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那麼多人如此如此的懷念張國榮嗎?
沒有一點點不尊敬,根據後面了解的許許多多資料,我也覺得張國榮是個值得尊敬的人。他值得被紀念,如果他確確實實感動過你
大部分那個時代的人是有真感情的,他們在青春的時候恰好遇到了張國榮。 但是,張國榮最火的那幾年直到去世的03年,現年20,21,22左右的那會才小學,真的就有那麼多的感悟,那麼深的感情? 是在受不了周圍不管誰都發個微博,發個深沉到家的感悟,發篇短短的禱文,彰顯他是多麼的入流,也崇拜這麼高雅的偶像。 更勝一些十幾歲的也在那追到下,感悟下人生。這都是什麼啊?跟風,裝B。
當然有。
如果你是香港人,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個問題。張國榮是香港的符號,他陪著香港一起挨一起爬,他與香港互相見證。他是那麼愛香港,而全香港也給了他無盡的寵愛。下面我想分幾個層面來講講真的有那麼多人懷念這個人。
首先是娛樂圈。
2013年在香港舉辦的「繼續寵愛十年音樂會」,專門為了紀念離世十周年的張國榮,如果你有興趣看看,你會發現張國榮在香港演藝界的地位有多高,以及他留下了什麼,他帶來了多少影響。
這樣一場主角缺席的音樂會,其規模和水準,說實話沒有幾個人能夠擁有,在我印象中也就一個張國榮。連很多內地朋友認為可以與前者劃等號的梅艷芳,黃家駒,都沒有。
能夠同時聚集梁朝偉,張學友,劉嘉玲,周慧敏,蘇永康,許志安,黃耀明,莫文蔚,古巨基,張智霖,容祖兒,陳慧琳,張敬軒,草蜢,太極,以及不能到現場的梁家輝,鍾楚紅,林夕,徐克,關錦鵬,爾冬陞等人的VCR集錦,香港影壇歌壇的半壁江山大概就是這些人了,除了頒獎典禮,還有什麼場合會看到這樣的盛況?
要知道彼時張國榮已經逝世十年了。前段時間的真人秀《偶像來了》有一期,節目設計了一個家庭KTV的環節,汪涵唱了一首張國榮的經典歌曲《風再起時》。
作為歌迷要說,汪涵唱得很棒,儘管他是在模仿Leslie,但是歌聲充滿感情,聲線幾乎一模一樣。看到這一幕我有點想哭,而真正讓我控制不住的是林青霞。汪涵唱完後,在場的所有人都是禮貌性的鼓掌,只有林青霞一個人聽得最認真,然後情不自禁的站了起來。其實這一期偶像來了很打動我,包括後面楊鈺瑩跟青霞姐一起唱起了鄧麗君的歌,青霞姐真的是拚命在忍淚水。
最親愛的朋友已經離開,但分開也像共同渡過。
還有一個細節是汪涵唱歌時,坐在後面的朱茵和蔡少芬一直在跟著一起唱,她們也是節目里唯二的香港演員。
就不說娘娘還發過用哥哥的《側面》的歌詞作文字配圖的微博了=_= 細節要追究起來就太多。說到汪涵,他是Leslie的真愛粉。他時不時會在節目里提起哥哥。
比如有一期《天天向上》的嘉賓是林夕,現場放出來的夕爺作詞的歌曲有三分之二都是哥哥的。開場涵哥就唱了一首《側面》,後來又提到《左右手》,《怪你過分美麗》,《我》。另一個真愛粉是老幹部靳東。
他上《天天向上》時被要求唱歌,他說自己喜歡張國榮,然後跟汪涵合唱了《共同渡過》。還有你們的岳父韓寒,他的第一篇長微博,就獻給了哥哥。他在四月一號發布的紀念哥哥的文章,簡直就是一個迷妹對偶像的表白信。
岳父在曾經出的專輯裡翻唱過《我》。去年古巨基參加《我是歌手》,有一場比賽他選擇演唱《Monica》。
要知道這首歌是張國榮的成名作,他在此之前已經熬了8年,這首歌幫助他打了翻身仗,奠定了他在香港樂壇的地位,而歌曲在香港的傳唱度更是無人能及。Monica有多火?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好比當年《還珠格格》在內地播出時萬人空巷的收視情況。歌曲對於香港人的意義,就好像還珠格格之於我們的意義。古巨基選這首歌翻唱,需要很大勇氣。
他在比賽前的採訪中說到選擇這首歌的原因,他要向哥哥致敬。
他回憶自己剛出道時,還是個寂寂無名的小輩,而哥哥在一次電台採訪中被問到自己比較看好哪位藝人,他沒有提到當紅的明星,只說了兩個「古」。一個是古天樂,另一個就是古巨基。要知道當年這兩人還是沒什麼名氣的新人,哥哥作為藝壇元老,竟然在節目中公開點名稱讚他們,肯定他們的潛力與實力。如果你看了比賽,就知道這對於古巨基來說意味著什麼,他一直在哽咽著回憶這段往事。
而之後的演唱環節,我看到的是一個用真誠和尊敬去演繹monica的歌手,相較於其他人拚命炫技,基仔顯然更加放鬆從容,也更加自得其樂。
一場讓所有人神經緊繃的比賽,他卻只想唱一首對於自己意義非凡的歌曲,向心中的偶像致敬。沒錯,這就是一次任性的致敬。要知道除了歌迷,monica對於內地觀眾來說相當陌生,所以選擇這樣一首歌並不討巧。
然而看到他跳起熟悉的舞步,將歌詞從「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改為「thanks thanks thanks 張國榮」,我覺得自己完全能理解他,也能懂得他。有多少人像他一樣,只想真心實意的對leslie說一聲,哥哥,好多謝你。
陳奕迅是腦殘粉的代表。
就不說醫生在自己演唱會上翻唱過多少哥哥的作品了,根本數不過來。《浮誇》的Demo版《Depression》,是作曲人C.Y.Kong在03年哥哥離開那晚就著悲痛的心情創作的,後來黃偉文重新填詞,醫生再拿過來唱,才變成了另外一首全新的歌。原版非常抑鬱哀傷。《不如不見》這首歌,如果leslie還在,我們聽到的會是他的演繹。醫生自己說過,當初這首歌老是唱不好,後來他思索如果是哥哥話,會怎麼來完成這首歌,最後唱了下來。
如果是歌迷的話會發現,醫生的一些慢歌的唱法是在模仿leslie。
林夕寫給醫生的《失憶蝴蝶》,是對當年為哥哥寫的《路過蜻蜓》的隔空呼應,一前一後的兩首歌,串聯成了一個十三年的故事。
張國榮和梅艷芳現場演繹的《芳華絕代》,至今仍是難以超越的經典live。
醫生和何韻詩也在現場唱過一次,效果嘛......請不要對腦殘粉陳胖子要求太苛刻,歪悶寫出來的這歌,我不知道除了張梅二人還有誰能夠駕馭。後來的《裙下之臣》,跟前者多少是有關聯的。除了以上提到的諸位,還有很多人在懷念張國榮。包括他的好友周潤發,張曼玉,王菲,倪匡,蔡瀾,毛舜筠等。
以及受他提攜的後輩,黎明,郭富城,趙文卓,袁詠儀,舒淇,楊采妮,張柏芝,寧靜,王力宏,陳冠希等。以及他的粉絲,黃磊,陳偉霆,薛凱琪,張敬軒,謝安琪等。這些人,或多或少跟張國榮本人有過交集,或者是受了他的影響,你總不能說他們是跟風吧?
再來談談我周圍的人。
每年很多城市都會有舉辦影展,放映演唱會等榮迷聚集的活動就不說了,有多少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4.1前往香港,你可以根據規模來統計一下。而且年年如此。
這些人,你真的確定是在跟風?能裝逼裝成這樣,我得打個滿分。張國榮當年紅遍亞洲,我們現在哈日哈韓的瘋狂,相較於當年的韓國人日本人對他的痴迷來說,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我不看韓劇,但是不止一次看到其他朋友的截圖,韓劇里或者綜藝里,至今仍多次出現張國榮的電影、歌曲或者提一下名字。Running man里的劉在石不就是榮迷嗎?他還在節目里唱過哥哥的《當年情》。
你們的女神全智賢也是榮迷,有一段張國榮去韓國時接受她採訪的視頻,17歲的千頌伊少女心都要爆炸了,簡直就是一個典型的迷妹。嗯,我很懂她=_=說回我自己。
我很小的時候就對《倩女幽魂》主題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因為從我有記憶開始,媽媽就用這首歌做了很多年的手機鈴聲。
《縱橫四海》這部電影也是通過我媽知道的,她每次說起這部電影就是抑制不住的激動,少女心撲面而來。
用她的話說,就是這個組合太經典了,她太喜歡這三個人了。然而年幼無知的我是在上大學後才看了這部電影成為榮迷的=_=哦對,《霸王別姬》《白髮魔女傳》《英雄本色》,也是我很小就聽說過的電影。所以我最先知道張國榮這個人,不是因為其去世的消息,也不是通過不要臉的媒體,而是因為家裡有一位文藝女中年。
就連我爸這種從不追星的人,有一次看到《花樣姐姐》里的馬天宇,也對我們說,他看到這個小夥子會想起張國榮,因為他的眉眼和氣質有張國榮的影子。
你看,不是所有人都閑得只熱衷於看八卦扒隱私,雖然我是近兩年才喜歡上的張國榮,但是我從小耳濡目染潛意識裡奠定的價值觀就是,張國榮先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好演員。
我認識的很多長輩都喜歡看張國榮的電影,聽張國榮的歌,祭日的時候我看到他們有發朋友圈表達自己的懷念。
看來以後我有必要去提醒他們,叔叔阿姨你們別髮狀態,跟風裝逼這種事情留給我們年輕人來做就行了。至於我自己是怎麼變成榮迷的,其實也很簡單,他的電影看多了,他的歌聽多了,覺得他的藝術創作打動了我,很對我的胃口,一步步深入了解下來,就像挖掘一個寶藏一樣,一發不可收拾。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我倒是沒怎麼看到朋友圈裡有人會在特定的某一天發什麼煽情的狀態,也沒有被刷屏。
至多幾個同學朋友會發一首歌,或者推薦一部電影,而他們寫的東西也很樸實。也許他們算不上我這樣的真愛粉,但可以看出他們的確被leslie的歌聲或者電影打動過。所以為什麼會被好友刷屏呢?為什麼會覺得別人跟風呢?我喜歡張國榮之前或之後,都沒有遇到這種情況。
那些受不了的人,是不是應該先看看自己的圈子裡都是些什麼人?你都在和哪些人打交道?別把責任推在張國榮或者榮迷身上。微博上倒的確會被狠狠的刷屏,刷屏的基本來自於各種營銷號。
這些營銷號平時發點什麼話題都是你抄我我抄你,這種可以博關注的「好」時機他們怎麼會錯過呢?對於營銷號我本身是很反感的,老是配一樣的幾張圖,發一段一樣的文字,寫得空洞無物無病呻吟,那些矯情累贅的描述和想當然的貼標籤都是一樣的雷同,最後再隨手一轉。所以有一批亂七八糟的公眾號我已經取關了。至於我的微博好友,倒真沒看見有誰在刷屏或跟著矯情,最多會看見這個話題然後通過轉發來表示一下。
我刷微博的時候看到渡邊淳一過世的消息,也轉發了,為他點了一根蠟燭。我只看過一本他老人家寫的《失樂園》,還沒看完。我覺得我有必要自我反省一下:你特么連一本書都沒看完,根本就不是忠實讀者,別人去世你好意思轉發好意思哀悼嗎?你好意思心情沉重嗎?裝逼。其實我認識的一些真正的榮迷都在圈地自萌。
你們說的「一歲一哭榮」的現象我體會不到,也懶得去體會。我會經常懷念他啊,累了聽幾首歌,有空的時候看一部電影或者演唱會,還會找他的訪談。相信很多榮迷都是這樣的。所以你問,真的有這麼多人在懷念張國榮嗎?我想是的。跟風跟得了一時,跟不了一世。大浪淘沙,經典會跨越時間空間永遠流傳下去。有人張口閉口跟風狗。
但每一個真榮迷都是穿越過榮迷初期綜合症的淚雨走過來的,這是成為榮迷的第一站,這其中的孤獨凄楚荒涼迷茫辛苦路人不會懂,也許某些偶像過世的粉絲會知一二,也許不會。
我們愛他,痛惜他,不捨得他,見不得別人曲解他,侮辱他,嘲諷他。我們每一個都是或者曾是玻璃心,會難過,會忍不住被氣到哭。
我們覺得那些口出惡言的人既殘忍又無知,對一個過世的人如此大的惡意到底是為了滿足其什麼心理?你們不愛他所以愛他的人必是跟風?你們是異性戀所以優越感十足?你們預計自己絕不會自殺便對一個因病自殺的人擁有了討伐的權利?
你們太自大,但你們不是上帝,不要judge別人。
榮迷不易,但並不想被同情,因為愛所以不可以喊痛。但是不要再傷害我們,跟風也好裝逼也好,那跟我們無關。
我們真的紀念他!哪怕以任何形式或不以任何形式,他都是我們心中最柔軟最長情的存在。他永遠都在,只要我們還在!
去選擇一個偶像去跟風吧!但你不能選擇一個偶像去愛,一切都有的選,唯愛沒得選。榮迷也沒得選,儘管他不在了,我們依然必須愛他只能愛他不能不愛他,因為這世間,誰都不似他,誰都不是他。論壇,知乎只要出現懷念張國榮,總有一些人說,腦殘粉,裝逼,跟風狗。我倒是很好奇說這些話的人,這麼隨意指摘別人,隨意給別人定性貼標籤的人究竟有多自以為是。然而我向來不怎麼贊成智商不高,洞察推理極低的人自以為是。
張先生的美貌不說。
張先生的成就不說。張先生的人品不說。張先生的品味不說。張先生生前生後得到的業內評價也不說。張先生在國內外被承認的演藝界地位我也不說。稍稍不那麼孤陋寡聞,又稍稍願意花點時間去了解 而不是自以為是的一個人應該都知道。當然有人一定會告訴你,別人給張先生的評價都是死後之譽,摻了水,我們所看到的張先生是被媒體,被大眾塑造渲染的。歷史是人人裝扮的小姑娘呢,所以? 所以歷史上也就因此沒有任何一個人的品質,道德,成就是值得敬重的,諸侯武侯出師之表就是做作,李密陳情真特么矯情,杜甫你也歇了吧,自己都活不好還關心老百姓? 當承認任何明星,被包裝都是必然的事,張先生早期確實有被包裝的痕迹,但不代表包裝就是虛偽吧。還有人扯什麼「死後為大」,似乎死了誰,誰就能這麼火一樣。似乎隨便一個人就能進入辭海,進入外國的百科全書詞錄一樣。
崇拜周恩來,崇拜拿破崙,崇拜毛爺爺,那都是正確的。偉人嘛。
崇拜張國榮,就成了跟風,我是理解不了。
明星與偉人只不過所乾的事,行業領域不同而已,都需要美好的品質和能力。 似乎有一處矛盾,人們既覺得崇拜跟風張國榮是追求品味,高逼格。這其實已經承認了張先生有品。一方面又覺得他就是不該這麼大肆被追求,崇拜他這件事值得推敲值得質疑:究竟是粉絲們是真的喜歡還是跟風懷念呢?這也讓我隱約覺得演員歌手雖然受歡迎(很可能是因為名氣和金錢了),卻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尊重—————所以才會有人不斷發問;為什麼張國榮死那麼多年還有人懷念?為什麼張國榮。。。。為什麼張國榮。。。。?
從來沒有人問過,為什麼我們要紀念周恩來毛澤東110年誕辰。你敢么?我只是想問一句~ 為什麼張國榮不可以?他哪裡配不上了?
=====================
我們必須承認什麼中國人多,什麼人都有。有些東西題主不一定能移情、理解。旁觀即可。
張先生那麼多歌迷影迷粉絲,必定有些是真愛,肯定也不乏題主您所說跟風之人。何止跟風紀念張國榮? 追求名牌,時尚,追求高山流水的音樂,知乎上在多讀書的倡導下肯定也有人並不喜歡閱讀而跟風閱讀,甚至擺出康德三大批判,在倡導批判力思考獨立思考的情況下跟風,哪怕是鑽牛角尖也要表現自己思維力的與眾不同。甚至看見別人都玩英雄聯盟也去玩。等等不都可歸為跟風、裝逼?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就去說凡是在讀康德,黑格爾的書,凡是聽莫扎特音樂,凡是標新立異的,凡是動不動談論哲學政治等等高大上的學問,凡是動不動清北復交中科院,凡是張口閉口四大會計事務所的都是在裝逼。
曾經有個同學為了秀他英文好跟我說他想看一本《百年孤獨》原著。我只能在心裡笑一下。管別人裝不裝呢?
比如我,就是張國榮的9年粉絲,那時候還沒有所謂的「風」。純碎因為喜歡而喜歡。我能背得出他所有電影經典台詞,能從他的演唱會中的獨白,演唱會的服裝,截圖判斷出所唱的歌曲和演唱會時間名稱,會唱他的所有歌曲,知道不少他的軼事。
如果有人因為這個就武斷判斷我是跟風腦殘粉,我雖然胸懷博大,也是不怎麼樂意的。標籤可以貼,但不可以亂貼。你不會懂的,如果沒有經歷過。 我出生於1999年,他死的時候我才四歲。那是我剛剛開始記事的年紀。 我第一次聽說他的時候他已經去世了,應該是2005年,我在車上和我媽媽聊天的時候,也不知是哪個話題,她突然提到張國榮。從她的敘述里,我得知他是一個香港著名歌手,演員,還是個同性戀。幾年前跳樓而死。 這段談話我一直牢牢記到今天,可能因為「同性戀」這個敏感字眼戳到我,而且他的名字也著實好記,不土也不時髦,卻很大氣。之後長長十二年,他對於我又是空白,我連他究竟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只是腦海里自動把他神秘了,偶爾想起來,就像想起一個傳說,莫名感覺這樣一個傳說中的男人一定有一張長得不錯的臉。 後來上了高中。起因是一本雜誌上的文章。作者很愛看電影,他看了300多部電影,感覺生活越來越充實。出於這一點點小資生活的傾慕,我也開始搜羅電影。一開始,看的自然是內地新上線的影片。阿拉你也知道,作為一個看慣韓劇,雖然對韓國人的長相無感但喜歡韓劇藝術的高中生,內地的這些影片,實在是,很渣。看了一部《暴走神探》一部《分手大師》,我真是槽都不想吐。。。 後來很偶然地看到《讀者》上寫林青霞的文章。我很早就眼熟林青霞的東方不敗裝扮,那真是美呆了。雜誌貼了一張青霞姐在《東邪西毒》里的劇照,鳥籠的光影,她狹長的媚眼和耳旁垂下的髮絲,再次驚艷了我。我於是對《東邪西毒》感興趣。去網上搜,影片開頭,茫茫一片浮動著的黃沙。按出場先後順序排,第一個浮現的名字,是張國榮。時隔十二年,他的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又讓人驚喜又讓人期待。我莫名期待看這個男人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歐陽鋒出場時那一瞬長發飄飄真是帥。後來扎髻,他的桃花眼很動人。但還只是停留在贊他帥的地步,沒有迷戀。入坑是由於「跨越97」。這是我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完完整整看完的演唱會。真的,只有看過他的這場演唱會,才能明白,什麼叫做風華絕代!那是任何一個女人都望塵莫及的美。成為後榮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其實也算某種莫名的緣分,還是孽緣。每天都活在記憶與現實的碰撞里。忍受不能被世人理解的愛所帶來的苦痛。我有時會含淚苦笑自言自語,張國榮啊張國榮,你走了這麼久了還拖著這麼長的眼淚連綴成的尾巴。所以,不理解很正常,但請持觀望態度,不要語出傷人。畢竟,他生前得了再多榮譽和寵愛,上帝也像對待基督一樣沒有給他一個好的結局。
懷念與否不取決於年齡的多少。我認識不少後榮迷,正是因為哥哥在世時她們的缺席,對他的懷念才格外深厚,遺憾與惋惜才格外動人。人不一定要經歷過才能有真正的體會,很多時候,僅僅是閱讀關於他的文字、看他的電影、聽他的歌曲,甚至欣賞他的照片,就足以感同身受。不可否認,確實存在一小撮人是你所謂的「跟風、裝逼」,但更多的人,在數以萬計的懷念文章、微博中,確實是有實在的感情的。如果對這一點抱有懷疑,那是你太小看張國榮的魅力啦。
至於張叔叔的魅力 我想一句歌詞便可概括所有吧
「天生我高貴艷麗到底。顛倒眾生,吹灰不費,收你做我的迷」——《芳華絕代》==========================================
前女友在分手四個月後來瀋陽玩 臨走送我一套Leslie的明信片
她回去後的當天晚上便做了讓我怒不可遏的事情 不提
所有關於她的東西全部銷毀 寄來的明信片信件全部拿去樓梯間燒了 給我織的圍巾扔垃圾桶里 唯獨這一套明信片我實在是下不去手 送給了對面宿舍的榮迷
晚上回來後他告訴我在自習室里獃獃的看著這套明信片一看不知不覺就是半小時
對於我們這些剛20的小榮迷來說 涉及他的所有的影像資料音容笑貌都彌足珍貴
因為我們沒來得及在他最美的時候親眼領略他的風采 不能一睹真人 不能體會到像別家粉絲一樣能在演唱會上不遺餘力地向自己的偶像揮灑熱情的感覺
所以這些都是最寶貴的 因為不可能再有了
我們能做的 只有在電腦前 慢慢享受他所留下的美 留下一句句驚嘆
都只是因為斯人已去
We miss u much, Leslie.請像題主這樣不願意稍加了解就來質疑後榮迷跟風的人不要打擾哥哥了。
他值得么?值得。作為歌手,他能唱也能寫,是世界知名的天皇巨星,多次獲得金曲。作為演員,他塑造過程蝶衣、阿旭、歐陽鋒、Rick、何寶榮、十二少、阿占、阿傑等經典角色,這麼多風格迥異的人物,其中還有許多甚至是全劇靈魂人物,他都挑得起。作為一個美得超越性別的人,「四大絕色」「風華絕代」這樣聽起來誇張的詞變成他的專屬形容。作為一個領先時尚十幾年的人,他在演唱會中的服飾至今看來都很新潮。我還沒提他好到爆的人品呢。
我當然沒說他是第一,歌壇先有許冠傑後有譚詠麟。影壇主角有周星馳配角有吳孟達。他不會是最靚的那個。但組合起來,能跟他一比光輝的,還真不多!
你知道他活著時就被人封為「傳奇」么,你知道香港有句話叫「張國榮也要熬十年」么(今夜不設防節目里他自己更正,是八年多),你知道十大愛香港的理由之首是「有張國榮」么。你知道他是第一個在演唱會上募捐的明星么?你知道歌手可以不和舞群同步是他開創的么。
這麼一個優秀的人,是中國人!你不了解他我理解,你根本不願意了解他就開始黑愛他的人我不理解!用日本粉絲對香港人的話說「你們為什麼不珍惜他!」香港民眾一直都珍惜他!現在媒體終於意識到錯誤了,不再問這種愚蠢的問題了,不再對他那麼苛刻了,大陸這邊開始了!在這個充滿死亡歧視的時代,沒人走茶涼就不錯了,我不知「名聲都是那一跳來的」是怎麼意淫出來的!就因為他不是政壇人物,所以不配做偉人?真是無知的可以。我二十歲,熱愛張國榮。
挺理解博主這種心態的,因為凡事一旦成風就有裝B的嫌疑。但是張國榮不同,不同年齡段的人對他的感情是不一樣的。我所在的城市裡有一個非常大的榮迷組織,他們在但不限於在紀念日舉辦紀念活動已經多年,我參加過幾次,裡面各個年紀段的人都有,可以看出60、70年代的人對他的痴迷和懷念,和我們80、90年的人對他的崇拜和喜愛的感情,不太相同。長輩們經歷過張國榮正當紅的時代,親見巨星的隕落,而我們晚輩在長大的日子裡,很多是在他逝世後才慢慢聽說他、了解他。但我並不認為後者就顯得矯情甚至"裝B"。張國榮從內到外的魅力,只要你稍稍靠近,就能被吸引。死者為大,就算是有人跟風,紀念他,總比忘掉他,要好吧。今天是哥哥的忌日,看到全世界又在大同小異地紀念他,我有點難過,怕熱鬧打擾他終於的安寧;但更多的是高興,這個世界沒有忘記他,又一代人沒有忘記他。我更相信,永遠不會有人忘記他。破例貼一下我昨天的日記吧。如果紀念張國榮被認為是裝,那麼我心甘情願裝到底。
艾略特說四月是最殘忍的季節。似乎是在一剎那間,全世界鋪天開地滿是你的名字。門戶網站加班加點製作你的紀念專版,各大論壇里你與唐先生的愛情故事再次被頂到最前,新聞里說香港粉絲為你徵集1956912隻紙鶴欲申報吉尼斯紀錄,微博里形形色色的人們則借著你離開的十年感嘆光陰的飛逝……熱鬧稀釋了哀傷,眼淚像是被勾兌了花花綠綠的色素,大多數人不咸不淡地咀嚼著你的故事,在被剪貼過的告白里唱起你預言式的安慰:「有一天你會明白,人生沒有我並不會不同。」
我真正感到悲傷慢慢來襲,是在幾天前的一個清晨看到一條微博,上面寫道:「你在天堂還好嗎/風再起時/你走了整整十年/我終於去了紅磡/可是你再也不可能在那裡出現/天王天后都已經不太活躍/王菲也只是在微博發發照片/黃貫中去了湖南台/周星馳又紅了一遍/可我總想念大話西遊的經典/波霸彭丹做了政協委員/我卻連多買兩桶奶粉都要被罰錢/香港好像越來越近/可是卻又越來越遠」
頃刻間我被悲傷深深擒住。咀嚼十年的數字長度有什麼意義,娛樂頭條每天都在更換,折再多的紙鶴也召喚不回來你,假惺惺的看客中有多少人的眼中帶著他們不願承認的腥味?一切的一切我都不想要,我只想拉住你,如你曾經慵懶深情地唱過的那樣懷念你: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
作為「後榮迷時代」的年輕歌迷和影迷,我對你的記憶從你的死亡才開始。2003年春天非典在全國蔓延,還在醫院內科做護士的媽媽被臨時調到城郊一家療養院進行封閉式培訓,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疫情。由於一直沒有報告,四月一日晚我們醫護人員家屬被允許進入療養院探望。在那個寂靜的白色別墅里,大家圍坐在電視前邊吃晚飯邊看新聞聯播。整整十年之後的今天,我還能記得播音員是用怎樣的聲調播報你的死訊,一桌熱鬧正歡的人是怎樣突然沉寂,怎樣有人開始抽泣,電視機怎樣被人關掉,又怎樣被人重新打開,他說也許是電視開玩笑,你會在下一條新聞里,再活過來。
後來人們一起上了露天陽台,點點星空下還是小孩的我聽大人們講你,有人說這麼有名怎麼自殺呢,聽說是同性戀,娛樂圈真是亂啊。有人立馬反駁,說你抑鬱多年,一直生活得並不順利。還有人唱起你的粵語歌,旁邊的人立即被勾起回憶,說霸王別姬里的你,真是美得像女人。
那夜的星光被我迅速忘掉,未曾想過在後來的歲月裡面被一點點撿起,慢慢拼湊成你的臉龐。那是怎樣的一張臉啊,無數文人娛記試圖描摹出一張側寫,香港的倪匡說你「眉目如畫」,台灣的董橋說你是「最後一個西關大少」,大陸的毛尖說你的臉「性別特徵明顯而性意味含混,分不清是男是女,卻同時吸引男人和女人」。沒錯的,華人男星里再也找不到第二張如你那般複雜的臉孔,俊俏里有性感,硬氣里有萎靡,明亮里有憂傷,桀驁不馴里有對這世界天真無邪的惶恐。
你正當紅的時代我尚還年幼,在你離開後的十年我才逐漸長大,一首一首聽你的歌,一場一場看你的電影,學著那些陪你走了二三十年的老榮迷們,一讀再讀你46年的人生。大家說一切都是因為你入戲太深,我想也許並不盡然,你熱愛自我與完美,卻攤上脆弱的本性,才會勤奮地在角色里尋找出口,最終還是沒能克服命運的弱點。
2001年你接受明報的採訪時說:「我是個極度追求完美的人,生活上每一個細節也希望完美無瑕,就連睡覺也很講究。這樣做人很辛苦,但我已經在這條不歸路上。我告訴你一個定律,愈成功的人就愈辛苦,沒有人可以不捱苦、不捱窮便成功。」
於是我懂了。翩翩瀟洒的十二少是你,眼角低垂的阿飛是你,程蝶衣、何寶榮、歐陽鋒都是你。你是那樣複雜又是那樣純粹,你可以一槍一命地送走壞人,也可以一顰一笑地風情萬種。可以熱烈地跳起舞,「Thanks thanks thanks thanks Monica,誰能代替你地位」,也能深情地唱起歌:「讓風繼續吹,不忍遠離,心裡極渴望,希望留下伴著你。」
風繼續吹著,你卻逆風而去,不再回來。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自欺欺人:你的結局就是最好的那種,在時間中獲得豁免,像程蝶衣,晃一晃酒杯就搖落千載;又像阿飛,展一展翅膀就飛入了森林。
然而親愛的Leslie,謊言是如此不堪一擊。世俗的我多希望可以在銀幕上再次看到你,看你親手接過金像獎的獎盃;多希望去紅館聽一次你的演唱會,看你從幕後款款走出,為我們這些錯過了你當紅時代的年輕榮迷唱一遍:「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天空海闊,要做最堅強的泡沫。」
親愛的Leslie,一切無法從頭來過,一切又如何從頭來過?我只能寫一封信給你,靠近你,纏住你,告訴你:人生沒有你會不同。
正好昨天剛參加完哥哥97巡迴演唱會的17周年紀念 看到題主提問題是在去年四一 那個時候正好是十周年 所以聲勢還蠻浩大的 今年已經第十一年了 但是照昨天活動的情況來看 好像哥哥的魅力絲毫沒有減少
這是今年四一的時候廣州哥迷舉辦的紀念哥哥的活動這是結束後的大合照===========================分割線======================================
這是昨天的活動現場 題主有沒有看到全場揮舞的熒光棒?有的榮迷一家三口都來了題主問的是「真的有那麼多人如此如此的懷念張國榮嗎?」 我想告訴你「是的,因為他值得「我,現在15歲。算起來他去世我才2歲或者3歲。但是!我是他的腦殘粉。他這個人挺要命的,好像能讓大多人變成傻子,心甘情願為他活著。反正。喜歡就是喜歡。他長得好看,演的戲催人淚下,眉目如畫,唱歌好聽,等等,都是理由。不過根本來說,因為他完美。你又如何下一個定義,說我喜歡他就是跟風。畢竟在那些流行很久的卻並不真實的,關於他的文章下面,我也跟那些「潮流」對抗澄清。我總是夢到他,每天聽他的歌睡覺,看過他演的每部片子,哪個跟風的人有這麼認真?再退一步說,跟風也罷,關你何事?
怎麼年紀小就是跟風,了解哥哥以後喜歡他怎麼的了,說誰腦殘,四一的時候有多少年輕的榮迷默默的獻花,不懂就被跟這瞎說。
其實我覺得張國榮現象已經不僅僅只是明星現象了。就像小時候被老師要求讀名著,被父母要求學習樂器,那些大作家、音樂家也已經去世好久了啊,甚至很多都不是這個年代的人,但是還是好多人被他們的文字和音樂震撼,或靈魂上產生共鳴或精神上得到慰藉。難得就非得是青春里的偶像才能崇拜他?或者你說電影和流行音樂不是經典名著和古典音樂?那我真的無話可說了,名著可以傳世,交響樂可以傳世,電影不可以流行音樂不可以?或許當時叫流行音樂,但到了今天聽了依舊有共鳴的,應該叫經典了吧。如果題主有空,真的可以在深夜去看看他的電影,聽聽他的歌,有時候我都不用知道歌詞是什麼意思,但是聲音就直指人心。
我是93年的 在張國榮去世那年 還在上小學 只知道有一個巨星去世了 很轟動 雖然小時候也看過他的電影 但是家有喜事之類的喜劇片 只是覺得很好看 所以小時候只知道他很有名 他的死更帶點傳奇色彩 但是並不了解 也就是算個路人等到長大以後 看到關於他的消息很多 之後才慢慢關注他 真正喜歡是大學一個暑假看了他的霸王別姬之後 看完時就沉浸在其中 慢慢的才反應過來實在是演的太好了 於是就開始搜集他的電影和音樂 陸續看了很多經典的電影 最喜歡的就是阿飛正傳 胭脂扣 縱橫四海 倩女幽魂 家有喜事每一個人角色都像是他自己本色出演 也說明他的演技好 音樂是看了89的告別演唱會 97的演唱會 印象深刻 很深情醇厚的聲音 所以我認為他是一位好演員 一位好歌手 對他了解更多的人 才會知道他在各個方面的小小的故事 他的認真和追求完美 他的可愛和魅力 在我的眼裡 他真的很完美身邊很多的人都喜歡張國榮 有的有了解 是欣賞和崇拜 有的沒有了解 僅僅是被他的感覺所吸引 每年4月都有很多人紀念張國榮 大多數是我們這樣的榮迷 不管年紀多大 都是在認真想念過去的一個人 很小的後榮迷更是惋惜哥哥為什麼沒能一直留在今天 當然也有不了解哥哥而發一些懷念和感傷的話 既然有那份感覺 說明能引起共鳴和思緒 何必在乎是否在真的紀念哥哥 也許真的存在跟風的 到那絕對是少數 是哥哥讓大家在愚人節那天 多了一份感傷和嚴肅所以請不要懷疑真榮迷對哥哥的想念 也不要諷刺廣大網友對逝去的美好可能稍顯隨意的緬懷
並不是21、22歲的就不能遇到張國榮。他的歌曲就在那裡、他的電影就在那裡,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風華絕代並沒有隨著他的辭世而被永遠埋沒,反而更激發了大家的惋惜和追憶。
真心愛他的人,非常多。多多了解你會懂。人格魅力,藝術造詣,都是真的。
他去世那年我才剛出生。到了他去世十周年我才開始了解他,看他的作品和事迹。他的電影歌曲成就和人品就擺在那裡,我們不會去看?我們就不能欣賞完之後愛上他?非要和他一個時代才能喜歡他?跟風的人哪裡沒有? 但是大部分都是真實的喜歡他。動不動就說別人裝逼跟風。我們以後把歷史上的名人紀念個遍是不是就正常了。
張國榮是個奇蹟,我相信他一定會一直被懷念
也許有人是跟風,但始終有人真正愛他,那些人是不是真正懷念他有什麼關係?跟風就跟風咯,裝X也無所謂,這世上的潮流不都是一陣一陣的,現在網上不是鋪天蓋地的辣條嗎,只是Leslie流行的時間長了點罷了,沒必要覺得跟風的人都很low吧。我是九零後,後榮迷,從來沒參加過什麼活動,他忌日生日的時候還會在別人黑他的微博下面「哈哈哈哈...」,可那又怎樣,心裡念著,腦中想著就可以了,至於有多深的感情自己知道。
圍觀跟風這種行為受不了就屏蔽唄,誰都阻擋不了的吧,又不只是Leslie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好的東西都始終有人會懂的欣賞
你可以去問問你的語文老師,他們喜歡蘇軾屈原是不是在裝 X跟風?以你這個邏輯,背誦學習論語的就是孔子裝X粉嘍?
推薦閱讀: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鄭爽?
※如何分辨王珞丹和白百何?
※如何評價 2016 王菲「幻樂一場」演唱會?
※影壇有哪些勵志故事?
※娛樂圈有哪些穿西裝很好看的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