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評級在國內的發展怎麼樣?
謝 @落藍 邀請。話說,你這是要把我徹底扒出來晒乾咩?這必須得匿。
在私底下,我和同事喜歡吐槽老闆,這樣都能做到行業前三,這個行業太好混了。
中國的債券定價,都是行政化的,在沒有市場化定價的情況下,說評級結果對定價的影響,會有很多令人沮喪的地方。想想,自發自還的地方債,定價能夠高於國債,你怎麼解釋 credit spread ?
在這個大背景下,評級,更多是監管驅動的一個買方、賣方和第三方一起過家家的遊戲,協會說,原則上AA以上才能發債,證監會說,AA以上才能質押,好,AA以下的就評級上調至AA。要AA,某信說不給?那行,我去找某公,還不行?我們還有某合和某元。這樣 rating shopping 壓力下的評級結果,看看就罷了,定價,我不是說了定價不看評級的嗎!
眾人皆知,發行者付費方式是有問題的,那好,來搞投資者付費,這樣,所有的債,中債資信都要再評一遍,協會的親兒子嘛,需要資金?從全體會員身上來唄。我一直納悶一件事情,投資者付費的評級,你進場盡調,人家理你嗎?你要的來非公開信息嗎?還是說,你等其他發行者付費的人交來報告申報稿,你看看數據,然後出報告?
也許我偏激了,那好,說點正經的。由於現在監管是五龍治水,導致一個公司為了拍照需要換馬甲。在剛性兌付還存在的情況下,買方對評級是沒啥關注的,但是,總有一天(我覺得就在今年或者明年)會有一個違約的小高潮,然後,評級公司就慌慌張張的下調評級,同時改評級方法了。畢竟,像鵬元那樣被保監會排除在認可機構之外的事情,對市場份額影響是巨大的。未來,隨著徵信行業的發展,信息披露的質量是會提高的,同時,定價逐步市場化(強哥,你說的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算數不?)前述的問題會慢慢解決,至於監管如何協調?這個恕小的無能,不知道哇!
基本就這些吧。歡迎吐槽。從外在環境來說,信用評級在國內市場還處於發展初期,從06年交易商協會成立推出短融到現在大約40萬億的市場,我國信用評級的歷史也就10年多的時間,同國外百年的金融發展史相比,我國金融市場以及評級行業還處於幼年期,從理論到實踐都處於探索和成長期。此外我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金融市場尚未完全放開,市場化定價和市場化信用演變總是受到政府多種形式干擾,外在環境複雜性導致我國信用評級行業發展步履維艱。從行業本身來說,債券發行過程中涉及的中介機構有承銷商(銀行和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評級公司,這些機構本質上都是中介,提供的都是中介服務,作為賣方當然都得看買方的臉色行事。這些中介提供的服務存在較強的同質性,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環境下,發行人有充分的選擇權來選擇由誰來為自己服務。不光評級機構角色地位,主承、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基本都是,律所本身就是個橡皮章,會計師事務所更是,除非出現重大問題一般都是標準無保留意見,主承在募集說明書中更是有選擇性的陳述發行人的優勢,對於存在的問題或者可能出現的負面問題,往往一筆帶過。而信用評級機構就是在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有選擇性呈現的審計報告和主承出具的募集中,發現企業的問題並且也是有選擇性的撰寫評級報告。評級機構在產業鏈中的地位決定了評級機構較弱的話語權。當然評級機構的惡性競爭也導致外部對評級機構的影響不好,東方金城五萬元中標政府評級。從債券定價來說,說評級機構在債券定價中作為微弱,其實是很不客觀的,除了中石油、中石化等少部分大型央企能夠取得無風險利率外,大部分企業都需要一個判斷的標準量來決定債券價格,而評級機構出具的評級報告就是一個判斷的依據,誠然在大部分評級機構都出局AA+或者AAA的背景下,很多時候債券定價都流於形式,但各家機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內評,都會在市場級別的基礎上做出自己的定價判斷,特別是在市場級別出現A+,A,A-,甚至更低的時候就要更加謹慎了。從發現風險來說,客觀來說作為中介機構,拿了發行人的錢,就得為發行人說話,除非是在扛不住了才會披露存在的問題。國內評級機構都是在問題幾乎要爆發的時候才降級,而且一降就好幾級,幾乎對投資者提前預警起不到任何作用,這也是大家對評級機構最充滿爭議的地方。在當前剛性兌付尚未完全打破的情況下,投資者風險意識沒有完全樹立,買者自負的市場交易原則還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建立。最後說說中債資信,看過他家的報告,說實話,無論從邏輯還是內容來看,都比其他評級公司強很多。作為投資者付費模式下的評級公司,使得中債資信比其他評級公司更加獨立、客觀和公正,在加上交易商協會的背景,在雙評級模式下,中債資信盡職調查的項目很少有發行人敢不認真對待,這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報告內容的真實性。中債資信成立以來充滿爭議,但也在實實在在的影響這個市場的發展,在其他評級機構基於維護客戶關係,不敢調低級別的時候,中債資信級別較低且降級較為主動,這無形中緩解了其他評級公司降級的壓力,這幾年評級下調事件比之前的多了很多,中債資信對於拉低整體評級中樞的功勞還是具有正面意義的。當然中債資信也承擔很多壓力,外界傳聞經常有企業高管拜訪中債,並動用各種關係試圖說服。對於中債資信出的AA-以上的報告,我們認為幾乎沒有什麼問題,但對於A及以下的就要重點關注了。
剛剛從這個論文深坑跳出來。實在是太難寫了,已換題。QAQ就查到信息來說。
外資評級機構占我國市場主導地位,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佔據了我國國內市場份額的80%。
有報道指出,2009 年央行備案的80 家信用評級機構中,有30家虧損。
2.目前實行的發行方(受評方)付費容易造成評級買賣。
利益衝突帶來的道德風險。目前發債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信用評級,這種更加促進評級買賣。
3.我國評級機構專業性和權威性不夠。
我國現代信用評級業於1987年起步,處在起步較晚發展經驗尚淺,成熟度不夠的狀況。
並且我國信用評級專業人才短缺,評級技術及評級質量欠佳。
4.行業監管不完善。
我國的關於信用評級機構的立法並不健全,信用評級機構涉及的法規眾多,《證券法》、《公司法》等,但是對於信用評級行業所提出的法律法規並沒有系統性的框架。
我國沒有統一專門監管部門,權責分散。容易造成監管漏洞及重疊監管。
最後來看看一個例子 超日債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pcJiS-lF82hVUoSCNJhy2lXP3i0lkRrnOVYAu3LeQODExb07HpHc8iZsMd9yTOAHovzB9uq9o9mM9P1i_GEU_
其他的我不了解,就只說銀行間債券的發行情況吧,只了解上海這邊的,主要是給新世紀和中債的生意,其他的評級公司分到的比較少。就說今年5月的事吧,協會發文要求SCP發行主體需提供付費模式不同的雙評級,任一評級機構出具AA級主體評級,發行人即可註冊發行SCP,其中一家一定要是中債!這不是赤裸裸的搶錢嘛!以前是要求AA+的,現在條件放寬了,但是得多出評估費用。
手機打字不方便,我不多說了,就說一個之前碰到的事情,有家老客戶要發MTN,某評級機構給的是AA+,然後我們就幫他準備文件之類的,募集也弄得差不多了,流程也走得差不多了,報了總行然後總行報協會就行了,結果這家客戶說想找評級公司把信用改到AAA,我們說這不可能吧、之前還沒有遇到過這種事,畢竟某評級公司是上海市場的老大,信譽還是蠻重要的,但是他非要去試試、讓我們等一陣子再報,也只有這樣了,要是客戶搞得定評級公司,我們又能說啥?
醬~
我是打打醬油的,說說想的起來的
1 評級模式上,除了中登債採取的投資者付費模式,其他都採用的系被評估對象付費模式。這些不太利於評級的獨立性。
2 因為政府兜底、剛性兌付之類的東東,大多數級別未能很好的反映信用風險和利率風險。
3在數據獲取方面,我國信用評級業發展歷史較短,信用評級機構還沒有建立起自身的龐大的信用資料庫,在這種情況下,信用評級往往有賴於外部信息採集。外部信用信息主要來源於兩個渠道: 一是相關政府部門,二是受評企業。從政府部門來看,根據我國現行的行政管理體制,大量企業信用信息散佈於銀行、工商、稅務、海關、法院、質檢、財政和外經貿等部門單位,而目前這些信息基本上不對外公開。由於我國缺乏信用信息開放的相關法規和制度,多數政府部門和相關單位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不願意向社會開放其擁有的企業信用信息,即使開放也要收取較高費用,這造成評級機構的信息採集成本過高。從受評企業來看,目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經營管理不規範,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賬目不完善,許多內部信息不願提供給評級機構,或者提供虛假信息,而評級機構沒有精力也沒有責任來核實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勢必嚴重損害評級信息價值。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信用評級如果確確實實在國內有所發展,它能發揮它的作用嗎?我們知道,在一個比較健全的市場,評級可以影響市場流動性,價格波動,甚至反過來影響信用市場和信用產品的定價,但在國內,產品尚不成熟的情況下,不是很明白信用評級存在的價值
這個問題都可以寫論文了。最好問具體關於評級的具體問題。
這個問題要先問問你自己,對於評級公司的評級結果,是信還是不信?評級公司要生存,要發展,公信力是個大問題,至於評級的指標、評級的流程等已經程式化的內容,可能通過學習或人才直接獲得,則不是什麼問題。而公信力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長期的積累,而這又是一個需要慢慢建設,確又不能給出明確截止日期的浩大工程。
其重點要素:
1.系統建設:如果沒有自已的商業信用信息系統,評價工作很難客觀、公正;2.歷史積累:有評級的經驗,從指標體系、評價流程到結果應用,已經有了一套適合中國企業的藍本;3.社會環境:全社會要有接受信用評級,主動應用信用評級的結果。綜上三點大項,才能發展有望!你知道大公的國家主權評級嗎?
各自為政 中樞不同
國內外信用評級大對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UxMjc4Mg==mid=200362998idx=4sn=326bbdbdd725f447f661700adbd4fca1#rd如果政府一直兜底的話,評A和B的差別是不大的,兩者的風險沒有與收益率很好的匹配。感覺評級機構應該也挺尷尬的~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標普降低中國主權評級展望?
※如何看待穆迪於 2017 年 5 月 24 日將中國主權評級下調至 A1,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信用管理中心信用評級有用沒?
※網貸公司 SoFi 發行的證券化債券為什麼可以獲得穆迪 AAA 的評級?
※大學不交學費最後會影響到銀行信用評級嗎?看補充!
TAG:信用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