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歷史系是種怎樣的體驗?
剛高考完,想報歷史系
如果喜歡歷史,推薦在師範院校學好!可進可退!
北師大,華東師大,華中師大,東北師大,陝師大。當然,如果你能考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除外。
同樣是學歷史的,師範院校歷史學就業有當老師的退路。我自己大學同學,目前多從事教育,出版類(出版傳媒類也不少) ,就業還好吧。至少我們班不錯,很多人當高中,初中老師去了。學歷史,愛好最重要!真的!報你喜歡的專業,四年都過得很快樂!我自己絕大多數時候上課都感覺是享受!真的如此。
有的課除外,有時候是內容也有時候和老師水平有關。比如我大一第一學期的的世界史,我覺得是老師問題,說話慢條斯理,搞得我真的有點催眠。內容又是啥古埃及,古希臘,波斯帝國之類的,我不太敢興趣。搞得人好糾結…不過,很搞笑,我舍友也是如此。後來我倆就決定培養興趣——看小說!最搞笑有一次她在我電腦里存了個文檔「世界史秘史」,我好奇點開!囧,都是什麼古希臘,波斯帝國的背景的BL小說!!!最後,我倆培養起興趣,期末就好解決了,我們相互考知識點。最後考試大題論述題是關於亞歷山大東征的,我倆答的超級爽~最後我舍友破天荒考了年級第一97分!我自己那次古代史考的不錯,簡直答題屬於越答學高興,剎不住車那種…古代史破天荒94分,貌似年級第二。至於深造,反正如果真的想搞學術,得名校博士甚至海外博士。我覺得你目前沒必要考慮。你還年輕無所謂,我本科同學跨專業考研到名校法律系了。考研,考博這種事等你來了再說。說不定學的好了,直接保研北大了呢。我看其他人都說的好嚴肅,我覺得吧,沒必要太嚴肅。生活本來就是走一步算一步。況且是17~18歲的你本來也想不出什麼門道。連歷史學都沒接觸過,怎麼能知道自己是不是適合學術道路。人們對於歷史愛好本來是源於細節,比如我初中喜歡《世說新語》所以當時很喜歡魏晉。初中課本里有個「榜下捉婿」我每次都腦補畫面感,並且移動聯想「瓮中捉鱉」這個詞。
所以,我個人是覺得有的回答可能稍稍有點聳人聽聞。計劃趕不上變化…至少,我覺得不是那種家裡經濟特困難,畢業立刻得就業且賺錢多補貼家用(這種一般去學計算機比較好)。其他的都可以學歷史,我同學不少本來就家境一般…最後出來當老師,我覺得也不錯。當然文科普遍低薪酬低。如果是女生,感覺因為愛好學歷史,面對的壓力相比男生會更小一些。我一同學現在轉行給小初中小朋友教英語,政治呢。不過,總體而言更適合經濟壓力小的人學。一般來說高考成績越好,學歷史壓力越小。清華北大就是個學哲學的,也比很多普通學校熱門專業就業好。所以,感覺如果學歷史還是985.211學校吧。其他學校,二本的文科你可能要面臨更大的現實壓力,必須考研。當然,也有例外,我一個網友還是專科專升本,也最後折騰考研到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了。但其中努力心酸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了。總之,理想和現實之間平衡下。有錢,有閑,有興趣是最最理想的狀態。一般人很難達到。
所以,學歷史,我覺得愛好最重要,或者說求知慾,比如,我就想知道唐代人吃什麼,穿什麼,你可能得關注唐史或者社會生活史。我覺得至少歷史對我而言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和興趣。有人對音樂感興趣可能去關注音樂史,有人對經濟感興趣可能側重經濟史,有人對歷史地理感興趣…
反正,相比其他同學,各種原因被迫調劑歷史系的,我不用下死功夫就能期末得相對高的分數。沒辦法,就是感覺能猜出來考點,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至少,愛好讓你不會應試分數差!哈哈,我同學叫我期末壓題達人。我自己歷史學,後來畢業陰差陽錯去就業了,還是在國企干行政(天吶,我大學學生會,班幹部都沒幹過),天天寫簡報,政治學習心得「三嚴三實」,領導講話,各種總結那種。我也可以勝任,並且做得不錯……我領導說,以前我們簡報被上級單位採納,就跟「汪峰上頭條「一樣難。我來了幾乎每周都能被採用一條,哈哈。兄弟單位十幾個,我們覺得我們屬於業務不成,也要刷下存在感。
能這樣,我覺得很大程度得益於歷史學鍛煉我的收集資料的能力,「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
不過,我後來還是辭職了,各種原因,最根本的還是喜歡自己本專業。現在,我在香港繼續讀書。又陰差陽錯,到人類學系了。但我覺得我以後肯定會兜兜轉轉再回歷史學的。(^_^)。
其他感受嘛……就是歷史學論文寫的比較多,挺有趣的,比如,我大一時候第一次看蔣廷黼的《中國近代史》,很薄,但看得我大呼精彩,有點顛覆以前認知,尤其是對「林則徐「。以前覺得他屬於「高大全「樣式的人物啊。後來我們作業是寫林則徐評傳,我查閱資料才知道,林晚年是支持種鴉片的,「以土抵洋」。當時好震驚哦……
又看了梁啟超的寫的《李鴻章傳》,也覺得很有啟發。很精彩!我們當時作業貌似也是這方面的,我寫的似乎是關於「和戎政策「的。至少當時來看,有點顛覆中學時候認知。畢竟早些時候對李鴻章評價不高。看《叫魂》,我感覺就當小說看的,大晚上看還有點毛毛的,哈哈。有的選修課很有趣,比如關婦女史的,各個朝代女性生活。還有版本學,鑒定下古籍,每個朝代書什麼樣。甚至飲食文化課程…
然後,我們會去考察…學院組織的敦煌啊,成都啊!
一幫人浩浩蕩蕩的。我現在記得當時在陽關,玉門關的情形。很能領會古人憑弔之情,秦時明月漢時關。大漠孤煙,長河落日…平時,周邊轉悠,去個古寺探訪下。有時候還會田野調查,我自己蠻喜歡的,我曾經鄉間野地尋找一個古寺…甚至當地村裡年輕人都說不清楚,最後被我找到了。哈哈。
額外後遺症,就是很少看古裝劇,看不下去,老給人家挑刺,什麼書樣式不對,衣服不對之類的。甚至,搞得我看穿越小說,都要避開真實朝代的。但又不能架空太yy,喜歡以真實朝代背景的網路小說。作者功力高,我會覺得這個朝代親切而熟悉。
政治立場也會有變化,可能我上高中和大學時候恰恰是
「公知「最流行的時候,當時動車事件……我就是跟著罵,「等一等靈魂「那類。加上歷史系學生,對文革,大饑荒這種比普通人要知道的多的多。所以憤青了蠻久…當然後來會有所轉變。不過,整體學歷史的都政治立場多數是自由派。我覺人每一次思想的轉變都是螺旋式上升,所以我至今很感謝那門選修課「中國現代史專題」。有一次講大躍進,大饑荒。老師用材料很多源於馮客寫的那本《毛澤東與大大饑荒》,還特別把」特殊案件「單獨拎出來…上完課,我好難受。後遺症,我第二天食堂看到肉包子就想吐…快兩周沒吃肉。類似的,後來高華死了,《看天下》出了篇文章祭奠高華,我當時大晚上哭的稀里嘩啦…
也是那個時期吧,大一大二,學歷史的嘛…就喜歡議論時政,然後每周五小館子里,大家聚餐,平均下來一個人不到20塊,好幾個菜。真有點激揚文字的感覺,哈哈。後來我女性朋友開玩笑,說人家女生都是討論追什麼劇,什麼護膚品好,我倆晚上自習回來路上討論中國民主法治建設…吃的地溝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現在回過頭來,我依舊覺得那時候的自己很可愛。現在雖然不會逮著人議論時政了,畢竟不是學生時代那麼隨便。但還是會保留每天關注時政的喜歡。當時選修一門「1949年之後的台灣史「,之後幾年,一直到現在我都對「台灣問題」很關注。簡直屬於沉溺「台灣問題「重度患者,哈哈。
對了,因為學歷史。同樣是做抗戰老兵志願者,我和老兵們有的聊,話題更多…其他志願者關心老人身體,或者最多聽聽老人講。因為,我有相關專業知識(我會提前準備,每次看望老兵)。所以老人一般更喜歡和我聊,呵呵。最後搞得一般是我主聊,大家陪著聽……於是,我就順道做了口述史,也算是保留民族記憶,拜訪了很多抗議老兵,聽了他們的故事,從他們人生經歷中能感受到20世紀中國的風雨歷程……最後,把口述史和其他史料結合,畢業論文做得這方面內容,還得了個優秀。感覺通過自己志願活動,讓更多人關心老兵,政府政策照顧抗戰老兵,是大學時候很有意義的經歷。
可能因為我真的喜歡我專業,甚至放棄穩定工作又回來的。哈哈。我大學過的還不錯,跟著老師做課題,也有發論文。所以感覺挺充實的。有的同學被迫調劑歷史系的,估計就很無趣了。每次上課應付,或者逃課,反正老師也不點名,期末背資料,勉強過關…
所以,還是看個人。
我喜歡歷史,初中就喜歡,高考完當時家長也比較尊重我,我就選歷史的。至今,不後悔!對了,如果讓我描述一個歷史系學生常態,我覺得應該是在圖書館裡看書。過去好幾年了,有個畫面我印象深刻,應該是大一下吧,某天下午我在圖書館裡看書。碰到我一位老師,他也在看,看的應該是墓誌,很大,很厚,我覺得估計都落一層灰那種…然後,他看的特別認真,中間喝口水,然後繼續。透明的玻璃杯里是綠茶。陽光從窗戶灑進來…有光斑…紅色的窗戶,綠色的爬牆虎…靜靜看書的人…我至今都覺得那個畫面很美。
最愛圖書館裡坐,茶水書香兩相和。ps,只是描述我個人感受,其他人說的從現實角度考慮的也是正確的。比如,從考公務員來看,人家就要中文的,歷史的對口很少,有崗位還要研究生。雖然我覺得歷史,新聞,出版超級,中文,基本都通用。我們上級單位,文字秘書還是學化學的呢。
加幾個圖,紀念一下。我採訪的不少老兵都去世了…我畢業論文本來都寫好了,老師給我選題。但後來想留點自己東西,另起爐灶改寫「抗戰老兵」內容。我用自己收集材料時候,也順口問其他志願者那個老人最近身體如何。別人告訴我,去世好幾個月了,他沒熬過冬天,我就超級難過…我給這些老人中秋跑路送月餅,端午送粽子。當時,我就想把他們的資料用在論文里,算是我對他們特別的紀念方式。檔案管里可能找不到他們名字,他們的事迹也很少有人知道,但有人記得他們,把他們的經歷以特別的方式留下來了,在腳註里有他們的個人簡介和生平。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關愛抗戰老兵,真的是和時間賽跑。希望大家都加入進來。
找不到工作。
不用做題,不用編程,不用做實驗,可以天天看書好開心……
個人意見,別報歷史系,除非中國頂尖大學的歷史系(當然每個人都有做選擇的自由,我不會試圖強迫或者說服別人去更改他們自己的選擇)。當然,你如果報歷史系的話第一,要做好讀研究生讀博士準備,因為歷史系的確不容易找到好工作。第二,像我歷史研究生導師方向是蘇聯東歐冷戰史,我就要通讀國內外專家關於蘇聯政權的研究的著作,比如國內的沈志華,金雁等等。國外的博祖克,麥德維傑夫等等。所以選擇歷史學,就是作讀大量書的準備。第三,上面有人說不用做實驗,寫實驗報告,這是事實,也就是是說,你如果學歷史的話確會有一些空閑時間,如何把握這些時間也是你能否成功的關鍵。
小透明謝邀~
知乎上有一些熟人,其實有點不太想回答。。。
大學就讀歷史系是怎樣的體驗,名校或是有底蘊的學校我不清楚,但在我們學校,我認為一個很可悲的現象是「大部分就讀歷史系的和在其他系就讀的同學沒有區別」。 從一入校的學生會宣講,到之後各種組織招新,一個班級幾乎一大半的人忙於各種學生工作,與此相對應的是,同學們心中一個對別人隱約的評判標準就是有無學生工作經歷,是否為學生幹部。 另一個很詭異的現象是,與學生工作相對應的,至少在口頭上,大家都很「重視」學習,但是,在歷史系就讀最重要的是真的所謂學習嗎?除開保研這個現實需求,那種對課本知識的狹義的學習意義在哪裡?曾看到北師大歷史文獻學華喆老師在知乎上的回答:他本科在復旦班上,是倒數的存在。不讀書,沒有讀書氛圍,我覺得這是普通學校歷史系學生們的通病,當然我也好不到哪去。 歷史學系本科生最重要的任務當然是積累,以我所在的黨史為例,和近現代史可以說是息息相關。但奇怪的是,身邊同學們好像普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如果說理工科的學生課餘不用讀什麼雜書(假設),但一個需要大量積累的歷史系學生,讀書竟然變成了異類,這本就令人詫異。 如果樓主有信心在學校里靜下心來讀書、積累,當然可以報讀歷史系。 但是,選擇讀書、積累,放棄學生工作,在學校里有很大幾率成為一名小透明,然而心甘情願地做一隻小透明,難啊首先,不用學數學 每次聽到同學跟我吐槽高數和線性代數的時候我都莞爾一笑
就那樣唄,還能有啥體驗,普通大學生啥樣就啥樣,沒什麼特別的。
不學高數、不學大物、也不學近代史綱要
每天打十幾個小時遊戲,累的跟狗一樣
你自己不嘗試問別人什麼體驗是問不明白的,不過,倒也真不太建議您親自嘗試。
慎重選擇!祝您好運!人生里第一次有了「哀吾生之須臾,羨大*之無窮」的感覺。
不過反過來說也是好事,對本廢物來說每天都有書看真的是一種很幸福的事情。本科生來答一下。
大概就是平時永遠有看不完的書和論文,每學期一堆展示和讀書報告或者論文,痛並快樂著=_=然後考試周開始背背背,一天一門課一周一學期,最後開始背誦-默寫考試騙分。還有就是讀歷史系你可能會發現你每天思考的問題,做的事和讀非人文學科專業的大部分人很不同。我的高中朋友現在很多都在找實習了,事務所,公司什麼都有,而我還在讀幾百年前某個牧師說過的話=_=天天糾結我的課題學術史讀的是不是太慢,學年論文該寫什麼,以及吐槽自己學術水平太渣。會感覺在象牙塔里一樣,和其他大部分同齡人有點脫節。(但這可能和個人性格關係更大吧)
最後就是,我覺得我們院的老師對學生都很好,基本上你有什麼問題,看書有什麼新想法,想找什麼資料,都會很熱心的幫助你和你交流。只要你是真的對歷史有興趣,以後想從事學術或者去政府部門,出版與新聞媒體行業,大學學歷史其實挺享受的。(當然如果目標是畢業就工作,馬上可以用自己的錢在省會城市買房買車那還是不要學了,以上這些行業都需要長年積累,起步工資肯定也不高。)先佔個坑……周末再仔細修改
首先題主是為什麼想報歷史系呢?如果是因為喜歡歷史故事,那非常不推薦,喜歡歷史故事的話不需要專業的科班訓練。其次,題主需要了解我們歷史學科一般需要幹什麼。遲來的補充……我就以我的經歷為例吧。其實就像我一開始說的一樣。任何學科你要是放鬆,都可以很輕鬆,但你要是有心。願意努力,確實是非常的辛苦。我們學校的話,大一就要開始寫課程論文了,而且要嚴格按照《歷史研究》的規範來寫。大一要求寫論文的是世界上古史。我很花心思,確定課題,補充相關知識,都很認真去做,前後花了大概差不多6-7個星期吧,給老師改了很多次。但實際上寫的跟屎一樣 。大一上我學校只開兩門專業課,一個是中國古代史,一個是外國古代史,但是兩門課的複習資料加起來就已經幾十頁了,但是還是得背啊,沒日沒夜地背啊。最終中國古代史拿了93,外國古代史因為基礎原因只拿了85 。中國古代史的老師還要求我們每周讀一本相關的專著,比如我那一周讀的就是鄧小南女士寫的《祖宗之法》,寫的比較枯燥難懂,又很長,可是你還是得讀。歷史學的樂趣很多時候得你耐住寂寞,沉在枯燥之後才能看見。
當然這麼辛苦回報也是可喜的,比如說被老師在大三的學長學姐面前表揚啦,被老師錯認成大二的學生啦。(有點小心疼自己,明明天天跟老師刷臉(′;ω;`))最後,題主你對我們專業的就業要有心理準備,一般是要考研,當然你也可以修雙學位。(不過說句實在話這年頭都不太好找工作,我師兄師姐也不乏混的極好的)慎重。讀歷史的話,由於專業自身的限制,大學裡面經常泡圖書館是必然的,所以去參加各種活動的機會和時間就會少很多。並且你需要想一下你未來是想做研究還是到教育行業,前者的話就不必讀師範類院校,如果想做老師的話,本科讀師範類院校還是挺好的,據我所知師範生可以在本科階段有相對專業的教師的訓練。我是非師範類院校的歷史專業學生,師資力量很好,老師們都是致力於歷史研究的先生們,所以對我們要求也比較高,要讀書,要寫很多論文,要有口述史的實踐等等。最後說一下讀歷史的感覺吧,因為我大學之前一直想讀新聞,歷史並不是第一志願,所以剛開始還是有點兒失望,但是歷史專業的老師底蘊豐厚,這兩年的學習,我自己覺得自己的素養也是提高了那麼一丟丟的嘻嘻,學歷史會讓使人看世界的眼光變得謙遜有邏輯,心胸更開闊,可以說雖然不是我鍾愛的學科,但是也沒後悔過。最後還是要勸你,如果不是真的喜歡歷史,或者想30歲就賺很多錢還是對歷史繞道哦~
1.既可以過的很輕鬆,也可以過得非常繁忙
為什麼輕鬆?
因為沒有高數、大物,也不用做實驗,想不掛有顆能背書的腦袋就行,喜歡娛樂的話時間大把大把的,混日子的首選......
為什麼繁忙?
因為這個學科如果想真的精深,走研究線,需要學、看很多東西
(說來慚愧,現在答主的水平還很淺薄,本科階段不怎麼讀書,惡補ing.......)
兩門甚至以上的外語(尤其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甚至有的語言除了你研究看懂古文獻用日常就用不上啥)
文獻學(主要是中國古代史)
古文字、考古學等(主要是唐以前的中國古代史及世界古代中世史)
一些政治/經濟學/哲學/地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作品(主要和選擇的研究方向有關)
一手史料
許多研究作品
搞不好還要去留學
如果你要精研,就要做好你的投入不如物質回報的準備
另外,文科的項目普遍遠不如工科的有錢
想想,博士讀完大概28歲,同齡的基本有了6年左右的工齡,基本算是熟手了,也許早就某中學優秀青年教師了什麼的。而你的工作才剛起步。反正女生男生都挺亞歷山大的,催婚、缺錢......
至於達到一個成手,一般需要15-20年
2.買書很看重出版社、作者的身份
反正是看不上學文學出身的寫的歷史相關的作品了.......
反正感覺和政治學什麼的談論歷史不好探討到一塊去
3.本科你如果不主動瘋狂找老師+鍛煉學術能力,基本是指望不到學會什麼高深的東西,也不要指望老師們能把課上的像中學那麼認真,很多老師上課的能力是不如中學老師的,畢竟大學的老師都是以科研為主。
4.問題意識很重要,然後是紮實的坐冷板凳的功夫和心態。
5.歷史事物之間的聯繫千絲萬縷,絕不是中學階段僅靠幾個「根本原因」「基本原因」就能說的清的。
6.對我個人而言:不願再以一種感性的方式去看歷史人物,討厭各種亂加的標籤:比如「小粉紅」「公知」「直男」.......很討厭一些極端的看法,很希望以不偏不倚的視角審視一段歷史。但有時會覺得歷史很奇妙——功虧一簣的歷史事件,決策背後的多方博弈和聯合,主張很貼地氣卻被現實打敗的悲劇人物,個人意志與集體主張之間的對抗,蠻族擊潰了文明人,微妙的疾病、天氣、命運......它常不按照我們的理想運行。
7.個人認為的歷史研究三重境界:
第一層:能運用史料按照基本邏輯框架、用基本的研究方法把一個事、一個人的經歷說明白了
第二層:在不削足適履的情況下,能有效論證/駁證某個現成史學理論的觀點
以小見大,從一類人/一類事情中看到歷史情境的影響和歷史情境變化
第三層:提出獨到的史學思想及理論
8.很不愛和別人提起自己的專業,因為經常會遇到如下情況
a.你是學歷史的啊,那你們是不是一天到晚考古啊?
b.你是學歷史的啊,以後這專業好就業嗎?
c.你是學歷史的啊,那你能給我講講xxxxx嗎?
所以以後打算和教我們中國史學史的老師學,再問學什麼的就說是學高能天體物理學......
歷史專業一般有兩個出路:1。做學術。不過歷史專業的地位從19世紀以來不斷下滑。當時還沒有多少別的人文社科專業很多高人都是歷史專業出身的,比如韋伯是經濟史專業畢業的,馬克思的資本論也是通過翻歷史書搜集線索寫的。今天的話感覺歷史學家這個職業就是留給貴族的了。我雖然本科讀歷史專業,但是也就是讀著玩,主專業是社會學和統計2。以後寫暢銷書,做講座,寫微信文章騙人。這個在中國很有市場。把看似有道理實則狗P不通的東西說的繪聲繪色。代表人物:袁騰飛,易中天,帶魚(當年明月的話至少比前幾位強)
其他回答提得比較多的幾點:
1.找不到工作——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了,當年我隔壁宿舍一位掛科掛了好幾門的男生都被家鄉教育局搶走了,還是有編製的。不過普遍找的工作都一般,月薪五六千就算高的了,這還是211大學。2.不用學數學——這是真的,但我為了考研學過微積分、線代和概率統計,作為一名學完了大學經管類數學課程的歷史學學士,我反倒覺得做數學題比起背書更讓人有學校的慾望……3.考試就是背書——這也對,但幾乎每門專業課的任課老師都反對我們當複印機,沒有一位老師會直接要求我們背,考試原封不動地把書本內容默下來不是一個值得提倡的行為。4.要讀很多書寫很多論文——專業領域內的書,我基本上只會考試要考的那些,亂七八糟的書看得更多一些。至於論文,我們都是知網的搬運工……我兩三天就能「寫出」一篇90分以上的文章……有時確實會為了寫讀書筆記去看一些書,但不一定會把書看完……論文後面的一長串參考文獻,真的只是參考了一下……5.學外語——這個本科階段一般不會要求,今天在朋友圈看見幾位讀本專業研究生的同學聊了學少數民族語言和古代外語的事情,總之研究生階段不管研究哪段歷史,都要學相關的語言。據說,我以前讀的歷史文化學院擁有全校最強的法語師資。6.平時不用學習——這得看個人選擇,跟理工科專業比起來肯定是輕鬆多了,平時除了上課和期末交作業幾乎就沒有別的強制性任務了,其實上課也不是強制的,對很多人來說上課聽不聽都一樣,也有平時花功夫學專業課的,我估計只佔一小部分,因為我期末考試提前兩周複習就能排到前1/4左右了。7.關於高考志願,這個得多說一些。如果你是因為對歷史很感興趣而想要報考大學的歷史學專業,這是可以的。我大學時的上鋪就比較接近於一名歷史愛好者,他也是我們宿舍對於歷史教師這一職業方向態度最明確的人,後來也成了全宿舍第一個簽約的。我以前的一位高中同學也鍾愛歷史,高考後去了一所二本師範的歷史系,現在也是一名歷史老師。歷史系裡往往有太多心思在別處的人,當年的我也是其中之一,其實這一類人,就算把專業課學得再好,也不會在專業領域走多遠。因為不管是從事史學研究,還是成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想要不那麼痛苦地走完幾十年的職業生涯,沒有熱愛是不行的,如果還想取得一點成績,還需要需要心無旁騖地高度的專註。我的那位上鋪讀書時是學渣一枚,那位高中同學上的學校的檔次也比我的低,但我相信在教歷史這件事情上,他們比我更合適也更有潛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只要有興趣,就可以報歷史學專業。所以歷史學適合什麼樣的人?第一,要有興趣,或者自信能在就讀期間培養出興趣,而且這種興趣不是一時衝動。第二,踏實、低調、刻苦(學術路線)或有耐心、愛心、責任心(教學路線),二選一。第三,對人生的追求比較簡單。很多人說從事文史哲研究得家裡不缺錢才行,我覺得這一點倒不是絕對的。另外現在有一種比較常見的問題,就是到底應不應該為了上更好的學校而選擇一個冷門專業,這裡的冷門專業,往往都包括歷史。這種想法我是贊同的,從高考到現在,我都堅定地認為學校比專業重要。但歷史學專業不是一個好的保底選項。因為這個專業,太安逸了,不管在哪個大學裡,歷史學專業都是最閑的幾個專業之一。我大一起就像從這個專業跳出來,後來一度迷失在這個專業的安逸中而安於現狀。我的很多同學,也都在讀了幾年歷史之後,漸漸地接受了現實。所以如果真的想為了保學校犧牲專業,也得找個方便跳出去的,我認識一個在農業大學學農林經濟管理的人,雖然他沒轉行,但我發現他這個專業往其他經管類專業考研還是比較方便的,至少比我這種學歷史的方便。先說這麼多。利益相關:16屆歷史學學士,現歷史教師,17級經濟學研究生。1.基於個人當前的興趣嗎? 個人的喜歡是歷史故事還是歷史研究是不一樣的。這是要提醒你的。有興趣自然是好的,但興趣不是一切。2.個人家庭經濟條件是否需要你需要有較強的賺錢能力? 若想有大成並適合社會規則有所發展,必然要讀到博士以便留校或到研究所教學以及歷史研究。這期間付出的時間成本乃至機會成本還是蠻大的。單就歷史系畢業生就業範圍較窄,且不易外延拓展。3.個人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期待是什麼?是成為學者、專業技術人員還是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呢,建議和家人朋友老師深入探討下其他人如何評價自己,對比自我認知,以進一步探討。4.自己的學業基礎如何?正如其他朋友所言,如成績可以支持自己到較好院校且具有深厚史學基礎的院系方可考慮。學業期間遇有良師益友為人生大幸事。5.歷史學研究及發展作為人文社科專業的基礎學科之一對我們整體有其存在的意義,但要考量你個人以有涯之生投入到這個無涯之業中是否合適?6.為何讀史?中國人著史讀史,史料史書蔚為壯觀,從史書中我們知道我們為何是我們,我國為何是我國,我族為何是我族,無數的經驗與智慧蘊於字裡行間,歷史不可不學,有利於建格局、建視野、塑觀念、求方法。但是你要考慮是否要把研究、解讀與著述作為自己的事業。7.能否利於適應畢業後的時代與社會?時至今日我們的社會發展進入信息時代、共享時代、數據時代,法學、經濟管理學、金融、財務等等專業不斷細分精化,理工專業更是如此,不再很依賴粗糙的傳統經驗,個人的思維方式、邏輯體系更為重要,作為一個高中畢業生,在大學本科階段打造淬鍊自己這些方面的能力尤為重要。而歷史學研究給予的不夠直接。如若你還有很多的就業壓力,建議學習更為實用的學科,歷史可以作為個人的愛好適當投入即可,同時若已有更紮實的其他學科的基礎後,仍然對歷史專業學習感興趣,也會對你的歷史學習提供很好的切入角度與分析方法。當然,也許你真的是對歷史研究感興趣,堅持下去你也可能成為一個歷史學家、國際關係專家、文化學者,但這條路是艱難的,草草書就,僅供參考,祝好!
期末到了,歷史系的同學都像瘋狗一樣搶佔自習教室,他們從早背書到晚希望期末有個好成績,到最後卻發現考試內容和背的內容不重合(?_?)
還有!找不到工作……這是真的……我現在準備跨專業考研了別聽別的回答說什麼當老師,你知道一個市一年招多少歷史老師嗎?可能是個位數=_=期末考的科目不僅多,還要成本成本的背,和隔壁經管系比簡直扎心……
過年的時候
容易和剛認識的人聊起來,可俗可雅,野史趣聞、人文風俗、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總能成為話題中心。最近去外地開公開課,與開課學校校長聊天,周圍人聽說校長愛好書法,紛紛稱讚"好厲害"「學顏體的吧""王羲之最好",校長說自己推崇早期草書,我則說,東漢張芝的章草最出名了。校長頗為驚喜,說不愧是學歷史的。
謝朋友邀。慎重考慮,決定之後就不要後悔。個人認為,除非你對歷史學(不是歷史,歷史與歷史學不一樣)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否則不建議你學歷史,這條路不好走。歷史學不比一般的理工科簡單,這一點你要想清楚。
大概就是旅遊去了一個什麼景點會有人問你:哎你學歷史的你給講講怎麼回事兒?
看電視劇(這個可能還好點兒):哎你學歷史的你給講講他倆怎麼回事兒?最可恨的是我爹,今年過年我嬸兒帶了好多自己搖的元宵來,我爸讓我也跟著學學。他說:你不是學歷史的么你學學怎麼搖我:???推薦閱讀:
※為什麼比起台灣高雄大學,我的父母更願意選擇末流211?
※文學作品的好壞如何評判,為啥《紅樓夢》比《斗羅大陸》好?
※你遇見過哪些有趣的大學老師?
※這樣又丑又胖的我怎麼變美?求大神幫助 ?
※哪些大學有像華科大dian團隊,冰岩作坊,聯創團隊那樣的計算機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