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喜歡京劇,覺得京劇好聽在哪裡?

我之前跟曹夢迪同學討論時候說

「只是覺得旋律單調了...如果只聽故事我就有興趣聽下去,可是在沒有詞,放在mp3裡面聽的時候我就聽不下去了...你呢?你是怎麼被吸引的呢~」

我對京劇有興趣,也看過了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139338這個問題。我主要還是對故事和舞台化妝感興趣,想了解或者喜歡上京劇~因為聽樓下老大爺們哼哼的時候又覺得很好聽=.=好奇怪~

也請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京劇的自己的感覺或者故事,或者推薦一些好的片段,各種都可以~

看了大家的答案,我覺得一個好東西,放在哪裡,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契機,不需要很多的理由,就會喜歡上它,謝謝大家的答案=w=

我不知道我像這麼看似「敷衍」的總結對不對,我覺得這個和喜歡音樂一樣,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心境聽都會感覺不一樣,如果喜歡上了算是一種「緣分」吧。我覺得大家的故事很美也很有趣,所以我不會帶著包袱抱著研究的心態去聽的=w=


謝邀。如此,就把我的知乎上的第一次留在這把。

我可以說,我不喜歡京劇嗎?是的,小時候學習京劇完全是父母的意向。我完全都不明白京劇是什麼,老師教什麼我就學什麼。那時候也沒有考慮過未來,沒有想過以此為業,更沒有什麼藝術的傳承人之類的責任感。等到上中專學習京劇的時候更多的時想著怎麼改行,因為你越深入的學習它,你越會發現它很苦很難。當然,任何行業都很難。但是,我要說的是,京劇很中國的文化是一脈相承的,之所以現代人看不懂,或者沒興趣。是因為我們已經被西化了。我們不僅看不懂京劇,也看不懂老祖宗留下的任何東西(巧的是,昨天正跟導演班的同學爭論武術到底是真的假的,他完全是西化的眼光,同樣是看不見的東西,他寧願相信外星人,銀河系之外的東西,他也不相信武術的厲害,他覺得武術里那些所謂的扎馬步,別人推也推不動時不可能的,違反物理現象的。無奈之下昨天跟他比划了一下,相信了)。中國的傳統思想,都被所謂的唯物主義替代著,打壓著。可是,我要說的是,看不懂,或者沒興趣,不是因為他不好看,而是因為你看不懂,這是我們的責任,不能怪任何人。京劇是中國戲曲的一個劇種。他是戲曲的孩子,京劇的程式手段是古而有之的,它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創新。我們京劇拿現成的用而已。當你知道一個演員手上拿的道具,是一輩輩老先生傳下來的時候,當你看見演員穿的服裝,是清朝就有的時候,(而我們的服裝都不可以下水,完全是靠疊,疊又很有講究,屬於京劇一個專門的門類)當你有一天,突然理解了所有的程式動作是,你會發現是如此的精彩,那些把子(就是舞台上的打鬥),看似是兩個人打,可是你們知不知道,他其實是一種配合,我們講究「喂」,好的下把(就是最後打敗的那位)「喂得好」,上把會非常舒服,觀眾看起來也特別逼真!打鬥時也講究分寸,我們每天枯燥的練著一招一式,連得不僅是優美的造型,連得更是連自己的手指尖也可以控制自如,在打鬥中,眼看就要全力打到對方了,可其實在碰到對方之前力氣就已經消了。當你聽見一段唱腔的時你覺得不好聽,可是你知道「宮商角徵羽「嗎?你知道」十三轍「嗎?你知道」工尺譜「嗎?你什麼都不知道時你怎麼去評判一個東西的好壞呢?如果你想說:唱的太拖拉,沒有節奏啊!可是你連這些基本的都不了解,又何在基礎之上的節奏呢?有些人迷戀架子鼓的速度,那你們知不知板鼓的速度是多少呢?當你了解他之後,你會對中國的文化肅然起敬。感嘆「一花一世界」的精彩!

所以,你可以不懂,但是不能因為不懂就說他不好。對不起說到京劇有些激動。跑題了!權當看個熱鬧吧。


只談 聽 的部分。

戲曲曲藝與流行音樂相比,追求 韻味 是一個特點。對比流行音樂和西洋歌劇,韻味是個更曲折的東西。這個和國畫、書法都是通的。腔調上更喜歡曲折還是直接,這是一個選擇。

更像歌兒,韻味就可能弱一些,比如京劇和黃梅戲,京劇的梅派和張派,京韻大鼓劉派和駱派。但這是兩個尺度,不是對立的概念,不是絕對的此消彼長。

另一個因素是唱詞。在唱詞的內容上也會 曲折。戲曲唱詞中直接唱 我愛你,甚至提愛情意的 愛,遠比流行音樂少得多。中國的傳統不是直白的,是含蓄的,賦比興嘛。曲折的曲唱曲折的詞,形式和內容是一致的。

拿我自己舉例子,原先失戀的時候經常夜裡睡不著,聽戲,楊寶森的 文昭關,這東西勾著你的情感在心裡轉。另有一天聽到蔡琴的 大海,當時就綳不住了,掉眼淚。後來再聽就沒有那麼強的感覺了。更想宣洩還是沉澱,這也是一個選擇。

根兒上說還是個選擇,或者說取向的問題。


《霸王別姬》

之後就開始聽,慢慢開始學。高考因此把志願從上海改到北京。課餘時間跟著前輩學,一無所有零基礎起步,開嗓吊嗓練步法練身段,去後台京劇院電視台拜訪大家名流,還有機會披掛勾臉上台演出(當然只是票友水準而已)——現在想來宛如一夢。

工作之後就沒時間花在唱戲上了。在國內的時候還能常去各演出捧場,北京的劇院戲台幾乎都去熟了。後來出國,環境所限,戲就沒得看了。有日去公園,見一清瘦老人放著唱段獨自拉京胡配樂,上去攀談幾句。他興緻勃勃地改調陪我唱了一段《醉酒》。路過的老外都紛紛好奇地看我們。那時真有「這才是人生難預料,回首繁華如夢渺」之感。


我是因為工作接觸的戲曲,從剛開始的極度反感到現在已經沉迷其中。我覺得你可以從一些經典名段入手比如程派的<鎖麟囊>春秋亭 、當日里好風光、一霎時等等。

梅派的<貴妃醉酒>海島冰輪、<穆桂英挂帥>猛聽得

荀派的<紅娘>叫張生

四大名旦的代表作聽了一點點之後可以開始聽聽張派的<狀元媒>

老生戲我了解不多但是<空城計>和<上天台>我覺得特別好聽

真正靜下心去好好聽一段京劇 ,其實特別有味道。京劇的魅力在於含蓄和穩當, 那些咿咿呀呀每一個拖腔和轉音都是大有講究的。我剛開始聽的時候發現1分鐘才唱了一句、唱了十分鐘了楊貴妃還沒走到花園,感情那十分鐘唱的是沿途景色,節奏太慢了!現在生活節奏太快、根本靜不下心來,別說聽段戲,好多人連聽媽媽說幾句話都不耐煩。這樣你肯定欣賞不了京劇的美,慢慢來,一天聽一點明天一定好過今天。

京劇中很多戲詞寫得非常棒, 比如程派的<鎖麟囊> 一霎時選段

[我只道鐵富貴一生註定 卻不知人生數頃刻分離 想當年我也曾撒嬌使性 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塵 這也是老天爺一番教訓 他教我收余恨免嬌嗔 且自新改性情 休戀逝水 苦海回身 早悟蘭因]

這是一個落難的大家閨秀感懷身世的一段唱,最後一句一下擊中我 寫的太好了!

還有京劇曲牌<夜深沉>非常好聽!我以前喜歡聽琵琶,認為它既可以纏綿悱惻又有錚錚鐵骨之聲,後來我聽到了評劇樂隊里的笛聲,悠揚歡快也特別好聽。直到我聽了夜深沉,我發現京胡才是媚到骨子裡,太有味兒了!比起來琵琶就像青樓女子始終有些輕浮京胡才是大家閨秀美的有厚重感。

自己的一點點感受,說的不專業讓大家見笑了。


南方人,小時候對京劇絲毫不感興趣,即便是「國粹」,喜歡聽歌,中外流行都先後涉獵。

喜歡上京劇,關鍵是因為被角兒吸引,深陷其中。

然後開始根據流派延展開來,梅-程-馬-譚-楊......

聽聞上世紀初葉才是京劇的鼎盛時期,後生小子不勝唏噓。


我來答!讓戲曲界第一八卦小天後來答!!(大霧)

我覺得沒有家庭影響的筒子很難愛上傳統戲曲,因為衣服妝容很怪很可怕(我給身邊同學洗腦時收到的反饋(?_?))

我是因為從出生就只聽京戲…囧…覺得和流行歌曲一樣正常,一種藝術形式罷了,但是我沒有喜歡上。那時候的答主還徜徉在資本主義藝術的海洋里不能自拔~啊~~

呃,咳

後來喜歡看老舍,看葉廣芩,為了見賢思齊,在藝術審美上和先賢步調一致,我開始一點一點搜京劇看。

因為本身就不排斥而且也記住很多劇目很演員,就從李勝素下手了。

嗯,素團扮相不錯啊,嗯,不錯,不錯。

啊!!什麼!!世上竟然有李維康這種神一樣的存在?!!

啊啊啊嗚嗚嗚我要燈神簽名!!!

天啦嚕,杜近芳還沒死_(:3」∠)_

好吧,我從開始的追求藝術上越走越遠然後開始暴露八卦本性了…

然後,就在我瘋一般的飛來飛去追史姐姐被鄙視後…

有一天八卦小天后決定研讀京劇論文和戲曲評論——啊!原來戲能這麼看!天啦嚕,這裡這麼有研究,原來大家都這麼用心。

後來,我終於從看臉党進化為聽聲黨了。

京劇,是一門藝術。是無數前輩嘔心瀝血澆灌出來的藝術。值得細細品味的閱讀理解,值得跪著聽完的藝術享受。

然並卵,九斤老太說得好,一代不如一代了(?_?)

可是,每次我這麼說的時候總有一堆人來罵,畢竟九斤老太本身就是個反諷角色,所以就不要趕過來罵咯

我覺得付佳也不錯哦。推薦。

然後一堆很有希望的青年演員都去教書了什麼鬼…


因為我姥爺。

姥爺喜歡京劇,在我幼時教我識字都是寫了大段唱詞裱起來掛著,唱了給我講其中典故~甘露寺、空城計、四郎探母、蘇三起解、鎖麟囊、游龍戲鳳、打漁殺家……唱一句講一句,唱完一遍我就都記住了。

學著唱給姥爺聽,他特別高興。

好多聽了一段不過癮,大點主動找來DVD陪姥爺一起看。學校有表演還唱上一段。

後來姥爺去世了。把喜歡聽京劇的愛好留給了我。我算不上發燒友,翻來覆去愛聽的都是姥爺教過的段子。


一種味道,比白話力量多了。


打小聽,習慣了……


說實在的,在不同的時候遇到這個問題,我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

第一階段。

十多年以前,11頻道把我帶進了京劇世界。當時的11頻道還沒有像現在這樣被電視劇和單調的劇目充斥,我最喜歡看的是《跟我學》,認識了好些當紅的演員,學了幾個唱段,還認真的做筆記來著,當然學的效果那就……了。而且當時並不覺得行當有什麼,電視播老生我就跟著唱老生,播花臉就唱花臉,青衣花旦也都模仿過,哈哈~好歹知道了什麼字上口、西皮二黃都有啥板式這些基本知識。

如果那時看到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旋律很有規律,不用費心就容易記住(也許只是流水和快板),我喜歡!可以通過看戲了解歷史故事,我喜歡!

第二階段。

後來,看的戲多了(還是要感謝空中劇院的),同時也被11頻道洗腦多了,年少無知的我認為於李孟趙是最好的京劇演員。特別是,於院的聲音真的是挺悅耳的(雖然後來我終於意識到這種「永遠都悅耳的」聲音可能並不適合京劇)。這時我已經過了欣賞劇情的階段,最喜歡聽那些經典的唱段,但是還沒有清晰的意識到派別的區分。記得有一次什麼演唱會,朱強用馬譚楊奚等好幾個派的特色唱了一段紅鬃烈馬,我只覺得很神奇,但對於這些派別的區別還是含含糊糊的。

此時對於京劇的喜歡,更多的是因為喜歡它的唱腔,喜歡它的程式化。而且我發現唱戲的時候,人們的音色和日常說話有很大區別,尤其是老生,同一派別的往往音色也很相似——這一神奇的體驗也讓我躍躍欲試。

第三階段。

在網上看到很多人批評於院的「美聲」唱法,於是去了解了一些東西。應該說這一階段才算對京劇真正有了一定的了解,什麼板眼、音韻、過門哪,慢慢才懂了一些皮毛,摸索出點經驗了。也開始聽老唱片,倒序著從50年代的聽到20世紀初,楊寶森、余叔岩、譚鑫培等等。老唱片比較稀少,於是也學會了仔細品味,這一句是什麼腔,那一句有幾個嗽。這時候聽錄音,一段3分鐘的錄音我能聽上一個月。

直到現在吧,還是處於這個階段。現在要說為什麼喜歡京劇,我想,京劇是一個需要靜下心來欣賞的玩意兒,尤其是像余叔岩、楊寶森等前輩的錄音,每聽一遍都會發現新的體驗,越聽越佩服。當然啦,也會去看現在的演員演的戲,畢竟在現場聽戲挺過癮的,氣氛熱烈嘛。

PS: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不怎麼聽歌了,而且現在聽戲聽出了後遺症——聽歌的時候總覺得字兒都唱倒了,彆扭得很^_^


年輕人很少有對京劇感興趣的,一開始我也不例外。後來陪著長輩聽戲劇,慢慢發現了其中的魅力。

最初聽的並不是京劇,而是黃梅戲《天仙配》,韓再芬主演,當時韓再芬還不到20歲。

開場的劇情是玉帝大宴賓客,七個仙女打算偷偷遊玩一會兒。一句「何(huo)不到人間遊玩一會兒?」,從說這句話到七仙女一起去人間,整整折騰了至少一個小時啊!節奏如此之慢,當時我幾次要崩潰了,只是因為陪長輩,才幾次強打精神,硬著頭皮看完了....全劇大約4個小時吧,記不太清了,至少有3個小時。

收穫也是有的,那就是黃梅戲調子舒緩,能夠讓人放鬆緊繃的神經。自己年輕的時候急功近利咄咄逼人,黃梅戲能讓我鬆弛下來,這就是它的效用所在。

後來看了京劇的《龍江頌》,有了黃梅戲的經歷,一點都不覺得節奏慢。當時已經經歷了很多事情,沒有那麼急功近利了,心態平和了很多,所以這次更多地是從一種藝術的角度來看待京劇的。樣板戲的唱腔/調子非常優美;作為一個樣板戲,雖然有些政治內容,但是題材接近生活,內容乾脆利落,演員技藝精湛,讓老百姓喜聞樂見,可見創作團隊下了很多功夫:感覺非常好。

個人對樣板戲的喜愛和認可遠遠大於傳統京劇。傳統京劇各種臉譜/服飾/流派雖然是「國粹」,但是這些題材距離當今的時代實在是太遙遠了。樣板戲選材貼近時代,文風乾脆利落,單純從藝術的角度來說,個人覺得是一次成功的革新。

樣板戲雖然是一次創新,但是唱腔曲調繼承了傳統的京劇,這可能是保證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吧。創新是重要的,但是繼承老一輩藝術家沉澱下來的精華同樣重要。

但是很遺憾的是,樣板戲至今40年了,在新的時代一直沒有新的「樣板戲」出現。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的劇目中,傳統的京劇劇目佔了壓倒性的比重。每每想去聽戲曲,一看到曲目就喪失了興趣。

沒有新戲的出現,可能出於如下原因:

1,創作成本的高昂。

樣板戲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與投入是分不開的。樣板戲的創作幾乎集中了全國的力量。這麼大的代價,在現在是難以想像的。

當時兩台彩色攝像機,就有一台專門為樣板戲服務。年畫《打虎上山》就是從若干張照片中選取出來的。攝影師為了選取角度,從各種角度--躺卧坐起--拍攝,不計成本,只要效果。

在網上看了一個小故事:

毛澤東分別在1964年和1967年觀看了兩次,並接見全體演職人員。毛澤東對《智取威虎山》總體上是肯定的,但同時也提出了自已的見解,認為反面人物的戲太重,音樂形象不足,生活體驗也不夠。要加強正面人物的唱,不要把楊子榮搞成孤膽英雄。毛澤東還為「智取威虎山」改了唱詞,原來第五場「打虎上山」楊子榮一段重要唱腔中「迎來春天換人間」一句中的「春天」二字,毛澤東覺得不好,改成「春色」。另外第九場參謀長的唱詞有「整戎裝」一句,毛澤東改為「整行裝」,認為這樣通俗易懂。

注意這裡修改的原因是「通俗易懂」。藝術本來就是要面對大眾的,為老百姓服務啊。老百姓喜歡才是真的好。一旦脫離了老百姓,再怎麼高雅都是扯淡。

總而言之,這樣的投入是現在的京劇團難以做到的。

2,創作成本的相對高昂

即使不與樣板戲相比,與其他的藝術形式,比如相聲/小品相比,京劇的創作成本也是非常高昂的。

這就直接導致了新劇本的數量寥寥,而沒有數量,就不會有質量。

從這個角度來說,流行歌曲可以說是相對成本非常低了,所以歌手層出不窮,有了數量,再加上商業運作,難道會沒有質量嗎?

3,誰來看新戲?

即使創作了新的劇本,那麼誰會來看呢?京劇這個生態圈相對來說有些封閉:演員隸屬於京劇團,受行政體制的制約;內部的氣氛更偏向於繼承而不是發揚。

就拿流行歌曲來說,歌手會在自我介紹中標榜自己是哪個大師的弟子,哪個流派的繼承人嗎?不會的,唱得好不好,市場說了算。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京劇去行政化,會不會煥發勃勃生機呢?

我感覺不會的。因為其高昂的製作成本,無法與相聲/小品/流行歌曲/影視劇等藝術形式相抗衡。京劇會逐漸式微,這恐怕是一件無可奈何但又難以改變的事情。

如果有一天京劇消失了,那是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呢?

我覺得不能這麼說。新文化的誕生往往伴隨著舊文化的消失。秦始皇「書同文」對其它各國的文化難道不是一次打擊嘛,但是有了統一的文字,迎來的是文化在新的高度上的繼承和發揚。

目前推行的普通話,對於地方劇目何嘗不是一種挑戰。粵劇就面臨這個問題,大家搜索一下粵劇團長倪惠英的一些觀點就能明白。

但是推行普通話的好處還是顯而易見的,至少利大於弊吧。

如果京劇消失了,那也僅僅是從大眾的視野中消失,而不會真正地消失。其唱腔和音樂會以別的方式被其他的藝術形式繼承下來。

從詩經/楚辭,到唐詩宋詞元曲白話文,中國文化生生不息,從來沒有一種文化形態能夠長期左右潮流,也從來沒有一種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形態會被歷史的長河所拋棄。舊的文化形式被新的所取代,新的文化形式繼承並發揚舊的文化形式:如是而已。


我是因為無意中看到《鎖麟囊》里的一段唱詞,當場被吸引住了:

這才是人生難預料,不想團圓在今朝。

回首繁華如夢渺,殘生一線付驚濤。


語言和聲音吶。我還從沒見過有另一種藝術形式,不管中國的還是外國的,能單純把聲音和語言做成這麼漂亮的形式來給人享受的。相聲當然也是語言類,但發展年頭畢竟不夠,而且傳代太少,後繼無人。京劇則不然,它的背後是中國發展了近千年的戲劇攢下來的精華,不說它的扮相,化妝,程式,內容,規矩已經相當完美,單就其語言本身來說,演員的「嗓子」就已經發展的相當完美了。京劇為什麼那麼多流派,就是眾多老藝術家為了滿足各個人群的聽覺需求,為了讓人聽著更舒服而進行了一代代的積累和改造。所以聽著那個聲音就覺得舒服啊,是那種和煙癮很像的東西,剛開始可能覺得聽不懂,嗓子啞之類的,但聽多了就上癮了。再聽,就覺得舒服,帶勁兒,聽了讓人安心。


演戲的瘋,看戲的痴。既然是一種「痴」,就不好說是為什麼喜歡,也說不出究竟怎麼好。

我只有這樣的感受,鑼鼓經一響,渾身毛孔便通透,一段西皮原版下來,便如古人「醉茶」一般,腋下習習生風……

這韻律和程式對我的吸引恐怕是寫在血液里的,我不是說我家人有從事戲曲工作的,我的家人和朋友,很少對戲曲感興趣。我只是覺得作為一個傳統文化愛好者,沒法不愛京戲。


我從小跟著姥姥姥爺長大~感覺跟著老人長大的孩子都有聽戲的體驗,而我小時候其實很討厭京劇的,覺著妝面很花,唱腔又或許厚重,而崑曲越劇評劇多美啊~但是有一天,我聽到了沙家浜。。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喜歡那麼紅色的戲,一閑下來那一句『司令,我雖然讀書在東洋』就不停的在耳邊回放,個人比較喜歡西皮,覺著弦子聲一響,整個人就跟舒服。難過的是,現在的年輕人好像覺著聽京劇很low.有一天同學拿我手機聽歌,播到京劇時我被群嘲。。這也是一件悲哀又無奈的事情呢~


京劇,念要字正,唱要腔圓,行要端,立要穩,故事是懲惡揚善,下的是苦功,守的是規矩。讓孩子學點懂點中國藝術,好過模仿矯揉浮誇的所謂明星。再一個,京劇的唱詞唱腔,身段武打,文武場包括服裝道具所有的一切,是任何藝術無法對比的


歌劇好聽在哪裡?

搖滾好聽在哪裡?

梵谷(以及所有的現代派)的繪畫好在哪裡?

意識流小說好在哪裡?

時裝好在哪裡?

古董好在哪裡?

綜上,這些東西被稱作「文化」,京劇首先是一種文化現象。

作為一種現象,它就是客觀地產生了,然後客觀地發展,於是就客觀地擺在那裡,有些人會欣賞它,有些人會唾棄它,如此而已。

文化現象,顧名斯意,它不在於其表象,而在於其所承載的內涵。

古董,一個瓶子而已,一個硯台而已,一個破不拉基的銅塊子而已,好在哪裡?(如果你跟我說,好在他們值錢,那您就別往下看了,敢快關了這頁,哪涼快哪歇著您哪,我受不了這味兒)好在它們承載著歷史的信息,從中能看到古化的生活、古人的情趣、文化的變遷等等。收藏古董就是收藏文化,是一種情趣。

西江月罷,書歸正傳。正傳只有一句。

京劇承載著中華文化,其腔、其韻要細細地品味。國人性格中的百轉千回,激揚無奈都暗藏其中,需要時光的雕琢才能挖掘其中三昧。

為什麼只有樓下的老大爺哼唱才好聽呢?

蓋因他在用生命的體驗去詮釋。那一刻,是他生命中的歡樂與辛酸凝成三兩句隨意的小調展現給世人,他無需有人傾聽,是他對自己內心的哼唱。這不是表演,這是藝術。

李敖說,他今生不回北京,因為北京不再是他兒時記憶中的印象。表象的變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傳承的中斷和消失。


曲為戲骨,詞是戲魂。詞曲合一,驚為天籟。感動於京劇雍容與靈氣合為一體。比如《鎖麟囊》,每一段都有可以討論的地方。格外喜歡「春秋亭」和「三讓椅」一段。「在轎中只覺得天昏地暗,耳邊廂,風聲斷,雨聲喧,雷聲亂,樂聲闌珊,人聲吶喊,都道說是大雨傾天」,突破一般句式的規整,節奏感鮮明,但似琵琶泠泠低語,珠玉琳琅。還有幾段以文采著稱,便如水墨點染,不一而足。


我們為什麼要聽戲

從前在學習馬斯洛的時候,知道他有一個「需要層次」的理論,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了五個層次。學完以後我一直在琢磨,聽京劇屬於哪一個層次呢?想了很久也沒有答案,一次無意去圖書館看書,才知道馬斯洛後來把他的需要理論發展了,從5個發展到了7個層次。

聽京劇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美好事物欣賞的過程,所以應該屬於「審美需要」,從這個角度看,聽京劇似乎是人的一種需要,當然一個人不聽京劇並不能說明一個人不懂得審美。

我上高中的時候有了這種審美能力,在這之前,我討厭京劇,咿咿呀呀的沒個完,唱了什麼玩意兒也聽不懂,關鍵是嫌它吵得慌。我相信,今天有很多人談到京劇的時候都會有這種感覺,所以當別人問我為什麼喜歡京劇的時候,我更願意解釋對方為什麼不喜歡京劇,因為我也曾經經歷過不喜歡,能夠感同身受。

後來就喜歡了,完全是機緣與巧合。我上高中的時候有個相聲團體和電視台的關係特別好,這相聲團體里的好幾個演員「柳活兒」都不錯,唱出來的腔調很好聽,後來電視上還播了一次這個團體演的相聲劇,真好聽,算是我第一次認真的聽京劇。想起來也覺得很有意思,第一次認真聽的京劇竟然不是京劇演員唱的。

於是乎慢慢開始了解和關注京劇,越聽越喜歡,因為一旦聽明白了,基本就戒不掉了。後來發展到經常去劇場看戲,就再也割捨不了了。我記得第一次去劇場看的戲就特別棒,康萬生的《探陰山》、孟廣祿的《赤桑鎮》、鄧沐瑋的《將相和》三出折子戲,《探陰山》康萬生剛唱完第一句導板,叫好的聲音差點把劇院的頂子掀了,那種震撼是很難用語言形容的。

後來去劇場聽的越來越多,印象深的有梅葆玖譚元壽和葉少蘭的《御碑亭》、張火丁的《鎖麟囊》、李勝素的《太真外傳》、譚正岩出科的那次《四郎探母》、尚長榮于魁智的《群借華》,每聽一回好戲,都夠琢磨好幾天,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看的戲裡,有的因為時間長記不清了,有的還需要演員打磨,最近看的戲裡印象最深的是李勝素的《太真外傳》,這個戲,只要演員的實力足夠,怎麼唱都好聽,唱腔早已被梅先生打磨得剔透了,處處有新意,卻處處都梅韻十足。

再者,這個戲漂亮,李勝素的扮相自然不必說,《仙會》的那一場,深黑色幕布點綴繁星,舞台正中偏後一輪淡花青色的月亮,左右各站六名仙女,氣韻十足。楊玉環從月宮中現身,二黃導板後接回龍,人物出現在飄飄渺渺的雲霧中,仙氣十足。行頭也美,月白色的長衫,花青色葉子和淡粉色花朵鑲邊,再外罩一層透明羅紗,起舞蹁躚,想不美都很難。想必李勝素為這齣戲也下了大功夫,纖纖玉手,輕持拂塵,隨著過門搖曳生姿,據說梅蘭芳戲裡的很多身段是從古畫仕女的身姿演繹來的,李勝素的描摹很得真傳,結尾一處輕甩拂塵,靈動俏皮不失莊重,確實達到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的境界,美艷。

如果《太真外傳》的美屬於驚艷,《牡丹亭》的美就是極致,這種美讓人窒息,根本不能用語言描述,只能想起一句詩來形容,回眸一笑百媚生。這種美,只有在戲裡能夠看得到,人都是追求美的,有些美是文字功夫,有些美是表面功夫,稍有味道的是底蘊上的功夫,戲裡的美是與人性的契合,這種美,是沒有辦法超越的。

沒時間去劇場的時候,就聽錄音,閉著眼睛聽。聽梅蘭芳的《挂帥》、聽余叔岩的《失街亭》、聽馬連良的《借東風》、聽裘盛戎的《草橋關》、聽楊寶森的《文昭關》。

好聽的戲都是悲戲,李少春的《野豬林》,悲愴得根本沒辦法抵抗 ,「彤雲低鎖山河暗,疏林冷落盡凋殘」「望家鄉,去路遠,別妻千里音書斷」,這種悲是從腔兒里透出來的,一個人的悲憤、無奈、痛苦表現到了極致,沒有經歷過這些的人,也會感受到那種發自內心的絕望,聽戲實際聽的是人物,是經歷。

同樣算是悲劇,《鎖五龍》聽的卻是痛快,而且必須聽方榮翔的。「號令一聲綁帳外,不由得豪傑笑開懷。某單人獨一騎我把唐營踹,只殺得兒郎叫苦悲哀。遍野荒郊血成海,屍骨堆山無處葬埋」想也能夠想到那種酣暢淋漓,放手殺賊的快感,聽戲聽的是痛快,是解脫。

當然,聽戲聽的更是一種味道。同樣的一齣戲,不同的人來演繹,味道往往完全不同,同樣的《白蛇傳》,杜近芳的這段兒,又到了一種極致。

出場的幾句搖板,目測當代的演員里絕沒有能唱出這種味兒的。頭一句「離卻了峨嵋到江南」就渲染了這段兒搖板的整體情緒,「離卻了」這三個字兒唱得美極了,「卻」字有意的延長,「了」字直接把聲音拔了起來,「江南」兩個字咬的若虛若實,整句話聽起來起伏非常舒服,那種見到江南美景的喜悅被完全唱了出來,虛虛實實,少一分顯得不足,多一分就過了,這種味道,絕了。

接下來的幾句話也都飽含了心思,「竟有」兩個字不光唱出了喜悅,還唱出了一種喜出望外的感覺,「美麗的湖山」接得非常俏皮。後面幾句直接唱景兒,彷彿讓人置身西湖,很難用語言形容出這種強烈的美感,她沒有一樣一樣的誇讚,而是直接用唱腔把你領到現場去看,「波光」那兩個字唱的真讓人醉了,「緊傍著三潭」處理的非常俏,「楊柳絲」的「絲」字兒一下子就唱出了柳絲搖曳的那種狀態,而且「把船兒輕挽」交待得非常生動,真能讓人在心裡看見柳絲隨風擺動的那種狀態,船也不是一般的船,杜近芳把「船兒」兩個字唱的特別美。這段兒搖板里最獨特的就是「春寒」倆字兒,經她一唱,完全不讓人感受到生硬,和前面的景完全融在一起了。

「雖然是叫斷橋橋何曾斷,橋亭上過遊人兩兩三三。」這兩句其實從詞兒上來看顯得很平,但是聽起來卻一點不顯得單調,反而把人從單純的景色里引導了出來,增添了很多生氣。最後一句,非常完美的把這兩段兒搖板收住了,讓人久久回味。不能不提,京胡的配合也恰到好處,琴拉的特別舒展,水乳交融,韻味十足。

人都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其實看戲的人最精明,看戲的人心裡都有兩個世界,一個現實的,一個戲裡的。

看戲是一種需求,不光審美需求,更是一種生活調劑。有一回我從單位里出來,車開到一半開始下大雨,視野一片模糊,趕緊把車停在馬路邊,正好車裡放著葉盛蘭的《白蛇傳》:

適才掃墓靈隱去,

歸來風雨忽迷離。

風吹柳葉絲絲起,

雨打桃花片片飛。

百忙中哪有閑情意,

留下避雨怎相宜?

許仙掃墓歸來,內心凄惶,偏偏又趕上大雨傾盆,於是有了上面那段唱,初品覺得唱詞極佳,仔細再品品,許仙是很傷感的,尤其一句「百忙中哪有閑情意」,大雨天坐在車裡聽,真是迷醉,可惜的是許仙后來「一霎時湖上天晴雨淡」了,我路上的雨卻越下越大。

沒有人能否認京劇的低迷,劇場里看了那麼多次戲,基本放眼望去都是滿頭白髮的人。趙燕俠的傳記里寫過這麼一段:譚元壽請趙燕俠吃飯,席間譚問趙「京劇還有救嗎?」趙燕俠很久沒說話,眼睛看著天花板,眼裡含著眼淚,「哎……」長舒了一口氣,含含糊糊地說了一句:「沒救了……」

儘管如此,我還是願意走進劇場,伴著有節奏的鑼鼓點,看著大幕被拉開。借著戲裡的眼光,能看到現實世界裡的美,現實世界的感受,帶到戲裡去品味,又有別樣的味道,誰說看戲的是傻子呢。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萬小宇」 微信號「yimingwqnxiaoyu」


有人曾經問我為什麼會有京劇。

我僅憑我的觀點來說,當時的人們沒有錢去讀書,沒有辦法了解到更多的文化更多的歷史。就算有錢去買書,可是能看懂的人也是寥寥無幾。京劇憑著他的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特點傳授給人們知識。

有人說京劇是國粹,人人必須喜愛他。

但僅憑國粹這個稱號我覺得不足讓人喜愛它。

如果有一個東西,把歷史和現在進行貫通,抨擊或讚揚現在的某些事物,在不錯改歷史的前提進行對現在進行聯繫是最主要的。

京劇可以完美的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喜歡京劇。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最近瘋傳的環衛工呼籲少放鞭炮,可以早回家這件事情?可否深層次論述一下?
你會支持春節期間全面禁放煙花爆竹嗎?
伍仁月餅為什麼被嫌棄?
關於中國歷史上的吃人事件?
說句誅心的話:如果當年日本打下中國,那麼我們現在是不是認為作為日本人的我們才是中華正統?

TAG:京劇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