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財報:聯想全年虧損8.4億,華為凈賺369億,這個財報的背後是否有著看不到的博弈?

說實話,幾年前就看到過關於聯想的一篇報道加訪談,談到為什麼不創新?聯想給出的答案,是公司體型太大,很難做一個轉型,轉為創新型企業付出的代價會很大,所以現在收購合併是一個最好的選擇!而這兩年,華為先打了小米的黑科技的臉,後打了鎚子的情懷的臉,終於這一巴掌打在了大哥的臉上!


可能因為大家日常生活中很少能直接接觸到通信設備吧,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華為就是個做手機的,但華為的主業不是手機,是通信設備製造,在這個市場上,他的對手是愛立信、諾基亞、阿爾卡特-朗訊等一眾巨頭。

華為的確很重視研發,但難道重視研發就是華為成功的唯一理由嗎?難道他的對手就不重視研發嗎?上面有人提到華為常年研發投入超過10%,那讓我們看看他的頭號對手——愛立信

可以看到,愛立信的研發投入,一點也不比華為低。但是,2013年的時候,華為在通信設備領域的收入尚不及愛立信,到2014年,華為就能與愛立信平分秋色,2015年,愛立信已經被華為甩在身後了。這還是美國市場禁止華為進入的條件下,華為所取得的成績。那為什麼他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呢?

因為,華為真的是一匹餓狼。

在發生地震海嘯的地方,華為會去搶市場;

在發生傳染病的地方,華為會去搶市場;

在發生戰亂的地方,華為還是會去搶市場。

在日本大地震後,有幾名華為的員工,向著福島進發,他們並不是前去挽救人們的生命,而是前去——修基站.......

雖然我並不完全認同這種價值觀,但我想說,無論哪家公司,有華為這樣的對手,都一定是一種痛苦。

分割線

———————————————————————————————————————————

沒想到評論里撕得這麼厲害啊,在下曾經在華為短暫待過1年半,對華為多少有點認識,就說一下我的一些淺見吧,如果有偏頗和錯誤,還請指正啊。

1、華為的收入高嗎?

答:我們還是和愛立信比一下

華為的總人數大家都知道了,17萬人,收入呢?參考一下這個

如何評價華為年薪百萬的超過一萬人的新聞? - Ding Ding 的回答

802億的工資福利加387億的分紅,一共是1189億收入

也就是17萬人接近200億美元的收入

愛立信呢?

11萬6千人,800億瑞郎的工資加福利,折算美元大約100億美元

咦?好像還不如華為?

當然這麼比較並不正確,要比較購買力才有足夠的說服力,但至少大家明白華為人為什麼那麼拚命了吧,下面有評論說華為是靠重賞讓人拚命的,說的完全是事實啊。

當然錢不是白拿的,越危險,越艱苦的地方,拿錢越多,舉個例子

假如你被外派了艱苦地區,你的收入會增加:相當0.6倍工資的離家補助,一天100美元的艱苦補助,外加餐補。此外,年終獎也會增加,職級提升也會加快。而且,通常宿舍食堂都是現成的。

但你要被外派歐美地區呢?首先艱苦補助肯定是沒了,其次,往往住的地方和吃飯都要你自己想辦法解決,而年終獎和職級提升往往也不會向你傾斜。

如果你留在深圳?那上面提到的補助都沒了,努力幹活爭取打A吧,爭取多拿點年終獎、TUP和配股,儘快提升職級。如果你級別不高,沒有TUP和配股,你會發現你的薪資水平比起其他互聯網公司沒多少競爭力(排除無線等部門)。

後續持續更新中......


現在的主流是贊華為貶聯想,然而,我們可以反過來想,

聯想沒花多少研發經費吧 ?這符合節約原則吧 。

聯想沒聽過說過員工過勞死吧 ?這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吧。

聯想沒花多少代價,就做成了那麼個國際化大公司。這符合性價比原則吧 。

1984年成立的聯想在營收上曾經超過1987年成立的華為20多年,這也算難能可貴吧 ?

.

我們讚揚華為的時候,難道沒發現,華為其實是沒法學的 ?

讓你辦個公司,把99%的利潤分給員工,你能做到嗎?

讓你辦個公司,過勞死文化堅持20多年,你能做到嗎?

讓你辦個公司,做大了以後也堅持不上市,忍住一夜暴富的誘惑,你能做到嗎?

讓你辦個公司,研發經費佔營收10%以上堅持20年,你能做到嗎?

是的,這幾條都能做到的公司,只有華為。

其實第一條的潛台詞是:欲學華為,引刀自宮。

緊接著第二三四條的潛台詞是:即使自宮,也未必成功。

華為只適合掛在牆上欣賞,不具備推廣價值。

其實,聯想和小米,才更具有中國民營企業的普遍性推廣意義。這才是中國企業的大樣本常態。

.

中國企業學華為,多半會變成這樣子:

加班學華為,分銀子不學。

吹牛學余大嘴,研發不學。

再過5年,可能有一幫要破產的企業,把破產的原因賴在學華為上。

.

心平氣和地評價一下聯想:

聯想的手機很中庸;

聯想的安卓智能手錶MOTO是市場出貨量第一,市場反響很好。

聯想的電腦、筆記本質量相當好,造型也不賴。

聯想的伺服器市場佔有率還不錯。

聯想搞分散投資分散經營風險弄出一堆聯想系小公司,目前看還不算壞。

.

聯想讓人詬病的有兩點:

1. 外銷貨比國內便宜很多,質量還好。有拿中國利潤補貼外國的嫌疑。

2. 公司有3成股份屬於中科院,名氣也很大,但研發投入太少。名氣跟研發實力不匹配。


題主請知道:華為主業不是手機,從來就不是。運營商業務佔了華為65以上的體量,終端25,企業網10。大概是這樣。

題主你根本不知道華為是幹啥的。

我畢業時候,中國唯二進入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就是華為和聯想(雖然聯想一個勁說自己是國企);聯想發展跟行業有關,pc微弱猥瑣,手機業務差,虧8億也不多,一年2000多億銷售額呢,分分鐘就掙回來了。

想當初聯想收購ThinkPad那幾年春風得意的時候,柳總的書遍布大街小巷,楊元慶還是年輕人的偶像打工皇帝。

可現在,當你失意的時候,誰都可以踩你兩腳。


百度陷入道德危機,他們就批百度;忘了十年前他們是怎麼歌頌百度的。

小米賣的沒那麼好了,他們就批小米。忘了三年前他們是怎麼誇小米的。

現在他們又開始吹捧我大華為嗎?真不想理這些人。


題主的打臉說法很不以為然。小米手機遇到了一些難題;老羅的鎚子遇到了困境;聯想手機發展走了些彎路,這都是各自公司自己的事,關華為何事。華為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發展就好了,沒有必要也沒有資格去打誰的臉。其實很不希望在知乎上看到這樣帶有挑釁的話題。希望知乎上的朋友們可以就事論事,思想上的有碰撞和爭論,但是私下裡還可以喝茶聊天。


為什麼總有人說華為的主業不在手機?

請問,如果沒有手機,華為可能會創下這樣的營收嗎?甚至,如果沒有手機,你會認識華為這家公司?

一個手機部門,利潤能占華為的半壁江山,這還不叫主業?那什麼才能算是主業?即使華為當初沒有把手機當做主業,到了現在,手機業務也已成為完完全全的主業,沒有其他業務可以與之比肩。

華為的成功,本就是華為手機的成功。華為手機的成功,與目共睹。中國唯一一家能向蘋果、三星挑戰的公司,當屬華為無疑。

至於聯想,你問為什麼虧損?你看看聯想那半死不活的手機業,就全都明白了。


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可以借用一篇報道里的文章,這份財報的背後是兩種經營模式的PK,華為,始終走自主研發的路數,聯想始終走著不斷吸收消化的路數,簡單講就是「技工貿」和「貿技工」的模式對比發展,也不能算是PK。

其實詳細算起來兩家公司都是年銷售額都在2000億以上的國際化公司,能做到這一步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如果說15年財報,聯想的失利原因歸結為手機市場的失利也不為過,收購摩托羅拉,開拓手機市場,祛除經濟危機帶來的PC市場的低迷氛圍,沒想到的是,不但沒成功躋身世界第三手機供應商,連國內第二的地位都丟了。手機市場作為從第二戰場轉移的的主戰場,這種失利,可謂是斷臂之痛。

而華為的得力,不僅僅來自於手機市場的得力,華為只是通過手機向國人展示了自己獨到的研發技術,實際上,正如之前網上熱議的一件事:2015年華為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公司像華為許可專利98件。意味著華為將會向蘋果公司收取大額度的專利費,的確是令華人驕傲的一件事。不得不說華為的看家本領練得好!

本身來講,聯想的貿易派,華為的技術派,兩種模式沒有誰對誰錯,正如剛才所說,都是在進步的國際化公司,一次失利,並不代表著輸,但是在未來,我更看好的是華為,就屬性而言,你不覺得華為和蘋果這類的公司很像嗎?不停地在做著真正的黑科技研發,不像某米做期貨和假黑科技來炒作營銷,真真正正的用實力擁抱用戶的心,那樣才是能走的更遠的國際化道路!

(PS:本人實在不忍心在傷口撒鹽,對於聯想,或許能成為半個微軟,也就是靠市場打敗某些對手,但是,聯想真該好好反思貿易派能走多遠?不能靠國人的愛國情懷,拿著市場上最難看的PC造型來賺錢啊!我知道你們嘗試過,比如剛收購ThinkPad的時候改出一款小白,結果可想而知,所以請靜下心來好好反思,在16年可以重新振作!)


華為的問題是自身產品質量跟不上水軍數量


以聯想的身量。。。8.4億。。。巨虧。。。。。


華為是帶了戰略任務的,真較真的話它不是私企,而是可類比華潤的頂級央企,從目前來看華為對於自己肩上的任務非常清楚。

至於聯想,呵呵~```一個長年滿足於組裝電腦的企業,拋棄了當年中國政府對它振興中國獨立自主的計算機業的期望

相比之下,華為需要技術,中國就強制歐美公司出讓技術,不然就別來中國;華為需要市場,中國就借口把思科排擠出去,甚至不惜和美國打貿易戰。聯想呢~``連買技術都不會買,以為光靠中國的國內政府市場就可以安穩的過下去

這不僅是企業文化的差異,更是企業自我認識的差異

————————

既然有人暗示我胡說,那我恭喜他,他肯定是對的

扶持有前途的企業是中國政府的一貫政策,製造業有華為,有比亞迪(電動車,中國政府在這個方面又悄悄使壞了:採用的是本國標準的充電插頭,特斯拉已經提出過不滿了,中國回答「請換插頭」);信息技術里有企鵝(企鵝在04年差點完蛋,05年突然獲得來自南非的投資,有興趣的人可以查查這個南非基金的股權信息),有淘寶(去年才收編),甚至360(作為後備培養的)

當然也有扶持失敗或處於失敗邊緣的,最著名的就是百度,前不久百度那個內部信看起來很清淡,其實那句「距離倒閉只有30天」一點也不是假話,百度怎麼發展到今天的,百度自己心裡最清楚

我是堅決擁護這種反市場行為的,套用JFK的那句名言:

「別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先問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

______________

我以為本來很明顯的事情,居然那麼多人不知道~``

不再參與相關話題,也不再回復任何相關話題


看到好多說華為海軍多的,有沒有反過來想一想,這些被定義為海軍的人可能很大一部分真的就是覺得華為牛逼的?醒醒吧!


雖然聯想是美國良心,不過我還是支持聯想,希望中國企業做大做強,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聯想是PC市場的困獸,但華為也不見得就是展翅的雄鷹。


pc市場巨頭虧損為什麼要與一個通訊公司比


往經濟規律上說,華為的根基業務是通訊,隨著移動市場的爆發,過去十年一直是高速增長的。而聯想的根基是pc,是個日薄西山的業務,需求不小,但沒有了增長。

往根上說,聯想當年的貿工技的戰略只完成了貿和工,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於是後續增長乏力,面對pc轉移動的浪潮,缺少積累,自然步履蹣跚。

來句廣告詞:聯想,沒掌握核心科技


我不是財務。我覺得華為財務對於收支平衡的把握拿捏到位。求財務背景的朋友指正。


行業行業行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華為處在一個還有高利潤可以攫取的行業,而聯想不是。


有什麼可討論的,每次看到楊永慶說話那麼空洞,我就懷疑是不是柳傳志的私生子。


談到華為,可以聯想到諾基亞西門子、愛立信、阿郎、中興、貝爾、h3c等等通信廠商


謝邀。

聯想據說是「美帝良心」,說他是美帝良心的原因: 價格國外比國內便宜,配置國內還是閹割過的。

這就很容易流失掉很多國內消費者,導致消費者都去轉去別家消費。而聯想本身就是靠ThinkPad和Y系列筆記本作為主要產品線,這下用戶一走幾乎都走光了。都去轉投別家了。

華為目前手機銷售比較好,幾乎都是靠水軍潮吹、黑友商黑出來的。

其實華為也是可以的,手機信號可以,畢竟華為做通信設備及終端出身,到處都是華為的基站,華為的伺服器。至於余承東...

以上。


美帝良心聯想,同類產品國內報價常年高於國外三分之一。尤其是給政府機關的報價簡直要上天。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國內的上市公司不重視年報的設計排版?
如何解讀完美世界 2013 年 Q2 財報,以及財報當日盤後的下跌?
蘋果公司 2016 財年第一財季財報里有哪些數據表現值得關注?
為什麼 Tiffany 財報中亞洲地區的銷售上漲 9%,而美國市場依然慘淡?
美國的上市公司開一次電話會議需要花多少錢?

TAG:華為 | 財報 | 聯想Lenov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