有起價高傳播力度有限的特點,與各種新媒體廣告的性價比相差甚遠。會投廣告的大客戶,有些也是看準了電視台的特徵,避免產品出問題時又被曝光弄得雪上加霜,因此投幾個錢權當做保護費。而隨著媒體壟斷現象越來越少,這種投資也不再是必須。當企業建立起自己的網路自媒體,有了獨立發聲渠道,也漸漸不再把曾經的話語權壟斷當成是一回事。
主持人與各級負責人從高高在上的存在到褪下光環,也就是在市級台體制改革開始後一夜之間的事。拉不來廣告有創收壓力沒個人地位,拉來了廣告被人臆測「美女都是贊助商的」。你可以把這句話當成是玩笑,但玩笑背後的現象是什麼?所有這麼說這麼想的人,心裡都是承認了一點,認為自己提供廣告的價值遠遠不及出售的價格。那是舍著身體和臉面才能推銷出去的燙手山芋。從「美女都是贊助商的」到「帥哥也都是贊助商的」,這種認為個人需要拿自身價值去換才能有所收益的怪像,顯示出來的並不是一個健康的發展狀況。
看到好多人在說報紙與紙媒行業的衰退,按照某種規規律,緊跟在紙媒後面的就該是各級電視台。時效性是一方面,網路的時效性幾乎是即刻當下,事情一旦發生立即就能傳播出去,而報紙與電視台卻總是晚半拍,網路的傳播速度頃刻讓相對於電視台和報紙的「新聞」變成舊聞。另者,越是地方媒體的言論寬度就越嚴格,許多早已在網路上熱議的事,卻還都是電視媒體與報紙的違禁詞… 我曾見過多個在知乎上可以完全正常討論的題,有關於自己所在城市的事,在當地卻只能口口相傳沒有媒體敢發聲。曾經有次某晚報搶先報道了一起當地的刑事案件,因為涉及到影響城市形象,立即就遭上級批評。這樣的嚴格程度,市級報紙與電視台又怎麼可能做得起來。其實任何一個媒體相關利益性太強了,都無法真實有力的聚攏人心。
曾經暢銷一時的地方電視報滯銷了,曾經的重要電視曝光被網路曝光所取代,曾經的話語權壟斷成了無足輕重的零收視與弱收視,曾經高尚神秘的職業變成了廣告銷售還常常為了爭一個客戶搞內鬥…需要更新機器設備的時候,申請撥款難上加難。曾經的設備招標有諸多廠家蜂擁而至,後來漸漸變成了求著廠家對方才願意來,因為總在拖欠款項。前幾年還見過外行人冒充製片人騙吃騙喝的,見過冒充美女記者騙企業家感情的,見過承諾能給人辦成電視台正式工作的,見過利用這個平台各式各樣的騙子,如今就連他們,也不再圍繞著這個行業營生了。
從大的方面看,這或許不是壞事。新興自媒體越多,代表不同角度利益的新聞就越多。電視媒體的話語權被稀釋,大眾獲取信息的渠道被擴大化,更多人可以通過網路明白「真相很可能不只有一個」的事實。但與此同時,過去在人們心中象徵權威的發聲機構也逐漸崩塌,已經沒有了百分之百的「真相」,人必須要依靠自己的思考能力,才能做到不輕易被各種新媒體的標題黨所引導。傳統媒體的問題是中庸和諧不敢越雷池,新媒體的問題是找到一個點就嘩眾取寵,一件事不做到痛打落水狗萬箭穿心都不算完。在新舊媒體同時交接的這個階段,需要大眾有更強大的甄別力,思考能力,獨立精神,才能從各種聲音中尋找到最重要的價值點,而不被輿論所利用。其實無論在新媒體還是舊媒體主導的時代,大眾都是被各種陣地爭奪的資源。「記者是無冕之王」這句話,或許就是想說發掘問題製造輿論所能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作為一個長年小幕後,這幾年觀察到的局面是,年會已經好多年沒辦了,動員大會開了多次但改變不了行業現狀,請來了資深人士開講座但城市資源畢竟疲軟,開了招聘會卻招不來人,或招來了優質人才也留不住,許多同事為了生計開網店,主持人大都在接婚慶的活,有人開了自己的培訓班或公司,都有依賴電視台很可能將來基本生活水平都成問題的顧慮。目前稍有收視率的自辦節目都是傾向於娛樂休閑類,比如網路段子笑話的集錦,電影電視劇,也有不咸不淡的民生新聞,但作為市級電視媒體,它的輿論影響力基本已經失去了。剩下的就是豐富娛樂生活,向網路化休閑化盡量靠近,而它目前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可以被取代的,它沒有,也不敢有稍具深度與特色的報道,它絕對不敢踩在時代的風口浪尖上。它的姿態早已被設定好,必須是正面向上具有某種一致性的。另外小台的原創能力也欠缺,總在模仿已被證明是穩妥的而從不曾引領。聽說有轉型成功的地方台,但數量上實在屈指可數。每個城市可利用資源不同,少部分城市資源好的(如省會,直轄市,沿海發達地區)獨樹一幟,大部分三四線城市的市級台,尤其是身處非經濟發達地區城區小鄉村面積大的地方台,很可能都會在接下來幾年「泯然眾人矣」。
更諷刺的現象是,曾被定位為「黨和國家的輿論工具」的電視媒體,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動用著從幕前到幕後大量人力與昂貴的設備,經許多人從審核到定稿到錄製再到播出的節目,收視率與傳播度甚至都比不上一個網路熱帖。
=============================
此篇文不希望公眾號擅自轉載,如果你遵守規則,希望只在知乎上看看就好。
如果是正在從事或未來打算從事此行業的人士,希望你能完整的把評論區看完。那裡也有許多有價值的內容,它們與正文一起,組成了對這個話題的集體思考。正文里沒有寫到的一些在評論區也有提及,有人提供方法,有人強調障礙,無論哪個方面,我相信它們都是真實存在,對你我理解現狀有所幫助。家裡是煙花爆竹從業者,這個是夕陽產業大家也都知道,而且大家大概也都不會惋惜啥吧,去年去了瀏陽煙花節,算是煙花爆竹屆盛會了,即使你覺得這行業沒有任何意義,環境污染大,也是不能忽略一代又一代煙花手藝人努力。感覺周圍人知道這個節很少,微博上看到大家對外國煙花秀各種讚歎,和瀏陽比下,真真弱爆了。行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只能是新一輪優勝劣汰了。
推薦閱讀:
※85後的北漂夫妻離開北京適合在哪裡發展?
※一個人去大城市找工作需要考慮哪些?
※在人生迷茫期,你在做些什麼?作為過來人的你有些什麼好的經驗分享?
※在南華大學讀書是怎樣一種的體驗?
※如果最終留不到大城市,去北京四大拼幾年還是否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