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隋唐四個皇帝都要征伐高句驪?
因為高句驪該打!
因為高句驪該打!因為高句驪該打!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好了啦先來看一張地圖好清楚清楚幾個主要角色,好理解理解時代背景,好明確明確故事主線。
要注意的是,後來的高麗和現在的高句驪沒有半毛錢關係,後來高麗用這個名字就和朱元璋說自個是朱熹的後人一個性質,不用深究。
西卡西,高句驪和中國曆來的外部敵人又有一點不一樣,高句驪又有他特殊的一點,它是一個農耕國家。
游牧政權靠天吃飯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局限,強則強矣,一旦生產力不繼就很容易內亂。作為一個農耕國家,高句驪國力發展則非常穩定,政體嚴密,後勤保障度高,每當中原政權出現動亂就伺機而動,逐步向西蠶食擴大實力,潛在威脅極大,這是非常要命的。
國體穩健其實沒什麼,畢竟每個國家都要為自己打算,關鍵高句驪自己也是極為爭氣,折騰討打,樂此不疲,下面再說說高句驪他怎麼就討打了。
回到中原,楊堅靠著欺負北周的孤兒寡婦統一北方。但除了楊堅,欺負北周的也有高句驪。
在北周滅掉北齊之後,北齊的皇族高寶寧率軍出逃,且一直不斷在對抗北周,到楊堅取代北周建立大隋以後,這廝又在不斷的對抗大隋,這股北齊殘存勢力一直是隋朝心病。其中,高句驪一直都在大力支持高寶寧,甚至高句驪王平原太王親自帶兵,聯合突厥和契丹一起營救高寶寧,直接介入到中原王朝的內戰中。
後來大隋建立,北方政權穩固的情況下,朝鮮三國倒是學乖了,開始稱臣,年年朝貢,但是他們同時朝貢的還有另外一個中原政權,陳朝。
在大隋和南陳對峙的時間裡,高句驪也不斷聯合突厥、靺鞨、契丹和南陳攻擊大隋,直到大隋統一中國後,高句驪仍不時主動發起攻擊,所以楊堅在征討高句驪檄文里說的是「王既人臣,須同朕德,而乃驅逼靺鞨,固禁契丹」。說明高句驪對靺鞨和契丹有極強的控制力,這點也讓隋唐兩代一直頭疼不已。
再然後,楊廣繼位。除了皇位,楊廣還繼承的,還有楊堅攻滅高句驪的決心。
某次,楊廣說走就走的旅行,巡至北方後順便會見了突厥可汗,結果發現高句驪已經派遣使者與突厥溝通,這種密謀連通直接讓楊廣炸了。石之軒,啊不,裴矩當下就給楊廣說了,從周朝開始遼東一塊就是中國領土,先帝本來就有意討伐,陛下又怎能讓之仍為蠻夷之地呢。
隨後楊廣三度討伐高句驪。第三次打到高句驪王求降了,楊廣便放棄進攻高句驪首都平壤,表示要高句驪王主動前往大隋以表誠心,結果被放鴿子了。再然後,沒有第四次了,大隋因為楊廣的急政滅亡了。
再到唐朝,雖然把大隋拖垮了,但是高句驪自己也消耗甚大,於是唐立朝之初高句驪就向唐稱臣納貢了,同時,又在遼河不斷修建防禦工事,以作備戰。
說回朝鮮三國,除了高句驪,百濟和新羅也有自己的打算考慮,而新羅的國策就是向唐示好,朝鮮三國中,新羅也與唐朝關係最為親密,然後高句驪和百濟發難了。
高句驪聯合百濟一齊攻打新羅,阻止新羅向唐朝貢,對李世民的國際譴責不予理睬,還把唐使者給綁了,繼楊堅楊廣之後,李世民也炸了。
於是在李世民生命的最後幾年裡,攻滅高句驪一直是最首要任務,只是大限將至命不由他了。
李治繼位後,靠著渡海登陸戰,才得徹底消滅了高句驪和百濟,值得一說的是,後來武則天時期唐朝內政混亂,對朝鮮半島控制力減弱,朝鮮三國中歷來最弱小的新羅趁機將高句驪和百濟的舊地完全蠶食,完成了統一朝鮮半島的大業,當然這是後話了。
所以,中原宿敵,西漢時匈奴,兩宋時金元,大明時蒙古,則隋唐時就屬高句驪了,其危害性更甚突厥吐蕃,非打不可也非滅不可。甚至於還有那些楊廣名為征討高句驪實則削弱隴西士族的陰謀論嘛,嘖嘖嘖。
高句麗當時不僅佔據著朝鮮半島絕大部分土地,還佔據著中國東北大片土地,尤其是還領有中原王朝自春秋戰國時候以來便領有的遼東半島,是在唐太宗滅亡東突厥,與吐蕃和親之後,帝國唯一的邊患,唐太宗所謂「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 隅」。可見征討高句麗,是隋唐兩朝一直以來的既定國策,是隋煬帝楊廣和唐太宗李世民直到太宗之子高宗李治一直延續的為徹底解決當時中國邊患的理想,直到公元668年,高宗總章元年,唐帝國最終滅亡了高句麗,名將李績將俘虜解送長安的時候,高宗終於可以告慰因征高麗而染病身亡的父皇的在天之靈了,而我相信, 那個時候,隋煬帝楊廣泉下有知,也一定會欣慰的。
近撰一文,發在微信公眾號文史宴上,可以作答。
唐初,朝鮮半島處於高句(gōu)麗、百濟、新羅三國爭霸的「前三國時代」,國力最強大的高句麗聯合百濟攻打新羅,新羅節節敗退,形勢危急,有亡國之憂。
當此新羅危難之時,大唐秉持著「國際主義精神」,給新羅以「最無私的援助」,與新羅聯手,先滅百濟,後滅高句麗,使新羅轉危為安,無數大唐兒女在新羅「拋頭顱灑熱血」,大唐與新羅的友誼,是「鮮血凝成的友誼」。
然而高句麗前腳剛被滅,新羅後腳就開始支持高句麗叛軍,進攻大唐控制下的百濟和高句麗故地,並且趁著唐朝在西線與吐蕃連番大戰,難以兼顧朝鮮局勢,最終從唐朝手中奪取了整個朝鮮半島,活脫脫一個白眼狼。
可見國與國之間處理關係,應該看具體的利害形勢,不能受意識形態的無謂干擾,什麼血淋淋的友誼之類更加靠不住。下面大司馬來為大家講述為了「中朝友好」,被有意忽視的唐羅戰爭。
高句麗不是朝鮮人
在朝鮮半島三國興起之前,中國東北地區有一個大國,叫做夫余,是由東北中部的土著濊(huì)貊(mò)建立的國家,國土基本等同於今天的吉林省。
濊貊又稱貉族,與中原自西周時就有交流,而且是農耕民族,所以到漢朝時文化已經相當發達,跟周邊的游牧民族迥異。漢朝對夫余也特別關照,禮遇為東北諸國所不及。
夫余作為大國,其影響力逐漸輻射到整個東北亞。文化先進的夫餘人分批南下,有一批統治了今日遼寧一帶的濊貊人,建立高句麗國;另一批統治了今天朝鮮半島西南部的馬韓部落,建立百濟國;甚至還有一批有可能渡海征服了日本,建立了大和政權。
而朝鮮東南部的新羅國,則是辰韓、弁韓部落聯合建立的國家。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三韓民族與濊貊民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民族。新羅與百濟同屬於三韓民族,高句麗屬於濊貊民族,最終新羅統一朝鮮半島,三韓民族成為朝鮮半島的主體民族。
新羅末年,國土上分裂出泰封、後百濟兩國,與新羅爭霸,是為「後三國時代」。泰封國將領王建奪位,改泰封國為高麗國,高麗國攻滅新羅、後百濟,統一朝鮮半島,史稱王氏高麗。
由此可見,高句麗跟後來的高麗完全不是一回事。
高句麗是濊貊民族所建,濊貊族主要居住在中國境內,雖然高句麗擴張到了朝鮮北部,但朝鮮北部原屬漢朝的朝鮮四郡,所以高句麗可以說是中國政權;高麗則是三韓民族的新羅改朝換代的產物,也是三韓民族的國家,是妥妥的朝鮮政權。
魏晉易代之際,鮮卑慕容氏崛起,慕容廆把夫余國打得星流雲散,夫余國在東北的霸權開始被高句麗取代。
高句麗的擴張起初並不是一番風順。曹魏正始五年(244),魏將毌丘儉大破高句麗,攻陷並摧毀其都城丸都(今吉林集安)。東晉咸康八年(342),鮮卑慕容部首領慕容皝率領耀眼的名將慕容翰、慕容霸(即後來的慕容垂)把高句麗打得滿地找牙,又一次攻陷丸都。
不過,魏晉南北朝時代,北中國陷入長期的亂世,對邊遠地區控制力下降。高句麗趁此機會,逐漸奪取了漢朝的朝鮮四郡,在今朝鮮北部建立了穩固的後方,所以雖然屢經失敗,依然能夠捲土重來。
隋唐攻伐高句麗
隋朝統一中國時,高句麗也已經成長為東北亞的大國。很多人對隋唐政權幾十年如一日,以滅亡高句麗為己任,勞民傷財的頻繁征伐蕞爾小國高句麗表示不可理解,其實高句麗可不是小國。
吸收了中國的華夷觀念以後,高句麗在東北地區也以中華自居,將周邊「四夷」納入統治秩序,北連靺(mò)鞨(hé)——渤海國和女真人的祖先,西結突厥、契丹,南侵百濟、新羅,能夠動員數十萬兵馬,實力決不可小視。
再加上自先秦以來關中、關東的對立延續到南北朝,隋唐王朝作為關隴本位的政權,對河北的統治一向不太給力,要是高句麗聯結突厥、契丹,足以牽動河北局勢。所以高句麗作為東亞一個次中心的存在,並不是中原王朝的癬疥之疾,而是心腹大患。
所以隋唐王朝開始了對高句麗的不斷征伐。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遣漢王楊諒征伐高句麗,因軍中疾病流行而還;隋煬帝大業八年(612),一征高句麗,因隋煬帝賣萌和表演行為藝術的興趣超過指揮作戰的興趣,隋軍慘敗而歸;大業九年(613),隋煬帝二征高句麗,因國內楊玄感叛亂而還;大業十年(614),隋煬帝三征高句麗,高句麗國王高元請降,隋軍退回後卻並不來朝,隋煬帝還想再次征討,未能成行就身死國滅了。
唐貞觀十八年(644),唐太宗李世民率李世勣、李道宗攻高句麗,一路勢如破竹,攻陷十城,遷民七萬人,斬首四萬級,但受阻於安市城,未能一舉消滅高句麗,戰馬損失也很大,只得在冬季之前班師。
此次戰役,唐太宗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認為打了敗仗,因此被一些其他朝代的腦殘粉大肆渲染。實際上此役戰績輝煌,只是未能畢其功於一役而已。
但因為這時新羅被高句麗打成了狗,向唐朝求援,於是唐與新羅結成同盟,唐朝對高句麗戰爭的策略開始變化。
隋煬帝三打高句麗的時候,新羅趁高句麗軍都在北線跟隋軍作戰,趁機奪取高句麗不少土地。等隋軍退走,高句麗怒而報復,新羅節節敗退,再打下去社稷不保,只好卑辭厚幣向唐朝求援,請唐朝來救命。
因為高句麗所在的遼東及朝鮮北部,雨季泥濘,冬季苦寒,每年只有很短几個月適合行軍作戰,所以之前屢次征伐都不能久戰,強行久戰則必然陷入危境,這是高句麗得以防禦隋唐軍隊的重要原因。
唐朝既與新羅結盟,唐太宗以此為契機,決定開闢第二戰場,建設海軍,從高句麗背後登陸,南北夾擊,消滅高句麗。
百濟國本來是理想的登陸地點,這時卻與高句麗結盟攻打新羅。於是顯慶五年(660),唐高宗繼承父親遺志,派大將蘇定方消滅百濟。龍朔三年(663),唐將劉仁軌在白江口大破救援百濟的倭國水軍,徹底平復百濟復國運動。
乾封元年(666),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病死,三子爭權,長子淵男生引唐軍攻高句麗。大唐名將李勣(即李世勣)總統諸軍,經兩年攻戰,終於在總章元年(668)消滅高句麗。大唐滅亡了新羅的死敵,犧牲不少,新羅社稷轉危為安,按說應該對大唐感恩戴德,但是他們是這麼想的嗎?
新羅變身白眼狼
實際上新羅心裡有的是小九九,尋思著把唐朝當冤大頭,只是一直沒有成功。唐攻百濟時,新羅算是配合,想吞併百濟之地,但唐軍辛苦打下的地盤怎麼可能拱手相讓,唐朝在百濟故地設熊津都督府,駐軍管理。
這下新羅大失所望,在接下來唐滅高句麗之戰中磨洋工,配合十分消極,導致南路唐軍大將劉仁願進展緩慢,南北對進沒有實現,被唐高宗大怒除名。
咸亨元年(670),西藏的吐蕃王朝乘唐集中力量攻滅高句麗之機,出兵攻滅唐朝在青海的屬國吐谷渾,進而攻陷安西四鎮,唐朝名將薛仁貴率軍十萬攻吐蕃,結果大非川之戰慘敗於吐蕃第一名將論欽陵之手,全軍覆沒。
同年,高句麗故地爆發叛亂,高句麗舊將劍牟岑立前王室外孫安舜為王,舉兵反唐,唐朝派大將高侃、李謹行(靺鞨人)率軍鎮壓。
新羅文武王金胖子金法敏大喜過望,立即把「鮮血凝成的友誼」拋到九霄雲外,趁唐軍兩面作戰,難以分身,一面接納安舜,在高句麗故地煽風點火,一面大舉進攻唐在百濟故地設立的熊津都督府,奪取八十二城,唐羅戰爭正式打響。
次年,因大非川之敗革職為平民的薛仁貴被火急起用,增援熊津都督府。鑒於唐軍一向的作戰風格是少量漢兵統帥大量蕃兵作戰,加上在大非川損失慘重,兵力一時難以騰挪,薛仁貴的援軍數量應當不多,主要是來給當地的百濟兵做主心骨的。
但是因為戰爭爆發突然,容易忙中出錯,唐軍漕船被新羅水軍俘虜。熊津都督府的部隊缺乏給養,薛仁貴屢戰皆敗,咸亨三年(672),唐軍最終撤離熊津都督府,百濟故地全部落入新羅之手。
新羅能夠如此順利的佔領百濟故地,是因為以舉國之力進攻唐朝的熊津都督府一府。該府的主力部隊百濟兵在幾年前的百濟復國運動中損失慘重,而且是亡國之餘,士氣不高,薛仁貴雖為名將,但大非川之敗實在太慘,敗軍之將不足以言勇,狀態還沒調整過來。
此時高句麗的叛軍有新羅的暗中支持,也十分頑強,正在高句麗故地平叛的高侃、李謹行一度來救援熊津都督府,大破新羅軍,嚇得金法敏歸還戰俘並謝罪。但這支唐軍始終被高句麗叛軍牽制,未能有力支援熊津都督府,直到咸亨四年(673)方才徹底平定叛亂。
同年,唐將蕭嗣業等收復安西四鎮,唐軍東西兩線告捷。唐高宗遂騰出手來收拾新羅,令劉仁軌、李謹行窮討新羅,削新羅王金法敏官爵,以留在長安的其弟金仁問接替。
唐朝對外手段何其高超,怎麼會讓手裡的金正男被人做掉還不敢做聲,這下就發揮作用了。
上元二年(675),劉仁軌攻破新羅重鎮七重城(在今漢城附近),新羅震動。劉仁軌隨即率本部人馬歸國,準備對吐蕃的戰爭,李謹行繼續南進,殺入新羅腹地,在買肖城連敗新羅軍三次,金法敏眼見唐軍一路深入,再打下去別說百濟故地,只怕本土都不報,於是趕緊服軟,再次上表謝罪,請求唐朝撤兵。
新羅人的《三國史記》(作者金富軾,還有個弟弟金富轍,因其父仰慕蘇軾、蘇轍而得名)自稱在買肖城大破唐軍,是不靠譜的。因為《新唐書》從來不諱言唐軍的敗績,唐軍多次大敗均如實記錄,而記錄買肖城之戰是唐軍獲勝,沒必要專門在與新羅的戰爭上作假。
因唐朝欲全力準備對吐蕃的戰爭,並且多年征戰導致國家負擔加重,武則天和不少大臣主張與新羅談和,休養生息,唐高宗同意了新羅的請求。上元二年(675),李謹行率軍撤回,趕往西線,不久李謹行即在西線挫敗吐蕃論欽陵的突襲,大獲嘉獎,可見當時西線局勢確實緊張。
縱觀唐羅戰爭,新羅借唐朝國際局勢不佳,強敵環飼的機會,不斷侵攻唐朝領土,一旦失敗又伏低做小,但等唐朝以為無事時又繼續侵唐,流氓嘴臉暴露無遺,最終得償所願,損害了唐朝,保衛了金家政權。
此後,新羅佔領了百濟故地及原高句麗在大同江以南的地區(這塊其實不大,只有今日北朝鮮的四分之一),大同江和鴨綠江之間的部分,是唐玄宗時新羅助唐朝攻渤海國,唐玄宗賜給他們的。而唐朝也鞏固了原屬高句麗的遼東地區的統治,東北亞局勢趨向定型。
可見,「鮮血凝成的友誼」完全不可靠。據說金胖子第六顆核彈又要來了,當量是之前的十幾倍,而且專門挑在離東北不遠的地方試驗。東北人民在熱情洋溢的抵制某國之前,還是先關心一下自己的健康狀況比較好。
歡迎關注在下的專欄,主要推送三國、五胡、六朝歷史,之後還會有十六國南北朝史連載
胡笳漢月 - 知乎專欄 歡迎對這方面有興趣的朋友們投稿
文史宴二維碼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文史宴,點擊鏈接掃碼關注。可以看到很多文史達人的文章。
我們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穎,熟悉歷史陌生化,陌生歷史普及化。
這要放在中國文明史的地緣格局中來考察。布羅代爾所分三層歷史中的最底層,以千年為單位的文明史。
中國文明之初,主要在河南-河內二元地域內活動,兩周已擴大到關中-關東二元格局。
同期長江流域為邊緣板塊,三國以降至隋唐,逐步趕超黃河流域,形成江-河二元格局。遼金元清,只有明中斷,進一步擴大至內亞-漢地二元格局。歐亞非大陸被青藏高原和撒哈拉沙漠分成三部分。至此中國文明將青藏高原以東基本囊括。內亞與漢地的關鍵樞紐在燕山遼河一帶。一個勢力控制這一地區,就有望成為內亞和漢地的共主。隋唐征高句麗不僅是討伐不臣,也是在爭奪天下之重。當時君臣未必有清楚的地緣意識,但二鳳兼有皇帝和天可汗號,已有此二元格局的雛形。安史之亂也以該地區為基地,北京第一次影響全國。在唐契丹都督府的基礎上,遼朝崛起。北宋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在戰略上極其被動。
就是在這幾百年間,中國文明盛極而衰,重心從長安轉到北京。
再添足一句,也許會引來很多噴子,1000多年後,為什麼毛要抗美援朝,地緣邏輯是一樣的。一、隋末唐初高句麗戰爭的背景
要了解征伐高句麗的影響,得從關隴貴族集團說起。關隴貴族集團是中國封建王朝中一個特殊的現象,與中國傳統的一姓一國不同,而與西方封建王朝頗為類似,這與北朝的朝代更迭頻繁、戰亂連年導致軍閥做大有很大關係,也與北朝政權(包括後來的隋唐)由少數民族建立,受秦漢以來的集權傳統較小有關,還與受到魏晉以來中原王朝門閥政治的影響有關。
北魏孝文帝改革後,北方以是否支持全面漢化分成了兩派。拒絕支持全面漢化尤其是遷都洛陽的一批鮮卑人——大多出生於關隴地區——被孝文帝安排戍守北魏北部的六個兵鎮。這些人對定都中原的北魏政府不滿。我們不妨將這兩個體系稱為關隴體系和中原體系。
523年,關隴體系的六鎮士兵爆發了反對北魏政府的大規模起義,由於北魏政府承平日久,被六鎮起義軍打得落花流水,只有把胡人爾朱榮的勢力引進來鎮壓。然而,這樣做無異於引狼入室。527年,靠鎮壓六鎮叛亂起家的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幾乎屠盡了北魏的士大夫階層,北魏自439年太武帝統一北方後歷經幾十年取得的漢化成果幾乎喪失殆盡。
面對共同的敵人爾朱榮,關隴體系和中原體系攜起手來。但是,在除掉爾朱榮後,雙方分歧立即凸顯,造成534年的北魏分裂為東魏(中原體系)和西魏(關隴體系)。後來,東魏實際控制者高氏和西魏實際控制者宇文氏先後代魏稱帝。577年,關隴體系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滅高氏北齊,關隴貴族集團統一北方。
關隴貴族集團的代表,是西魏實際控制者宇文泰冊封的西魏八大柱國。八柱國建立的王朝,有西魏、北周、隋、唐4個。八柱國既是政治金字塔頂端的官員,又是軍隊領袖,還是最大的財閥和社會上最有名望的家族。這種資源集中於貴族之手的體制,或許有利於戰爭,卻絕不利於中央集權。
關隴貴族集團掌權時間從534年北魏分裂一直到7世紀中期的李治-武則天時代。儘管這段時間內先後出現了開皇之治和貞觀之治,但不可否認,這段時間是中國歷史上皇帝權威較弱,政治較不穩定的時期。
581年隋文帝代周繼位,隋文帝的父親是梁武帝時因受排擠而投奔西魏的將軍,後來因戰功赫赫,得到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賞識,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的兒子楊堅,所以隋文帝是北方百餘年來第一個漢人皇帝。值得一提的是,獨孤信的另一個女兒——八柱國之一的李虎的兒媳——是李淵的母親。隋文帝一方面繼續政治上的關隴貴族集團統治,一方面在經濟文化上全面按照北齊體制(中原體系)進行改革。589年南北統一,但隋文帝由於其父曾被南朝驅逐,並不重用南方體系的士人。隋文帝以後的歷代君主,都做過意圖結束關隴貴族集團統治,以強化中央集權的努力,征伐高句麗是這些努力的重要一部分。
二、隋煬帝征高句麗604年隋煬帝上台後,一是大量提拔南方體系的漢族士人軍官,稀釋關隴貴族集團在隋朝政軍系統的比重,科舉制應運而生。需要注意的是,由於中原體系在隋文帝晚年站到了與隋煬帝爭奪帝位的廢太子楊勇一邊,而隋煬帝是關隴體系支持的,因而中原體系得不到隋煬帝重用。二是通過將都城由關隴貴族集團的大本營大興遷到關東的洛陽,並在原南朝統治的揚州興建江都,實際上做了將洛陽(中原體系大本營)和江都(南方體系大本營)分別作為南北政治中心的打算,並通過修築運河和自己多次巡遊南方,加強南北雙方的聯繫。當然這些工程搞得太急,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是隋朝畢竟和秦朝不同,隋煬帝搞建設的時候已經有了開皇之治的積累,和秦始皇在統一戰爭一結束就大搞建設不同。當然,隋煬帝明白光靠這些還不夠,自己要通過軍事上的勝利,真正掌握軍隊的控制權,才能搞掉關隴貴族集團。當時,對外戰爭的傳統戰場是西北的突厥、吐谷渾等國,這些地方與關隴貴族集團的大本營接壤,在這裡發動戰爭,反而會讓關隴貴族集團做大。隋煬帝的目光投向了東北邊境的高句麗,這裡離關隴貴族集團的根據地很遠,並且隋煬帝認為高句麗相比強大的突厥來說容易對付,因而輕敵。哪知,由於隋軍缺乏在東北作戰的經驗,在西北草原上馳騁的騎兵無法在高句麗的山間展開,習慣平原作戰的步兵缺乏山地戰經驗,以及由於當時東北地區的軍事基礎設施薄弱,補給線過長,導致三次征伐均以失敗告終。當然,隋煬帝也盡量想辦法挽回,他將高句麗戰敗的責任全部推給關隴貴族集團背景的文臣武將,而以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南方人替代他們。
可是,隋煬帝低估了關隴貴族集團,隋朝速亡還真不是主要由農民起義引起,而是隋煬帝征伐高句麗失敗後引起軍隊內部關隴貴族集團對隋煬帝的集體反對從而破壞上層建築的穩定性,一直到隋煬帝死,隋朝中央政府還保持著對起義軍的絕對優勢,618年,關隴貴族集團的代表之一——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在江都發動政變,隋煬帝被迫自殺。宇文士及和宇文化及是被隋文帝取代的北周宇文氏之後裔,宇文士及隨即稱帝,把自己塑造成劉秀那樣的人物。雄踞山西的另一位關隴貴族集團的代表——李淵——趁群龍無首之際控制了關中這一關隴貴族集團的老家,扶植了楊家的傀儡皇帝,打著隋朝的旗號號召天下共誅宇文兄弟,實際上真正意義上的隋末農民起義這個時候才集中爆發。李淵發現,由於隋煬帝親征高句麗得罪關隴貴族集團太多,打著隋朝的旗號反而不好團結大家,於是在演了一出老套的禪讓戲後,李淵乾脆自己做了皇帝。而由於另一方關隴貴族集團代表宇文兄弟是在南方的江都起事,南方體系對隋煬帝一改其父重北輕南的國策感恩戴德,隋煬帝死後,南方哀悼聲一片,很多南方的農民起義甚至是打著為隋煬帝報仇的旗號爆發的,反隋起義集中於隋煬帝忽視的中原體系地區。這也說明了隋亡於隋煬帝暴政的說法站不住腳。
宇文兄弟根本無法立足。而宇文兄弟手下的士兵都是關中人,見此情景,紛紛萌生了回關中的念頭。宇文兄弟只好倒向控制關中的李淵。真正的全國戰爭是在唐初而非隋末發生的,實質上是以李淵為代表的關隴貴族集團對農民起義的成功鎮壓。不能因為瓦崗寨的那些農民起義軍領袖的赫赫戰功,把漢革秦命的模式簡單代入到唐革隋命當中,實際上恰恰相反,起義軍領袖之所以能被擺進凌煙閣,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跟對了人——先是正確地選擇了李淵(因為瓦崗起義領導人李密是八柱國之後人),後是在唐朝內部正確地選擇了李世民。李世民其實更多的是中原體系的代表,當時的關隴體系首選的是太子李建成。
三、唐太宗征高句麗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少數會打江山又會坐江山的皇帝,他並沒有在打下江山後反覆折騰、急躁冒進,而是以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促進經濟復甦。唐太宗知道,不顧客觀事實,急於求成,就會招致和隋煬帝一樣的結局。
今天我們應當明白,貞觀之治,包括之前的開皇之治,首先是指政治上的相對穩定和開明,而不是經濟的快速發展。因為關隴體系下的貴族政治比起中國傳統的皇帝一人獨裁還是有溫情的,但是,貴族體制無法實現政治的穩定高效、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文化的繁榮昌盛。
627年唐太宗上台後,一直試圖鞏固與關隴貴族的聯盟,所謂唐太宗虛心接受魏徵意見,最重要的是因為魏徵儘管生於關東,卻是李建成的手下幹將,是關隴體系的代表。事實上,魏徵死後僅僅半年,唐太宗就找借口廢掉了魏徵家族的爵位。唐太宗的很多做法,例如弱化關中在國家政治生活的地位、推動科舉制、疏通運河,與隋煬帝如出一轍,或者說,隋煬帝為唐太宗打下了堅實基礎。在兩京制的問題上,唐太宗比隋煬帝走得更遠,他宣布,自己在長安(關隴體系)和洛陽(中原體系)處理政務的時間五五開,把洛陽的地位升到和長安一樣。當然,迫於關隴體系和中原體系的聯合壓力,唐太宗儘管多次試圖提高南方體系的地位,卻還是投鼠忌器。
儘管由於突厥的做大,唐軍不得不予以還擊,進而奠定了「天可汗」的地位,但由於與隋煬帝同樣的原因,唐太宗對西北戰場其實並不積極。當唐軍打得西北少數民族滿地找牙的時候,唐太宗竟下令撤兵,主動與西北少數民族議和。也是由於與隋煬帝同樣的原因,唐太宗親征高句麗。還是由於與隋煬帝同樣的原因,唐太宗兩次征高句麗均失敗。一生沒有打過敗仗的唐太宗身心受到沉重打擊,第二次征高句麗失敗後,關隴貴族集團勢力回潮,唐太宗的努力功虧一簣。原太子李承乾被廢以後,唐太宗希望的其實是主張對關隴貴族集團採取強硬態度的李泰接班,但關隴貴族集團卻希望扶植看上去很好控制的李治接班。當時李泰的封地在吳越地區,李泰是南方體系的代言人,而李治的封地在現在的山西。李泰一旦上台,就會像隋煬帝一樣構建中原體系和南方體系聯合的局面,這無疑是關隴貴族集團的噩夢。征高句麗失敗後,病重的唐太宗擔心回潮的關隴貴族集團與李泰之間勢均力敵卻勢同水火,國家可能再次陷入動亂,於是將政權交給了李治。
四、唐高宗時代征高句麗
649年,年輕的唐高宗繼位。面對一手把自己扶上來的關隴貴族集團,只得忍氣吞聲,尋找時機。當時的皇后王氏是關隴貴族集團出身,唐高宗並不喜歡王皇后,但為了實現與關隴貴族集團的政治聯姻,只好接受。但是兩人一直沒有孩子,反倒是與唐高宗從貞觀晚期就暗送秋波的武則天給唐高宗先後生下一女一子。與王皇后不同,武則天的父親是生於關東的小官僚(中原體系),母親是隋朝宗室(關隴體系),並且實際上在南方長大(南方體系),自然不討關隴貴族集團喜歡。唐高宗先是立即把自己襁褓中的兒子立為太子,655年,他又借自己早夭的女兒做文章,聲稱王皇后出於嫉妒害死了他和武則天的女兒(一說認為武則天的女兒是武則天自己害死的,因為當時武則天的兒子已被立為太子,武則天的女兒政治地位已不那麼重要),進而宣布廢掉王皇后,立太子的生母武則天為後。朝堂之上,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關隴貴族集團的代表曆數武則天的種種不是,但當輪到老將李勣回答時,他淡淡地說:「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
李勣本來是關隴貴族集團的重要成員,但征高句麗時,不管是真心為唐朝考量,還是料定唐太宗將取得勝利,李勣是少數支持唐太宗的將軍之一。征高句麗失敗後李勣因此被邊緣化。唐高宗初年,李勣雖然沒有實權,但卻在官場和軍中享有崇高聲望。長孫無忌本來認為同為關隴體系的李勣會支持自己,不料他倒打一耙。連李勣都說自己不能在皇上廢皇后的問題上多嘴,下面的官員也只有紛紛閉嘴。當年唐太宗征高句麗時種下的種子,此刻終於破土而出。
武則天被立為皇后之後,立即展現出她傑出的政治才能。應該說,至少在太子李弘死去之前,唐高宗和武則天在政治上的合作還是相當融洽的。唐高宗身體不好,於是將具體的繁雜的事務交由精力過人的武則天負責,自己則負責把握大方向。武則天先是通過重用李勣穩住軍隊,因為軍隊是關隴貴族集團的根,軍隊的控制一失去,關隴貴族集團就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接著,武則天又借王皇后的案子搞牽連,徹底清算關隴貴族集團,並進而廢掉了為世家大族做牌坊的《氏族志》,結束了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當時的政治體制,實際上還不是我們後來說的三省六部制,只能說是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制。皇帝指揮中書,中書決策、門下監督、尚書執行,這是一個串聯電路般的體制。而六部只是尚書省下的六個辦事機構,沒法跟三省並列。關隴貴族集團長期把持門下省,就可以通過阻斷決策和執行的聯繫,杯葛改革。武則天通過將中書省的決策權部分切割給尚書省,使中書省成了一個顧問和秘書機構,又宣布發給尚書省的詔書由皇帝直接發出,沉重打擊了門下省。當然,武則天也不希望門下省完全退出政治,門下省依然有監督和糾偏之責,但想杯葛皇帝是不可能了。這種體制是穩定的三角形體制,皇帝處於三角形的重心,尚書省居於官僚集團之首,三省六部制由此形成,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
唐高宗和武則天同樣清楚,要想徹底把關隴貴族集團送進歷史的墳墓,光靠政治清算是做不到的,只有通過對外戰爭的勝利,才能建立他們對這個國家的牢牢控制。他們和隋煬帝、唐太宗一樣選擇了高句麗。此時,唐朝在東北的經營使後方補給能力大大增強,比起前兩次征討,此時軍隊的實力也大為增強,而此時,高句麗內部也出現了動亂。663年,儘管付出了巨大代價,但唐朝最終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全國上下看到唐高宗和武則天把「戰神」唐太宗都沒有打贏的仗給打贏了,他們的威望就真正樹立了起來。
五、極盛的唐帝國在高句麗戰火中發軔
我們來看看勝利後唐朝的變化:- 政治上,由於關隴貴族集團倒台,大量出身平民卻有能力的官員,包括後來大名鼎鼎的狄仁傑、張柬之、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被從基層提拔起來。武則天大幅擴大科舉制的範圍,將原來僅限於世家大族的科舉制擴大到幾乎所有人,寒士們通過自身的努力也可以改變命運,通過鐵腕手段,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就此被送進墳墓,中央集權大幅加強。由於武則天身為女性掌權,長期受到種種非議,因而武則天在用人上,反而更加不拘一格降人才。駱賓王造武則天的反,檄文把武則天罵得狗血淋頭,武則天看到後的第一反應竟是惋惜地說:「文章寫得這麼好的人得不到任用,這是宰相的失職啊。」武則天還創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信訪制度——匭檢制。
- 經濟上,關隴貴族集團倒台使掌握大量土地的門閥在政治上失去依靠,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真正惠及底層農民,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幅提高,荒地被大量開墾,糧食產量大幅增加。在武則天去世的705年,洛陽附近的洛口倉因為糧食堆得太滿,竟導致許多糧食發霉。關隴貴族集團被清除後,武則天得以更大力度的開發南方,加強南北聯繫。安史之亂後北方長期陷於藩鎮之亂,但是憑藉運河,南方的糧食依然得以運達長安,唐朝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撐了150年,也就是說,把五代十國甚至比五代十國更大、持續時間更長的動亂延後了150年。
- 文化上,關隴貴族集團的倒台,平民的大量從政,加上武則天自己對詩文的愛好(實際上武則天的詩寫得相當好),使社會產生了前所未有的鬱郁文風,甚至「三歲小兒,恥不言詩書」。真正的唐詩(絕句和律詩)是在武則天倡議下定型的,唐詩真正興盛也是從武則天時代開始的。魏晉以來讀書人消極避世的陰霾真正被掃除,士人重新煥發出對政治的熱情。武則天作為女性,為了自己執政的合法性,大幅提高女性地位,並對文化採取寬容態度,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此受到歡迎。以宗教為例,李世民時代唐朝為說明自己的正統,自稱老子(姓李)之後人,把道家放在第一,儒家放在第二,佛家放在第三。歷史上玄奘西行並沒有像《西遊記》里說的得到了李世民朝廷的支持,相反,朝廷一度阻撓玄奘西行。即使後來玄奘回國後,李世民給了玄奘很高的禮遇,但那主要是因為李世民想讓玄奘給唐朝提供西域各國的情報。而李治和武則天夫婦則親自拜玄奘為師學習佛法。玄奘圓寂時李治輟朝三日以示哀悼,這是宰相級別的大臣都未必能享受的殊榮。
- 軍事外交上,關隴貴族集團的倒台使武則天沒有了開拓西北的後顧之憂,唐朝是在武則天時代確立起對西域和絲綢之路的控制的,也是在武則天時代把突厥趕到中亞去的,遣唐使制度也是武則天建立的。武則天讓長安成為全球化前世界上第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但是,關隴貴族集團是依靠府兵製做大的,府兵制類似一種戰時體制,武則天時代府兵制逐漸衰落,加之文治的昌明和社會自征高句麗後承平日久,唐軍戰鬥力顯著下滑。到開元年間,唐朝不得不改行募兵制。兵員的緊缺難以應對唐朝在北方為維持其霸主地位所需要的兵力,唐玄宗只得一面將內地的大量軍隊調到邊疆,致使唐朝國防外強中乾,另一方面大量起用安祿山等戰鬥力強的胡兵胡將。為了在內地兵員缺乏的情況下維持社會穩定,唐玄宗在地方執行節度使制度,將地方行政權與軍權綁定,終於埋下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的禍根。
676年太子李弘去世後,武則天次子李賢被立為太子。此時唐高宗也已病重,一度無法處理政務,遂下令由武則天而非傳統上的太子監國。有人說唐高宗「愛美人不愛江山」,其實不然。因為太子李賢能力很強,聲望很高,也對皇位摩拳擦掌,唐高宗擔心玄武門事變又將重演。而武則天監國,完全是出於他的旨意,他既然能給,也就能收回。反正朝廷里不滿武則天監國的人不在少數,他要收回武則天的權,這些人肯定支持他。並且,武則天當時已經和唐高宗一同處理政務20多年,武則天的能力已經得到檢驗,武則天接手也會無縫銜接,這次只是給武則天一個正式名義。而太子李賢畢竟初出茅廬。但是,李賢卻對此深為不滿,他糾集那些不滿武則天的大臣杯葛武則天執政。武則天出於對玄武門之變重演的憂慮,以李賢謀反為由廢掉李賢,另立武則天三子李哲(即後來的唐中宗李顯)為太子。
683年唐高宗駕崩後,李顯與武則天的矛盾迅速凸顯。不到一個月後,武則天廢掉李顯,立自己的四子李旦為帝,並宣布自己垂簾聽政。690年,66歲的武則天逼迫李旦禪位給了自己,建立武周。
為了摧毀關隴貴族集團和打壓李氏宗族,以及考慮到洛陽比長安在地理位置上更能協調東西南北各方的發展,武則天一度遷都洛陽。當然,後來由於考慮到定都長安更能幫助唐朝穩定西北局勢,控制絲綢之路,以及考慮到洛陽無險可守,武則天於701年將都城遷回長安,可此時的長安,宗族勢力早已沒法做大了。當時人們對武則天是傳位給武家子弟還是被自己廢掉的李顯猜測紛紛,武則天知道,儘管自己稱帝得到人民接受,但那是因為自己之前執政成果豐碩,但人民心中的「正統」依然是同樣深得民心的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後人。於是武則天於698年將之前自己廢掉的李顯重新立為太子。
摧毀關隴貴族集團的問題,本質上是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問題。唐朝自貞觀以來的生產力發展是東漢末年以來數百年未有的,使得門閥—軍閥政治下的大地主經濟的生產關係無法滿足生產力的要求,由此觸動了關隴貴族集團乃至整個門閥統治。關隴貴族集團體制,脫胎於生產力水平相對低下的游牧民族的政治體制,無法滿足高生產力的要求,在戰時能發揮作用,可在和平時就不行。武則天順應歷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期望進行改革,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加之當時社會風氣開放,人民也就接受,甚至是支持武則天當皇帝。705年武則天駕崩時已因政變而退位,唐中宗也只是按皇太后的標準來給武則天辦喪事,甚至刻意低調。後來的開元名相姚崇帶著一干官員,跑到武則天棺材前痛哭,有人說,姚崇是向武則天的侄子,後來一度得到重用的武三思表忠心。這個因素可能有,但是更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武則天深得人心吧,實際上,當時民間很多人按照皇帝駕崩的禮製為武則天守喪。
現在提到唐朝,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開元盛世和貞觀之治。但是,武則天時代才是唐朝GDP增長最快的時代,又是中國封建社會很罕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齊頭並進的改革的時代,大家普遍對國家未來抱有希望(從當時人的詩文中可見)的時代。貞觀之治主要是就政治的穩定和相對開明而言的,由於關隴貴族集團還在,貞觀時代的經濟發展並不快。有人說武則天搞酷吏政治,但是,武則天的酷吏政治主要是針對關隴貴族集團和李氏宗室,甚至可以說沒有武則天對這批人的殘酷鎮壓,唐朝就沒法由貴族政治走向文官政治。實際上武則天在對待民眾時全面繼承了唐太宗時代寬鬆的法律和輕徭薄賦的政策,對文化也採取寬和開放態度,相比於後來的康乾盛世,武則天時代沒有一起文字獄。
即使是在武則天和唐玄宗中間的七年(705~712),唐朝在發生四次政變,換了五個皇帝的時候,社會依然興盛,這在中國封建社會幾乎獨一無二。705年(武則天神龍元年)武則天的兩個兒子李顯、李旦,女兒太平公主,宰相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神龍政變),武則天被迫下台。唐中宗李顯複位。唐中宗複位後,為了壓制李旦、太平公主、張柬之等政變後的新貴,重用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唐中宗本人無心政治,但皇后韋氏和女兒安樂公主卻對政治十分熱衷,一心想當武則天第二。可惜這兩人有武則天的心,辦事能力卻比武則天差得多。處理日常政務的活,落到了曾長期在武則天身邊工作的上官婉兒的頭上。上官婉兒是曾反對武則天為皇后的關隴貴族集團重要任務上官儀的孫女,武則天殺掉上官儀後,上官婉兒被收入宮中,成為宮女。但出身於書香之家的上官婉兒一開始就表現出超乎常人的聰穎,武則天發現到上官婉兒後,並沒有因為她是自己仇人的孫女而排擠她,反而將上官婉兒帶在自己身邊,將她撫養長大。上官婉兒後來成為武則天的重要助手。
707年(景龍元年)太子李重俊因不滿這樣的政治局面發動政變(景龍政變),政變以失敗告終,但李重俊卻成功殺掉了武三思。此後,韋皇后借處理政變剪除異己,擴大權力,李旦和太平公主為求自保,只得韜光養晦,靜待時機。710年唐中宗駕崩,韋皇后立未成年的李重茂為帝,垂簾聽政,為了掩蓋自己的野心,韋皇后假惺惺地改元唐隆。韋皇后想做武則天的事,卻沒有武則天的聲望,激起了人民尤其是軍隊的一片反對。被韋皇后重用的上官婉兒自知凶多吉少,但自己已經上了韋皇后的賊船下不來了,只好跟著韋皇后一條道走到黑。唐中宗駕崩兩個月後,李旦和太平公主聯合發動政變,這是唐朝歷史上最慘烈的一次政變,雙方軍隊激烈交戰,最終,李旦之子李隆基率軍攻入皇宮,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都在亂軍中被殺。李隆基對上官婉兒的死十分惋惜,後來李隆基上台後下令厚葬上官婉兒。
唐隆政變後兩個月,李旦逼自己的侄子李重茂禪位,自己坐上了龍椅。李旦和李顯不同,對權力十分渴望,但他面對的,卻是太平公主的做大(七位宰相五齣太平門下)。李旦的嫡長子李成器本該被立為太子,但李成器無心政治,推薦父親立自己庶出的弟弟李隆基為太子。太平公主十分不情願,因為李隆基的能力被李成器甚至李旦強得多,李隆基上台勢必對太平公主不利。可是李成器自己主動讓賢,太平公主也沒辦法。面對太平公主的做大,李旦也惴惴不安。於是712年,他乾脆宣布禪位給李隆基,自己當太上皇。這樣一來,李隆基有名分卻沒權力,太平公主有權力卻沒名分,雙方都要爭取自己這個太上皇的支持,李旦趁機攬權,這一點從李旦給李隆基定的年號「先天」(唐朝「先」有父親的意思)也看得出。李旦的做法激起了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雙方的不滿,同時在李旦挑撥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更加激化。太平公主於是發動政變(先天政變),意圖趁李隆基外出之際伏擊李隆基。不料,太平公主身邊的一些人看到,如果太平公主政變成功,國家將會繼續陷於政治動蕩,只有李隆基執政才能結束國家的動蕩局面,於是向李隆基通風報信。李隆基得到消息,連夜回京,趁太平公主的人被大量調出去伏擊自己的時候,逮捕太平公主。太平公主被迫自殺。李隆基由此控制了軍隊,並借處理太平公主餘黨的契機,將李旦在朝中的勢力也一網打盡。李旦被迫向李隆基交權。713年,李隆基掌權後第一件事,就是廢掉「先天」年號,改元開元,確實李隆基由此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開元盛世。
關隴貴族集團的倒台和武則天對老李家的大清洗,使宗族勢力和文官系統脫鉤,皇帝換了,但大臣還是那幫大臣,制度還是那個制度,百姓基本不受衝擊。當李隆基一穩定高層政局,開元盛世就水到渠成。開元盛世,基本上就是從政治、經濟、文化上全面享受武則天改革紅利的時代。有人說武則天養男寵,可是,中國古代的男性統治者哪位不是後宮佳麗三千呢?武則天的私生活如何,比起她為唐朝做出的貢獻,太微不足道了。——分割線——
隋唐打高句麗的主要原因,主要不是因為高句麗有多嚴重的外患。因為隋唐時中國政治中心依然是長安—洛陽這條軸(東西擺或曰黃河軸),和宋以後由於大運河的開鑿和黃河水患加劇興起的北京—南京(宋朝是汴梁—臨安)這條軸(南北擺或曰運河軸),高句麗對隋唐政局的實際影響比明朝時後金的影響小得多。
至於高句麗的性質(漢人割據政權)是它被打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我是市裡道兒上最大的青龍幫老大,其他狗幫、貓幫、耗子幫的老大平時都唯我馬首是瞻,逢年過節他們也要給我交份兒禮錢,全市油水最大的港口碼頭兒一帶的「管理費」一直是我在收。最近我快過生日了,奇怪的是,讓小弟們發下去的帖子多數小幫派的頭目都沒回復,擱平時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唯一一個當天答覆的就是最近發展勢頭比較猛的蛤蟆幫,他們老大說我過生日那天他有事兒來不了,也沒提前把紅包交上。此外,聽下面小弟反應,最近蛤蟆幫有人去港口碼頭兒一帶向商家收過「管理費」,商家對我們青龍幫都開始有意見了。現在事情很簡單,一群兔崽子這是在瞪著眼兒看熱鬧,要麼我青龍幫滅了蛤蟆幫,恢復傳統秩序;要麼不斷出現蛤蟆幫第二、第三,最終蛤蟆幫取代青龍幫。如果你是青龍幫老大,你說你干不幹蛤蟆幫呢?
高句麗立國700餘年,盤踞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北部,前400年首都在今天的吉林,後300年首都在平壤,國力一度非常強大。所以頻頻挑戰隋朝、唐朝的宗主國地位。當時的中國是非常強悍勇武的,採取先發制人的措施,雖然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的討伐都遭失敗,但也嚴重打擊了高句麗的國力,使其無力南下入中原。最終唐高宗把握住高句麗內亂的機遇,聯合新羅一起滅了高句麗。
這是尋求天朝自身安全的必然要求啊。 凡定鼎中原者必然尋求建立一個無邊患外敵的地緣安全體系,國土安全邊界劃在長城內則生民有難國勢衰微,強勢崛起之時必要求安全邊界劃在長城以外,越遠越好。並且所有可能的潛在的威脅都應儘力消除。參考下圖,手繪的達意即可。 從這裡能看到,中原地區以農墾為主,周邊有海洋,森林漁獵,草原游牧,綠洲商農,高原農牧,熱帶農業六個主要的邊緣地緣帶。我一直說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政治和軍事都跟經濟生產有關係。在冷兵器時代,草原游牧民族和東北漁獵民族因為生產生活就如同軍事行動,幾乎全民皆兵,很少的人口就能產生很強的破壞力。這樣的地緣經濟政治環境決定了中原的安全壓力主要來自東北和北方,而西北和西南因為生產力因素在多數歷史時期並不能形成威脅。但是中亞綠洲地帶不能為草原游牧民族所控制,此既隔絕了商道又增強了草原帝國的經濟基礎和軍事戰力,例如成吉思汗之蒙古。所以,為中國之皇帝,當一統中原成開國之基業時,雄心壯志的帝王思考的都是如何成萬世基業。一方面對內要加強統治,另一個主要的就是消除外在現實威脅和潛在威脅。秦始皇時不知地緣之全貌,退匈奴後採用了建長城自保的辦法。兩漢雄風積極進取主要是經略西域,相機掃蕩漠北,以防北患做大做強。經五胡南北十六國一番亂世折騰後,至隋唐時代,中原帝國已然對周邊地緣環境瞭然全知,故知退務必掌控河西,河套和燕遼以保國本以立不敗;進務必進擊周邊強權,使不統一,使不強大,使不成威脅。也就是必須把國土安全的邊界盡量的往外擴,使外患盡量遠離本部。所以有著從東北來的鮮卑血統的隋唐帝王所心腹患之者乃東北漠北兩大敵也。盡趨全國之兵前赴後繼往征之,唯使卧榻之側無他人持刀安睡也。PS:宋失幽雲而衰弱,契丹女真相繼從東北崛起。明失關寧而亡天下。土共得東北而得天下。大略也該知道為什麼不管什麼朝代總是不停的援朝了吧!
首先,很多人沒搞清,高句麗不是高麗。這點最基本的問題都沒搞清。高句麗和後來的高麗,朝鮮完全不是一個民族,高麗是由三韓發展而來的,高句麗在被唐滅後40萬戶內遷,就消失了……至於高麗盜用高句麗的名號,就好像德國 當年叫神聖羅馬帝國,俄國沙皇還自稱凱撒後裔呢,一個個往自己臉上貼金,誰信啊?先挖個坑
一些人以為高句麗的版圖是這樣的:
實質上高句麗的版圖是這樣的:
這個版圖和早期的遼、金、滿清頗為相似
高句麗不是高麗,是一個中國東北為主、朝鮮北部為輔的的大帝國,類似於滿清,對中原王朝來說是很大的威脅。
問題在於高句麗這個國家的組成性質,在隋唐之際以及之前,像北方的匈奴,蚋蚋,突厥,實力非常強大,但他們是游牧的所謂 行國,旋起旋滅,而高句麗則如後來的契丹,女真一樣屬於組織結構類似於中原王朝的國家甚至比契丹女真文明程度過之,這對隋唐君主來說就非常危險了,所以說,隋煬帝,唐太宗都是有戰略眼光的
據說,當年有高人預測出,一千年後,東北方有一小國趁中國國運處於低谷時侵犯華夏致生靈塗炭。隋唐皇帝認準了這個國家肯定是高句麗,雖然最終滅了,但是歷史沒法改變,日本完成了這個任務。
這個是漢人割據政府,和高麗人無關,是司馬仲達平遼東反叛者後建立西晉的人乘西晉混亂建立的
唐史專家金寶祥研究過這個問題,因為高句麗是東北亞的一個區域大國,對以隋唐為中心的東亞政治格局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隋唐先發制人多次征討,解除威脅。
當時普遍的觀點是~ 高句麗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句麗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句麗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們都認為高句麗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分裂出去的,他們想統一全國。可惜他們都失敗了,沒收回來,只是附屬國而已~(╥ω╥`)
公元1000年左右,世界有幾個地緣態勢發生明顯逆轉
一個是中國漢族被東北的少數民族碾壓態勢開始,女真多次入侵中原,統治漢族幾百年
一個是歐洲角落英格蘭,不斷被入侵的垃圾地,突然堅不可摧,歐洲怎麼打都無法進攻英格蘭
一個是越南,以前的蠻族地區,現在突然堅不可摧,中原王朝怎麼打都搞不定,同樣的還有緬甸。
如果當時對高句麗米有碾壓擺平後來歷史會很危險
至於為什麼發生逆轉,估計跟氣候和技術擴散有關。李世民說: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這四位皇帝的動機是有道理有預見的。東北亞族群興起入侵是近千年中國的主要矛盾(之一),蒙元時期除外。至於他們為什麼容易變強那又是另一個涉及甚廣的問題了。題主可以參考一下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之類的發跡史,本來都是一個小族群,可是勇武彪悍如果不予以打擊這種地方勢力就會吞併他族坐大,便會向自然條件更加好的地方發展。後來的朝代總是覺得塞北遼東蠻荒之地不適耕種,一怎麼就是遷民入關而不是殖民他地,只想著守,從不出擊。所以隋唐征討高句麗是有點窮兵黷武,但從根本上也是主動消滅潛在危險的意思。是有價值和必要的。
1.高句麗勢力不容小覷!
(1).疆域面積不小
看圖說話(歷史地圖除說明外全部取自譚其驤先生《中國歷史地圖集》)
兩漢三國西晉朝半島北邊大部分地方以及遼東半島一直是中原王朝的,高句麗大致生活在吉林西部以及朝鮮北部(長白山山脈)。
西晉281年↑
五胡亂華髮生之後,高句麗趁機做大,佔領全部朝鮮以及韓國北部一點,目測面積擴大一倍。
前秦382年↑
中國南北混戰,高句麗繼續做大,佔領遼河平原以及遼東半島。
北魏449年。
此後高句麗疆域變化不大。
隋612年↑
我在網上找了一張5世紀高句麗疆域地圖,於譚圖大致吻合。
除了這些疆域之外,高句麗對周邊契丹、靺鞨、扶余、新羅等政權和部落還有這很大的影響力,妥妥的東北亞地區一霸。
(2).適合農耕區面積大
高句麗主要佔據遼河平原、朝鮮半島大部部分地區,這些地區適合農耕區比例比較高。加之這一時期氣溫變暖(中國歷史上第三個暖期),降雨量增多、氣溫增高,適合農業區域會進一步擴大。
現代朝鮮半島降雨量
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區降雨量在800毫米以上,當時降雨比現在應更多。可以比較西安580、鄭州640、濟南685、太原459.
結論:比較大的疆域+大面積的適合農耕區域+暖期氣候配合。
養育眾多的人民,最終轉化為較強的戰鬥力。
高句麗實力強大已成隋朝威脅
2.高句麗作死
隋滅陳之後,高句麗王高湯有危機感,開始「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
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為原北齊疆域,隋的統治根基不穩。高句麗收容、勾結突厥、北齊殘部直接威脅河北地區、直接威脅河北地區、直接威脅河北地區。
除此之外,高句麗曾多次襲擊隋北部邊疆。其中比較大的一次是, 597年,平陽王居然聯合靺鞨先發制人攻遼西軍事駐地,被營州總管韋衝擊退。
今日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今日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今日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所以就開打了。
因為隋唐需要在亂世統一後重新構建一個以中原為中心的東亞國際格局(就像現在美國構建全球霸權國際格局)。但高勾驪矢志建造以己為中心的東北亞權力格局。而且高勾驪最後的統治者(比如 淵蓋蘇文)窮兵黷武又不看清形勢、作死般地挑釁中原政權(其實就算不挑釁,隋唐也是要征高勾驪的)、又不聽大臣死諫……這種事發生不止一次了,三國就有毌丘儉屠高勾驪丸都,原因類似,只不過後來唐高宗做得更徹底…雖然統治者很作死,但中原為了征服高勾驪也死了幾百萬人(哀哉(╥﹏╥)同時也為高勾驪哀悼),由此可見高勾驪的防禦能力和國民的抵抗意志都是很強的,畢竟是隋唐是侵略者,並非正義……與此同時,新羅很識相,對大唐表示汁茲汁茲最汁茲,而百濟和倭國則站在了反面。這場大戰結束後,東亞國際格局也就奠基了。高勾驪和百濟滅了、倭國稱臣遣使學習。後來唐國對半島的控制力越來越弱,加上就算把半島交給新羅也確實不至於破壞東亞格局;因此雖然唐軍被趕出半島,但唐皇也不在意了、不再軍事干涉半島了======================================以上結論來自唐史專家金寶祥老師的研究
推薦閱讀:
※請問歷史上有哪些著名人物是被爆菊而死的?
※蒲松齡在世的時候有名嗎?名氣能達到什麼程度呢?
※你最想讓哪個(哪些)去世的人知道什麼事情?
※有哪些你喜歡的日本戰國人物?
※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壽命都不是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