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華的整個事件中,慈禧的種種行為有什麼意圖?

找了很多資料看,但是看完後還是一團漿糊,我感覺從6月開始,整個清政府已經癱瘓了,政令自相矛盾,朝令夕改。我不知道慈禧在整個事件中,是否起到了主導作用,她的意圖到底是什麼?事情的最終發展又是否超出了她的預料?


1.6月上旬停止鎮壓義和團到底是慈禧的意思還是剛毅擅自行動?我看慈禧只是說「剴切曉諭」,而剛毅卻強令政府停止鎮壓。


2.6月10日那2000多軍隊,雙方到底是怎麼看待這隻軍隊的性質的?說它是保護使館吧,2000人明顯太多,說它是侵略吧,感覺事態也還沒發展到那個程度,而且到廊坊前也沒有清軍或政府阻攔。或者說,一開始雙方都默認了這次打臉?


3.董福祥和聶士成是被誰命令抵抗西摩爾軍的?


4.6月21號慈禧決定開打以後,到8月14日北京城破,兩個多月為什麼什麼事都不幹?如果要真打的話,包括袁世凱的軍隊為什麼不動用?指揮不動還是啥?不想打的話,為何又不趕快認慫,我沒看到在這期間有什麼議和舉動。


5.我推測慈禧本是想借洋人之手,清繳朝中反對派和義和團,但是沒想到玩過了火,洋人又是不上白不上,狠狠咬了一口,南方大員又藉機跳反。但是以她的能力,斷不應該玩得如此之爛啊,宣戰以後難道就坐等聯軍打上門來?


拋磚引玉,談談個人看法,不一定對,希望大家指正。

題主覺得慈禧太后是想借刀殺人,卻不想玩火自焚,這種說法也是一種能自洽的假說。但問題是這樣把清政府面臨戰爭時朝令夕改,猶豫不決都歸咎於慈禧的陰謀,只可以解釋八國聯軍侵華這一次戰爭中清政府反常的行為,卻無法解釋為什麼每次面對外敵入侵清政府都是朝令夕改,猶豫不決的。

拿第二次鴉片戰爭為例,其實這場戰爭本應該在1858年6月《天津條約》簽訂後就結束了,但因為清政府的猶豫不決引發了第二次大沽口之戰,結果在1860年再次簽訂北京條約,多付出了割讓九龍和多賠償一千萬兩白銀,圓明園被毀的慘痛代價。期間清政府的一系列舉動在現在看來很反常:

1、清政府與英法在上海議和,並條約敲定細節

2、清政府反悔,拒絕英法在北京換約、英法公使進駐北京的要求

3、英法使團試圖前往北京,在天津大沽口遭到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突襲

4、英法聯軍第二次攻陷大沽口,登陸天津

5、清政府答應英法派公使常駐北京的要求,並與英法達成和平協議

6、因英法要求公使面見皇帝,當面提交國書,清政府再次反悔,並拘禁並虐待使者

7、英法聯軍攻陷北京,為報復清政府虐待使者,燒毀圓明園

短短兩年,兩次180轉彎,對比八國聯軍侵華時清政府的表現,是不是很像?

看來清政府在對外戰爭時抽風式的表現似乎是習慣性動作,而不是孤立的事件。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個人認為是因為清朝當時自認「天朝上國」的優越感和事實上相對「野蠻落後」現狀的強烈反差,所導致的軍事上,外交上左右矛盾,進退失據。

一方面在當時的人不願意承認,也不敢承認我們比西方落後,我們打不過洋人。在傳統觀念里,中國自認是「天朝上國」,皇帝是「天下共主」,是至高無上,代表者先進文明發展方向。歐洲列強是不開化的「蠻夷」。洋人膽敢桀驁不遜,冒犯天威,解決方法只能是「剿」。所以,誰敢說打不過這些蠻夷,膽敢提出要和這些蠻夷議和妥協,就會被那些唱高調的「清流黨」用唾沫淹死,直接被打為「奸臣誤國」的典型,遺臭萬年。在這種氛圍下,「打不過洋人」這個大實話,就像皇帝的新衣,很多人都知道,但都不敢說破。

另一方面,清朝的確打不過西方列強。當時清朝和英國為代表的列強軍事實力差距,就像現在的美國和伊拉克差不多,真爆發全面戰爭,北京陷落是分分鐘的事情。真在一線作戰的官員,都先後明白了這點,成為主和派官員。但是明明打不過,必須談判,卻不能明說,一說議和輕則名譽掃地,重則丟官流放,甚至砍頭。

打不過,卻不能承認。 所以主和派官員只能連哄帶騙,試圖說服統治者保持克制,滿足洋人條件。統治者有時候也會迫於形勢,聽從他們的意見。但一旦危機解除,統治者又會後悔屈從洋人,然後聽從清流黨的建議,處置主和官員,然後再次撕毀合約,招致再一次戰爭。主戰派(清流黨)和主和派的來回拉鋸,其外在表現就是先戰——再和——再戰——再和的循環怪圈。

這種在主戰和主和之間來回搖擺的怪圈,就像中國男足的恐韓症,久病不愈,從鴉片戰爭到庚子國難清政府都沒走出這個怪圈。變化的只是觸發條件而已

前面提到的第二次鴉片戰爭,觸發條件就是「公使進駐北京」問題。以現在眼光看來,互派大使到對方首都,是兩個平等主權國家最正常的交往活動,但咸豐皇帝不這麼看,在他看來,英吉利,法蘭西派駐公使意味著中國和他們地位平等,地位平等就意味著天朝上國顏面無存,顏面無存意味著綱常崩壞,綱常崩壞意味著他作為皇帝(天下共主)的合法性受到挑戰。帶著這樣的信念,咸豐皇帝寧可應發第二次戰爭,寧可逃亡到熱河,也不願意回北京去見「不下跪的外國人」,用「把頭埋在沙子里,假裝敵人不存在」的鴕鳥戰術,消極抵抗到他在熱河駕崩。而諷刺的是,咸豐對臉面問題如此堅持的同時,卻在涉及國家關稅、領事裁判權等真正涉及國家切身利益的問題上異常慷慨,甚至曾經考慮過免除關稅以換取英法公使不入京城,幾乎把後來清朝第一大稅源拱手相讓,也許用一句老話評價他一系列決定最恰當:No zuo no die,Why you try?

——————————————————————————————————————————

發現寫了一大堆,發現都是在講第二次鴉片戰爭,跑題了。不過經過前面的分析,大概知道當時統治者面對對外戰爭的挑戰時,是如何思考的。了解了這一點,理解庚子國難中慈禧的作死行為就容易多了。

————————————————5月17日更新—————————————————————

前面講到了清政府在面對戰爭時的習慣性抽風表現,及其根源,那在庚子國難中,觸發清政府作死模式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認為有一下三點:

1、民眾與洋教(基督教)之間的矛盾。

宗教矛盾是引發庚子國難的直接原因,之所以民眾和基督教之間的矛盾如此尖銳,原因有三:

(1)基督教和當時中國主流價值觀是根本性衝突的。基督教從本質上上來說一種排他的宗教。十誡第一條就是,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可問題是中國偏偏是個泛神論的國家,佛道儒三教合一,尤其是祖先崇拜維繫中國人家族團結乃至基層秩序的精神支柱。於是兩種文化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排異反應,在當時的中國人眼裡,華人基督徒不敬祖宗,不入寺廟,女教徒不守婦道(其實只是男女教徒一起在教堂祈禱而已,但當時中國人邏輯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一見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像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簡直欺師滅祖,大逆不道,對基督教的敵視就不可避免。

(2)清政府對教案處理總是在縱容民眾和屈從列強兩個極端搖擺,處置完全失當。

清政府官員處置教案有兩種極端。一種是縱容民眾反洋教。即使民眾無故衝擊教堂,殺害教士也包庇縱容。最典型的就是天津教案,當時民眾中謠傳洋人的育嬰堂殺害小孩,用小孩的器官做藥材,結果不明真相的群眾衝擊教堂,殺害教徒。但當地官員不聞不問,教士無奈只能通過本國政府施壓。後來曾國藩調查清楚後秉公處理,懲治兇手,總算平息事端。但因為這件事,曾文正公被清流黨攻擊賣國求榮,差點搭上一世英名。

另一個極端是是屈從與外國勢力,對教徒的不法行為不管不問。應為洋人傳教士是有治外法權的,即使犯罪清政府也無權處置。這就成了傳教士的免死金牌,這種特權引來一群中國的偽教徒,他們通過依附基督教,獲得特權,每每犯事,都通過基督教勢力向當地官府施壓,很多時候都成功脫罪。結果,這些人為非作歹,甚至在德國強佔膠州灣的時候趁火打劫,欺壓同胞,但官府怕懲罰教徒會挑起爭端,所以無所作為。

這種處理方式,等於告訴列強,遇到自己國家傳教士遇害,想通過正常法律途徑是沒用的,只有通過武力威脅才能解決問題,所以動則恐嚇威脅。同時,這種處理方式也告訴百姓,遇到不法教眾為非作歹,官府是不可能出來主持公道的,以暴易暴是唯一的辦法。這種情況下,暴力和仇恨的惡性循環就形成了,最終導致了局勢失控。

(3)從中央到地方隊義和團排外的縱容,最終導致了局勢失控。

義和團是什麼?義和團說到底是底層百姓的秘密宗教組織,在任何一個朝代,利用宗教籠絡人心的結社組織都是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屬於朝廷必須打擊的對象。更何況,義和團和曾經發動起義之間的白蓮教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他們本不應該被縱容的。但是,列強的步步緊逼,讓清政府保守派官員失去了判斷力,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既然大清的敵人是洋人,洋人的敵人是義和拳,所以,朝廷和義和拳是可以聯合的,說冠冕堂皇點,這叫民心可用。

最早利用義和拳勢力的是山東巡撫毓賢,在他的幫助下,義和拳改名成了義和團,把它從邪教組織變成了清政府的零時工,開始扶清滅洋,燒教堂,殺教士。最後在列強的壓力下,毓賢被調離山東,但慈禧太后卻對他好聲勸慰,讓他主政山西。繼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袁世凱,袁世凱一到任,離開開始撥亂反正,迅速把義和拳鎮壓下去,義和拳不得不流竄到直隸等地,而當時的直隸總督,北洋大臣,裕祿開始時主張剿滅義和團的,如果他和袁世凱一樣,義和團運動估計應該結束了,可是,這時候,清政府中樞的風向變了。

慈禧太后出於對列強支持光緒皇帝變法的憤怒,開始啟用一批極端排外的宗室進入決策中樞,而溫和派,哪怕是慶親王、榮祿這樣的太后親信,也被邊緣化。載濂、載漪、載瀾、載勛、剛毅等極端排外的大臣,分別進入並主導了軍機處、禁衛軍、軍機處、總理衙門,控制了決策權、首都軍權、外交權。在這樣的情況下,慶慶王、榮祿選擇乖乖閉嘴,作為榮祿親信的裕祿不得已改變立場,鼓勵義和團。接著,榮祿自知已經不受信任,這樣下去他掌握武衛軍恐怕要被義和團兼并了,將武衛軍大部調出北京,致使北京出現軍事力量真空。接著,在掌管九門載勛引義和團入京,自此,義和團接管了大半個北京的防務……

當幾年前還在造反的義和團,突然掌握了首都的防務,他們會做什麼?我舉幾個栗子

1、開始對洋人(一毛)、教徒(二毛)、賣洋貨的(三毛)進行無差別屠殺。

2、開始攻擊教堂、使館、使館工作人員。日本使館一工作人員被殘忍殺害,德國公使被打死

3、部分團員開始燒殺搶掠,部分高官家裡也被洗劫後殺害,有教徒在當北京最繁華的大柵欄,防火焚燒西藥鋪,1000餘家商戶被焚毀。

這個時候的清政府,真的是玩火自焚了,與列強的關係已經極度惡化,整個清政府都被綁架到了義和團滅洋的戰車上,停不下來了……

————————————————————越寫越多,根本停不下來了———————————

先列下標題吧,明天再更新,

觸發作死模式的另外兩個原因:

2、被邊緣化的改革派。

3、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外國干涉遇到帝後矛盾


慈禧是半退休狀態。與世隔絕。但是極其好權。所以被想取代光緒的派系蒙蔽。以為洋人支持光緒親政。她是想嚇唬下洋人秀秀肌肉 沒想到她眼中的神兵太弱了。後面基本她也控制不住了。就和文革一樣


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慈禧打算廢光緒,遭列強反對,所以慈禧一直打算給洋鬼子一個教訓。

這時候江湖上盛傳義和團刀槍不入,有神功。慈禧就派了兩個主戰派的官員(名字忘了)去調查是否屬實。

這倆貨出於自己的立場,沒說實話,就是反覆跟慈禧重複神功怎樣神奇,慈禧也是被仇恨沖昏了頭,就決定借有神功護體的義和團對抗洋鬼子。不是口頭糊弄義和團,真給錢給糧了。

從決定開打倒破城不是啥都沒幹呀,7月3號慈禧就跟洋鬼子乞和了。所以才把已經77的李鴻章又叫回來處理這事。要不是李鴻章,哼哼。

這之後慈禧把過錯全推在大臣頭上,什麼都是大臣乾的,殺了一串大臣。

手頭沒資料,全憑記憶,難免有疏漏。

但,慈禧絕對是這件事的策劃者和決策者,沒跑。


維護統治階級利益


建議去看一下羅輯思維節目政治的殘酷邏輯一期


拙見,在八國聯軍侵華事件中,慈禧是起了絕對的主導作用。畢竟宣戰和先動手的都是清政府,現在也普遍認為所謂各國公使聯議勒令太后歸政是宣戰的主因。

在一系列接踵而來的事件中,慈禧的各種矛盾決策和刻意撇清事件主導者的身份,主要目的應該還是多年的政治生涯帶來的良好習慣:萬事不做絕,為戰敗後推卸責任留下餘地。

西摩爾2000人的使館衛隊,人數絕對是大大超過了清廷的人數限制。但是鑒於攻打使館區的團民上萬有餘,派少了弄不好還真就連使館帶援兵讓人一勺燴了。因此這支先頭部隊的目的應該真的是增援,而非侵略。

袁世凱的部隊還是奉旨進行了調動的,袁所部右軍7營從山東調動到了京津一帶。至於真打還是裝裝樣子保存實力,那就另說了。

戰敗後,聯軍並沒有將慈禧列為禍首,也沒有要求還政。慈禧之前所做的留餘地的決定,還是起到了作用。

拉拉雜雜回答的,應該也解決不了題主的問題,算是互相探討學習吧。


落後挨打

西方是來吃肉喝血的

凡是把衝突都歸於中國不禮貌不上道不紳士

而不顧弱肉強食大背景的

都是耍流氓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三國的戰爭比戰國規模還小?
哪位歷史人物的命運最不可以預料?
假如你是三國里的人物,你怎麼用最少筆墨寫自己的知乎個人簡介?
劉備為什麼沒有殺了諸葛亮?
如果清朝的統治者不是外族,在遭遇西方列強後,中國的命運會有本質的不同嗎?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戰爭 | 清朝 | 慈禧太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