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 P2P 平台的貸款利率是如何確定的,不同的貸款定價方法間又有何優劣?

可能的情況:

1、貸款利率由平台根據貸款金額和期限統一規定

2、貸款利率由借貸雙方自行決定

3、平台具備貸款定價能力,可根據貸款人提供的資料(個人基本信息,收入和金融資產狀況,家庭資產,負債情況,個人徵信,社交電商社區等非結構化數據)對貸款人進行信用評級和貸款定價,並引導貸款人和出借人參考平台給出的貸款利率

目前國外P2P平台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謝謝 @韋昌明 邀請,P2P行業中經營模式很多,有如 @老魏Joshua前輩所描述的純撮合平台,也有幾乎就是線下小額貸款公司的,還有不做個人只做企業的等等,每一種經營模式都會有不同的利率確定方式。我只討論最終借款人為個人的,企業的我完全沒接觸過,不敢亂說。

行業內最常見的個人借款類型有兩種,一種是純線上借款,借款人通過網站發起申請,純線上或線上線下結合進行審核,通過網站發布借款標的,這是大部分人概念中理想的P2P模式,在國內這種類型占的比例比較低;另一種是通過與小貸公司和擔保公司合作,由其以「推薦」的形式介紹借款人,審核主要由小貸和擔保公司完成,網站只起到發標和籌款的作用,這種類型占較大的比例。

這兩類借款的利率確定方式是不同的,前者是平台自主定價,基於借款人信用,資金成本,風控水平等各種因素,制訂利率範圍和詳細利率規則;後者是平台與小貸公司談判的結果,通常雙方會先根據平台規模,資金成本和資金供給規模談出一個「合作利率」,該利率並不是借款人實際承擔的利率,只是小貸公司還款給平台的利率,例如:借款人可能是以30%借款的,但小貸公司按照15%還款給平台,平台再以13%發標。這種情況下,因為無法得知借款人更多的資料,利率規則中通常只根據不同期限給出不同的利率。(並不絕對,例如:某小貸公司提供的借款人都是公務員,比如說都是中石油的,那麼平台自然可以根據借款人職業等因素,在利率上進行相應調整,同樣借12個月,這部分借款人的利率就可能會低一些。)

接下來以線上個人借款為主,說明一下確定利率的主要思路。

1. 確定利率範圍

這應該是所有平台都會做的第一件事,先糾正一個錯誤的觀念:「高利貸」是違法的。「高利貸」指的是超過銀行貸款基準利率4倍以上的借款,按目前利率大約是年化24%左右,但法律中對此的說法只是「不保護超過的部分」,並不是說超過這部分就違法了,民間借貸年化50%也是有的,短期過橋資金利率幾乎100%都超過了這個數字

但是目前來說大一些的平台都會將自己的利率上限設定在24%之內,這更容易被多數人接受,也容易給人以相對較規範的印象。而下限,是根據自己的資金成本,風控水平來確定的,一般情況下會比基準貸款利率高一些。

以人人貸為例,這個範圍是10% - 24%。

2. 具體利率規則

一般來說,在確定範圍後,具體的利率規則取決於2個因素:信用等級和期限。

- 信用等級

對於引入了借款人信用等級或者借款信用等級的平台來說,會根據信用等級來進一步區分利率。這裡不討論信用評級技術和實際操作水平的問題,因為我知道一定會有人說P2P平台的信用評級都是假的之類的話,我們假設信用評級是真實合理的。

當借款人提交了所有申請資料後,平台就會根據其具體情況給出一個信用等級,以人人貸為例,從最低的HR到最高的AA。

在10%到24%的範圍內,會再根據信用等級來進一步區分每一個級別的利率區間。除了利率上的區別,在人人貸上更高信用等級還會為借款人帶來兩個好處,第一是提高信用額度,第二是降低借款服務費,雖然沒有直接降低借款利率,但是間接減少了借款人的還款負擔,這主要是考慮到直接降低利率投資人的收益相對就少了。

- 借款期限

在信用等級基礎上,再根據借款期限不同來確定最終的利率,比如說某個人評級為HR,那麼6個月和12個月的利率肯定是不同的,簡單來說,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但兩者關係不一定是線性。

最後,人人貸保留了用戶自主定價的權力,我們只根據信用等級和期限給出利率下限的限制,借款人可以通過更高的利率吸引出借人。(當然,以目前火爆的樣子來看是沒什麼意義啦)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

我來說一個原則:P2P只是信息提供平台,投資人的收益價格是由投資人所投資的資產價格和風險決定的。風險越高,收益就越高。

  • 比如,某人急缺錢治病,多高的價格都願意借。P2P把信息提供給你,借還是不借你自己決定。最後你決定借,P2P幫你撮合交易,中間收點手續費。但是,他很有可能還不起你錢,這就是風險很大,收益也高。

  • 有個人收入穩定,想買個奢侈品,這個月的工資不夠,想借點錢。如果這個月借不到,下個月買也行。他不願意給很高的利率,一年6%,誰願意借就借,不借他也不著急。好處是,他收入穩定,肯定還得上錢。P2P同樣把這個信息提供給你,你自己決定,如果決定借,P2P幫你撮合交易並收服務費。

看到了嘛? 這才是真正的P2P,去擔保,無資金池的P2P。你的收益,是由融資人決定的。

現在市場上很多P2P不是這樣搞,他們放高利貸40%借出,10%給投資人,自己留30%。但是出了風險他們會剛性兌付的。如果實在賠不起了怎麼辦?跑路唄。

-


通覽目前P2P平台(P2P理財產品大全)其市場通用的利率確立方式大概有幾種,P2P平台會從中選擇一種或幾種用於構建自身利率機制。以下我將對其中一些元素做一下簡單介紹:

獨立貸款列表vs貸款市場:在第一種模式中(例如:Prosper, Lending Club, Auxmoney, Isepankur),貸款人可以看到所有的獨立的貸款列表,及各種相關參數(比如:信用分,收入,DTI,職業,地點等)。貸款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方案挑選(「篩選」)。這不一定需要手動操作,貸款人也可以選擇使用自動投標工具,根據自己提前設定的標準進行篩選。還有一些P2P借貸平台利用第二種「貸款市場」模式(例如:Zopa,Ratesetter),根據較寬鬆的標準(比如:貸款期限,或者信用分)進行組合貸款。這種方式下,貸款人只能決定投資哪個市場,但不能具體挑選某個貸款。

達成目標後關閉vs競價拍賣:一些P2P平台會在資金100%籌滿後關閉貸款列表,那麼這筆貸款就完成了。而也有其他一些平台採取競價拍賣的方式,貸款在一定時間內接受投標。如果投標資金總額達到借款人資金要求,投標還會在剩下的時間內繼續接受投標。之前的高利率標被淘汰,新產生的低利率標中標,這樣就能降低借款人最後的貸款利率。

  一些P2P借貸平台允許進行這兩種形式的貸款,或者讓借款人提前終止競價拍賣(例如:Rebuildingsociety, Isepankur, Assetz Capital)。

統一貸款利率vs混合貸款利率:競價拍賣後,以投標額最高的一項資金利率為借款人的貸款利率。這種情況下,同一筆貸款中的所有貸款人獲得同樣的貸款利率(例如:Isepankur)。另一種方法是以所有中標的資金作為集合來計算貸款利率。這種情況下,每一位貸款人獲得其投標時的利率-同一筆貸款會產生多種貸款利率(例如: Rebuildingsociety)。

在P2P借貸平台上,誰決定貸款利率?

 I.借款人確定利率

  借款人首先提供自己願意給付的(最高)貸款利率(例如:Smava, Auxmoney, Isepankur)。然後貸款人決定是否以此利率出藉資金。如果有競價投標,且貸款人需求強勁,那麼借款人可能會降低原確定的利率以獲得性價比更合適的貸款。顯然,貸款人首先會以最有吸引力的利率出借貸款,導致其他借款人無法得到資金。因此,借款人可能需要進行策略調整,用更高的利率回報來吸引市場注意力。

II.借貸平台確定貸款利率

  這種模式下,借貸平台按照預定標準設定利率。利率通常會因借款人的信用分、貸款期限及更多基於借款人申請評估的可能標準而有差別。滿足標準的所有貸款將在出借時獲得同樣的貸款利率。

 III.市場的供需情況確定利率

  利率依據近期市場供需情況上下波動。

  所以,不同的P2P借貸平台模式也不盡相同。一些市場會隨時間調整其模式。Prosper和Auxmoney 不再使用競價投標模式,而現在Zopa對保障貸款使用跟蹤利率,Funding Circle則在最近提高了最低貸款利率。


瞎扯一下,貸款利率肯定是高於官方(指從銀行貸款的利率)且低於民間(傳統形式的投資擔保和小額貸款)。

除了類似於ppd這種「正宗」的P2P,未來要可能會實現雙方定價。

其他線下審核+線上募集的形式的P2P,基本上都是由平台定價。


年化利率 = 分期手續費率/(分期數+1)*24 = 單期手續費率*分期數/(分期數+1)*24

銀行常見的12期7.2%的手續費,相當於7.2/(12+1)*24=13.29%的年化利率。

那麼P2P平台也在此範圍波動

我是這麼理解的


說一種理論上科學正確的方法,

R=rf+h

R--貸款利率

rf--無風險利率

h--違約率

通過數據分析,建立個人基本信息與違約率之間的關係,即可確定利率。

實際其實也就是無非在基準利率上浮多少個基點bp的問題,對個人基本信息對個人進行信用等級劃分,A等級的上浮100bp, B等級上浮200bp等等吧..


這還不簡單,大家都是多少就定多少,輕易不動,借鑒標杆是誰心裡都有譜,沒有那麼多定價原理


推薦閱讀:

國內現有的 P2P 借貸金融服務公司解決貸前貸中貸後的信用風險管控的主要途徑是什麼?
P2P推廣渠道,哪種最有效果,人群比較精準?
2015前十P2P平台各自的優缺點有哪些?
貸款9.1萬,每月等額本息還款,然後拿貸款投P2P,利率14.5%,最後是賺還是虧?
請問有人用過 全民貸 嗎?不知道是否靠譜,利息是否合理?求解答!!!?

TAG:P2P | 利率 | P2P網路借貸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