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後搖音樂一首歌都比較長?
01-18
最近很愛聽,一般都是7,8分鐘,也有17分鐘的。
因為不依賴歌詞而又引出情緒嗎?
根據我自己聽的感覺,主要有兩種原因。
一是後搖是一種偏情緒渲染的流派(不全是,但應該大部分如此),同時比較少運用歌詞來進行表達,如果像流行樂一樣主歌副歌主歌三四分鐘完事的話,聽眾可能完全沒聽懂說了些什麼,或者完全不能被打動。
二是某些音樂結構足夠複雜,呈現過渡發展,一首曲子裡面或許包含多個主題和情緒變化,完全可以切成幾首,但是最終合在一起表達同一個中心思想。總的來說,那種七八分鐘的大多因為原因一,而那些上了十幾二十分鐘的大多因為原因二。我聽過近30分鐘的。豆瓣上被剪輯成11分鐘,搞到專輯竟然是近30分鐘。
不曾riff,何來burning?
喜歡聽後搖的人,都知道這類音樂幾乎就是由riff和burning構成的。差不多每首曲子都會先經歷反反覆復如同過山車爬坡一般冗長壓抑、恍惚不安的riff,然後突然之間,一段吉他飆弦或者脫序鼓點猛烈地攻入,在它們的帶領下,與前一段迥然不同的旅程驟然展開:暴戾、失真,噪音完全失去控制地瘋狂起來。
riff足夠長,burning才會狂。
(Ps:看了 @喵了個咪了個咪的 的回答,其實很想說「前戲足夠長,高潮才會狂」。。。///捂臉光速逃~~
Ps2:答主只是後搖業餘愛好者,說說自己的感受,莫噴。。。)
重複帶來力量
前戲很重要
因為悶騷才是後搖的真諦
我覺得後搖一般都是通過器樂來渲染而歌詞基本沒有所以表達情緒需要的時間較長?一般歌曲都是器樂和歌詞一起表達,所以我覺得器樂後搖怎麼也得兩倍時間吧。。。
你有很多很多的情感需要表達以至於你寫了一首10分鐘20分鐘甚至30分鐘的歌
買這麼效果器總得讓我一個一個踩完吧。PS:非常喜歡moonlit sailor,都很短,3到5分鐘就完事了,並且不存在情緒表達不到位的現象。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陰三兒《老師你好》這首歌?
※數學也像音樂一樣需要童子功嗎?
※怎樣看待周杰倫為功夫熊貓3獻聲的新歌《try》在網易雲音樂一日評論過萬?
※為什麼一些有音樂天賦的人無法學習數學?
※為什麼美國以及中國等國家都對歐陸舞曲不很感興趣?
TAG:音樂 | 後搖PostR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