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為什麼不擔心上火?

他們的確沒有上火的概念,但為什麼也不擔心「上火」的癥狀的出現?

他們的飲食方式每天煎炸(比如英國人的炸魚和薯條),為什麼就不用擔心這個呢。

有生理方面的解釋嗎。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發現嘴裡長了小泡、潰瘍,牙齒疼痛、出血,咽喉干痛,身體感到燥熱,大便乾燥……是個中國人都知道你「上火」了,有的地方(比如我的老家)也把它叫做「虛火」,這似乎是比較「規範」的中醫說法,我查了一下,《辭海》收了「虛火」,但沒有「上火」。然後你想到你可能是吃了什麼「火氣」比較大的食物引起的,因為據說有無數的食物吃了都容易「上火」。你可能就想到要喝涼茶,或者吃牛黃解毒片(丸)之類的清熱解毒的中藥來清熱、降火。在聽說中藥不能亂吃之後,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現代醫學怎麼看待「上火」?「上火」了怎麼辦?

這是一個很富有中國特色的問題。並不是說中國人的身體比較特殊,只有中國人才會「上火」,而是因為「上火」是中醫對許多癥狀的一個籠統、模糊的說法,因素很多,因此在現代醫學中不可能找到對應的稱呼。例如口腔「上火」癥狀,有的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B2導致的唇炎、口角炎,有的可能是缺乏維生素C導致的牙齦、粘膜出血,更常見的可能是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有的可能還與新陳代謝、內分泌變化有關。不同的病因要做不同的治療。缺維生素引起的要適量補充維生素,細菌感染引起的要使用抗菌、消炎藥。

如果「上火」是由於病毒感染引起的,那就沒有什麼特效藥物了,除了對傷口進行必要的消毒、消炎處理防止繼發感染,主要還是要注意口腔衛生、多喝水、注意休息,靠自身的免疫抗過去。比較常見的是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炎、口腔潰瘍。幾乎所有的人身上都感染了皰疹病毒,而且一旦被皰疹病毒感染上,就別想再把它徹底地消滅掉,只能終身攜帶它了。要理解這一點,需要知道一點病毒學的常識。

許多人對病毒是什麼東西一無所知,有的望文生義,以為那是疾病產生的毒素,有的則以為病毒是和病菌一樣的,可以用抗菌素殺死。其實病毒是與細菌非常不同、也無法用抗菌素殺死的病原體。它們比細菌小得多,結構也簡單得多,一般就是一個蛋白質外殼,裡面裹著遺傳物質。它們是一類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東西,可以像非生物物質那樣結晶,但是溶解後又能具有活性,而且它們不具有進行生命活動所必備的各種構造,必須寄生在細菌或其他生物的細胞中才能生存。在感染的時候,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粘到細胞表面,然後把病毒遺傳物質注入到細胞當中,利用細胞中的各種「設備」複製病毒遺傳物質,製造病毒外殼,再組裝成一個個新的病毒。新病毒的數量多到一定程度後,細胞就會死亡、破裂,新病毒就被釋放出來,去感染其他細胞。如果所有的細胞都被感染、死亡,病毒自己也就跟著死去了。所以這種兇狠的感染方式的結果可能是兩敗俱傷。

皰疹病毒則採用一種溫和得多的方式來與宿主共處。它們在感染細胞後,會讓自己的遺傳物質結合到細胞染色體中,變成染色體的一部分,隨著染色體複製、細胞分裂而一代代地傳給了新的細胞。所以一旦被皰疹病毒感染上,它就變成了永遠潛伏在人體細胞中的敵人,不可能徹底把它清除掉了。這些潛伏的敵人有可能會導致癌變,不過一般來說是無害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例如精神壓力大、生了某種疾病),由於某種未知的因素,潛伏的病毒遺傳物質會突然被激活,開始複製新的病毒,讓細胞死亡、破裂,去感染新的細胞。這時候你就覺得你「上火」了。不過,這個過程一般持續一周左右,然後又恢復正常了。然而,以後病毒還可能再次被激活。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用以去除在細胞染色體中潛伏的病毒,以後也不太可能,所以「上火」是不可能根除的。最先進的藥物只能做到抑制住病毒的複製,不讓它爆發。

所以如果你喝了涼茶、吃了清熱解毒的中藥,幾天後覺得「火」被降下去了,其實未必是藥物在起作用,而是自然發生的進程。為了降火而去吃中藥,不僅無益,反而可能有害——有中毒的危險。這類中藥往往含有有毒物質。例如許多人都吃過的牛黃解毒片(丸)其實是毒片。按照組方,每片(大片)牛黃解毒片含有50毫克雄黃。雄黃的化學成分為二硫化二砷,遇熱分解變成劇毒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口服10毫克即可中毒,100毫克即可致死。即使你吃的牛黃解毒片是由很正規的藥廠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已採取嚴格的質量控制,去除雄黃原料中的砒霜雜質,也並非就可以放心服用了,因為雄黃本身就有毒(雖然毒性不像砒霜那麼大)。根據《中國藥典》,雄黃有毒,常用量為一天50~100毫克,而牛黃解毒片的用量為按藥典規定一天服4~6片,實際服入雄黃200~300毫克,竟是雄黃常用量的3~6倍。因為服用牛黃解毒片中毒、出現不良反應的並不罕見,例如《中國藥房》在1998年就報道過38例牛黃解毒片(丸)不良反應,認為可能多由雄黃引起。

即使服用的牛黃解毒片的量不大,沒有馬上引起中毒,也不能掉以輕心。雄黃中的砷進入體內後,會累積起來,長期服用會導致慢性中毒,對神經、血管、心臟、肝、腎、脾都能造成損傷。雖然有時候為了治療絕症人們不得不使用毒藥(例如砒霜現在被用以治療某種白血病),但是為了「降火」而去讓自己慢性中毒顯然是不合算的,無異於飲鴆止渴。

2006.10.17.

(《經濟觀察報》2006.10.23.)

(XYS20061023)

◇◇新語絲(http://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來源: 「上火」、病毒與中毒


問了周圍在中國生活的比較久的老外,歐洲人,他自己說他們也上火,上火了就喝某種花茶(他不知道怎麼翻譯),和咱們這邊中藥敗火原理基本一樣。樓主這個問題就是偽命題,不是不怕上火,而是「上火」在老外那兒是個什麼定義的問題。


拜耳有個口腔潰瘍膏,叫SM33,我認識的土澳朋友,幾乎人手一隻,沒有那個簡直不能活。他們也經常牙齦腫、潰瘍、舌頭疼好嗎。

然後感冒發燒頭疼流鼻涕,全部都是PANADOL 。簡單粗暴得很。


雖然不全一致,但英文有[Inflammation]一詞,一般譯為「發炎」,它是由[Inflame]衍生而成,而Inflame=[in]+[flame],[在火內]。

如果,初始接觸英文時,把[inflammation]譯為[上火],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外國有些人也擔心上火

有個義大利的癲癇專家常年在中國和義大利遊走

有次來我們醫院做客。

那是一個荔枝成熟的季節

他就狂吃狂吃狂吃狂吃的吃了不少

廣州又是一個中醫聖地,他對中醫也有些了解

第二天又帶著去摘荔枝

他擺擺手,

『』nonono,xcdfsghjt上火xcdgffty『』

翻譯說「他說他上火了!」

牛逼,我們就笑著問他你知道什麼是上火嗎?

他認為上火這一概念對應的就是「高糖」以及「高脂」

後來我們想了一想

搞不好還真是這樣

你看看那些燥火的荔枝、橘子和油炸食品,不都是高糖高脂嘛。

但是西瓜好像也很甜。

不過還是可以證明一個外國人,一個外國醫務工作者,一個國際頂尖的外國醫學教授,也是有上火這個概念的


德語里,醫學上「發炎」 是:

entzünden

這個詞的另一個意思是:點燃,著火。


中國傳統飲食里乳製品少得可憐(少數民族除外),普遍性缺鈣,當然容易口腔潰瘍咯


他們只擔心:口腔潰瘍、牙齦腫痛、便秘、腹瀉、長痘等癥狀……

然後你就會說了……尼瑪這不都是上火的表現么!See……說法而已

就像有一次我長了疹子,按中醫的說法是濕毒熱氣,按西醫的說法統稱過敏

中醫建議我不要吃辛辣的、刺激的、腌漬的食物,西醫給我開了脫敏葯

嗯,然後我就二合一啦,把罐頭芒果腌酸筍都收起來,乖乖補充新鮮蔬菜水果,順便吃脫敏葯

其實不是說中醫好還是西醫好,而是對身體來說規律都是一樣的……

西醫認為蔬菜富含維生素和纖維,可以增強抵抗力、補充水分、幫助消化;

中醫認為蔬菜性溫涼、利脾胃,還能通便。

這……差別很大么……?


都沒有上火的概念怎麼上火,他們叫內分泌失調


……上火是個什麼鬼是十三五課題計劃……你先把這個搞清楚再說……


第一,西方社會有沒有「上火」說法我不知道,但我親身感覺到歐美人和中國人在身體保養護理方面存在極大的文化差異。比如說一個中國人發燒會避免吃煎炸食物,比起藥片,更傾向於用清淡的食物療法;西方人頗為洒脫,披薩漢堡照吃不誤,飯後吃阿司匹林之類的消炎藥。

第二,西方人容不容易上火我們也看不出對吧,總之身體的底子跟外在的自然環境存在著莫大的關聯,遺傳因素也有關。歐美大部分地區緯度偏高,冬季寒冷時間長,多吃熱量高的食物易於生存;像我們南方人,肯定離不開素菜。所以我猜想,歐美人的消化能力比我們要更強一些,畢竟多年以來他們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東西比我們多,腸胃受的歷練更豐富,然後所謂導致「上火」的東西也被大量消化掉,不足以威脅身體健康。

第三,社會環境對吃的心態造成很大影響。佛家主張吃素,主張心平氣和,道教更是要仙風道骨,在這樣的信仰中,人們希望自己起碼是自己的心態清凈,對上火比較忌諱。

似乎跑了題,個人觀點,望指正。


反對 @周麓 答案關於中醫的部分。

第一,上火不等於虛火,火分實、虛。而牛黃解毒片只適用於清實火,而且從中醫角度來說也不是一個能長期服用的葯,具體情況還是要諮詢中醫大夫,不要亂吃藥

第二,牛黃解毒片里雄黃確實有毒,但這是一個方子,裡邊還有牛黃、大黃、冰片、黃芩、石膏、桔梗、甘草。甘草又名國老,能解百毒。實驗室研究表明甘草含有的多種氨基酸,能與鉛,汞等重金屬離子形成穩定螯合物,從而治療體內重金屬中毒,所以復方具體有多少毒性目前確實不得而知,但據中國醫藥衛生期刊上報道,1960年至今牛黃解毒片不良反應或者事件病例約為70餘例,這基本可以說是牛黃解毒片的不良反應是一個小概率事件了。不良反應廣泛存在於各類藥品中,像常見的OTC解熱鎮痛葯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百服寧、白加黑),導致肝功能衰竭、腎小管壞死、腎功能衰竭的事件也有報道,但這也都可以算小概率事件,試問有幾個人沒有發過燒,沒吃過退燒藥的。害怕不良反應就不吃藥,跟害怕空難就不坐飛機的有什麼區別。但這不表示牛黃解毒片可以隨便吃,要根據具體情況辯證分析,諮詢中醫大夫,不要亂吃藥

第三,疾病可以自限並不代表患者沒有不適的癥狀,沒有繼發其他疾病的可能。而中醫藥能一定程度上縮短病程、緩解癥狀。正常感冒病程7天,一般情況下如果辯證準確3天可以痊癒,即使不能縮短病程,也能讓患者相對舒服的度過這7天,防止感冒繼發肺炎。

------------------------------------------------------------------------------------------------------------------------------------------

「上火」是民間說法。中醫理論里」火「是「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一,多由內生,分為實火、虛火。實火,或由臟腑氣血失調,陽氣亢盛所致;或由五志過極化火;或六淫郁久化火;或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而損傷脾胃,運化失調,積濕生痰,化熱化火。表現為咽喉紅腫疼痛、口舌生瘡、牙齦紅腫、發癰疽癤瘡,舌紅起芒刺、脈滑數。虛火,陰虛火旺,表現為五心煩熱、失眠盜汗、口燥咽干、午後顴紅,舌紅少苔,脈細數。具體處方用藥要根據具體情況,諮詢中醫大夫,不要亂吃藥

據在歐洲出診過的老師說,外國人也會有「上火」、「產後諸症」,只是沒有中國人多。至於為什麼白人嗜食肥甘厚味而很少會化熱化火發癰疽疔瘡:白人最開始就是游牧民族,飲食以肉、奶為主,體質適應這種飲食方式。中國人農耕民族,2000多年來都是米飯、蔬菜為主,能吃上肉的都是極少數的貴族,消化肉、奶的能力自然相對較弱。


以前在英國和英國人討論過這個問題。

1、首先,英國的飲食並不是天天都炸魚薯條。英國的飲食方式也有很健康的一面---相比之下,口味比較重的我做飯總是重油重鹽,反倒顯得中餐很不健康....我的室友每天晚飯吃一些fish fingers(指頭一樣大的魚排,烤箱加熱),加一些水煮豆子或者蔬菜沙拉(不放沙拉醬),喝一杯茶或者牛奶。總之,英國人的飲食,結合他們的氣候,生活習慣等等,是可以保障他們的健康的。

2、英國有「上火」的概念:上火總是一種常見的小病,英國人也很熟悉。但是我們的看法不同,中醫的理論是平衡,就是你處在不冷不熱不陰不陽的時候最好,太熱、太寒都不好,上火是身體機能「過於活躍」的一個表現。但是英國人是這麼看待的,你身體好就是100分,死掉就是0分,得了「上火」這樣的問題,身體狀況就是95分。就是說,他們理念和我們沒有本質區別,只不過我們說「上火」,他們會叫「潰瘍」,我們要達到50分的「平衡」,他們要100分的「健康」。

我和室友對話大致如下:

嘴上長了泡的我:我們管這個叫「on fire」....因為中國人覺得最好是平衡,身體不太冷也不太熱,我這樣就是太熱,所以要吃一些涼性的蔬菜和水。

她:英國人會說你身體好的時候「好」,身體壞的時候「壞」,你這樣的,就是有一點「壞」,可以喝一些水,多休息。

3、對策:因此,對於上火,英國人認為人體一般需要補充一些維生素之類的,也會早睡、多喝水,治療對策和我們基本上是完全一樣的。

綜上,雖然上火的「分類」不同,英國人和我們算是殊途同歸吧。


水土,以及食物健康有保障。

我從小就比同齡人更容易上火啊之類的。吃半包薯片就會潰瘍啊什麼的。但自從搬到加拿大後,這五年來就都沒上過火。天天吃burger/fries,chocolate,chips...也沒問題!

我猜測原因有以下幾個:

1. 水,空氣都好

這裡可以直接從水龍頭喝水,然後空氣當然是常年棒棒的啦。

2. 食物添加劑管理更嚴格。

也不是說這邊包裝食物有多健康,但是添加劑對人體刺激更小一點吧。我發現這點是因為跑到歐洲生活的時候,發現對食物消化吸收的更好了。(西歐洲相比下食物上管理的更好)

個人臆想:

對我來說在國內上火啊什麼的更像是我身體對食物添加劑的排斥反應。還有在國外為數不多的幾次food poisoning都是在華人開的餐廳,猜測是因為MSG吧。

最後: 外國人腸子短!

這是事實。容易"上火"的東西在他們身體裡待的時間短,所以不乾淨的東西排出去得也快。


我身邊的以色列人飲水量都很大,也不會過份地吃乾果、巧克力這種容易上火的東西。

喉嚨疼是有的,嘴角起泡也有的,但是沒有上火的概念,這些都是發炎的癥狀。

有專門治喉嚨疼的含片,和國內的沒啥區別(國內喜歡薄荷味,這邊喜歡橙子味,連難吃程度都一樣),嘴角起泡這種我同學都任由它自己痊癒沒見過有人吃藥(最多就是外敷個消炎的東西)。

至於口腔潰瘍,我在以色列十一年也就只有過2-3次口腔潰瘍,來這邊的中國人都反應說口腔潰瘍的問題少了,我覺得可能跟飲食還有食品安全問題有關吧,在這邊一般都不會吃太油的東西。


如果我當年去問顧客他們想要什麼,他們肯定會告訴我:「一匹更快的馬」。——福特


首先弄清「上火」是什麼?

轉發果殼網的一篇文章:

怕上火吃什麼?


我記得之前在哪看過外國淫視口腔潰瘍為私生活不純潔


這是中國特色的科學,把表象當病症。國外也有"上火"的癥狀,只是人家不這麼叫,也不這麼治。


看到這題忽然想起有次我上火比較嚴重,去社區醫院,裡面的醫生給我把了把脈然後給我開了幾種西藥。。摺疊我吧。。


推薦閱讀:

氣血不足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如何看待中醫在SARS治療中的的重大成就?
經絡上的穴位之間是靠什麼連接在一起的,功能上和形態上?
葡萄籽膠囊的功效是什麼?可以抗衰老嗎?
本草綱目中有哪些奇怪的中藥,比如上吊的繩子之類?我說的是李時珍的原版書中!不是現在的和諧版。?

TAG:中醫 | 外國人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