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電影《半場無戰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有哪些細思極恐的情節?
01-18
知友提到&>&>片末比利的戰友說「帶我們回到最安全的地方。」
帶一波「細思極恐」,不喜歡的當沒看見
片末比利的戰友說「帶我們回到最安全的地方。」
這是真的說得通的,不是作為一個腐女的妄想【怎麼有點此地無銀……】
那一段B班每個人都一臉心知肚明的樣子,那種默契,那種心知肚明,不是「因為這條法律正確所以我們捍衛它」——如果是因為這個,於此片基調也不合——而是「有我們熟知的兄弟如此,所以我們捍衛這條法律」。
而唯一一個不在場的是班長。
最後說我愛你的時候也是班長那裡頓了一下(當然這個比起上一條是牽強了些)。
這樣一個劇本,這樣一場戲絕不可能是多餘的,而這部片從頭到尾塑造的情緒,是這群人遠離戰場回到自己的國土,卻感覺自己格格不入,是異類,沒有人真正了解他們或者至少真正願意了解他們。
而同性戀這個身份,非常適合放進來。何況李安也不是第一次碰這個題材了。
綜上所述~
————————————————————————————————
補兩段兒朋友給的原作小說:
我們都是標籤人—《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觀後。 李安在這部片子里講了很多東西,有戰爭、軍人、普通人對前兩者的態度和看法,等等,都是對主流價值觀的顛覆。而最刺痛人的,當屬林恩說想帶拉拉隊女孩跑掉時,女孩的表情馬上從陶醉愛河變為一臉驚愕,說:你不是英雄嗎?怎麼能跑掉!」林恩尷尬了,我們明白了,女孩愛上的不是他這個人,而是他身上英雄的標籤。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我們每個人都主動或被動地給自己貼上了很多標籤,好領導、能幹的員工、好父母、孝順的子女、好丈夫、好妻子,當然也有一些負面標籤,如笨、傻、壞等等,這些標籤的一個共同特點是一旦被貼上,你就得做那樣的人,要想改變,自己和別人都難以接受,即使標籤之下人已心力交瘁。片中唯一不信邪的是林恩的姐姐,她知道弟弟只是個普通男孩,想通過心理評估讓他避免再赴戰場,但她沒能戰勝林恩的標籤,他是英雄、他是蘑菇眼中會打仗的人、他是班長心裡能幫上他的人,所以他堅決地對姐姐搖了搖頭。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這是一個細思極恐的問題。
我已經習慣講人們喜歡聽的話
生死關頭無奈的近身肉搏,居然問Lynn什麼感受?????
男主最後每個人都和他說了我愛你,蘑菇也是死之前這樣的…蘑菇還說現在重擔在你的肩膀了,預示著男主回去就要…
呃,我也來補一個腐眼看人基的細節整理: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172660/
推薦閱讀:
TAG:李安導演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