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做作業」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嗎?

Triplett曾設計一個實驗用來證明人們在有他人旁觀的情況下工作表現比自己單獨進行時更好的現象(也即社會促進),結果證明了他的預期,兒童在拉釣魚線的實驗中,當有他人存在時拉得更賣力。

當然這是社會心理學裡「社會促進」的部分,是否可以遷移至提高孩子學習效率的手段上?如果可以,家長應該保持怎樣的頻率,有哪些需要避免的注意事項?

請從心理學專業角度作答,抖機靈的回答,就不用了:)


最近負責一個晚托班,先後帶了四個孩子,也接觸了不少家長,談談自己的體會。

以前一直不理解一些家長為什麼不把孩子送晚托班集中管理學習而是要全職媽媽,接手了才發現,目前的晚托狀況確實對孩子發展很不利。

晚托班一般比較小型,蟄居於辦公樓的高層甚至居民樓內,老師數隨學生數變化。以上海這邊情況為例,每生每月輔導費是1200元,雇一個老師是3500元的話,三個孩子養一個老師,五個孩子雇一個老師,輔導機構都很難有錢賺,而這五個孩子對於一個老師來說,輔導起來已經很吃力了。學校門口難以租到適合做輔導的廉價房,他們一般選擇幾個學校的中間位置,對周圍學校廣泛撒網,招來的孩子不同年級、不同層次,混亂一團,且不說需要好幾個老師去不同學校接孩子,幫孩子扛書包,回到機構陪孩子吃喝拉撒之類,單單是課堂上面對不同年級不同層次的孩子,就已經進入了上世紀農村的複式班。每個孩子五個作業算(事實上更多,我這裡一年級的小女孩,每天作業包括:描紅A4紙一頁、英語抄寫一頁、默寫生字二十個、閱讀一篇、數學口算訓練八十題、語文一課一練、數學一課一練),五個孩子就是25個作業,孩子都是貪玩的,每一個都要想辦法去進入學習狀態,還有課後習題和試卷要講解,你覺得那些晚托老師有精力再幫孩子預習複習?

一般大型的輔導機構喜歡做一對一輔導,朋友在深圳某機構做這方面的工作,收費因年級而不同,一年級的孩子100元/時,直到高二300元/時,也就是說家裡有個一年級孩子,每天在輔導班呆兩個小時,每月二十天,晚托費用是4000元,周末興趣班費用另說……不敢往下算了。打著「為了孩子,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這樣的大旗,耗盡父母心血。不過,對於雙職工家庭來說,一對一輔導算是最最有助於孩子成長的(主要就是個陪孩子做作業的人)。

要麼犧牲錢、要麼犧牲孩子、要麼犧牲你自己,看起來真是個勞民傷財的事情。北上地區學習西方先進經驗,三點放學,可是放學之後呢?家庭教育跟不上啊,哪個父母下午三點能下班的?何況下了班也沒時間或者能力去教育孩子啊!

之前在西安,高新一中初中部對面的三座高樓滿滿當當的輔導班把我嚇到了,比學校還像學校,就是這群孩子,白天占學校的樓,學校的師資,晚上占校門外的樓,門外的老師。這難道不算浪費嗎?把學校的樓閑置起來,在外面養一群蓋樓的、發傳單的、打電話招生的……而晚托班的老師呢?當時有個朋友在做輔導,每天十點去上班,幾個老師一起做飯、接孩子午托、送孩子上學、下午開會、教學演練、再做飯、接孩子晚托輔導,一直工作到夜裡十點,月薪1700元,你指著這些剛畢業,心比天高的姑娘每天在機構呆十二個小時,拿全市最低工資來愛你的孩子?

好了好了,你們這些勞心勞力養孩子的家長們,這些問題我也解決不來,還是來和大家探討下怎麼陪孩子吧!

昨天下午在校門口看到一個奶奶吼哭了自己孫子,還揚言要修理修理孩子他媽,因為每天孩子媽陪孩子做作業,把孩子陪出來拖沓的毛病,每天結束都快十點了……孩子從兩點五十放學回家開始作業(邊玩),一直到晚十點,這位母親也真是很有耐性啊!不是這位奶奶說,這媽媽的陪伴真不如不陪。

晚上我又和自己學生的家長聊到十點,發現不少問題。我這個學生這周剛被送過來,看到所有事物基本都是兩句話,「這個東西很便宜」,「那個很貴的」,一到學習,就說自己笨、反應慢、說的激動了就用頭撞牆或者桌子,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一個題做半分鐘,語文不會拼音,閱讀有困難,生字缺筆少劃,看起來滿身都是問題。

然而,孩子哪裡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都是父母或者老師啊,我最近在家也沒什麼事,就每天等其他孩子走了多陪這個孩子一個小時,很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這個孩子很勤奮,生字默寫前總喜歡讓我在草稿紙上幫他先聽寫一遍!閱讀有障礙孩子沒有停下來不讀,甚至我說讀幾個段落就可以,孩子還是堅持要讀完整篇!口算題用手指著那個題目,他就會專註起來,三五秒完成!一開始的兩天,我為了讓他對生字記得牢,給他講造字,結果這兩天他幾乎每個生字都要問我說怎麼造出來的,有什麼含義!比如昨晚的「家」「定」「學」,講著講著,他對人類的洞穴時期都產生了濃厚興趣呢,只是孩子一般能很快接受象形、會意,形聲字也還可以,指事字就比較困難一點,需要慢慢來。

他媽媽之前說,孩子從幼兒園開始託管,學習的事她從來沒管過,又個急性子,動不動就吼,導致孩子現在比較不自信,成了老師欽定留下來的學生,甚至這媽媽告訴孩子,如果學校要孩子留級,他們就換學校!這麼小,就讓孩子有了一大堆需要去逃避的困難!急性子的媽媽我也見得多了,不把孩子當做發展中的人,不知道孩子的不足是需要今後十幾年的學習生涯去完善的,動不動就吼兩嗓子發泄,然後把問題推給孩子。

這樣,學校把責任推給家庭教育,家庭推給輔導機構,輔導機構是個賺錢的地方啊,孩子能批量生產還好,一個個來,它哪有心情管你家孩子的破事兒?

唉,這一大堆,我是想說,孩子沒問題,夫妻輪流,每天半個小時(不要超過一個小時,讓孩子進入學習疲勞期),陪孩子作業肯定搞得定,至於怎麼陪,你給孩子任務的同時,自己不要無所事事,讓孩子給你也布置作業,或者自己給自己也安排學習任務。不要一直嚷嚷孩子,你煩孩子也聽著累。之外再和孩子聊聊天,聊聊他的校園生活,聊聊他的動畫,切記你的問題不要空洞,要言之有物,讓孩子回答的時候有思考、有話說。基本就可以健康成長啦!


推薦討論孩子教育的幾個相關回答,這些回答或許能讓有興趣了解我們的育兒實踐的朋友能看到更多我們的育兒場景,避免看了一篇回答就片面下結論:

1.如何看待智商對學習理科的影響?

2.數學該不該被踢出高考?數學有什麼用處?

3.給孩子「自由」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那麼好?

4.教育下一代的時候,應該先告訴他世界的險惡,還是先告訴他世界的美好?

5.怎麼培養自己的女兒?

傍晚時分,我家孩子坐在對面做作業呢。她11歲半,六年級。

和孩子班上家長聊過做作業的事兒,極少數孩子不需要陪伴,大部分家長都覺得小學階段還得陪伴,但陪伴的方式有講究。我只說說自己家的孩子。

孩子幼兒園階段,我和孩子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留下一些隱患。待孩子上小學的最初兩年,也沒有及時抓孩子的日常習慣,導致孩子上三年級的時候,分心問題比較明顯,如今也在和這個頑疾在作鬥爭,但是日漸轉好,效果明顯。

以前我們讓她在自己的房間里做作業,但是孩子管不住自己,她自己也這麼講,她希望我能陪伴在她身邊。後來我們就讓她坐在餐桌上做作業,一旦發現小手上拿著玩具或零食,立刻就給她收走,課外書也收到一邊,讓她的四周清清爽爽。我們家的廚房是開放式的,和客廳連在一起,餐桌比較大,她坐在我對面,我工作用的電腦也放在餐桌上。她做作業,我工作或做家務,燈下一片寧靜。我們吃過飯後也立刻把廚房收拾得乾乾淨淨,餐桌上沒有飯菜的蹤影,變成了辦公桌和書桌。這就避免了孩子依然停留在就餐時的鬆弛狀態,而開始緊張起來,知道要用心對付作業了。

每個孩子先天氣質不同。台灣育兒專家梁旅珠寫她的一雙兒女,老大是女兒,性格沉靜專註,功課幾乎不需要父母操心,自制力很強;老二是兒子,個性躁得多,梁旅珠對待兩個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因孩而異。她的兒子做功課,她就得守在旁邊不時給予提醒。

我的女兒有很多可愛之處,比如她畫畫很有天賦,寫作文也很有想像力,但是由於先天的氣質,加上我們在幼兒園階段及小學一二年級的陪伴很不夠,孩子內在的安全感不足,因此有時就不夠專註。加上上學後,學校的環境也會傳達給孩子各種亂七八糟的信息,孩子有時也會受到困擾而不專註。

但是我們不願意給孩子貼上「不專註」、「自控力不強」的標籤,我們想,我們的孩子大概就是需要更多一些的訓練。事實上,只要耐心堅持訓練,她就能慢慢變得專註。家長的信心、耐心是非常重要的。

訓練的過程,是教會孩子方法,授人以漁的過程。家長必須認識到這麼做是有長遠好處的,不要怕煩。我們的訓練方式是:當孩子放學時,和她聊幾分鐘,了解:

1.今天各科作業的量有多少?

2.各科作業的難點是什麼,為什麼覺得難?你打算怎麼下手搞定這個難點?

(後來這個問題也演變成:這科的作業是體力活兒還是腦力活兒——所謂體力活兒就是指類似抄寫生詞之類的,這種作業我們都讓她放到精力不濟的時候去做)

3.今天計劃先從哪一科開始做,為什麼?比如精神好就從難點開始搞定,精神不好就先干「體力活兒」。

&>&>&>以上這些問題,主要是4~5年級的時候問的較多,目的是幫助她自己學會這樣去思考。但也未必每天都問,尤其到了六年級,她掌控作業的能力已經高於5年級,這時我們就不會問那麼仔細了。有的朋友以為我是個愛好管控的媽媽,其實非也,我本質上是個懶人,必要的管都是為了今後慢慢可以不管。

(補充一段:

孩子5年級的時候,我們還學會了觀察孩子就餐時的表現,比如若看到孩子晚餐吃得特別多,別以為那是孩子胃口特別好,很可能是當天的作業她感到壓力大,在拖延時間。因為晚餐是孩子最放鬆的時候,她既能享受美食,又能邊吃飯邊看心愛的課外書,孩子本能地希望延長這種舒適美好的狀態。所以,我們給孩子規定了晚餐最多花多長時間吃完。另外,若放學回來的時間還早,聽她講當天的作業還比較多,那就讓她邊等吃飯邊開始做點容易做的作業,這樣,作業這件事就「開始」了,而且給孩子一種積極的信號:搞定一點就少一點壓力。吃飯更香,而且更不容易拖延時間,因為她已經「開始」了。

但是,到了6年級,這種現象只是開學的頭兩周出現過,很快孩子就適應了上學的節奏,5年級訓練過她見縫插針完成作業的能力又凸顯了,她往往能在學校里就做完不少作業,回到家裡就會相對輕鬆一些。)

以前只是問一句「今天作業多嗎?」 是很不夠的,不夠專註的孩子往往會避重就輕,把麻煩的作業放在後面,而孩子覺得作業麻煩,是因為孩子沒學會分解麻煩(好多大人都還不會呢,何況大腦處在發育中的孩子)。比如5年級時,學校發了一本《國學》,要求孩子們每周背誦幾首古詩,她當時最怕背誦,那好,怕什麼我們就提前搞什麼。我就專門指導她如何學會高效背誦古詩,比如教會她發現這首詩壓什麼韻,找出寫景的關鍵字詞,有時會找出配有畫面的朗誦視頻給她看,幫她理解這首詩在講什麼。再看字詞是如何對仗的,第一句的第一個字是什麼,最後一句的最後一個字是什麼,等等。總之,幫她學會花幾分鐘掌握一首詩的幾個特徵,這樣背誦起來就快多了,我經常會和她比賽誰背得快,當然我總會讓著她。當時,周末首先安排時間背誦三首古詩,這樣到了布置有背誦古詩作業的那天,她就一點都不害怕了,心情輕鬆,做作業就快。針對她害怕背誦課文,我們也做了一些專項訓練,也是從分析結構入手,記住關鍵詞,指導她快速背誦課文,要求在這種結構分析的前提下,30~40分鐘內背誦會一篇小學6年級的課文(一頁10-15分鐘的背誦速度)。訓練之後,她面對有背誦要求的課文就不怎麼害怕了。如此,對她的作文寫作也有幫助,因為寫作文的關鍵也是要首先建立結構,然後是語言。

我們的陪伴,因為重點在幫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強化自我管理,所以並不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孩子嘗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的事情的甜頭後,慢慢就會主動和我們交流今天作業的難點,以及她自己是怎麼思考這個難點的,哪些地方需要我們協助,哪些她自己能搞定,她都能慢慢學著進行分析了。她已經知道提前思考的好處,也知道多複習幾次的好處。所以,如果老師布置了作文,她一般都會先思考要寫什麼,大致會寫哪幾點,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等打開作業本的時候才去思考要寫啥。到了6年級,她已經開始主動估算各項作業需要的時間,雖然還是會有偏差,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我們很是鼓勵,然後幫她分析為什麼有時候她估算的時間和實際的時間有較大差距。

等需要在作業本上簽字時,我們都不馬虎。爸爸檢查數學作業,如果發現有錯,不會直接告訴她哪一題有錯,而是告訴她,這裡面錯了兩道題,自己找,迫使她自己再次檢查一遍自己的作業,強化檢查的習慣。到發現了錯題後,接著和她討論為什麼會出錯,是概念沒理解,還是省略了必要的步驟,等等。爸爸特別重視要求她具備一遍就做對的能力。每周會回顧本周作業的質量,比如為什麼這一周數學作業甲+這麼少,而甲-這麼多?是粗心大意,寫得不工整,還是其他原因?要求她下周必須扭轉局面,要多爭取作業的高質量,多得甲+。最近數學測驗,她得了99分,沮喪自己沒得100分,錯了一道很簡單的題,我們就告訴她,如果平時作業甲+較多,得100分的概率就高多了。這樣她就會把作業質量和考試成績聯繫在一起,會主動提升做作業的質量。

我負責檢查語文作業和英語作業。語文作業我只看老師上次的打分,如果不是一百分,我就會仔細看錯在哪裡了。如果是一百分,我就不管了。我對語文學習的看法是,閱讀是基礎,我平時會花校多心思幫她物色課外讀物,她的閱讀量在班上可能排第一。對於字詞的基礎訓練,我向來沒有花多少時間去具體管,而是買了教輔讓她自己學,加上班主任是語文老師,孩子也就不敢太掉以輕心。寫作文上我也沒怎麼輔導,連錯別字都懶得管,因為班主任平時對這些基礎抓得挺嚴,我們就沒必要花額外的時間了。但是到了單元測驗和期末考試的時候,我還是會輔導孩子學會考試,比如分模塊複習,和她一起分析她的薄弱環節,多做專項練習。很快孩子就學會了這個,自己就根據模塊來列複習計劃,逐項打勾。

最近我抓的比較多的是她的英語學習,她們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換了三個英語老師,三四年級的老師教學質量不高,留下隱患。加上小學英語現在不講語法和音標,給孩子學習還是帶來了好些困擾。她的英語考試成績雖然不錯,但是基礎不紮實。所以三門功課中,我花時間相對較多的就是英語,但所謂多,也就是每天20分鐘~半小時。聽讀背每天必須都有一點成果。就這樣堅持了兩個學期,音標的概念已經有了,也知道根據音標來背誦記憶單詞了。語法的學習剛開始,也是計劃耐心堅持輔導,幫她建立起概念,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有朋友看了這段之後呵呵,那是因為他不懂得如今小學的英語教育改革力度太大,帶給家長的挑戰遠比以前多。我小時候學英語按部就班學音標語法,其實基礎比較紮實。現在孩子們不學音標和語法,只是聽和讀,但又缺乏應用英語的環境,但考試還是會考單詞和句子,孩子不懂音標,全靠死記硬背,很容易就忘記了。不講語法也導致孩子不理解英語的句型語序。——搞教改的人往往都是腦子一熱,一刀切而不顧及實際,這是真心話。難怪新東方的生意那麼好。)

由於我們牢記所做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加獨立,所以陪伴的內容和方式也都在悄悄變化。到了6年級,我更少過問語文的具體學習,依然只是提供閱讀條件(給她買書那是如山倒啊,這些方面我是隨時觀察她的興趣所在,及時挑選合適的讀物來讓她保持住自己的興趣,同時拓展和加深這方面的知識和認識。比如暑假裡她閱讀了金庸全套作品後,對毒藥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問這問那,於是就給她買了20多本化學科普方面的圖書,包括一些有趣的小實驗用品,讓爸爸陪她一起做實驗。)

平時我們從不幫孩子整理書包,她的書包也不希望我們碰,裡面有些她自己的小秘密。但是我會要求她用我給她買的兩個帶拉鏈的文件袋分門別類裝好課本和作業本,以及卷子和草稿本等。每周都會和她商量她的哪些東西放在書包的什麼地方,幫她養成固定放置東西的習慣。在家也是給她準備好各種文件袋,儘可能分門別類放好各種參考書和卷子,這樣找起來就很方便。文具也都有合適的收納箱袋放置。睡前要求必須準備好第二天的課本等物品,必須檢查手機是否有電,沒電就要充電。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已經熟悉了這一套,睡前就手腳麻利地收拾她的書包,給手機充電,檢查自行車的鑰匙是否放在固定的位置(第二天上學好用)

再就是,要想讓孩子變得專註,一些固定的時間點是必須設定的,比如早飯和晚飯的就餐時間、晚上開始鍛煉的時間、晚上入睡的時間和早上起床的時間(同時讓孩子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安排,比如晚飯需要多長時間消化而不影響晚上睡眠,鍛煉怎樣不至於睡前太興奮而睡不著,這麼大的孩子每天需要多長時間的睡眠,睡眠不足會導致怎樣的危害,等等,這些知識光說她是記不住的,索性列印出來貼在牆上,她忘記了就帶著她去再看一遍)。

漸漸地,孩子的生活就變得有了重心。如此,才能專註。周末會比平時自由,但也不能太亂,比如我們規定她所有的周末作業必須在周六全部完成,並會幫她注意看看周六是幾點前完成的。有重心的生活,會讓孩子的大腦變得清晰,盲目抓瞎的生活會導致不安全感。和平時的有重點有序相對應的,也有時間上的適度自由,比如周五晚上她通常都會呼朋喚友下樓玩耍,有時玩到晚上11點都不上樓,我們就下樓去守著她。一般到了晚上10點我們就會下樓,那時樓下玩耍的孩子很少了,晚練的大人們也都回家了,而且在那個時段通常樓下玩耍的孩子里只有她一個女孩子。

(這篇文章在知乎日報上轉載後,有朋友質疑,說孩子周末玩耍還要監控,太那個了——若仔細看看,會發現這並非監控,而是陪伴。因為我們樓下那個大廳到了晚上10點後很空曠,小區的好些業主都把房子租給外來人員,我們對這些人員都不摸底細,怎知裡面有無危險人員。而且小區有好幾條道路都通向大馬路,四周都有私人住房,那些地段租戶情況更是複雜。我們小區保安的管制遠不及萬科那些小區那麼嚴格認真,可以說什麼人都能隨便進小區。這種環境下,一個女孩子跟兩三個男孩子在樓下玩耍,不能說有絕對的安全。因為孩子有時玩得興起,就跟著男孩子們跑到小區邊緣一些比較黑暗的空曠地帶玩耍,雖然再三叮囑也不可能讓孩子真正記住這些叮嚀。只好說那些根本不了解我們所處的小區環境的朋友,未免太想當然地猜測我們這麼做的動機了。事實上孩子是很歡迎我們的陪伴的,要麼爸爸陪,要麼媽媽陪,她會很有安全感,玩得更放得開更開心。有我們遠遠地守在旁邊,她更是放鬆,呼嘯著和小朋友奔跑,滿頭大汗,這時只管靜靜守候在一角,欣賞孩子的快樂,觀察她和小朋友們的相處,發現有問題也不用馬上指出,等合適的機會再和她討論交流。)

滿足了玩耍慾望的孩子,周六有時也容易鬆懈,但家長不能因為擔心她周六會放鬆就不給她周五瘋玩的自由——每周孩子總得有些盼頭,周五的玩耍也是她一周很重要的盼頭:她能和鄰居的好朋友們見面聊天,在一起玩躲貓貓、官兵抓土匪等孩子們玩不夠的遊戲。要想讓她周六收心,只需在周五放學時,讓她三五分鐘寫下周六起床後兩小時內的計劃即可,在她周五入睡前再給她回顧一遍這個計劃,商量好幾點必須起床,她起床後就不會因為缺乏計劃而漫不經心地亂晃。而這兩個小時的計劃里一定有家務勞動,往往會有15分鐘的家務勞動,這些勞動能讓孩子完全清醒,而且身體活動開,而且規定周六的早餐快快吃完而不是拖沓半天(周五睡得晚,所以周六會讓她晚起,睡到自然醒,但只要醒來就得起床,否則睡太久了人反而沒精神),這樣大家的周末節奏就不會變得太慢。因此,我們家周六的早餐是最簡單的:豆漿油條或牛奶饅頭,沒有平時的炒菜米飯(平時我們家最重視早餐,一般都是炒菜米飯,晚餐則很簡單)。這樣周六就能快速吃完早餐,進入做作業的狀態。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我們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大家神情都很專註,互不打擾。

漸漸地,客廳的餐桌成了一家人晚上活動和周末活動的中心,家裡的沙發如同虛設,成了擺放書的地方(我家沙發堆滿了書),反正我們都不看電視。但是,廚房是家裡最整潔的地方,我們的理念是:讓最容易髒的地方保持最乾淨,這讓人對環境始終有種可控感(同理我們家的衛生間也很乾凈),但同時環境中適度的混亂會讓人有種自由而放鬆的感覺(堆滿書的沙發便是這個理念下的產物,雖然家裡幾個房間加起來有十多個書櫃,孩子自己就有4個書櫃,不過也全都放滿了書),孩子的好多書都放在這裡,她隨手就能拿到。(孩子其實也有kindle,但由於她暫時管不住自己躺著偷偷看kindle,視力有下降趨勢,所以現階段在家暫時以紙本書為主,保護視力,kindle被我們保管著。出行都是帶kindle)

(有愛操心的朋友擔憂我們家庭生活的條理性,呵呵,給這些朋友帶來這樣的擔憂,真是非俺所想,但我得說這些朋友真的是過慮了。這些書不過是一些新買的書——額,你會質疑,新買的有這麼多嗎?是啊,我今年僅在亞馬遜上就已經下單290多次,這裡堆的,大概也就是最近兩三個月買的一些新書,慢慢地這些新書會上架到家裡的十多個書櫃中,沙發繼續迎接另一批新書。還有朋友說:沙發是用來坐的,不是用來堆書的,呵呵,呵呵)

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爸爸媽媽帶著弟弟們在東北工作和生活,他們把我送回武漢的奶奶和大伯身邊。大伯沒成家也沒孩子,待我特別好。那時武漢的晚上有時候停電,還需要點煤油燈。燈下,我和大伯奶奶都圍坐在不大的餐桌旁,大伯備課(他是老師),我做作業或看故事書,奶奶讀小說。那種氛圍特別溫馨,讓人很有安全感。到了9點全家就熄燈入睡,第二天5點半大家都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做衛生。這種生活非常規律,從小學一直持續到高中,這對我的一生都極有好處。(大伯家裡有一個小小的書房,裡面到處都是書,閣樓上也堆滿了書,我就是在一個到處都是書的環境中長大的,我的孩子如今也在一個四周到處都是書的環境中慢慢長大)

也許正是童年時的這種印象,讓我選擇了讓孩子也跟著我們一起圍坐在餐桌旁,各自做各自的事情。孩子自己的房間,也許得等到上中學後才用得上了。而我們現在陪伴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朝著中學後她能更加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情的方向去努力。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孩子的確越來越獨立。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在陪伴孩子,訓練孩子高效做作業方面,給予了這樣一些輔導:

1.怎樣的握筆姿勢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這對孩子能快速完成作業和考卷十分重要。

2.怎樣用不同顏色的筆在課本上做標註和筆記,而又不至於把課文都弄得看不見了。筆記需要記錄哪些內容?怎樣用字母和符號進行速記?等等。

3.怎樣寫數字和公式,既清晰美觀,又很快。——她的數學作業有段時間寫得很不工整,我們就專項訓練她,後來老師都誇她考卷寫得清潔美觀。其實寫得不工整,很大的原因是還沒思考就開始做題。所以要求她必須打草稿,必須下筆前估算紙上空間的安排。

4.怎樣聽懂英語老師的課堂用語。——有段時間我們發現孩子的英語書上畫滿了小人兒,根據經驗,我們知道這是孩子上課在分心,而分心往往是因為聽不懂。一問,果然,6年級的英語老師基本上全程都用英語講課,和5年級的英語老師很不一樣。雖然說的都是最常用的句子,但我們孩子還是聽不懂。於是就對此作針對性訓練,而且強化預習環節。這樣一來,課本上的小人兒就減少了。

5.重視預習和複習,而預習的重點在於能提出問題,從而帶著問題上課;複習則需要找到薄弱環節,越薄弱越多投入時間複習,而且讓孩子學著把薄弱環節想得比較具體,這樣她就能夠看到問題而有解決的思路,且能估算到需要多少時間能搞定這薄弱環節,從而學會見縫插針複習。比如我經常在給她梳頭的時候考她一兩個單詞,有時忘記考她了,她還會問怎麼不考了。提前準備、見縫插針、水滴石穿....通過長期訓練讓她牢牢把這些觀念記在心裡並去指導行動。

....

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我們認為,家長對孩子做作業的陪伴,關鍵還是理念要清晰,要知道現在陪伴是為了今後無需陪伴,具體來講,我們的目標是小學6年級做作業的陪伴,為的是初中做作業的較少陪伴,以及高中做作業的無需陪伴。如此,我們認識到在陪伴時需要抓的就是各項基本習慣的養成,常抓不懈,讓孩子品嘗到好習慣帶來的甜頭,從而樂意去堅持。

這麼做也果真帶來了好的成效,比如上學期期末考試,孩子各門功課都名列前茅,數學還是班上唯一的一百分。語文也前所未有地考了96分(平時作業就做得紮實)。這下免除了所有的暑假作業,她的暑假因此過得相當寬鬆(班上只有少數同學有這待遇),天天睡到日上三竿,讀了上百本課外書(全套金庸都讀完了),預習了不少六年級的功課,天天鍛煉和練琴,也跟著爸爸媽媽去了一趟青海湖。她更明白了這個道理:必要的約束才能帶來想要的自由,這自由的滋味特別甘美

=======

推薦討論孩子教育的幾個相關回答,這些回答或許能讓有興趣了解我們的育兒實踐的朋友能看到更多我們的育兒場景:

1.如何看待智商對學習理科的影響?

2.數學該不該被踢出高考?數學有什麼用處?

3.給孩子「自由」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那麼好?

4.教育下一代的時候,應該先告訴他世界的險惡,還是先告訴他世界的美好?

5.怎麼培養自己的女兒?

====和一些朋友的討論====

張宿霧

覺得寫的很棒很感動,我的父親不懂得教育從小就扼殺了我看書的念想,逼迫我喜歡物理數學,結果適得其反引起逆反心理,理科更糟了。從小到大很多錯誤的教育方式,真的影響了孩子的一生,幸而現在的自己開始反思,自己開始改變。希望答主以後多分享這樣的教育方法!

Yeka:這方面老外(歐美日韓等)做的遠比中國好,我們給孩子訂閱了一些科普雜誌,如《小小愛迪生》、《我們愛科學》、《科幻世界》等,孩子看得津津有味,優秀的科普書會讓孩子對數理化不感到陌生和遙遠,比如美國的《可怕的科學》系列,她讀了又讀。我們是兩條腿買書,人文系列的,科學系列的,像俄羅斯科普作家寫的《玻璃的故事》,就融匯了化學、化工製造、機械製造等多方面的知識,孩子讀得津津有味,而且喜歡講給我們聽,餐桌上經常都是聽她小嘴呱呱呱地在給我們「播新知」,有時順著她的興趣,一家人再一起看看Discovery 或BBC的紀錄片,大家都很happy。

張小小

看到你寫的是邊吃飯邊看書。不贊同。

Yeka:嗯,我媽開始也不同意,但我說,我從小到大不也如此,哪來的消化不良呢。孩子平時學習做作業,情緒緊張,時間也不夠,吃飯時能邊吃美味邊看心愛的課外書,情緒放鬆,對消化有幫助才對啊。總之我們孩子的胃口很好,胃也很好,每天這麼干也保證了她讀課外書的時間。我們大人吃飯時看手機看電腦看電視影響消化了嗎?所以,別被一些來自父母的舊觀念束縛住了思維,多想想其合理性,結合實踐來觀察,尤其是結合自己的實踐來觀察,再來得出結論才比較好。

不過,為了防止她邊看書邊吃飯影響視力,我們給她挑選了很好的檯燈放在旁邊(飛利浦的LED燈),選了一個對她而言光線最充分的方位讓她固定坐在那個位置。

許傑

我敢打包票,你孩子一定是近視

Yeka:目前視力還好啊,她個子高,坐最後一排,看黑板並不吃力。這要感謝孩子的爸爸,爸爸平時特別重視她的視力,除了天天提醒坐姿、給她買合適的檯燈之外,爸爸還買了帶燈箱的視力表,經常給她檢查視力。我們還會一起和她交流視力不佳的害處。她每天晚上都會學著閉目轉眼球放鬆視力。我們也很注意限制她看手機和ipad等電子產品,她自己的小手機只能打電話和發簡訊。另外,她很愛運動,飲食健康,這對她的視力也是較好的保護。

不過,防不勝防,我們對她的視力也不敢掉以輕心,因為他們班上有一半的同學都近視了,但是這些近視的同學,很多都是電腦手機玩得太多導致的,而不是看書弄的。

幾乎所有對孩子的要求,我們都會反覆告訴她背後的道理,告訴她支撐這些道理的知識,反覆講反覆說,直到成為她的內在觀點。但是,我自己感到,孩子爸爸買個帶燈箱的視力表經常給孩子測試視力,才是特別有說服力的,比講什麼道理都管用。

張小小 :

養孩子方法各異。我對大人吃飯時玩手機都很反感。我們家吃飯,電視關掉,手機放下,吃飯聊天,吃完飯後,小孩收拾碗筷,大人一個擦桌子拖地,一個洗碗。我和孩子看書的時候都不吃東西,包括零食。現在現在想來有兩原因吧,一是視力,二是對正在進行的事情的關注和慎重。

Yeka:

我家孩子爸爸吃飯時必看手機,我則看電腦。我也不贊成在所有吃飯的場合都看手機,比如和不常見面的親友聚餐時,就應該珍惜聚會的時間,盡量收起手機。但一家人天天見面,除了吃飯之外,還有不少溝通時間,那麼吃飯時各自做自己愛做的事情,聽著喜歡的音樂,無聲中也是一種交流啊,我們都很喜歡這種氛圍。而且孩子一邊看書還會一邊念書上的知識給我們聽,我們有一搭沒一搭地點頭....孩子爸爸看到好玩的新聞(比如視頻節目)就馬上讓我們一起分享,這不也是蠻好的交流,我呢,則經常會把電腦轉個面給他們分享一些有趣的東東.....

所以,我總覺得無論別人寫出來的是怎樣的方式,只要一家人覺得自在快樂就是好的。上面這位朋友說「對正在進行的事情的關注和慎重」——我認為生活中的事情有大有小,沒必要對每件在做的事情都採用「慎重」的方式,而是抓重點就行。拿吃飯來講,我們認為這是一家人放鬆的時候,就盡量讓每個人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互相包容。我們對於吃飯時的慎重,體現在其他細節,比如葷素搭配合理,比如孩子必須吃蔬菜,比如吃魚的時候不要講話(避免被卡住)。

久而久之,吃飯就成了一家人很快樂放鬆的時光,雖然不時我們會提醒孩子「別讓湯汁都落在書上了呀」......

石子晴

為人父母真是太不容易了!

Yeka:還好:) 對於一個樂於接受生活中的挑戰的人來講,這不算啥。因為,這不過是把工作中的習慣帶到了家裡,把帶領團隊同事成長的好多辦法都用在了孩子身上。考驗的無非還是對問題肯不肯動腦筋思考。我們在工作中嘗到要實踐PDCA 循環,那麼在帶領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也是不斷在幫助孩子體會如何實踐PDCA並從中看到堅持這麼做的好處。

在陪伴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由於專註投入,其實我們家長雖然也有些辛苦,但卻提升了自身的心智,與其說是在面對孩子的軟弱,不如說是在面對自己的軟弱。在幫孩子克服困難的時候,我們自己也大步前進並成長了,感到面對困難的能力在增強,因此面對工作的挑戰也就更有信心。

所以,我們一些家長在交流這些體會時都說,從帶孩子中能學到太多東西了,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感覺踏實而美好。

帶孩子和做工作一樣,要注意節奏(快慢要有調解,不然就單調而乏味),要注意幫孩子排好優先順序(訓練抓大放小的能力,懂得撿西瓜而不是芝麻),要時刻幫孩子牢記自己遙遠一點的目標是靠眼下的一天天、一小時一分鐘一秒鐘來實現的,讓她懂得圍繞目標步步為營的重要性,但又並非斤斤計較。這些取捨的交流探討都很有意思。

張詩情

棒!二十幾歲的人覺得受到了一次再教育。一個小小小小的tip是孩子的視力一定要特別特別特別注意!我小時候眼睛不好,出生開始就各種看眼科,所以爸媽是嚴格禁止我看電視的,不限制且特別鼓勵我讀書。我也比較聽話,但是還是讀書讀到高度近視。請一定不要讓您家女兒養成諸如周末早晨窩在被窩讀書,進廁所讀書長時間不出來,交通工具上讀書等等不良習慣。

Yeka:嗯,謝謝提醒。一直不準在床上看書,廁所讀物不少,但她知道蹲久了會得痔瘡的壞處,所以會很快出廁所,這也是千百次的囑咐後才有的習慣。不過,因為孩子知道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能滿足閱讀慾望,所以也就不會去搶在廁所的幾分鐘。再就是,她知道視力不佳的壞處,比如遇到地震火災等突發事件時,眼睛不好就會很吃虧——但這也是講一次不夠,得反覆強調。而且爸爸還在家裡安裝了帶燈箱的視力表經常檢查她的視力。目前視力還不錯,她個子高,坐在最後一排,但看黑板沒問題,我們觀察她平時看書,坐姿因為總有爸爸提醒,所以保持得很好。

有的朋友看了這一篇回答就以為看到一對父母的育兒全景了,比如看到一個放滿書的沙發就以為我們不愛整理家務了。其實,這沙發堆的總是新買的書(今年從年初到現在,我在亞馬遜上已經下單284次,購書萬元以上),然後再逐漸歸類到家裡的書柜上,有的舊書會送人或賣掉,新書放在架子上。

我個人對事物的看法是,有序與混亂不妨並行,一切有序和一切混亂都不可取,都是單調的源泉。人的精力有限,看到人家沙發上堆滿書,也許至少可以有兩種看法:一種是這家主婦真不行,連個沙發都弄不清爽,恐怕什麼事情都做不好;一種是,這家主婦大概善於抓重點而不拘小節,不讓自己陷入到於大局無礙、無足輕重的小事中。哈哈,我自認為是後者,不然,我恐怕天天都要和沙發搏鬥,哪還有時間來知乎和大家交流。

======

對待孩子,從嚴厲到嚴格,我在練習,你也試試

為什麼我不擔心女兒早戀

向我提問,以及一些相關思考


提供美國的一個研究做參考。內容來自KC實驗室的積極幫助孩子的學業,對孩子有好處嗎?

今年1月,來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社會學教授Keith Robinson和杜克大學的社會學教授Angel L.Harris發現卻令人震驚。他們說,事實上大多數形式的父母參與,例如幫助孩子決定高中課程,或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甚至是聯繫學校看看孩子表現如何,都不能幫助提高孩子的表現。事實上,這些行為還有可能阻礙孩子更好的表現。

他們的研究成果最後著成《破碎的指南針:孩子教育中的父母參與》一書。在研究中,他們衡量了超過60項父母參與孩子學業的指標,並且調查了從1980年代一直到2000年之後這30年間的美國家庭,並照顧到了各個種族、社會經濟水平和孩子在小學、初中高中的表現。

他們並沒有發現父母對孩子學業的參與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事實上他們還發現了更多的例子,是那些獲得更高成就的孩子,其父母對他們學業的參與要少於其他孩子。科學家說,如果一定要說父母的參與和孩子的學業是有關係的,那也是成負面作用而不是正面的。

例如,無論在什麼種族什麼文化,常規地在家庭作業上對孩子進行幫助看起來都沒作用,甚至數據顯示孩子會因此表現得更加糟糕。家長更加積極地見老師和校長,看起來也不是什麼能幫助孩子的行為。

他們說,如果一定要找出什麼行為是父母可以做,並且對孩子學業有好處的,那這個清單也很短,只有三項:

1、期望你的孩子上大學

2、和你的孩子聊聊學校的情況

3、為你的孩子要求適合的好老師

他們說他們不是在否認家長在教育中的作用,而是說傳統的類似幫助作業這種方式是無效甚至有害的。他們說父母需要向孩子傳遞出學校和學習對孩子人生有價值這個觀點,但傳遞這個觀點並不需要用去頻繁開家長會,或用檢查作業這種方式表現出來。

這兩個研究者說,他們後續的研究會調查究竟父母在教育方面,究竟何種行為會更好更有效的幫助到孩子。那我們就只能希望他們能動作快點啦。


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不能粗暴的一概而論,成人是用成人的思維去思考這個問題的,一個有獨立意識的人,在學習上當然不需要陪伴並且對此有一種強烈的逆反心理。

兒童7歲上學,有很多孩子在這個階段自覺性還不夠( 此處不要扯什麼家庭教育,愛玩是兒童的天性),這時如果家長能夠放棄瑣碎的事情專心地陪著孩子一起學,孩子會很有安全感,並且對他豎立的榜樣:我的父母也在專心地做一件事,就是陪我學習,孩子會很愉快。

我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我知道我的孩子在有媽媽陪伴的前提下,會學得更自信更紮實,所以我就會陪他,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疏導,培養他的獨立,比如從一開始的做一題看一題,到後來的全部做完媽媽檢查,到現在的做完了自己養成習慣先檢查一遍,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你必須足夠了解你的孩子,你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其它的一些普遍認知,不要陪孩子學習將來怎麼辦越來越辛苦不划算之類,都不會比你對孩子了解以及孩子在學習這件事上究竟適應哪種方式更重要。

獨立思考,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並加以引導,這是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出正確答案的選擇題。


純理論派前來說說自己的看法,未來再實踐。

我認為從小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是養成好習慣,而不是學習技能。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遠比會背幾首唐詩重要,因為前者是主動的、發自內心的行為,後者是被動的、完成任務式的行為。而看到很多父母只重形式或結果,而不重視學習過程,有時甚至讓人產生一種「養而不教」的痛恨感。

養成好習慣最重要的則是父母的榜樣作用以及良好的外在環境

1. 父母的榜樣作用。

孩子的模仿能力都是超強的,他們的第一個模仿對象就是身邊最親近的人,這種影響真的是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回到題目的問題,「陪孩子做作業」只是一個方式,如果你陪著孩子只是為了監督,而自己在旁邊一會玩遊戲一會發簡訊一會看笑話,那孩子即使乖乖、按時完成作業也只是完成任務,這種學習效率的提高是被動式的。

換個方式,父母每天和孩子一起坐在書桌邊學習,他做作業你看書或者工作,並且讓孩子看到你專註的樣子,排除外界的干擾,那他就會知道專心學習是理所當然的。即使當天沒有作業也建議在固定的時間段一家人一起看書、學習,相互提問、分享知識,把這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熱情。

2.良好的外在環境。

這裡指的是客觀的學習環境,比如專屬的學習空間、乾淨整潔的書桌、關掉聲音的手機等。如果孩子在屋裡學習你在外面看電視、打遊戲,這簡直是赤裸裸的誘惑,做為成年人都無法控制自己在這段時間不看電視、不打遊戲的話,如何要求孩子能抵抗住這些外界的誘惑呢。

同理,前面提到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強,所以如果父母沒有時間多陪伴,而是讓長輩、保姆帶著,平時的娛樂就是看電視,那請確保長輩、保姆的教育方式正確,電視節目三觀正常,也許正印了那句「所見即所得」。

想當年最後一次被爸爸打,是因為我一邊看電視一邊背《挑山工》這篇課文,過了很久都沒有背下來,爸爸斥責我不應該看電視。現在想想孩子自控力不夠,父母也許應該多想想原因,努力幫助孩子培養自控力。當然後來我好幾天不肯和他說話,他主動來與我和好,之後再也沒有挨過打了。。

未來,希望我能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一家人燈下看書是多麼美好的場景啊,周末一起看看電影打打遊戲爬山郊遊,其樂融融,哈哈哈哈。。。。


謝謝 @黎小萌的邀請!我來談一些理論吧,供參考。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家長來說,孩子心理功能的培育,應是首要考慮的問題。許多家長過多注重於讓孩子有好的成績,卻忽略了對孩子健全心理功能的培養,是很可惜的。決定成就及幸福感的,並非成績或智商(雖然它們也很重要),而是性格。良好的性格,便是諸多優秀的心理品質的彙集。什麼是優秀的心理品質?諸如:自控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建立和調節關係的能力、表達需求的能力,調節情緒的能力,形成和維護親密關係的能力等等,是這些良好的心理品質,決定了一個人能走多遠。

最初,孩子的情緒調節、衝動控制、需要滿足,均由父母來替代的完成。所以一個怕黑的孩子,當能得到父母適當的安撫與陪伴,才能充分代謝與消化那些負面情緒;逐漸的,孩子具備了自我安撫的能力,這個能力使他們在黑暗環境中淡定下來。最初,孩子需要在父母及老師的肯定下才覺得自己是好的,一旦缺少了外界的肯定便自我懷疑;慢慢地,孩子能夠發展出自我肯定的習慣,面對挫折與失敗也不會覺得自己有多麼糟糕,這代表孩子獲得了一種平衡自尊的心理功能。心理功能的獲得,是一個轉變性內化的過程(精神分析學家科胡特的術語),父母從包辦代替到逐漸撤離的過程中,使孩子經受了可以承受的挫折,慢慢地孩子便獲得了相應的心理功能。

從以上論述中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父母的心理品質很大程度決定了孩子的心理品質。這似乎顯得有些悲觀主義了,現實當然並不完全支持這個結論,但這個結論的可靠性卻並不低。有些父母之所以要經常監督孩子的功課,恰恰是因為他們缺少足夠的自我約束能力,所以他們想當然地認為孩子缺少了外界的約束必然無法自控。另一些經常監督孩子功課的父母過多希望孩子的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些父母往往缺少理解他人的能力,放不下對孩子過多的期待,我們可以推測這樣的孩子往往也會缺乏理解他人的心理能力。

最初,父母是孩子監督的外在對象,如果這種監督的功能能夠逐漸被孩子所內化(這離不開父母逐漸撤離的過程),才形成了相應的自控力。過多的監督而不撤離,
會使孩子依賴於被監督,形成了一種監督與被監督的關係,離開了這樣的關係,孩子便無法約束自己(這些人往往也未完成與父母的分離)。一些學生在中學階段成績優異,但在大學階段,由於缺少外界的約束以及諸多分心的愛好(很有意思的是,這些人往往愛好廣泛),導致他們無法完成現實的任務。這些學生往往在中小學階段被父母嚴厲的監督,使他們依賴於被監督而無法自我監督,以至於大學的功課仍要在父母的監督之下才能完成。你說,這樣的學生,即使智商發達愛好廣泛,將來又能走多遠呢?


對我來說絕對可以的。絕對可以。

我媽其實只上了兩年小學。

字都認不全。

很多字還是跟我讀書的時候一起學著認的。

普通話是跟以前租在我們家的一個江西阿姨學的。

不過我媽媽不知道為什麼心算特別厲害。

算盤打的超級溜。

說起來。我外公也真是偏心。其他四個小孩都給讀到高中。就就我媽只給讀了兩年小學。一度懷疑我媽一定不是我外公親生的。

記得那時候,剛認字的時候。學校布置的寫字作業。我媽也會按著寫一份。就是一個字寫二十遍的作業。

因為覺得媽媽跟著自己一起寫。所以也比較認真吧。

有個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如果如果別人看著你做,和你們一起做,效果是不一樣的。就是覺得別人沒在做事,我在做事我不想做。如果別人也在做,那我也做,就像以前讀書的時候,如果是同桌突然感冒不用上課,自己也不想上,自己也想休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還是只是我個人是這樣的?

不過我媽媽跟我一起寫作業,我還是很有積極性的。

寫完我吃個雞蛋羹就要去爺爺那邊練毛筆字了。

我媽媽跟我爺爺關係不好。所以我媽媽不會過去。

有一個好處就是,那時候暑假不是要練字么,就是那張半透明的字帖,基本上都是我媽寫的。

因為那時候我說我要練毛筆字。

關於算數,我媽媽發明了一個特別牛逼的方法。

可能我從小就比較貪財吧,對人民幣露出赤裸裸的喜愛。

所以我媽媽發明了一個用錢算的方法。

方法是有點傻逼,但是那時候覺得只要想到人民幣,我腦子就轉的飛快。

包括那時候一百以內的加減法。 就是幾張十塊,幾張一塊的運算。

還有一把一百等於兩把五十等於十把十塊等於二十把五塊。

雖然很傻逼,但是好像覺得一起學的日子還是很開心的。

我這裡不是讓大家幫小孩寫作業,如果有空的話,跟小孩一起學習,跟小孩一起想辦法。就算沒有效率,也會讓小孩更愛學習吧。


很多年以前有心理學家認為,智商決定了一個孩子的成就。

後來漸漸地變成了認為,情商決定了一個孩子的成就。

可是監獄裡的犯人,也有很多是高情商高智商的人,這怎麼解釋呢?

於是人們漸漸發現,自控力才是對成就影響最大的因素。

我就是自控力很差的兒童。

小時候學琴,每次都要媽媽在身邊盯著,還得事先討價還價,練1個小時還是練1個半小時。放暑假,如果門口有小朋友在玩,我肯定放下作業要出去看兩眼他們在玩什麼。寫作文要查資料,我就去翻我的《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然後就深深陷在裡面忘記了要幹嘛。總之,按我媽的話說,就是要「拿個鞭子趕著走」的娃。

但是我的學習生涯,主要按照我們搬家,分為了兩個不同的歷史時期。

平房時期,我上小學和初中

樓房時期,我上高中

平房時期,我媽喜歡坐在我旁邊看書,也不管我的作業,我的成績一直是班裡的前三。樓房時期,我有了自己的房間,門一關,我又是聽廣播,又是看漫畫,又是讀小說,作業經常拖到很晚才做完,而我媽還以為我學慣用功刻苦,直到第一次期中考試我考了全班第41名。。。於是我的房門被命令不許關閉,我媽又開始坐在我旁邊看書了。。。

所以我認為,陪孩子做作業,只要陪,不要干涉,這就最好。大家各干各的,孩子也不會被打擾。能不能提高效率不好說,但至少比孩子一個人的時候要高,當然,是針對我這種自控力差的孩子而言

另外其實我覺得最能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其實是在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的晚自習彷彿暗暗地有一種魔力,讓大家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作業,你追我趕,誰如果能在晚自習結束之前就交作業,那簡直會被所有人膜拜。當然了,也讓那些沒抄到的同學暗自憤恨。。。

完。


之前看過一句話:小時候摔倒了,就看看旁邊有沒有大人,有大人就哭。小孩的這種心理很好解釋,需要他人的重視來確認自己的價值和存在,這就不難解釋為何小孩愛撒嬌討愛。大人可以利用這點來激勵孩子更好成長。但是,寫作業需要孩子獨立來完成,而父母要鼓勵孩子多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當遇到真正無法解決的問題時,父母要儘力幫助解答。這才是比較理性的方法。在學習上要讓孩子養成獨立的習慣。讓他們懂得並學會慎獨。


對於女兒學習,我從她很小起,就有一個模式。

1.女兒做,我觀察。

先看孩子做,了解她的能力範圍。學校裡面的題目無法就是多角度的考驗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她在解題的時候就會反映出她各種能力的極限。我的作用就是負責了解她的各種軟肋。

2.我演示,她觀察。

如果遇到她不明確,不知道。或者能力差距過大的內容。我則負責演示。有的時候孩子忘記了或者不知道呵斥什麼的最不好了。給她演示一遍對的即可。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我罵她一頓,然後再讓她去記著對的。那她腦袋裡面就有一個強烈的我的可怕形象配合一個不太牢固的記憶。我直接給她一個對的解題過程,那她腦袋裡面就是那個解題過程。

如果遇到孩子教了一遍還記不起來。我就運用我對於大腦記憶的理解。給孩子暗示:「你腦袋裡面已經有了。只是你現在把它調出來有些困難。再努力試試,能夠調出來就說明它開始進入你的長時記憶了。」(這種暗示其實就是一種在潛意識裡面告訴她用腦的方法。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動習得了)如果孩子實在不行,那就再給她輸入一次演示,然後讓她再調出一次記憶。

在這個過程中,她就處於一個被動的需要的觀察狀態。次數多了加上適當的引導和激勵。將其轉為主動觀察。

3.她模仿,我輔助。

在她初次模仿我的時候,我看重的是走完過程。過程再怎麼難看都無所謂。讓孩子形成一種不要卡在某個節點浪費時間的意識。完成之後,再重複幾次。將流程走順。然後開始玩花樣。

一般來說,無論語數外,我都會要求她儘可能多的寫出不同的答案。鼓勵她揣摩出題者的意圖和心思。了解她現在在受的是什麼樣的腦訓練。這部分不是孩子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還是需要父母在一邊引導發散的。

4.女兒做,我觀察。

在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對於現在學習的進程熟練了以後,我會讓她獨立完成幾次。看看她的變化。自己的把控如何。而不是一直基於我的引導,而產生一種思維的依賴。給出她建立自我的空間。

所以,現在一般來說都是女兒自己做作業,我要陪她作業的話由於第三個部分,我們往往會做很久。到後來有演化成,女兒出題,我在解題的情況:)(在設計題目的時候,就能夠揣測出題者的意圖和思路)

PS:每個孩子的差異還是很大的,這一點前提還是需要注意的。我自己也沒有把握可以讓一個男孩或者其它女孩一樣可以這樣學習。也許有些孩子會表現得更好,也許也會一團糟。所以,這個部分內容僅供參考。

再補充一些內容:

在這個模式之中其實也隱含了很多看不見的內容。

比如,家長在整個過程之中情緒要保持平和穩定。不會因為孩子有些題目回答不出就開始散發負面情緒。

親子之間長期的穩定關係。孩子相信你,你信任孩子。孩子能否坦率的和你說她不會做,或者忘記了,而不會擔心會被劈頭蓋臉的罵一頓或者看到你臉上絲毫失望的情緒。

孩子本身的能力。每個孩子的專註力,短時記憶能力,自信等等的不同都會影響到這個流程的節奏。孩子能力好的,節奏可以快速而連貫。孩子能力弱的,那就需要放緩和適當暫定。不要變成最後家長拽著孩子學的態勢。

少的干擾。學習的時候,桌面清潔。除了家長和孩子,任何第三人都不要打斷和干擾兩人之間的互動。很多孩子的專註力的確很好,但是必要的清理干擾源還是很重要的。否則孩子就要在克服干擾的情況下學習和用腦。那就像電腦開了一個多餘後台程序。多少還是有影響的。


陪伴孩子做作業的效果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問主也說了,有些情況下他人存在會提高工作效率,而某些時候則會減低效率,而真正的影響因素則在於存在的他人到底對當事人產生了什麼樣的作用力。我認為,如果陪伴著能創造出一個安全、舒適且有激勵作用的環境的話,則對孩子產生積極影響是肯定的。

那麼,這種安全、舒適而激勵的環境如何產生?我認為有幾個方面的因素:

1、不評判、不指責的態度。比如孩子在做作業時,家長不用事無巨細緊盯著孩子,一有小問題就馬上指出來,家長興趣焦慮不安,看著孩子一個個錯誤,弄得比孩子還要著急,恨鐵不成鋼的心態。這樣會讓孩子產生過度的焦慮和緊張,其壓力過大時甚至會讓孩子放棄思考和探索;我時常發現家長在輔導孩子時,過快的速度、要求更快地理解、急迫的應答要求會讓孩子的思考陷入停頓,孩子更關注的是家長的情緒反應,而不是積極思考問題;

2、氣氛一致。比如孩子做作業家長在旁邊看書、或者安心工作,這樣家長的存在能夠和孩子的學習行為形成默契,關鍵是那種配合無間的氛圍;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家長玩手機孩子做作業,以及家長看書孩子做作業之間的不同;在旁邊輔導孩子的時候,家長可以時時觀察自己的情緒感受,你的感受是溫暖而安定的,還是焦躁而煩躁的,你的感受差不多就是你在陪伴孩子時的情緒氛圍,如果你很安定,那麼差不多孩子也會感受到安定,如果你很煩躁,那麼差不多孩子也很煩躁。如果你覺得和孩子在一起的氛圍已經不搭調了,那麼稍微離開一下,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感受再回來;

3、規則性的陪伴。有時候家長在場的情況下,整個氛圍會比較騷亂,比如孩子會頻繁問問題、家長會頻繁指出問題、或者頻繁對話,家長陪伴的時候需要警惕這一點,也就是你的存在是否會把孩子的學習思路割成碎片。比如孩子頻繁問問題,你一定要告訴他等該項作業全部完成再問,這樣可以保證學習的效率。還可以制定學習計劃表單,比如每天回家先做什麼、在做什麼,特別是有常規的練習計劃時,比如需要讓孩子多練習一些口算、作文、說話等,可以把這些計劃用大字寫在牆上,孩子可以比較容易自己去看,而不是頻繁來詢問家長。也就是說,雖然家長在旁陪伴,也要盡量減少語言和行為上的交流,而是讓一切能按照計划進行著;

4、人不在而心在。有時候家長一邊做家務,孩子在一邊做作業,也算是一種好的陪伴。關鍵對於孩子來說,內心有一個人在,比一個人真實存在更重要。我強烈建議家長在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裡,能做些比較有正能量的事情,比如看書學習、、聽音樂、畫畫、工作、家務事、照顧寵物之類的,而不是那些我們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比如玩手機、看電視。所以,陪伴並不是你人在,而是你的心在,孩子知道你正在旁邊,可以隨時為他提供幫助,這就夠了。

5、年齡的差異:一個人單獨做一件事情,實際上是需要有適應孤獨的能力的,大部分孩子內心躁動不安,特別是長期被動教育下的孩子,獨立面對任務是很困難的,所以如果可以的話,家長是需要陪伴的。其實有時候寫作業聽音樂、一起做作業什麼的也是一種變相的尋求陪伴。這個就和我們一個人讀書有點煩,到圖書館反而感覺很好一樣。所以,家長的陪伴實際上是幫助孩子養成獨立的感覺,而每個孩子的年齡層次不同,生活經驗 不同,他們的獨立能力確實是有差異的,家長要默認這種差異,步子不要跨得太大。我的感覺是,一年級的大部分可能需要貼身陪伴,這個主要是一年級的作業特性造成的,很多作業都需要家長參與的,二年級的需要人在,而家長在旁邊看書,三年級的可以做家務,偶爾過來看看,四年級的基本上可以一個人獨立了。當然,這個僅是概率性的一家之言,大家不用太當真。


在陪孩子做作業這個問題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有非常好的分析,它的作者尹建莉老師。我個人十分喜歡這本書,並推薦給我身邊所有有孩子的朋友。

以下是書中的有關陪孩子做作業的內容,如果大家喜歡,請一定要購買此書

1.「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

  〖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上,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陪孩子寫作業,現在已成了許多家長的「功課」。

  孩子上小學後,整個家庭生活方式都會發生變化。孩子的生活中開始有了一種叫「作業」的東西,它彷彿是第一張多米諾骨牌,能帶來此後一連串的變化——作業事關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事關未來的升學,升學又決定了事業前途……每個對孩子負責的家長,怎麼能不在意這件事呢。於是很多家長放棄自己的一些活動,天天陪著孩子寫作業,他們希望以此培養出孩子愛學習,規規矩矩寫作業的好習慣。

  家長們陪的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寫作業時搬個凳子坐在旁邊盯著,非常形象地「陪」;有的是不時地過來,先了解一下要寫什麼,再不時地過來看看寫得怎樣,最後還要細心地檢查。無論何種陪法,都是在孩子的學習上家長全程參與,從頭關照到尾。

  孩子需要「陪」嗎?我認為不需要。

  圓圓剛上學時,學校給新生家長開會,提出家長應該經常陪著孩子做功課,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等要求。但我們沒那樣做。我們只是在最初幾天,當孩子對學校生活、寫作業這些事都還比較陌生時,在旁邊給予她一些指導和提醒,讓她儘快熟知一些基本的規則和做法。這個時間只有一周,後來就沒再管她——既不陪寫,也不刻意檢查她的作業,最多是提醒她一句該寫作業了。這不是家長不作為,而是意在培養她自己形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

  剛上學的一段時間裡,圓圓對寫作業感到很新鮮,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寫作業,那神情就像對待剛買回來的一個洋娃娃似的。時間稍長,她就失去新鮮感了。回家就先吃東西、玩耍、看電視,一直磨蹭著不去寫作業。當我們發現已經有好幾天,圓圓都是需要我們提醒才去做作業時,就決定以後連提醒這句話也省了。我和她爸爸達成默契,我們裝作完全忘掉寫作業這回事,只忙活自己的事情,每天任憑她玩夠了再去寫作業。

  很快,她就把自己搞亂了。有一天回家後,她一直沒寫作業。先看動畫片,飯後玩了一會兒玩具,然後又看書,又看會兒電視。到了已洗臉刷牙,躺床上要睡覺時,才想起今天忘了寫作業,急得哭起來。我和她爸爸其實早就著急了,但我們一直裝著沒注意她的作業問題。這時我們才做出和她一樣著急的神情,說:是嗎,你今天沒寫作業啊?

  我們說這話時,只是表示了微微的驚訝,沒有一點責怪的意思——這個時候千萬不要責怪啊,她哭,就說明她已經知道自己把事情做壞了。家長如果再帶著抱怨和批評的口氣說:「你怎麼能忘記寫作業呢,現在著急了吧!」孩子就能從中聽出「你真不像話」、「活該」的意味,她就會忘記自責,開始對抗家長的批評。我們親親她的小臉蛋,語氣平和而友好地對她說,寶貝不要哭了,誰都會有忘記什麼事情的時候。我們現在想想怎麼辦吧。聽我們這樣說,圓圓停止了哭泣。父母這樣理解她,可能給了她很大安慰,她情緒平靜了不少。

  她爸爸心裡早就著急了,這時不由自主地說,那就晚睡一會兒,趕快寫吧。看得出圓圓當時已困了,她聽爸爸這樣說,有些不情願,表現出發愁的樣子。

  家長一著急就會替孩子做決定,這是錯誤的。人的天性是願意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為了形成兒童的自覺意識,也為了他更好地執行決定,應該盡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選擇。哪怕是相同的決定,如果它不是來自家長的指令,而是來自兒童自己的意願,他會更願意去執行。我趕快對圓圓說,你願意今天寫,就晚睡一會兒,今天去寫;要是想明天早上寫,媽媽就提前一小時過來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寫,明天就去學校和老師說一下今天的作業忘了寫了,這一次就不寫了。

  圓圓當時面臨的不外乎這幾種選擇。她想了一下,知道最後一種選擇不合適,立即否定了。我敢肯定剛上小學的孩子,如果他以前不曾遭遇學前班或幼兒園布置作業的困惑,如果他的自尊心不曾受到損害,他是不會同意不寫作業的。每個學齡兒童心中都有對作業的責任意識;還有自尊和對老師批評的懼怕,這些讓他不會隨便放棄作業。

  圓圓當時雖然想睡覺,但可能是她覺得不寫完心裡總有個事,不舒服,就說要現在寫。我們說好,那就現在寫吧。她無可奈何地下床,從書包中掏出書本,說不想在自己的小屋寫,要到客廳寫,可能是覺得小屋容易勾起睡覺的願望吧。我和她爸爸再也沒說什麼,只給她找個小凳,讓她到茶几上寫,我們就各自干各自的事去了。

  過了一小會兒我們也該睡了,洗漱完後,我過來看了一下圓圓。她剛剛寫完語文和英語,數學還沒寫。我說:媽媽爸爸去睡覺了,你寫完了自己回房間睡覺吧。

  平時她睡得早,都是我們送她進房間。這時,她抬起頭,有些嫉妒地說,為什麼你們大人就沒有作業,就是小孩有作業!我們被逗笑了,說我們其實也有作業,爸爸要畫那麼多圖紙,媽媽要寫那麼多文章,這都是我們的作業,也必須要按時完成。並說我們可不願意沒作業,沒作業就下崗了。寫作業的道理小孩子自己其實也明白,就不用給她講了。我們又親親她的小臉蛋,像平時一樣愉快地跟她打過招呼,就回自己房間了,留下她一人在客廳寫作業。

  我們假裝關燈睡了,靜靜地聽著她的動靜。圓圓大約又寫了十幾分鐘,自己收拾書包去睡了,我們才把懸著的心放下。第二天也沒提這事,就當什麼也沒發生過。

  在這裡我想提醒家長們,對於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失不要大驚小怪,內心一定要堅定一個想法: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它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所以,只要鼓勵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責怪,也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

  接下來幾天,圓圓回家早早就把作業寫完了,我們心裡很高興,但沒有很誇張地表揚她,只是淡淡地告訴她每天都這樣做是個好習慣,應該保持,表情中流露出對她的滿意。

  早早把作業寫完帶來的方便和愉快,她自己也能體會到,這個道理一點就透,即使對小孩子,也毋須多說。但她畢竟是孩子,時間稍長,就又開始在寫作業方面有些懈怠。距第一次忘記寫作業大約十天,圓圓又一次忘了寫作業。

  本來那天準備睡覺的時間就比平時晚,她想起來作業忘了寫,說今天的作業還留得多,得寫好長時間,說著又愁得要哭。我們還是採取和前一次大體相同的方法,寬慰過她,就把她一人留在書桌前,我們去睡了。

  可能很多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會不忍心,覺得自己陪在孩子身邊,孩子會有安慰,會寫得更快更好。但那樣會有幾個壞處,一是孩子會在家長面前刻意表現他的痛苦,博得家長同情,這既影響他寫作業的專心,又影響速度;二是家長陪寫,會讓他覺得不完成作業至少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是他和家長共同的事,時間長了,會在心理上對家長形成綁架,養成依賴心,這特別不利於他自我責任意識的形成;三是家長坐在旁邊多半會忍不住嘮叨一句,不論是略有不滿地說「趕緊寫吧,誰讓你又忘了呢」,還是善意地提醒「以後回家好好記著寫作業,不要再忘了」,或者是看孩子開始磨洋工,忍不住督促「快點寫,你看都幾點了」,所有這些話對當時的孩子來說都沒有意義,還弄得孩子煩。所以即使你有時間,也不要陪他,即使你當時還不想睡覺,也要假裝去睡,情緒上要和平時沒有兩樣,千萬不要指責孩子。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可沒有你那麼好的脾氣,我一看見孩子沒寫作業,火氣就上來了。那麼,我要說,如果家長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從不去虔誠地思考,不去理性地處理,只是憑性情做事,一遇到問題就著急,一著急就發脾氣,這隻能說明你是個任性的家長。一個任性的家長,怎麼可能不培養出一個任性的孩子呢?

  那天圓圓確實寫得比較晚了,我們一直豎起耳朵聽她的動靜,到她睡覺時都快十二點了。很心疼她睡這麼晚,明天還得早起。但這也是她成長中應該體驗的「功課」,她從中一定能學到東西。我們並不覺得她忘了寫作業是件壞事,倒覺得它是個教育契機,可以促成圓圓自覺意識的養成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確實,在我們的印象中,圓圓自那以後,再沒發生過臨睡覺時才想起寫作業的事。她很快就學會了安排,有時在學校就能抓緊時間完成不少作業,回家也一般寫得很快。

  家長應該記住這一條: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孩子畢竟只是孩子,什麼事情沒做好,只讓他感受因此帶來的不便,就已經夠了。孩子每有一種失誤,感受到失誤帶來的不便或損失,才會產生相應的調整需求,就像渴了自然想喝水一樣。這種調整需求是每個正常孩子都會有的。家長不生氣,不過分指導,孩子才能有機會主動調整。如果孩子一做錯,家長就批評孩子一頓,要求他做出什麼保證,或者由家長直接給出一個解決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動調整的機會,這種調節能力也會慢慢喪失掉。可以說,致使兒童無法養成好習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命令、嘮叨和指責。所以當家長責怪孩子某個習慣不好時,首先應該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

  兒童所有頑固性的壞習慣,幾乎都是小問題沒得到合理的疏導解決,長期和家長或教師摩擦衝突形成的。陪孩子寫作業就是特別容易養成兒童壞習慣的一種做法。

  家長陪的目的是希望有兩個提高——效率高、質量高。所以一看到孩子磨蹭或不認真,就會告訴他要應該抓緊時間,應該認真寫。天天陪,這些話差不多就會天天說,因為孩子幾乎不可能那麼安安靜靜地長時間地坐著,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把作業寫得那麼完善。開始時孩子還會在意家長的話,時間長了也就不在意了,這惹得家長說話時就會有些不耐煩,孩子就在情緒上開始和家長對立,事情於是開始走向惡性循環。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為兒童所熱愛的事情,當它變成一項被監督完成的活計,讓人感到不自由時,其中的興趣就會蕩然無存。家長陪著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他,內心絕不會聽他的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上,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我們一定要理解什麼叫好習慣。

  按時按點地坐在書桌前,並不等於有了按時按點學習的習慣。「習慣的重要性並不止於習慣的執行和動作方面,習慣還指培養理智的和情感的傾向,以及增加動作的輕鬆、經濟和效率。」

  「陪」所製造的習慣,只是肢體上的;「不陪」才給孩子留下了讓習慣在內心生長的空間。「陪」與其說在幫助孩子,不如說是在給他製造麻煩。

  很多媒體、教師或「教育專家」都在建議家長應每天陪著孩子寫作業,這種說法不知他們是怎麼想出來的。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我見過許多看起來確實需要有人陪著學習的孩子,沒人陪就一點都坐不住,甚至是孩子自己提出要求,希望家長陪著寫作業——但這個事情不能孤立去看。需要家長陪著寫作業,這絕不是孩子的天性需求,也不是一個正常要求,這隻說明他已養成一個壞習慣。他學習成長中遇到的一系列的摩擦和挫折,已造成了他不會管理自己,造成他內心的無力感和無助感。他對自我管理極為不自信,只好求助於外部力量約束自己。事實上,他的內心是反抗這種「陪」的,所以即使有家長在身邊,他也不可能真正把心思放到學習上。

  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陪孩子一段時間,但一定要想辦法從中抽身。不抽身,孩子的獨立性將總也不能生成,那麼他會越來越苦惱,越來越不自覺,「陪」的效果也將越來越小。同時家長一定要反思自己在過去時間裡對孩子的教育哪裡出了錯誤,這種反思也將決定你如何抽身,決定你的幫助是否能對孩子有正面作用。

  抽身的原則: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急於求成;第二要在整個過程中盡量製造孩子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哪怕他開始做得不好,也絕不要製造他的內疚感和失敗感。你在抽身之前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站立,否則他只能再一次摔倒,且摔得更慘。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就體驗過克服自己弱點的滿足,那麼他就會以批判的態度看待自己。正是從這一點上,開始一個人的自我認識。沒有自我認識,就既不可能有自我教育,也不可能有自我紀律。一個年紀幼小的人,不論他把「懶惰是不好的」這句話記得多麼牢,理解得多麼清楚,但是如果這種情感沒有迫使他在實際行動中管住自己,那麼他就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孩子的弱點如果總是通過大人的操縱去克服,那所謂「克服」就是不存在的虛幻,只能叫做屈服。屈服是不會成為孩子自我認可的一部分的,只要有機會,他就不再想屈服,就要從約束中掙脫出來。

  陪孩子寫作業還有一個壞處是,有些家長因為陪孩子付出了時間和辛苦,就產生討債心理,當孩子成績不好或習慣不好時,就會說:我花那麼多時間陪你培養習慣,你居然學成這樣!這樣的話更讓孩子喪失自我管理的信心,同時也會產生負罪感,這對孩子的道德成長也沒有好處。

  最後想說的是,對於「陪」與「不陪」不要理解得簡單化和絕對化。這裡主要強調的是家長應該培養孩子在學習上或在其它的一些事情上的自覺、獨立意識,防止孩子養成依賴家長、沒有自覺性的壞習慣。所以「陪」與「不陪」與其說是行為方式,不如說是一種教育理念,不能簡單地從形式上界定。比如有的家長整天忙著喝酒打麻將,確實也沒時間沒心思陪孩子,孩子幹什麼他都不管,這樣的「不陪」與我們這裡說的「不陪」,則完全是兩個概念。

  『特別提示』

  〖●家長一著急就會替孩子做決定,這是錯誤的。人的天性是願意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所以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為了形成兒童的自覺意識,也為了他更好地執行決定,應該盡量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選擇哪怕是相同的決定,如果它不是來自家長的指令,而是來自兒童自己的意願,他會更願意去執行。

  ●對於孩子偶爾所犯的小過失不要大驚小怪,內心一定要堅定一個想法:它只是個「小事」,不是個「錯事」,孩子的成長需要經歷這些「小事」,它們甚至比做功課還重要。所以,只要鼓勵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責怪,也不要經常提起,不要讓孩子有內疚感和負罪感,否則的話它真能固定成孩子一個難以改正的缺點。

  ●在習慣養成中,如果總是製造孩子的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一個好的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有不自由感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家長不生氣,不過分指導,孩子才能有機會主動調整。如果孩子一做錯,家長就批評孩子一頓,要求他做出什麼保證,或者由家長直接給出一個解決方案,那孩子就失去了主動調整的機會,這種調節能力也會慢慢喪失掉。〗


1.有可能提高做作業的效率。

2.提高了做作業的效率,不等於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3.這種明顯的監督,其實是種不信任,不利於孩子自律能力的培養。

4.父母自己喜歡看書或者專註於做其他積極的事情,比坐在孩子邊上聽音樂玩手機要強N倍。


在我們這邊,最近比較推崇「客廳學習」。據說是對東京大學等優秀大學的在校生的問卷調查顯示,6成以上初中以前都是在客廳學習的。

那麼客廳學習是個什麼樣子呢?我網上找了幾張圖片,大家感受一下。

其實這個教育方法的流行,也基於不少教育專家和心理專家的分析。對於客廳學習,大都是贊同和推薦的。認為確實會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和成績,培養親密的親子關係。

需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要坐在孩子的正對面,以免帶給孩子壓迫感。所以, 我家的情形是這樣的

我一般坐在不遠的沙發上看看書,或者刷刷知乎。

專家們認為,這個學習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

1,在適度的雜音中學習能促進集中力的養成

2,孩子不容易分心去玩遊戲看漫畫,甚至思想開小差。能比較專心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3,孩子遇到不懂的問題,家長能及時輔導。

4,家長通過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能夠更好的把握孩子的學習能力,清楚地知道孩子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以便於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及時糾正不正確的學習方法。

專家們還認為,這個學習方法有助於提高親子關係,這是因為:

1,孩子和家長的近距離交流加深了相互間的理解。

2,在家長的關注下學習,孩子會產生一種安全感。

3,因為是共同學習,所以哪怕是孩子的微小的進步家長也能立即感覺到。在孩子得到家長誇獎的同時也體會到進步的喜悅,從而形成和加深了親子間的信賴關係。

目前就我兩個孩子的情況來看,學習方面確實不錯。親子關係更是棒棒噠!


不能

別把小孩子當傻子。

乾脆一點你把作業寫好,快點寫完才能看電視啊。


能提高

但是太被動了,時間長了,只要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就不好好學習了。

很多人小時候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
:你以為學習為了誰啊,還不是為你自己好啊

事實上,小時候考慮的是,我沒覺出學習讓我哪好了。

孩子不愛學習,學習效率低,還是和學習沒有興趣和動力有關。

我的孩子如果到了上學的年紀,我打算試試以下方法

告訴孩子 你就是為了爸爸媽媽學習,你不學習,爸媽不會不高興,但是你好好學習能讓爸爸媽媽真的開心。

然後孩子就知道媽媽平時做飯是什麼味道,高興的時候做飯是什麼味道

然後知道爸爸平時玩什麼,高興地時候玩什麼(肯定不是玩媽媽)

然後知道平時的時候吃什麼點心,爹媽高興的時候吃什麼點心

你看,只要每天把作業好好寫完,雪糕就變成了冰激凌,psgo就變成了psv。

我估計娃應該會好好學習吧


我正在實踐這個事情,由於各種原因,我們一直沒有好好培養孩子的習慣,所以,現在,就必須陪。說真的,我很累,也不想。但這個孩子的自覺性真的很差,所以希望21天成流程,3個月後成常規,一學期後自己養成自覺的好習慣。不得已而為之,從以前的班級15名現在進到前5,陪一定有效果,但一定不是好方法。我個人極不喜歡。


一,哺乳動物和鳥類都有很強的印隨效應。就是幼體模仿母體行為的效應。關於印隨的論述很多文獻都有就不多論述了。

二,印隨在人類身上是存在的。很多人在小孩子二三歲的時候會被印隨效應所困擾。表現就是孩子喜歡纏著父母,並且對父母的行為進行模仿,結果是「我幹活的時候寶寶怎麼總是來搗亂啊。」

三,小學時孩子的學習行為仍然會被「印隨效應」支配,如果你陪著,卻在干其他的事情,孩子會好奇並且模仿,外在表現就是不專心。相反則可能達到神奇的效果。

四,下面說個個人例子,我小學時候數學很糟。父親一直喜歡監視我作業,一直學不好。直到某一天他不知怎麼回事買回來一本奧數。我做那本書,數學成績變好了,市裡面競賽拿獎,後來一路名校。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我當時很簡單的數學題無法靜下心來做而奧數題卻能安安靜靜啃下來。有一天我忽然意識到,做簡單題時父親在邊上看報紙,我總是好奇報紙上有什麼;而做奧數時父親不得不和我一起解題因為題目的確挺難的,我也很自然的能靜下來。那是我第一次有十分強烈的感覺,那時的我其實真的純真如小動物一般,期許也就是和父母一起做相同的事情罷了。(後來我越來越喜歡動物行為學,因為很多人類(特別是幼年)的心理問題可以從中得到很好的解釋。)

四,綜上,我認為怎麼陪很重要。另外我認為這件事情用和成年人受社會影響不同,印隨效應解釋要來得更好。


這得看孩子具體的情況了。如果他是外向型人格,喜歡錶現自己,那可能提高效率,但如果孩子是內向型人格,你看著他他會不自在從而影響發揮。

如果孩子有完美主義傾向,那麼最好不要看著他寫作業 因為他更願意把最好的最完美的結果呈現給你,而不會希望把沒有完成的,還在進行中的過程暴露在別人面前。因為過程中他可能遇到很多挫折,如果暴露在別人面前他會覺得丟臉,產生心裡壓力和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打擊孩子的自信。 但如果此時他一個人面對問題和挫折,他會更願意嘗試試錯學習,從而找到更多,更優秀的方法,也更鍛煉他的思維。

如果家長陪同是發現了他正在面對困難,可能家長會主動幫助孩子解決,會讓孩子逐漸產生對家長的依賴感,或者心中家長的權威更強,這樣都不利於孩子獨立,自信等品格的培養和思考問題的習慣,也可能會降低孩子的自覺性和自控能力。

在家庭中,家長和子女是獨立的個體,需要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家長陪同孩子寫作業本身就是角色的越位。是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或者不信任 。這樣不利於建立良好的家庭結構和角色互動關係。

雖然對於一些人來說會產生積極的效果,但是,人為改變環境來促進效率提高本身就是反常態的,反而一旦回到常態環境下 孩子的表現會比應有的水平要低。畢竟孩子大多數還是生活在常態下,畢竟你不可能陪在他身邊一輩子。


1,讓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即使孩子做錯了,也不要馬上指出來,不要干預他思考,讓他自己去經歷錯誤

2,家長可以在孩子旁邊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澆花,工作,看書,刺繡,幹家務等等代替監督式的陪,構建互相督促,互相努力,共同進步的學習環境

3,客觀理性對待孩子的對錯,對了就誇,可以通過親親抱抱表達你對他的愛,但千萬不要獎勵物質的東西,帶給他「寫作業可以得到物質獎勵,為了物質獎勵做作業」的思想;錯了就指出來,不要謾罵、語言攻擊,帶給孩子壓力,不要誇大他的錯,不要「翻舊賬」。


推薦閱讀:

為什麼瘦的人一直想增肥?
怎麼樣晚上睡覺才不害怕?
國內的災後心理援助會持續多長時間?
內心強大的人看心理醫生會不會沒用?
晚上側身睡覺總擔心背後床沿會伸出一隻手來,怎麼克服這種恐懼?

TAG:心理學 | 兒童教育 | 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