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如何達到 2.2 萬美元的人均 GDP 水平和 1 萬美元的人均年收入水平的?

既然很多產業都轉移到了大陸,並且最近的新聞里都在宣傳台灣不行了。台灣經濟真的衰退了嗎?但去年仍保持了1.9的增長啊。同時台灣的人均GDP仍然很高,遠超大陸。

台灣還有哪些先進經驗值得我們學習?我最近在成都太古里看到一家台灣人開的店,叫做台灣阿原農業,門口用毛筆寫了排字,清潔是一種修行,賣茶葉和肥皂之類的東西,搞得很文藝。還有成都的方所好像也是台灣人開的,我們內地人也可以開類似的店嗎?我們四川也有茶,也有文軒這樣的書企,也有天府軟體園這樣的信息產業園。那麼,我們能在文創產業,新型農業,軟體開發,半導體開發方面超越台灣嗎?何時才能達到台灣人那麼高的人均GDP呢?有希望嗎?要怎麼做?


5/16 關於台灣經濟跟GDP的回答:

因為明後天開始考試,週末陪弟弟去南京面試,所以就大致針對題主在標題跟問題描述裡的一些問題,提供幾個可以思索的方向。

※ 首先,來看一下關於台灣的經濟究竟是「衰退」或「成長」。

題主提到「台灣的經濟去年仍然保持1.9的增長」,是的,台灣的經濟目前還沒有慘烈到不增反退。現在只是在走下坡。就好像一個資優生,有一天突然學業跟不上了,從前三名一直往後退,但是終究也不會一下就成為老師心中的需輔導學生,所以在老師眼裡,這個學生的成績單如果只看分數的話,在班上還是不會爛到讓人注目。

然而很多新聞(我們姑且排除掉那些因為政治的因素,或只是想藉由聳動的標題搏人氣才做這些宣傳的媒體),就連台灣自己在這方面具有權威性的媒體,也越來越常透露出不看好或者說憂慮台灣的經濟前景的訊息。

可是台灣的經濟還沒有倒退啊,對,那為什麼呢?

首先最簡單的,當然是成長得不如政府一開始期望達標的數字。成長得慢有時也是一種倒退。

你跟著一群要減肥的人一起運動,本來減肥計劃中計畫要跑一公里的,結果你體力太差,最後只跑了五百米,看著別人都跑了一公里甚至更多,這不是急死人了?

複雜一點的、也是我真正希望能提供給題主的不同思路則是:

在這1.9的增長裡,我們究竟能看到多少來自新興產業和公司的貢獻?

台灣的經濟現在最讓人焦慮的,除了外在環境的衝擊與改變,

最讓人害怕的是,我們一直在吃老本。

在我父母的那個年代,二十世紀的後半葉,是台灣的經濟環境最生機蓬勃的時代。那個時代誕生了無數如今的大公司,該時代留下來的許多龍頭們甚至挺過了時間的考驗,延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理論上來說這應該要讓人驕傲,然而讓人擔憂的是,過去的大公司雖仍存在,應該成為「未來的大公司」的小公司們卻沒有冒出來。

題主你知道「頂芽優勢(有知友提醒這在大陸也叫頂端優勢)」嗎?

種植物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會選擇把頂芽剪掉,因為只有剪掉了先天就被眷顧的、可以「優先生長」的頂芽,才能夠刺激更多的側芽的生長,最後讓這株植物生長得更好更茂密。

台灣現在的環境有點像是這樣的情況,這些頂芽已經佔據植物大部分的精華太長,卻還沒有人拿出剪子剪掉這些頂芽(而這些頂芽其實也不可能輕易被你剪下),它們更還沒有到自然老死的階段。於是情況變得很尷尬。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不管是大公司內部已經老化的領導階層,還是整個台灣的新興公司與產業缺乏足夠的機會,都和這個有關係。

台灣現在已經不是二十世紀後期遍地是黃金、市場一片空白只等著野心家們衝的時代,因此用上個時代大公司們的成功過程來judge年輕的新公司並不公平。然而必須要澄清的是,大公司也不能代表台灣年輕公司冒不出頭的所有原因,這樣太武斷也不合邏輯。台灣這些上一個時代的大公司如台積電,在頂著台灣經濟的天這方面畢竟是功不可沒。

只是,它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背景因素,且正因還有這些年邁的龍頭們在支撐台灣的經濟,所以我們在查數據時,仍然可以看到台灣的經濟「成長」。這個「成長」裡的成分卻讓人不安,成長的量也不夠大。更讓人擔心的是,台灣人很可能因為還有著前一代的人在頂著這些數據,而認為自己可以繼續悠哉一段時間。

台灣現在正在變差,可是我覺得糟的不是變差,而是:台灣還不夠差,沒有差到骨子裡,所以台灣沒有被逼到絕境而反彈起來,而是一點一點往下滑

都說浴火重生,不知道這場火什麼時候才會真正燒起來。

※ 其次,關於台灣的人均GDP和人均年收入:

題主提到台灣的GDP仍然超過大陸,但是以幅員遼闊來看,這個比較,恩,雖然我也有點開心台灣的GDP相比下好像挺不錯(GDP演算法在實際操作上兩岸有差異,不過這有點偏離題主的問題本質所以先不討論),但是,這不是一場對等的競賽啊TAT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前面很多答主講過了。簡單來說,台灣的人口比較少,地方比較小,所以雖然台灣島內仍然存在的相當的貧富差距,整體上,要一致的拉高GDP和年收入仍然是比較容易的事情。而且台灣的經濟起飛比大陸要早了許多,在這點上台灣確實是有相當的時間優勢。而且時間的優勢影響巨大。

所以大陸要怎麼達到更高的GDP呢?

長遠來說,這就是個時間問題。你要給整體的經濟更多一些時間。而期間需要的政策配合,以及如何把跑在後面的人拉起來,則需要官方更多的推動與考量。

區域不平衡、貧富失衡,都是問題,但是理論上只要有合適的政策、經濟持續起飛,應該就可以隨著時間被逐漸改善。假以時日,雖然大陸仍然會受限於爆炸多的人口跟仍然遼闊的土地,但大陸的成長也必然跟當年亞洲四小龍有一定的相似:在GDP跟年收入方面,都會慢慢上來(有可能可以也有可能不能達到這麼高,區域差異、人口還有其他的因素很多)。這其實也是所有開發中國家一路發展到已開發國家的過程。

現在的情況嘛,就好像鄰居家的小孩子基因裡就是能長到一百八。在他還沒開始發育或才發育了一下子的時候,他可能只長了160公分,這個時候被別人笑說矮其實滿冤枉,雖然在當下他的「矮」是一個「事實」,可是,他將來還是要長「高」的。

------------------------------------------------------------------------------

5/17更新

※ 最後,台灣還有什麼可以被師法的?

軟體、半導體、農業,這些我都很不專業,不要誤人子弟也不要來丟臉。

(不過關於新型農業,我倒覺得感興趣的人可以去研究一下歐洲。台灣的新型農業現在也是在發展中,前景是值得期待。但真要師法的話,歐洲起步早,現在也很成熟。台灣很多弄新型農業都是先去了荷蘭、丹麥等唸碩士。

至於傳統農業,台灣的農業糧食自給自足率已經快要低於30%。而這玩意其實理想情況是過四成,身為台灣人,我,我還不想死。放眼世界強國,連新加坡那麼芝麻大點的地方都努力發展都市農業,除了美化都市、觀光這些輕鬆的理由,最主要還是為了提高自給自足率。恩,再說就歪題了。我就哽著老血說到這裡。)

前面幾項我都不太行,但是既然是一個市井小民,台灣的文創產業還是可以說一下。

先說幾句廢話:文創的開頭,當然是基於社會的經濟在經過攀升後,來到一個穩定的狀態後,才會開始追求。

接下來才是正題:

所有的產業之所以能夠發達,除了環境穩了,更重要的是它的動力。

除了台灣經過幾十年發展累積了點錢,台灣的文創產業為什麼有卯足了勁往前衝的動力?為什麼台灣政府大力推動而且還真的頗有成效?能這樣被政府大力推動的理由是什麼?

因為台灣的觀光需要文創產業的幫助。

台灣當然不可能有一天全島都靠著觀光產業過活。但是觀光對台灣的意義,除了幫助經濟以外,更重要的是打造這整個地方的「品牌」,讓「台灣」有認知度。台灣如今在這方面很有這個需求。

像南韓也很看重文化的傳播,每年都有大勢的偶像明星獲頒南韓政府的「韓國文化藝術獎」,以表彰他們他們在全球的影響力。KPOP變成了南韓最好的文化推手。

大陸這幾年感覺還是把重心放在發展金融業、製造業等等其他其實更能賺錢的東西。不是說不重視文化產業或觀光業,看得出來很重視的,但是現在這個階段,每個部分都正在發展的火辣階段,那就要排隊。

而且以觀光來說,發展文化產業以提升觀光人潮的這個方式對現在大陸的情況吸引力不夠強。你看,萬里長城還是很多人去,西湖還是人潮火熱,這塊大陸上,本來就有了很多的名勝古蹟,這些東西就是最天然的優勢。哪怕沒有做更細緻的提升,其實也一樣能讓全球的觀光客趨之若騖。所以現在,對於整個市場來說,文化相關產業的精緻化除了精神上的口號以外,實際的動力(motivation)不夠強,也暫時沒有太投入必要。

台灣的觀光卻沒有所謂的天然優勢。如果說景點,不要說是否具有世界性,像已經比較有名的如淡水紅毛城我自己都不想去第二次(對不起哈哈哈哈),而且年份最多兩、三百年。

怎麼辦?這是個死局。總不能偽造出幾個千年古蹟吧。

然而,硬體資源上的困境反而讓台灣可以沒有其他選擇地往發展文創走,除了自發的一些品牌外,政策宣傳跟氛圍渲染下,文創產業做了起來,而且現在年輕一代裡文創的精神還頗為風靡。某種程度上也是小確幸,不過我個人不討厭,尊重各自的選擇。

而如故宮這幾年的紀念品其實有體現類似的文創精神:結合既有的、帶入現在的、找出有特色的。以前去故宮只能買把翠玉白菜的鑰匙圈,而且買家都是外國觀光客。然而前陣子故宮的紀念品在台灣的青少年圈裡居然小紅了一把。神奇至極。

故宮它做了一個東西:上面寫著「朕知道了」的紙膠帶。這東西說實話沒有特別了不起,更不是一個傳統上應該出現在故宮的紀念品,但是從這個東西的細節中,卻看見了新時代的活力。

像富錦街等等的文創街就更多了。針對特定觀光區域的改良更是這樣。

最後關於文創的精神,我覺得應該是:不要把文化產業困在過去裡面。

我想拿漢服當個例子(沒有惡意。)在台灣漢服運動基本上是沒有的,我自己個人很喜歡漢服,所以當我五、六年前開始混貼吧混微博的時候,找到了很多漢服的同好我很開心。

可是我逐漸發現,在漢服圈裡,只要形制不對就會被噴,我不是說大家就應該拿著改良後的漢服或影樓服然後說那是「傳統的」漢服。但是我感覺到的氛圍是:比起怎麼創新出「這個時代」的漢服,大家更重視的是怎麼樣完全的「復古」、完全的「還原」;討論該如何把「漢元素」融入服裝的人很少;看到「漢元素」的服裝時,雖然有些確實不好看,可是大部分漢服圈的人都是持著全部打死的心態。想要看「漢元素」的衣服反而要到外國的設計師界去找。但是每個朝代的服裝在那個朝代不都是一種「新的漢服」嗎?

當然,漢服只是一個個例,不能代表全體。而且我也遇過很多理智地喜愛漢服的「漢元素」並樂於接納「非傳統漢服」的漢服的人。

我想要說的是,其實大陸目前有很多「復古」的成就。不要說漢服圈,像是古風圈,也是大陸獨有的次文化。這幾年更發展得很絢爛(前兩天還看到老妖幫大唐榮耀唱插曲),我在這兩方面想要找同好的話都往大陸的論壇鑽。但是在「復古」以外,題主提到的「文創產業」,其實需要的是結合過去與現在,需要「創新」。

事實上,就算做出跟舊的文化沒有關係、但是足夠有創意的新東西,也很好啊。文化創意是不需要被限制的。

要認清自己的時代的價值也是珍貴的、不比過去的時代差,才能夠真正做出成氣候的「文化創意」,並培養出開放、有希望的文創氛圍。

那才是承先啟後。

------------------------------------------------------------------------------

ps. 是說,今天如果你想開一個文藝的小店,只要經濟許可,然後確定小店真的可以存活下來,那整體文創氛圍夠不夠成熟並不影響你要不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嘛,有時候就是在一片還不是很富沃的地方當少數的耕耘者,才更突出。(當然,文創產業,單做的話,利潤確實是比較少,除非跨領域合作。)所以其實「我們內地人也可以開類似的店嗎?」這個問題,直接回答一下,可以啦。有興趣強過一切呀。

------------------------------------------------------------------------------

pps. 其實文創產業本身就是「商業化」的,文創產業工作者要在意的是,怎麼在理想的「創意」與「商業化」裡取得平衡。如果全部商業化,大批製造、複製,那這個文創也跟破碎了是一樣的。

我在網路小說界看到的就是這樣,不乏有天賦異稟的作者,但是網路小說界的規則基本上會把所有人都牽著走,不找出自己的某個固定套路寫書基本上不可能,最後很容易變成比賽誰的套路比較看不膩。不過這也沒什麼可以苛責的,網路小說也是市場需求的一個產物,本來大家就有權利在市場上因應需求提供不同的產品。

(5/18 微修)


台灣人來獻醜一下。

大陸和台灣人口和土地差別太大,不見得能一體適用。

台灣好好地掌握幾個大項的產業,上下游產業鏈整合好,把東西賣到價格高的國家,

很容易地就可以拉高整體平均。當然,內需市場小是一缺點。跟全世界競爭,硬碰硬的,還得交關稅。

大陸市場內需市場大,往後富起來了,賣國內市場很佔優勢。但相對的,目前能大量地以較高價格賣到其他國家的產品或服務少。人口又多,所以人均就低了些,也不容易一下子拉高。

台灣的發展過程始於加工出口區,國外進口原料,加工,賣到國外。沒辦法,除了高山上的樹,一些農產品之外,石油鐵礦工業原料基本沒有,煤和天然氣少的可憐。這階段多是勞力密集輕工業。

接著發展石化和重工業,塑膠,鋼鐵,造船,慢慢地變成資本密集產業。同時政府投資各項基礎建設,如交通建設,能源建設,水庫之類,帶動經濟。

後來致力於技術密集,所謂的高科技產業,電腦,半導體,面板,精密機械,以及生技產業。不過,時至今日,已經不算什麼高科技產業了,只是生產效率高,know-how與良率很有競爭力的產業。不過know-how是需要長時間累積的,也算一個小優勢啦。

其實我認為,大陸方面在經濟發展上的規劃大體上應該不脫台灣的上述過程,只是目前是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大陸的前5%有錢的就7000萬人,三倍於台灣總人口。說富人多於台灣其實很正確。

但,要想想後面的那些人啊??

要讓這些人生活好起來才是大挑戰啊。

一個國家,跑在前面的人過得滋潤沒什麼好說嘴的,被落在後面的人過得好不好才是評斷偉大與否的關鍵。

共勉之。


看了 @雲六 大大寫的答案,覺得講的很好了,不過還是有點手癢想補充一些小事

台灣很幸運的地方在於,我們要產業轉型的時候,美國願意把技術交給我們,而那時候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人才承接了這些技術並以之為基礎,往上建立了自己的技術門檻。題主開頭就說到很多產業都轉移到了大陸,這說法我認為有點混淆,台灣人又不全是SB (好啦有很多,但不是全部好嗎Orz) ,在轉移的時候是有優先順序的,價值低的,被學走沒關係的,先移。我之前在實習時,前輩們也有聊到最近公司又要在大陸設廠,當他們在討論的時候,總是聽見 "這個不可能過去大陸,這是核心技術" 和 "這個廠上層可能會想先弄過去,在這裡一直被環保團體抗議",等等的。所以當題主說到產業轉移時,其實有點像那時台灣從美國日本接收一些別人不是特別想保留的技術。但是接下來才是重點,那就是往上建立技術門檻。這兩個步驟大陸目前只做完了第一個步驟,第二個步驟不同產業的進度不同,像電子支付和人工智慧領域,大陸已經能夠建立相當堅固的技術門檻了,半導體和電機產業的話,台灣目測還能再撐不少時間。

再者,台灣是海島,沒有"內陸" (不要黑南投好嗎),而如果只看沿岸地區,台北和大陸沿海城市比起來,經濟方面並沒有太大優勢,換言之,和台灣擁有類似條件的地方,平均上幾乎趕上台灣了,然而中西部整體而言卻沒有辦法有很突破性的發展,這就和 @雲六 提到的一樣,讓後面的那些人的生活好起來才是真正的挑戰,為甚麼?因為它們沒有發展優勢,一開始改革開放他們就落後了,到現在還是看不到優勢和轉機。內陸地區人口往沿海城市移動時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致使沿海用更短的時間發達了,追上發達國家水平了,但是內陸地區的巨大需求仍舊沒有能夠滿足。中國能否讓中西部的整體水平大幅提升,把落在後面的人都提上來,才是中國偉大與否的關鍵,否則的話,這麼一個巨大的國家,最後僅僅沿海地區發達,個人認為這不值得驕傲,太多領導者和民族都可以透過宏觀資源分配輕易地做到。如果中國能夠讓內陸發達,這就比台灣這個海島強一百倍了。但是怎麼做?不知道,台灣沒有做過,不然我整篇回答都要拿來搞大新聞了。

最後扯一下其他東西,題主還說到了文創產業和新型農業。這不是太大的問題,就歷史經驗,人只要有錢了就會去亂搞,不是我是說,就會去提升其他方面的水平,台灣是這樣,香港是這樣,日本是這樣,深圳上海又何嘗不是這樣。有了錢才能花錢體驗種田的感覺,有了時間才能花時間欣賞庸碌繁忙的街道。說到這個,我們在香港聊社會議題時,會發現很多大陸同學傾向於用經濟角度切入,而台灣和香港的同學則容易滿口社會正義自由民主。我知道香港和台灣的 "名煮" 在知乎上是被黑得很慘的,但是這有沒有可能只是一種社會氛圍的展現?台港兩地雖然近年經濟成長不佳,但其實就是因為發展到了一個階段才遇到瓶頸,青年們不再需要奮鬥,他們就更容易把時間花在其他價值觀上,和小確幸Orz。

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在中國談論社會主義變成一種文化,變成一種像歐美國家表達自我優越的手段。然後某個還有很多空間可以發展經濟的非洲新興國家,在網際網路上譏笑中國人,哎呀他們的社會體制也不完美呀哈哈,那麼多缺陷還拿來說嘴。然後中國人不理他們,也不需要理他們,就像今天美國推銷名煮制度不是因為這是完美的制度,而是因為美國強大


當然也是從高污染高耗能高傷亡,利用廉價勞動力的傳統產業一步步升上來的。

比如說,現在覺得大陸是鋼鐵工業之王,可以輕鬆碾壓全世界,可是就在1999年,台灣鋼產量還是大陸的八分之一,接近印度的三分之二。

還有現在由孟加拉等窮國來做的高污染拆船業,台灣曾經以一個省傲視全球……就在30年前。

至於當今台灣的政治體制,源頭之一就是70-80年代的反污染運動:

南方都市報:環保運動推動台灣

1985年底,《聯合報》一篇簡短的報道讓這個古樸的小鎮變得騷動起來。這篇報道稱,美國杜邦公司擬在台灣彰濱工業區設立二氧化鈦廠,「經濟部」已經批准。彰濱工業區位於彰化縣境內,佔地3820餘公頃,其中約1/3面積在鹿港鎮內。被批准的二氧化鈦廠就設在鹿港,總投資額為64億新台幣。

彰濱工業區的開發始於1979年,在貸款投資30多億台幣之後,開發工作陷入停頓。爛尾的工業區已經成了地方的垃圾場。鹿港的漁民和海洋養殖業者,最先感受到日益增多的工業污染的影響,他們害怕二氧化鈦廠的廢水處理會導致海水污染加劇,進一步影響他們的捕撈和養殖。宗教和文化人士也擔心,新的工廠會對當地的文物保護和傳統習俗不利。這時,有一個試圖進入當地政界的人物,敏銳地把握住了民眾的心理,適時發起了「反杜邦」的運動。這個人叫李棟樑。

21世紀台灣唯一值得珍視的電子代工業,就是80年代在這些傳統工業上生長出來的:

從台灣 2016 年營收看全球電子產業變遷(一)

台灣 1,850 家上市上櫃公司中,有 830 家與電子產業相關,是名副其實的「電子寶島」。台灣的公司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上游半導體公司,包括材料、設備、設計、製造與封測;還有一類是電腦與手機代工廠商及配套零組件公司。

從 80 年代起,台灣開始以其價廉物美的電腦代工產業聞名於世。廣達、仁寶、和碩、緯創、英業達合稱「代工五虎」,他們幾乎承包了 90%的電腦出貨量。代工五虎們不僅僅只是簡單地採購元件然後拼接成電腦,隨著技藝的成熟,他們也掌握了電腦組件的研發和設計。代工業的蓬勃發展也推動了電腦零部件行業的發展。比如做主機板的微星、技嘉,做電源的台達,做面板的友達、奇美(與群創合併),做內存的南亞、華亞科等等。即便如此,隨著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電腦行業的衰退,電腦代工廠商們的利潤越來越薄,毛利率如今只有 3%-4%。

此外,必須指出,台灣當年的傳統產業也不是憑空積累——整個省1949年擁有的工業基礎,論人均遠遠超過大陸,論總量,不到1000萬人口的工業資本相當於大陸的五分之一左右,經濟水平本來就比大陸高一個數量級。現在大陸的人均數追到台灣的40%(8866:22500),已經相當不容易了。雖然大陸向台灣單方面開放市場,雖然美國在很長時間內對台灣給巨額援助(遠遠超過蘇聯給整個大陸的),但從1949—2017,任意截取時間,可能也就是80年代一段時間台灣發展更快。其他時間都是大陸發展更快。台灣經濟放在全球看是奇蹟,和大陸的曲線比也就是還不錯。

參考回答:

國民政府當年帶走的財富到底對台灣初期發展起了多大作用? - 知乎

2.5億美元的浮財,一兩千船的物資機器,幾十萬噸的海輪,國民黨帶走的物資貌似不多,但考慮到國民黨退台之後控制的人口,這筆錢相當不少。1945年台灣有600萬人,國民黨撤退裹挾了200萬人入台,合計800萬人。當時大陸人口5.5億有餘,手裡有多少硬通貨呢?區區1600萬美元。再加上十幾萬兩的黃金儲備,大陸硬通貨合計也只有一兩千萬美元,不到國民黨政權的十分之一。

1949年毛澤東親自去了一趟莫斯科,赫魯曉夫來了一趟中國,總共給了中國5億美元貸款。整個50年代,大陸方面能動用的國際硬通貨不超過10億美元(要還的)。考慮到台灣人口約為大陸的70分之一,可以說國民黨當時的發展資本要比大陸雄厚的多。即便只計算絕對數量,大陸外匯和黃金儲備合計超過2.5億美元也要到十幾年後的1963年;海輪總量超過被台灣帶走的噸位要到1961年。即大陸要用十幾年的發展才能補齊被國民黨掏空的家底。在國民黨捲走的招商局輪船中,有一艘海遼號率先起義,開赴解放區,這艘3400噸的海輪立刻被新中國視為珍寶,以至於被印到了人民幣上,一直用到我記事的時候。可見國民黨捲走這批工業「種子」在那個年代何等重要。

還有,台灣在1949年之後接受了天量(相對人口而言)的美國援助。1950-1957年,僅直接經濟援助就高達6.83億美元,換算到大陸人口相當於近500億美元,足可以為大陸援建十幾個「一五計劃」。即便不考慮總計幾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台灣的美援數量也堪稱驚人。60年代前期,台灣每年接受美國直接經濟援助就高達一兩億美元,和帶往台灣的全部黃金價值相當,大多數以貸款貼息和獎勵方式提供給製造業,迅速刺激了台灣經濟的成長。

1931年,台灣發電量和整個大陸相當,著名的日月潭景區就是一個大型發電站。到了1949年,因為接收了東北的日佔區,整個大陸的發電能力是170萬千瓦,僅相當於台灣的4-5倍。日本投降時,台灣總鐵路里程已經超過5000公里(包括私營窄軌),約為大陸的四分之一。台灣800萬人口,已有一半是工商業人口。即便不考慮台灣因四面臨海而帶來的交通便利,國民黨控制區的人均工業化水平也超出大陸十幾倍,在1949年就達到了大陸80年代水平。


很大程度也算是同文同種的不幸吧,比起真的歐洲像希臘那種那些,深陷危機GDP倒退的國家,警察上街,抗議人士相互扔燃燒瓶玩。台灣說實話只是學生上街,議會杯葛,大體社會生產上還是正常運轉的狀態,所以能維持不倒退也是挺正常的。這兩年也有1.+%的溫和成長,但是畢竟台灣都是中文媒體啊,所以給了中文網路上台灣亂成一團,全球估計只比索馬利亞穩定,到處都是藍綠互毆的錯覺,之所以有這種錯覺,只是因為你看不懂外語而已。

附圖 台灣 義大利 希臘07-15年人均GDP變化(數據來源IMF)

至於為什麼能達到現在的2.2W美元的水平,我個人覺得主要兩個原因,是充分發揮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的結果,台灣的優勢產業大體上是電子和農業,台灣城市化趨於完成,農業人口有比起大陸更多的人均耕地,台灣的精細農業也發展得很好,單位土地面積上資本和技術投入很多,類似日本農業,即高的城市化率帶來高的農業人口的人均耕作面積+高的資本技術投入帶來高的單位面積產出,這很大程度是1950年代起從大陸帶來的農業專家以及他們培養的農業人才的功勞,包括李登輝本人也是很厲害的農業經濟學家。另一方面是電子相關產業,這個和台灣的高的教育水平有關,受東亞文化圈重視教育的影響,雖然經常被嘲笑說幾分也能上大學,但是台灣的高中以上學歷人口比例遠高於希臘和義大利,更加遠超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國家,這點上韓國和新加坡也一樣,傻子上了大學比起沒上過大學的傻子還是強的,台灣在人力資本上比起很多國家都具有優勢。台灣在社會福利上的財政投入也要低於歐洲發達國家,但管理水平比較高,而且工會相對弱勢,勞動力市場更為靈活(沒有存在南歐國家那樣砍福利就全國總罷工的情況),以及外匯儲備總量世界前列,在危機中應對能力相對更強。

以上是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的一點點理解。


很久沒有看過這樣認真的問題了,照著你的問題答好了:

1、國際間的產業轉移已經歷了美國、西歐→日本→韓國、台灣→大陸沿海→大陸中西部、東南亞(未來可能的趨勢),很多人都知道現在兩岸已經實現了大致上的產業轉移,但是不要忘了,上述地區在這過程中也實現了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過渡到「資本密集型產業」的轉變,儘管這造成了貧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的再次拉大,但整體的經濟水平勢必會得到提高;

2、現代新聞報道和網路資訊的導向性太明顯,很多都跟社會現實存在出入,這個問題可以延伸出來很多討論,但簡單來說就是「經濟放緩」不代表「經濟衰退」,這是你提出該問題的原因之一;

3、台灣在文創產業的起步較早,而大陸這兩年在很多沿海城市或是內陸重點、旅遊城市也出現了不少文創店鋪,但是現在的問題在於這些方面:

(1)大陸的知識產權保護有待加強,文創產業之間的同質性太高,互相模仿看似不需要付出成本,實際上是在傷害那些最原始的創造者,並且拉低整個市場的盈利空間;

(2)城市內部,乃至政府的文創意識不強,以前給某沿海一線城市提過標案,政府想要的只是整齊劃一的東西,像是老街改造就是直接推掉,然後建古風的房子即可,而我們提出改造老房子的方案被認為根本是浪費時間和金錢;

(3)多數的大陸客戶對於產品的包裝和廣告需求並不高,對方就是要「椰樹牌椰汁」那樣的包裝,你有再好的設計也推不出去,而台灣即使是傳統產業也有意識要注重產品的設計感,並且隨時革新包裝;

(4)市場營銷和公關企劃的能力較弱,好的資源和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北京 上海,大部分公司企業還是在用很傳統的方式銷售產品,好的促銷並不只是在報紙電視買時段,去網路買版面來播廣告。

其實大陸的很多東西並不差,如果這四點都能解決,應該會有更廣闊的市場。

4、現在的台灣跟香港一樣,發展已經接近頂層了,不太可能大幅增長,但也不會太難看,而人均GDP是一個很玄的東西,如果要大陸整體超過台灣,難度很大,但是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省份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具體還是要看每個省區市的實際情況吧;

5、高新產業是否能替代台灣?依舊是個可以討論很多的問題,只能說現在的情況基本是,大陸的產能確實在提高,但是最後的採購量很多是依靠國內企業,而現有的國際大廠的供應鏈其實非常「固化」,想要取代這當中的哪一環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台灣的電子產業還是世界一流,有台積電這種大陸都比不了的巨型企業,又由於在大陸布局早,每年有大量外匯留回台灣,只有兩千來萬人口,抓住幾個優勢產業就足夠了。倒是像西班牙希臘這種除了橄欖油紅酒好像就什麼東西都不生產的國家,是如何變得比韓國還要富裕的。


給 @馬前卒 的答案補充兩點(這兩天老乾這種錦上添花的事)。

一是美國援大陸之蔣,一切都按華盛頓共識來;援台灣之蔣,一切都不按華盛頓共識來。

按你中華民國之亡,實亡於1946年《中美商約》——條約將導致巨量美國商品湧入你國。人家不光工業品應有盡有,連糧食都比你國的便宜的多,又自備巨量火車頭十輪大卡車自由輪登陸艇,包郵至全國各地(太平洋戰爭剩了大量準備登日本的登陸艇,本來不適合作為貨輪,但被發現可以滿載洋貨進三峽,結果陪都經濟體系遭秒殺,川籍權貴紛紛暗通八路,上演《紅岩》。)。你國根本沒有什麼可賣給美國的,信用卡刷爆,只能剁——國家沒有手可剁,只能剁KMT。

所以等老蔣跑到台灣組建了你國小朝廷,美國人覺得巨不好意思,決定一切反過來。1950年美國允許老蔣任命了清朝+roc歷史上第一個中國籍的海關負責人,相當於無條件交回中國(台灣省的)海關權。於是老蔣要從美國買什麼就買什麼,說個不買的絕不強賣,連打折計劃都自動取消。之前《中美商約》賦予美國人的在華居住、投資、興業的權利,也都在事實上放棄,以至於九十年代在台灣都較少看到外國人。老蔣白揀了發展民族產業的良機。

原因二其實是原因一的組成部分。美國有五十億畝耕地,是世界最大的糧食出口國,售台糧食可以做到敞開供應、價格低廉、接受賒賬、限時免費(走援助渠道),使老蔣無需像大陸一樣時時面對工業化的兩大限制——占人和佔地。KMT到台灣後大量進口美國麵粉,還搞出過活人廣告,讓山東籍士兵站在馬路上,宣稱他這麼高個子完全是因為吃面云云,很快就讓台灣人習慣吃面,直至今天台灣給飯店麵包房供應麵粉的也有不少祖籍山東的人。地主無利可圖,只能順從地接受老蔣的溫和土改方案,交出土地和(他所僱傭的)勞動力。這雖然不是美國給的直接援助(其實裡面援助的比例也很大),但意義極大。
相比之下,大陸因無外部糧源,耕地極度重要,地主絕不可能接受任何溫和贖買方案,tg不得不上了一個不溫和的。

ps:台灣居民吃面多過吃米,此說不確。去年台灣居民平均吃米45公斤,面36公斤,還是米多。


1.台灣在外地的利潤,本來是要匯回台灣,才能計入GDP,「主計處」承認他們沒有這樣做,而是只要是在台灣接單,產生的利潤就算成GDP,而台灣的稅率比大陸低,台企多傾向於在台灣納稅,所以就造成了GDP的高估。高估的部分「主計處」承認至少4%,我個人認為這個數字比較保守,真實的數字要大得多。

2.台灣和韓國可比性很高,基尼係數也相近,社會結構相近,生育率相近,年齡結構相近。我們可以比較一下最底層的無門檻的白領收入,也就是普通勞動力價格,完全反映了GDP的比例。韓國大概200萬韓元,12270人民幣,台灣35000新台幣,8020人民幣,只有韓國的65%,還是新台幣升值後的比例。

3.GDP=工資+利潤+折舊+稅收,在大陸的台商,只有「利潤」這部分才能算入台灣的GDP,其它部分仍然留在大陸。高估的部分也不是所有的台商,只是在「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那一部分。這部分利潤如果匯回台灣,可以算成台灣的GDP,問題是並沒有匯回,「主計處」就計入了。

--------------------原答案--------------------

台灣把在「台灣接單,大陸生產」的產值也算成台灣的GDP了,事實上這部分GDP是在中國大陸。

台灣的「主計處」自己都承認高估了至少4%,我個人認為高估了20%左右,台灣稅收佔GDP比例實在慘不忍睹,很可能就是因為GDP大幅度高估。26K-35K的薪資與人均GDP不符合也是因為GDP高估。

實際上台灣的真實人均GDP應該在18000美元左右,跟大陸的一線城市、強二線城市相近。


馬前卒寫的很多了。

原因很多,

但我覺得台灣一直來到領導都一般,真心的一般

首先:台灣被日本佔領的時候,發展就還可以,比大陸強些。

美軍攻打日本時候,轟炸台灣。但真心不厲害。主要是轟炸工廠,以及出海口。

而且中華民國接受台灣後,包括國民黨逃到台灣帶走大量裝備,黃金,人才等等。

基本把大陸洗劫一空,特別是黃金。

(黃金那個時候是真正國際上面最硬的通貨,地位很重)

去台灣的人大多是大陸的人才,軍隊等。

還關鍵是抗美援朝的時候,於是美國給台灣也下了大量訂單,還有很多援助。

加上台灣是個海島,在海洋時代發展非常方便。

這麼多優勢加起來,2200多萬人,結果人均gdp才2.2萬,多嗎?

要知道新加坡500多萬人,人均是5萬多,

中國香港700多萬,人均是4萬多。

韓國5000多萬人,人均是2.7萬

上面除了香港,新加坡,韓國可沒有台灣有歷史優勢很政治資源等等噢。

韓國比任何一點都比台灣差,

結果了?

韓國現在比台灣還強。

新加坡1965年才獨立的,1960年左右可甚至國際上面覺得它獨立都要失敗。

唯一優勢是馬六甲海峽。

別看數據,實在點。其實台灣領導人發展的根本不好。

還整天歧視大陸,所以大陸才笑話台灣了噢。

現在還以為國民黨會發展經濟,扯淡。

那麼多好的資源,那麼多優勢,結果了?

連台灣都治理不好。

還逼逼。


搞出口加工引領的製造業,人均躍上一萬美元

搞西進,人均躍上兩萬美元,當然,島內人民活活被平均了


之前工作和台灣的企業有接觸合作,認識幾個台灣人在內地工作...........具體沒了解過,只是知道同樣的工作同樣的職位同樣的內容,台灣人工資比內地的高一倍以上。

可能是學歷高吧....


我們直到現在也只是個發展中國家。很多地方需要從ww那裡學習和借鑒。建議評論區里嘲諷ww的人都不要忘了這個現實。

虛心了,才能進步。所謂的中國夢這一概念,是在強調我們要為了實現中國夢而奮鬥,並不是讓一群麻木的人坐在屏幕後面YY嘲諷,做白日夢。

至於如何ww做到現在的成績。我認為是因為ww和大陸相比,抓住了機遇,而且沒有耽誤時間。不過,我們和對岸的很多人都是同宗同源,ww有些地方既然能做好,我想我們也一定可以的。


九十年代有部電影,隕石撞地球,美帝救世界,危急關頭,儀器失靈,大呼:「這TM台灣造的破玩意!」

小學同學買的隨身聽——「愛華」牌——made in taiwan。

多普達不認識的話,火腿腸HTC應該還是很多人知道的。

聯發科雖然被魅族打磨了很久,產量還是驚人的。

「sa屏留隱患」你覺得是哪個「友商」宣傳的?JDI?夏普?晶電、隆達?還是群創、友達?都不認識?嗯,好事~


看似台灣問題很多,其實台灣沒問題, 其實每個地方發展軌跡都差不多,我們的經濟奇蹟,其實台灣,日本,很多地方都曾經保持過這種高速的發展,我們總是習慣進行不同階段的比較,其實我們也會進入他們一樣的階段。

我們現在經濟變緩我們也更多的追求個人權利了,也要求政府更加公開透明了,也想更多的監督政府是不是把每一筆錢花到了哪裡,以後也會考慮這筆建設有沒有需要等等,這些事情會帶來爭辯,會有不同的聲音,最後我們也會和他們一樣。無關很多東西,這就是階段~


怎麼達到的?做花賬啊。。。

看看稅收和GDP佔比,慘不忍睹。。


完整信息:

看知乎, 天涯,以為台灣人都上街要飯了。

極端的巨富,ww當然比不上我們。

但屌絲網民, 平民百姓,成天要ww明白我們多富,他們多窮,看了還真想笑...

我們有巨大的進步,但兩岸差距還是很大。

一個中低收入的經濟體,人均GDP還不足世界的平均水平。

成天yy一個發達經濟體是個乞丐,有意思嗎?


因為很多大陸網民都希望台灣經濟不行了,所以在這宣揚台灣人其實過得還行也沒意義。咱就別比人均了,就說說我家每月收支吧,每月收入大約十萬台幣,支出大約二十萬台幣,嚴重超支,唉,過得太慘了


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啊 我爸媽那一代人小時候電視機都是稀罕物 對台灣是很嚮往的好么。我個人比較認同 從物價和生活水平來看 和我在上海感覺差不多。底下有台灣樓主說一個月家庭收入 和我家差不多。年收入8萬是我去年剛畢業(雙非一本)承諾的數字。所以大致是符合的。這種日子絕對不困窘 過得舒適但不奢侈 很多台灣人估計覺得也很好。

但問題是 台灣的經濟下滑是緩慢的 生活水平不是倒退是增長非常緩慢。說台灣發達已經開始宣傳類似人的素質或者慢生活節奏等等,又不是北歐高福利國家,這樣的宣傳一大部分就是對於其基礎建設和交通發展等硬性指標不好看的心虛。


2016年台灣人均GDP 2.2萬美元 ,大陸人均7500美元,三分之一唄!~

2016年台灣GDP 5287.76億美元 ,同年對台貿易逆差1000億美元,還不包括大陸遊客的環島游。

逆差可預見的在急速減少,原因有三:1、大陸不再送貿易逆差。2、大陸的產業升級,正在懟上台灣經濟支柱產業,如成功佔下多少市場,台灣就要損失多少GDP。3、無論台毒,還是國民黨,嘴炮功夫勝過執政水平,十年內看不到希望唄!~

也是再過八年,2026年,大陸台灣的人均GDP 就一樣了,1.35萬美元唄!~

大勢已去


推薦閱讀:

繞島一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戰略意義?
米國拆當年美國南方聯盟的雕像,與彎彎拆雕像,文革破四舊,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我國政府僅指責日本教科書歪曲歷史,卻不指責台灣教科書歪曲歷史?
如何看待「台商送孩子赴陸讀書,否則以後連周杰倫的歌都聽不懂」?

TAG:經濟 | 台灣 | 經濟學 | 台灣問題 | 國內生產總值GD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