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學習的意義?碎片化學習的原因?碎片化學習的最終目標?
營銷上有個著名的四部曲:你有病,病很重,可以治,葯很貴。基本上每個諮詢公司走的都是這個套路。
到了碎片化學習時代,這個套路就變成:你有病,可以治,時間短,療效快!目前看起來7天或21天為一個療程是業界的標配。7天治類似時間管理的小病,21天治一些大病…….反正不管什麼病,21天都可以解決。
關於碎片化學習到底是不是一場騙局有過很多的討論了,不過前兩天看到羅輯思維的一篇《我們這一代人的學習與焦慮》後,我更焦慮了。難道我和他不是同一代人?
羅振宇非常擅用概念辭彙,他用最近的熱詞 「學習焦慮」、 「階層固化」「知識爆炸」引出了當前學習面臨的3個變化:
- 學習越來越碎片化;
- 學習越來越終身化;
- 學習越來越跨界化。
聽起來都挺有道理吧?羅振宇博覽群書,不但書看的多看得快,嘴皮子還能跟得上,又有商業頭腦而且還有執行力,他不成功才怪!但我一直覺得羅輯思維最大的問題就是沒什麼邏輯思維。
老實講,我只做了幾年的企業培訓和高管教練,之前20年都是在500強企業做管理。但就以我這麼淺薄的培訓和教練經驗來看,關於如何學習以及知識的本質,他這篇文章無論從內容還是邏輯上來講都漏洞百出到讓人瞠目結舌。
1 學習概念 ≠ 學習;知道 ≠ 做到
羅輯思維非常擅用大詞,他也發明了很多概念比如:U盤化,父愛演算法等等。關於學習的本質,他是這麼說的:
「 20多歲你就大學畢業了,整個社會沒有為終身學習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怎麼辦呢?即通過不斷的搜集新概念來高效的學習」
他接著引用李笑來老師上學時候是如何通過啃概念考試拿高分的,並總結到:「掌握知識的本質上就是掌握概念」。
將掌握概念和掌握知識等同,將考高分和學知識等同,這讓我徹底懷疑這個人到底懂不懂什麼是學習? 也怪不得很多人患了「概念癌」,滿嘴噴概念,但你讓他仔細解釋一下,他也說不出個什麼P!
其實論噴概念,誰也不可能噴過學術界的人。他們每天幹什麼的?就是創造概念,解讀概念啊。可是你怎麼沒見過他們出來噴概念呢?放眼望去,市面上到處噴的並沒一個是高學歷的,且不要說名校出身了。
答案很簡單:1)他們不會噴 2)他們也不敢噴 。
七年前我一邊工作一邊在英國念兼職的工商管理博士。第一個需要掌握的能力就是看學術文獻。每篇文獻差不多三四萬字。一開始我發現很多文獻,看上去每個字都懂,湊在一起就是不知道這段文字到底在講什麼?
後來我明白了,不是我笨,也不是我英語不好,而是因為它沒有一個應用場景就是在干講概念。一旦進入到案例,我就明白這篇文章到底是在說什麼了。更何況很多學術界的文章是不講人話的,更何況噴了。
羅輯思維深諳這個道理,所以他常用故事+概念的形式。他又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只不過他講的東西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應用場景。
什麼叫做應用場景?就是這個概念放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是如何應用的。
那麼在真正的線下培訓中,面對那些帶著現實工作中實際問題的學員,好的培訓師通常是怎麼講概念的呢?
大部分情況下是通過案例+練習+反饋+概念的形式。學員通過參與到案例或者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自己總結出學到的知識點,老師鼓勵學員反思觀察並給出反饋,最後再把它升華成一個抽象概念。
大衛·庫伯(David Kolb) 學習圈理論
而學習概念根本不是最終目的,知道也不等於能做到。通過培訓或教練,幫助學員實現一定程度上的行為改變才是。這就是為什麼線下的學習又費時間又貴的原因,因為既有理論又有實踐還會講的老師並不多,如果有都不便宜。
2 碎片化輸入≠ 碎片化輸出
關於碎片化學習,羅輯思維在文章里是這樣說的:
「 再聰明的大腦他一時一刻也只能產生一個念頭,一個假設,一個結論,然後可能當論文就發表出來了,這就是知識真實的產生場景......
知識的產生就是碎片化的。你看《論語》,就是孔子和他弟子之間一些碎片化的對答嘛……
站在學習者的角度來看,碎片化是一個最終的結果,它一直如此。」
看到這兒,我都不知道是該笑還是該哭了。羅教主,請問您發表過論文嗎? 論文是這麼拍腦袋發表的嗎?如果真是這樣,就算我再笨,一篇論文也不可能寫一年啊!
孔子如果還活著,是不是要變作屈原跳湖算了!我們的儒家思想鬧了半天就是一堆碎片化的對答?那蘇格拉底和學生,耶穌和門徒的對話也不過就是碎片化的故事而已嘍?
如果這麼講,下次羅胖也不用買手機了,不如我送他一堆碎片化的手機零件,反正碎片化進,碎片化出嘛!
碎片化輸入不代表碎片化的輸出,除非這個人根本沒有動腦子,所以說「碎片化是一個最終的結果」實在是缺乏邏輯。以上那段鋪墊不過是進一步給碎片化學習合理化:
「 比如說你去讀一本書,學一個學期的課,最終留下來的是啥?不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印象嗎?幾個動人的場景,幾個金句,幾個精闢的結論,讀完一本書能夠留下這些東西已經是上上大吉了,你沒有白讀啊,上課也是一樣。」
然後他引用了北大薛兆豐教授「得到」上講經濟學的例子,意在讓讀者感覺:你也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去上什麼學了,不如來「得到」上聽聽就完了。浮躁的年代,多麼正中下懷的解決方案!
可一個號稱終身學習的人,把學習的結果單單理解成為「動人的場景」和「幾個金句」讓我覺得這是對「學習」這兩個字巨大的侮辱。難怪他講的東西不過都是一些動人場景+幾個金句的堆積。
3 知識的本質
如果說前兩條只不過是話術上的不同理解,那這最後一條關於知識的本質,我可是在本質上無法認同。
「 不計成本,成敗利鈍的追求知識,這是專業學者乾的事情。可是我們不是,我們是普通人,普通人是要面對一個一個的目標去行動的。行動一步獲得反饋,調整行動,繼續往前走,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知識是什麼?知識就是偶爾亮起來的一小片天空,這是我們要抓住的線索,然後據此行動。立定目標,然後隨時摳動扳機,這就是我們面對知識的態度。」
我在美國念的MBA,在英國讀的博士,要說念的書也不少了,又工作了20年,可我還是第一次聽人這麼定義知識。在我看來,
知識不是偶爾亮起來的天空,知識就是天空。
偶爾亮起來的是也許是靈感,也許是從哪個牛人聽來的經驗,段子,但這些都不是知識。
知識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創造知識的人是這個俗世最後一片凈土,所以請不要隨便玷污人家的努力。
即便是做知識二道販子也可以做的更有節操一點吧?知識變現沒錯,但現編知識就不要臉了。
羅振宇說他一進書店看到那麼多書,想想自己一輩子都看不完就感到無比焦慮。上學的時候,我每次一走進圖書館,看到那一排排的書,我從沒感到焦慮過,有的僅僅是對知識的無比敬畏。
焦慮是你覺得自己應該做什麼而沒做什麼才會焦慮。而我從來也不覺得我應該掌握所有知識,因為從上學第一天,白髮蒼蒼的英國老教授就告訴我們:作為一個社會科學家,我們要做的就是為知識體系創造貢獻 (Contributing to the body of knowledge)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困惑至極。知識體系長啥樣?讀了上百篇文獻,寫了10萬字的論文之後,我終於明白知識體系就像大海一樣浩瀚,任何一個人終其一生也不過能貢獻幾滴水就已經不錯了。所以才有那麼多的知識工作者在默默無聞的創造著知識。
今天作為一個培訓師和教練,我不過是把海水撩在學員身上,讓他們自己感受到海水的滋味和對大海的敬畏,並從中體會到自己的答案。
無比焦慮 vs. 無比敬畏;
知識二道販子 vs. 知識工作者;
可能這就是我們看待知識的不同角度吧。
總結
這篇文章不是為了噴碎片化學習,當手機已經成為我們身體的一個器官,用碎片化時間進行線上學習會是一個勢不可當的趨勢。 我們也開始把線下企業培訓中的精華部分變成線上學習產品,所以我不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我也不是為了噴「得到」,作為一個學習平台,「得到」幫助很多人實現了跟牛人學習新知識,收集新概念的作用,非常值得認可。如果哪天我被邀請去「得到」,那也是殊榮。
我更不是噴羅振宇本人,噴一個完全不同等量級的人會讓人感覺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更何況,同是自媒體內容創業者,都不容易。
我僅僅是想鼓勵大家帶著批判性思維,用自己的腦子去判斷哪些線上或線下學習產品是適合你的,而不是被「你有病我有葯」的營銷忽悠。任何一件事,當它看上去太好了以至於難以置信,那可能就不是真的。
其實當你真正面對大海的時候,想焦慮都焦慮不起來了。所以究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學習與焦慮》還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學習與浮躁?
作者高琳
從500強企業高管到高管們的教練,著有職場暢銷書《職得》。創立「有意思教練」,為職場人士打造「成長加油站」,全面提升溝通能力、情商、戰略思維、影響力
微信公眾號:有意思教練(messagecoach)
如果石塊隨意散布在山谷之間,你會感覺它們有價值嗎?但是金字塔卻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蹟,誰能說它沒有價值。人類先想到了金字塔的樣子後,才用石頭堆砌成了金字塔,最終構成金字塔的石塊才有了價值。記住這個邏輯,它能幫助我們找到構建自己知識體系的方法。
我們現在每天可能要花三四個小時刷朋友圈,裡面的內容各種各樣,有的讓你鄙視,有的讓你感覺受益匪淺,但是這海量的內容只是在搶佔你時間的散亂信息,只會讓你變得又饑渴又淺薄。
刷朋友圈,看到一篇好文章,我們不自覺就會在享受短時間的思維高潮之後,陷入到「截屏收藏——淹沒」的模式中。這種看似勤奮的學習,實則是無效的積累,永遠都不能幫你提升認知水平,你得到的只是信息過載帶來的焦慮。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首先,我們需要先知道信息與知識的區別。信息是孤立的點,知識是相互連接的網,也就是說,只有將孤立的信息與你已有的知識網路連接起來,你的知識水平才能得到提升。所以說,真正的學習就是因為新信息的獲得,你的知識網路而隨之生長擴展。比如,水開了,這是一個孤立的信息,但是你知道高溫會燙傷人,將這兩個點聯繫起來,你就知道燒開了的水會燙傷人,所以不能將手伸進開水裡。
第二,給信息分類打標籤。圖書館裡的書如果不按照門類區別而是隨意擺放,那讀者還能輕鬆找到自己想要的書嗎。互聯網裡的信息也一樣。學習知識的第一步是先模塊化。比如歷史、地理、語文這些內容,我們在上學時都是獨立學習的,各自的內容被貼上標籤,然後塞進我們腦子裡的不同書架。如果你只是收藏朋友圈的文章,而不給他們貼上標籤,那麼你想在雜亂的信息堆里找到他們就如大海撈針一樣。微信收藏裡面有打標籤這一功能,收藏時記得分類貼標籤。
第三,建立連接。如果只是停留在打標籤這個階段,那充其量就像讀死書的人,讀再多的書不過是個移動圖書館而已,見識和認知水平不但不會提升,反而會因信息過載不是焦慮就是自大。事實上,知識在模塊化之後,就必須再網路化,這就叫融會貫通。
要達到這個境界,你讀朋友圈文章時還得多走一步。讀完後,寫下你的感受,哪怕是一句話。看著你寫的感受或總結,看能否在你的知識網路里找到連接點。比如你學習了「一日之計在於晨」這個新句子後,能聯繫到「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個你已經掌握的句子,那麼你學的新內容就成功與你的知識網路連接起來了。我們收藏不是為了收藏在手機里,而是為了編進知識網路里,所以這一步非常關鍵。
最後,找到標籤,知道少即是多。 我們不是因為刷了朋友圈,看了公眾號的文章才有了長進,而是因為我們想在某一方面有所長進,才知道如何選擇朋友圈裡的文章。朋友圈的內容太多了,如果你不先確定一個你要學習的領域,那麼你就無法找到篩選這些文章的標準。
比如,我計劃系統研究一下如何高效學習這個問題,因此我就針對性的收藏文章,凡是與學習有關的內容我都會打上標籤收藏起來,其他不看或者忘了就忘了,這樣不但減輕了我的負擔,而且我能很快找到我要的內容。系統深入研究一個問題對你的意義,遠遠高於收藏一萬篇相互無關的所謂乾貨。
讓你變得淺薄的不是碎片化閱讀,而是毫無目標的碎片化閱讀。
討論碎片化學習這三個問題,應該明確一個前提,有效果的碎片化學習是建立在已經系統化學習之後的。
意義,原因,目標都統一的。
1,系統化學習是掌握一門知識的脈絡掌握大塊的知識。在這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知識點和技能點是屬於脈絡之間或者枝末上部分。碎片化學習可以有效解決後面這點繁瑣的點,以便逐點擊破。
2,碎片片,能有效利用時間。這個不用多說,小片時間可以用來解決小問題。
3,碎片化學習,由於使用的是碎片時間,長周期地沉浸領域思考中,學習帶著的思考,是另一種回顧,能夯實專業領域能力。
碎片化的學習造成知識的「一次性」獲取,無法進行有效的積累和後期整理。簡言之,現在的學習僅限於獲取和測試,缺乏反饋和反思。即停留在了解、知道的層次,掌握不足、創新沒有。
警惕:碎片化閱讀,你「上癮」了嗎?
原創 文/姜超 微信公眾號:七稜鏡
曾有朋友問我,「你每天工作不算輕鬆,回家還要管孩子,而且晚上十點就準時睡覺,這些公號上的文章都是什麼時間寫的呢?」
「路上寫的呀。」我回答。朋友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你是說上班下班的路上寫的?換成我可絕對做不到,刷一會兒朋友圈時間就到了。」
家住北京五環外,在二環內上班,我每天上下班有三個小時的路程。我的文章大多是在上班的公交車上,用手機敲出來的,包括現在這一篇。
當初決定在遠郊買房,周圍的人紛紛搖頭,「太遠了,太辛苦了。」「把時間都消耗在路上,簡直是浪費生命啊!」但我覺得,屬於自己的時間總量是不變的,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路上,只要能夠好好利用,就不存在浪費問題。
在公交車上觀察周圍,多數人都在刷微信、玩遊戲、看影視劇,是啊,上班那麼累,空餘的一點時間,還不好好放鬆、娛樂一下?有段時間,我也一路刷朋友圈,越刷越停不下來,雜七雜八讀了一大堆,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最後腦子卻空空的,除了別人的熱鬧狀態,並沒有真正記住什麼。而寫作,讓每分鐘都變得充實起來,幫我擺脫了刷朋友圈時那種類似「上癮」的感覺。
那是一種被控制了的感覺,不舒服,卻掙脫不掉。一個同事曾對我說,她不管在做什麼,總是時不時拿起手機看看,即使是在做一件緊急而重要的工作也是一樣,「明明知道刷朋友圈會浪費時間,心裡也急,但就是戒不了。」
在我周圍,有這種問題的人不在少數。這種通過手機等便攜設備,實時獲取、閱讀信息的行為,現在被稱作「碎片化閱讀」。那麼,這種閱讀為什麼會讓人「上癮」呢?
我看過一篇心理學達人Lachel寫的文章,大致是說,人們之所以不知疲倦地刷朋友圈,至少涉及三個層次的心理機制。一是信息。我們已習慣了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想因不懂得新辭彙、不了解熱議話題而顯得落伍,大腦習慣了不停地尋找新鮮事物的刺激,一旦一段時間沒有獲得這種刺激,就會陷入一種莫名的信息焦躁中。二是距離。通過刷社交媒體,了解別人的生活狀態,人們能感到「我跟別人還有著聯繫」,從而避免與群體拉開距離。
三是反饋。人們的大腦中存在一個「獎賞迴路」,如果我們做出一個行為,立刻就能獲得好的反饋,大腦會鼓勵我們重複這一行為,反之則要求我們放棄。刷社交網路、打電子遊戲的過種中存在大量的「即時反饋」,因此人們樂此不疲,而學習之類的行為則無法產生這種反饋。
2008年,美國學者海爾斯發現,人類閱讀文化史上出現了一種全新的認知模式——超級注意力,它對印刷文化傳統的深度注意力模式造成了強有力的衝擊。深度注意力的特點是注意力長時間集中於單一目標之上,偏好單一信息流動,在維持聚集時間上表現出高度忍耐力。超級注意力的特點是焦點在多個任務間不停跳轉,偏好多重信息流動,追求強刺激水平,對單調沉悶的忍耐性極低。
對此,南京大學藝術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所所長周憲指出,數字化電子閱讀建構了我們全新的閱讀習性,雖有其優點,但導致了閱讀「專註力」的明顯衰退。人們必須對數字化電子閱讀的局限性和問題有所省查,並注意加以提防。
專家的說法,印證了我對「碎片化」閱讀的防備之心。我發現,如果任由這些「碎片」牽著走,我的大腦就不再思考,我的生活,尤其是工作八小時之外的生活也會變得碎片化,失去了目標和完整性。而八小時之外的時間,看似零散,卻是我們實現自己的目標、發展自己的愛好、構建獨特自我的重要時間。即便每天只有幾分鐘,十幾分鐘,只要好好利用,一點一滴積累起來,也會帶來豐厚的回報。
時間如金。碎片化閱讀中當然也有養分,但若沉迷上癮無法自拔,則是對生命的巨大浪費。那麼,在這個數字化網路化的大時代,我們到底該如何做呢?最近讀了美國「時間管理之父」阿蘭·拉金的代表作之一《如何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結合書中的觀點,我覺得有以下幾點不妨實踐——
1. 給自己確定一個目標,並確保每天都會做一些事情來推進這一目標。拉金說,他會把自己的目標寫在卡片上,每天提醒自己。我覺得這個目標可大可小,比如一個月讀十本書,一星期背50個單詞等等都可以。我的目標是每星期更新一篇文章,當我用每天的空閑時間來推進這件事時,自然就減少了碎片閱讀讀對我的吸引力。
2.要做好時間規劃。拉金建議人們把每天需要做的事按重要程度分為ABC三級。「盡量只做A級活動,少做BC級活動。」仔細想想,一天不刷朋友圈,並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不良後果,這屬於可有可無的C級活動。這類活動做起來更為輕鬆,但做多了,往往就擠佔了A級活動的時間。拉金說:「我總是不斷問自己,我現在最應該做什麼事情?」當你的碎片閱讀時間過長時,可以試試用這句問話來提醒自己。
3.培養自己長時間集中精力的能力。「一次只集中精力處理一件事情。」每天早晨上班路上,我會用一個小時來專心寫作,頭腦清醒,心無旁鶩,效率極高。試著在做一件事時遠離手機,不要被那些即時信息打擾。
4.對於新聞、社交網路信息,有選擇性地閱讀,並限定時間。拉金說:「我很少會讀報紙和雜誌,但我會在報紙攤上掃描一下頭版標題。」在信息爆炸時代,你不可能讀完所有信息。選擇那些有營養的、能引發思考的信息。我規定自己每天用半小時來瀏覽新聞和刷朋友圈,並監督自己,不能超時。
5. 善用過渡、等待之類的零星時間。魯迅先生曾說過:「哪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拉金說:「如果你能夠利用每一分鐘空閑時間,利用它們來從事那些有助於你實現人生目標的A級活動的話,你就向著自己的人生目標邁進了一大步。」
6. 不要用碎片閱讀代替休息。休息也是很重要的事。你可以利用空閑時間來休息,比如活動一下僵硬的肩膀、閉目養神、聽一首歌曲、散步等等。有人覺得刷刷朋友圈也是種休息,但如果時間過長,停不下來的話,最後只會更疲倦。
7.把「無聊」二字從字典中摳掉。有些人沉迷於碎片閱讀,是因為「無聊」。這是一種更值得警惕的心態。人生那麼短,需要追求的美好事物那麼多,哪有時間「無聊」呢?只有沒有目標、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的人,才會感到無聊;這種人更容易在碎片化閱讀中「上癮」,越陷越深,最終成為被時間控制的人。
碎片化閱讀也有傳統閱讀方式沒有的優點,我們需要警惕的,並不是這種閱讀方式本身,而是被它所控制,浪費了本來不該浪費的時間。當我們敞開心扉,感受數字化時代洶湧的信息巨浪時,我們也要站穩腳跟,始終葆有寶貴的專註力、判斷力和安靜思考的能力;如論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做時間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此文內容為作者原創,歡迎轉發。轉載請聯繫作者。微信公眾號:七稜鏡
http://weixin.qq.com/r/80nO1i-EA3J8rWu19xzh (二維碼自動識別)創建於 2016-12-04藉助與互聯網工具,碎片化學習可以更有效率。先了解脈絡,在了解一些具體點,然後再主動建立自己的脈絡
占樓占樓
直接把羅胖在節目里說的摘抄下來。
1. 「現在很多消費本身就是為了體驗。」 「現在是一個體驗消費的時代」
知識可以豐富體驗
2. 「認知升級能夠突破階層固化,最典型的例子是英國女作家J·K· 羅琳」 「知識的爆發性價值可能是改變你的一生,最終幫助你完成階層跨越」
3.「 第一,人的時間在碎片化」,
「第二,學習越來越是一個終身化的事情。整個社會沒有為終身學習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
「第三,現在的學習越來越是跨界化的。二百年來因知識總量太大,人們找到了方法,叫分科治學,用於分擔人類的知識總量。每一個人有一個知識的金字塔,你去往上爬,這輩子你爬一個塔就行了。但如今,所有善於學習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真正的創新的空間,真正學習效率能夠體現的方式,恰恰是在原來那些金字塔的中間地帶」,「王碩-財新雜誌的總編輯:『現在對待知識的態度不能夠用農耕民族的態度了,搞一塊地,在裡面一天到晚的耕種,而是用游牧民族的態度,哪裡水草豐美就要向哪裡遷徙,一輩子都不能停』」
4. 在這個碎片化,終身化,跨界化學習的時代,我們應該怎麼學習。
五個建議,五個關鍵詞
1?? 「人格」 —
「對知識的理解」,
「牛人是知識的載體。學習的首要條件是,儘可能和牛人在一起。上學是為了遇到更多的牛人。
2?? 「概念」 —
「任何知識的碎片隨便抓起來都能夠安放到概念上」,
「人類是超級模式化的動物,世界本身非常複雜,沉澱為一個一個的概念才能變成知識」,
「例如,鄭也夫老師提出來的『互相馴化』。
「掌握知識本質上就是掌握概念」
3?? 「縫合」 —
「知識是自己的事,是從自己的內心盛開的一朵小花,一定是由內而外長的。外在的知識從你眼前飄過,必須縫一針後才是你的。『縫合』可以是對外表達一次」,
「愛因斯坦講過一句話"什麼是教育,就是把學校里學到的將近所有東西忘光而留下的東西,才叫教育"就是羅胖講的縫合的那一針」
4?? 「碎片」 —
「碎片化時間是個基本事實」,
「利用碎片化時間,拿到實實在在的知識」,
「知識的產生就是碎片化的,那些再聰明的大腦他一時一刻也只能產生一個念頭,一個假設,一個結論。這是知識真實的產生場景」,
「整個中國文化就是碎片化的知識,在鴉片戰爭之前,中國人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體系化的知識。例如,《論語》是由孔子和他弟子之間一些碎片化的對答。」,
「在一個學習者的角度上來看,碎片化是一個最終的結果」,「富蘭克林:『我一生的知識積累的來源就是這樣的,在查找一方面資料的同時,意外地看到了另外的資料,這就是我的學習』。羅胖:這就是碎片化的學習」
5?? 「目標」 —
「羅胖觀察:人間有兩種人;第一種人世界裡有三個詞『立場,感受和意見』,第二種人『目標,方法和行動』」,
「立場,意見和感受可以裝一腦子,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在腦子裡是打架的,不知道哪個對哪個錯,因為世界是劇烈分層的,任何一個選擇都有無窮的層次,意見是一個特別不確定的東西」,
「如果切換到第二種人生,只有目標方法和行動的時候,一切就被整合起來了。例子:①應該對母親好②應該對妻子好,這是兩個『意見』,這兩個意見在面對選擇的時候才能變成行動→ 母親和妻子同時掉水裡,到底救哪個。在具體的選擇場景沒有出現之前,你到底怎麼想的,你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行動是逼著讓自己的想法,意見和知識最終變成你自己的唯一方法 」,
「普通人是要面對一個一個的目標去行動的,行動一步,獲得反饋,調整行動,繼續往前走,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下面是視頻鏈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xMjEyNDU0MA==.html
有心學習的人自然會去抓住一切時間學習,無心學習的人你幫他提高碎片化時間學習效率也沒什麼用。只要能利用碎片化時間就好,至於用戶想學習還是娛樂,那是用戶的訴求。不是產品形態能夠改變的。
碎片化學習會是以後成人社會學習的主流方式,會不會利用碎片時間將碎片化的知識縫合進自己的知識體系內,這是人與人之間巨大的差別。最終的目標之一,是適應時代的學習主流,完成認知升級,在時代競爭中存活。
————下面是我一百小時碎片化學習的小感————
暑假時,我在心裡播下的這顆種子慢慢地生根發芽。到現在,我想說出那句讓我驕傲的話。「終身學習者里,有我。」在碎片化學習的第一個一百小時里,
我去到歷史的深處,去到未來的遠方。看到10萬年前的人類從東非大草原里走來,
看到21世紀的今天人工智慧帶來了一絲曙光。看到在新工具出現時,有的人從看不懂到看不慣最後被時代淘汰。有的人卻努力用這個新工具和世界建立連接。
切換到宇宙學的視角,看到地球只是太陽系的一粒塵埃,所有的光榮偉大、卑鄙渺小都在這粒塵埃的表面。認識到自己的渺小,才能切換自己的坐標系,重新標定在這個世界的位置,才能重新獲得自由的力量。
獲取新知不再是一個虛無縹緲、嚼之無味的東西,而是一個認知升級的過程。我把碎片化的時間像樹葉一樣一片片地拼接,成為樹枝樹榦,現在已經是一棵年輕的知識樹了。這也是我想要搭建起的知識金字塔,以前我願意生活在茫茫荒漠里,現在我想看塔尖的風景。
我的讀書過程不是別人硬塞給我的,而是我自己想要得到的,為自己製造「懸疑」,把看書的過程變成一個解答心中「懸疑」的推理劇。細節一旦被展開,我的好奇心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胡適先生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終身學習者里有我,這一寸寸的歡喜,讓我慢慢來品味。碎片化學習是學習嗎
作者/小天 微信公號:2H青年
青少年的世界裡,沒有碎片化學習這個概念。
孩子們被家長送進學校,不用操心吃穿用度,只管一門心思好好學習。在競爭激烈的班級氛圍里,看一眼偶像劇,讀幾頁青春小說,和同學聊會天這樣的休息都會被視為不務正業。尤其到了中考、高考這樣的關鍵時期,很多孩子為了能考個好分數,去所好學校,恨不得不吃飯不睡覺,全天24小時都在學習。
但在成人世界裡,一切都變了。
我們很難再有整塊時間,不受干擾專心學習。時間被切割成碎片,手頭在做的事情也變成碎片。
比如,你正在寫一份報告,剛打開思路寫得正暢快,一旁電話響起,通知開會,會上上司交代了更緊急的任務,你只好暫時停下寫報告,這時又有客戶來訪。
再比如讀書,坐在家裡拿起書讀幾頁,可能干擾就來了,孩子要跟你聊學校里的事,閨蜜給你發了微信語音,朋友圈又冒出了更新的小紅點,隨後你又想起了明天的工作備忘,書就被拋在一邊了。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足以證明我們一直活在時間碎片里。
以前,我們聽多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樣的話,誤以為學習是一件高雅的事,超然的事,應該心無旁騖遨遊在知識的海洋里。但實際上,真正這樣做到的人,在古時候被稱為書獃子,在今天則是研究學者。
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在面對具體問題時,一定是立足於掌握整個學科的全貌,分析相關觀點的溯源和流派,提出假設搭建模型,進行長時間的實驗和論證。至於假設能不能成立,問題能不能解決,在數據結果出來之前,誰也不能確定。
你看,不計成敗毫不功利地學習研究,那是學者做的事。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是學者,只是普通人。在碎片化的時間裡,遇到碎片化的事情,解決碎片化的問題。
是的,我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
在廚房做麻婆豆腐,你並沒有時間去了解麻婆豆腐的發展歷史,不同大師的手法差異,這道菜的營養構成,我們只需要知道先放蔥姜蒜熗鍋,還是先放郫縣豆瓣,豆腐要不要焯水,勾芡加多少水。
同樣,老闆等著要一份PPT,就算你是新手,第一次做,也會知道如何找到版式優美的模板,如何把文字材料中的圖表和數據替換添加進去,你哪裡會有時間捧著一本《PPT教程》對老闆說,等等我先學完這本書再說。
麻婆豆腐做出來,好不好吃,一嘗就知道。PPT老闆滿不滿意,第二天看老闆的表情就明白了。只要做了,做出來了,無論好壞,都能得到即時反饋,然後下一次行動時,就會缺什麼補什麼.
不斷地解決舊問題,再遇到新問題,通過長久的行動——反饋——調整,在無數次充滿漏洞和缺陷的實踐中,終有一天,你會做成最好吃的麻婆豆腐,也會成為老闆和同事眼中的PPT高手。
所以,成人世界的碎片化學習就是做事,在面對新領域新問題時,憑藉一點經驗和臨時學習,敢於出手,不斷試錯,一點點積累起這個領域的完整版圖。這個過程就像搭積木,每一塊零散的積木都是你學到的知識,放在一起,構成了你賴以安身立命的寶貴經驗。
離開做事,離開實踐,任何知識都是沒有用的,最多只能算是談資或消遣。
這樣說來,成年人其實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尤其是在今天,幾乎少有人一輩子只從事一種職業,或者一直工作在某個固定崗位,當變化發生時,不要太過於焦慮,覺得對新工作新崗位一無所知,從頭做起充滿了很大的壓力。
有壓力是好事,更好的做法是專註於遇到的一件件具體的事情,解決一個個前所未見的問題,儘快入門,開始搭積木。積木會變,搭積木得到的經驗,是屬於自己的,誰也搶不走。
有一種常見的思維誤區,新入職和新轉崗的人,經常會希望公司能夠提供相應的培訓,好讓自己能儘快上手。且不說公司花錢雇你,購買的就是你的專業能力,公司沒有提供培訓的義務。就算真提供了脫產培訓,缺乏實操和即時反饋,你仍然不知道自己掌握到什麼程度。學到和做到永遠是兩回事。
我認識一位老太太,不懂經濟學,也沒系統學過股票知識,有空時就自己買入賣出股票,在實戰中摸索,一開始什麼也不懂,賺錢全憑運氣。後來虧錢次數多了,心疼得不得了,終於一點一點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論,還總有年輕人前來向她請教。既賺了錢又接觸到了新朋友,老太太看起來像是年輕了好幾歲。
假設一下,如果當初老太太決定先學《股票交易:從入門到精通》,估計到現在還沒買過一支股票吧。
----------------------------------------------
圖片作者:Hans
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碎片化的弊病在於無法快速形成系統,信息過剩會導致重點偏離
隨時隨地學習 ,隨時隨地思考。學習更高效,有趣。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會犯低級錯誤?如何避免低級錯誤?
※如何克制過於廣泛的興趣?提高專註度?
※在筆記內容的類別較多的時候,如何整理筆記?
※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 ,應該注意哪幾點來確保不會很快遺忘呢?能否舉例說明?
※越是時間緊迫,就越是懶散的人,應該怎樣調整狀態?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