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有哪些科學的衛生的吃法?

蚯蚓裡面不會有寄生蟲嗎?怎麼吃蚯蚓比較合適呢?煎煮油炸可否?


以下回復,由稼軒野外工作室提供。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一、貝爾·格里爾斯是國際著名的野外生存動作大師,稼軒野外工作室許多同事都是他的忠實粉絲。就貝爾在《Wild VS Men》影視節目中展示生食蚯蚓一事,我們不做任何點評。下文關於蚯蚓的相關討論,我們僅從野外生存特訓的嚴謹角度開展。特別聲明,防止不明事理的貝粉胡亂丟板磚。

二、關於蚯蚓的那些事

1、蚯蚓簡介:一類在土壤中生活的環節動物門有環綱寡毛目的無脊椎動物統稱。蚯蚓身體呈圓筒狀,兩側對稱,具有分節現象,體表裸露,無角質層。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殖時藉由環帶產生卵繭,繁殖下一代。目前已知蚯蚓有2500多種,我國約有13個品種,分為廣地龍、滬地龍、土地龍等。

2、蚯蚓的營養成分:新鮮蚯蚓蛋白質含量佔20%以上,干品可高達50%一70%以上。蚯蚓油脂含量在5%一8%之間,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飽和脂肪酸含量很低。

3、蚯蚓體內寄生蟲:蚯蚓是許多寄生蟲的中間宿主,體內有雞異剌線蟲、楔形帶絛蟲、環形毛線蟲等多種寄生蟲。

4、蚯蚓病:先不具體去考證上述這些寄生蟲對人體是否構成危險,單是蚯蚓本身,就有引起人體消化道感染的可能,如蚯蚓病(又名垂釣病)。如人體攝入被蚯蚓卵繭污染的水和食物後,卵繭就可能在體內生長成蚯蚓,寄生於腸道內,使人患上蚯蚓病,主要表現為慢性腹瀉、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癥狀。

三、關於食用蚯蚓的幾點建議

1、強烈不推薦生吃:首先衛生安全與否和口感問題我們先不說,我們說一說吃下去的效果——站在野外生存的角度考慮,人落魄到要去取食蚯蚓,說明處境肯定不是很樂觀。取食蚯蚓的目的,在於儘可能多地獲取有效的食物。不論是動物蛋白,還是植物澱粉,生食所能有效消化和吸收的程度,和熟食相比相差很大。而且消化生食所消耗的能量也遠遠高於消化熟食。比較通俗的說法:生吃一個番薯和熟食一個番薯,飽腹感可能一樣,但真正能夠被吸收的相差迥異。除了非常情況下無法生火熟食,請盡量不要生食富含蛋白質或澱粉的食物——人體實際吸收率很低。

2、蚯蚓的收集較方便,但熟食之前的預處理十分必要,很大程度上影響口感:首先蚯蚓體表的黏液土腥味很重,建議草木灰攪拌處理,拌干再用清水沖洗,黏液能夠有效去除。其次,蚯蚓體腔內很多泥土,清理不幹凈,後期熟食的口感大打折扣。體腔雜物清理方法如下:從生殖環帶的一頭開始,用力擠壓擼到另一頭,反覆兩三次,再放入裝滿清水的容器中二次吐泥。一兩小時候後重複上述動作,最後一遍時將有生殖環帶的那頭直接掐去。此法適合各種體型的蚯蚓,如果收集的蚯蚓體型較大,蚯蚓黏液處理後,尾端釘在板上,小刀片或繡花針從頭到尾將蚯蚓腹部剖開,清水沖洗即可。

3、野外生存環境下,沒有任何佐料時,建議水煮後直接食用或拌野菜食用——閉上眼睛,拋開對食物的偏見,你吃起來其實根本感覺不到有什麼怪異的地方:味如黃鱔肉,有絲絲嚼勁。

參考文獻:《可食用型蚯蚓研發現狀及發展前景》


我非常喜歡看的就是貝爺的荒野求生,也生吃過不少東西,其中就生吃過蚯蚓,咋說吧,這玩意咬斷了還動,吃完了滿嘴沙子,跟吃了土一樣。所以我認為最健康的吃法就是用鹽腌一下,然後

.

.

.

.

.

.

.

.

.

.

.

.

.

.

.

.

釣魚吃吧


呀!

你們都沒吃過蚯蚓嗎?真的大丈夫,我來講講我的體驗。

那是一個周末的午後,我一個人快樂的在隔壁鄰居家土堆旁玩著泥巴,發現一條很粗壯的蚯蚓的頭部,趕緊順藤摸瓜把蚯蚓整隻刨出來,小傢伙還在掙扎的想逃跑,嘻嘻你以為逃得出我的魔爪嗎?和它玩了半天之後突現靈光,這肥肥胖胖圓嘟嘟的傢伙味道如何,說干就干,於是我沖他一個頭咬了下去。。。。。

MD,咬開它的皮膚之後,發現這東西是沒肉的,身體里都是濕濕的土,我擦扔掉,哥們你自生自滅吧

結論是不建議生吃!!


擠出內臟,先用料酒腌半小時,過水洗凈,然後我們來準備配料,洋蔥粉少許,生薑粉適量,兩杯中筋麵粉,半杯玉米澱粉,一茶匙鹽,兩茶匙白鬍椒粉,10g小蘇打,5g薑黃粉把這些配料混合好,打兩個雞蛋取蛋黃攪勻,把蚯蚓放入蛋黃中攪拌,粘粉,入油鍋炸(350℉),見到蚯蚓成金黃色,撈出,濾油,就可以享用了,因為蚯蚓屬寒性且較腥,請配紹興黃酒飲用

以上純屬娛樂,誰試了那你就試吧


油炸配威士忌


擠出內臟,隨意吃。


推薦閱讀:

血脂高哪些食物不能吃?
毛肚和黃喉是什麼?吃下去會轉變成什麼營養物質?
豬的偉大貢獻是提供了豬肉嗎?
一個紅薯,一個香蕉,一條冬蟲夏草,一個上萬元的人蔘,一個上千元的燕窩,一瓶雞精,這幾樣食物的營養價值可以如何比較?
如何愉快地吃白水煮雞蛋?

TAG:生活 | 食物 | 科學 | 貝爾·格里爾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