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寒的《三重門》是他父親代寫的嗎?


一、從《三重門》的手稿分析,這份手稿的公布,對於爭議雙方都是一份豐富詳實的證據,其聲稱由小韓寒一次寫成,實際上其中出現了新舊不一的稿紙、片段塗黑及截斷複印,以及他人筆跡、繁體漢字等疑點(見《三重門》手稿並非韓寒一人筆跡 ---- 作者:倍魄)。許多錯誤和修改記錄可以認定為抄寫而產生,一些錯字更是是因為五筆輸入法造成(韓父用五筆,小韓寒用拼音)。這部分有非常多的文本、筆跡分析(如:五、對《三重門》手稿的質疑 -- 作者:sleepwhile)。多個出版版本的《三重門》對比證明它們來自於包括一份電子版在內的不同母版,所以聲稱一次寫就的《三重門》手稿,其實是對更早一版本的抄寫(見知乎專欄,或抄稿鐵證 -- 之《三重門》版本的流變 by @勤勞十點)。文後附簡圖。

二、從《三重門》的情節分析,小說場景本是以大學生經歷寫成的,有涉及導師、大學專業課,是有真實大學經歷的人寫成(見:《三重門》原稿是韓仁均的自傳 by 歐陽貝丹),為了更像小韓寒所寫,故意將場景整體修改為中學情境,導致部分情節流露出不匹配。《三重門》中出現的大量現實細節,如雙休日、火車提速等可證明此稿大部分寫成於1995年前,部分更是寫於80年代,也側面證明了其作者年齡。此部分附圖文末。

《三重門》中旁引博徵引用了超過五十部的古今中外名著,涉及一百多位歷史名人。而小韓寒聲稱其沒看過四大名著(包括其引用的《紅樓夢》),不愛看古文、外國名著,其初中時語文及英語不及格。小韓寒甚至說不出《三重門》書名的含義還念錯讀音(見:韓寒作品《三重門》分析匯總 -- 作者:sleepwhile)。

此外,當事人韓父、小韓寒口述的《三重門》的寫作時間存在明顯矛盾之處,其投稿、出版過程也證實成稿時間與當事人聲稱的存在明顯偏差(見:真相越辯越明,《三重門》越辯疑點越多 作者:心疼你流淚)。

綜上,誰寫的一目了然,我們當年居然沒有想到這種最大的可能性。

小韓寒獲獎前投稿的《三重門》退稿信中曾寫到:「人物描寫概念化,缺少生動的情節和細節,小說的青春味、校園味不足,缺少生活氣息,對當代中學生面貌有一定的曲解…小說的文字較油滑調侃,表現了中學生的某些陰暗心理,同時在文字上也缺乏一種駕馭長篇的能力。」甚至還說,「小說某些地方格調不高,使人懷疑作者本身品位。」——如果是一個中年作家的《三重門》,這樣評價還是很中肯的,但嫁接給一個普通中學生就是天才之作了,這樣你也就懂事實是怎麼一回事了。

附一、《三重門》手稿與出版版本對比

結論:

附二、《三重門》情節現實考證


方的邏輯很有意思:韓是個草包——所以寫不出三重門。但韓又是個天才——記憶力驚人,能夠長期在大批同學的監督下把提前背好的書稿寫出來,而且每天都能記住幾千字。上過學的人都知道,一個資質平庸的人,幾百字的課文還經常一個星期都背不下來呢。

根據方的邏輯,韓寒就是一個薛定諤的韓寒,即是天才又是蠢材,是天才和蠢材的疊加態。至於什麼時候是天才什麼時候是蠢材,這由方來決定。


有很大的可能性

《三重門》描寫的,是大學生活

我們來看看《三重門》里有沒有中學生活的痕迹。

基本沒有。裡面的生活,根本不是初三到高一年級的生活。

看看下面的一句話,不打自招地交待出小說寫的是大學生。

小說寫到林雨翔在高一進入文學社後,「文學社每周活動一次」,「然而萬老師講課太死,任何引人入勝的神話,一到他嘴裡就成鬼話,無一倖免。社員很少聽他講課,只是抄抄筆記,以求學分。」

——注意,大家想一想,「學分」這個概念是在大學裡才有的,中學裡有學分嗎?而且還是一個自願加入的鬆散型的文學社,只是培養愛好,根本不是課程,哪裡來的學分?小說里的林雨翔,是花了很大力氣進入這個文學社,本來是一個業餘活動,不會有成績的,怎麼會對由很少學生參加的活動實行學分制?大學裡,抄筆記,混學分,搪塞那些文學史之類的副課,是家常便飯的事情,但是用在中學生活里,完全是驢頭不對馬嘴,而這個馬嘴,恰恰說出了小說的原稿是一名大學生經歷的人寫的。

再來看小說里描寫林雨翔在初三時的生活,小說里寫道:「沈溪兒罵他油滑,胡謅說Susan另有所愛,那男的長得像相原崇,現在在華師大里念英文系,被雨翔罵白痴,氣得再度胡謅Susan除另有所愛外還另有所愛,那男的長得像江口洋介,在華師大里念數學系。」

試想一下,蘇珊尚在初三,會有一個在大學裡的男友嗎?按常理講,是難以令人置信的,但小說里並不缺乏小聰明的林雨翔卻信以為真:「林雨翔口頭說不可能,心裡害怕得很,安慰自己說兩個日本男人在一起一定會火併的」。

為什麼初三女生蘇珊的疑似男友會是華師大的呢?

不幸的是,我們看到的資料告訴我們:「韓寒父親韓仁均,78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

初中生韓寒的情敵,是父親當年所在的學校「華師大」,似乎兒子女友的情敵是父親的同窗,說不準還是父親本人,想想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這無論如何是令人難以置信的。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思維,把蘇珊看成是一個大學生筆下的高校學生,那麼,她有一個華師大的男友是不是顯得相當的合理? 對此,我們可以無限骯髒地聯想下去。

再看小說里有這樣一句話:「孰不知現在這時代,學生一般到了高二就名花有主,到了高三就別說名花了,連草都了主。大學裡要找一個沒戀過愛的學生彷彿是葛優腦袋上找頭髮」。

這一段議論,如果換成「大一、大二、大三」,才是真正的合理的。

在小說里,我們看到初三到高一學生的生活,整天都是研究文學,辦報,外出採風,寫稿,而其他的課程,在小說里很少提及。

比如小說里的這一節:「馬德保講課只會拖時間而不會拖內容,堂而皇之的中西文學史,他用了一個月四節課統統消滅」。

一個初三的文學社,會講中西文學史這些內容嗎?而且用的是「消滅」這詞,可見應該消滅的是一本書,而不是一個知識性的講座,這難道不是一個典型的中文系的課程嗎?

這裡的生活,可以說都是一個大學中文系的學生的體驗。很難想像,在初三到高一的這個時間段里,被應試教育死死地壓著的中學裡,能用文學創作佔領學生的大量時間。

再看小說中的這一段:「高中的生活一下比初中寬了許多,願聽就聽,一切隨便,甚至上課睡覺也可以,只要不打呼嚕。」

這裡的「高中的生活」如果換成「大學的生活」才是真正合理的。大家都是從初中、高中來的,高中的學習,只能說比初中更緊張,壓力更大,因為更加接近高考。這裡的描寫,只能說是一個大學生的體驗。完全可能有一個原稿,裡面說的是「大學生的生活」,後來改成中學生題材後,這裡換成了「高中的生活」,如此一改,就令人產生滑稽之感。就像《金陵十三釵》里的妓女,為了扮成清純的女學生,把頭髮燙直,但她們的身體,卻像溫州高鐵事故一樣,暴露了她們與女中學生的脫軌。

還有小說里寫到男女一起用餐的描寫,如「看見了錢榮和姚書琴正一起用餐」,寫到校園裡的戀愛,「一對一對的校園戀人彷彿鬼怪小說里的中世紀吸血鬼」。

這些大學裡才司空見慣的描寫,放在中學校園裡,就難以給人一種普遍的感受。

下面的一些掌故與典故在小說里信手拈來的運用,都使人懷疑起這個聯想者的閱歷:

如:「女生不服,站起來不算,還學赫魯曉夫砸桌子,給自己的話伴奏……」

這個六十年代的典故,中學生韓寒不假思索地就出來了。

再看小說中的描寫:「謝景淵臉上的嚴肅像黨的總路線,可以幾十年不變,冷漠地對雨翔說」

這裡的「黨的總路線」,應該是五十年代的那個總路線吧,這種幾十年不變的路線,對於改革開放時代誕生的中學生來說,根本沒有任何體驗與印象,何來中學生韓寒疾如閃電地對中共黨史如此了解?

下面的一個典故就相當生疏:「梁梓君他應該早已選擇好出錢進哪所高中,哪怕他像當年吳晗數學考零分,一流學校照取。」

吳晗考零分,不是光彩事,這一典故應該出自文革期間的揭發材料上吧,中學生韓寒至多知道「張鐵生考零分」的事,但奇怪的是,中學生韓寒不引用張鐵生考零分的事,卻去引用他出版作品的年代已經為吳晗諱的考零分的事,不讓覺得奇怪嗎?如果說這出自韓父的思維體系里,那倒是合情合理的。

再看下一句:「林雨翔平時雖然認為乞丐不去建設祖國四化而來討錢很沒志氣,但是還是會給點錢的。但偏今天沒看見,愛情果然使人盲目。」

九十年代還在提「四化」?穿越了吧。

---------------------------------------------------------------------------------------------------------------------------------

三重門可能有兩個部分. 帶著這個思路,我較仔細閱讀了韓寒的2003年再版的"三重門".

結果發現,正如韓寒所言,三重門確實有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 從第一章到第七章. 第二部分是第八章到全文結束.

啟示我看出分上下部分界 的 是第七章最結尾的三小段話:

"時近一月份,梁梓君轉校至浦東私立學校,林雨翔未及和他告別。馬德保率文學社獲全國最佳文學社團獎——不是「獲得」,應該是「買得」。

次月,亞洲金融危機來襲。一位語文教師失業歸校。馬德保教學有方,經引薦,任縣城中學語文教師。臨行與雨翔依依惜別。

林雨翔與成績,與Susan,一切照舊。"

評論, 其中第二小段, 明顯與上下文不銜接或不相關.且此段所述內容極不合理,
一個從事其他職業的原來教師回來了,業務已經生疏,留在本校已經很難,幹嘛還要推薦到更好的縣城中學,馬德保即便教學有方,也不是校長,只是一個語文教師和文學社社長,有此能力,乾脆把自己推薦去得了.
"臨行與雨翔依依惜別" 也不合理, 也不認識,可能只是一面,幹嗎「依依惜別」。誰會記得一個不相干的人並把它寫在自己的小說里呢?

仔細推敲,這段毫無不相干不合情理的的話竟然是作者或合著者有意給三重門蓋以一個」時間戳「,時間是定格在亞洲金融危機的的時候,大約是1999年2月的時候(或1998年2月的時候,這不重要)。告訴讀者,前半部分的內容是金融危機之後寫的,這個時間戳蓋在這個地方有可能是上部分的結束和下部分的開始(第八章)。

再重新依此推測研究三重門,發現:

1,上半部分是引經據典本,下半部分現代白話本。分析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引經據典都發生在上半部,下半部幾乎就不再有引經據典了,引也是一般的非古文。

2,上半部分是青年微淫色本,而下半部分基本屬於潔本。

3,上班部,應該是一個中年以上作家以某一未知青年人(林雨翔1)為主角所做,寫得年代不是
1998-1999)(已有人用周庄的路況作證明,本人1996年去過上海,崑山和周庄;路況已很好了) 而下半部分的(林雨翔2
)基本是以韓寒本人做為原形的寫實小說。下半部不時出現對應試教育批評的句子,暗暗吻合於一個少年獲得新概念大獎而學習不好這個事實,反過來說,只有成績不好卻獲大獎了才有資格,有勇氣去批評應試教育。

還有其他區分特徵,就不一一列述了。

根據上述特徵,有理由合理推測,

1,曾就有一個完整或不完整的稿本,並不是特定描寫韓寒的,因為前半部分根本就沒有韓寒少年時代的任何具體特徵,韓寒在那個年歲也不是那麼的色,有其他的作品如描寫韓寒少年生活的作品如文學啊文學(1)(2)的等可以作證。一個人或一個少年沒有必要在差不多同時期出現的的作品中有完全不同的兩種描寫。所以1-7
章就屬於這個版本的一部分(或全部,比如稿子還沒有寫完),他不是描寫韓寒的,他的作者也不應是韓寒本人,而是更老的一個中年人或者相近的人(這個在以後的推理分析中展示,在這個推理分析中,韓寒的另外言語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如不願署名,則表示感謝)。

2,下班部分確實是以韓寒為原型的寫實作品。這個並不需證明,也就不廢話了,韓寒及其父親也會承認,作者是誰暫不定。

還要特別的強調,上下部分的風格雖然很不同,對於小說而言,引經據典到了近瘋狂的程度,一個幾乎無,但也不能說不是一個人寫的,許多寫作風格還是很相像。

若兩個部分的觀點成立(特徵已經很明顯),那麼就有可能是這樣的。將以前(比如80年代)寫的手稿拿出來,做些必要的修改,在結尾蓋上98年金融危機那個年代戳,然後將它和後面可能是98-99年期間寫的(因為原型就是98-99的韓寒)下半部分連接起來,構成三重門這部書,在2000年發表了。


有個人,寫作文拿了全國第一,退學了,然後有人說年少輕狂,吃棗藥丸。

有個人,寫書拿了銷售榜第一,賺錢了,然後有人說臨摹抄襲,父親執筆。

有個人,外行轉職業拿了全國最專業車賽的冠軍,實現了,然後有人黑下坡趁早,虛偽爛仔。

有個人,菜鳥導演執鏡頭安心講故事,沒虧錢,然後有人說直男情節,偷竊抄襲。

這個人叫韓寒。

作為同齡人,很慶幸,80後中有這個樣一個,從不把他當偶像,看他的文字,就是同寢室的一個好哥們。

我想對於當事人,面對這些詆毀跟爭議,一定有80後普遍的一個面對方式:愛看看,不愛看,滾蛋!

很老的一個回答,還拿來用,我應該也是代筆的,但who care?


不是,韓寒他爸有那麼大本事為什麼自己不出名?當然某些人覺得韓均仁能操縱整個文壇那我也無語了

故事會上有他的文章,完全跟韓寒兩個風格兩個水平


我覺得是

看了韓寒的小說 後續的都沒有三重門那種深意 甚至名著里的引用都很少 髒話很多 有很多社會情節 記得他曾經說過 大致意思是 人們覺得看好多書能寫出好文章 但是他沒看過幾本

可看過三重門的知道 書里比喻特別多 引用特別多 甚至連詳細的章節都能寫出來 外國作家的名義更多 ……………………

他父親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因為那種書 他父親寫出來是成不了名的 但韓寒那個年紀寫出來就是天才 …………


三重門的風格和後來韓寒的書風格差異很大,我認為主要原因是韓寒過了中二期,發現以前寫的是啥瞎幾把玩意


先簡單介紹韓仁均的履歷

一.黨報的副總編

二.文學獲獎無數

三.文字格調不高

再來看署名「韓寒」的早期文字,是出自16歲少年,還是40歲中年猥瑣男,自己判斷

一.老編輯的經驗

二.機關工作感悟

三.獲獎者的心理

四.低俗的惡趣味

五.奇怪的拉郎配

文章中的某些成年人,對初二、初三的小女生有著高昂的「興緻」,方舟子對這類文字的評價是:原作者是個戀童癖。

PS.剛發完這貼,就看到和月伸宏的新聞。初2的女孩子,對戀童癖貌似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PPS.評論區的幾個腦殘,稍微需要動下腦子的東西,他們就理解不了。這裡增貼個簡單的


不是。其中有高中生的稚拙和賣弄。方舟子覺得韓寒一個高中生不可能有那麼淵博的知識,但」知道」和」掌握」是不同的。

我初一時候也寫過一篇作文,裡面引用了一大堆包括弗洛伊德在內的大師的話,我們班主任看了以後以為我是抄的。但實際上寫出那個文章並不困難,我當時從頭寫到尾一氣呵成,筆尖都沒停過。我並不完全理解他們的話,引用只不過是為了撐門面和湊字數。韓寒作為一個高中生,不管課業一心寫小說,他找出來比初中的我更多的名人來撐門面很正常。


是的,他父親寫好,讓他背出來,之後在抄,抄一遍不過癮抄很多遍。

問出這個問題,題主的應該去看醫生了,那些所謂用年代來說事情的,我想請問金庸先生的書是不是同樣不是自己寫的,是偶然獲得的古籍呢?所謂三重門是他父親幫寫,是說明你們各位寫作能力實在太差,我高二的時候看的三重門,覺得除了段子之外,水平和我相差無幾,不過是搞點抄錄罷了,並無很多功力,你自己細細品讀和玩味三重門中的比喻和諷刺,你會發現其實很稚嫩


我覺得應該是韓寒本人寫的。我讀過三重門,也讀過韓寒參加新概念比賽的兩篇文章和其他一些短文。這些文章文筆風格都很同一。尤其是初賽的《杯中窺人》,如果組織方公布的參賽過程不是造假的話,可以證明韓寒的寫作確實是這樣的風格。


聽說是的,他父親寫完,讓韓寒背出來的。


我覺得這是一個類似於「皇帝的新衣」一般的問題,網友們分析出的邏輯鏈證據已經不少,但很多人處於各自的種種原因,是不願意承認韓寒是個假貨的,再說直接證據只要韓寒不給基本也很難找,韓寒自己也竭力避免公開脫稿談自己以前作品的細節。

所以呢,相不相信就看你處於什麼位置了。


事先聲明,本來也很喜歡韓寒的…

讀過1988,給人的映像就是文筆很差,學識淺薄,但是有一定自己思想的人。這與韓寒自己說自己不愛讀書,中學畢業的人設很接近…

但是這本《三重門》,給我的感覺真的是完全另一個人寫的…

以下是手稿…這些錯別字,很明顯是抄寫的…沒得洗…

至於抄的是誰的…你們自己心裡定論…


寫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的,肯定穿越過,不然那麼多詞他怎麼知道,估計是哪個穿越回來的給他代筆了。一定是這樣。


方舟子以及支持他的人,分析了很多,主要無非就是幾點,第一,韓寒寫的不是他那個年代的事,而是他爸那個年代的事;第二,書里描寫的不是初中的事,而是大學的事;第三,韓寒在十來年後的電視節目中,以及他爹在十來年以後寫的回憶錄裡面,說的很多細節和他剛出道時說的不一樣。(至於所謂的寫作水平、風格之類主觀評價的東西,可以說隨便怎麼說都有道理,誰也不可能駁倒誰)

然而,這些人沒有想過,1999年和2000年,韓寒寫文章參加比賽和寫三重門出名的時候,那時候批評他的人就很多,但是哪怕這些人裡面,都沒有人覺得他寫的不是當時的事,也沒覺得他寫不是初中生的事,他就這麼紅了十幾年(欺騙了全中國人十幾年?)。直到十幾年後的2012年,90年代大部分時間都在美國留學的方舟子站出來,說韓寒其實寫的不是90年代上海的中學裡的事,而是70年代的事,然後一堆XX竟然都覺得很有道理,並且找出了各種依據,支持這個觀點。

而關於第三點,這樣我想起來,我剛進律所的時候,總是抱怨當事人不給力,因為幾乎所有案子(僅指海事海商的案件,相對複雜一點,普通的民事案件基本不做)的證據都不夠完美,總能被對方挑出一些哪怕雞毛蒜皮的破綻然後糾纏不清。後來帶教師傅跟我說,如果你拿到一個案子,證據非常完美,那你要小心了,不是當事人事先做的局,就是其中有些證據是故意製造出來的。所以,有幾個人能對10年前的事有客觀而又準確的記憶,而反過來說,如果韓寒確實是造假,還造了個欺騙全世界十幾年的彌天大假,必然是要精心編造一個劇本,又怎麼會有這麼多低級失誤隨隨便便就被吃瓜群眾識破?

我讀三重門是2001年上初三,當時就覺得大讚,並且很有代入感,並沒有覺得書裡面的場景有問題。而我相信任何一個熊孩子去讀像少年了飛馳,都會從裡面找到自己的影子。當然,從方舟子的求學經歷來看,他估計是沒有經歷過也體會不到韓寒早先幾本小說里描寫的這些跟學習無關的童年時光。正所謂夏蟲不可語冰。

所以在相信韓寒的人裡面,去看他們的意見,很多都提到是韓寒同齡或小几歲的人,因為讀過韓寒的書,從中體會到了自己經歷過的童年,而相信這不可能是他爹經歷過並且能寫出來的。而這邊倒韓的人,要麼亂罵一氣,要麼「有理有據」的把的韓寒的作品割裂成一個個的字或者詞,然後斷章起義的大做文章。其實按照這種方法去分析別的作家的文章,恐怕找不出一個沒有代筆嫌疑的作家。


發現知乎的人大都都在想方設法的貶低任何人,抬高自己,感覺什麼東西都是不好的,什麼人都是草包,只有自己才是真正有才華的那個


年少輕狂喜歡一個姑娘,長大後發現自己當時也許只是為了面子為了跟風,這不是很正常嗎?韓寒自己也說過三重門對文字過於模仿錢鍾書了,這一點看過的人都應該能夠發現,後來他自己避免了這樣的咬文嚼字不是也很正常嗎?


真實反映韓寒文化素養視頻集 看完這視頻 自己判斷


答案沒全看,但是特別感到惋惜,就是大家感覺都被高考這種八股文一樣的東西給坑了,覺得寫作就是擺事實講道理,引經據典,口吐蓮花,才叫有才,才是學識,特別像蓋茨比。


當年先看的是新概念的杯中窺人 應該是這麼個名吧 時間久了 記憶也不清了 不過那是作為一個小朋友 還是覺得這篇文章瞞厲害的 跟別的割腕啊 血液啊 酒精啊 抽煙啊 黑暗啊 沉淪啊 故作呻吟類的有大區別滴 後來看了三重門 當時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媽賣批 原來也不過是個中二少年…………這要是他爸寫的得多悲劇


基本沒看那些分析,分析多了容易較真。

一個仿寫《圍城》的小說。。。對於有點文才的高中生,能力沒到逆天程度。。。

後面的小說包括和《三重門》同時期的雜文也都是這種插科打諢的寫法我真心沒讀出區別感,可能我讀書少吧。


推薦閱讀:

女生有男閨蜜有錯嗎?
假如郭沫若像吳清源一樣加入日本國籍,是不是就沒有這麼多罵名了?
為什麼三國演義、水滸傳這種充滿「流氓文化」的小說會成為我國名著?喜歡這種書的人是否都是潛在流氓?
如何看待戰艦少女R「蟲母」七條奏在推特發布反華言論?
美國的著名軍火商都是私企,那麼打仗的時候人家不給美國政府提供武器咋辦?

TAG:韓寒 | 方舟子人物 | 三重門書籍 | 釣魚廣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