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未來物流跟互聯網+的方向趨勢?

目前國家發布了互聯網+的政策,想知道未來物流是什麼樣的。


謝邀!

看待這個問題需要站在一個很宏觀的位置去思考,我自付沒有這個本事,但又不想辜負題主的省心邀請,在網上找了一篇蘇寧高管對互聯網+物流的一些看法,希望對題主有用

···························································································································

蔡進---在蘇寧集團「互聯網+物流:共享時代的雲物流」論壇發言關於互聯網+物流,我談幾點個人的看法,首先說互聯網+,今天很多大佬們對互聯網+如數家珍,我對互聯網本身不是很有了解。

  我覺得互聯網也好,互聯網+也好,最大的推動力就是形成了互聯網思維。也有的人不贊成互聯網思維的提法,但不管怎麼樣,當今世界一些超流行的思維和認識已經於互聯網緊緊連在一起。所以你在做互聯網的時候,首先恐怕要對這個思維認真地把握。我個人認為,互聯網思維包括三個方面的內涵。第一個是要把握互聯網理念。互聯網的理念就是包容、開放、共享。這個理念大家都熟悉。但是我們的企業也好,甚至我們有些政府部門也好,在做互聯網的時候,往往忘掉了這個理念。他們往往把互聯網作為自己企業競爭的工具,這就不對了。

  你在做互聯網的時候,一定要根深蒂固擯棄傳統的競爭思維,而是要用一種包容的,開放的,共享共贏的理念去做你的互聯網,通過互聯網做你的企業提升與創新。所以說這個理念大家既熟悉也很陌生,甚至一些知名的企業和企業家們在談這個事情的時候,多多少少也會有認識上的偏差。包容、開放、共享的互聯網理念不是說給人家聽的,而是要落地,踏踏實實落實在互聯網的實踐中。第二個是要把握互聯網的本質。

  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創新,互聯網本身就是技術創新的結果。在國務院印發的《互聯網+行動意見》就提到樹立互聯網思維,堅持互聯網融合創新。這裡表達了兩層含義:

第一互聯網的本質是創新的。

  第二互聯網創新和別的創新不一樣,他是融合創新。

  這個融合創新社會上已經有所認識,但是對融合創新的理解有偏差。現在大家理解到似乎是一個互聯網平台和一個行業或一個企業的業務融合。其實遠遠不是這麼一回事,互聯網的融合創新是通過互聯網的渠道或平台實現不同企業,不同行業的融合,在這種融合下才能產生創新的機制。

  包括物流也是一樣的,如果你把互聯網+運用到物流裡面就是融合了?這遠遠不夠,你是孤立的,物流離開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孤立的,物流一定融入到社會經濟的各個環節和各個領域,包括生產領域,包括生活領域。我們現在要尋求的就是物流與其他行業跨界融合之路。所以說互聯網+物流,最根本就是要把物流和社會經濟各個領域融合起來,在這個融合過程中去發展,去提升,去創新。千萬不要以為把物流和互聯網疊加就高枕無憂,以為自己得到一個制勝法寶,絕對不是這樣。

  一定要把握住互聯網+也好,互聯網的本質是創新,創新的特徵就是融合創新,融合的根本是不同企業和不同行業的融合,而不僅僅是某一個行業互聯網的融合,這個不叫融合。第三個是要把握互聯網+的目標定位。我們做互聯網一定要把握它的目標,互聯網+的目標,+是+什麼?一定不是簡單地+物流、零售等等,是+你的價值創造,這一點一定要記住,我們現在做的更多的是某個行業或企業+互聯網,加號在前面。比如物流+互聯網,電商+互聯網等等。現在做的很多互聯網平台都是停留在這樣一個水平。

  所以說你不是互聯網+。互聯網+是+價值創造,如果把互聯網應用到一個行業或一個企業,不創造新的價值是沒有意義的。從市場的角度來看,衡量一個企業的水平有三層境界。第一層最基本是價格優勢,這個適應在短缺經濟時代價格競爭。到了過剩經濟時代,企業水平就一定上流第二層面,就是成本優勢,你能替你的客戶降成本,那你就有優勢,你就能夠在這個領域讓你的客戶信賴。

  當經濟進入轉型階段,或者轉型實現以後,你這個企業的水平就要升級到第三層境界,就是創造價值。為你的企業創造價值,為你的員工創造價值,為你的客戶創造價值,也為這個社會,為你周邊的社區,為你所在的政府創造價值。這樣你這個企業才有生命力,就像互聯網+行動意見裡面提到的,通過互聯網+創新企業的生產力,這個生產力就在於價值創造。你現在+半天,+一個物流在後面不算數,+出價值來才行。這是個人的看法,可能我講得比較尖銳。

  所以我覺得做互聯網先別炒作,更不應急功近利,先把互聯網思維領會透了才能夠做這件事情,否則做起來是事倍功半,不會實現你的事半功倍的理想境界,這是我講的第一個認識。第二個認識,我們說互聯網+物流,與物流相融合,我們物流利用互聯網的工具做什麼?就是要把這種互聯網+思維運用到物流領域,使我們物流本身的特徵,優勢,本質能夠完完整整體現出來。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互聯網+和物流的融合創新,那就是要做三件事情,一個是技術進步,比如雲物流,一個就是效率提高,還有一個是組織創新,或者叫組織變革。最根本的落腳點就是你的物流管理模式,組織管理模式要創新。所以組織模式創新是物流應用互聯網+的立足點。

那麼我們說這個物流用互聯網+創新模式從哪些方面入手?

 第一個是轉變目標模式。不能再做那種價格比拼了,而是要把你的目標模式從降價模式轉變為降成本的目標模式。而這個降成本不是說降你自己的成本,是你能夠形成一種模式,去降低你客戶的成本,這樣才是物流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所以我們的企業也好,我們的地方政府也好,不能把物流當作搖錢樹,說我一塊地做一個園區,搞幾輛車一拉貨就能掙錢,不是那麼回事。現階段,物流所要做的就是降低成本,否則體現不了價值。這才是我們對互聯網+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個是強化物流運行模式,充分體現物流的本質。物流的本質就是提高效率,怎麼提高效率?所有物流運行模式離不開兩句話八個字,「整合資源、優化流程」,這是物流永恆的主題。只有在整合資源基礎上優化流程,才能夠提高效率,太能夠達到降低成本的目標。這是物流領域在應用互聯網的時候所必須要強化的。

第三個是提升物流組織模式。我們說物流的組織管理模式實際上是經歷三個階段,在我國都叫物流了,其實西方國家不是這麼叫。第一個階段在二戰以後,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那個時候西方國家普遍出在短缺經濟階段,生產的方式是批量式的生產方式,我們叫工業2.0,它是以產定銷的模式,因為短缺。在這種批量式的生產方式背景下,生產出大量的產成品,在銷售環節裡面就需要有一種新的組織模式快速把產品配送出去,以形成更大的成產規模。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實物配送的物流模式。它這個模式目標是儘快銷售產品,促成生產者有能力更加迅速的擴大規模,它的活動半徑是在銷售領域,它的職能就是執行者。

  到了第二個階段,也就是上世紀80年代初到上個世紀末這個時間,西方國家從短缺經濟到過剩經濟,生產組織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們叫做精益化組織方式,是以銷定產,我們叫工業3.0,在工業3.0的背景下,企業目標定在了降成本之上。這就必然促使物流組織模式轉型升級。就是一體化物流管理模式。這個物流管理已經銷售環節延伸到了生產環節和採購環節,是對企業整體的資源整合和對企業生產經營全流程的優化。這裡面目標完全變了,變成降低成本而不是擴大銷售,物流的功能也從過去的執行者轉變為企業的管理者。這個時候物流管理模式適應的是工業3.0的變化,適應的是經濟發展由短缺轉為過剩的變化。

  發展到二十一世紀以後,西方國家多數開始進入轉型的後期,有些國家已經結束轉型,這個時候他們提出供應鏈的理念。供應鏈的理念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一種資源整合和流通優化。這個時候物流的組織模式已經超過企業,是在產業平台上做資源的整合和優化,這個就叫做供應鏈,在供應鏈的過程中間,物流的身份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有過程者變成決策者。

  物流的目標已從「降成本」轉變為「控成本」,就是把成本控制在合理適度的水平,以實現供應鏈的互利共贏。互聯網所要做的就是企業與企業的融合,行業之間的產業鏈的融合。互聯網對於物流發展最大的推動力之一就是加快物流組織模式儘快向供應鏈轉型升級。所以做互聯網+所對應的物流管理組織模式就是供應鏈,就是要做企業和企業之間,或者一個產業鏈的平台之上做資源整合和優化。

 第四個是升級物流功能模式。我剛才講不同階段物流的功能是不一樣的,在實物配送的階段,物流功能就是執行者,配送多少什麼時候配送給誰送東西,那都是生產人說的算,到了一體化物流的時候,物流已經從執行者上升為管理者,就是對企業整個經營管理有話語權了。可以根據物流的資源、流程和承擔的成本,來決定企業的採購和生產行為了。是從一個執行者上升為管理者。到了供應鏈的平台,物流已經具有決策者的功能,未來企業的發展變化怎麼樣,甚至整個供應鏈的發展趨勢怎麼樣,都必須要有物流的話語權,一個成熟的供應鏈就是這樣做的。我們做互聯網+推進供應鏈管理的時候,物流的功能也要相應提升,要從目前的執行者向管理者轉變,甚至要加快這種轉變的步伐向決策者的身份轉變。

 第五個是優化物流商業模式。按照互聯網思維的理念,物流的商業模式也一定是互利共盈的。所謂物流的互利共盈就是通過降低客戶的成本形成自己的利潤。說白了就是替人家省錢你才可以賺錢,這個是整個互聯網平台,整個供應鏈必須要具備的理念。當然,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如果在某一個成本的水平上,有某一個環境出現虧損就要考慮提高成本。所以物流成本不是降的越低越好,也不可能永遠是單邊下降。到了供應鏈管理平台上,是把你的成本控制在適度合理的水平,原則就是互利共盈。但在目前我國物流成本水平超高的情況下,物流商業模式就是替你的客戶省錢,你為客戶省一百塊錢,有可能這一百塊錢全是你的,至少其中一部分是你的。

  從這個角度講,我國要儘快補上工業3.0這一課,物流要儘快實現一體化物流組織模式,加快工業4.0和供應鏈管理的進程。第六個是創新物流發展模式。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物流發展模式就是創新驅動。現在我們的創新多少有一些就地取材,比如利用物流所控制的貨物資源做一些物流、供應鏈金融等等,這個也不是不能做,但是這樣做就把互聯網+的創新功能給降低了很多。我覺得互聯網+,無論+物流,還是+零售,最大的創新功能就是形成新的資源,這個新的資源就是數據。具體在物流上就是雲物流。現在有的人講,人類開始從信息時代進入數據時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互聯網+,許多國家利用互聯網創造新的資源,其中最重要的資源之一就是數據。數據時代和信息時代對於數據的依賴和對於信息的獲取大有不同。一是信息更加精確真實。在信息時代描述某個人的高矮說這個人很高,這個就是一條信息,但是在數據時代一定很精確,這個人1.8米,個子很高。二是信息更加方便。在數據時代獲取信息是非常方便的,就是因為有雲計算,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你需要的信息。三是信息更加及時。在70年代以前你可以得到一周以前的信息,有了電子計算機以後,到了信息時代你可能得到3天以前的信息,到數據時代,你完全可以當天的信息當天就得到。然而數據時代,一定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數據的整合,數據的開放和數據的互聯互通。可以說,沒有互聯網就不會有完善的數據時代。

  這可能是互聯網未來對於世界和各行業最大的魅力所在。數據資源應該是任何行業特別是物流和零售行業用互聯網+必須挖掘的資源。數據資源是現實的價值,也是一種戰略資源,只有成功地應用互聯網挖掘和整合數據資源。才能在後續的發展中做出創新。所以從互聯網+的角度來講,無論物流還是零售,都應該是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分析,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去創新。互聯網+不是炒作起來的,是需要在充分理解互聯網思維的基礎上把它用好,謝謝各位。(來源: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網站)

··········································································································································

我有註冊一個微信公眾賬號-物流自習室,每周會不定期的更新幾次有關物流的資訊,如果題主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

http://weixin.qq.com/r/40yTi7zEFuFprfjo9xnx (二維碼自動識別)


貨物運輸:幹線運輸→支線→同城→宅配

客戶會找一些專線公司,行業叫合同物流,這一家物流公司全包

2.3 行業痛點

  • 民營企業主要分布在門檻較低的細分行業,通過低價獲得競爭優勢

  • 快遞公司眾多、同質化嚴重

  • 建設用地、車輛進城、幹線運輸、最後一公里存在政策瓶頸

  • 資本密集性,資本優勢突出的企業,可調配資源充足,可覆蓋範圍廣泛

  • 國際快遞市場主流是B2B,我國快遞企業在這一細分領域份額少

  • 「血緣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業務發展(整車物流提供商與其所服務的整車企業)

  • 個性化增值服務少,供應鏈整合服務少

  • 農產品物流環節損耗高達30%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十倍

  • 供需信息龐雜無序難以正確選擇;供需信息傭金層層加收難以承負
  • 貨主和車主信用認證體系難以建立
  • 支付結算體系風險巨大
  • 地方保護、監管分割

2.4 用戶痛點

  • 服務差、快件爆倉、延誤、損毀、丟失

  • 偏遠地區與跨國物流不便

3. 行業競爭態勢和分類

3.1 行業價值鏈

3.2 行業領域劃分和歸類

  • 苦力服務物流(三通一達、張家港物流公司、常熟物流、蘇州物流公司、安能物流、企業物流寶)

    優勢:運輸、倉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痛點:生存空間窘迫;物流的最底層,體力活

  • 信息中介物流黃牛(「車黃牛」、「貨黃牛」)

    優勢:本地化優勢;與傳統車輛與貨源對接

    痛點:生存空間小;信息通路已打通

  • 合同物流/專線物流(振華物流、中遠國際、物流搜索、百幸物流、棒棒糖快遞、微快遞、快金數據、簡單易點)

    優勢:以客戶需求為嚮導,一但磨合期過後粘性高不會輕易更換該種物流公司,誰也不會冒著爆倉丟貨的危險更換物流公司;提供個性產品包裝,運輸流程,運輸路徑,使用技術

    痛點:非標準化,效率不高;成本高

  • 一體化物流(中郵物流、上海北芳儲運、冠庭國際物流)

    優勢:合作穩定;互信度高

    痛點:被動的提供物流服務

  • 眾包物流(空間客車、人人快遞、達達、京東眾包、閃送、E快送、您說我辦、51送)

    優勢:具有控制供應鏈的價值;行業趨勢,大多發生在同城和宅配

    痛點:模式缺乏創新;快件安全難以保證;紅海紅得發紫

  • 物流平台(物流邦、時力科技、物通網、指北針、快遞100、中機物流)

    優勢:流量大;抽成收入穩定

    痛點:易取代;物流資源需求量大

  • 汽車物流(安吉物流、尊玉物流、運策物流)

    優勢:整車運輸成熟;提供服務多樣化;物流提供商參與物流操作的前端和後端業務

    痛點:物流服務商服務水平低;自身能力低;提高的動力不足;集中度低;

  • 冷鏈物流(榮慶(行業老大)、北京快行線、鏈農、美菜、菜買賣(A輪4個億估值)、久耶)除了鏈農和美菜,這一行的冷鏈物流公司的融資都用過元賦資本的FA 庫里FA匯總有資料

    優勢:增速快;自建冷鏈物流成本極高,需要依賴第三方物流

    痛點:冷鏈需求尚未爆發;缺乏冷鏈技術和管理

  • 消費品物流(三通一達、順豐、時光倉、標杆物流、吉百快遞、尚橙物流)

    優勢:受益於電子商務;

    痛點:同質化;價格戰

  • 農產品物流(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海吉星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雲南東盟國際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

    優勢:市場大

    痛點:折損率高;網點覆蓋成本高

  • 醫藥物流(東南醫藥物流、江蘇亞邦醫藥物流、鴻匯醫藥物流)

    優勢:附加值高;管理更嚴格;費用率低

    痛點:受牌照限制;要求高;投入大;易出事故

  • 鐵路物流(中鐵快運、吉順通物流、)

    優勢:成本低;運量大;覆蓋面廣

    痛點:各鐵路局旗下物流企業溝通協作能力差;服務功能單一;

  • 物流設備供應鏈o2o平台(卓仕物流)

    優勢:未出現大量同質化平台;需求穩定

    痛點:想像空間小
  • 物流保險(聚保物流)

    優勢:需求量大

    痛點:風險高
  • 日韓海運(浩航國際物流)

    優勢:利用地域與資源優勢

    痛點:體量小;受政策限制
  • 全球船舶運營綜合服務資源整合商(觀航國際物流)

    優勢:可以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整合全球物流、港口、金融、法律資源,讓船舶產業鏈上下游主體採購供應重直化、集約化以及物流可視化

    痛點:中國船舶運輸國營寡頭壟斷,難整合
  • 垂直大件物流(發哪兒物流 / 南北台供應鏈)

    優勢:批量節約成本

    痛點:大多數大件由企業發出,商務拓展速度慢
  • 貨運信息平台(雲車邦物流、點覺物流、物流小秘、物流邦、粵通物流、羅計物流、易物流網、九九物流網、物流QQ貨車幫)

    優勢:模式輕;提高車輛使用頻率,為車主增收

    痛點:可替代性強

  • 同城快速配送(雲鳥、閃送、天成同城快遞、一喂直達快遞、e快遞、貨拉拉)

    優勢:門到門,速度快;

    痛點:大部分為兼職,沒有統一的證件和服裝區別;里程數的計算差異大;需要寄件人自行包裝;價格較高;
  • 國際物流(新寧物流、袋鼠物流)

    優勢:壁壘高;信息化程度高

    痛點:投資大;標準化要求較高;風險較大;信息系統的建立困難;物流環境存在差異性
  • 海外進口轉運(JX-EXP(霽鑫物流)、遞優國際、天馬迅達)

    優勢:能合理避稅;價格比直郵高

    痛點:時間長;丟件頻繁;免稅區轉運倉數量有限
  • 虛擬貨幣支付快遞費(叮叮快遞)

    優勢:提供了虛擬幣的一種變現方式

    痛點:打遊戲的人發快遞的需求小
  • 轉運公司(美國愛購、百通、天翼、海星橋)

    優勢:轉運比直郵費用低

    痛點:轉運地址遭國外網站砍單限購;操作繁瑣,受人力成本等限制出貨量有限;轉運價格不透明;物流速度慢;被稅費用高;管理不規範,捐款跑路時有發生;快件丟失、快件被盜時有發生;維權難;部分偷稅漏稅

4. PH觀點

4.1 行業存在問題

  • 基礎設施、國際運輸、物流能力、交貨及時性與歐美國家存在較大的差距,全球競爭力弱

  • 社會物流費用佔GDP比重過高

  • 流通管理體制和企業管理模式粗放

  • 中國國有物流企業從收入到數量仍佔主導

  • 冷鏈物流發展慢,冷鏈主要設備依賴進口,安全性差,成本高

  • 集約化程度低、信息不對稱、誠信缺乏等,其導致公路貨運空駛率高達37%
  • 物流企業中90%的自有貨車擁有量平均不足10台

4.2 PH判斷標準

  • 不僅僅是簡單的物流,需要整合供應鏈

  • 宅急送陳平回歸布局電商物流;消費品物流電商物流值得關注
  • 物流經驗豐富,物流人才數量多,企業管理能力高

  • 市場洞察力敏銳

  • 業務運作理念成熟,客戶資源良好,融資渠道多樣

  • 發展農業區消費品物流和冷鏈物流

  • 發展網點,吸引三線到六線海量用戶

  • 自動化輸送系統,自動化分揀系統

  • 優化運輸路線、降低運輸能耗水平、提升效率

  • 與跨國公司合作;與電商合作;主營TO B業務

  • 關注汽車配件物流,整個汽車物流價值10%是整車物流,60%的收入是汽車零部件採購環節

各快遞身後的投資人:

順豐速運: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

中通快遞:紅杉基金、金石基金

全峰快遞:力鼎資本、鵬康資本、鳳凰資本、雲峰基金

宅急送:復星集團、招商證券、海通證券、弘泰資本、中新建招商股權

圓通:阿里

如風達:天地華宇收購,凡客仍是股東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和AI技術的發展,我國物流行業也成功轉型升級,呈現出了一種新的面貌。

日前,易觀發布新的研究報告《平台經濟下崛起的物流新業態——中國「互聯網+物流」市場專題分析2017》,在該份報告中,其詳盡的分析了2017年國內「互聯網+物流」市場的現狀,並以城際貨運、同城物流和即時配送三大垂直領域為例,分析了各自的市場特點,並展望了未來我國「互聯網+物流」的四大趨勢。雷鋒網也在其報告基礎之上,摘取了重點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在進入本文正文之前,我們先來一覽本文重點 :

1、「互聯網+物流」市場的發展現狀

2、城際貨運、同城物流和即時配送三大市場分析

3、「互聯網+物流」市場四大發展趨勢預測

「互聯網+物流」市場的發展現狀

整體而言,我國物流行業共經歷了探索期、市場啟動期和高速發展期三個階段

  • 2003-2013年,整個行業處於探索期。在這個時期里,物流行業也經歷了這樣三個階段:
  1. 社會化物流資源分散,供需信息不對稱成為傳統物流行業的痛點。藉助互聯網的發展,針對社會化資源整合運營的平台型物流企業登上舞台。
  2. 平台經濟興起,藉助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大量物流細分領域的車貨匹配平台出現。
  3. 廠商在各自細分領域探索產品銷售及商業模式,行業供需信息不對稱得到緩解,車貨匹配成為行業發展的亮點,同時資本大量進入,眾多基於城際、同城和最後一公里的物流的信息平台開始湧現。
  • 2014-2015年,物流行業進入市場啟動期。當時的物流行業現狀具體表現為:商業模式單一模糊,產品同質化嚴重。各物流平台和企業由於未能開發出激活需求黏性的產品,而缺乏可靠盈利模式。這些痛點都導致在經濟下行環境下資本流動性的降低。一大批成立於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互聯網物流企業,由於未形成市場認可並依賴資本而頻頻出現倒閉潮,整個行業在走出資本熱度後即進入反思期。
  • 2016年至今,物流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伴隨著平台經濟及O2O新興業態得到了市場認可,為城際運輸、同城物流、即時配送市場提供了大量物流服務需求。互聯網平台物流企業逐步意識到在信息匹配之外打造壁壘化產品及服務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行業巨頭順豐和「三通一達」的先後成功IPO,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資本開始青睞於這三大垂直領域。特別是之後的「豐鳥數據之爭」,也進一步刺激物流業界對物流大數據價值的深度思考。從這時起,平台物流企業逐漸從線上車貨匹配打破信息孤島轉向關注用戶線下需求,並研發更適宜市場需求的物流產品服務。

其中,以2007年-2016年的行業發展情況為例,國內社會物流總費用呈逐年增長之勢,而其在GDP的佔比則逐年下降,整體物流行業呈現蓬勃穩健發展的態勢。2016年,國內物流總花費11.1萬億元,與去年相比,增加了0.3萬億元,佔GDP的比率為14.9%,較去年下降了1.1%。再看10年前的數據,2007年國內物流總花費為4.5萬億元,佔GDP的比例為18.4%。與此同時,國內GDP的增速逐漸放緩,而物流總費用在GDP的比率也逐年下降,該現象意味著國內物流行業作業效率的提升。

而從互聯網物流市場的融資情況來看,資本從2013Q2開始向該領域靠攏,並在2016Q4達到高峰(25.4億元)。2017Q2,互聯網物流市場共計融資18.5億元。其中,城際貨運、同城物流、即時配送三大領域最受資本青睞。在2013Q2-2017Q2這段時間裡,城際貨運領域融資共計64.3億元,同城物流居其二,為23.8億元,而即時配送則為15億元。

隨著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我國智能手機用戶至2016年年底已達6.95億人,這也直接加速了第三方物流領域的快速應用,對物流業的生產方式、資源配置方式皆產生了較大影響。另一方面,各方社會化物流資源在移動互聯網的依託下逐漸向平台化靠攏。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和AI等技術的推動下,整個物流行業沉寂的痛點也得以改善。如,貨源信息智能匹配,提升了交易效率;平台在信譽擔保上有所增強,提升了交易達成率等等。

城際貨運、同城物流和即時配送三大市場分析

從前文可知,因城際貨運、同城物流和即時配送為過去4年融資金額最高的三大領域,所以,在第二部分,我們將重點分析這三大市場的情況,以便由點及面的了解我國的物流行業。

  • 城際貨運

近五年來,國內城際公路貨運總量逐年遞增,預計2017年全國公路運輸貨運量增長至400億噸,同比增速達18.93%。特別從2016年起,全國公路貨運量呈現高速增長態勢。而在公路貨運空駛率來看,與德國、美國相比,中國的空駛率明顯高於國際水平,達到37%。分析其原因,主要在於司機多為個體經營,找到合適的訂單的幾率低;其次,國內經濟發展不均衡,各地貨源規模差異大;此外,司機習慣行駛固定單線,大部分司機不願變線。

另一方面,城際整車公路運輸市場集中度較高,移動互聯網為物流運輸平台提供了良好支持,用戶表現活躍。以2017年7月城際整車公路運輸主流廠商司機端移動APP月活躍用戶來看,運滿滿月活用戶達到了148.9萬,使用時長則達到了439.4萬小時,APP啟動次數達9357.2次。

  • 同城物流

隨著新零售市場的強勢挺入,同城物流市場也越發呈現蓬勃發展之勢。細究而言,新零售環境下連鎖店鋪的快速擴張成為同城物流市場衍生需求的主要推手。原因有二:

  1. 在關注用戶體驗的基礎上,B端企業注重產品優化,實行訂單多個定點配送;
  2. 未來物流運營模式將弱化大型倉儲模式,多點、前置倉、無人倉的湧現使倉與倉之間、店與店之間貨品調配大幅增長,倉到倉的物流活動增多,未來的同城物流以多點高頻次為主要需求特徵。

2014-2020年同城貨運市場規模和增長率的數據也實證了這一點。從上圖來看,同城貨運的市場規模呈現逐年增長的特點,2014年,市場規模為8000億元,到2016年底,其已增至10000億。預計到2020年,整個同城物流的市場規模將達14245億元。與此同時,該市場的增長率則呈現逐年遞減之勢,如,2015年的年增長率為12.5%,到2017年降至10%。這也恰好說明各方貨運資源已得到更為優化的利用,同城物流市場越發成熟。

  • 即時配送

據易觀發布的數據報告顯示, 同城 O2O 服務在本地生活領域廣泛滲透,並發展形成穩定基礎規模。截止2016年,同城 O2O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4554億元,預計 2020年將達到 10503億元。從同城 O2O 在2011年到2020年的市場規模增長情況來看,整體呈逐年遞增的態勢,其中,該市場的年增長率在2015年達到最高值,為101.24%。同時並以2015年為中心點,向兩邊呈逐年遞減,2017年增長率為22.84%。

「互聯網+物流」的未來會怎樣?

依上可知,「互聯網+物流」市場發展已近14年。依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以及AI技術的發展,未來該市場還將呈現更為穩健的發展態勢,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體現。

  • 數據驅動平台實現規模化擴張,形成行業數據引擎

隨著各類「互聯網+物流」平台的成熟,一定程度上將在用戶數據、車輛數據、物流數據和位置軌跡數據有更密集的沉澱。在數據驅動下,這些平台將為市場提供有粘性的產品服務,積累更多的物流資源。這也直接形成規模化效應,提升市場集中度。通過數據積累沉澱,形成行業級物流數字化引擎,逐步實現智能化預測。

  • 社會運力平台化加速行業作業規範化進程

在社會資源的支持和完善下,各方互聯網+平台在車貨信息匹配上逐步加速,並進一步促成交易。同時,受平台服務規範的約束,服務標準將更加適應需求市場的普遍期望,這也將進一步改善社會化運力的規範化服務。

  • 綜合型「互聯網+物流」平台跨平台整合物流資源

隨著社會物流資源平台化規模日益擴張,特殊細分市場將陸續入場,比如甩掛運輸。與此同時,涵蓋多種細分領域及運輸方式的綜合型物流平台也將逐漸顯現,逐步推進轉運期間的標準化接駁,從而實現多式聯運的「降本提效」。

  • 「互聯網+物流」平台加速跨境物流服務網路布局

就目前而言,跨境商貿物流在通關過程的效率上尚存在很大改善空間,跨境物流平台在對接運力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加速規則統一的實現,從而大幅提升商貿物流的流通效率。

雷鋒網結語

經過十餘年的發展,我國物流行業現已進入高速發展期。特別是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和AI等相關技術的挺入,必將為我國的「互聯網+物流」平台的進一步優化提供強大支撐。而用戶、車輛、公路等數據也將呈現平台化的集聚效應...在各項因素的綜合刺激以及社會資源的加成下,未來我國物流行業必將往更為穩健的方向持續發展。

註:本報告來源於易觀《平台經濟下崛起的物流新業態——中國「互聯網+物流」市場專題分析2017》

本文作者:李秀琴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網站轉載請至雷鋒網官網申請。但歡迎討論~

原文:以城際貨運、同城物流和即時配送為例,揭秘我國2017「互聯網+物流」新業態 | 雷鋒網


前面都寫的很長,簡單的回答一下,就互聯網+物流來說兩者的屬性不同。

互聯網用的是信息、智能、鏈接的思維和模式;

物流走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

所以這方面的問題可以多關注京東包括國外電商的一些動作,拿京東的x實驗室來說,機器人送貨、無人機送貨、全自動物流倉儲已經是重金投入研究的對象,甚至在農村在進行測試。

馬雲曾經吐槽,沒有一家公司能夠管理100萬快遞員,質疑京東模式。

管理一個百萬人的企業,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未來的趨勢,物流領域一定是AI替代人。


利益相關!

互聯網+大環境下,物流企業不管規模大小,管理者都應該掌握系統的物流和供應鏈知識體系。對於現在的物流企業來說,最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幫助客戶把生意做得更好。只有推進物流智能化,打造完善的供應鏈,才能實現雙贏和良性發展。

近十年來,電商的崛起帶動了快遞的興盛,卻並沒有給零擔物流帶來明顯的變化。零擔物流企業的創新探索一直沒有停止,如全網模式、大車隊模式等創新形式的湧現,也為零擔物流市場的發展注入了不少活力。

誕生於O2O蓬勃發展時期的省省回頭車,在零擔發展的道路上也有了一些新的探索。省省回頭車創立於2014年4月,初期定位為中短途回頭車的公路運輸服務平台,主要功能是幫發貨人找回程貨車,幫助車主、貨主、物流公司找貨源、找車源、空車配貨等,打通了車主與貨主的信息壁壘,從而實現降低成本、提高運輸效率。

省省智能物流平台賦能新零擔

從2017年8月起,省省回頭車開始打造大票貨物智能物流平台,包含零擔及整車服務。與初期的互聯網平台功能相比,新的省省智能物流平台不再局限於回程車的車貨匹配服務,零擔將成為重要板塊。

除開順豐、通達系的小件快遞市場(0-30公斤)、德邦、安能等小票零擔業務(30-300公斤),對於省省回頭車來說,大票貨運(300公斤以上)是我們核心切入點。

省省回頭車目前服務的用戶主要包括4類,分別是B端的中小微型工廠、貿易公司和批發商、物流同行,以及有長短途搬家需求的C端用戶。目標市場定位於跨城整車(40-500公里範圍)、大票零擔(300公斤以上貨物),以及同城配送(1-40公里範圍)。之所以要做同城配送,主要是由於智能零擔涉及提貨、送貨的環節。

省省回頭車APP推出了「智能零擔」1.0版本,可以實現智能報價功能,用系統報價取代人工報價。與人工操作相比,智能零擔操作系統可以大幅提升每日出單效率,降低操作成本,對人工要求低,簡單培訓即可上手;同時採用了數字化、透明化的財務報表,替代人工計算。

未來省省回頭車將進行產品迭代,從1.0版本逐步更新到4.0版本,陸續推出智能提貨、智能發貨、智能送貨等功能,在2.0版本上線時,也會同時推出專車服務。在APP和微信小程序的操作流程中,涵蓋了運費智能計算、貨源自動派單、在線填寫託運單、在線支付等功能。

推行區鎮合伙人模式

縱觀這幾年物流APP的發展,如貨車幫,運滿滿,更多在於通過線上對資源的整合,幫助車主和貨主實現信息的匹配;而省省回頭車在新的發展計划下,將偏向線下網路的布局。做物流應該回歸到本質,幫助客戶把生意做得更好;要在物流實踐的一線建立節點,從線上到線下落地,與眾多物流從業者聯合起來。

這個模式下,區鎮合伙人是省省智能物流平台的「骨架」,對於區鎮合伙人來說,省省回頭車不是一個簡單的APP,而是一個完善的保障體系。在金融、營銷、系統搭建、品牌支持、運力支持、業務培訓等多個方面,省省智能物流平台將助力合伙人的發展。

得益於區鎮合伙人具備的各種運力和基礎設施,平台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拓展更多的資源。另一方面,省省回頭車總部與合伙人之間有清晰的任務側重點,總部更側重於產品研發、資源對接等,區鎮合伙人側重於區鎮運營、客服售後、業務操作等一線工作,而品牌推廣和運力對接,則是總部和合伙人協同完成。

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學習的平台

物流從業者普遍具備堅韌的毅力和勤勞的品質,雖然很多人由於時代局限,錯過了體系化的教育,但他們保持著學習的精神,尤其是對理論體系的敬畏。考慮到為區鎮合伙人提供學習的平台,同時基於省省智能物流平台未來的戰略需求,「省省商學院」應運而生。

省省商學院已聘請日本中央大學博士、暨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海權先生為名譽院長,其主要研究領域包括電子商務和商業模式創新、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流通企業與戰略行為等。在課程設置方面,主要針對人才培養、人才結構優化、個性化課程體系、職業晉陞體系、基礎和實操能力培養等問題,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智力支持。

物流企業不管規模大小,作為管理者都應該掌握系統的物流和供應鏈知識體系,才能進一步做大做強。「對於現在的物流企業來說,最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幫助客戶把生意做得更好。只有推進物流智能化,打造完善的供應鏈,才能實現雙贏和良性發展。」


互聯網+物流 VS 傳統物流,誰主沉浮?「互聯網+物流」以計算機網路和信息技術為重要支撐,以供應鏈管理為核心,充分利用物流網路節點彙集信息以有效延伸和放大傳統物流的功能,將原本分離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採購、運輸、倉儲、裝卸、加工、代理、配送、信息等環節有機結合起來,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綜合性和個性化物流服務。

「互聯網+物流」本質是將互聯網理念、技術全面植入傳統物流產業後的在線化、數據化,通過技術、設備、商業模式等諸多方面創新促使傳統物流業運作方式的改變和效率提升。互聯網的植入,使得物流行業的服務理念、管理手段、服務內容、產業能級發生顯著變化,互聯網重塑傳統物流業成為可能。

互聯網+物流VS傳統物流

1.物流服務理念

傳統物流:是被動服務,以滿足供方利益最大化為導向;企業傾向於「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模式。

互聯網+物流:主動服務,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物流服務的供給方和需求方之間由競爭關係轉變為合作關係;如物億通平台深度觸達市縣鄉鎮解決客戶運輸問題,徹底實現中國物流運輸網無死角、全覆蓋,打造物流專線運輸全國性網路平台;通過數據統計、分析,篩取客戶和商家需求,為合作物流企業量身定製適合企業發展的戰略方案,為物流行業注入新鮮的理念和思維模式。

2.物流管理手段

傳統物流:採用傳統運作方式,運輸工具和承載設備標準化和規範不統一,管理裝備和管理手段都較為原始。

互聯網+物流:實施信息管理,隨著無線射頻技術、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電子數據交換、物聯網、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物流管理手段有了很大提高,極大地促進了互聯網+物流效率的提升。

3.物流服務內容

傳統物流:產業內部分工一般是水平的,各種運輸方式之間以孤島形式存在,服務內容較為單一。

互聯網+物流:以解決客戶需求為目的,整合運輸、倉儲、配送、加工、物流諮詢等多種物流服務功能,同時輔之於信息、保險、融資、需求等物流相關領域的不斷創新,物流服務內容得到了極大的豐富和拓展。

4.物流能級

傳統物流:側重點到點或線到線服務,無統一服務標準,服務的能力和半徑區域非常有限。

互聯網+物流:實施標準化服務,物流需求時間與空間跨度不斷加大的現實需求促使物流網路不斷擴展和功能不斷拓展,物流需求激增,跨區域、跨行業物流資源的整合能力強大;與三次產業及其子行業關聯性顯著增強,對資源整合和產業及區域競爭力提升發揮重要作用。

物億通服務VS傳統物流服務

傳統物流提供的服務:

1.行業弊端多,成本高;

2.行業分散,缺乏統一管理;

3.信息不透明,車貨匹配效率低;

4.代收款有風險;

5.物流公司信息不公開,商戶了解不全面。

物億通提供的服務:

1.在線下單,方便快捷;

2.貨款即時到賬,安全快速;

3.銀行擔保貨款安全;

4.運單及賬單隨時查詢,簡單明了;

5.客戶評價物流,選擇優質物流;

6.提高物流運量,提高物流效率。

物億通的APP(物億通客戶端、物億通物流端)、官網(http://www.wyt100.cn)、官微(新浪微博:物億通官微)已全面上線,它不僅能夠滿足客戶的發貨需求,同時對物流公司有一套完整的系統化流程,不僅節約了人力更是在財務及管理上給予了一套系統流程,物億通將帶著我們的企業宗旨:我們不只改變世界,攜手與您走向未來!將極致的用戶體驗帶到您的身邊。

物億通客戶端APP

(適用於發貨用戶)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絕大多數人沒有集齊五福?
國內幾大社交網站的特點各是什麼?
房屋租賃時代來臨,如何看待政府機構在租賃中的角色?國外的房屋租賃模式對國內有參考價值嗎?
國外的個人信息泄露程度嚴重嗎?和國內相比呢?在外國互聯網黑色產業鏈是怎麼樣的?
「愛國青年」和「愛國賊」有何區別?

TAG:物流 | 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