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要稱自己有抑鬱症?


我一般不喜歡說自己是抑鬱症,社交媒體,各種各樣的地方,我不會把這個標籤擺在最顯眼的地方,但我一般一定會在末尾補充一句。

要說為什麼,因為之前就是有太多人不把它當回事。

無論是家人,學校,還是別的什麼地方,對待我的痛苦只給出了幾字的評價,矯情,做作,演,不去當演員可惜了。

這種感覺,即使到現在也能能回憶起來。

而諸位答主,你們讓我覺得這個可悲的世界還是沒有改變多少。

我割腕的傷口已經很舊了,淺淺的一道,但是仍然很容易辨認,自殘的傷口,即使是夏天也會用長袖遮起來。

我不知道要做到哪種地步來隱藏自己。

說自己是抑鬱症,就會是做作,表演,裝的;而不說,就要讓人肆意去重新割開傷口,而且還要表演得像沒事人一樣。

到底怎樣才是表演?怎樣才是做作?

「你手上怎麼那麼多傷啊?」

「你怎麼總戴著口罩啊?你怎麼不說話啊?」

「你怎麼總是一幅不開心的樣子啊?」

想讓我怎麼回答?我應該怎麼回答?我到底怎樣回答才好?

明明傷害著我,卻還是一幅無辜的嘴臉,自以為是正確的,就嘲諷著那些還在受苦的人們。

「他呀,裝的吧,哪有那麼多抑鬱症?肯定是裝的。」

「抑鬱症?誰還沒有點抑鬱的時候,忍忍就過去了,怎麼就他這麼矯情呢?」

「我今天心情也不好了,我也抑鬱了,是不是我就可以當借口要別人照顧了?」

每一個文字甚至連標點符號都像刀子一樣扎在我的心裡,提醒著那幾乎無法描述的黑暗過去。

竟然是大義凜然地說出,竟然是普通地說出,竟然沒有絲毫虧欠的感覺,竟然沒有絲毫愧疚的感覺。

潮流,趕時髦,表演型人格,不思進取,中二病,裝的。

非常好,這樣人們,是最正確的。

我記住了,那下次別人問起來,我只好說,我是假的抑鬱症,裝的那種,就是很中二地趕時髦的抑鬱症,那幾個傷疤都是為了潮流來的,你看我不高興?哪沒什麼呀,誰還沒個不高興的時候。我怎麼在天台上?當然和諸位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是不是只有徹底與世隔絕了,是不是只有真正地死去了,才會承認我現在遭受的痛苦?是不是只有血濺到你臉上了才知道疼?是不是血流乾淨了才知道會死?

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抑鬱症,你那麼厲害不去當心理醫生可惜了,還要什麼心理醫生專業啊,抑鬱症都是裝的,都是為了趕潮流。

我這答案一出,有的人肯定說我有病,對號入座,自己找罵。

真是一點活路都不給呢。

======================================================================

之前打字的時候比較激動,有些話說的重了,但不太想修改了。

感謝評論里鼓勵、支持的朋友,也希望同受痛苦的人有一天能迎來陽光。


渴望遇到一個能感同身受的人和躲避「透支」的責任!

似乎每一句「我有抑鬱症」都包含了太多太多的期待,期待被關注,期待被理解,期待能有可以注入內心的溫暖,期待能有個人幫自己透口氣,壓抑已久的自我似乎能在這句話中得到充分表達。沒有誰很正常會給自己冠上「抑鬱症」的精神病症名詞,這句話的無奈和期待超出聽者的理解,也超過言者的理性!得不到需要的回應會有多少失望,其他答友已經透露的淋淋盡致!得到需要的回應會有多麼的輕鬆和信任,這是我(心理諮詢師)能經歷的。

其次是躲避「透支」的責任,「我有抑鬱症」,另一層意思是,現在的任務我可能無法完成了,現在的事情我不想再面對了,我需要休息,我需要為自己負責了。抑鬱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長久在做自己不喜歡、超負荷、自認沒有價值的事或社交,這意味著在承擔過度的外在的責任,一句「我有抑鬱症」,是為自己負責的本能!

可能還有很多原因,這兩個原因是我認為的主要原因吧。


題主修改問題了啊= =

那大家就當沒看到我的回答好了

關你屁事

我又沒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為什麼感冒的人可以說自己感冒了

胃潰瘍可以說自己有胃病

扭傷的人可以說自己受傷了

我有抑鬱症就不能說出來?

我說出來就是為了遠離你們這些人

遠離這些根本不了解就成天瞎逼逼的人

我就活該憋著然後一次次看著自己的傷口被人再隔開

忍不住哭還要被說矯情被說作給誰看


不管他到底是不是抑鬱症,只要要他跟我說他有,我就信。

人這種生物是喜歡矯情,但也別把人想得太壞,萬一你是人家最後一顆稻草呢。好歹拉他一把。

你有過那種實在受不了了這種暗無天地但又有很多阻礙死都死不了的時候嗎?這時候剛好出現了一個人,無論是誰,只想拉著他,說一說,好歹說一說什麼,因為,我快瘋了啊。

求你,聽我說。


抑鬱症患者看這個題心痛。


有些人在開玩笑,有些人真病了,開玩笑的人嘻哈兩句走了,病的人卻病的更凶。


暫且認為,題主想問的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沒有確診的情況下自稱有抑鬱症」,或者「為什麼很多人沒有抑鬱症卻自稱有抑鬱症」。

因為網路,賦予了某些疾病毫無關聯的「附加屬性」。

就像某些自稱有強迫症的人一樣,因為不了解,自以為完美主義,或只是看不慣雜亂的東西,就是強迫症,殊不知強迫症嚴重影響生活。

網上的所謂「逼死強迫症」,不但和強迫症毫無關係,還暴露了自己的無知,強迫症對患者是莫大的煎熬,對無知的網友,卻只是一種調侃。

這些人在自稱「我有強迫症」的時候,根本不知道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病,只是覺得好玩,別人都這麼說,不得個強迫症就落伍了,強迫症什麼時候成傳染病了?

不知道真正的強迫症患者,看到這些「假強迫症」,是該笑,還是該哭,或是面無表情,心中暗罵SB。

腦癱也是種病,卻成了智障的代名詞,讓很多人以為,腦癱患者都是弱智。

抑鬱症同理,很多人不能區分抑鬱情緒和抑鬱症,較長時間不開心,就自以為有抑鬱症。

這類人如果長時間情緒沒有改觀,還是去醫院看看,拖久了沒好處,精神病也是病,去看個病都說三道四的人,素質高不到哪去,何必跟這種人計較。

更多的人,覺得抑鬱症和文藝小清新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認為孤獨症患者都是獨行的天才,病名竟成為了拔高身價的標籤。

事實上,抑鬱症患者根本沒心情裝文藝,孤獨症患者也不是天才,而是有幾個天才,得了孤獨症。

或是情商低,經不起挫折的人,把抑鬱症當做借口,靠裝病掩飾自己的脆弱,對這類人,我想說一句話,你知道所有的抑鬱症患者,抗挫折能力都比你強嗎?

如果題主本意不是我理解的這樣,對這種人我無話可說。


因為得抑鬱症的人本來就不少啊。


在我父親拋棄我那段時日里我也是一度頹廢到陷入抑鬱

抑鬱症的人真的整天腦子裡只有一個字 死

那段時間我幾個朋友差不多日日夜夜守著我

我嘗試過好多種自盡的方法但都被阻攔了

兩天沒吃飯喝酒喝到胃出血

反正真的是很煎熬

後來接觸了我們這裡的一個公益組織我朋友帶我參加了兩場活動 , 當時冬天我們下鄉給那些貧困孩子送衣服鞋子什麼的, 臨走的時候一群小朋友圍著我口中不停的叫著我的名字, 有一個大概12歲的姑娘走出來不太自信的跟我講:姐姐 會長叔叔說你生病了 但我不覺得 你看姐姐你這麼漂亮還給我們送好吃的和衣服 ,姐姐你不會生病的。

然後對我咧嘴笑 那一笑真的暖的我心都化了 周圍的小朋友就一起喊:姐姐你快好起來吧 我們需要你。

那時候的眼淚真的特別崩不住了

結束這裡之後我們裝車打算離開 我坐在車上不舍的流著眼淚 , 一個小女孩墊著腳站在車窗向我遞了一顆棒棒糖說:姐姐, 我長大以後也要像你一樣漂亮一樣善良去幫助別人, 姐姐, 你多來看看我們好不好 ,我們會想你的。

說完這句小女孩哭了,那一瞬間我真的特別心疼

在哪以後我的性格變得開朗了很多


因為確實有大量的人長期體驗著什麼東西鬱結於心的心理狀態啊,恰好他們發出的聲音經常讓你看到而已。

我相信,真正去找醫生或者諮詢師做過專業鑒定的人只是這個群體的極少數。至少我就沒有做過。所以,我就沒有資格自稱抑鬱?所以,必須經過專業人士的認證才能使用這個詞?或許,我對這個詞的理解有所偏差同時在使用上不夠恰當;但,我有發出自己聲音的權利。從「字盡其意」的角度來說,既然我處於一種明確的狀態中,那麼就可以創造一個對應的詞來描述它。而「抑鬱」這個詞,確實非常的貼切。不然,造這個詞幹嘛?不然,難道我過去十年來精疲力竭以致渾渾噩噩的心理狀態都是矯情和笑話?

從字盡其意的角度,我們先來分析下「抑鬱」這個詞本身好了。抑鬱抑鬱,這個詞的重點不在「抑」,而在於「郁」,同理可以對標「躁鬱」這個詞。而「郁」這個字代表的詞是「鬱結」,描述的是一種什麼東西相互纏繞打結堵塞通道無法順暢發泄的情況,就像被堵塞的溝渠河道。由此展開,想到Windows系統因為部分代碼故障而陷入開機狀態,我就覺得「抑鬱症」這個詞真的非常到位啊。

而如果有那麼丁點的統計學基礎(百度也行),那麼應該知道「變數」分四類:定類,定序,定量,定比。在抑鬱這個議題上就是:有抑鬱,沒抑鬱;A的抑鬱程度比較高,B的抑鬱程度比較低;A的抑鬱程度是90分,B的是40分;A的抑鬱程度是B的兩倍。由此想說明的是,從抑鬱到抑鬱症,這是一條連續的光譜。或許很多人還達不到症的程度,但他們或深或淺或長或短地體驗著這種心緒。這些人里可能就包括讀這個答案的看客還有題主本身。當然你們是相對幸福的,沒有陷入這種狀態。

從最輕的狀態來說,「抑鬱」的入門級是「鬱悶」。比如面對或荒謬或操蛋的事實與邏輯卻又無話可說,「卧槽我竟無言以對」。從鬱悶和無言以對這個切口往下走,不斷地加深程度擴大範圍直至潛意識層面,就可以達到抑鬱乃至抑鬱症了:我知道有什麼不對但無法描述癥狀也指不出源頭,甚至我的表意識都沒有感受而是潛意識發出了強烈警報。於是我們可以這樣概括:當個體的心理敏銳程度和感知範圍超過所處環境的符號水平時,抑鬱就產生了;隨著差距的變化,從鬱悶到抑鬱症是一個連續的譜系。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抑鬱問題是一個認知問題,也是一個自我接納問題。就一個特定的生活議題來說,我們有這麼幾重心理水平:自發,自覺,自知,自在。當一個人原始人不知道氧氣這件事時,他對於空氣的感受是自發的;當一個人因為沉入水中而向水面掙扎時,他對於空氣這件事是自覺的;當拉瓦錫發現生命氣體時,他對於氧氣這件事是自知的;當宇航員在空間站里安心地做實驗時,他對於氧氣這件事是自在的。那麼根據前文可以推論:自發之上自知以下,就是抑鬱的空間,也是個體的抑鬱機制。

至於題目所描述的這種社會現象,已下幾個條件足以圈定這種結果:

1.當代中國整體上進入了有閑社會;

2.當代中國整體上普及了基礎教育,消滅了文盲;

3.過去70年的歷史進程太快,在三代人的成長周期內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4.人文科學還不夠發達;

5.通訊技術發達到能提供分享經驗見解的網路論壇。

有閑意味著大腦可以拿出多餘的力比多感受、思考和追求高階需求;義務教育乃至普及化的高等教育讓人們可以自省、思考和表達自身的狀況;社會劇變使得長輩的生活經驗和人生智慧呈現出明顯的時代局限性,年輕人在很多方面只能自己摸索和思考;人文科學相對落後使得人們無法接受、無法思考甚至無法覺知發生在自己心理層面的一些問題,從而陷入抑鬱;知乎類的論壇提供了發聲的渠道。所以從大數定律來說,必然會有相當一部分人陷入抑鬱,也必然會有這麼一部分人在知乎上發聲,也必然會有這麼一個人提出類似的問題。

所以,題主和看客們,這個解釋夠直白和清楚么?


潮流,對,就是趕時髦。

就像幾年前流行的孤獨症還是自閉症什麼的一樣。

那些自稱自己有抑鬱症的人中,當然不乏真正的患者。

但是也有很多趕時髦的人。

唉呀,這個年代,不說自己有抑鬱症,你都不好意思在人群中開口說話。

給我的就是這樣簡單粗暴的感覺。


大號住院了,沒辦法修改原來的回答,我就直接補充吧。

為什麼很多人要稱自己有抑鬱症?因為概念搞不清楚啊。和戰國時期的公孫龍真是一丘之貉。

這些人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邏輯:抑鬱症的表現之一是心情低落-----&>我自己心情低落-----&>我有抑鬱症了。很顯然,這樣的邏輯是錯誤的。

那什麼又叫抑鬱症呢。其實是指「重性抑鬱障礙」,英文叫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這是一種病態。怎麼理解?簡單舉個例子吧。比如小明月收入1w,每頓飯只吃20塊錢的便當,突然有一天心血來潮叫了個200塊錢的外賣,然後吃剩了很多。晚上,小明想起這件事,就不斷想:我真是廢材啊,我居然這麼浪費!我明知道自己吃20塊錢的盒飯就好了……小明的大腦里不停地這樣想,越來越難過,甚至於想死。所以,看懂了吧。如果按一般人理解,小明收入還不錯啊,怎麼就為200塊錢的事情自責到這個程度呢?那麼類似的這一類表現,就被認為是病態。

————update————

入知乎三個月,對於這類問題,有時候都是當真回答,後來發現根本不是我想像中那樣。確實是有一大堆無病呻吟的,學過變態心理學或者精神病學的都知道這可能是什麼。我就不講出來了。

仔細回顧了知乎上關於這類問題的討論。

誤區1: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混淆不清。這個鍋丟給媒體,實在是不冤枉。所以說媒體啊,還是要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不要想喜歡弄個大科普,把大家忽悠一番。

誤區2:標籤和病因混淆不清。這大抵要歸結於對號入座者並沒有好好學習過相關知識,看了媒體的半科普就開跑。我要說,連那本藍殼的《精神病學》(大學教材)都粗淺得很,看個半科普文就覺得自己能診斷了?那些學了8年臨床的都要哭死了。言歸正傳,這也就是「抑鬱症」三個字成為背鍋專家的原因了。在過去診斷與反診斷的學術討論中,反診斷的一種觀點就提出過:標籤化容易造成誤解啊!容易讓人誤認為疾病的標籤(學術名詞,比如 抑鬱症 三個字)是解釋問題的原因。

誤區3:抑鬱症只是心理問題,不用吃藥。這個鍋要丟給一些半吊子心理諮詢師還有民科磚家。講真,對於大多數臨床上講的「抑鬱症」患者來說,您那點餿雞湯還是趁熱自己幹了吧,沒用。事實上,正是因為過去熬雞湯不好使,才讓這類特殊的「心理學問題」發展出了醫學分支:精神病學。

誤區4:抗抑鬱藥物對大腦有嚴重損害。這個鍋要丟給各路謠言黨了。現在主流的抗抑鬱藥物(SSRIs)對神經系統的影響,還比不上抽煙喝酒,甚至於比不上你喝一杯咖啡!星巴克可以隨便喝,怎麼SSRIs就不能吃了?

利益相關:

我可能會提前告知別人我有雙相情感障礙並且在服藥中(如果確實在服藥中,有時會提前告知對方一聲),意思是:前方高能!你可能在和一個看起來很健談但是實際上很危險的人說話!


是自我意識過剩導致情緒低落,又看到病症盲目對號入座---巴納姆效應。

百度:自我意識過剩是指對自我存在過分放大,要麼總覺的別人在看自己,因為太在乎別人而限制了自己的言行;或是過分以自身認知干涉外界。也就是俗稱的「太把自己當回事」。

百度抑鬱症: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巴納姆效應:每個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所以當看到抑鬱症的病症的關鍵詞,心境低落,情緒消沉,悲觀厭世就自動對號入座了。

真正有抑鬱症的人會毫無緣由的痛苦那是控制不住的,那是身體的疾病。。

宣稱自己有抑鬱症的實際上因為內心難過而向別人求助的的號。

難過原因:外界環境因素的干擾。

我覺得這算不上抑鬱症,但注意的是發病原因,抑鬱症是人本身的問題。此處所說的不過是因位外界的環境因素所導致的人的正常反應。

只是有人分不清楚。


我都告訴你我抑鬱了!所以求你就不要逼我了!

過年的時候跟父母跟朋友聊天聊著就崩潰了,並沒有說自己抑鬱症,因為還沒去醫院確診,但是跟父母和朋友說了,我現在抑鬱了,不開心,不是想讓他們哄我,不是想讓他們關心我,也不是想他們理解我,只是想讓他們不要繼續說下去了,不要再給我壓力了。


哪個抑鬱症說自己抑鬱還逢人就說。。。。多半是裝憂鬱

ps:我沒有任何意思認為自稱抑鬱症的人就一定是矯情,我自己不這麼做,確實不能代表所有人。而且這種事情你總該自己判斷下不是?多半也沒有一榔頭打死吧?裝抑鬱的人有沒有?肯定有,而且確實不少,搞得真正抑鬱的朋友也遭受白眼。你說該不該批判?人性果然有惡意的一面。


就因為你這樣的人太多了!!!

連tm別人生個病你都要唧唧歪歪的管。


真的。看到這個問題。我只想說,都是我們累贅,不該打擾你們。對不起。

你的話真的夠噁心。你最好先死一死。


有時候是真的被情緒所累支撐不下去了,說之前要反覆揣測是不是困擾到別人,也不想收穫別人的同情眼神。

其實我只是想告訴他們我其實也想愛你們,只是自己力不從心;

我不是真的想疏遠你們,只是我不得已而為之;我拚命的想從你眼前跑走,卻想你救我。


抑鬱症患者真不會逢人就說自己有抑鬱症。我的微信朋友圈、微博、知乎上從來不會表露我的情緒,不了解我的人都以為我陽光開朗幽默,其實那是我換了歡喜相。真實的我卻是抑鬱症患者,周期性犯病。一次次振作一次次跌入情緒低谷,滿滿的挫敗感,我都不知道還能撐多久。不敢談妹子,一是覺得自己沒資格談戀愛,給對方徒增負擔,二是怕妹子知道後身邊人都知道我患有抑鬱症。

周一晚上約朋友星巴克聊天,在朋友看來我陽光開朗特能扯,但真的只是我的歡喜相,笑臉掩蓋的是憂鬱。當晚抑鬱症就犯了。今天與要好的朋友電話,說如果今年還調整不好心態找個妹子結婚,那麼我撐不了幾年就會選擇自殺。


就是因為沒幾個人願意了解抑鬱症,才有像你這樣問問題的人,甚至很多抑鬱症患者自己都不太了解,只是謹遵醫囑吃藥複查。如果你身邊有人這麼對你說,希望你能意識到對方在示弱,哪怕不是真正的抑鬱,那也是在表達ta的精神狀態,就像很多人喜歡說快累死了快忙死了甚至快死了,你們這些人是不是也要去知乎開個題目:為什麼那些想死的人總要說自己快死了?不要隨便把自己的惡意強加給處於困境中的人,沒有人是無辜的,也沒有人能倖免。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繞過誰。


推薦閱讀:

很喜歡和別人比較,然後就各種不如,最後就特別焦躁,如何改變這種心態?
為什麼有時候會假想自己最愛的人離開了自己 然後便開始哭 於是越哭越傷心 就像真的離開了一樣 ?
被人傳染了負面情緒,消化的途徑有哪些,如何反攻?
這種憂鬱想法是正常的嗎?
在戀愛和家庭關係中,負面情緒應該自己消化還是與人溝通?

TAG:情緒管理 | 抑鬱 | 負面情緒 | 致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