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展開軍事行動後,烏克蘭局勢走向可能會是什麼?

東西烏克蘭分裂的幾率大么?我們會看到利沃夫併入波蘭,哈爾科夫併入俄羅斯,基輔被多國部隊駐紮么?

若烏克蘭局勢形成僵持,對未來歐盟及其周邊的政治經濟形勢有何影響?

歐盟和美國對此有什麼應對方式?德國作為受戰後和平框架約束的前戰敗國,有主動投送力量的可能性么?

應要求,把被疑似管理員修改刪去的文字弄回來。

歡迎一切有價值的客觀分析或者架空推演。

現在是北京時間2014年5月20日。。。這個問題提出的時候。。。老實說。。。我真沒想到會成這樣


自己來答。個人觀點,供參考。

應該來說,鵝毛這次強拿克里米亞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戰略,我用「保守」來形容而不是用「收縮」是因為畢竟這只是一個初步戰略,其基本考量點就在於黑海的地緣態勢。

明確了這個以後,我們再來看看烏克蘭的情況,再來說推演問題。

1,首先在於烏克蘭內部的親俄反俄態勢,導火索是烏克蘭政府決定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但是這個問題很大程度上轉移到了內政上,焦點轉移到了2004憲法上去,然後形成了民間「號稱自發性」的有組織活動。其本質依然在於「親歐或親俄」這種從烏克蘭見過開始就一直延續的蛋疼問題。

2,從高層政治來說,季莫申科和亞努科維奇說白了是政見不同的一丘之貉,兩人都在烏克蘭私有化改革,產業調整,以及變賣挑戰前蘇聯遺產的歷史契機中大撈了一筆,單純所以「親歐派」對亞努科維奇仔「貪腐」上的指責說白了挑話題煽動民眾情緒而已。而烏克蘭行政系統的腐化,本質是「政治規範壓根就沒真正建立起來」。

3,從民間來說,烏克蘭處於一個緩衝區,當初克里米亞在赫魯曉夫時代被併入烏克蘭有一種平衡意圖在裡面。但是這是沒用的,

從歷史學觀點來看,凡是無法達成廣泛的主體民族意識,文化共生態認同以及族群自由相融,流動的文化版塊,註定就是不穩固的。整個近歐的多民族文化一直處於這種短期不可調和的結構矛盾之中———族群沒有交融性。

這是烏克蘭民間衝突的根本原因

4,次要原因,是近二十年親西方群體的崛起,其實這在前蘇聯地區是一波潮流,俄羅斯本土在幾次國家杜馬改選時候出現的新言論,也是這一波潮流帶來的,由長期旅居西方留學的中產階級知識分子為主體。而在烏克蘭,這種潮流變得更為泛政治化,甚至極端化,題主提到的幾類極右勢力其實也在這一源頭,並且和烏克蘭國內的老右派合流,想搶奪話語權。這是反對派的主要組成,也是西方站在這一邊的主要原因。。

故而,俄羅斯可能會怎麼做呢?

1,首先以克里米亞為核心的東烏克蘭地區保持軍事存在和外交捆綁。黑海的地緣結構和東部的重工業集團是俄羅斯不想失去的。在這個地區做一些政治宣傳,和地方統籌也是需要的。為什麼呢?東烏克蘭人其實普遍對於這次長達三月的衝突有「逃避」心理,遠不如雞血的西烏克蘭這麼有參與興趣,實際上對於國家的不明走向,經濟前途不明,西烏克蘭地區普遍是「惶恐」情緒,故而本地區工作是必須要做的。所以這是俄羅斯一個「保守」的戰略,目的是為了「保底」,這張底牌拿到,下一步才有可循。。

2,烏克蘭目前反對派強勢,局勢混亂,其實是西方喜聞樂見的,那麼在美國主導下,把「西烏克蘭對歐關係」的鬆緊拿來當一張牌,形成「表面統一,實質東西分治」的對峙局面,是一個可行的打法。但是這種拖延對於鵝毛來說是不利的,那麼有著大國夢的普京大帝目前的方式就是保持「戰略空間」的情況下,對西烏克蘭實行「放任態度」,以求衝突繼續,並且最好陷入僵局。西方整體來說即使面對西烏克蘭,掌控力也是有限的,故而,如果放任西烏克蘭的衝突,如果陷入無法調和的僵局,那麼鵝毛就有下一步的契機,到時候外交手段的可選擇性是很多的。。

但是如果放任自流,局勢是否會陷入僵局呢?

我認為可能性是很大的,因為兩方的衝突不是單純的「組閣意見」衝突,也不是單純的「文化傾向衝突」,而是「整體路線」的衝突,這不是搞幾次憲法下的選舉就可以調合的,除非一方完全退出。

3,我認為烏克蘭不會走向「分裂或內戰」,因為能導致這種可能的「時間點」已經錯過了。東烏克蘭對於衝突的普遍「惶恐」情緒,和俄羅斯的實質插手,東烏克蘭並沒有「脫離」的必要和「繼續分割對立」的意圖,那麼現有的「統一」局面可以保證。加之俄羅斯這種「有底線,剋制的插手」,整體來說東烏克蘭不會完全成為「帶路黨」。故而亞努科維奇不會成汪精衛,也不會成戴高樂,估計會當某金胖子。。

4,不過鵝毛還必須面臨一個潛在問題。那就是北約的東擴和近歐東方地區的文化板塊衝突,讓美歐俄三方的博弈成了常態,而面對自家邊緣局勢,俄羅斯必須屢次呈現「極端強勢」的態度,這會導致一個問題,獨聯體地區會對於鵝毛數次此類「大動作」會產生反感和離心,政治上的反彈很大。所以鵝毛在處理烏克蘭一事,要考慮把握「局勢尺度」的問題。。


就我一個人覺得毛子其實是在收縮么。。

佔領克里米亞是徹底放棄拉攏烏克蘭的表現——我就把我能拿到的拿到了事兒,西邊的混蛋們愛死死去吧。

烏克蘭不作死的時候,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利益不用軍事佔領就能保持,目前烏克蘭這不已經這樣了么,那索性就。。

我瞎猜的哦。不謝邀。

只能說米帝掀起的幾十年全球化趨勢要告一段落了,文明板塊的結合部要出大問題。之前在金融全球化和美國全球戰略之下隱藏的所有問題都出來了。剛一重返亞太,東歐就這樣了。。。情何以堪。


同意 @姬軒亦 的看法,毛子是在收縮,出兵克里米亞會把整個烏克蘭人都得罪了,但是能夠坐實俄羅斯在黑海的據點,克里米亞太重要,毛子是不容有失啊,這暴露了毛子目前不準備當出頭鳥的心理,在圍棋上,是取實地而損大勢,是戰術挺近而戰略收縮,退一步靜觀其變,福禍尚未可知。

烏克蘭的反應肯定是十分火大,亞努科維奇就算流亡毛國,也不能在口頭上馬上贊同毛子這一行動,只能拖一下,再加上西方的宣傳,反俄情緒在近期會達到一個高峰。不過當前的烏克蘭嚴重撕裂,政治上沒領袖,經濟上沒優勢,也沒幾張牌好打,所以基本上沒法反制毛子。當年把克里米亞併入烏克蘭雖然可能有赫魯曉夫的私心在,但是能夠通過,也有為了平衡烏克蘭內部的反毛子勢力,加大親毛子勢力的力量的考量,就是摻沙子的辦法,這個策略在哈薩克是最成功的的,雖然哈國獨立了,但是境內龐大的俄羅斯少數民族,還是促使哈國長期保持了和俄羅斯的良好關係。而在烏克蘭的爭奪太激烈,美歐俄各種勢力犬牙交錯,現在毛子覺得對烏克蘭無力控盤了,而克里米亞關係黑海艦隊,是俄羅斯幾代人才打下來的地方,就先保這裡好了。

但是烏克蘭後續是否會完全倒向歐盟,其實是個未知數,毛子也不可能輕易對烏克蘭放手,尤其是在普金這個還有大國夢的領袖手裡,戰略上更不可能放棄烏克蘭,現在更像是以退為進,先置身事外,你們不是要脫俄入歐嗎?好,我讓你們干,你們自己看看跟歐盟的後果如何?是不是能得償所願?等碰了一鼻子灰,還不得要回頭嗎?因為烏克蘭經濟上對俄羅斯的依存度很高,俄羅斯要制裁烏克蘭的經濟還是不難的,以前是俄羅斯在前台,美歐在後煽風點火使陰招,現在俄羅斯要退到幕後,看美歐怎麼處理這個爛攤子。

從美歐的觀點來看,烏克蘭亂起來,脫離俄羅斯的影響,肯定是個戰略勝利,但是怎樣控好盤,還是要仔細推演,因為地主家也沒餘糧啊。歐洲內部的幾個爛攤子還沒收拾好,德國未必肯出錢。美國也是戰略困境多多,不可能砸大錢管這個爛攤子,鑒於扶持整個烏克蘭的成本太高,美歐可能會考慮分割烏國的預案,把親西方的西部延攬至麾下,扶持起來造成對東部的對比,仿效南北朝鮮故事,這大概是成本最小,勝算最高的做法。俄羅斯肯定又會以保證烏領土完整的口號進行干預,重新拿回道德制高點,這就是新一輪角力開始了。

最終結果如何,還要取決於烏克蘭民族本身,這對於任何一個民族都是一樣的,烏族和朝鮮族、和內戰時國共很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東西方在宗教信仰、經濟結構、歷史淵源和民族情緒上差異都很大,有時說是兩個民族也不為過,所以分割的阻力和統一的意願都相對較小,但是,只要分割,那絕對會成為文明交鋒的前沿,大國鬥爭的前哨,絕對不會比現在的日子好過,兩邊的關係好絕對好不過南北韓,一定是受制於大國的骨肉相殘地,差也不會差過印巴,即使對立,也不會有解不開的仇恨,應該會在兩者之間。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靠譜的勢力奪權後都會做三件事:一,控制軍隊。二,安撫民眾。三,爭取外交支援,尤其有話事權的大國。

  烏克蘭反對派奪權後也做了三件事:

  第一,解散軍隊。基輔戰場上的「金雕」特種部隊被解散,士兵們跪在地上向民眾道歉、批鬥。反對派愣頭青位子沒坐穩就開始清算,弄得軍心盡失,誰還跟著你干?

  第二,告訴民眾:你們還是接著鬧吧。民主會有的,自由會有的,麵包就先別管了,民主自由後都會有的。

  第三,剛奪權就和俄羅斯翻臉,將全部希望寄於歐美。還滿世界追著歐美討錢,卻又把真正的土豪——中國也惹了。

  烏克蘭反對派這個豬隊友,美帝和歐盟有心無力,完全帶不起來啊。

  後來,被解散的金雕部隊成員站起身來,拍拍膝蓋上的塵土,擦乾眼淚暗暗發誓:「侮辱過我們的,總有一天我們要加倍償還」。然後他們手拉手向著遠方投奔而去,來到了克里米亞的土地上,揮起了俄羅斯國旗,集結起來打倒烏克蘭海警。

  克里米亞這幾天也基本是敲鑼打鼓、喜迎王師的節奏了。政府、議會大樓升起了俄羅斯國旗,海軍旗艦掛起聖安德烈旗。親俄民眾街上呼喊「俄羅斯,救我」,大批士兵開始主動繳械、轉換立場,成為了克里米亞的守護者。

  烏克蘭1號剛任命的海軍司令2日就倒戈克里米亞政府。哎反對派,任命前好歹搞一下政審啊!

  克里米亞的自干五小分隊、抗美援烏志願軍都陸續出來了,等著被解放的「帶路黨」們也等不及了:2號,亞辛菲羅波爾市郊外,一位手持俄國國旗的老人走在前面,為一隊俄羅斯陸軍步兵帶路。

  說起來俄羅斯簡直不科學,統戰搞得這麼逆天。

  最近全世界都在關注克里米亞是否開戰。萬一真的打起來,俄國可能怎麼打?各國又大概會有什麼反應?

  根據地形、政地因素,俄國軍隊刷經驗值的模式可能是這樣:

  不明武裝佔領軍用機場→俄國軍隊進駐並實際控制克里米亞→宣布高度自治→聽話就繼續自治,不聽話軍隊就開進北部城市哈爾科夫→前政府軍在俄國坦克掩護下逼近基輔→政府軍光復首都。

至於外國干預,大家參考上次北京奧運時喬治亞「五日戰爭」的慘重教訓歷歷在目。前總統薩卡什維利含淚發出吶喊:信美帝者不得永生。不是親爹就別指望有親兒子的命兒。

  薩卡什維利當年仗著美國、歐盟撐腰,一而再激怒俄羅斯。美帝、歐盟忽悠他辦了張叼炸天信用卡,拍拍胸脯說「去搞俄羅斯,開戰了扛不住你刷個卡我們給罩」,然後他就真的去作死了。

  結果普京氣勢洶洶殺過來時他趕緊跑去刷卡,結果刷卡機顯示「餘額為0」。

  薩卡什維利情緒失控,猛吃領帶,5天內就被按住爆菊,領土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也隨之獨立。

最近該總統被指控謀殺前總理……

  如果真打起來,遇到俄羅斯這種國家,按經驗美國只會在背後搖旗吶喊,奧巴馬和外交部天天譴責、大喊制裁和被打臉。槍是不敢掏出來的,怕引起誤會。

  美國最多也就和歐盟一樣偷偷送彈藥,不會直接上戰場。因為自二戰以來,流氓們之間有個潛規則是:不會直接動手。

  中國一個抱爆米花嗑瓜子看戲的就不怕事大了。歐美俄的大炮一響,就又給我們送來了黃金十年!可以說,中國對此事的底線就是歐美不可武力介入,否則中國不敢保證的東亞和東南亞部分國家的安全。

  簡而言之,美國在做中國一貫做的事情,歐盟還做著歐盟的事情,中國在靜候佳音。

  不過理智點說,戰爭是很難打起來的。不說世界大範圍的制裁對俄國的影響需要考量外,還有一點是因為這其實是個非對稱戰役。

  俄羅斯壓根都不用出兵,只要把天然氣停個半年,沒多久烏克蘭就不剩幾個扛得住的了。

  要真打了,按喬治亞教訓中的俄羅斯速度,等普京開玩片,殘奧會又可以開始了。

克里米亞相關科普

  1、克里米亞曾經是俄國的,是赫魯曉夫把它送給了烏克蘭當禮物。

  2、黑海艦隊:是俄國四大艦隊之一,駐紮在克里米亞。俄羅斯以租賃的形式設法保留住這個軍事基地,租期到2042年。黑海艦隊曾經叱吒風雲,被譽為「黑色死神」,但如今其實力在四大艦隊中已經較弱。

  3、克里米亞戰爭:1853年為爭奪巴爾幹半島與黑海控制權,英法普魯士等聯手抗擊俄國的一場戰爭,結果俄國戰敗。

  4、南丁格爾: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現代護理學奠基人弗洛倫絲·南丁格爾因在此戰爭中護理前線傷員而舉世聞名。

  5、雅爾塔會議:1945年2月,在克里米亞舉行的雅爾塔會議確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格局。

以上內容轉自黃易全球侃客


===3月1日普京的動兵提議得到上院批准後進行了更新===

個人愚見:這是毛子所能做的最聰明的做法,確保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首先,克里米亞、塞瓦斯托波爾,這是毛子絕對不能失去的東西,有了它就有了黑海。保住這塊地界,是首要的任務。所以@姬軒亦 說的是對的,這是一種戰略上的收縮,所謂丟卒保車。

其次,從烏克蘭國內整體的情況來看,西部是農業,東部是工業,毫無疑問東部的工業對於毛子更加重要,畢竟哈爾科夫(T-80工廠)還在那裡,說不定能順手拿回來。至於西部那幫農哥們,繼續種你們的糧食去吧,普大帝也看不上眼。

基於這種現狀,下一步可能的走勢是,毛子首先拿下克里米亞(拿回或者是成為南奧塞梯那種關係),宣布一系列利好措施,給東部廣大親俄地區面前放一個糖包,勸其跟著自己混。這樣的好處是,既避免了大規模的進軍烏克蘭所有可能帶來的國際社會輿論上的壓力,也避免了過多牽涉自己的力量到廣袤的烏克蘭,躲開了下一個阿富汗。這樣,毛子用最小的成本(一小部分武裝力量+貸款),換來了黑海咽喉+烏克蘭的工業底子+保住了一部分戰略緩衝。

都說一個統一的烏克蘭符合俄羅斯的利益,其實這句話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個烏克蘭得是親俄的,如果這個烏克蘭是親西方的,俄羅斯寧可把烏克蘭分成兩半,自己留半個親俄的烏克蘭。

最後,烏克蘭分裂對中國不太好,東部歸了毛子管以後,估計就不會再買那些便宜又大碗的軍備廢品了。

===3月1日更新===

3月1日晚上,關於烏克蘭又發生了幾則大新聞:

1.烏克蘭海軍旗艦倒戈掛起了聖安德烈旗(你們出海執行任務帶著這旗是幾個意思!)。

2.進駐克里米亞的俄國部隊將駐紮在塞瓦斯托波爾的烏克蘭海岸警衛隊封鎖在基地內。

3.大批排到克里米亞的烏克蘭軍隊軍人辭職,加入了克里米亞的地方力量。

4.東南部許多親俄地區的城市開始爆發反對現政府的遊行示威活動,比如哈爾科夫和頓涅茨克。

綜合目前的局勢,俄羅斯的迴旋空間已經變大,後面可能會有更進一步的動作。

烏克蘭在跟西方簽訂協議的當天就破壞了協定,讓西方丟面子,也給亞努科維奇留下口實;在全國局勢還沒有穩定下來的時候就宣布解散了金雕特種部隊,盡失軍心;在國內還有大量親俄力量的時候就宣布取消俄語的官方語言地位,並禁止電視台播放俄語節目,去世了俄語區的民心……這是妥妥地把親俄區往外送的節奏啊。

儘管普京已經得到了議會的授權,可以對烏克蘭採取武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即將全面入侵烏克蘭,俄羅斯也並不想這麼干。儘管烏克蘭新政府已經宣布做好的戰爭準備,但是鑒於其上台伊始對於金雕的做法,軍隊能否很好地為新政府拿槍還令人存疑……普京很可能用武力手段作為威懾,並打出天然氣牌,取消對烏的優惠天然氣供給,迫使新政府做出妥協和讓步,讓親俄的勢力重新走上烏克蘭的政治核心。

最後,烏克蘭,你可真夠豬的。


對各位的回答表示不完全同意,有兩點值得商榷:1.說俄羅斯是戰略收縮,準備放棄烏克蘭其他地區;2.說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行動會得罪所有烏克蘭人。

烏克蘭的局勢,大家目前都在見招拆招的階段,你出一招,我回一招。說人家收縮,這是跟什麼時候比呢,不合適。比起橙色革命的時候那可是積極了不少,那時候人家尤先科確實人氣高,是選上去的,而這次烏克蘭的反對派實際上是以民主的旗號來了個武裝政變推翻了民選總統,俄羅斯的就可以有充足的理由來開展動作了。

烏克蘭之於俄羅斯,就像朝鮮之於中國,卻更甚之,因為兩國有著緊密的經濟聯繫,並且烏克蘭將近三分之一是俄羅斯人。所以俄羅斯也像中國一樣,出的是俄羅斯人民志願軍,幫助自己的克里米亞同族維護自己的自治權利,師出有名。

這會得罪所有烏克蘭的人民?恐怕不會,因為俄羅斯目前只是出兵威懾,根本不會將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跟南奧塞梯是同一個模式,所以對烏東南部的人來是是不會引起強烈反感的。實際上,目前的動作是對美歐支持反對派武力挑起事端的一個回應,烏克蘭西部的人嘛你不做什麼他們也不會說你好,而對東南部的親俄地區來說,這正是對他們的一個有力支持:看,老大哥在後面罩著你們呢,適當時候你們也去鬧。

所以這一招之後,再就要鼓動烏克蘭東南部也鬧一鬧,看你反對派敢不敢動作,你要敢,我俄國志願兵就要來後招了。

以毛子的智慧,即便當初亞努科維奇選上總統恐怕也沒想過把整個烏克蘭納入自己陣營,能保有烏東南已經是很好的,但缺一個理由,現在機遇來了,這倒是和中國在釣魚島上的情況很相似,日本購島給了打破了中日之前的背後約定,中國於是有了改變現狀的理由。

這真是難得的好戲,大家繼續觀賞吧。


烏克蘭的局面很不好說。因為它取決於大量的歐、美、俄多方的幕後談判。還牽扯到民粹主義的現政府是否能理智地看待局面。

無論是歐盟還是俄羅斯,都想要整個烏克蘭。主動製造分裂,代價是很高的。對於歐洲來說,既然烏克蘭現政府是親歐洲的,形勢對歐洲有利,那麼為什麼要接受分裂?對於俄羅斯來說,主動挑起分裂的風險不容小視。而且歐洲未來將缺乏援助烏克蘭的能力(甚至是意願),而烏克蘭的工業基本都是和俄羅斯捆綁的,還有天然氣的問題。因此俄羅斯翻盤的機會也不小。何必冒風險去跳動分裂呢?所以,我認為,烏克蘭分裂目前並不是歐盟和俄羅斯的第一選擇。

克里米亞半島的局面,顯示俄羅斯還處在觀望之中,等待烏克蘭政府及其背後的歐盟的反應。俄羅斯雖然已經明顯介入了克里米亞,但並沒有撕破臉,即便是派出的部隊,都不帶任何標識。俄羅斯議會通過了武力干涉的議案,但是俄羅斯方面並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動作。到目前為止,威懾的意味還比較大。

如果雙方能夠坐下來談一談,把事情理清,利益交換一二三四五,都能達成妥協。那麼大概克里米亞都不會獨立。

但是如果最後談不成,甚至烏克蘭政府開始與俄羅斯形成對立。那麼俄羅斯方面的後手,恐怕並不僅僅是克里米亞獨立這麼簡單,而完全可能擴大到整個東烏克蘭獨立。

我們可以看到,當烏克蘭政府解散了金雕之後,俄羅斯立刻開始給其成員發護照。金雕成員對於俄羅斯來說,缺乏足夠的政治價值。但是如果未來在烏克蘭發生內戰,這些戰鬥力無疑可以作為台前的力量。或者,這些人可以作為輔助俄羅斯佔領軍的治安力量(由烏克蘭人來管理烏克蘭人,這無疑比佔領軍要方便得多)。從這個角度看,俄羅斯無疑在為最差情況作準備。

而且,即便俄羅斯武力介入,歐盟和美國都不會武力介入。

美國方面,儘管在烏克蘭事件發展中有很大的影響力。但是這一塊實在是離歐盟太近而離美國太遠。美國沒有必要為歐盟的利益而花費太多的代價。美國民眾目前因為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越南綜合症」(即,因為之前戰爭代價過大而不願意加入新的戰爭)。而且美國的經濟情況也不容樂觀。因此,美國領導群體恐怕不會願意違背民眾意願而為歐盟利益作戰。更何況俄羅斯、美國是核大國,這樣的國家之間的衝突,存在上升為全面衝突乃至核戰爭的危險。美國完全沒有必要冒這樣的風險,烏克蘭與美國的核心利益距離太遠。

而歐盟一側,民眾同樣不願意為烏克蘭花費太高的代價。歐盟政治人物雖然希望烏克蘭的加入,但是,烏克蘭本身就債務重重,歐盟社會毫無為其債務買單的意願。這就更不要說直接與俄羅斯武力對抗了。尤其是,近日來歐洲媒體還在渲染烏克蘭現政府中新納粹的成分,民眾恐怕更不會支持為新納粹而與俄羅斯衝突。更不要說俄羅斯還是核大國。

所以,儘管歐盟在烏克蘭政局上暫時佔據了優勢,但歐盟的底牌遠遠不如俄羅斯強硬。

另一方面,俄羅斯的天然氣對歐洲意義重大。如果兩邊鬧翻,甚至烏克蘭爆發內戰,對歐盟來說實在是得不償失。當然,損失天然氣銷售收入,對於俄羅斯來說也不是什麼好事。

再者,歐盟本身不願意單獨承擔援助烏克蘭的高昂成本,戰亂與衝突無助於烏克蘭融入歐洲的過程。如果不與俄羅斯鬧翻,起碼烏克蘭還能得到一定的俄羅斯援助。

因此,我認為可能性比較大的結果,是歐盟和俄羅斯會達成某種程度的妥協,烏克蘭政府要承認俄羅斯的很多權益,克里米亞半島不會獨立(但自治權可能會提高),形勢逐漸平靜。可能性較小的是形勢失控,俄羅斯在東烏克蘭培養親俄獨立勢力,並用武力支持,歐美沒有直接介入,烏克蘭政府無奈接受現實。

此外,值得注意的,美國到目前為止,在烏克蘭問題上都是一個煽風點火的角色。從之前披露的努蘭的錄音來看,美國顯然比歐盟的態度激進。美國的想法很可能是削弱俄羅斯,而不管這將對當地帶來怎樣的後果。所以,如果美國持續攪局的話,將增大烏克蘭走向分裂的可能性。


克里米亞的事情,孤立的看待難以預測未來的發展

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等原先蘇聯體制下分出來的東歐小夥伴各國的並沒有順利走出經濟上的衰弱,而俄羅斯率先走出蘇聯陰影,如果要贊普京英明神武,得先贊葉利欽慧眼識珠

烏克蘭不穩定政局的基礎在於經濟上的衰敗,東歐各國無不在冷戰後投向西歐借力改革振興,但烏克蘭顯然更糾結一些,原先的重工尤其是軍事重工為主的產業結構西歐根本吃不下來,無法順利賣掉進而資產重組,當然天朝買了一些,但也不可能直接救活。而親俄派顯然寄希望於大俄沙文重啟軍工產業。而對於天朝的利益來說,烏克蘭保持獨立才是最佳上選,現在看來大量合作項目又得重新談判了

大局上看,歐美勢力擴張,中東、中亞、北非、敘利亞,這些橋頭堡都已經完蛋,冷戰後現代文明的戰爭無法以軍事佔領政治統治為最終效果,而以顛覆政權輸出文化為目的。這個文化輸出的核心就是西方現代民主,這種政治文化下建立的社會環境如同給上了潤滑劑,讓發達國家的強勢經濟非常舒服的長驅直入,迅速全球化。這些地區原先相對獨立的社會生態被破壞後並不能迅速建立穩定的政治環境,更別說較快的恢復經濟與世界接軌,所以短期內只能看成是燒荒的行為

現在火已經順著地中海南岸一路燒到黑海,俄羅斯已經是刀架在脖子上,再不果斷,最後的緩衝區都沒了:地理上正面赤果果,羞恥得不行;經濟上失去能源輸出通道,能源經濟主動權減半;潛在的技術需求,大俄沙文復興需要的軍工技術很多在烏克蘭,這一點天朝很尷尬,如果烏克蘭保持獨立,這方面最大的受益者會是天朝,現在是不可能了,以後得和俄羅斯討價還價看能不能弄點福利渣渣

於是,俄羅斯是可忍孰不可忍,精準的拿下克里米亞,包括軍事外交以及各種不可告人的手段。歐美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有軍事行動,沒有任何勝算,除非核彈,所以只能叫兩聲,而所謂的制裁,明眼人都看得出比做樣子還做樣子,真正需要俄羅斯能源的歐洲是不可能過度參與經濟制裁的。歐美已經默認了這件事,並且把由此而來的矛盾限制在了「汪汪……」「喵嗚~」「咩~」之內。它們心裡清楚,窮寇莫追,人家絕地反擊,是因為你們已經在大戰略上佔盡便宜了

然後烏克蘭就只剩肉了,沒有出海口,軍事力量減半,只剩下黑土地上的農業和能源管道以及一堆意見不一的政客,再繼續混亂一陣,就會不得不服從現實投靠俄羅斯,快的話半年,慢的話三五年,直接入俄也不是不可能


烏克蘭的未來不在烏克蘭手裡而在俄美歐中手裡,而最近幾天這四大國的底牌都亮了,未來烏克蘭的命運也就決定了。

首先是大貓(德國)帶頭給烏克蘭籌錢,而大毛(俄羅斯)忙著佔領烏克蘭東部,這說明歐盟和大毛已經又私下的默契,將烏克蘭一分為二,特別是大貓吞併烏克蘭西部後離建立第四帝國又進了一步,而大毛吞併烏克蘭東部後,糾正了赫魯曉夫的錯誤,保住了俄羅斯復興的龍脈。

那麼這兩家為什麼不吞併整個烏克蘭而要使其分裂呢?因為烏克蘭國內分成兩撥,一撥想入歐盟一撥親大毛,如果強行吃下必花大力氣安撫,甚至成為整個國家的病灶,這樣分割對於歐盟和大毛來說最科學,而這也不是沒有先例,39年元首就和斯大林分享了波蘭。所以按照歐盟和大毛的劇本,歐盟得到烏克蘭西部,幾百億資金砸下去,一個重生的健康的歐盟國家誕生,元首幾百萬大軍未成的事業,默大媽幾百億就搞定了。大毛則得到一個穩定的,負擔較輕的出海口。

當然這只是理想的劇本,不要忘了還有兩個玩家白頭鷹(美國)和兔子(中國)。對於白頭鷹來說打壓大毛的生存空間是其一貫國策,分裂烏克蘭也是美國願意看到的,但是白頭鷹對於歐盟也是防範的,也就是說白頭鷹不希望分裂的烏克蘭穩定,最好是天天鬧事讓大毛和歐盟的整合不成,反而成為他們的一個病灶,不斷消耗他們的國力,至於方法就是對投靠歐盟的烏克蘭大打經濟牌,拖累歐盟的經濟,不排除用下調國際評級的方法攻擊歐盟,而對烏克蘭東部還是遊行那一套,出錢請人搗亂。

兔子在烏克蘭其實沒多大利益,主要國力不夠手沒那麼長,但是烏克蘭做為兔子的一個棋子還是非常有價值的,可以用來做利益交換,烏克蘭亂局拖的越久,對兔子越有利,君不見今天泰國黃衫軍都停止示威,就是沒錢了,烏克蘭那邊示威是一天400晚上還有性派對,雖然泰國人便宜但是動輒上萬人的遊行還是很燒錢的,兔子現在需要時間把泰國消化掉,標誌是高鐵修建完畢和泰國最大的美國支持者軍方換血完成,而通過烏克蘭消耗歐盟白頭鷹大毛的注意力是最好的辦法,所以中國會加劇烏克蘭的局勢,不給錢就是極好的辦法。

所以烏克蘭分裂是必然,分裂後歐盟會在西部烏克蘭重建中遭遇巨大的財政問題,而大毛在烏克蘭東部遇到不停的抗議,而幾國的特工將在這時大顯身手,目測烏克蘭的危機還將持續一年以上,誰上台就誰倒霉?


克里米亞的出走 —— 烏克蘭即將來到的分裂

連清川

普京大帝終於動手了,宛如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落了下來。在整個烏克蘭的革命之中,普京幾乎一直沉默著。雖然索契冬奧會牽扯了他的注意力,但是對發生在卧榻之側的革命無動於衷,這不符合一個具有雄才偉略的民族主義領袖的行為模式。人們終於知道他的棋子下在哪裡,但是已經有點晚了。

3月1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批准了普京在烏克蘭領土動用武裝力量的提議,看起來像是一個授權,但是恰如美國《大西洋月刊》所指出的那樣:

1.普京根本不需要議會的批准來動用武力,這不過是一個橡皮圖章,或者是一個宣告;

2.俄羅斯本來就在烏克蘭境內的克里米亞有軍事部署,何必多此一舉?

普京要宣告的是什麼?一來給了美國、歐洲和聯合國一個巴掌:任何企圖阻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舉動都沒有意義;二來是宣告俄羅斯絕對不會允許烏克蘭通過革命、政變或者任何其他形式脫離它的控制而投奔歐洲。

而這一切,都從克里米亞開始。

這很蹊蹺。烏克蘭奔向歐洲的革命,一夜之間為什麼突然間變幻成了克里米亞獨立問題?為什麼克里米亞剎那之間成了軍營和陣地?作為烏克蘭領土的克里米亞如何成了俄、烏角力的戰場?

當然不是一夜之間。克里米亞的出走,是歷史的命定。克里米亞(另譯克里木)自治共和國早期的歷史記載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的兒孫,是它們首先在那裡建立了獨立政權,之後幾易其手,成為歐洲列強領土征戰的沙場。一直到18世紀,俄羅斯帝國正式完全將其納入領土。進入了前蘇聯時期之後,克里米亞的主權亦從未曾有過爭議,以加盟共和國的方式保留在前蘇聯領土境內。

潘多拉的魔盒在1954年打開。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為了慶祝「烏克蘭與俄羅斯結盟300年」,把克里米亞劃入了烏克蘭境內。一個具有長期民族歷史和記憶的領土,便如此作為一個「禮物」,送給了烏克蘭。

這個「禮物」卻從此開始了艱難而困頓的鬥爭。蘇聯解體之後,1992年克里米亞半島一度短暫宣布獨立,但隨後又決定以「自治共和國」的形式留在烏克蘭境內。但是從那時開始,克里米亞的分離主義分子就開始謀求獨立或者重返俄羅斯。

在2004年烏克蘭橙色革命之前,親俄羅斯的總統庫奇馬採取了兩手政策,一方面打擊分離主義傾向,一方面保持與俄羅斯親密的溝通。在缺乏俄羅斯支持的前提下,分離主義逐漸煙消雲散。橙色革命之後,在尤先科-季莫申科-亞努科維奇爭奪烏克蘭前途的三國殺之中,克里米亞的獨立傾向越來越清晰。

在2月的烏克蘭革命之中,克里米亞內部的爭鬥徒然悸動。27日,不明身份的武裝分子佔領了親烏克蘭新政府的政府大樓和議會大廈。怪異的是,被佔領的議會大廈內當天就舉行了議會會議,選舉了親俄羅斯的阿克肖諾夫為政府總理,並且決定5月25日就克里米亞去向進行全民公決(稍後又決定提前至3月30日)。幾乎可以肯定,這次武裝佔領根本就是一場軍事政變,意圖在烏克蘭無從顧及之時決定克里米亞的前景,其後若非俄羅斯策劃,也必有俄羅斯的支持。

克里米亞61%的人口是俄羅斯族,雖然惟一的官方語言是烏克蘭語,但是多數人的日常溝通語言卻是俄羅斯語。前蘇聯的黑海艦隊基地就在克里米亞。2010年,俄羅斯與烏克蘭簽訂條約,將其租借的塞瓦斯托波爾軍事基地延長至2042年,使俄羅斯長期在克里米亞保持了軍事存在。

在克里米亞歷史中,值得一提還有1854年至1856年的克林米亞戰爭。俄羅斯帝國和英法等歐洲國家聯軍打了一場惡戰,雖然最後失敗,但是克里米亞戰爭塑造了俄羅斯軍隊的軍魂,如今仍然是俄羅斯軍隊的靈魂和驕傲。另外,其境內的雅爾塔在二戰末期,迎接了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簽署了著名的雅爾塔協議,直至1989年的整個世界格局,都是《雅爾塔協議》所定下的調子。

在如此的歷史締結中,俄羅斯自然是要定了克里米亞:無論是克里米亞的民意所向,還是其軍事存在的現實。

況且,這就是普京在面對其「屬國」叛亂時所採取的一貫方法。2008年,當親歐洲的喬治亞政府進軍南奧塞梯共和國之時,俄羅斯毫不猶疑發動戰爭,戰事在6天之內宣告結束,南奧塞梯共和國和阿布哈茲共和國宣布獨立,雖然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但是在俄羅斯的蔭翳之下,這兩個共和國迄今為止仍然保留著在喬治亞之外的獨立身份。

對於當下的烏克蘭政局而言,對於克里米亞的離心傾向,自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新政府雖然在親西方的勢力控制之下,但是總統選舉的日期日益逼近,整個東部地區反對的聲音依舊強烈。軍方雖然不干預政治變動,但是在群雄無主的情況下,要與俄羅斯進行一場軍事對抗,缺乏有力的政治指揮是難以想像的。季莫申科儘管擁有很高的呼聲,但是她的政敵也絕非弱勢。因此,烏克蘭政局在短期之內都難見明朗,若進入與俄羅斯的戰爭,新政府未必不會在一夜之間崩坍,而戰爭也必然導致經濟大幅下滑,甚至國民經濟崩潰。這是一場無望的冒險。

設若俄羅斯大舉進軍克里米亞甚或是烏克蘭,西方也無計可施。歐洲和美國無論如何不可能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採用任何軍事對抗行動。這幾乎是一場世界大戰的規模,於歐洲得不償失。相對於歐洲而言,美國在烏克蘭的利益極小,戰爭介入殊無意義,議會也決不可能授權。況且,歐美與烏克蘭之間的地理距離,也使軍事干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不過,俄羅斯也不大可能全面進軍烏克蘭。與喬治亞相比,烏克蘭擁有30萬訓練有素和裝備精良的軍隊,打敗烏克蘭需付出極大代價。況且,俄羅斯佔領烏克蘭實在沒有戰略意義,它本意就不是要吞併烏克蘭,而不過是讓烏克蘭消除加入歐盟,脫離俄羅斯控制的步伐。

但克里米亞是普京一張打破歐盟東擴和烏克蘭脫俄的絕佳好牌。克里米亞獨立原本就是其內部的民意所向,俄羅斯不過是順水推舟地幫助其實現獨立。恰如俄羅斯官員所言,這是應克里米亞總理所請,且符合俄羅斯與克里米亞之間的協定。議會授權俄羅斯對烏克蘭動武,不過是一種軍事威懾:一方面,假如烏克蘭敢於對克里米亞動手,那麼俄羅斯自然有權出兵保護「克里米亞自主權」;而另一方面,也是對歐美的一種警告,不要低估了俄羅斯對於烏克蘭的決心。

更加詭異的問題是:在烏克蘭全國發動了親西方的革命,要求脫離俄羅斯控制,獲得民族自主權的時候,克里米亞的變局,同樣是一場脫離烏克蘭控制,獲得民族自主權的革命。難道烏克蘭可以有要求民族自主權的權利,而克里米亞就不應該有嗎?為克里米亞的「獨立事業」保駕護航,俄羅斯具有著充分的道德正義性。

克里米亞問題猶如一根楔子打進烏克蘭,使烏克蘭局勢瞬間轉向。要麼選擇重返俄羅斯,要麼選擇放棄克里米亞。這是普京給烏克蘭新政府製造的一個終極兩難。

不過,無論局勢如何發展,在我看來,克里米亞的出走幾乎已成定局。烏克蘭在此次革命之後,其總體國家局勢與傾向,已基本偏離俄羅斯,走向西方。俄羅斯終究不可能對烏克蘭全面動武;但同樣的道理,克里米亞已經啟動了獨立或重返俄羅斯的道路,而俄羅斯的軍事存在和侵入,一經部署,即成定局,在短期之內都不可能回撤。從短期之內看,克里米亞即便不是獨立,也成俄羅斯實際控制的一塊飛地。而其全民公決,無論何時發生,都將是分裂。

在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政治哲學家弗蘭西斯·福山快速地提出了「歷史的終結」,它認為世界上的意識形態鬥爭從此結束,西方式的民主政治將流布全球。現在看來,這個論斷多麼可笑。僅就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而言,已經打了幾次大戰。而烏克蘭的此次變局,再一次向世界呈現了民族間的意識形態鬥爭可以到如何殘酷的地步。

烏克蘭的革命之所以發生,乃在於親西方的民眾和一些天真的政治領袖,急於脫離俄羅斯的控制,奔向歐盟的懷抱。然而,在他們還來不及舉行慶祝舞會的時候,克里米亞即給了這些人一記重拳。國際格局的變化,從來不因為人們有善良的願望,便有理想的結局,其後果,往往是令人憂傷的。耐心與智慧,從來都是政治的必然條件,而夾在列強之間的小國,其每一個步伐,都必須謹慎與小心。

冒進的烏克蘭,終於可能以克里米亞的出走作為代價結束一個革命時代。而之後托著殘肢的烏克蘭,就能夠雨過天晴,順利與歐盟合體了嗎?我還是不敢那麼樂觀。


現在美歐和俄羅斯還處於相互恫嚇的階段,這個階段誰慫誰就輸了。克里米亞屬於俄的核心利益,丟了,大國夢想也就徹底滅了,俄至少要保證自己在這一地區的利益不受影響,保證了克里米亞在俄的控制範圍內,俄很可能也會象徵性地表示尊重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blabla。只要保證了克里米亞,你基輔親歐也沒關係,反正以前也不是沒親過,到時候給你天然氣漲漲價,再暗地裡扶持扶持親俄力量,說不定能再看到一次「街頭民主的勝利」。

對於俄的決心,美歐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北約絕不會直接與俄短兵相接,這種後果太嚴重。因此,美歐在各種譴責的同時,頂多與烏方加強情報共享,指導烏備戰,同時提高北約歐洲駐軍的戰備級別,讓軍艦到黑海轉悠一圈。同時默認俄在克里米亞和黑海地區的權利。

最終,烏可能又回到前亞努科維奇時代,不會分裂。但經過這一番又一番的折騰,烏克蘭社會必定變得更加撕裂。


毛子的牌不多,沒有聲音意義。歐盟和美國的牌太多了,迴旋空間太大,一個歐盟聯繫國身份,可以自由出入歐盟,就可以了。這個對烏克蘭而言是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毛子經濟自我衰退,自顧不暇,哪有餘力救急烏克蘭。冷戰結束25年了,凡是遠離毛子的都過得不錯,凡是與毛子親近的,都日子苦逼。烏克蘭不是傻子,他們身邊波蘭,捷克,波羅的海三國,哪一個在進入歐盟以後,不是日子滋潤啊,4000萬烏克蘭人不是啥子。這是一場消耗戰,從長期看,毛子撐不住。時間拖下去,肯定是毛子先跨。不過作為國人,我還是希望毛子能繼續拖下去,再搞個10年八年,使其繼續陷入戰略泥潭,加大其對我國的依存度,增加其叛變陣營的成本,使其在向美國靠近的時候,不得不想一想我們的利益。


題主說沒興趣看大學生水平的嘴砲,我表示抗議,怎麼可以看不起大學生呢,哼!

東西烏克蘭分裂的幾率大麼?我們會看到利沃夫併入波蘭,哈爾科夫併入俄羅斯,基輔被多國部隊駐紮麼?

  有分裂的可能,但是大多數還是希望烏克蘭可以自己解決「內政」問題。各國都期望國際爭端可以和平解決。

普京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沒有動武的必要,但他會保留這個權利。

  可以解讀為普京意圖緩和這種緊張的局面,畢竟美國國務卿凱瑞都到烏克蘭去了,普京不可能不讓步。不過當凱瑞離開基輔之後......就看普京夠不夠狠啦。

局勢的走向大概在這兩三天可以明朗,說得再多都沒用啦,慢慢看吧。

題外話:美國第一夫人三月下旬將出訪中國,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一種焦點轉移。

====剛剛上課不專心忘記補充====

1.亞努科維奇最好的結局大概是安度晚年,想要再回去執政基本不可能。

2.普京的藉口找得太爛了,如果這樣的藉口都可以被認同,那麼任何一國都可以藉口保護其在當地的民眾而派兵到其他國家。

3.歐巴馬的作為會影響到今年的美國中期選舉,所以歐巴馬在這件事情上有壓力。

大概這樣。


烏克蘭分地區公投唄,一戰結束後,就分為西烏克蘭和東烏克蘭的。最後還是這個解決結果,而且。西烏克蘭會保留一個主要海港(Odessa).亞速海會成為俄國內海,經濟制裁不太會有用,德國在俄國的投資和借給俄羅斯的貸款很多,制裁俄國等於制裁歐洲(歐洲明年冬天的天然氣還要不要了?,烏克蘭還需要進口呢)。

別說烏克蘭這種深入大陸島而且平原又有民眾支持分裂的地方了,當年阿富汗,有西方國家正經派過自己的部隊去支持一下么?當時不會,現在就更不會了。中國能藉助「道義支持東烏克蘭人民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之類的宣示辭彙做砝碼向俄國人要來啥技術是真的。克里米亞,東烏克蘭,本質上是民族問題,不是路線問題。

說實話,我支持分家,分了太平。勉強維持,將來還會鬧下去。

另外認為俄國人拿到克里米亞就會結束的人,天真了。這個是「切香腸戰術「,一次切一片,一直試探你的底線。等切到了你的底線才會坐下來談。接下去東烏克蘭就是扶持「俄羅斯族自衛軍「,如果政府軍鎮壓,就有新的人道主義借口再切上一塊。美國歐洲都不會管,要管70年代阿富汗早直接派地面部隊管了。所不定美國人希望內戰打起來,好賣點武器拉動就業是真的。


「縱容新納粹分子活動的反對派」,說到縱容新納粹主義,哪國比得上俄羅斯啊,烏克蘭可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至於烏克蘭的局勢,最危險的時期已經過去了。俄羅斯如果真想不顧代價的維持亞努科維奇政權,那就應該在21日之前出兵,趁雙方角力時候往上推一把,將反對派壓制住。等到反對派執掌烏克蘭後再出手明顯不明智,就此可以看出,俄羅斯已經放棄烏克蘭了。

促成俄羅斯行動的原因,我認為有三點。

1、烏克蘭本身的軍事力量。雖然近年來烏克蘭軍隊疏於訓練,武器裝備也逐漸老舊,但其仍有18.4萬人,主站坦克6000餘輛,防空能力也能給俄軍足夠的傷害。且其在國際軍火市場上佔據2%的份額,想要武裝起來並不困難。雖然國內東西對立嚴重,但如果俄軍貿然行動,反而可能使得兩派聯合,到時候即便佔領成功,但給自己創造一個手持北約武器的車臣,明顯是吃不消的。

2、俄羅斯目的的達成。根據97年的協議,俄羅斯在克里米亞的駐軍只能駐紮到2017年5月29日,烏克蘭在08年時還表示到期將不再續約,俄羅斯軍隊必須撤出,當時俄羅斯副外長還表示過提高駐塞瓦斯托波爾地的租金的辦法。從俄羅斯的角度看,克里米亞不能失去,如果烏克蘭一直風平浪靜的到了2017年還真不好辦,現今的亂局反而給了俄羅斯一個機會在軍事上將克里米亞納入囊中。而且俄羅斯現今方案是讓克里米亞通過公投從烏克蘭獨立出去,之後大概是和俄羅斯結盟,並不是要將其併入俄羅斯國土。

3、獨聯體國家的反彈。近年來俄羅斯的行為已經愈發侵犯到獨聯體國家的安全了,一邊是獨聯體起不到什麼作用,土庫曼和喬治亞相繼推出,另一邊北約又在東擴。如果現在俄羅斯貿然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很可能引起獨聯體國家的強烈反彈,那俄羅斯可真包圍了自己。

烏克蘭的話,內戰與分裂已經過了最可能的時間點,現在俄羅斯軍隊壓境(雖然不太可能走出克里米亞),東部也沒有分離出去的迫切需要,這時候再鬧事可真是要把國家賣出去了。就連亞努科維奇都說「俄羅斯不應對烏克蘭局勢「袖手旁觀」,但不可以軍事「入侵」。」

俄羅斯對新政府的經濟制裁是肯定的了,但這同時也會強化烏克蘭的反俄情緒,歐盟雖然能在經濟上給予一定幫助,可現在自身經濟狀況也不好,力量有限,還要先簽署救助條約。加入歐盟的事情肯定要先緩緩了,一方面是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再刺激俄羅斯,另一方面歐盟也不會願意吸收一個這樣的烏克蘭,然後處理爛攤子,但過一段時間還是會繼續的。

其實如果把烏克蘭當做一個整體來看,選擇俄羅斯一定是正確的,俄羅斯當時承諾以原來三分之二的價格向烏提供天然氣,同時承諾提供烏急需的150億美元財政援助,這簡直是天大的便宜。這次的事件是北約與俄國的較量,但更是烏克蘭東西部的矛盾,資本勢力與政治勢力的較量。烏克蘭後續不會再有什麼大動作了,但也在這次吃足了虧了。


小生愚見,題主問題複雜,慢慢答。

題主所說的「縱容新納粹分子活動的反對派」我真心不懂,所以不答。

亞魯科維奇已經去俄國了,現在看來他回國是不可能的。民眾不再信任他,國家也已是親歐盟的反對派當權。俄國沒有將烏克蘭拿下的能力,自然不能送他回國,所以戴高樂他是別想當了。但是也不會當王精衛。

剛剛看新聞俄軍已經有進入克里米亞的動作,克里米亞的一部分軍人在路上社路障阻止烏克蘭進入。可以說俄國有拿下克里米亞的企圖,就算拿不下,也要擴大自己在克里米亞的權利。克里米亞有俄國的造船廠(好像最大的幾個龍門吊也在克里米亞),也是俄國進入黑海的重要前進基地。

烏克蘭是獨聯體國家,其生產標準是以1992年3月13日獨聯體成立簽署的《關於執行協同一致的標準計量認證政策的協議》為依據,所以烏克蘭的產品是不符合歐盟標準的,要想符合,只能更換生產線。所以,烏克蘭本國的產品買不到歐盟,對歐盟的經濟沒有影響。真要是親歐了,只會使烏克蘭的經濟更加糟糕。歐盟說了那麼多好條件,其實都是空頭支票。他們只想把烏克蘭弄亂,扶持一個親歐洲的政府(現在已基本達到目的)。而烏克蘭人民則還在做進入歐盟的美夢。烏克蘭現在的形勢難以形成一個僵持局面,因為俄國的野心在擴大,而歐洲和美國除了口頭聲援和經濟上的支持以外,沒有實質的幫助。要形成僵持局面,得看歐美的底線在哪裡,是保住基普,還是要保住整個烏克蘭。等俄國觸到歐美底線了,僵局就形成了。


知乎潛水,今天出來冒個泡,烏克蘭動蕩的局勢從一場議會危機,發展到街頭情願,警民衝突,到民族國家利益的對決,反映出自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沒有解決好自身存在的政治經濟體制問題。蘇聯時期有一大弊病就是龐大的官僚機構牢牢佔據著重要的社會資源,他們互相串聯、利益交換,形成完成對權貴資本集團如同今日天朝。
蘇聯解體後,各寡頭快速瓜分資源,依託西方政治體制尋找利益代言人,依然牢牢把控國家上層,普通民眾的生活沒有得到改善,烏克蘭發展水平江湖日下,以上情況同樣發生在俄羅斯,一直至普京上台。
烏克蘭經濟分布東弱西強,高收入地區在靠近俄羅斯,亞怒科維奇拒絕倒向西方,徹底短缺西部經濟不發達地區發展的念想,而且手段態度強硬,徹底激發民眾不滿,特別是其依靠俄羅斯的復辟,使前蘇聯國家內的反沙文主義暴漲,最後被徹底拋棄。
現在的烏克蘭是在向左走向右走的人路口,回到俄羅斯這邊一塵不變國家沒有活力,倒向西方也許有美元倒是政治上要付出沉重代價。但是不管怎麼樣烏克蘭不會分裂,再過一段時間,國內兩派會發現兩邊都靠不住,民眾尋求安寧的訴求會使兩派尋求妥協,成立聯合政府左右平衡爭取最大國家利益。亞怒科維奇回國無望。


本人高中生一個,比較對foreign affair感興趣,為此想將自己幾天前寫過的文章發過來,跟大家一起討論!謝謝!

儘管在烏民眾的沸沸揚揚已經是主流影響因素,但是同樣的,歐洲和俄的影響力更對烏國走勢產生更大影響。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兩邊夾的歐洲以及俄羅斯外交才是烏國政局走勢的真正因素。當然對於80年代的中國領導人來講,沒有像烏國一樣兩邊夾有極其不同外交立場的地緣政治國家的影響,平復當年那場「災難」也不用在外交上像今天的烏克蘭一樣考慮這麼多。

那就主要說說為什麼烏國走勢會牽扯俄羅斯和西方歐洲,為什麼在克里米亞有一夥所謂的」武裝人員「控制了政府大樓,為什麼俄羅斯在這之後要在位於克里米亞境內的塞港做出令西方和烏新政府極其提防的軍事動作,為什麼烏國新政府對俄羅斯軍事動作的外交回應是「入侵」,而不是「幫助烏克蘭走向和平」?這些都是很有意思,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

抽絲剝繭,我想其中的外交道理是這樣的:

很不幸的是烏克蘭位於兩邊夾的持有不同外交立場的兩方力量影響,歐洲和俄羅斯。當然,這也是為什麼烏國局勢會牽扯這兩股大勢力的原因,因為在歷史上,包括在北約和歐盟在內,位於東亞位置的地理國家常常是這兩大組織(或者國家,指俄羅斯)搶的地方。這是源於地緣政治的原因,更是大背景。

也就是說,在地緣上講,在未來,烏國的國家體制或者議會要麼是以親歐的黨派及議員組成,要麼是以親俄的黨派及議員組成。稍中立的政府不會再有苗頭,因為就在現在,亞努科維奇政府就要被推下台了,並且歐洲和美國都在搶爭烏國的新政府。

那麼,烏的立場就變的很關鍵,因為烏的立場不僅僅直接影響到烏國未來局勢,更影響到俄羅斯,歐洲和美國在未來是如何利用烏國進而在東歐這個位置展開外交博弈的。(2008年喬治亞與俄羅斯的軍事衝突也是源於這一背景)(其實早在從2008年俄格衝突的時候,好多人預測未來烏克蘭是俄羅斯和西方爭奪的焦點)

克里米亞進入人們視野。

我想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塞港的軍事動作標誌著俄羅斯爭取的開始。俄向克里米亞派出的軍隊,名義上「保護和維護黑海艦隊」,不僅僅符合俄烏兩國的」協定「,也更試探出了烏新政府在歐洲和俄羅斯之間是怎樣立場。事實證明,烏稱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是「入侵」。

而就在這個強烈的反俄立場表態出來之後,就在昨天,奧巴馬錶態稱:如果俄羅斯「入侵」,那麼俄羅斯將會付出慘重代價。更嚴重的是,就在今天,奧巴馬又表態稱:「美國將會同烏克蘭一起保護此地區的human right」。如此針尖對麥芒的表態,更加證明了烏國對俄羅斯和西方的重要性。

關於未來:

克里米亞據說要併入俄羅斯,我覺得不會。因為事實是,如果克里米亞真要併入了俄羅斯,那麼也許俄在未來的同西方和歐洲在烏問題上談判將會更加趨於弱勢。換句話說,克里米亞現在是俄同歐洲談判、對烏施加影響的政治籌碼,通過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俄羅斯得以有機會、有地位同西方進行必要的談話。(因為克里米亞對整個烏克蘭局勢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在西方和俄羅斯的干預方面)。再加上塞港對於黑海重要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排除未來烏克蘭的分裂、西方的影響完全滲透烏克蘭,那麼克里米亞地區也許是俄羅斯同西方協定、保持對東歐影響力的最重要的砝碼。(歐對了,俄羅斯不是曾經給烏克蘭斷氣了么。。)俄羅斯注意到了克里米亞,不僅僅在同西方爭奪烏克蘭時有優勢,更在未來對烏國施加政治影響創造條件。

如果克里米亞真要併入俄,那麼俄就等於得了一個克里米亞,丟了一個烏克蘭啊。

而對於美國和歐洲來講,雖然他們也在烏局勢鬧騰的時候跟俄羅斯一起爭烏的未來,但是好像對於西方來講,貌似在烏克蘭問題上並沒有像俄一樣強大的話語權。但是烏對於俄羅斯軍事行動的反應是負面的,貌似給了西方一個介入烏國事務的機會(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表達出同烏克蘭一樣的、在俄軍事動作的,相同的立場表態)。既然俄的動作頻頻,西方下一步要做的可能就是在俄軍事行動上做文章(現在就是,西方稱「幫助烏克蘭保護human right),而俄羅斯也要防止這一點,將國際輿論轉移到烏本土事務上來。另外,由於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半島可能的要價,利用自己在此次克里米亞的優勢,美國歐洲也會對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地區的活動更加提防。

但對於烏克蘭來講,它始終是受害者。因為一旦西方和俄羅斯這兩個立場極為不同的力量介入,烏國將可能面臨民意、政治制度或者甚至國家領土意義上的分裂。

以前的烏克蘭國內既有親俄的,也有親西方的,烏親西方的對美國和歐洲有利,烏親俄的對俄有利,以後說不定怎麼變,但是自從烏克蘭亂了以來,西方和俄都意識到了改變這」一半一半「的機會,而現在或者未來,這一半一半將可能是俄羅斯和西方都不想要的,美國和俄羅斯開始著急介入烏的事務。其實,原先的一半一半維持了這一地區的平衡,有了這種平衡,歐洲和俄羅斯找到了平衡,地區影響相恆,甲方乙方都得到了滿足,供需平衡了。。。。。

但是,歷史還不是人民創造的么。沒有烏克蘭的人民,誰會鳥這個地方。

歷史真熱鬧,事實上我覺得現在是一個值得紀念和興奮的時間,因為現在西方和俄羅斯的競爭剛剛開始,未來的歐盟,北約,俄羅斯的關係會因為烏克蘭而產生變化。事實上自從烏克蘭亂了以來,這一地區實際失去了力量平衡,就讓我們期待未來的地區平衡和東歐的歷史是怎樣被創造出來的吧!

最後重申,歷史是人民創造的。

。。。。。


首先,這是一場民主的勝利,最有可能是烏克蘭會一直鬧下去


目前的狀態是僵持並可能惡化,因為從烏克蘭方面來看,無論誰上台都不可能承認克里米亞是俄羅斯的,否則就是喪權辱國,在普選制下必然會很快失去支撐率,而從俄羅斯方面來看,從歷史上看克里米亞就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只是由於蘇聯解體才意外被劃分給烏克蘭的,但是普京的強硬決定了這塊到口的肉不可能吐回去,所以這一狀態必然僵持下去,並且可能不斷惡化。。。在加上歐洲和美國的攪局,這一地區只會更加錯綜複雜。


推薦閱讀:

摩爾曼斯克看極光需要的準備?
俄羅斯中部是什麼景象?
如何看待斯諾登攜帶的機密文件疑似被俄羅斯、中國破解?
為什麼俄羅斯城市居民喜歡住在公寓里?
俄羅斯與土耳其到底因何結下世仇?

TAG:國際政治 | 俄羅斯 | 烏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