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歐美電影中經常出現抑鬱症,而國產電影幾乎沒有?


某種程度上來說,抑鬱/焦慮/躁狂等在中國被視為不道德。

抑鬱症患者往往會被貼上懦弱、膽小、無能、不上進、找借口等標籤。當年被IBM辭退的袁毅鵬,被不少人看不起。同情心理疾病患者的人,又會被人貼上聖母、道德帝等等標籤。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下,影視劇中沒有抑鬱症患者,是很正常的事了。不過,我覺得近年來公眾對心理衛生越來越關注,越來越能理解心理疾病,社會正變得更寬容。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情況會有所改變。


因為國內不把抑鬱症當病……


因為國內把抑鬱症當做精神病…

玩笑,主要是沒普及,沒認識。老美物質基礎早就發展好了,所以話題都在心理衛生上,咱們還得等一等。這個問題,其實和「中國電影為什麼好片少」是一樣的,社會還沒發展到那一步。

不過早晚會有的,就像家暴一樣,以前家暴多少年了也沒拿上檯面說過,後來不也出了個《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抑鬱症同理。

不過,家暴受眾群和抑鬱症受眾群(這詞好彆扭)分布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抑鬱症受眾群不見得是影視作品的主要受眾,所以有沒有影視作品也難說,一切看光腚怎麼想了…


1、沒概念,不重視。非要等到人都抑鬱的出現嚴重問題了,來一句:此人性格內向……(內你妹呀!)

2、歧視,偏見。國人認為說誰有抑鬱症簡直就是罵人


浮躁的不喜歡看抑鬱症電影慢吞吞的文藝電影范。大眾喜歡呵呵一樂或者一哭或者其他,總之靜不下心來 看!電!影!,他們想看的只不過是演員演出來的故事情節。。


國外的文藝工作者也常受抑鬱的折磨,抑鬱又是他們的靈感來源之一,所以很多映射。

國內才解決溫飽幾年,我們的電影不需要抑鬱,我們要紅歌,我們要殺鬼子,我們要炫富,抑鬱,開玩笑,哪有時間。


首先,電影反映是其實是整個社會的關注點,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國人民關注點仍停留在發財致富上,涉及抑鬱症不會引起人們的共鳴和興趣;其次,抑鬱症在中國仍是一種受到歧視的「病態」,多數人並不認為這種病與肉體上的疾病是一個等級的,而是認為是由於個人心理變態導致,這也導致多數影人避免討論這個話題;最後,我國目前電影還處於圈錢時代,什麼賺錢拍什麼,抑鬱症這種涉及人性和內心活動過多的電影,註定小眾,並且拍攝有難度,一般導演拍不好也不願意拍……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其實不止歐美,日本電影裡面這個題材也不少

倉廩實而知禮節。我國還處在關注物質大於精神的階段,所以抑鬱症基本上是個禁忌或者不名譽的話題。其實現實中抑鬱症患者不在少數,只是沒有像肉體上的疾病(例如感冒)那樣得到正確的對待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怎麼會有腐朽沒落資本主義的東西


很多人都還忙著生計問題呢,誰有閑心管精神上的事情。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不愁吃飽穿暖了,才能去追求精神上的滿足,那時精神問題才會被我們重視,西方發達國家的人文道德、自我理想、精神追求都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當然也有把精神追求放在溫飽前面的人,少數。


不掙錢養家玩啥抑鬱症!你憂鬱啥?走帶你大保健一圈就好了!

被物質吞沒的人們是這樣認為的。


要是電影讓中國認識到什麼是抑鬱症的話,大部分都會發現自己原來習以為常的情緒是病...


最佩服外國有閱讀障礙這種病法,中國一直拖鞋抽到你不障礙

中國電視劇各種抗戰婆媳宮斗拍個4,50集要加個抑鬱症每集還要再來個十幾分鐘想不開要自殺的,連大媽都要看不下去了


世界跑得太快,中國要跑得更快。

抑鬱症患者們都是累得跑不動,跟不上了的可憐人。

社會主流價值觀容不下他們,所以選擇冷藏。

然而我看到了一點改觀,社會開始關注這個群體了,這算是件好事。


中國人向來忽視個體的需求而傾向於整體的穩定。對於患抑鬱症的小人物,國人的習慣一向是沒有興趣追根究底的探究其深處的原因和內核的東西的


歸根結底是國內對心理問題的認識不夠,或者說像樓上所言:只有僅供刺激的驚悚片懸疑片,但還是沒有以精神疾病為名的專業影片面世


因為所謂正常人對抑鬱症患者是抱有傲慢與偏見的


窮人得抑鬱症的更多,只是媒體沒有報道而已。目前國內對抑鬱症的關注和科普都很少,很多人得了這個病不知道而已。導演都是主旋律嘛,要不悶聲發大財嘛,連平常人都難理解的病,這些鎂光燈下的導演哪能看到想到呢?


個人覺得是因為中國人都很忙,生活壓力也很重,我們考慮的還是如何買房結婚養活一大家,但是國外的物質水平已經很高了,像我前男友,是個荷蘭人,就有抑鬱症,因為他每個月從政府那邊拿錢,完全夠他用,他也不用管父母,所以每天就很迷茫。總而言之,你心裡有奮鬥目標的時候抑鬱症發生概率就低。如果有一天我們不用關心明天有沒有地方住,孩子能不能上好學校,也許我們的抑鬱症患者就會多起來,我們對他們的關注也會多起來


因為導演和編劇大概都不知道抑鬱症為何物吧。再說了,他們有這能力挖掘這種深層人性的東西么?


很難拍吧。滾蛋吧,腫瘤君。你能看到她掉發,看她無意識的暈厥。身體特徵明顯了,才能配上心理戲。抑鬱症在正常人眼裡,明顯是一個成年嬰兒在作死,怎麼頹廢怎麼來。誰會喜歡看…


抑鬱症已經被某個特殊群體壟斷了, 爾等閑人得不起.


推薦閱讀:

肝炎分哪幾種?傳播途徑都一樣嗎?
是不是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都不同?怎樣測試自己真正需要的睡眠時間是多少?
肚子經常受涼引起腹瀉,怎麼辦?
國內有哪些水平高超的中醫大師?怎麼找到他們?
量血壓時,在手臂上綁的鬆緊影響測量結果嗎?

TAG:電影 | 心理學 | 抑鬱症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