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這一行業會給從業者自身帶來哪些風險?
從事「心理治療」對臨床從業人員來說,會帶來風險么?是否有相關研究?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困境中的心理諮詢,更多「心理諮詢」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在國內,現在的風險而言,對於諮詢關係而言,來訪和諮詢師都處在了不受保護的位置,而且精神衛生法的法律效應,在國內的執行階段,有很多疏於監管的地方。常常會出現投訴無門,監管無力的情況。但這並不意味著行業中存在的風險,在國內不存在,反而我認為會更隱性地傷害到這個行業的發展。 我來說一些在美國工作中遇到的執業風險,供大家了解參考。
每一位從業人員都是需要購買行業遵從HIPPA 協議的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 執業保險。
以下是某商業保險對諮詢師提供的保險效益條款供大家參考。列舉一下其中幾個比較常見的風險因子1. 來訪投訴對你的執業執照帶來風險。 在美國claim投訴需要經過幾個流程,如果諮詢師在機構執業,可以先通過機構的管理層進行投訴解決問題。如果諮詢師是私人執業,來訪者可以向州立的執照管理委員會發起投訴,然後進行聽證。這樣的好處是幫助委員會對此事進行全面的評估和了解,通過舉證和聽證,來了解事件原委來裁決對諮詢師的處罰。而目前國內的倫理規則制定都還在發展和起步中,這樣的監管機制力量也非常的小,我也沒有聽說有相似的聽證會,取證過程,來鑒定投訴的真偽和倫理道德中的一些灰色地帶如何處理更合理。 2. 來訪起訴你,法律流程中你的支出和損失。在美國來訪起訴諮詢師的事情也時有發生,大家如果看過in treatment 捫心問診這部美劇的話,會很熟悉,諮詢師Paul的飛行員來訪Alex自殺後,Alex 的父親對Paul提出了法律訴訟。As a counselor, coverage through HPSO provides you with the following benefits: *
- Professional Liability Coverage
- Covers you, up to $1 million each claim, for amounts that you become legally obligated to pay as a result of a professional liability claim arising out of a covered medical incident.
- Covers you, up to $3 million annual aggregate, for all covered claims within the policy period.
- License Protection – up to $25,000 per proceeding, up to $25,000 annual aggregate
- If your client, a spouse, family member, etc. complains about you to a state licensing board, you could face the challenge of defending your practice and license—and thousands of dollars in legal fees. A policy through HPSO will reimburse you up to the applicable limit for your defense of disciplinary charges and other covered expenses arising out of a covered incident. *
- Defendant Expense Benefit – up to $1,000 per day, up to $25,000 annual aggregate
- Your policy through HPSO will reimburse you up to the applicable limit for lost wages and covered expenses incurred when you are required to attend a required trial, hearing, or proceeding as a defendant in a covered claim.
- Deposition Representation – up to $10,000 per deposition, up to $10,000 annual aggregate
- A patient or client is injured at the facility where you work. You are not named in the lawsuit, but you receive a subpoena for testimony during the policy period. Your coverage through HPSO will pay for attorney』s fees of an attorney designated by the insurer as a result of your required appearance at a deposition that arises out of professional services
- Personal Liability Coverage – up to $1 million annual aggregate
- Covers you for legal liability for covered claims resulting from incidents at your residence, unrelated to your work.
- Defense Attorney Provided
- With your own individual coverage, you』ll have your own defense attorney designated by the insurer to represent you in court, when necessary. Legal fees will be paid for covered claims, in addition to your liability limits - WIN OR LOSE.
- Assault Coverage – up to $25,000 per incident, up to $25,000 annual aggregate
- Violence in the workplace is a tragic reality. If you become the victim of a violent action at work or on your way to or from work, this coverage will reimburse you for your medical expenses or damage to your property up to the applicable limit. (Not available in Texas).
- Personal Injury Coverage
- Covers you, up to the applicable limits of liability, for covered claims arising from allegations of slander, libel, assault and battery, and other alleged personal injuries arising through the performance of your professional services.
- Medical Payments – up to $25,000 per person, up to $100,000 annual aggregate
- Pays for reimbursement of medical expenses to others injured at your residence or business premises up to the applicable limit.
- Damage to Property of Others – up to $10,000 annual aggregate
- Your policy pays up to the applicable limit for unintentional damage you cause to someone else"s property while at your personal residence or your workplace.
- First Aid Expenses – up to $10,000 per incident, up to $10,000 annual aggregate
- This benefit provides reimbursement for expenses you incur while rendering first aid to another person. For example, these expenses may include supplies from your personal first aid kit that you used to help a victim of an automobile accident.
- Sexual Misconduct/Abuse – up to $25,000 annual aggregate- sub-limit of Professional Liability limit
- The policy pays to defend you against allegations of sexual miscounduct, up to the applicable limit of liability, for amounts you are legally obligated to pay as a result of covered claims involving acts of sexual misconduct related to professional services.
- Information Privacy Coverage (HIPAA) – up to $25,000 per incident, up to $25,000 annual aggregate
- People today are very conscious of their privacy. Most are aware of the protection they receive under the HIPAA laws. This coverage reimburses you for costs to notify patients of a breach of confidential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compliance with privacy protection laws. It also covers HIPAA fines and penalties that you become legally obligated to pay as a result of a covered proceeding.
來舉一個跟兒童工作中常見的一個例子。
在美國絕大部分州,諮詢師、社會工作者及醫生等專業人士有義務向兒童保護局報告兒童受虐的現象,並提供施虐者的信息等。受虐包括了,當下持續發生的對兒童造成身心影響的暴力行為,情感虐待、忽略等。 當施虐者若是諮詢師來訪者的監護人(或父母、養育者),而施虐者認為諮詢師打破了保密協議去報告了,而去投訴諮詢師。那麼諮詢師因此而需要去捍衛自己的權力與義務,而去參與官司所付出的一些時間、名譽的損失,都是存在的風險,需要保護。目前,國內的新家暴法頒布後,也寫進了要求從業人員對兒童受到家暴進行舉報,隨著法律的完善,這樣的風險投訴會越來越多。 3. 人身的安全的風險。[提醒一下,絕大部分的來訪和精神疾病患者沒有暴力傾向和傷人的危害]這一項出現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但是仍舊存在。在我以前工作的社區精神衛生中心,長期配備了一名執槍警察巡邏,防止一些急性精神癥狀發作的來訪對工作人員進行人身攻擊和危害。當我們在工作中遇見一些緊急的,威脅到人身安全的情況,我們的培訓是教我們如何向外求助。例如打電話給前台,發布一個警報信號,但這個信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句普通的話。例如:「 I need a coke." 而對於許多從事個人執業的諮詢師而言,也有一定這方面的風險。例如,在影視作品中大家可能會看到,一些人格障礙的來訪,可能會對諮詢師進行跟蹤和騷擾,比如表達愛意,被拒絕後而憤怒,對諮詢師進行威脅、恐嚇,甚至傷害性行為。還有一些成癮來訪,在治療過程中使用毒品而出現幻覺等,會試圖傷害臨床工作者,這樣的風險也存在。4. 與藥物成癮來訪工作中來訪的人身安全風險。
因為以前與許多成癮來訪進行工作,而與他們工作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其中的一部分風險是上面指出的,而另一部分則是他們自身所帶來的風險。比較常見的就是,當物質成癮overdose 過量吸食了藥物、毒品,而出現休克、昏厥、抽搐等生理現象的時候,諮詢師需要實施急救工作 First Aid, 然而有的時候在急救工作中,可能會存在一些超出諮詢師範疇的施救工作。所以絕大多數進行成癮治療的機構對新招入的諮詢師都會進行培訓和first aid 訓練來規避此項風險。 還有與這一項相關的風險就是,當你的來訪,在諮詢中因為自身的身體疾病而爆發,例如心臟病發而死亡,所帶來的風險。都是上面我提到的liability insurance可以提供的保障。 暫時想到這些。這是一項高危行業!!!
首先我們看一個量表《中國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人員枯竭量表》
照片不清,你們感受下。
這個行業的高危,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首先諮詢師在做諮詢訪談時面對的客戶群體,至少是有一般心理問題的人,這就意味著,這些人本身就是「帶著情緒」來的。而且服務過程就是和這些情緒在一起,更容易出現情緒崩潰或失控情況。
2.來訪者的經歷容易激活諮詢師早年的創傷,導致諮詢師自己心理狀態起伏和波動,甚至誘發某些心理問題。
3.人格障礙來訪者的異常行為,例如跟蹤諮詢師,騷擾諮詢師家屬,污衊諮詢師侵犯自己,當場脫褲子,謀殺……在心理諮詢工作中,來訪者會把諮詢師當做自己早年認識的某個人,於是情緒就沖著諮詢師走了。
4.即便沒有重症來訪者,諮詢師在機構中也常常承擔替罪羊的角色。如果你們做過企業、學校、教育機構、婚戀機構的諮詢師就會有感覺。舉個例子,諮詢師強烈建議某領導合理安排工作時間,但領導為了業績依舊拚命,直到員工因為工作倦怠集體離職,領導反過來會說諮詢師失職。
5.學習成本高,收入低,經濟相對拮据。
6.經常被忽視的一點:諮詢師永遠要在絕大多數人休息的時候上班,因為絕大多數人上班時是沒有時間接受諮詢的。這就導致諮詢師的日程安排與其他人相反,卻少交流情感的機會。例如我哥周六結婚,但是我那天有4個諮詢。
7. 與上一條相關的,就是諮詢必須要穩定而有連續性。通常不會更換諮詢師,而且盡量保持平均每周一次的節奏。因此為了工作效果,你可能在半年之內都沒法在周日上午去逛街。
(好像變成吐槽大會了)
8.對自身要求高。沒有哪個行業會把人格因素當做第一要求,而人格是需要打磨的。好的諮詢師會花費相當多的時間金錢精力去打磨自己的人格。這類似於為了拍戲而改變自己的體型。
先寫這麼多,高興了再加以前在學校做校內諮詢,接待一個女孩來訪者,主訴是親子關係。每回她哭的時候,我內里也在哭。還有接待過一位來訪者,心境低落,她有一回這樣說:你好像沒辦法讓我好起來。其實,我和她工作一段時間,真得自己抑鬱了。後來轉介。怎麼說呢,比起身陷錯綜複雜的咨訪關係、或面臨精障患者暴力攻擊的危險,以及業務不熟練導致被投訴此類麻煩,更常見的是,互動過程中那些細枝末節的東西。那些我們自己沒有處理好的課題,或者那些已然處理好,然而就有那種時刻,不可避免地移情發生了;那些細微的情緒,那些失敗的磨合,那些對人性對成長對發展必然會有的挫敗和懷疑。諮詢師,不過是同樣的肉體凡胎,種種衝擊,也是需要能量和時間來消化的。承受的當時,也可以說是危險重重了吧。
情況:諮詢經驗120小時,每周4到5個來訪。有督導,有體驗師。
感受:自己情緒越來越差,非常差。快抑鬱了。唉。既然問的是風險,那就只說壞處。
1.收入低,無法負荷日常開銷。
2.壓力大,求助者遲遲沒好轉。
3.毀三觀,奇葩人和故事太多。
4.能量低,太多共情和負能量。
5.人身安全,求助者癥狀投射在你身上,會有危險。
6.轉行困難,手上做的長期諮詢很難拒絕。
推薦一本書叫危險的心理諮詢,裡面寫的很詳細。謝邀~作為一名職業諮詢師,根據我的經驗來談一下吧
諮詢師一般會遇到這麼幾種情況
1:自我譴責,挫敗感:
諮詢師接個案,對方是付費的,而且諮詢不是一次就結束的,所以一個諮詢可能持續幾個月,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幾個月下來,你的個案沒有什麼好轉,那麼諮詢師壓力是非常大的!你會受到自我的譴責,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受挫!如果是免費諮詢,那麼,呵呵,毫無壓力感,就當聊天,聊完沒有任何壓力!所以那些動不動期望免費諮詢的朋友,你不想付出,諮詢師也沒有義務對你付出的。2.諮詢裡面首先你需要理解個案,無條件支持他,要共情,那就意味著他的痛苦,你也要切身去體會,所以有一千個個案,那麼你也要跟著體驗一千次痛苦的經驗……你不但見證人世間的各種痛苦,還會切身感受到……有時候也會影響諮詢師的價值觀,諮詢師也不知道世間什麼是對的標準,什麼是錯的,你說的黑是什麼黑,你說的白不是白……
PS:不過,上述兩點,凡是一個職業諮詢師,都會經過訓練,會及時的自我排解,以及找督導或者同行來舒解,只是對於新手來說,剛開始會有點難受。
3.諮詢師因為上述種種壓力,會產生職業倦怠,太累了……所以你會發現社會上真正做諮詢的諮詢師很少,但是做培訓的挺多,因為培訓時間短,來錢快,還沒啥壓力!寧可培訓三天,也不接一個個案
4.這一行,投資大,回報較少,除非真正熱愛的,否則很少有專職從事的,一分錢沒掙,十幾萬學習費已經拋出去了……所以你們以為一小時300元貴么?
5.根據美國一項研究,諮詢師比平常人少活8年,至於真實性,我保持懷疑態度……我覺得有點扯,但是如果你不是真正熱愛這一行,只想當做職業,那麼絕對是可能的,畢竟壓力太大!
好了就這麼多,有事不說了,有空再說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本行業內的風險基本上都有行內的人指導和規範,風險是可控的。
絕大多數風險都是因為從業者插足了不是自己的職業工作範圍內的事情。
「心理諮詢」這個行業在國內不成熟,規範和倫理等都不是很清楚。
國內關於心理諮詢師的服務對象其實定義的非常模糊,心理諮詢師服務於哪些對象,很多心理諮詢師自己都沒有搞清楚。題主問到的「心理諮詢」行業,從上到下到涉及的職業,且聽我細細道來。
第一類:心理諮詢師。
國內一大群考了二級以及三級心理諮詢師證書的人,包括本人在內。現在在學校里似乎扔塊磚頭都可以砸到一個心理諮詢師了,總共就是20多天的培訓,然後就去做心理諮詢師了,想來真的有點兒戲。
二級心理諮詢師是有資格申請開設心理諮詢機構的,很多社會機構應該都是類似的。這部分人,絕大多數算是了解的一些心理學的基本知識,開始從來訪者身上練手(呀,我是不是說了實話),慢慢積累經驗,有了一些心得和體驗,可以給來訪者一些幫助了。
當然,還有一些國外國內學成歸來,閃耀著智慧光環的知乎大V等等。
注意,這些人是沒有處方權的,幫來訪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同時輔助神經症(強迫症,抑鬱症等等)的治療,但是是沒有資格改動醫生的醫囑的。
嚴重心理問題和神經症之間有模糊地帶,除非非常成熟的且經過良好專業訓練的並且有督導指導心理諮詢師,新手諮詢師,應該是碰一個害一個吧?
風險何來?
處理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案例。例如沒事亂改醫囑,沒有督導的情況下擅自處理重症神經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症等等。
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已經有非常廣的受眾了,但是國人一般都是非要等發展到神經症階段了才去求助,殊不知,此時心理諮詢師幫助可能已經有限了。少數功底深厚的心理諮詢師可以在此階段輔助來訪者恢復,但是,絕大多數可能需要開始用藥了,要去看下心理醫生了。
第二類:心理醫生
醫生醫生,可以用藥了了,有處方權了,這權力可大了!
多數神經症患者去看心理醫生,基本上就是藥單一開,回家吃藥。
知乎上很多抑鬱症患者說,誒,醫生給我開的葯沒啥用處,我自己停了,然後靠自己的力量恢復了,庸醫啊!更多人來知乎問自己是否應該聽心理醫生的話,持續服藥?求求你了,一個有處方權的醫生,和一群莫名其妙的只看了你三言兩語的癥狀描述就開始下結論的回答者,您用常識判斷一下,聽哪個的?!
如果您現在在用藥,請謹遵醫囑。這個時候順便去找心理諮詢師諮詢一下,輔助自己的恢復,這效果應該是棒棒噠。
風險何來?
醫鬧?
如果心理諮詢師和您說,您可以停葯了,您應該怎麼回復呢?
「誰開藥誰管事,不是你開的葯你別添亂!」
第三類:精神科醫生
醫生醫生,可以用藥了了,有處方權了,這權力可大了!
精神分裂症患者直接就找精神科醫生了。
風險何來?
精神科醫生好像經常受傷,因為病人癥狀多多的,會打人哦。
心理諮詢師碰到精神分裂症患者,診斷完成,趕緊送醫院好吧。
————————————————————————
貼一個我在 如何正確地尋求心理諮詢?這個問題下的回答。
1. 普通人(下同)達到什麼條件下(什麼情況下),或者說什麼樣的人,需要接受心理諮詢?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達到條件?以下是引用江西省精神病院心理科主任張業祥許久許久之前的一篇文章不負責的摘要如下:
1、正常狀態(心情不好兩三天)可以去看心理諮詢師(沒處方權的)
2、不良狀態(心情不好兩三月)可以去看心理諮詢師(沒處方權的)這部分其實佔了人群的70%左右甚至更多在國內,絕大多數心理諮詢師可以搞定以上兩種狀態就是盡了本分了。以下狀態心理諮詢師可以輔助治療,但是不能擅自更改醫囑或者主治醫師的診斷什麼的。這部分可能要開始吃藥了。
3、心理障礙(心情不好兩三年)建議去看心理醫生(有處方權)
4、心理疾病(重複洗手兩三月)建議去看心理醫生(有處方權)
5、精神病(有人跟蹤我兩三年)建議去看精神科醫生(有處方權)以下這個是亂入,其實應該算是生理疾病。
6、神經病(三叉神經痛了兩三月)建議去看神經科醫生(有處方權)
————————————————————《看看你的心理問題到了哪個等級》心理問題等級劃分從健康狀態到心理疾病狀態一般可分為4個等級:健康狀態-不良狀態-心理障礙-心理疾病。 一、心理健康狀態 心理健康狀態與非健康狀態的區分標準一直是心理學界討論的話題,不少國內外心理學學者根據自己研究調查的結果提出了多種心理健康標準。筆者在臨床心理學實踐工作中,總結了前人的理論與經驗,提出了一簡捷的評價方法。即:從本人評價,他人評價和社會功能狀況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覺得痛苦---即在一個時間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樂的感覺大於痛苦的感覺。
2.他人不感覺到異常---即心理活動與周圍環境相協調,不出現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現象。
3.社會功能良好---即能勝任家庭和社會角色,能在一般社會環境下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利用現有條件(或創造條件)實現自我價值。 二、不良狀態 又稱第三狀態,是界於健康狀態與疾病狀態之間的狀態。是正常人群組中常見的一種亞健康狀態,它是由於個人心理素質(如過於好勝、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壓力大、晉陞失敗、被上司批評、婚戀挫折等)、身體不良狀況(如長時間加班勞累、身體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點是:
1.時間短暫---此狀態持續時間較短,一般在一周以內能得到緩解。
2.損害輕微---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比較小。處於此類狀態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只是感覺到的愉快感小於痛苦感,「很累」、「沒勁」、「不高興」、「應付」是他們常說的辭彙。
3.能自已調整---此狀態者大部分通過自我調整如休息、聊天、運動、釣魚、旅遊、娛樂等放鬆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長時間得不到緩解可能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狀態。這小部分人應該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以儘快得到調整。 三、心理障礙 心理障礙是因為個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狀態的某—方面(或幾方面)發展的超前、停滯、延遲、退縮或偏離。它的特點是:
1.不協調性---其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與其生理年齡不相稱或反應方式與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現出幼稚狀態(停滯、延遲、退縮);兒童出現成人行為(不均衡的超前發展);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方式異常(偏離)等等。
2.針對性---處於此類狀態的人往往對障礙對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環境等)有強烈的心理反應(包括思維、信維及動作行為),而對非障礙對象可能表現很正常。
3.損害較大---此狀態對其社會功能影響較大。它可能使當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標準完成其某項(或某幾項)社會功。如:社交焦慮考(又名社交恐懼)不能完成社交活動,銳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礙者難以與異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於心理醫生---此狀態者大部分不能通過自我調整和非專業人員的幫助而解決根本問題。心理醫生的指導是必須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於個人及外界因素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思維、情感、動作行為、意志)並伴有明顯的軀體不適感。是大腦功能失調的外在表現。其特點是:
1.強烈的心理反應---可出現思維判斷上的失誤,思維敏捷性的下降,記憶力下降,頭腦粘滯感、空白感,強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緒低落成憂鬱,緊張焦慮,行為失常(如重複動作,動作減少,退縮行為等),意志減退等等。
2.明顯的軀體不適感---由於中樞控制系統功能失調可引起所控制人體各個系統功能失調:如影響消化系統則可出現食欲不振、腹部脹滿、便秘或腹瀉(或便秘-腹瀉交替)等癥狀;影響心血管系統則可出現心慌、胸悶、頭暈等癥狀;影響到內分泌系統可出現女性月經周期改變、男性性功能障礙……等等。
3.損害大---此狀態之患者不能或勉強完成其社會功能,缺乏輕鬆、愉快的體驗,痛苦感極為強烈,「哪裡都不舒服」、「活著不如死了好」是他們真實的內心體驗。
4.需心理醫生的治療---此狀態之患者一般不能通過自身調整和非心理科專業醫生的治療而康復。心理醫生對此類患者的治療一般採用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手段。在治療早期通過情緒調節藥物快速調整情緒,中後期結合心理治療解除心理障礙並通過心理訓練達到社會功能的恢復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當你凝視著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wow,這真的是個高危行業。1.有一次督導的時候,一個同事很明顯對她的一個來訪者——監獄犯的曖昧產生了好感,督導老師講了一個故事,之前也有一位女諮詢師和一名監獄犯人做諮詢很久,終於在那位犯人即將出獄之前,被謀殺在諮詢室,原因是,他沒有辦法接受終於有人來貼近他的心之後又分離。。。2. 來訪者的故事常常非常悲傷,悲傷到讓人極度抑鬱——諮詢師自己必須有一顆鋼鐵般的心,不為一切死傷悲慘嚇倒,才有可能在悲慘的故事面前立如泰山不倒,才能夠在聽完了這些悲慘的故事之後,還幫他們找到生活的出路。3.醫患糾紛這麼多,真的不好說。4.自殺的來訪者,可麻煩了。我一位半年多的來訪者,最近突然有自殺念頭,免費陪聊了很久。不聊沒辦法,他最近遇到很多騙子,我要是再不給好臉色,他會覺得我也是騙子——做好人很難的。當然,最後成功解決。5.被愛。弗洛伊德被愛了無數次啊啊啊啊啊啊。6.被調戲。女諮詢師最容易遇到這種事。有個傢伙在微信附近的人裡面找到我,開始還以為是正經做諮詢,談著談著,要去開房,md,火速拉黑,微信簽名從此多了一句」色狼滾開「。。。關鍵是那麼多娛樂場所可以去,你找我們諮詢師幹嘛?哦,男的也有遇到的。。。有位諮詢師遇到的奇葩事是。。。有人付錢邀請他去聽他們兩夫妻啪啪啪。。。。7.被攻擊。知道為什麼女性總是被攻擊嗎?連被強姦都是女人的錯。。。因為她們是媽媽的象徵。我們每一個人對於母親的感受是複雜的,即想愛她們,又想殺了她們。。。諮詢師也常常扮演這個角色。
前面大家已經說了很多,想結合文獻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補充一下:
- 在與有創傷事件的來訪者工作過程中,諮詢師出現的「替代性創傷」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所導致的恐懼、抑鬱、情感疲憊、親密關係障礙等影響;
- 在個案進行不順利時,諮詢師的「不勝任感」 (feeling of incompetence) 所引起的焦慮、無助、自我懷疑等負面情緒;
這兩種現象都在心理健康從業者中十分普遍,並且已經有很多文獻中對它們形成機制、所帶來的影響、和應對方案進行了研究。
下面展開講講這兩種風險:
——
1)替代性創傷
a. 什麼是 「替代性創傷」?
之前,學界把諮詢師暴露於來訪者創傷事件時的反應歸為兩類:職業倦怠(burnout)和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1990年,McCann 和 Pearlman 提出了「替代性創傷」這個概念,用來描述諮詢師在與來訪者就創傷事件共情的過程中,自身內在世界發生的巨大變化——認知圖式、記憶系統和信念系統遭受破壞,持久以來感受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方式被動搖。這個結果並非創傷事件受害者有意為之,而是根植於創傷事件治療者的共情過程。
90年代產生了諸多關於這一話題的研究:
Schauben 和 Frazier 對118名女性心理學家和30名處理過強姦事件的女性諮詢師進行調查後發現,該群體存在普遍的替代性創傷癥狀;Munroe對138名退伍軍人管理局的諮詢師進行調查後發現,工作時長與替代性創傷癥狀的輕重緊密相關。
可見,對於從事創傷事件治療的諮詢師來說,這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
那麼替代性創傷與職業倦怠和反移情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
職業倦怠在任何職業中都可能出現,體驗類似於我們常說的「感覺身體被掏空」,與超負荷的工作量相關。就諮詢師而言,職業倦怠常指處理棘手的諮詢工作後較為普遍的心理壓力。
與替代性創傷不同的是,職業倦怠並不直接導致信任缺乏、控制感喪失、親密關係受阻、自尊降低、安全感缺失、闖入性畫面等。另外,替代性創傷出現在從事創傷事件治療的工作者身上,引發此類反應的核心是創傷事件。二者的聯繫在於有一些相似的生理、情感、行為癥狀,都對咨訪互動、治療質量產生影響。
反移情與替代性創傷同樣不能混為一談。反移情指的是諮詢師由於自身經歷,對來訪者產生的情感反應;替代性創傷是對來訪者創傷事件的直接反應。然而,當創傷事件對諮詢師的認知圖式產生破壞時,也容易令其對來訪者產生反移情。
可以說,替代性創傷這一概念的出現,為理解和保護創傷治療工作者提供了更加一針見血的切入點。
b. 「替代性創傷」給從業者帶來哪些風險?
總的來說,諮詢師受到替代性創傷的影響包括侵入性癥狀;恐懼、威脅感、過度警覺、過度悲痛、抑鬱;情感疲憊、情感淡漠、親密關係障礙;專業判斷能力下降、在治療過程中迴避創傷事件、模糊咨訪邊界等。
這些影響究竟從何而來呢?
一個主流的解釋框架是「建構者自我發展理論」(constructivist self development theory,簡稱CSDT)。該理論認為,人們通過自身的認知圖式與知覺建構出對現實的解釋,從而理解自身經歷與周遭環境;諮詢師的替代性創傷反應其實是諮詢師的自我受到創傷事件影響後(雖然不是直接影響),對創傷性事件的適應過程。
在這個理論中,「自我」包含五個因素,它們既是孕育替代性創傷的內生土壤,也是諮詢師受到影響的「重災區」:
1. 參考框架(Frame of Reference)
參考框架指的是個人用以觀察、理解自我和外在世界的框架或語境,包括自我認同、世界觀、信念體系、歸因等。
來訪者的創傷經歷可能會影響到諮詢師的價值觀念和歸因。舉例來說,當來訪者遭受過少數族裔恐怖襲擊時,諮詢師可能會改變自身對少數族裔的看法,比如信任度。
2. 自我能力(Self-capacities)
自我能力指的是個人保持穩定連續的認同、關係和積極自尊的能力,與自我紓解、保持內在平衡相關。
自我能力的缺乏容易使暴露於創傷事件的諮詢師無法控制負面情緒,從而產生自我認同混亂、人際關係緊張等後果。
3. 自我資源(Ego Resource)
自我資源指的是個體如何協調人際關係和做出決策,如構想結果、與他人劃定界限、自我保護等。
界限劃定能力的缺失容易使諮詢師無法明確劃定工作與個人生活的邊界,將創傷事件擴大到自身。
4. 心理需求(Psychological Needs)
心理需求包括安全感需求、自尊需求、親密需求、控制感需求等。
拿安全感需求舉例來說,與創傷事件頻繁接觸的諮詢師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缺乏安全感,過度警覺,甚至產生強烈的恐懼感。
一位從事性侵事件受害者治療的女性諮詢師坦言,自己更換了家中所有的鎖,在公共場合與他人交談時更加警惕,甚至開始懷疑周遭人群與自己交往的動機。
5. 認知圖式、記憶和知覺(Cognitive Schemas, Memory and Perception)
該理論認為經驗和記憶所包含的感覺、知覺、認知等層面是相互關聯且統一的。對於創傷事件的記憶可能會帶來侵入性癥狀,如閃回等。
2)不勝任感——我可能是個假諮詢師?
a. 什麼是諮詢師的「不勝任感」?
專業的心理諮詢師通過學業和考取執照獲得學術訓練,也通過心理實踐和督導獲得職業訓練,卻大多在職業生涯的初級階段經歷過以焦慮、無助與自我懷疑為主要表現的不勝任感(feeling of incompetence)——「我可能是個假諮詢師?」
剛剛從象牙塔里走上職業道路的他們,懷抱著熱忱的同理心,盡其所能地與來訪者感同身受,檢索自己擁有的理論知識,努力為其提供相應的諮詢方案。但是,一旦事情的走向與預期不符,他們便可能感到迷茫無助、喪失信心。這種不勝任感 (feeling of incompetence) 並非個例,而是新手諮詢師群體的普遍現象 (Thériault Gazzola, 2006)。
b.「不勝任感」給從業者帶來哪些風險?
- 干擾諮詢進程,損害諮詢效果
適度的自我覺知對諮詢過程有益,而過度的自我覺知會讓諮詢師感到脆弱和焦慮。用一位受訪諮詢師的話來說,他在不勝任感來臨的時候覺得自己「毫無力量」,和來訪者的互動好像突然卡住了,使他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繼續去推動來訪者的改變。
不勝任感帶來的影響按嚴重程度分為三個階段:分神 (distraction)、抽離(disengagement)、和分離 (detachment)。在經歷不勝任感時,諮詢師會不自覺地拉開與來訪者的距離。
最輕微的情況下(分神),諮詢師會由於對自我懷疑情緒的過分關注而不能給來訪者全然的注視。
嚴重一點的情況下(抽離),諮詢師會減少對來訪者的情感投入,助人動機降低,並難以與來訪者共情。
最極端的情況下(分離),諮詢師甚至會強烈地想要避免與來訪者有任何的接觸,有這樣經歷的諮詢師們用「害怕見到來訪者」、「想要拒絕來訪者」、「想要抽身出來」這樣的表達來形容自己的經歷。
- 降低自尊心,影響諮詢師個人生活
不勝任感給諮詢師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職業上的。研究表明,不勝任感會降低諮詢師作為一個個體的自尊心和價值感。這些由職場生活而起的困擾也會蔓延到個人生活中,使諮詢師沉浸在沒完沒了的壓力、擔心、和焦慮之中。
被不勝任感困擾的諮詢師會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騙子」、「冒名頂替者」 (imposter);在他們看似平靜的外表下總是害怕自己內心那個「不勝任者」 (true incompetent) 被曝光。
——
參考文章:
1.創傷事件的「二手煙」,你吸了嗎?| 心理諮詢師的替代性創傷
2.我可能是個假諮詢師?| 新手諮詢師的焦慮、無助與自我懷疑
在國內做心理諮詢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遇到有自殺傾向的個案如何干預?
「高危行業」中的心理諮詢師如何自我照顧?
你要的專業靠譜內容,都在這裡啦: 簡單心理Uni - 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我們還有公眾號喲~ 關注簡單心理Uni (微信號:jdxl-uni) ,就能和大咖諮詢師一起輕鬆讀經典,參加全國諮詢師的線上/線下分享會與大爬梯,與3萬+成長中的諮詢師一起學習一起飛!
文中引用文獻請參見原文
我覺得上面的回答已經很豐富了,但是還是缺少了一點就是病人對你的傷害,我認為心理諮詢師應該是這個行業上最危險的職業之一,畢竟諮詢師接受的不僅僅是一些人獸無害的患者,很多患者具有高度的攻擊性!我就曾經有接觸一個求助者,當諮詢師轉介紹的時候,他認為諮詢師騙了他,放棄了他而想報復---------後來那個諮詢師因為害怕報復把錢還給他了,才避免了他的報復。
自己是否具有自我調節的能力。
另外是否在同行中得到行業內的認可。
同時是否有督導監督。最大風險是:諮詢師的價值感來源和主流價值明顯衝突。
主流:你救了多少人?幫到什麼程度?
諮詢師:他好主要是他自己,我協助他,非救和幫。他救和幫了自己。主流:你廢柴,你龍套,你無價值。主流:你能讀心催眠控制說服?
諮詢師:不能。我傾聽共情支持陪伴。主流:太好人頂個鳥用,解決不了問題。主流:你高大尚,高富帥?
諮詢師:就一職業人,經常挫窮。主流:讀心理有卵用?主流:你智慧,口才好?諮詢師:我自知,自省,不妄語。主流:這不吸粉,沒人點贊,你個傻B。1.熱愛多過收入
2.會聽到很多故事,不能跟人說的感覺挺難受,可這是你的職業修養3.壓力大。你承擔著諮詢人的壓力,也承擔著自己吸收的負面情緒帶來的壓力4.挫敗感。想想當你積極主動去幫助別人打開心結的時候,別人不願聽你的,死死糾纏在自己的心理世界時,你不會懷疑自己嗎?5.心理諮詢沒有絕對的痊癒的標準,它其實有點模糊,有時候甚至連你自己都弄不清楚這到底是為什麼。也許你會感到慌張和迷茫。以上。但除開這些,心理學的奧秘是值得了解的,很有趣,像一個新的世界。樓上有句話說得很好,「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變成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來自尼采,他在思考並直面內心的時候也遭受過同樣的痛苦。但他還有一句話叫「那些殺不死我的,都讓我更強大。」現在的諮詢行業還有個身份叫「諮詢師督導」由長期從業者擔任,他們指引著諮詢師們走出深淵。要是真要說風險的話,這行剛起步的時候收入不穩定...不至於餓死但可能吃不太好......嗯。
在以前,有些專門跳出體制工作,專門做心理諮詢的人,都很後悔沒有留在體制內。而體制內把諮詢當作副業的人,相對來說經濟狀況和生涯發展要好一些。比如大學的心理專業教師。心理諮詢行業在經濟層面上還不是一個成熟市場,以前從業者在很多城市都無法單獨靠這個行業養活自己。可能現在比以前稍微好一點。都知道這行業未來可能是朝陽產業,但你有沒有決心冒險,即使有可能死在黎明之前。
很多心理諮詢師自己本身就有抑鬱問題,有的心理諮詢師最開始沒有問題,後來諮詢多了,把患者的問題都攬到自己身上了,這點必須注意避免。不論是心理諮詢師、精神科醫生、催眠師、西醫、中醫,都容易有這類問題出現。
我們心理輔導課的老師不止一次告誡我們,如果對一些青春期的異性孩子進行心理疏導時一定要擺清楚彼此之間的關係,不要感情過密。一方面,你的感性或者情感有時會產生其他感情你們的關係就不單純只是疏導了。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在三觀上不成熟,容易對異性產生好感,尤其是在他心理出現問題時,你又給予他長者一樣的關懷以及情感他會對你產生依戀或者什麼戀哈哈哈~我們雖然不是專業的,但是老師講這是一個心理諮詢師最基本的素養,情感啊這個時候是很危險的對雙方都不好,所以讓我們在學校工作時以後謹記~
談談最近的感受吧,因為我只做個體諮詢,所以最近越來越覺得「交流困難」,不是針對諮詢的,而是在我的生活中越來越不能聊天了。和朋友單獨聊天沒問題,他們會覺得很親切,很放鬆,但我開始找不到聊天點了……習慣性的會「做來訪者的鏡子」,好吧,他們不是我的來訪者,我開始找不到原來與朋友相處的方式了。特別是很多人在一起的時候我顯得不會說話了,很多反饋式的交流不合適說出來,等我調節好想法的時候大家已經轉變話題了……
我不是心理諮詢師,我純屬愛好者,但我覺得每個行業都存在風險。我相信也沒有絕對冷靜客觀的心理諮詢師,亦或者說人多多少少會以自己的認知看待世界。沒有人是完美的,就像一個心理諮詢師的成長之路是沒有盡頭的。這個社會上的確對心理學和心理行業存在很大的誤解,誤解來源於心理學的神秘感。有些人單純地認為心理學可以操控人心,於是覺得它是可怕的,又有些人覺得心理學者的內心是古怪的......由於我們大部分所通過對心理學的認知大多來源於媒體,魚目混珠,出現這樣的誤解也是情理之中。很多人不知道心理學其實是一門科學,它研究人的行為而非改變人的行為..其實我個人還是很看好這個行業的,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會認識到心理的健康並不亞於身體的健康,也會關注心理科學在社會科學發展中起到的作用……而人類的意識的進一步覺醒,心理學勢必會流行起來的。
推薦閱讀:
※人活著就該很苦嗎?
※喜歡晚睡是不是因為內心感到孤獨?
※無法和父母溝通,每次均以吵架、冷戰結尾怎麼辦?
※覺得自己是神經衰弱怎麼辦,?
※如何面對曾經對自己和女同學有性騷擾行為的老師?
TAG: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