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亂,吳三桂為什麼會失敗?


三潘之敗,其責任不在吳三桂。吳三桂乃是統兵名將,兵法之強鮮有敵手。可三藩之亂時,吳三桂年事已高,身體不適。三藩初時,以吳軍之通連連得利,後1676年耿精忠、尚之信相繼投降於清政府,孫延齡先叛康熙,後自稱王,被吳世璠殺死在桂林。此後,吳三桂與清庭形成相持階段。1678年1678年)六月初,吳三桂在都城衡州率5萬大軍南下,攻擊兵家必爭之地永興,兩戰兩勝,大創清軍,一戰擊斃都統宜裡布、護軍統領哈克三,奪據清軍河外營地,六月中旬,張皇后駕崩,吳三桂精神受挫。八月,得了「中風噎嗝」的病症,吳三桂病死,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形勢陡變,吳軍眾心瓦解。吳世璠繼承王位,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三藩之亂結束。在在藩之亂1673年—1681年。 縱觀三藩之亂,與影視小說上相差天地。三藩之亂,源於康熙削藩,三藩無路可走。吳以年邁之軀不得不反。 清軍更不像影視上那麼英勇。吳三桂本有許多致命傷,年事已高,子孫無挑重擔之人,年老髮妻死亡,身體不適,精神不佳……但清軍在正面依然不敵吳三桂。可見其人威望之高,統兵才華之強。吳三桂在1968年的病亡,是導致吳軍戰力急劇下降的直接原因,可見其子孫中無人擁有吳三桂一樣的威望。 而降於康熙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呢?耿精忠1682年被誅,尚之信1680年被康熙賜其自盡。 可見康熙是無論如何都會找理由誅殺他們的,就像劉邦誅殺異姓王,趙匡胤杯酒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看著劉伯溫被毒死……一樣。 只不過吳三桂看得比耿,尚二人清楚,態度更加明確而已。 至於什麼道義、民心、師出無名、實力懸殊對比……這些東西只不過戰後被人杜撰出來的而已。 「道義、民心、師出無名、實力……」通過這些東西誰能分析出弱小清軍可以奪取龐大的大明江山呢????…… 什麼批三藩造反的人為什麼不想想。 三藩若一心想反,機會多得是,在順治離位,鰲拜專權,清政府內鬥不斷,吳三桂更加年輕,清政府各方勢力割據之時,三藩為什麼不反?為什麼偏偏要等要康熙羽翼豐滿,康熙主動提出消藩之後才反?這不是對自己極其不利嗎??雖稱三藩,但耿、尚這兩股勢力反覆無常,與吳並稱三藩感覺不太妥當,僅是康熙清庭一方的說法。實際上是吳軍(大周)與清軍的雙雄對壘,至於耿、尚、孫僅是夾縫中的勢力而已,準噶爾、鄭氏並無直接參与。 吳三桂的一生是風光的,是無奈的。少年成名,保明朝,抵清名將。受崇禎帝常識。李自成後院起火,逼死崇禎,屠城,拷掠明官,四處抄家,大殺朱明後裔。李自成不思抗清,反而主動攻擊前線的以「吳三桂」為首的抗清將領和軍隊。殺吳三桂全家。逼得以吳三桂為代表的許多明將明臣紛紛投靠於清軍。吳三桂為向清政府表忠心,幫清軍攻城掠地,建立赫赫戰功。坐鎮雲南號「平西王」,本來可以說此生已達巔峰,接下來只要過好日子就行了。但康熙帝橫空出世,滅鰲拜,平三藩、明鄭、準噶爾,開創大清聖朝。康熙帝乃是千古帝王,絕不允許鰲拜及其他輔政大臣,三藩,明鄭,準噶爾……干預自己的統治…… 康熙雖說「撤亦反,不撤亦反;與其遲撤而養旤益深,不若早撤而除患較易。」但事實上只是康熙一人單方面的說法而已,並無證據。可康熙堅決撤藩的決心卻是朝內朝外都感受得到。帝王在將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任何道理可講。皇命就是天,皇上之言,天下人聽之行之則可,無需思考是非對錯。帝王說一切不聽我命者或我看不順眼者皆是賊,那就是賊。這叫「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君讓臣亡,臣不死,就是逆賊。 康熙、朱元璋、漢徹、劉邦……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1.軍事上,戰略失誤,取岳陽後猶豫不決,想要劃江而治,既沒有做好北上準備,也沒有準備好長期作戰的物質準備,沒有鞏固好後方基礎。拿下岳陽雖然對清政府威脅巨大,但沒有繼續拿下江南糧倉錢庫,並沒有給清政府以實質性的重創。戰爭前期打得不錯,即使到後期也不算壞,只能說康熙無能,最後把吳三桂拖死了,才終於平定三藩。

2.政治上,不得人心,思想政治工作有問題,宣傳攻勢做的不好。旗幟是反清復明,但大萌就是吳三桂自己滅的,後來還稱王了,政治目標不能把一大批不滿清朝統治的人聚集起來。

其實,最應該批評的是康熙,

以全國之力,以敵一隅,還幾近失敗,說好的千古一帝呢?


占坑,明天答。

----------------------------------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師出無名

吳三桂起兵後自稱興明討虜大將軍,發布的檄文自稱是為了復興大明,但是無法抹去他原是明將,後食清祿,並且殺死永曆皇帝這些黑點,得不到士大夫階層的認可(其實主要是士大夫階層,而不是《鹿鼎記》中描繪的普天之下所有老百姓都覺得他是大漢奸,老百姓大部分只管自己活得好不好)。起兵數月後就拋棄大明年號,自稱周王,打碎了少數士大夫階層對他的最後幻想。

2,實力對比懸殊

另兩藩後期被分化瓦解,事實上最終就剩吳三桂孤軍奮戰。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以藩鎮對抗中央成功的只有朱四哥,但是吳三桂本人的能力和馳騁大漠的永樂大帝還是差距頗大,對手也不是朱允炆,更何況清政府也沒有李景隆。史載,耿、尚二藩各有按旗兵編製的十五佐領,綠營兵六千餘人。吳藩有按旗兵編製的五十三佐領,綠營兵有「四鎮十營」。如果按清朝定製來看,三藩兵力不過五萬餘人。當然,這事實上的兵力肯定不止那些,但是三藩的士兵也並不都是百戰老兵,戰鬥力也不足以強悍到五萬餘人即可推翻政權的實力。而當時清朝入關不過二三十年,八旗兵尚未退化,依然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3,吳三桂目標不明確。

起兵之初號稱復明,起兵後廢明年號,自立為周王;兵力鼎盛時期幻想和清政府裂土求和,苟延殘喘之際倉皇稱帝。吳三桂自始至終都沒有明確的目標,非常混亂,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統帥都不知道自己起兵的最終目的,你讓下面如何和你齊心協力?

以上為一家之言,其他原因的如時機的貽誤,軍事上的失策皆有,但是有以上三點原因,就註定了吳三桂在起兵之前就失敗了。

順便吐槽一句,造反歷來是最隱秘的大事,吳三桂還沒造反呢,全世界都知道他要造反。不失敗就怪了。


關鍵是後勤。吳能實際完全控制的地區無非湖南,雲貴,四川而已。但湘軍志里說湖南一省的產糧尚不及江蘇一個大郡,雲貴土司遍地,至今經濟都不發達,四川人口減員嚴重,也沒有回復元氣,憑這幾省之地養活幾十萬大軍與中央對抗顯然不可能。此時成功之道,要麼順流而下,奪取江南產糧地,要麼放手一博,進軍中原。吳三桂才智有限,一會想從四川進攻陝西,一會又想劃江而治,都是坐困之策,清軍有江南糧餉源源不斷的接濟,長期相持必然勝利


深層次是沒有條件。當時社會還算安定,他造反就是一廂情願的,清廷也沒走下坡路,純粹的想以一己之力改變天下大勢。他拿民族主義說事就更無聊了,他對明庭打擊是很大的,如今又提什麼大漢族主義誰聽他的。清軍方面岳樂和傑書作戰也正確,不過主要表現的還是朝廷的力量。


早就喪失了道義的制高點,有幾個願意和他合作的。


吳三桂年輕十歲就夠了,腦子清醒不犯渾,堅持奉朔大明,就沒康熙啥事了,前朝的例子現成的在那擺著,建文帝蠢是身邊大臣帶的,自己身邊都是久經沙場的大臣,不聽取別人意見,同時干三藩····,索性連蒙古一起宣戰多好,南北同時分兵A過去,南邊直接推到越南海邊,北邊直接推到莫斯科,這樣的素材多豐富啊,這樣孫子乾隆更開心了,這劇本比欺負俄國幾百流寇強太多了·,可以幫爺爺吹成一本書···


一個是吳三桂名聲臭了,起來造反有氣節的人不願意依附他。二是年紀大了,沒有年輕時候那麼勇猛有衝勁。三是雲南距離中原太遠了,不能有效威懾清廷,不管怎麼折騰,最遠也只能在長江中游打轉轉。要是吳三桂封在湖廣,分分鐘干翻康熙小崽子。主力北伐,道河南入直隸,直搗燕京,以偏師沿江東下徇江南,天下可運於掌。


關鍵是補給,叛軍沒有物質支持,而江南一直是清政府所把握


因為他敗一次就是最後一次


因為他沒有火炮,清軍有。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呀。


推薦閱讀:

天將雄師里的「絲路三十六國」是指哪些國家?
「黑衣宰相」姚廣孝是個怎樣的人?
蒙古國(外蒙古)人對於康熙皇帝和曾經在歷史上欺負過他們的噶爾丹蒙古同胞之間的戰爭,更傾向支持哪一方呢?
為什麼同樣是法西斯上台,德共黨員都被掛了路燈,而意共仍能保持幾十萬的游擊隊?
相對來說,麥克阿瑟與艾森豪威爾誰的成就更大?

TAG:歷史 | 軍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