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紅樓夢中的薛寶釵?


請忘記厚黑學視野下那個「明裡一盆火,暗裡一把刀」的薛寶釵,你們認識的薛寶釵不是薛寶釵,是王熙鳳。作者在女主角里塑造兩個雷同的形象多沒意思啊。他對寶釵的定位是「山中高士」。她聰慧冷靜,寬厚仁愛,誠如劉再復所說是儒家文化能夠塑造的最美人格。

薛寶釵的童年是林黛玉。寶釵溫柔和平,舉止大方人多謂黛玉所不及。恰看之下,寶釵和黛玉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但是書里又不止一次說到她們倆的類似。比如寶釵出場時就說過她自幼聰慧喜讀書,這點很像後來黛玉的形象。寶釵勸黛玉時也說過自己過去很淘氣叛逆,不愛正經書就愛看些講男女之情的元雜南戲。由此可見寶釵在年幼之時是與黛玉相似的靈氣才女,後來家境每況愈下她才漸漸成熟懂事。(請看我在這個問題下對釵黛合一的解讀如果你的身邊有林黛玉和薛寶釵,那麼你更喜歡誰? - 知乎用戶的回答)

薛寶釵的冷靜、客觀。薛寶釵的「冷」讓很多人曲解為冷酷無情。但我以為薛寶釵的「冷」是冷靜客觀的「冷」。她是那個紛繁複雜的大家族裡少有的明白人,許多明白話都是從她嘴巴里說出來的(另外的我認為有秦可卿,尤三姐)。首先是讀書這個問題上,寶釵和寶玉有分歧。賈寶玉小孩心性,一味偷懶便把讀書,做官,甚至於做正經事都一棍子打死。寶釵卻客觀多了。她說啊,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便好了。只是如今並不聽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到更壞了。這是書誤了他,可惜他也把書糟蹋了…(第四十二回)寶釵一分為二的看問題,讀書當了貪官惡官,並不全怪聖賢書,也有讀書人本身之故。然後在人情事理上寶釵也是通透人,她對金玔,柳湘蓮,探春管家這些事情的評價基本上都一針見血,雖說是少了幾分惺惺作態的所謂人情味道,卻也理性得叫人敬服。

君子之交淡如水。寶釵的「冷」還體現在她對旁人的態度上。寶釵並不是趨炎附勢的人,相反的,她對大部分人都一視同仁。連對趙姨娘、賈環這些人都好。你看她勸賈環的話多有道理,多為他著想。湘雲深慕寶釵,曾剃頭刀子一頭熱的想跟她成閨蜜,最終卻未成,這並不是寶釵虛偽,恰是她周而不比,群而不黨。寶釵對林黛玉的感情要特殊一些,因為她們有一些共通之處,所以成了更高層次的朋友。

薛寶釵愛管閑事。寶釵的愛管閑事和鳳姐的愛管閑事是兩個概念。為此王熙鳳還對薛寶釵頗有微詞。鳳姐愛管閑事是權力慾望比較強烈,好大喜功,要揚威顯擺。寶釵愛管閑事多出於她的儒者氣質,達則兼濟天下,也就是所謂的「停機德」。她管閑事一方面是出於「仁」,比如對邢岫煙,香菱這些人的同情和對湘雲,襲人這些的友善;一方面又出於「禮」,她特別維護這個傳統,也希望身邊的人能夠遵守,她勸林黛玉不要多讀邪書,叫香菱不要學什麼作詩,勸寶玉要讀書上進,都是從這個「禮」出發的。這就讓很多人詬病她是與那些混賬人同流合污的假道學,偽君子。其實你們都錯怪寶釵,也錯怪紅樓了。紅樓夢裡的亂象皆是賈赦、賈珍、賈雨村這些人不守「禮」造成的,不是禮誤了他們,是他們糟蹋了禮。

薛寶釵的後腳跟。完美的寶釵當然也有軟肋。她的心病就是她的哥哥薛蟠。在對薛蟠的態度上寶釵越俎代庖,根本不像他的妹妹,更像是替薛姨媽行使了管教之權。完美主義的人對自己親近的人要求極高。寶釵一母同胞的哥哥,在外頭代表薛家形象的薛蟠卻是一個不學無術,一事無成,拈花惹草,橫行霸道的蠢貨。寶釵對這一點十分敏感,外人但凡有一言兩語評價薛蟠,她就很緊張。從寶玉被打那次她的言行心理就可以看出來。還有把她比楊貴妃那一次,我想寶玉他們是無心要諷刺薛蟠的,寶釵立馬就由楊貴妃想到了楊國忠,可見她有多麼的在意啊。

以上兩點,在襲人身上也有體現。所以我們說襲乃釵副。所以寶釵眼裡的襲人是個有識見的丫頭。(請看我對襲人的評價如何評價《紅樓夢》中襲人這個角色?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寶釵是否喜歡寶玉?因為高鶚續書里黛死釵嫁的描寫,讓很多人不由的把林黛玉和薛寶釵對立了起來,因而推出寶釵早就喜歡寶玉並且暗中鑽營拉攏。但是如果僅從前八十回來看,我真的看不出太多端倪。寶釵既然是個守禮的人,那麼她也應該知道婚姻大事得聽從父母之命,不該多想。


寶釵是驕傲的. 穩重和平, 雍容渾厚, 只是她的外殼. 外殼的裡面, 是一個有尊嚴, 有驕傲, 內心強硬的女子.

她的驕傲就在於她嚴格地遵循當時的主流文化禮教.

每一個時代, 都會有對應的主流文化. 嚴格遵守大眾都認可的主流文化並沒有錯. 即使在今天依然如此("非主流"甚至會受到很多攻詰).

同樣嚴格遵循主流文化禮教的, 還有一個人: 孔子.

因為驕傲, 她不屑於連黛玉都想大展身手的應制詩.

因為驕傲, 她蔑視黛玉跟寶玉之間那些爭風吃醋的小九九.

因為驕傲, 她因寶玉的無禮唐突(將她比作楊妃)而大怒.

因為驕傲, 她雖才華橫溢, 然而寫詩卻"全是自寫身份,諷刺時事。只以品行為先,才技為末。", "清潔自厲, 終不肯作一輕浮語."

她的驕傲與胸襟, 最後也羸得了黛玉的尊重. 使二人的關係從初時的對立變為惺惺相惜.

嚴格遵循主流文化禮教, 並不會使人失去本性. 她穩重端莊, 思慮周全, 不論是父母雙亡的湘雲, 寄人籬下的黛玉, 家境貧寒的岫煙, 都一視同仁, 儘力幫助. 她的體貼與度量, 也贏得了賈府上下幾乎所有人的認可與尊敬.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蜂團蝶陣亂紛紛。 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這首詠絮詞, 既有對自己命運的無耐, 又寫出了她看透一切的豁達與洒脫.

寶釵, 是一個令人敬重的女子.


個人看法,我覺得寶釵是很可悲的一個角色。

不喜歡寶釵的人對她的詬病在於過分世故城府,無情;面對金釧兒尤三姐的死生悲離之事絲毫不動容,即使在互剖金蘭語時對黛玉也不過是「只愁人人跟前失於應候罷了」。

但是寶釵的城府不如王熙鳳心裡的那把刀那麼鋒利,她的心機多出於自保。事事合適,從而隱隱於眾人,自然是最安全的。撲蝶事件,嫁禍黛玉也是為求自保。(至於為什麼嫁禍黛玉,我覺得是種下意識的潛意識行為。絕不是設計好的嫁禍,但也不是完全沒有緣由的。個中心思,恐怕寶釵自己對自己也是諱莫如深,參不透。)

顧城說薛寶釵空性,一些愛寶釵的人說她佛性。寶釵確是有空性佛性的一面,但是她畢竟還未逃脫出三毒七苦的靡靡人世。她依然在苦苦煎熬,用淡然、恰如其分的表面維繫著與外界的堅固壁壘。

她的確能品味寄生草中的雅意,對世故人情有一種看透之後的澄澈。

但是,寶釵無法成佛,她不害人,但也不至於到「無我」,她無法逃離塵世間身份的桎梏,更無法逃避自己心中的恐懼。

她的無情,她的不真,她的「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末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全是用來掩蓋害怕流露出半點自己真性情的恐懼。

也許我這樣說是不對的,寶釵不一定有恐懼。許是她習慣了壓抑自己的性情來順從世事人情,漸漸漸漸的,也就沒有什麼所謂的真性情了。

但她自己不會因為這種無色無味的生活方式感到恐懼嗎?因為一個偶然的契機,薛寶釵選擇了以這樣的方式隱藏自己,化衝力於無形。從此這種處世哲學成為了她最熟悉最安穩的生存方式。縱然她想得一真心知己,可是已經來不及卸下心中防備,她習慣了;縱然她渴望在某些熱愛上傾注熱情,可是已經無法使出十分力氣,只是憑藉較高的資質勉強游刃於其間,她習慣了。就算是自己有時感覺到一絲窒息,也已經抽身無力。

任是無情也動人。周遭人只解寶釵冷情冷艷,殊不知其青春艷麗外表下的一顆逐漸枯萎失力的靈魂。因為表面的恰如其分,無人會為她一哭,寶釵自己也不會做出這「不合時宜」的舉動。

紅樓夢千萬解法,每個人只能解其一味。


寶釵是女神。

釵黛合一,其實就是一個人,分兩個角色,來表達作者的哲學觀.可以說,作者是一個雙重人格的人,也是中國士子們內心針扎典型矛盾人格,一方面獨善其身,一方面兼濟天下.有抱負的理想,卻少有發揮的現實土壤.倘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紅樓夢,就非常清楚了.中國人的讀書人,從來都是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不像現在的人,讀了兩本書,上了什麼大學,留了個洋,就到處裝逼賣弄,努力拉開和人民群眾的距離,拉不開也要拉開,紅樓夢的作者是個讀書的人,這書,反應的是中國的哲學.出世和入世的哲學。

寶釵的冷,是因為這種與生俱來熱,根本存在不下去,稱之為熱毒之證,道家無為,出世為冷,淡泊名利,貴己,養生,寡慾,節制,執後,守愚,順其自然。道家的死生觀,也是死生同樂,莊子妻死,鼓盆而歌,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謙,大勇不忮,寶釵冷靜,客觀,素凈,克己,藏愚守拙。道家的智慧還講究水利萬物而不爭,遇方則方,遇圓則圓順其道守其戶,所以寶釵罕言寡語,安分隨時。現代人不知道中國哲學,自然也就不知道為什麼寶釵這麼做,作者這麼寫寶釵了,說她山中高士雪,千里一片白。中國古代的讀書人都有一顆隱士的心,莊周夢蝶,淡泊名利的瀟洒。

寶釵的對立面,也就是黛玉。就是中國士子們的對立面,情之所至,不能自已,不吝嗇才情,很熱心的幫助別人,卻尖酸伶俐,敏感孤傲,心確實很好的,這樣的人無論在哪裡都是得不到大家的喜歡的,所以賈府上下都不喜歡黛玉,也就是那種不善於人際關係的人,到死了也是孤零零的,但是卻最沒有所謂心機的,隨性而至,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喜歡就是喜歡,吃醋就吃醋,也不隱瞞,心眼是小了點,但並不記仇。這樣的一面,稜角分明,不是所有人能忍受的,黛玉所受到的現實阻力最大,她無時不在抗爭,又抗爭不過,除了哭,還有啥?懷才不遇的多了去了,註定香消玉殞,也不怨不悔。

家族間的繁華沒落,表達了作者禍福相依的思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少許不滿。

黛玉和寶釵兩個面,其實是個共同體。入世和出世的關係,是理智和情感的關係。

選擇冷眼旁觀是最好的,卻又放不下天下蒼生為念的情懷。

可以肯定,作者是肯定了寶釵的出世哲學。

也是一種無奈。


還是那句,一千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書中關於寶釵的詩句選了印象最深的幾句

罕見寡慾,人謂藏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

憑風好借力,送我上青雲

第三十七回《紅樓夢》詠白海棠 :淡極始知花更艷。

1性格

寶釵矜持淡雅高雅,沉默寡言、穩重自持。衣服永遠得體淡雅無華,沒有多餘修飾。比如勸說邢岫煙除去衣物多餘飾物,室內的陳設也是簡單質樸,連薛姨媽也說:寶丫頭從不愛那些花兒粉兒。

2為人處事

處事隨和,恪守大家族閨秀的風範。為人低調穩重,很得人心。比如幫湘雲辦宴席,處處為他人留意著想,連賈母也對她讚賞不已。

3 志向,自我實現層面

心智聰敏,才華橫溢,志向高遠。寶釵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比如對畫具的熟悉,打瓔珞多色彩搭配的理解,詩詞才華等等從第二句詩也看得出,還有曹公的那句:山中高士晶瑩薛。寶釵的志向絕不是簡簡單單的當個寶二奶奶。還有在書中寶釵所作詩詞每次穩重大氣,不拘泥小女兒之態,與黛玉的敏感細膩,傷春悲秋形成鮮明的對比,可見寶釵的心胸絕不亞於鬚眉男子。試想寶釵若是男兒,必能成就一番事業,而不用受限於封建教條禮儀婚姻的而束縛閨閣之中。

4 PS:小女兒之態

比如寶釵撲蝶,見寶玉的肚兜可愛仍不住去刺繡等等生活小事,可見平時穩重大方的寶姑娘也是一枚能可愛能賣萌的好姑娘。

5 再PS:關於寶釵的心機、威脅二玉愛情論

最能讓大家黑的就是第二十七回寶釵金蟬脫殼,嫁禍黛玉的事情,小說甄嬛傳裡面也有類似情節,但是甄嬛傳里的浣碧是主動行為,而寶釵是被動的潛意識行為,因為之前就是再找黛玉吧,情急之下,就脫口而出」顰兒「還有就是金玉論了,見有的讀者說寶釵是故意在寶玉面前宣傳金玉論,與薛姨媽,鶯兒互唱互和宣傳金玉之說,我認為這是曹公的障眼法,寶釵許多處的表現又與金玉之說相違背,比如前三十回常常見二玉一起,主動避開(而林妹妹見寶釵在一起就不免吃醋,每每借言語之鋒奚落寶釵)看得我有些矛盾,如果是曹公如」雙麒麟「的設置一樣,為二玉的愛情在讀者面前設置的迷障那就解釋得通了。再者說,金玉之說,真是薛家所人為宣傳,我想也是薛姨媽是」主犯「寶釵最多迫於母命而為之,但又不和自己本意,所以每每表現出矛盾處,還有就是紅樓夢增刪十餘載(據說其中又有《風月寶鑒》等曹公之前書籍的故事加入其中),加之各個版本流傳,難免出現細微矛盾之處。所我認為寶釵主觀上是無意於寶玉的。

總結

我覺得曹公塑造寶釵、黛玉、寶玉、鳳姐等眾多色彩鮮明血肉豐滿的角色,這些角色是平行並立的,就像我們的生活之中,每個人都在自己所在的環境內充當著自己的角色,沒有誰是誰的中心。曹公通過這些林林總總的角色,是想系統化多角度的抒發自己起伏的人生而產生的人生觀也好,鞭笞封建社會的吃人本性也罷,都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而紅樓裡面的每個角色都是這個大工程中零部件,各自由不同的性格、背景、修養完成著自己的命運之途從而構建了紅樓這部大廈。所以從全書觀點出發,寶釵雖是閨英闈秀,也免不了身受社會時代所限,落得個悲涼結局。符合全書的宗旨。

以上愚見,望眾紅迷指正。嘿嘿,吃飯去了。


資深(偽)紅迷來試著回答一下吧。

知乎對於薛寶釵的評價分歧很大,特別是和林黛玉放在一起,基本上各種牛蛇鬼怪都出來了。當然這種分歧可以理解,因為在哪裡都沒有定論,即使魯迅胡適周汝昌張愛玲王崑崙俞平伯在一起也會吵的,更別提還有個劉心武了。

但是還有一種風氣是在某些問題下面,一邊倒地擁黛貶釵,甚至「我沒看過《紅樓夢》,但是我覺得林黛玉是好姑娘薛寶釵頗有心計」等言論甚囂塵上,這就不能忍了。

在評價「怎麼樣」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薛寶釵「是什麼」吧。

紅學研究的各個時期中薛寶釵都是重中之重。單就其名字「薛寶釵」三字有何寓意,各大學派各個學者之間就存在眾多觀點:

  • 張新之——「薛」「金」取義
  • 洪秋番——「薛」,雪也
  • 劉鑠——「薛」,血液
  • 宋淇——雪的深意
  • 薛海燕——薛姓寓意
  • 俞曉紅——「冷」、「潔」之象徵
  • 洪秋番——「寶釵」,「寶差也」

  • 張新之——「釵」,「喻如許義」
  • 吳世昌——「釵」有生離死別之兆
  • 吳世昌——「寶釵」象徵離異
  • 化石主人——「薛寶釵」讀「拆寶開」
  • 薛勝建——「薛寶釵」「仙草」
  • 徐景洲——寶釵與二玉命名之關係
  • 吳競存——寶釵與二玉名字上的聯繫
  • 陳詔——寶釵與三玉名字之暗示

(資料來源《薛寶釵》周遠斌著)

以上觀點並不是窮盡,可見只要腦洞深,鐵杵磨成針啊。

而對薛寶釵的評價,有如下具有代表性的說法:

  • 「有取寶釵之穩重者」(二知道人)
  • 「把寶釵等「壓下去」(夢夢先生)
  • 「先奸後娶之譏」(犀脊山樵)
  • 不死不快人心(犀脊山樵)
  • 寶釵乃淑女(沈謙)
  • 「此種端推第一花」(羅鳳藻)
  • 「對寶釵又喜又怒」(哈斯寶)
  • 三樁罪,三樁筆伐(哈斯寶)
  • 寶釵無恥(哈斯寶)
  • 《復夢》極譽釵、襲(平步青)
  • 寶釵無罪(海鳴)
  • 「不敢與此種人為友」(張笑俠)
  • 可恨而又可佩的一個人(U B )
  • 「逃不了歷史的責備」(蛟兄)
  • 鞭答其靈魂(鄧拓)
  • 人情之美所剩無幾(吳穎)
  • 「一個犧牲於殘酷欺騙下的可憐蟲」(夏志清)
  • 在小說中的重要性(聶紛弩)
  • 艷而不俗(李景光)
  • 「晶瑩」「高士」(曾祥麟)
  • 不是「俗物」(曾祥麟)
  • 「金玉」「敗絮」(顧玉階)
  • 不是撥亂其間的小丑(秦金虎)
  • 不能否定寶釵的道德〔趙國棟)
  • 有淑女之莊重與聰慧(王海洋)
  • 寧可多幾個薛寶釵(藍田玉)
  • 是是非非話寶釵(周思源)
  • 不符合常情的評價(彭洋)
  • 一個出色的人物(姜戈)
  • 完美是寶釵的唯一不足(鬍子)
  • 同情寶釵(張海英)
  • 被寫成「一個庸劣的舊式婦人」(俞平伯)
  • 不被看好之因(聶紛弩)
  • 成了寶玉的「知心人」(胡文彬、周雷)
  • 後四十回沒有寫好寶釵(吳穎)
  • 寶釵的奸險、陰狠是高鶴續書造成的(李景光)
  • 後四十回對寶釵的誤讀(趙國棟)

......

至於近幾年,因為一位大家在百家講壇說紅樓的火熱,襲人告密說、寶釵心機說等深入人心。所有讀過紅樓的沒讀過的都可以故作高深地說上幾句:哎,我跟你講,黛玉的死都怪襲人,襲人是王夫人派在寶玉身邊的間諜。

間諜你妹啊。

寶釵心機深,林妹妹和寶玉玩不過她,她就是靠手段得到了賈府的寵愛和寶玉。

手段你妹啊。

(請別扣我友善度...我還是挺善良的小姑娘╭(╯^╰)╮)

《紅樓夢》蔚為顯學,研究者眾多,各方觀點層出不窮。單說版本有作家程乙本、人文程乙本、人文紅研本、北師程甲本、人文俞校本、上古匯評本、八家評本、脂匯本、程甲本、程乙本、翻刻本、庚辰本、甲辰本、鄭藏本、楊藏本、俄藏本、卞藏本、甲戌本、戚本王、府本舒序本等。

當然我都沒看過,只看過嶽麓書社版。

有名的紅學研究者有#¥%……*()

當然極少數名家的著作我都看過,極少數也已經暈了。

所以說,怎麼評價薛寶釵,在觀點紛繁蕪雜之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好的辦法就是買一本人社版嶽麓書社版或者是古籍版的,反正是最大眾最暢銷版的紅樓夢,好好去自己讀讀,好好嗅嗅書香,其他的都散了吧。看看曹公筆下的薛寶釵到底是怎樣,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顰一笑是如何。

這才是真正的你所認識的薛寶釵。


寶釵是紅樓里最具佛性之人。

她一直是在用一種悲憫的眼光看待眾生。既然說到"悲憫",那麼她的自身其實是抽離的,我認為這是她「冷」「無情」的根源----萬物於我何加焉!

所以,黛玉眼中「漂泊亦如人命薄」的柳絮,在她眼中不過就是「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很遺憾,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我認為這兩句才是寶釵這一人物世界觀和哲學思想的體現。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種釋家思想的影響下,寶釵似乎早早地看空看透,對塵世間的種種物相失去了興趣,所以,有了不喜富麗閑裝的半新不舊的衣裳和雪洞一般的屋子,這些別的姑娘眼中裝點生活的玩意兒,對她,不過是身外的負擔罷了。

而她的隨分從時,也並非要刻意討好誰:這些對於我都沒什麼意義和差別,那能讓你們歡喜也是好的----照顧和遷就別人,不過是她的一種習慣罷了,她所做的,都是「應該去做的」。所以她會在生日時點老太太喜歡的戲和食物,在送禮時也不會虧了萬人嫌的趙姨娘母子,也會儘力周全湘雲和岫煙。如果真是有心逢迎,以寶釵的聰慧,怎會看不出老太太喜愛風流活潑伶牙俐齒的女子,喜愛富麗風雅情趣盎然的居室。元妃省親的詩詞,她也是草草敷衍了事(一字師的那個,和幫岫煙贖衣服是一個性質),要知道,就連黛玉這樣的世外仙姝,也會有些大展奇才壓倒眾人的小女兒心思,在「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這樣的天然佳句後,也不免有「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這樣的誦聖之句。而寶釵不會,因為已經超過了她「應該」做的範圍,也不為她所關心。

同樣,勸寶玉的仕途經濟,也不過是她認為那是寶玉該做的罷了----既然身在世間樊籠,無法真正自在解脫,那不如順了眾人的意,博得個功名前程,至少讓家族滿意,人生也可不那麼辛苦。秦鍾臨死才悟出的道理,寶釵一早就明白了,而寶玉,只怕要等食盡鳥投林時才會理解。

勘透世情,所以不會輕易被感動,能幫助別人時,她不吝惜一己之力,在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她也不會同情心輕易泛濫,在她眼中,活人的感受重要過死人,解決問題更是遠比無謂慨嘆重要的多。所以,她對金釧和尤柳二人並未表現出如何嘆惋,卻願意拿自己的新衣給金釧裝裹。(不要指望寶釵為了金釧之死指責自己的親姨母冷酷無情,那不是寶釵,甚至晴雯都做不到,那樣的情景只會發生在瓊瑤女主角身上)。寶玉會在晴雯死後長詞作祭,金釧死後特意拜祭,卻在事情發生時選擇了逃避,無能為力,寶釵不會熱心地教香菱學詩(寶釵是不希望女子太過靈慧的,覺醒程度愈高,感受到的無力與痛苦愈強),但會在香菱又一次面臨被賣的處境時毫不猶豫施以援手,使其免於更悲慘的命運。

滴翠亭事件是寶釵最為人詬病的一個黑點,在我看來,這遠算不上陷害,不過就是避免麻煩而已,提黛玉不過是順嘴一說(當時寶釵本來就是去找黛玉的,說別人反而有違常理),小紅無論如何都對黛玉構不成威脅,如若真有心,黛玉和寶玉拌嘴哭鬧看西廂,多少小辮子不夠抓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那麼多人覺得寶釵偽善呢?我認為很簡單,超然虛空的人生觀,與寶釵妙齡少女的身份是矛盾的,不符合人們對其身份的期許,人們無法相信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會有這般空無的內心,即使她因為家道中落,過早地體會了世情艱辛眾生皆苦。

大眾所欣賞的妙齡少女之美,應該是詩情畫意婉轉風流宜喜宜嗔的,身上體現的應該是生動鮮活的人性而非空明澄澈的佛性,沒錯,我說的這一意象就是黛玉,這一人物的身份與性情是統一的,是集中體現了大眾審美情趣的。而寶釵身上體現的錯位的矛盾性,使之難以得到普遍的理解和認同。

尋常人贊寶釵,不過是覺得她符合社會規範罷了,並非為其澄凈性情,寶玉性出天然,認識上是高過眾人的,尚且只認識到功名富貴如枷鎖,認為寶釵所勸是混賬話,只有黛玉,才能在本身不喜俗物的情況下明白寶釵所勸實在是真正的好話,在這個層面上,她才是寶釵唯一的知音,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寶釵待黛玉較之旁人不同,釵黛合一,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指人生境界----這兩個女子,是人間至美至慧的兩面。要理解寶釵,也要有黛玉那樣玲瓏慧黠的心腸才可以,讀者開了上帝視角,尚且不是都能理解,何況書中人。

與之相似的還有妙玉,這個最應該平和安詳的出家人反而孤高冷僻到了極處,這種身份與性情的錯位使之歷來飽受爭議,連作者也借李紈之口寫明了大眾對其的態度。

跑個題,我認為紅樓女兒中,黛玉是典型的道家思想,因而最能理解寶玉「飽食而遨遊」的人生態度,探春則有著儒家兼濟天下捨我其誰的使命感,奈何無力扶大廈之將傾,具佛性的當屬寶釵,惜春是有佛心而欠佛性,妙玉則是本非檻外人,強壓心性而已。


任是無情也動人


寶釵是乖女兒

寶釵出身皇商,早年在家中,寶釵其實沒受多少約束,可以和姊妹兄弟們一起讀書識字,學琴棋書畫,偷祖父的閑散書籍看。可見寶釵從小不是作為一個要求非常嚴格的淑女來要求的。因為寶釵的身份問題已經決定她嫁給書香門第的機會不大。薛家一開始絕對沒有想過要讓寶釵去選秀的。我們知道,在清朝,選秀是有很多的條件限制,出身不高的秀女一般很難進宮。選不上之後就可以自由嫁娶了。

早年薛家沒有敗落的時候,絕對是給寶釵一個足夠的寬鬆環境去發展,使她能盡量擁有一個天真可愛的童年,長大之後挑一個對寶釵好的女婿,而且寶釵喜歡,薛家說大了多陪點嫁妝,撐足了面子,寶釵很容易獲得一段相對來說比較幸福的婚姻。薛姨媽那麼溺愛薛蟠,喜歡寶玉,心疼黛玉,必定對自己女兒也是愛到極致,這麼愛女兒的媽媽若不是迫不得已又怎會忍受女兒嫁入皇家不得相見呢?

只是後來,薛家敗落,寶釵不得不提早成熟。幼年喪父,而哥哥又到處惹事,懂事的寶釵自己要承擔起體恤親娘的責任,收起自己的脾氣,變得溫婉賢淑,力圖對每一個人好,處處周全,希望自己不讓父母為難,不讓別人為難。她聰明,她知道怎麼做才是對的,對自己有利對家庭有利的。

但是她並不喜歡。

寶釵一開始是進京選秀,後來宮裡賜了十二支宮花,寶釵一隻沒要,全送了人。雖說寶姐姐平時就不愛戴花,且拿著宮花做人情又是獨到的好處,可這到底是宮裡的東西,能說一隻都不想要,全送人,薛姨娘往好聽了里說是寶釵性格古怪,不好聽的,不就是那寶釵根本不喜歡宮裡的富貴榮華么?

且這樣一個寶姐姐,由始至終是否符合過宮裡的審美呢?連賈母都說太過素了,姑娘家不能這樣。有人說寶釵故意這樣扮賢惠。搞錯了吧?寶釵知道賈母喜歡吃軟爛的食物,能不知道老人家喜歡喜慶熱鬧的顏色?宮裡花團錦簇,偏寶釵喜歡如雪洞一般。

寶釵沒有選上秀女,一來是因為她的皇商身份,二來寶姐姐興許真的不喜歡。不然以寶姐姐的能力,縱使身份差異,以其才華姿色選個秀女又有何難?

所有的人都在說寶姐姐喜歡寶玉,是雙玉之間的那個絆腳石,卻沒有想過,寶姐姐到底願意不願意當那個絆腳石。

寶姐姐一進賈府身份就非常尷尬,鶯兒嘴不牢靠,一開始就在府里說,自家小姐有個金鎖,要找一個有玉的配。於是見面寶玉就要問寶釵看鎖,給他看又被黛玉看見,莫名其妙被黛玉吃了很多飛醋。

寶釵一開始對寶玉的態度,就只是單純的對兄弟的態度,從來沒有想過一進賈府就要嫁給寶玉什麼的,後期也沒有。寶玉在黛玉眼裡是個寶,在寶釵眼裡也許只是個對姐妹比較體貼,但是不怎麼上進的富二代。可是黛玉最在乎的就是寶玉,黛玉每天聽那些流言蜚語,自己又不能直接問寶玉,跟寶玉使各種小性子,總是喜歡拿話嗆寶釵。寶釵心裡不定怎麼鬱悶呢。

寶釵是很喜歡黛玉的,因為她看見了自己的兒時,那個無憂無慮,可以盡情地嘗試興趣愛好、在祖父房裡偷書看的自己。所以她聽見黛玉念西廂記里的詞,她會偷偷地把黛玉帶到房間里,先是逗黛玉,後面是勸她。其間多少唏噓,多少往事回憶浮上心頭。這哪是那個不幹己事不張口的寶姐姐呢。她未嘗不曾羨慕過黛玉,至少黛玉能夠自由自在的喜歡自己喜歡的人,做自己喜歡的事。

寶釵撲蝶這個黑點一向被人詬病,但是那會,寶釵她是怎麼叫黛玉的呢?

「顰兒,我看你往哪裡藏。」

沒錯,是顰兒。

看看紅樓夢全書我們可以發現,顰兒這個字是寶玉取的,但是卻是寶姐姐叫起來最多,其他人要麼叫林姑娘,要麼叫瀟湘妃子,只有寶釵姐姐從頭到尾都是叫黛玉顰兒。

這麼明顯的愛意你們都看不出來么?(捂臉,我站這一對)

她喜歡黛玉,一直在呵護黛玉,在自己力所可及的方面照顧黛玉,像呵護那個像極了自己的妹妹。又怎會真心去做一件於她而言並沒有什麼切實的好處的事情呢?往深了想,就是希望壞一壞黛玉的名聲?至於么?

總的說來,寶釵是個擁有幸福童年但後來不得不早點成熟的乖乖女,懂事,體貼,周到,她遵循一切規則,但那些規則她未必就喜歡。她的天真、樂趣都被自己小心收藏起來,只有在大觀園裡跟一堆女孩在一起才能感受到一絲絲青春的味道。她勸寶玉讀書,因為世道如此,她知道寶玉沒辦法逃脫這個桎梏;她不教香菱學詩,因為她知道學了也無用。她渾身都透著一股悲觀的味道。明眼看著,她世故老道,對各路人應對自如。而她內心卻早已歸入深山,不對家族有什麼希望。

而黛玉,縱使一身的病,也有個寶玉肯來焐熱她的心,他們那麼明媚燦爛,篤信著只要兩情相悅,便無所懼怕。

我們不能說誰是錯的誰是對的,只是寶玉黛玉的反叛和掙扎獲得了大家的掌聲,我們在這麼多年後的今天來討論他們,我們歌頌寶玉和黛玉的偉大,他們愛情的可悲可嘆,他們勇氣可嘉,但是寶釵,我們要還她一個公道。在那樣的社會環境中,寶釵一個弱女子,她選擇了孝順父母,選擇了世故圓滑而不去反抗,這沒什麼可指摘的。她不僅做不到,她也意識到大觀園裡所有的人都做不到,這座大廈終將傾頹,大地白茫茫一片,明媚燦爛的玉石不屬於她,她是這繽紛的雪花里的一朵,而已。


我只說一點:寶釵是紅樓里最細心的人。

湘雲在家要自己做針線,而且是做到三更天。這件事除了拜託她做針線的襲人知道以外,只有寶釵知道了。而且寶釵和襲人談起這件事的時候特意先看看四下有沒有人,唯恐讓別人知道會閑話湘雲。

明明是自己情商低,卻指責人情練達很虛偽的行為,跟考不上大學就說讀大學無用有什麼區別?

何況寶釵不止是人情練達,她對黛玉湘雲都是真正地關心愛護。哪怕是黛玉初期一直對她有意見,她也沒真和黛玉計較過。要不也不會私下告訴黛玉不能說西廂里的話了。

蜂腰橋那裡,確是寶釵的黑點。不過寶釵又不是聖人,哪能一點錯處也沒有?咬著這事兒不放也挺沒意思的。


細思極恐的人,與黛玉展開全面的差異化競爭

冷香丸,不止可憐孩冷艷有來歷

麒麟,誰沒個護身符啊

你是青梅竹馬,我就穩重賢惠

你輕視功名,我就督促上進,

其實我倒認為黛釵是位置不同的不同選擇,換位也會選擇相應的策略,都後期也都理解了,其實不如說是一個人的兩面,寶琴是兩個人的合體嗎


我自己剛寫了一篇短評論,轉過來,讓更多人了解真正的寶釵形象。

曹雪芹一再強調寶釵是"群芳之冠",是花王牡丹,傳說武則天下令百花齊放,百花畏懼武則天權勢,一夜全開,唯有牡丹抗旨不開,被武則天下令放火燒盡,貶到山野之中,然而牡丹卻開得更加美麗。所以牡丹不是媚俗的富貴花,而是堅貞不屈的花,曹雪芹以此比喻寶釵,其人品行,不言而喻。在書里,寶釵幫助過無數人,黛玉,湘雲,邢岫煙,甚至對下人也都很照顧,可謂和光同塵,春風沐人。更可貴的是她外柔內剛,外圓內方,王夫人捨不得送人人蔘,她暗諷王夫人吝嗇小氣;一句「如今並不曾聽見有這樣的人」把天下庸碌男子全都否定;一首詠蟹把國賊祿蠹仗勢欺人的人全都踩倒;不肯迎合世俗趣味,把房間布置得如雪洞一般素凈,讓賈母在劉姥姥面前丟了臉,從此再也不讓她挨著自己坐了;說賈雨村「這個客也沒意思,這麼熱天,不在家裡涼快,還跑些什麼!」以此諷刺他的鑽營附勢;還有最厲害的是因為不滿王夫人等抄檢大觀園,斷然了搬出去,任王夫人等百般挽留也堅決不回。

除了性格溫良,品格高尚之外,寶釵還博學多才,不管詩詞,文學,哲學,還是繪畫,飲食,醫藥,服飾,女紅......無一不通,無一不曉,湘雲多次稱讚「寶姐姐知道得竟多」。

另外,要想正確理解薛寶釵這個人物,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看脂硯齋的批語。

脂硯齋是曹雪芹唯一指定代言人,是他最親密的人(多數人認為是曹雪芹妻子),紅樓夢問世時根本不叫紅樓夢,而是叫《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脂硯齋的批語是書的一部分,脂硯齋是最理解曹雪芹願意的人。脂硯齋對寶釵同樣極力推崇,認為她的品格高尚,幾乎完美無瑕。多次讚揚,稱讚她不屑在元妃面前寫詩歌功頌德「寶卿不屑為之」,稱讚她品格「高諸人百倍」,稱讚她聰明靈動「,稱讚她個性堅韌不拔,稱讚她端莊典雅但又不失生活情趣,希望所以喜歡紅樓的人都去看真正的原書《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總之至少在當時曹雪芹脂硯齋的心中,薛寶釵這個人物是最為理想化的人格。


我覺得她生錯了時代,如果在現代,她有潛力成為一個優秀的科研工作者。

個人覺得按照mbti劃分的話,林黛玉infp,薛寶釵intp,賈寶玉enfp,賈母enfj,王熙鳳estj。

只是瞎扯,歡迎指正。。。


不幹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單說人吧。

有人說薛寶釵若遇到一個能夠欣賞她,愛護她,性情相投的人,也如寶玉將黛玉捧在手裡那般愛惜寶釵,寶釵也會有小女兒作態,我覺得這點不太可能,因為她本身就是「任是無情也動人」。她不會像黛玉那樣去追求「愛情」——若真是變成那樣,她跟黛玉又有什麼太大的區別嗎?。她會恪守禮教刻意壓制心中的情動,做世俗人眼中的大家閨秀。

而假如沒有黛玉,賈寶玉只遇見了寶釵,娶了她,婚後相敬如賓,一如賈政與王夫人。

而婚後的寶釵,可能是大觀園眾姐妹中,最容易從「珍珠」變成「魚眼睛」的人了。她是賢妻,會允許寶玉納妾,矜持著身份,不會去爭奪丈夫的寵愛;她會有孩子,教導他好禮、上進,最後沿襲家中的爵位與財勢,做一個好官;她是當家主母,會讓下人敬畏愛戴,將整個家族打理的井井有條。她沒有一點是做不好的,但是做好的哪一點都不是她喜歡的。她閑時會看書習字,卻絕不作詩畫畫;她會和婦人聊聊閑話,但說話總得句句小心;她更多時候會做做女紅,替丈夫納鞋底,替孩子做新衣。

這樣的薛寶釵,早已不是「楊妃戲彩蝶」的薛寶釵,不是「羞籠紅麝串」的薛寶釵,不是「借扇機帶雙敲」的薛寶釵,不是「諷和螃蟹詠」的薛寶釵。她磨完了所有稜角,沉澱了少女心性,放棄了詩書靈秀,她會是最好的妻子,最好的母親,最好的閨中密友——但卻不是她自己了。

她圓滑、精明、待人接物極好,但她太執著於世俗了。釵黛合一,無論是學識、才情、性靈,薛寶釵和林黛玉都是一路的。這兩人若是男子,當成對手,亦是知己,惺惺相惜。只是都是女子,便走上了兩條極端的道路,一個是認命,一個是叛逆無效。

缺失了後四十回的紅樓夢讓人心疼。若最後由曹公細細寫來,或許寶釵的結局當是不輸於黛玉之死的另一個悲劇。


小學買的紅樓。初二已經看了三四遍。高中排了紅樓的舞台劇。讀了很多紅樓夢學刊,大大小小的評論,當然也少不了脂硯齋畸笏叟等等各種版本。

我當然還是看不清這部作品。但寶姐姐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角色。

相貌 才情 處事 寶玉怎麼看?黛玉怎麼看?曹雪芹怎麼看?

先馬下 慢慢填充

推薦大家看顧城談薛寶釵的一篇文。我覺得算是說盡了寶姐姐了


藝術與科學,說的就是黛玉和寶釵


寶釵對寶玉是有些情的,不然怎麼聽到寶玉夢中一句「說什麼金玉良緣我只要木石前盟」就怔了呢?也對寶玉下了功夫,所以連寶玉都不認識的小紅,聽聲音便認出了。但她是有道德的,因此抽身止步,與黛玉互剖金蘭語。可嘆停機德,大概也有停止機心的德行這層意思吧。


《想得美》

有錢有貌富二代,溫和大方才德高。

娶妻當娶林黛玉,嫁人當嫁蘅蕪君。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綠洲樂隊(Oasis)?
怎麼看待「詠寧」墜亡事件?
如何評價姚明正式入選 2016 年籃球名人堂?
如何評價《神探夏洛克》(Sherlock) 第四季第二集"The Lying Detective"?
如何看待楊冪憑電影《逆時營救》獲休斯頓影后一事?

TAG:紅樓夢小說 | 薛寶釵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