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論真的是錯誤的嗎?
其實哲學幾乎沒有什麼一定錯的觀點。
打個比方,上帝創造了世界這個觀點錯誤嗎?可能是錯誤的,但也可能是正確的。所以,你傾向於什麼觀點取決於你個人的世界觀。
回到心物二元論。唯心主義是很容易解釋世界的,這就是一個夢,所有的物質都是想像出來的,這個結論沒啥邏輯上的大毛病。唯物主義就比較吃力了,因為他要解釋為啥物質能思維?他必須承認,物質有思維的潛能,並斷言思維是較複雜的物質結構的一個屬性或者功能。
過去人類認為心是思維器官,後來又認為腦是思維器官,還研究出來腦的各個部分什麼功能。但是讓人類造一個思維機器出來人類做不到,也就是說物質如何思維的原理人類沒有掌握。即便將來人工智慧完善了,電腦有沒有自主意識,就是俗稱的人格或者靈魂也還是個問題。
即使站在唯物主義的角度,剛剛我提到,思維是較複雜的物質結構的一個屬性或者功能。請注意「結構」這個詞。我們知道,一個系統要獲得功能,結構是關鍵,比如一輛汽車。而某種結構會產生這個功能的原理在這個結構出現以前就已經存在了。我們只是去發現這個原理罷了。比如讓物質思維的原理在人工智慧出現以前就存在了,在人類出現以前就存在了,甚至可以說是永恆的存在著的。
那麼一個問題就出現了,這些永恆的原理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在馬哲里把這些永恆的原理稱之為規律,賦予一種客觀性。但我覺得,這些原理就是柏拉圖理念世界的另一種詮釋,在牛頓和愛因斯坦眼裡,那就是上帝的旨意。
最起碼規律不是物質本身吧,在物質之外還有某種永遠絕對的存在控制著這個世界的運行吧?亞里士多德就很明確的提出材料和形式這對範疇,我覺得這就是心物二元論的源流。
在這裡就要提到康德的認識論了。康德提出了物自體的概念,並且完成了認識論的轉向。什麼是物自體哪?就是把一切意識加諸於物體的屬性剝離掉後的結果。假設是一朵花,香味去掉(因為香味是一種感覺,是主觀的東西,以為氣味是客觀的那哲學就沒入門),顏色去掉,柔軟的質感去掉……反正把所有感覺材料都去掉之後,剩下的看不見摸不著得玩意兒就叫這朵花的「物自體」。我們東方哲學語境里有個概念特別能和物自體概念呼應,叫做「氣」。
所以康德說,人類不要想去研究物自體,那是超驗的(超出經驗,超出感覺)。自然科學就研究經驗中被意識加工過的物體就好,哲學就研究意識究竟做了些什麼加工就好。就因為康德說物自體認識不了,所以他被馬哲的學者歸入了不可知論者。
我對康德是很贊同的,康德說物自體不代表他就是唯物主義者,物自體可能是上帝,也可能是虛無,還可能是裝缸中之腦的缸子。不管是啥,反正不可認識。我有個比方,天生聾人能認識音樂嗎?認識超出感官的東西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所理解的中學課本上的唯物和唯心,可知與不可知,只是一些類似政治口號的東西。是自由思想的枷鎖,只是一些蒼白的權威。1.二元論某種程度上是哲學家自己挖的坑,這種坑離不開哲學家的研究方法。西方哲學自古希臘時期起,便與自然科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那時候的哲學與科學尚未完全脫離,很多哲學問題不僅是自然科學研究的範疇,而且所採用的方法也是自然科學的方法。最經典的便是將研究的事物剝離出來,研究某一塊或者某一段。為什麼這樣?這是因為人民的認識界限。人們不能從總體上把握整體,只能將對象分隔開來才能理解。就如同研究運動,我們可以通過研究不同時期的物體的位置,或者某段時間的速度變化,可我們很難在頭腦中構造出整個運動這個概念。古希臘有著名的芝諾悖論:飛矢不動,阿基里斯追不上龜,遊行隊伍。這三個悖論產生的一個原因,在於我們將運動碎片化,割裂為一個個片段,所以產生了與事實相悖的情況。那麼當哲學家們用這種方法,把研究對象轉移到人的身上的時候呢?便產生了身心二元論。
2.從古代哲學開始一直到德國古典哲學,二元論一直是一個很難迴避的問題。正如我上面所說的,人們的研究方法具有一種碎片化、片段化的傾向,而對於人這種比較有意思的生物,我們既能發現他作為一般的存在物的特性或者是生物的特性,我們也能發現人作為人獨有的一面(能夠思考,具有獨特的靈魂等)。3.提到二元論最有名的要數笛卡爾了。笛卡爾的二元論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問題,或多或少與上面的研究方法有一定關係。笛卡爾的哲學分為自然哲學與心靈哲學兩部分,如果就這兩個部分具體來考察的話,他的學說的確非常有意思,思想深刻且豐富,體現著他那個時代的哲學水平。可是如果想要將這兩個領域聯繫起來,就成了很大的問題。笛卡爾絞盡腦汁,在他的學說中,物質與意識是兩個孑然獨立的領域(這裡暫使用物質與意識),這兩個領域具有嚴格的界限,可是在生活中,我們發現這兩個領域又是能夠統一到人的身上之中的。大致關係可以如下圖:物質與意識雖然是兩個獨立的領域,卻可以實現交叉,如果你要找原因的話,是不能從這兩者之中或者重合的之中找到答案的,因為這巳經是結果,而能夠讓這兩個圈圈交叉在一起的那個力,並不存在於這兩個圈圈中,他是誰呢?上帝。笛卡爾的學說中出現上帝,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給學說找到支撐。後來他發現光用上帝來說明問題沒什麼說服力,所以他具體深入到人體之中去尋找,找到了松果腺這麼個東西,而後世的科學家們的研究表明,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另一個二元論者是斯賓諾莎,笛卡爾的哲學對他有很大影響,他也設想出了物質與意識這兩個領域,倒是他更乾脆,他的學說認為神即是實體,即是自然、是宇宙,物質與意識(這兩個詞在這裡使用非常不嚴謹,為了幫助題主理解,只好使用下)是神的兩種屬性,神或者說自然、宇宙有無數的屬性,能夠被我們理解的就只有這兩個屬性,那麼他兩個為什麼能夠統一?因為它們都是神的屬性,都在神之中。斯賓諾莎有個觀點很好的說明了這點:觀念中的次序與實際中的次序總是相對應的(說法還是不嚴謹,大致是這個意思)。4.所以上面說了一大堆,我們發現對於二元論的考察,不能簡單地以錯誤或者正確來考察,因為這樣做就忽視了整個學說的構架,對於我們理解這些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是有一定負面作用的。5.從哲學史的角度來看,可知論占的比重還是很大的,而且這個可知論與它是唯物還是唯心並沒有很大關係。我個人傾向於」有限的可知論「,完全認識的情況是個美好的幻想罷了。至於現代認識論發展到什麼地步,我沒有怎麼接觸過,所以也沒法說現代哲學是怎麼看待能夠實現」完全認識「的。 每一種認識分析這個世界的方法,在帶來簡便的同時,也帶來一種片面和武斷。
唯物唯心只是概念,在這種概念框架下談論很難得出自己的結論。
為什麼一定要考量世界的本質呢?一定要承認世界的本質是唯一的呢?
二元論自有其正確性。對於談及意識的本質,唯物或者唯心總是試圖將自己認為的本源確立為另一方的本質,於是得出世界的本質便是唯物或者唯心。但是再問及物質或者意識的本質便只能啞口無言。強行回答便能推出物質與意識等同的謬論,這反而相當於證明了二元論。或者推及到科學或者神秘上去,逃離哲學的本身的概念範疇,這顯然是沒有意義的爭論。 此外,二元論主張的物質與意識並行。有一定的可取性,雖然這不完全正確。
高中教材關於「可知」的定義有點怪怪的,我們說不可知或者可知涉及到關於知識的定義和意識的問題。
知識論有長篇大論討論什麼是知識,justified true belief分析到後來就會提問「你怎麼知道我知道」,也就是「你是覺得我知道」,心靈哲學會探討各種心物關係,我們的唯物主義毋寧說是物理主義,它最大的問題就是大腦,大腦不可知,醫學再發達也無法模擬大腦,物理事件在到心裡之後是無法百分百預測的。
高中政治滿紙荒唐,考完就忘了吧。
有個很棒的思想實驗叫「缸中之腦」就像源代碼一樣我們只有腦子,我們以為我們知道一切,其實不過是計算機控制下的意識活動,你舉起你的手,說它存在,但這只是一個腦子的想像,不存在但是可知,「知」的又似乎不是「知」。
你看這棵不結果的樹多美。
方法談不上對錯,只談適用不適用。哲學講二元論,在西方和東方是不同的概念。
東歐和東方人的二元,是正和負,但有時候正和負又摻雜在一起,所以在中國形成了太極圖形,在德國形成了矛盾論和辯證法啥的。英美、義大利和荷蘭這些商業起家的文化,則以正交的方式思考兩個分量,就是像二維象限那樣。
二元論其實是一種很古老的認識論。
我的認識:世界的兩元在於客觀的與主觀的兩元。宇宙之中的物質及其運行規律是一元,人或者其他未知生物的自由意志是一元。要說這觀點是唯心的還是唯物的,我只能說後一元源自於於前一元,作用在前一元的體系內,是人性光輝顯現的核心。尤其想說明的是,就像寫小說一樣,優秀的小說的價值往往超越作者先前的寫作時的預設。自由意志的指向與深度已超過這個宇宙,即便還有無數的物質和規律沒有發現,然自由意志可以利用規律去過所要去可去的地方。 目前看世界,可分這兩元。形式上相互獨立,關係上後一元基於前一元而發展,層次上,於人類後者更高。很可能是對的。
「黑格爾的邏輯二元論…」
二元論對不對我不確定,但是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的是:高中書本上的東西很片面,束縛人的思想從語言邏輯角度看,「元」本身就是唯一、本源,比如元神、元(原)配、元旦 、元首 、 公元、元年、元勛、元帥、狀元,二元從語義上就是已經違反邏輯原則了,元只能是唯一,不存在二元的說法
推薦閱讀:
※誰有自己整理過的文綜的背誦的口訣?
※數學提不起來分?
※如何評價衡水十三中女生在帝吧發帖一事?
※別人偷偷複印了我的筆記本,心塞怎麼辦?
※如何看待江蘇省雙A+412分考生對東南大學綜合評價招生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