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實力派?還是運氣派?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他本人也是功過參半,他被後人最津津樂道的 功績就是一掃六國,統一中國,書同文,車同軌等等。確實很威風,也很厲害。但是我最近看了一些書發現,到那個年代了,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爭的洗禮,士兵們早已厭戰,而當時的秦國由於商鞅變法以來國力的大增,在當時的情況下滅六國已成必然趨勢,這就好比你打LOL你一個人單挑五個電腦一樣,你上你也行。總得來說嬴政應該是在吃他祖先的本。另外車同文,書同軌,我覺得一般來說只要是個正常的君王統一了六國就會實施這項政策,因為只要統一了文字,實行了文化上的統治,這個統治才會長久。當年納粹德國打下了其他國家不也是要他們學習德語么,這就是為了長遠統治做打算。秦始皇當然想讓自己的秦帝國千秋萬世,所以不難理解會實行書同文,車同軌。最後我就是想表達一個觀點,秦始皇是真的有那麼偉大么?他究竟是應運而生,還是因運而生。


補充更新一下:古代世界上那麼多大帝國,強迫統一文字的沒幾個。所以書同文真沒那麼簡單。

---------

題目這麼多描述,那就針對你的描述來回答。

「車同文,書同軌,我覺得一般來說只要是個正常的君王統一了六國就會實施這項政策,因為只要統一了文字,實行了文化上的統治,這個統治才會長久。當年納粹德國打下了其他國家不也是要他們學習德語么,這就是為了長遠統治做打算。」

說得太輕鬆了,請注意你看的是歷史,不是遊戲,不是什麼模式已經固化在每個人的思維里的。

戰國時代,離現在多遠?連耶穌都沒生呢!還拿希特勒來比?在當時那個時代根本沒有這麼多成熟的思維模式來用。說句不好聽的,秦始皇能看的書都沒有多少(再說隨便一點簡牘就能翻斷手),你以為跟你一樣還可以參考希特勒?

六國的語言文字雖然有區別,但區別遠沒有我們想像那麼大,根本沒有歐洲各國語言的差別那麼大!為什麼?因為六國的統治者都是諸夏,包括秦國和楚國(記住這兩個都是被蔑稱為蠻夷實際上不是,好比你家住農村然後你還挺不把城裡親戚當回事,自然就被你城裡的親戚嘲笑是鄉下人土鱉),所以無論你看六國文字的外形還是六國的文物,差別並不大。在這種差別不大的情況下,能想到強制要求書同文的,絕不是一般人。

秦以前的夏商周,你說不算是一統天下嗎?不算的話,周怎麼能把他的宗室封到各地去當王?為什麼周治下六國有「自己的文字」?因為那是自然傳播變化的結果。前面說了,各國都是統治者都是諸夏,是他們把文化帶到各自的地盤上,文字當然是用他們的,時間久了,沒有現代這種字典,人傳人,難免出現以訛傳訛搞出各種版本。所以這種自然而然的結果,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有接受而已,根本不會想到說這個還要統一,因為明明就差不多嘛。

(也許你會問,連楚國也是這樣的嗎?當然是這樣了,你以為文字可以從天上掉下來?你不看看世界上大量的少數民族到現在都沒有自己的文字!大部分你看到的現代文字都是古代少數幾個大系統的子集。楚越江黃等國當地的百越土著是沒有文字的,土著根本不需要文字,需要文字的就是統治階級,統治階級的頂層因為是諸夏,所以自然用的是諸夏的文字)

「文化上的統治」,這個說法,在現在看起來好像是天經地義,但你得想想古代根本沒有「文化」概念,對應的只有「禮」這個概念,但是「禮」這個東西不是誰都有能力去創製的,周不去制禮,根本就沒有禮這個東西,秦代周,有勇氣去折騰這個東西,絕非易事。

秦始皇光是敢創造皇帝這個概念,把六國徹底夷平,已經算是非常有創意了,天下人都覺得匪夷所思,以致於後來項羽還準備讓六國復活,劉邦也還猶豫著呢。

讀歷史要有想像力,我說的想像力不是說能瞎穿越,而是要能從當時的實際去思考問題,你想想如果你前面的歷史是茫茫的神話時代和夏商周的分封統治,六國的貴族和你一樣,都號稱是堯舜禹三皇五帝諸神的後代,天下各地的地名都和這些貴族有關,各地的民眾只知道這些貴族不知道別的東西,貴族們的家廟就是當地人民崇奉的神聖之地,你說說一般人一統天下之後能想到什麼?無非還是讓這些貴族去管這些地方,這樣才省事,才能得到貢賦來享受啊!你以為書同文、車同軌只是讓別人辛苦,讓別人受罪,讓別人適應你自己嗎?你和你的臣僚都要付出相當大的努力才能推行這些東西,六國貴族在一個地方統治了好幾百年(楚國從創業到完蛋800年了你看看歷史上有多少統治集團可以維持800年的),讓各地老百姓忘記他們,忘記他們的「文化」,特別是你的「文化」和他們的「文化」還特么差不多,你以為容易嗎?

舉例把上面的「差不多」問題再細細分析一下,當年小日本在台灣朝鮮等地搞同化政策,為什麼容易?因為日本話和中國話完全是兩個東西,所以對於被統治的新一代來說,只能二選一,選a就不會被b干擾,但是你現在在廣東推行普通話,卻難如上青天,為什麼?因為粵語和普通話說穿了都是漢語,你同一個字,發音不同的時候,誰都會選擇自己從小熟悉的那種。香港演員學了那麼多年普通話,搞不好連外國留學生都不如,為什麼?因為外國留學生沒有包袱沒有干擾啊。

===============

再從當時的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假定你是楚國農村的有錢人家,你怎麼看待秦國的統一?你的第一感受是什麼?

你去縣裡探訪一個更有錢的親戚,發現他們在改馬車,你問為什麼啊?他們說上面要求的,不改的話以後不讓上路,抓著就要怎樣怎樣了!還有,以後來交稅的時候用的斗也得換了,你現在這個斗是不行的。

你問上面發生了什麼事,他們說粗大事了,你還不知道?你看看縣政府那個旗子,上面的字都改了!你一看,我擦,還真改了!寫法不一樣了,不過還是認得的。

你就納悶了,難道我的名字還要改個寫法?這是哪個孫子搞出來的破事?

一問,哦,原來現在領導的領導的領導的領導都不姓羋了!姓贏!

這怎麼回事,打從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那輩兒起就知道我們這兒的領導是羋家,是神的後代,怎麼連神都被趕走了?

打從我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那輩兒起交稅用的斗就是這麼大,你現在突然跟我說要改?

還有,現在為了一些破事就要剁手?就要把你趕到要走半年才能到的地方去充軍修城牆??

你是不是崩潰了?

秦始皇要逼著幾百萬人適應這個變化,你說牛逼不牛逼?


首先聲明本人對秦始皇並不算多了解,且很多觀點都是從那些大腕的書上或文章中所汲取的,由於沒有記住出處,如有雷同言論,不是巧合。筆者還在上學,對問題的深度認知有限,有什麼幼稚想法就一笑了之,不想在個人思想方面牽連太多。認同的就點個頭,不贊同的筆者就洗耳恭聽你的觀點,抵制噴子,抵制無腦黑(當然大部分人都很有素質和學識)。

看樓主的解釋,你好像對「秦始皇因運而生,得天下大勢」這個觀點根深蒂固。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很明顯的悖論,為什麼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亂紛爭中,都沒有任何一位君主先於秦始皇來一統中原?其中不乏晉文公、楚莊王這樣的明主。而偏偏讓這位經歷了幼年喪父、兄弟叛亂並目睹生母淫亂後宮的君主來完成這一使命?先附張當時的七雄分布圖。

1.正統性。拋開秦國當時十分複雜的內部改革問題不說,先看看時代背景。論更朝換代,一向為那些梟雄所不齒的政權合法性往往是很致命的問題。只有從政治上立足根本,才能有效的去佔據「大義」和「正統」,從而吸引各地人才、有效籠絡人心、建立合法政權,達到將「民間力量最大限度利用」的目的。熟讀三國的朋友都明白張角(雖然「黃巾軍」只是一隻農民武裝力量)、劉備、曹操等人當時為了維持自己政權的合法性而採用了一系列或大或小的政策。這就是詮釋政權合法性重要程度的最好例子。而一般確立政權正統性的最好時間(理由)就是趁外族入侵和農民起義(具體參照天朝的建朝過程)。但秦始皇統一六國時,並沒有存在這樣的機會。雖然經歷了數百年的戰亂,士兵百姓均渴望和平,但決定時代走向的往往是少數人組成的當權者。更重要的是秦始皇的統一大業並未給他帶來多少的民心所向(可參見文提到的李信征楚大敗)。而且從秦王漫長的11年征戰中的多次大屠殺來看,一味的肅清平民百姓也說明了秦並不是天下所認可的得道者和繼位正統者。再者,由於特殊的時代背景,各國間的人才流動雖是相當隨意,但缺乏政權合法性這一硬傷為那些賢才所在意,依舊不利於秦始皇招賢聚才。可惜勝者光環的加持,人們往往認為擁有商鞅、張儀、李斯等人的秦國才是人才儲備量最龐大最成功的國家。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秦臣的大放異彩並不能掩飾秦國在人才方面的匱乏(相比六國)。

從上圖的分布也能略知一些關於這方面的情況,除了商鞅變法之外,其餘六國也或多或少的進行過這樣的改革,至於為何失敗這就是決策者之間的差異。而諷刺的是,上述那幾位代表卻沒一位是秦國本地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留意一下有關戰國的書籍(特別是《史記》)里對名臣良將的描寫,這樣自己心裡就會對各國人才儲備有個大致的了解。雖然人才不是決定性因素,但智囊團的重要對更朝換代不言而喻。所以在人才儲備方面,秦朝也並無太大優勢(相比於六國)。綜上而言,由於正統性的問題,秦在民心與人才方面並無占太多優勢。

2.時機。在時機方面說多了都是馬後炮,畢竟這是歷史,站在上帝視角來夸夸其談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就通過分析一下其中最重要的「滅楚戰爭」來證明那個複雜的時代背景。從秦朝進軍的方向來看,秦始皇明顯採用了「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的措施,但這樣的順序並不符合軍事上的常理。對趙魏韓的優先擊破沒有任何異議,但接下來的向南向北方面就有些值得玩味了。楚國論軍事力量和國土面積都是當時六國中的第一,而秦始皇卻放棄遠方微弱的燕齊而率先進攻最為強大的楚國。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先除門前草的原因,還有幕後的一些情況,就是當時王賁滅魏前對楚國實力的判斷失誤。筆者曾很長時間認為是由於地理距離上的差異和楚國的高層內亂(昌平君叛楚)迫使秦始皇做出了先滅楚的行為,然仔細查閱了有關滅楚戰爭的資料後,發現並不是這麼簡單的原因(至少從《雲夢秦簡》來看,滅楚戰爭絕不是想像中的那麼輕鬆)。前後花費四年,出兵愈八十萬,勞民傷財不說,確實很大程度上延緩了秦王的統一步伐。所以常人印象中簡單的一場滅楚戰爭絕不是輕易的碾壓戰這麼簡單,它更偏向於一場賭博。第一次李信的大敗讓秦始皇敏銳的認識到了民間力量對秦的敵視及形勢的不利。拖著不動,三國殘餘很有可能反撲;孤注一擲,楚國地大物博,很有可能會拖死秦的六十萬大軍,就像當年二戰時蘇聯憑藉國土優勢在長線上徹底拖死德軍一樣。而貿然託付於王翦六十萬軍權更是一種君臣間的博弈,畢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而郢陳地區及附近郡縣的反秦力量更說明了百姓對秦並無太多好感。所以,民心上,秦絕對不佔優勢;軍力上,也不是想像中的一邊倒;六國將相也不乏一些拚死保國之人,如太子丹、李牧等人;秦國的內部也不想傳統所認知的一片團結和諧(王翦為消秦始皇疑心而五催獎賞)。綜上所述,通過對滅楚一戰的分析,筆者認為至少在時機方面,秦國並沒占決定性的優勢(注意,是決定性)。

3.秦國內部。老祖宗打的好底子這沒話說,其中最重要的還是商鞅變法。對商鞅變法的深度和影響的結實完全可以寫一篇十萬字的論文,筆者一介學生因才疏學淺不敢肆意評論,就此而過。

4.準備。一場長達十年的大型戰爭是需要長期的準備的,無論從糧食儲備、軍力準備、人才儲備,還是心理決心。先說糧食準備,戰爭在敵我軍力五五開的情況下拼的就是後勤供應。而秦為了這場統一大業可謂一直才費盡心思的布棋。因為秦國礙於自身地理位置的不利,在糧食生產上長期落後於楚齊等國,這在農業文明裡倒成了更為致命的(具體參見鴉片戰爭時英軍切斷京杭大運河運漕線逼迫清廷簽約)。所以既不能引起六國的懷疑,又必須在開戰前解決糧草的問題,這對秦的高層而言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但很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的確實個韓國人。鄭國開挖的鄭國渠來緩解了秦在糧食上的壓力,貧瘠的關中變的富甲天下。後來,秦國就是憑藉三大糧倉巴蜀、漢中、關中來完成了長達十年的統一大業。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史記.河渠書》)

軍力準備方面商鞅已經提供很標準的解決方案,就不再多言。在人才儲備方面,前面在正統性里也說了一些,從結果來看,秦國的人才儲備是相當成功的。最後就是心理決心方面。君主制社會中,決策者的態度往往關乎著這個政權的發展方向,而筆者認為在統一大業中最重要的就是秦始皇的決心。無論是開始時面對的糧食之難,還是後來的李信大敗,秦始皇從來都沒有因畏懼結果而放棄統一大業。正是以秦始皇為核心,文有李斯尉繚,武有王翦蒙恬,一個完美的團隊是離不開一個有氣度與魅力的領導者的。氣度就是能果斷託付王翦六十萬大軍滅楚,魅力就是有持之以恆去掃六合的決心。在關鍵時候不迷茫不退縮,能冷靜認識當前的局勢並有著明確的前進目標,優秀的團隊自然能在這個亂世給出一份優秀的答卷。綜上所述,在各個方面堪稱無懈可擊的準備工作是秦能一統六國的重要因素之一。

5.秦始皇。受九年素質教育影響,筆者始終認為秦始皇是位心理殘缺者和精神分裂者。了解有限,不加以評論。

說來可笑,筆者碼了一下午的字卻偏偏漏掉了最為重要的兩個因素:秦王與秦國。不是懶得寫,而是真的不知道怎麼去寫和寫什麼。秦王,相信很多讀者都對他的人生經歷十分了解,但又有誰能精確的分析出他的性格對以後種種措施的影響。這才是一個很主觀的最重要的因素。畢竟嬴政才是真正決定了那十一年中華大地走向的人(具體參照天朝太祖的事迹),其他的像時機、正統性、人才輔佐都只是一些旁枝末節。很多人可能會不屑這種說法,而轉向「天命」論。筆者只說,春秋戰國時大大小小的機遇多的是,能抓住並去利用的能人又有幾位?沒有天生的帝王,也沒有等來的成功,事出必有因,秦始皇的霸業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必然趨勢」可以解釋的。而秦國,蓄六世之勤而打好的家業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梳清的,商鞅變法確實偉大,但它牽扯到的秦國內部階級矛盾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很有值得思考的深度。當觸及到了一個政權最為根本的階級對立問題時,這才叫改革,絕不是什麼新聞聯播上的小打小鬧。

說實話,筆者玩了這麼長時間的知乎,第一次正兒八經的回復。雖然筆者自己都感覺寫得很亂…歡迎批評,歡迎糾錯,但罵娘或滿嘴「呵呵」的朋友真的不歡迎。

=============================

前面寫了這麼多,到後面突然戛然而止確實有些不太合適。但在秦王與秦國的問題上,筆者確實給不出一些實質性的論點,純粹的複製粘貼只會貽笑大方。但貌似筆者一直在洋洋洒洒的扯自己的看法而忘了題主的疑惑,有些失責了。。就容不負責的筆者再補充一二。首先筆者推薦想了解秦朝歷史的朋友去簡單的看一下賈誼的《過秦論》與三蘇的《六國論》及太史公的《史記》,雖然都是一些早已被說爛的經典,但確實在研究秦朝的歷史問題上有很高的思想深度。

筆者不能苟同題主在關於秦始皇的問題上的一些看法,即筆者認為在秦統一大業中,儘管正如《過秦論》所說,秦佔據了天時(六國內部矛盾比較嚴重)、地利(秦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人和(參照上文簡略的對人才的介紹),但這並不能直接性的決定戰國時期的歷史走向,即使是偉大的商鞅變法。所以起決定性作用的仍是秦始皇這個最主觀的因素,而不是其餘的那些過於客觀的。再完美的政策都需要決策者的同意,再優秀的千里馬也需要伯樂,從未有守株待兔來的王朝霸業。在上文以詳細解釋過,便不再多言。那麼筆者便針對題主的一些觀點給出本人的相應看法。

1.民間力量的態度。題主的意思是當時百姓將士對和平的渴望加快了秦的統一步伐。這句話只對了一半。長達數百年的戰亂年代確實給了平民士兵們很大的厭倦和反感,他們對和平統一的期望是理所當然的。但問題在於他們到底有沒有把秦所侍奉為自己所期待的「救世主」?答案是否定的。上文中為什麼筆者偏偏選了「滅楚一戰」來作為證明「時機並不是常人所認知的決定性因素」,因為滅楚一戰牽扯到了秦楚對立、楚界遺民對秦的反抗、忠國之士對秦的抵抗等多等矛盾。其中的郢陳地區對秦的反抗更是證明了這一觀點。縱觀秦在統一六國中,並未大肆借民間力量來完成自己的征戰。沒有大規模實施安民政策是一原因,秦始皇的個人態度是更重要的原因(這應於他的個人心理有一定殘缺),所以當時的民間力量並未像天朝建立時成為一股龐大的武裝和後勤力量去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內戰的勝負。綜上所述,民間力量並未對秦的統一大業起多大的推動作用。

2.必然趨勢的成立條件。前面的政權正統性和時機問題都能夠說明當時並未有太多有利於秦始皇出兵六國的優勢條件,像當時二次征楚甚至有一絲賭博的嫌疑。所以,當時的天下大勢雖然有利於秦皇統一,但並不是最重要甚至決定性的因素。

3.祖宗的本。自商鞅變法後的歷代秦王都可謂是勵精圖治,經過六世的積累極大地擴充了秦的綜合國力。但縱觀歷史上的征戰亂世(雖然春秋戰國是極為特殊的一個亂世),都不乏一些坐擁先祖殷實家底的一方豪雄,例如三國時期四世三公的汝南袁家、南北朝時期出身胡族的苻堅大帝(筆者一直認為他是一名可稱為五胡時期為數不多的明君)、元末農民起義出身地方豪紳的張士誠等。他們在起跑線線都可謂坐擁了許多其競爭者所不擁有的資源,可最終卻敗給了各自的時代。再好的家業也抵不住後代的揮霍與不學無術,沈萬三悲痛的那句「積厚流光」大概就是這意思吧。雖然不可忽視良好的祖宗基礎給了秦始皇高於他人的起發點,但正是在他的雄才大略下才得以資源最大化利用,而不是被像秦二世那樣短短數十年就敗壞殆盡。那些家業什麼的畢竟是客觀上的存在,除非擁有極大的優勢(二戰時期北非戰線上蒙哥馬利就是憑強大的軍力後勤來擊敗隆美爾的),否則都不會像主觀因素那樣去左右歷史的走向。綜上而言,祖宗的本固然重要,但仍不是最為關鍵的決定性因素。

4.文字,文化是其統一後的政策,最多能夠證明秦始皇的目光長遠和勵精圖治,但與題主的疑惑並無什麼直接的牽連。故筆者就不獻醜了。

碼了這麼多字,希望能在某種程度上解決題主的一些疑惑和不解。


首先拋出結論:秦始皇是實力派,縱然含有運氣的成分。秦始皇有兩大成就。第一,滅六國,統一天下。是的,長平之戰,秦國大傷元氣,終於打敗了東方軍事強國——趙國,消除了最後一個有可能阻撓秦國一統天下的對手。此後,統一就成定局。秦始皇即位於公元前246年,時年13歲。在位初期,秦始皇致力於消滅嫪毐和呂不韋兩大政治勢力。直到他30歲時(公元前230年)才發起滅六國之戰。當然,在此之前,秦始皇及其核心團隊做了長期的充足的政治、軍事等準備。十年之間,連滅六國,摧枯拉朽,勢不可擋!如此成就,前所未有,震古爍今,怎麼能簡單粗暴地歸結為「運氣」!

第二,廢棄封建制,堅決推行郡縣制。秦朝統一中國,推行郡縣制,但是封建制的支持者大有人在,他們曾經兩次大規模地要求秦始皇部分或全部恢復封建制,但秦始皇不為所動。第一次是在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剛剛統一六國之年,以丞相王綰為代表的秦朝群臣向秦始皇提議分封諸公子到邊遠的燕、趙、齊、楚等國為王,遭到廷尉李斯的堅決反對,秦始皇力排眾議,採納了李斯的建議。第二次是在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等儒生在朝廷上大力倡導效法周超實行大分封,以期實現長治久安。秦始皇和丞相李斯再次力排眾議,堅決徹底實施郡縣制。幾年後,農民和六國舊貴族聯手滅秦。西楚霸王項羽大規模分封,正是人心留戀舊制度的明證。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實行封建制比郡縣制更有利於秦王室的長存,但這又不免走上周朝群龍無首、紛紛攘攘的老路。秦始皇不惜犧牲自身利益,也要推行郡縣制這種更有利於民生、國家長治久安的新制度,這正是其偉大之處!這正是其實力、雄心和宏願的反映!此後,郡縣製得到漢高祖繼承、漢武帝發展,終於成為此後中國兩千多年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這是秦始皇對於中國的大功!

至於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等等鞏固中央集權的措施,這是每一位開國之君都會做的,並不能明顯地體現秦始皇的實力。在此就不贅述了。


每一個成功者你都可以說他是運氣派,比如比爾蓋茨剛好遇上pc大發展,雷軍剛好是智能手機大發展,劉邦、劉秀、李世民、趙匡胤、朱棣你都可以說他們是運氣派,因為每個人都剛好遇到那樣的大環境。但是你卻不能否認他們是實力派,不是只有大環境運氣就能成功的,否則為什麼只有他們能成功呢?

再說始皇實施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廢除分封實行郡縣,開創性的中央集權。

可以說有始皇才有真正統一的中國,有了一個文化認同的中華民族!


「另外車同文,書同軌,我覺得一般來說只要是個正常的君王統一了六國就會實施這項政策」

首先,我認為正常的君王是不會事實「車同文,書同軌」的政策的。

其次,諸事得先統一六國才行,否則再好的戲也出不來。

再次,秦始皇的運氣成分只在他當上秦王之前。之後都是實力部分。

再次,不是所有事情都是「你上你也行」。任何時代回過頭看都充滿機會。現在也不例外,你可以試試從現在開始,給你八代子孫的時間,你看看能不能把天安門上掛的照片換成你家人的。秦皇六世之餘烈,實際上看也就三世。武王、孝文王、庄襄王這三個龍套角色。田氏代齊八世經營。所以也給你八世子孫吧。

最後,不管秦始皇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都是偉大的。


抓住機會搞出這麼大事的,毋庸置疑是實力派


歷史是無數個偶然堆積起來的必然。秦始皇是聲名顯赫的霸王之胄,不出意外秦國王位遲早是他的。但孩提時他和他父母都遇到生命危險並且都逢凶化吉,這就是所謂「王者不死」。相比運氣,頗有點宿命的味道。

再則實力這一點毋庸置疑。

1、秦始皇知人善任,善於駕馭能臣。從史料上看他一般不殺諫臣,勇於承認決策失誤,基本做到了用人大膽不拘一格。秦始皇善待功臣宿將,與李斯、王翦父子、蒙恬兄弟等都建立了比較穩固的君臣關係。必有非常之人,能用非常之才。不如此是不可能取得政治軍事上的成功的。

2、你說當時的秦國由於商鞅變法以來國力的大增,在當時的情況下滅六國已成必然趨勢。事實上秦始皇用了十年之功先後吞滅東方各國,繼而又用數十年開疆拓土完成統一大業,這場統一戰爭的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對手之強勁、影響之深遠都前無古人。哪怕到了最後 一個國家齊國,若齊國君臣一心,集結五國的力量尚且還存在扭轉局勢的可能,哪裡有你上你也行那麼簡單……綜管整個戰爭過程,秦國的戰略方針正確,政治軍事外交謀略相當出色,基本沒有重大失誤,更沒有給對手們留下喘息的機會,這不是一個沒有實力的泛泛之輩做的到的。

3、秦始皇在統一六國之後又採取的很多鞏固的措施,像同一文字、各種制度等可能許多開國君主都會做。但是並不是因為大家「可能」都會做就不算做他的實力了。另外秦始皇每天批閱繁重的公文,從政的時間裡可能一半都花在了這上面,完全勞模啊。這樣還只算個運氣派的話,我覺得也太冤了。


書生輕議冢中人,冢中笑爾書生氣。

始皇的偉大不是你能想像的。


上帝視角看歷史就沒意思了


一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實力),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運氣)


是去屑派,不服不辯。


事物的發展都存在客觀的練習,有些事情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實力派運氣派,不能那麼簡單的去貼標籤。聽取建議,權衡利弊之後採取建議,並且堅決貫徹執行。這一點鮮有人能做到。從這一點來說,實力派不為過。始皇上位,秦國已經很強大了,當然這裡面包含很多前朝帝王大臣的努力,其它六國的國力,也不是最頂峰的時候,換句話說,這個時期是戰國時期即將要結束的時期,大環境使然。說運氣派似乎又有一些恰當。台灣大學呂世浩教授說過,六國的失敗不在秦國的變法,而是他們完不成變法。所以商鞅對於秦國的貢獻是很大的。到了李斯時期,車同軌書同文等,可以說他對中國封建統治的貢獻是巨大的。二位面對的一位是封建諸侯,一位是統一中國的帝王。評價始皇帝,可以看看呂世浩教授的講解,獲益匪淺。


感覺作為個人來講他的運氣佔了大多數功勞。秦的主要軍事勝利主要都是集中在秦昭襄王時期,他也就是乘勢而為。有時候想想若是諸國各自發展,也就是另一種文明的形態了,很難說哪種好或不好。


推薦閱讀:

三國裡面的各個軍閥實力大概是個什麼水準?有多少兵和城池?
嫪毐是個怎麼樣的人物?
王莽是穿越者嗎?
歷史上有哪些機智巧妙的變通?
努爾哈赤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決定伐明的?是偶然還是必然?

TAG:中國古代歷史 | 歷史知識 | 歷史人物 | 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