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像《舌尖》《壽司之神》這樣優質經典的美食紀錄片?
類似《舌尖上中國》《壽司之神》《麵條之路》《BBC之發現中國美食之旅》這樣的,以美食美載體,講述民族、文化的紀錄片。
主廚的餐桌chef"s table
全系列共六集 結合人生經歷講述六位風格不同的頂級大廚的烹飪理念
一定要看高清!!眼睛和腸胃的雙重享受
配樂超級贊 總片頭用的維瓦爾第四季冬的第一章 超級帶感啊!!
做了前幾集的長圖 先放張最喜歡的第三集
的16.8.16補充第二集長圖第四集的日料單獨截幾張圖片上傳不了好痛苦…一傳知乎就停止運行
=_=為了答這題我折騰知乎多少天了你們造嗎~個人比較喜歡BBC的美食教程類紀錄片,例如名廚雷蒙德系列、保羅系列和拉姆齊系列。
我看過最神奇的美食類記錄片(其實更像是美食節目?)
美國Travel Channel播放的
古怪食物 Bizarre Foods with Andrew Zimmern (2006)節目主持人Andrew Zimmem,就是這個傢伙
喜歡世界各地到處去,和當地人一起挖掘當地最為奇特的食物,有集我還看過他去墨西哥吃蚊子卵炒的菜,完全大開眼界了!
要觀看的可以直接去B站搜,很多資源。
【GUYU搬運】古怪食物 美國 第二季 20集全集
NHK九十年代出品的紀錄片《民以食為天》,也有譯作《我們吃什麼》,講述了世界各地的最普通的美食。印象里有中國的米面,中東地區的奶製品,非洲部落的木薯,安第斯山區的烤土豆,溫哥華地區印第安土著的鮭魚等等,全是普通民眾三餐的食物,但看得我卻是垂涎三尺。私以為,美食的真諦不在於華麗豐美,而在於用適當的方法激發出食物本身最純粹的味道。
4.19更新:
10、《台灣食堂》(2013)
多元融合、煎煮炒炸、酸甜苦辣、滋味豐富是台菜的特色,不過,台菜也因體系龐雜,看得到外來「血緣」,以致若認真詢問哪些菜才算正宗台菜,相信沒有幾個人能說的明白。台灣究竟有哪些值得推上國際的美食?什麼是最能代表台灣的「台菜」?「台菜」的特色和風味何在?究竟,什麼是屬於台灣飲食的「台味」? 十三集《台灣食堂》展現的正是台灣菜的多元和廣博 美食文化節目《台灣食堂》所具有的紀錄片的精神和性質只存在於真人實事、不造假;放感情,切莫放評論、放評斷,「存在本身,就是道理」。 《台灣食堂》給情緒、給情趣、給情調、給「奇檬子」,因此扣人心弦;絕非大人物,起碼不是公眾人物,不是檯面上眾多有頭有臉、活得光鮮亮麗的人物,尤其不是政治人物,更非媒體寵兒,他們是升斗小民、尋常人家,小人物同樣有名有姓,他或他們,正是《台灣食堂》的主角,他們一個個,不但是台灣美食的創作者,也是將台灣美食發揚光大的推手。 11、《兩個日本料理人》(2010)12、《美之壺-日本壽司之旅》(2014)13、《美之壺-便當》(2014)6.1更新:9、《食品技術》不論是芝士漢堡和薯條、墨西哥餐或中國快餐,每一個食品其背後的世界都有著令人吃驚的歷史。此節目可以讓您了解到您喜歡吃的飯菜是如何從世界各地彙集到一起送到我們餐桌上。實際上這個節目給我們展示從糧食到食物的縱橫交錯跨越民族的複雜關係。我們的食品形成已經遠超出食品本身的範疇了。我們通過觀賞這個系列節目可以了解到我們所愛的食品背後的生產秘密。
————————————————————昏哥線———————————————————
1、BBC《流行世界的美食》
強烈推薦!!第一集:意式冰激凌;第二集:壽司王國;第四集:無限可能的三明治;第五集:分享義大利面;第六集:我們的披薩餅(第三集是薯條,但網路上沒資源)2、《黑咖啡》是一部關於咖啡史詩的文獻紀錄系列片,獲得國際獲獎。本部紀錄片不僅再現著咖啡是如何從遠古世界開始傳播,從而成為社會、性、經濟和政治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也生動地記錄著咖啡產地有趣的風土人情。攝製組走訪了世界各地的咖啡種植地,採訪了諸多歷史學家和咖啡研究者,深入咖啡的製作、貿易等過程,向我們講述著這蓬勃發展的黑暗媒介背後的故事。(豆瓣)
3、KBS《麵條之路》
第一集:古老食物的誕生;第二集:麵條東遊記;第三集:義大利面的起源;第四集:連接亞洲人的廚房;第五集:人類的第一份快餐;第六集:食麵八方;第七集:意氣風發4、《我們都愛三明治》5、《環球美食通》共20集,分別為:達人推薦;法式新風情 ;高科技篇 ;海鮮篇 ;快餐篇 ;美國南方篇 ;美酒篇 ;麵包篇 ;牛製品篇 ;紐西蘭篇 ;氣味篇 ;燒烤篇 ;食物魔力 ;甜食篇 ;下加利福利亞 ;香港篇 ;義大利篇 ; 印度篇 ;越南篇 ;智利篇 5、《和食:千年美味傳奇》6、BBC《日本大使的饕餮盛宴》Rick Stein 是英國老資格的電視名廚,以做海鮮菜為名,在Cornwell開了好幾家飯店、Fish Chip 店等,還曾經為BBC做過好幾個各地烹飪飲食習慣的系列。Rick Stein 訪問了東南亞和東亞(包括中國)等地,研究當地的飲食習慣和烹飪手法。
7、《食品遠征》
第一集摩洛哥,第二集馬來西亞,第三集葡萄牙,第四集越南,第五集印度,第六集希臘,第七集中國,第八集義大利,第九集泰國,第十集黎巴嫩,第十一集墨西哥,第十二集土耳其,第十三集西班牙8、《里克·斯坦的印度美食之旅》同系列的還有《里克·斯坦的遠東美食之旅》蟹腰。(高能預警:沒吃飯的看了會很餓)
提到《壽司之神》類型的美食紀錄片,小電視就不得不說一下《和之美系列》
1.《和之美——和菓子》
日本飲食特點是雜、生鮮。而日本點心則是日本飲食里的「異類」,他們的顏色,造型都很治癒系,搭配不同季節的樣式變化,有靜心的效果。
他們對食物原味的尊重,製作手藝的傳承以及形式的創新,是日本飲食文化的本真。
和之美02和菓子_紀錄片_bilibili_嗶哩嗶哩
2. 築地尋味-Trails to Tsukiji(2014)
東京市有一個市場叫築地市場,是世界級的開放市場,這裡食物近千種可謂應有盡有。
每一集都以市場上的一種食材作為主題,通過講述店家與食材之間的故事,尋覓人間煙火味以及其中蘊含的日式美學。
這個市場每一種食材背後都有故事等你。【紀錄片/NHK】築地尋味-Trails to Tsukiji(2014)
3.吃在江蘇
用8集系統地梳理了江蘇的飲食文化,透徹的講解了「不時不食。意思是:萬事萬物生生不息都有自己的規律,美食也有自己的時節。
齊必變食,居必遷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情而錫。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論語·鄉黨第十》
江蘇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多樣性時令食材非常豐富,因時而異,不時不食做得恰到好處。
碧螺蝦是蘇州的一道時令名菜。新鮮的太湖河蝦蝦仁和碧螺春茗茶在火候上跳舞,清新中透出蝦肉的甜美,再加上清明前的一芽兩瓣從茶樹上採下立刻烹調
那!是!怎!樣!的!鮮!香!啊!
正如解說語:鮮,大概是只有中國人才懂得並孜孜以求的特殊味覺體驗,成為中國飲食最玄妙的一種境界。
順應了四季變化的飲食也是順應了人體在不同氣候下養生需求,是中國飲食文化的精髓所在,這也是中國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不時不食的文化影響讓我們味覺離鄉土和大自然越來越近。
如果還覺得不夠過癮,還有:
和之美 江戶前壽司_舌尖上的旅行_
和之美 日本酒_人文歷史
【紀錄片】傑米私房菜
【紀錄片】億萬富翁們的饕餮盛宴
【紀錄片】松露大師
以上所有紀錄片都不適合在餓肚子的時候觀看
——狂吃家裡零食存貨的小電視敬上。
深夜怒答!
公視紀錄片:台灣食堂
公視紀錄片:台灣食堂
原生態的美食,濃濃的原住民的味道,純樸自然
NHK紀錄片:舌尖上的日本——和食,千年美味傳奇
NHK:舌尖上的日本
這部紀錄片中傳遞出日本人對待萬事萬物嚴謹而敬畏的態度
壽司之神
壽司之神_壽司之神
從西方人的角度體驗日本獨有的「匠人精神」
BBC:無須廚房的責任
BBC:無需廚房的烹飪
儼然一場野外生存烹飪大賽
BBC:巴黎私廚
BBC:巴黎私廚
迷人的不僅是各式美食,還有主持人的生活態度
媽呀再回答下去感覺要被餓死了。。。 大家自己去看這些美食公開課吧~!
《地中海美食游》6集全
小編是真吃貨一枚,曾在減脂的道路上痛苦的控制著對美食的追求,最後就每天回家搜各種美食的視頻、紀錄片。先送上一波美圖。
推薦老廣的味道 和尋味順德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尋味系列都很不錯,可以在我們愛奇藝高清觀看,會員更享杜比音效,讓你流流流流流流盡口水。
今天我們主要來介紹老廣味道和尋味順德。
在人人都是美食家的中國,
提起廣東可能大家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
四大傳統菜系之一的粵菜。
(以下動圖如果不能動,請自行腦補╮(╯▽╰)╭)
彷彿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撲鼻而來的香氣_(:3 」∠)_
史鐵生說過:「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他你才能記起他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那麼就讓我們開始享受這有味道的文章吧
尋味早茶
地道老廣們精緻的一天,
幾乎都是從點心開始的
所謂食在廣州,味在西關
西關是最正宗廣式點心的發源地
一盅香茶,兩件點心
悠哉悠哉嘆個早茶
正是老廣們食不厭精的最佳寫照
「嘆」在廣東話中是享受的意思
由此可見,
喝早茶在老廣的心目中是一種愉快的消遣
尋味海鮮
靠海生存的漁民
遵循著靠海吃海這一
因地制宜的自然生存之道
不論是已在丹麥泛濫成災的生蚝
還是九月團臍,十月尖的螃蟹
都在食不厭精的老廣們手中
將其蘊含的味道發揮到了極致
尋味野味
除了以精緻聞名,
老廣們的敢吃,也是有目共睹的
那些讓外地人感到獵奇的食材
對於老廣來說就是通常的飲食習慣
飲食文化的差異更關乎地理情況
是老廣們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和就地取材的生存智慧????
這種看起來讓人毛骨悚然的食材
經由廚師的巧手加工
也能化作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不論是隱身在竹筍中的幼蟲
還是生活在稻田中的桂花蟬
這類大自然的饋贈
自然是不會被老廣們放過的
甚至殺傷力巨大的蛇
也逃不過被品嘗的命運
更不用說人畜無害的萌萌噠竹鼠
烤起來會不會也是雞肉味嘎嘣脆呢
尋味甜品
作為粵菜的入門級美食
糖水也是老廣們津津樂道的代表
而作為年節祭拜時才會特別製作的供品
粿也成為了老廣飲食文化中的一個縮影
對食材的精準考察,研究和搭配,
以最少的佐料做出最豐富最本色的味道,
才是粵菜的精髓吧。
著名美食家蔡瀾先生,
縱橫食壇數十載,
對粵菜的喜愛還是溢於言表。
與其看不成動圖~~~不如去片中好好感受一番吧~
看了一下 補充一點答案沒有的 或者我看過的 1:央視出品的走遍中國系列《 食在八方 》,《味道中國》,《舌尖》《中國美食探秘》《城市的味道》cctv9的《一城一味》《台灣食堂》2:韓國MBC 《中國上海的美食》 韓國KBS紀錄片《美食的誕生》3:bbc的中國美食之旅,《發現中國》介紹中國各地的美食星球美食/全球美食之旅4:《一人食》:『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蘭州牛肉麵》紀錄片《行走的餐桌》《大廚的餐桌》《日本壽司之旅》《義大利風情》暫時這些,再補充。同時,嗶哩嗶哩裡面有很多美食相關的紀錄片,配合彈幕很下飯哦(′-ω-`)
《小森林 夏秋篇》
《小森林 冬春篇》 【橋本愛】引一篇豆瓣上《冬春篇》的影評:
「再沒有什麼比食物更普世了。一切有關食物的文字和影像都會備受歡迎。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靡日本又讓中國吃貨膜拜的《深夜食堂》無不如此。食物是最好的中介,它的美味是無需翻譯的語言,可以用來傳遞感情,讓人們產生某種感覺奇妙的交互。所以,自從這部《小森林:冬春篇》甫一出現,就被影迷熱捧。如果不是因為以食物為主題,這部故事單調的電影註定被淹沒,但食物成就了它。 某種程度上說,《小森林:冬春篇》的故事是故意因陋就簡的,它設定了一個若有若無的故事,或者說,那個故事只是一個影影焯焯的背景。女孩市子無法融入東京的喧鬧生活,決定還是留在故鄉小森。這裡被大片森林圍繞,村子中的人們靠農耕為生。市子每天自己種植,收割,自己製作食物,一個人安靜的享用,偶爾與一個朋友分享,日子在春夏秋冬中靜靜流淌。 這個田園牧歌般的故事,在當代社會中幾近神話,但置於日本,那些安寧的鄉村,完好的森林和人們之間親昵但互相保留空間的教養,讓這一切都令人信服。像很多大熱的日本電影一樣,《小森林》也是改編自漫畫,由漫畫家五十嵐大介創作。分為去年上映的《小森林:夏秋篇》以及今年的《冬春篇》,每一部都被影迷不吝讚美。從影片一開始,這部電影特立獨行的自信氣質就顯露無疑,雨後的樹葉,孤獨站立的鳥,一個女孩騎著單車從林間小道穿行而過,即使就單獨把它當做風光片來看,它都配得上那些讚譽。它有一種罕有的安靜。之所以受歡迎,就是因為它像這個喧鬧世界中的一口鮮氧,它搭建起了一個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觸摸到的彼岸,一種我們永遠也無法過上的生活,但卻又不虛渺,因為搭建這一切的中介是食物。 《小森林》每一個章節的起承轉合都以一種食物作為間隔和提示,女主角因由時節,心情,自己決定今天要做的食物,冬天就著溫暖的火爐烤制溫香暖糯的麵包,夏天就在一天的溽熱之後製作冰鎮的米酒。她認真地製作,認真地享用。除了美食本身的誘惑,這部電影還因為這種態度而打動觀眾。所有食材都是就地取材,物盡其用,不故作奢華,也決不將就。現在「一人食」的話題備受關注,「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的標題隨處可見,成為了某種特有的時代語言,人們闖入了更加孤立化的「無緣社會」之後,在每天擦身而過的人群中卻遇見孤獨,「一個人好好吃飯」成為了一種向上的生活態度,《小森林》無非向人們展示了一種「一個人的美好」的可能性。這一點,會讓生活在都市中的人們產生很大的共鳴。 幾乎和《小森林:冬春篇》同步,《深夜食堂》的電影版也同樣獲得了影迷的青睞。某種程度上說,這兩部電影有相通的底色:以食物為中介熨帖人心。《小森林》講的是偏安一隅,讓食物達成自己穩固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而《深夜食堂》則是以食物為鏡子,折射出都市夜歸人的人情冷暖和世間百態。從這個角度講,《小森林》中的女孩市子和《深夜食堂》中的小店老闆都是洞察世事的聰明人,前者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後者洞悉著每個人潛藏心底的小心思。就如同《深夜食堂》那些懷抱悲傷或者滿懷希望的人們來到店裡點一份熟悉的蛋卷,《小森林》中的市子也經常會通過一份食物激活某些情緒和回憶。小時候,媽媽為自己製作的食物,現在她開始親手嘗試自己做給自己,因為母親突然離家,很少與她聯繫。這條感情線索的設置成為了一個孤懸的謎語,一種牽制,相對,市子本人則成為了穩固的象徵,她被熟悉鄉間環境所吸引,因為自己親手製作的飯菜感到安穩,食物是她心中的鉛墜。 《小森林》表達了一種現代人急需的「小確幸」,但也確實故意遮蔽了很多美好背後的不堪。比如,女主角的心態平靜如水,優雅、沉著,一幅標準的女文青打扮,但如果真的長期處於繁重的農業勞動之中,她至少不會像現在這樣優雅和粉嫩。或許也正是這一點點「失真」反而點燃了很多影迷心中的嚮往。《小森林》用各種美好的食物以及四季更迭中的不同美景營造出了一個離煙火最近又離喧囂最遠的世外桃源。在這個所有事情變得越來越不確定的時代,愈發講究虛擬化的時代,食物變成了一種亘古不變的穩定介質,美食入口時的快慰就是心能安放時的妥帖。有時,食物比藥物更能治癒心病。(文/楊時暘)」整理了下最近兩個月看過的美食紀錄片 排名不分先後
一、老廣的味道(該片深入廣東美食腹地追根溯源,提現特色全粵菜譜二、味道雲南(分十個篇章介紹雲南美食,不以地域和菜品分類進行劃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
三、舌尖上的重慶(主要內容有小面、火鍋、家常菜、江湖菜、下飯菜和小吃六大類組成
四、申夜食堂(分三集:本幫記憶、海派素食、上海點心
五、台灣食堂(一共二十四集,台灣美食介紹的比較全面
六、台客狂想曲(持續更新
七、上海之味(BBC出品 英國大廚食游上海,大閘蟹蟹黃湯包 黃燜雞蛤蜊蔥爆 豬腸面清蒸鯧魚 紅燒肉獨領風騷
八、湘當韻味(介紹湖南湘菜的人文類紀錄片
九、北京味道(味道里,有北京的魂
十、寧夏味道(共五集,寧夏美食多是吃羊肉 麵食
十一、食的秘密(全十五集,記錄香港多種著名地道美食
十二、味道天津(六集,表達天津獨特的飲食文化與生活
十三、川菜的品格(共六集,好巴適
十四、尋味順德(看之前我對順德菜是沒有概念的
十五、獨特中國味(三集
十六、清真的味道(全五集,以地方特色清真美食為主線《和食雙神:最後的約定》,這部紀錄片為我們推薦了兩位步入神壇的大師級人物。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日本是個優秀的民族,所謂匠心,大家深有體會。 2011年大衛·賈柏拍攝《壽司之神》主角就是小野二郎,他的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遠近馳名家喻戶曉。那種對美食的熱愛,追求以及探索被人們推崇和讚揚。那絕對是一首美妙的音符,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二郎91歲高齡,是世界最高齡的米其林三星料理人。作為他店裡的常客早乙女哲哉70歲,兩人30年間,相互到對方店裡切戳技藝,那是追求極致的兩人才能看到的世界。究極的壽司和最好的天婦羅,對方的存在共同推動了和食的極致化。
兩者之間是思想與思想之間的較量。老爺子說:「沒有像他那麼懂味道的人了,所以就成了認真的較量」。哲哉說:「我也不想去吃壽司,他面對壽司自己的生存方式,美學以及對魚的用心,對於米飯的用心,卻能投入100乃至200的心思,這些都能12分的傳達給我。能把這些心思都投入一個壽司的人,除他之外再無旁人。與其說是去吃壽司,倒不如說是去吃這份心思」。
進食之間沒有任何對話,進食就是最好的對話。大概十年,他們沒有怎麼聊過天。大師的技藝正是以完美的順序得以實行。老爺子有著自己的節奏,他知道捏到這個地步就一定會好吃。
因為一直能做到這樣的水準,所以沒有人能達到他的高度。比任何年輕人都要更拚命的老爺子,捏著壽司。就彷彿美味都是努力的結晶,正因為如此,才說他像宮本武藏一樣的人。面對老爺子的到來,門前仲町的哲哉也緊張起來了。其他店要炸一分鐘,直到完全熟透。而他用220度的高溫,只要27秒。外表酥脆,中間半生,正巧與舌頭感知鮮味的最佳溫度一致。
最能感受技藝純熟的時間,就是剛炸好的那一瞬間,能夠品嘗出根據素材對於溫度和秒數進行的精密計算。
屏氣凝神,是在進行著計算。根據不同的食材進行著自己的計算,如果呼吸的話就不容易做到這點了。我想大概沒有像他這樣的人。
哲哉說,相差20歲雖然不太一樣,但我怎麼能輸給他呢?雖說是朋友也是競爭對手。雖然看不到,什麼也看不到,總覺得這樣被一直拖拽著到了老爺子的位置上,這是看不見的東西。死掉的話我追不上他了,活著的話總有一天會追上的。若是死了的話就追不到了,他會漸漸離我遠去,然後變得越來越大。
26歲的二郎還在勤奮踏實的捏著自己的壽司,他心裡想著究竟能到達什麼地步呢,100歲以前都努力乾乾看吧。而15歲哲哉已經天賦顯現初露鋒芒深受一方好評。30年前,不經意的相遇成就了一生引以為傲的佳話。彼此在對方身上學習進步成長,慢慢地走到如今光芒萬丈的位置。
二郎卻因為心臟問題倒下,有點消極竟萌生退意,其實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已經很不錯了。十年多前也就是老爺子78歲的時候,哲哉給了他很大的鼓舞和信心,哲哉說,我要干到130歲,老爺子你也一定要干到100歲啊。這種惺惺相惜作為旁觀者的我們難以體會其中的深意。
但我們生命中總有那麼一個人,你們在一起時沒有多餘的言語,靜靜地呆著對方身旁就是最好的陪伴。就是這麼一個人,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默契的感受對方的想法。也就是這麼一個人,當你走進永無明日的黑暗時他會拚命拖拽著你走向陽光坦途。
如果說俞伯牙和鍾子期的那種情誼是因為懂得,二郎和哲哉之間則是一種美食和生命的接力。你可要好起來啊,不然你就輸了。你可不要倒下啊,不然我就追不上你了。我們生命里肯定有這樣的一個人,他也對你講過類似這樣的話,雖然從未在對方的店以外的地方相約過,在向著一百歲前進的道路上一起飲茶怎麼樣?如果你身邊也有這樣一個人,夫復何求?(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見聞觀止)
http://weixin.qq.com/r/XipbQ07EzROyrQog939M (二維碼自動識別)
《北京味道》
《蔡瀾嘆名菜》,這個講在香港的各地美食,很不錯的《江南味道》,自然是講江南菜,不過融入了江南的文化,每集比較短但是很精緻
尋味順德 看完了都想去一趟啊~
那肯定是貝爺的荒野求生了
說到最近看的不錯的紀錄片,那一定是《華夏湘當韻味》,看下來雖然有舌尖的影子,但沒有硬是把情感凹在裡面,而是娓娓道來,貌似光說湘菜說了7集,後面還有別的菜系,反正看的我口水直流........湘當韻味1-高清在線觀看-PPTV聚力另外華夏這個紀錄片我覺得整體都不錯,挺深刻的~
BBC前幾年出的《貪嘴義大利》,難得一見的好片,記錄兩位功成名就的義大利大廚五十年後重返義大利尋求義大利美食的真諦。
兩個意呆利大爺又萌又暖做的一手好菜,兩季一共八集,每一集一個主題,真的真的特別好看,讓人暖心開心憧憬還餓~想去義大利啊啊啊推薦閱讀:
※介紹西方古典音樂發展史、思潮與音樂家的紀錄片有哪些值得推薦?
※如何拍好專題片?拍攝某一個職業的專題片需要注意什麼?
※推薦一些既漲知識又裝逼的紀錄片?
※有什麼好看的紀錄片呢?
※有哪些優秀體育紀錄片可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