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們的學習都是沒有效率的嗎?

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某些知識學起來非常費力,但一旦掌握之後,發現,原來這點東西沒什麼可學的。

或者轉化為這樣一種說法:如果有一個完全理解你的老師教你,會比自己學快n倍。

想起自己以前學習的困難,並回想學到過的東西,讓我得到這個結論:一個人一生的知識(不是記憶),其實學起來可能不會花費超過一年。


我覺得@陳章魚和@vieplivee的回答都可以用10000小時法則來解釋——回報與時間成正比

我認同這一點。

但這並不意味著學習中效率不存在。學習方法的確有高低之分。

學習總歸有一個目的,目的隱含著時間與成果的限制。

而你所擁有的最寶貴的東西,是你的時間成本。

如果只知一味的苦學,或者毫無目的的亂學,同樣的時間內,你收穫的會遠少於那些懂得學習之道的人(並不是量或者質不如他們,而是實實在在的在質與量上都遠遠不如)。

關於如何有效率的學習網上有不少好的文章,就我所看過的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主題式學習(見《如何閱讀一本書》中的最高層次閱讀)(其實換句話說,就是能靜下心來在一個領域專研。知識價值的實現自有其闕值。
  2. 時間管理(柳比耶夫《奇特的一生》奇特的一生 (豆瓣)、什麼是番茄工作法?該如何運用?、暗時間)
  3. 批判性思維——有效的吸收資訊(《學會提問》學會提問 (豆瓣))
  4. 資料的整理(見對你職業生涯幫助最大的習慣是什麼?它是如何幫助你的?中Raymond Wang的答案)
  5. 高效的學習、正確的成長(譯言精選-如何在十天內掌握線性代數、心智工具箱(12):刻意練習、進入心流狀態:Self-Improvement: How can I accelerate my personal growth?)
  6. 學習的目的(技能的反面—、技術路線的選擇重要但不具有決定性)

再講一點別的。

武俠故事裡,主角們之所以剛入江湖數年,就能有擾亂江湖秩序,重訂勢力地圖的本事,大致靠兩樣東西。

牛人指點+秘籍護身

學習中,這兩樣東西也非常非常重要。

進入某一門領域,你接觸的教材的質量往往會影響你整個學習過程。"爛書不僅浪費時間,還會打擊人的積極性,讓人對知識心生恐懼,認為很難掌握,殊不知只是作者沒有講好(或者沒有翻譯好)"

可以說,能從你的書單里,看出你水平的高低。

所以善用知乎和豆瓣來列書單,能極大的幫助你少走沒必要的彎路。

其次,牛人雖然無法代替你思考,但能極大的幫助你思考。

這裡的牛人是指

在他的專業里,你不斷問他「為什麼」他能一直解釋下去並且言之有理自成體系,基本沒有破綻和沒有沒考慮到的東西,即使有他無法解釋的東西他也已經考慮到了並且承認自己無法回答。

並不是說自己思考不重要,但是牛人的指點可以幫助你建立完善的思考體系,避免思維盲區,了解真正重點所在,從而節省大量的時間,事倍功半。

最後,引一段《越讀者》里的實際例子

個人知識架構小處著眼的例子:相思李舍的咖啡

國父紀念館附近一個巷子里的「相思李舍」,我每次介紹給外國朋友的時候,都會強調這裡有全亞洲最好喝的咖啡。老闆李威德,從原來的專業建築師轉行成味覺達人,有一套從小題目上建立自己知識架構的方法。以下摘錄自《閱讀的狩獵》:

Study
1:我決定學咖啡之後,就戒掉以前一天喝一瓶的威士忌,然後把咖啡、茶、紅酒三樣東西一起學起來。之所以要如此,是想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咖啡。這種交叉瞄準的方法很有助益。

Study
2:不斷明查暗訪哪裡有人懂咖啡。要了解咖啡的生豆、烘焙、萃取、保存,各找一個人。但是,人家只能指一個方向,一個很大的方向。實際的路總要自己去走,去琢磨。等自己對咖啡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和體會之後,還要再找一個印證的人。

Study
3:去書店。看入門書,二十本取一就不錯了。所以看四十本書,找得到二、三本真正可用的書,就夠了。咖啡機器的型錄(Catalogue)也要讀。再有就是參加國際咖啡協會,接觸真正專業人士看的書。如果需要一些冷門、生僻的資訊,就要上圖書館,或託人到國外買書。

Study
4:看書要看一本書的作者如何用全部的生命投入。要讀到人家的心,要用更簡單的方式。有時候拉開一段距離,反而可以拉近。

Study
5:對於書籍或別人所提到的東西,我會抱持一種懷疑的態度,總要用真材實料做實驗、驗證後才算數。比如書上說摩卡咖啡有五種芳香族群,可是一開始我找不到,於是開始一個不斷失敗、不斷實驗的路程。煮三分鐘不對,煮二分五十七秒不對,那就要不停地煮。

Study
6:早期自己覺得懂了咖啡之後,埋首在800種香味中,滔滔不絕地向顧客介紹,覺得真是過癮。現在,我講咖啡只講三件事:咖啡應該是透明的紅色,不苦,不酸。人人都可以判斷。

共勉

—————————————————如何學會元氣彈———————————————————

知道什麼叫一力破百巧嗎?

當你每天能高效學習12個小時時

上面講的都是浮雲了(我不行(可悲的是我知道這對很多人來說是常態……))


.
《天龍八部》里有一個情節,鳩摩智到少林寺來踢館,展示了少林七十二絕技,這些絕技是鳩摩智催動小無相功強行習得的,最終也使他飽受其苦。少林僧人之所以窮其一生只能掌握幾門絕技,是因為每門絕技的背後都不止是簡單的招數,還有內功心法甚至佛法,必須伴隨著這些同時學習,功力才能水漲船高。

學習也是這樣,每門學科的背後,都有其特有的思維方式甚至話語習慣。你所謂從費力到掌握,就是適應這種思維方式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止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習「如何去學習」的過程。

你所謂的「費力」的那段時間,不是沒有意義的。正是你反覆地思考這個問題,才使你最後能熟練地理解它。當你產生一個想法,大腦中的腦神經細胞之間會建立起一個「生化電磁通道」,反覆地思考,使得這一通道生化電磁阻力減少。東尼·博贊在《思維導圖》中打了一個比方:「我們每產生一個想法,就像在森林裡清出一條小路,你經過的次數越多,這條小路就會變得又平又寬」當那條路又平又寬時,走路的時間當然就很短了。可是為了這條路,卻需要多次的重複,花費很多的時間去「鋪路」。

當然,選用合適的工具,掌握適當的方法,可以使「鋪路」的時間縮短,但是不管多麼高級的工具,最終這條路的平坦與否,還是取決於你投入的時間和重複的次數。你指望著「完全理解你的老師」去直接把平坦大道塞進你腦子裡,那是不可能的。別人可能幫助你思考,卻不能代替你思考。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章魚讀書」,回復「書單」,給你看我的精選書單,回復「讀書」,給你看我的讀書方法論。

.


飯總要一口一口吃,理解總是一點點形成的,比如這樣:

這時候一個大牛來了,告訴你,其實知識結構是這樣的

然後大牛走了。你囧了,這神馬嘛,什麼都沒有啊!

然後你想了想,把之前學過的填進去:

哇!原來我們一直在學的是大叔撿肥皂啊!牛!

現在假如你沒有之前學得這些知識,大牛的東西會讓你明白什麼嗎?什麼也沒有吧!

不信來瞧瞧:

魔方公式怎麼來的?這個答案是個「完全理解你的老師」教的,你現在會解魔方問題了么?

多線程有什麼用? 這個答案是個「完全理解你的老師」教的,請你試試寫個多線程程序?


對@陳章魚 的答案點擊了沒有幫助。當然我對章魚兄的回答內容是持贊同態度的。

章魚兄答案透露出來的價值觀非常正面。我粗淺地概括為「學習沒有捷徑,我們都的彎路大多能變成直路,從而促進我們的學習。」

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明白學習方法肯定有效率之分。從功利的角度來講(功利的角度完全沒有貶義的意思),你看一堆爛書,可能會提高你識別好書的能力以及鍛煉忍耐力,與此同時又獲得一些知識。但是相同的時間,你去看幾本經典教材,我相信可以得到更多。

當然兩者無法量化,所以說服力比較低。舉一個例子吧,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接受正規系統的教育肯定比自己從小獨自摸索,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這,就是學習方法的重要性。

所以,有些彎路可以走,有些彎路沒有必要的則應該盡量避免。而不是在學習感到困惑時,鼓勵自己「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沖。現在的挫折會成為以後的寶藏的。繼續加油吧!」

好像有點離題了。說一下題目所提到的問題吧。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本教材,我們用二十四個小時可以學完。

下面有兩種學習方法:

  • 一種是用連續24個小時學習完。
  • 另一種是每天1小時,連續24天學習完。

以上的假設基於每個小時的學習效率都是一樣的。

根據經驗,第二種學習方法的效果更佳。(我只是根據經驗,沒有可以引用牛逼哄哄的實驗證明,假如不能同意這個結論的可以直接無視了。)

個人推斷,在你停止學習的23個小時,你可能正在不知不覺地不斷複習;或者正在不斷反芻、消化這些知識;或者正像樓上所說,正在用這段緩衝時間形成「特有的思維方式甚至話語習慣」。

總而言之,就算「一個人一生的知識(不是記憶),其實學起來可能不會花費超過一年。」,你也不能在某一年之內就全部學會。而是要把這一年學習時間切碎,分批地塞入你的生命里。就像你已知在你長身體的那幾年能吃一噸飯,也不能一次性就吃了。而是要不斷的學習-消化(吃-消化),這樣看似沒有效率,其實比起一次吃完有效率地多了。


沒效率的主要原因,是東學一堆,西學一堆,涉獵甚廣,精通甚少,學到最後,忘得速度和學的速度差不多。


一直想寫寫關於高效學習的自己的認識,正好回答現在的這個問題。

首先要明確這樣幾個問題。什麼是學習。學習有哪幾個層次。如何來快速學習。

一、什麼是學習

學習就是神經間建立的一種鏈接。學習的過程,就是有了學習的目的,對於相關信息,去搜集,去理解,去操作,去修正。最後建立一個在實踐中有效的神經鏈接的過程。

二、學習有哪幾個層面

這種鏈接有這樣幾個層面。

認知層面,就是對於學習材料的識記,理解。這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個層面。

操作層面,主要是肢體運動的操作,認知神經和肌肉神經反射鏈接層面。技能行為的學習多是這個層面。

元認知層面,就是對建立連接過程的把控,概括綜合,多向遷移,創新等策略性的鏈接,以及認知操作過程中情緒性的鏈接。

鏈接的形成,就是三個層面的共同形成,共同作用的整體體過程。所謂高效率學習,快速學習就是如何來快速建立這個鏈接並能保持一定的強度。

三、快速學習的幾個要點

說了學習的過程和層次後。說說如何來快速學習。

第一,要有強烈的慾望。這個慾望就是所說的學習的需要,目的,興趣,愛好。它是觸動神經建立鏈接的源動力。這個慾望,這個目的,有大有小有泛有窄,因人而異。越明確越強烈,鏈接點的壓強就越大。

學習的慾望,這點如何強調都不為過。自己不想學習,是逼不出來的。這是我們在學校裡面,學習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那虛無縹緲的天天向上,考個大學,找個好工作,遠遠沒有得到自己老師的誇獎,家長的誇獎,自己心儀妹子的刮目相看,死黨的認同能激發我們學習的動力。但這些外在要求一旦消失,我們的學習就停滯不前。

其實,最真實的,能量最大的學習慾望是來自我們自己的內心。我們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充滿著對這個世界好奇探知的慾望。

說的這一點,我就想罵人,卻不知道罵誰。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教育最大的失敗,就是扼殺了我們學習的天性。我們在學校裡面待了一二十年,被逼著為了這個學,為了那個學,最後讓我們很多人談學色變,變的害怕學習,變得討厭教材,厭惡老師。

這套教育模式最大的罪惡不是讓我們學了不需要的東西,而是讓我們那顆充滿學習慾望的心變得麻木。

這套模式下,能培養出來什麼樣的成功者。(【震驚:30年1000多名高考狀元的悲慘下場!】震驚:30年1000多名高考狀元的悲慘下場!

強大的慾望哪裡來呢?來自於我們好奇探知的天性。來自於實際生活中的實際需要。來自於現實世界的實踐。這是真正學習牛的人,牛的根本。這也是工作中一年超過你在學校四年中所學東西的原因。

第二點。目標一定要明確。目標怎麼樣才叫明確,一可以分割。二可以測量。三時間單位內可以完成。不明確的目標都是幻想。

第三點。好的教材,教師,同學。好的教材和教師會陪伴著你走。他們是領路人,而不是指路人。其中的差別就是,領路人可以隨時感受到你的需要。而指路人,只是把能走的路告訴你,他不顧你的感受。比如說你要到某一個地方去,你是希望一個熟悉路的領路人領你去還是一個熟悉路的指路人給你一張地圖呢?同學是一路同行的人,他們的感受隨時可以反饋給你,讓你把路看的更寬,走的更快。

第四點,嘗試,不斷的去嘗試。專門有種學習理論叫試錯學習。就是在學習過程中所建立的這種鏈接針對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一個過程。

第五點。實踐中的應用。學習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起於現實實踐,終止於現實實踐。

@山醒提到,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體悟!這個幾個方面都是相輔相成的。

四、教學的幾點感受

學習的整體性

@陳章魚回答,描述的天龍八部一個場景,讓我想起另外一個。包不同和蕭峰對戰時,王語嫣在一旁指點。王語嫣可以說是不會武功的武學大家。學習的三個層面,其中第二個層面的幾乎是個空白,造成了這個武學大家而不是武功大家。功夫花時間精力練的,形成肌肉神經的鏈接成長。鳩摩智對七十二絕技的學習也是如此,三個層面的東西,有些東西是欠缺的。

教育的效率

教學最好的方式是在實踐中的師徒制,咱們老祖宗的私塾,學徒就是這種。這種教學成本高,不適應工業時代的批量化生產。十六世紀西方搞起班級制。統一使用教材。人類的整體學習效率提高,但個人的學習效率卻不見的提高。我在這裡這麼說,可能有人認為是悖論。再進一步來說,人類整體學習效率的提高,是得益於教育在社會各個階層的普及,個人學習效率的下降是因個別指導的缺失所導致。當然,真正精英的教育還是延續以前的私學。比如歐洲老牌皇室成員的教育。還有學習到了一定層次後,還是進行師徒式教學,比如博士的培養。真正有效率的學習都是個別化的指導。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這些巨人,就是王國維、梁啟超、趙朴初,錢穆,胡適,錢鍾書這些大家,那個沒有家學淵源。

教師教材的判定

@山醒提到自己學習的教材,我也有很多感受,特別現在在學校教書,對爛教材簡直無法直視。

好的老師教材,不但對真箇知識地圖瞭然於胸,而且會帶領你一步一步前進,你遇到問題隨時會伸手幫你,甚至能顧及到你的情緒感受。

再次之的老師教材是把他的東西清楚的告訴你,讓你自己去找吧,只顧講授的老師,參考用書式的教材就是這種。

最差的是那些自己對整體知識體系一知半解,為了評職稱,湊門面。對學生應付了事的老師和教材。他們的授課和教材會對學生學習造成障礙,形成的都是些龐雜破碎的鏈接。這些鏈接效率低下,給學生進一步學習造成極大的負擔。更可悲的是,如果你認真研讀這一本教材,你很難認識到這些問題。因為你要想審視,反思,你必須跳出現有圖式層次才能進行,而你本身的圖式又是以此建立的。就像你要拽著自己頭髮離開地球一樣。這種老師和教材,就是誤人子弟。

關於 10000 小時的天才理論

完全贊同丹尼爾·科伊爾詮釋天才的「一萬小時法則」。但個人認為這種天才形成法則,隨著神經認知科學的發展和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必然會改變。就像人類移動速度的改變,從動物的奔跑到蒸汽動力的火車,再到飛機,火箭。移動速度迅速提高。現在神經認知科學的發展,對人的大腦寫入/擦除記憶已經具備一定的可能性。記憶的鏈接可以直接生成。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也使直接刺激人的肌肉神經記憶,快速學會某種技能成為可能(科學家發明神奇電子手套 能夠教人彈鋼琴 )。


提供一個不一樣的角度吧。可跳第4點粗體字部分直接看結論

1.效率自然是有高低的(我覺的牛人一天的時間能頂我的7天),可以有意識地去關注一些方法論,也不要太迷信,本末倒置。

2.老師和教材是重要的,但不如很多人抱怨的那般重要。(所謂好壞很多是合不合適)

即便有那麼重要,現在自學的選擇自由度比互聯網普及前已經好太多太多了。(我只是希望不要成為一種借口)

3.我的故事

在自學天文時,我幾乎是完全的碎片化學習,這是一種及其低效的體驗。由於我是個死摳細節的人,每個問題都能想的非常深,每個抗都越挖越大,每天學的停都停不下來,一堆不懂的知識牽出更多不懂的知識。但我愣是用這種奇葩的方式學下了個皮毛。出於整理的強迫症,給自己的學習筆記做了脈絡的梳理,就是把那些碎片問題按內容成章節地編排起來也可以方便走彎路的初學者,後來一個偶然看到圈中好友推薦的一本入門手冊,驚訝地發現其目錄與我的差不多不謀而合了。。我頓時覺得自己有病。。在對學習方法反思時,我把這種學習模式稱為管中窺豹

然後我開始看那本手冊,自然是分析的更為深入,體系也比我的更全,我把這種學習模式叫做一覽眾山小

顯然我之前的學習是很低效的(無頭蒼蠅一般)然而我沒有猜中結局,那本手冊我至今沒怎麼去翻,我發現有現成的東西,我反而不會去看了(即使看也會很低效,而這種低效是沒什麼閱讀慾望的低效)。。對,如同在自學路上遇到的所有被推薦的經典書籍。

4.在反思時,我對兩種學習方式做了總結:

管中窺豹由好奇心點燃,興趣支撐,追根溯源讓人難以自拔,卻因失了對全局的認知而未免多走彎路,效率並不高。在萬事開頭難的入門階段,僅憑以往的經驗,還可能鑽入思維的死角,被誤區阻滯而跳不出來。

一覽眾山小則是把握整個系統,卻失了探索的樂趣和成就感,未必有耐心按部就班地全部和深入吸收。

前者往往學到後來貫連起來如撥開雲霧般豁然開朗,後者總是知道每個細節該從具體哪個方向入手(清晰的脈絡供索引)。有些書的第一章大概就是這個作用吧。

說到底還是該相輔相成的,在就好像畫畫,摳局部扣著扣著不跳出來看看整體效果,等下就只能哭了(雖然好像並不是一回事),范范的框架就好比偷懶看名著梗概,讀來索然無,全然不知其中的一波三折。從不希望被劇透這個角度來說,一些探索性的東西能體驗古人的思想發展也是相當有意思的,走到里程碑和新發現時,不乏震驚和感動。

最後看書什麼的,不忘推薦SQ3R大法。。。程序員的思維修鍊那本書里有說。可以先google找找。(survey之後帶著question空降式read,有針對性的學習其實主要是這種模式,把所有書都翻到講這個專題的一章來看,效率高學得深也不易忘,比起書總是看不完第二章好多了


你給一點用腦的建議吧

你之前說的一旦掌握覺得沒什麼可學的可能和這類似。人都會有發展進度。身體準備好了。一學就會了。這一點在兒童學習如廁的時候特別明顯。見下圖。休 出生50天開始把尿。希爾頓在750天開始學習如廁。看兩人的最終表現其實差不多。過早過多的訓練並沒有幫助休變得更早習得

然後,在記憶方法上使用以下規則。我們的大腦很習慣於這樣實現長期記憶,尊重大腦的生理特性。就是最有效率的。以下是三種長時記憶的構成(LTM)

我們的大腦也很習慣於他的方法。所以,適當利用,避免一些干擾影響其記憶的準確性。如下圖。同樣看完一張圖。由於給出圖的定義不同。兩種不同的回憶傾向。

避免前攝和後攝干擾。簡單的說就是盡量使用整塊時間來學習。然後不要同時或者交錯學習兩個十分類似的學科。比如學完數學公式又去背物理公式。(這個例子有些粗糙。請領會精神了:))

以上是一些用好大腦的生理規則,可以很有效的提高你學習的效率。至於其他諸如情緒調整和動機類的內容。我要是有時間再慢慢說。你也可以自己找我這本書自己看看。《心理學導論》第9版


你的學習目的是什麼?

通過考試、未來就業、單純愛好還是什麼?

搞清楚自己的目的,就知道自己所學的東西到底是否有效率。

為了考試通過,你考試前刷夜,拿了90分搞定了。

為了工作,自己總結了產品經理書籍理論,花費了很長時間,但是就是依靠這樣的努力拿到了offer。

看著小說為了打發時間,或者自己是個編程愛好者出於興趣,把磚頭書《演算法導論》啃下來。你會發現如果有個老師教你,或許會學得更快。但是正由於這樣的自學方法才讓你有了許多幫助自己解惑的思維方式。

即便是一些社科等運用不大的知識,自己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如辯論賽、寫論文去尋找知識釋放的出口。


我剛剛看完了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感到最神奇的是 男主僅僅靠 圖書館 和 一個不入流醫生 就實現了對艾滋病治療的深入了解

為什麼?

需求帶來高效

所以 不是我們太低效

而是我們真正迫切想知道的東西太少


對事實的把握遠超過對結論的記憶。

若學習是一個積累素材,證實與證偽的過程,每一步都是踏實的;若學習只是機械的記憶,終於會還回去,或者在原地踏步,或者靜靜等待領悟。

若善於釐清他人的邏輯架構「然,所以然」,或能跨越自己的局限,有助於提高效率。

掌握方向,把握事實。


就像你吃包子,你總是感覺吃到最後一個包子感覺飽了。你就以為是最後一個包子讓你飽的,其實每吃一個包子都是讓你更飽的一個過程。學習也是,剛開始接觸新知識,總是會感覺困難,有瓶頸。但是當你熟悉後,你會覺得知識變得很簡單。而你熟悉的過程,其實在為你的駕輕就熟奠定基礎。


以我接觸過的這麼多物理的中英文教材為例,你會發現他們之中的大多數,特別是中文的(不包括中譯本),會在前言中寫大概這麼一句話:「用於教學或科研人員參考用書」。

一本書以「參考用書」,即「參考手冊」為目的的話,它的作者需要達到的是讓使用者盡量快速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而由於目標迥異,這些小冊子,即很多中文書的知識體系,並不完全與高速學習的要求相一致。然而,看看動輒上千頁的英文教材(中文的教材,大多三四百頁),你會發現他們的舉例和思路是連貫的,是有助於自學的,而他們的習題甚至題題相扣,從而有助於自查,有助於在習題中一遍遍複習了所學的知識(而中文書籍大多數題是孤立的,只能考察已經學過的某個知識點)。

因此,不是人類的學習方法不好,而是學習時我們的工具的問題,低效率的學習與沒有一個好「老師」密切相關。且聽我繼續說:

1? 學習電動力學時,我的教材是兩本:一本是郭碩鴻的,一本是Jackson的。我的老師上課用自己的講義,我課下自學以及復慣用Jackson,期末考前總復慣用郭。Jackson的書較厚,的確是學著簡單,雖然課後題目做著超級鬧心,但是讓你覺得學得很舒坦;而郭的書很薄,非常精鍊,雖然自學起來也不難,體系也很好,但是沒有Jackson那麼細緻,然而我已經提到過,由於定位不同,郭的書卻在考前複習的時候是非常好的資料。

2? 其實我國的教材也沒有我說的那麼爛,但是好教材,而不是好工具書,確實鳳毛麟角。以我在學習彙編語言的時候為例,為了所謂的支持本校的教材,廈大(恕我直說)物理系用了機電系一領導出的書,那本書質量不敢恭維,而老師是一退休又返聘的老頭,講的根本跟那本書體系不一樣,但是我並沒說這位老師就是一個授業的好老師----他與學生不互動,直接一節課幾乎不停地說完,讓我感覺跟聽部分政治課一樣昏昏欲睡。本來我對這門課已經喪失了信心,直到臨近期末,向軟體工程的一位同學詢問,得知了王爽的彙編語言的書。王爽的書不愧得到很高的讚譽,他解釋得非常清楚,深入淺出,使得我在期末快到了才感覺到彙編語言的趣味。然而正如我上段所說,在學習彙編之時我沒有找到最好的搭配,導致我的彙編成績慘不忍睹。

最後分享一句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明師指路


我也覺得很神奇。。兩年前理解個指針的概念居然花了兩個月。。

兩個月前看到python碼源一看就懂。。

有沒有那種抽象…

就是學了很多抽象規律的總結後,遇到現實中的具現都能反應到學過的抽象上,然後根據已知抽象的性質得出該具現的性質。。

我不知道是否有這種好事,為了得到答案,讓我們來肝數理邏輯…


這些知識,很重要,但你追求知識的過程,你的思考,錯誤,歧路,絞盡腦汁,豁然開朗,更加重要。知識本身沒什麼了不起,特別在現在這個時代,你積累再多也不如我google一下,但你思維的方式方法,我是學不來的。


我的高中老師以前給的一些建議,到現在都覺得很有用,是關於高效學習的。

雖然才大一。我還是堅持著用。

1.設定計劃,規劃每天做什麼事情,一周要達到什麼目標等等,從小到大。

2.計劃要寫在本子上,每天要做什麼列清楚,做完就打勾勾。

3.學會筆記,筆記在學習中佔據很重要的地位。雖然上大學了,每堂課我還是堅持地寫筆記的。很多同學都不寫筆記,就等最後考試老師給的。

雖然說老師給的會更全,但是一邊聽一邊寫會提高聽課的注意度,同時,能夠加深印象。

4.最好定期還是翻翻筆記。

5.讀書筆記,之前我也不做讀書筆記,但是覺得看了好多書都感覺沒有什麼留下,所以就堅持摘抄吧,一些段落,一些感悟都是可以寫寫的。

6.筆記的方法,康奈爾筆記法,在筆記本上適當留白,用活頁本。思維導圖。

7.多讀書吧,至少我現在沒有覺得自己很頹廢。

8.培養一個興趣,我大學才學攝影,而且覺得挺有趣的。

9.參加下什麼比賽呀,實踐呀。

10.沒事的時候可以自己學點東西,比如說學個軟體什麼的,可以上上網易公開課網易雲課堂之類的。自己學校不是那麼好,也可以聽聽名校的課程。還是很有收穫的。

希望可以對你有點幫助啦。


初中時,自己心中在琢磨知識點,感覺自己的思維被擠壓在一團,一直在往各個方向努力,直到觸摸到終點,倏一聲,身邊的世界都明亮了。反正學的東西很多到現在都沒忘,那些物理化學的知識到現在都能舉一反三。

高中時,學習也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可是就缺少自己積極去摸索那條道路的過程。一高考完就全忘光了。

現在在大學,都是考前靠自己自學的,拿著本專業書,一直在想原理,雖然學得沒有初中的牢固,可是很多東西都記得。

想真正掌握知識點,真的要靠自己花時間花精力去摸索,這樣才記得牢。名師對你講的,假如你沒有自己思考到一定程度,你接受的了嗎?再說了,自己不思考,指望著老師,社會上那些明燈都不屑去指路給你


我也曾非常希望能夠有效率的,迅速的學習我想學的知識。


大學以前,都是填鴨式的學習,老師教什麼,我就學什麼,不用費腦子去想該選那本書。大學了,選了個不喜歡的專業,然後我想學經濟管理。這時候我就迷茫了,我該從哪個地方入手?


為此,我做了很多的調查。問經管學院的師兄師姐他們的專業書,在網上搜考研必考的書目,然後搜每個科目評價最高的書,然後再去圖書館,找那個專業被翻的最爛的書。慢慢的,我搞明白了,學經管,會涉及到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


我最先看的是<管理學>,羅賓斯的那本,然後是平狄克的<微觀經濟學>,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然後買了本<金融學基礎>(不記得是誰寫的,好像是紐西蘭大學的一個人學的)。剛開始看管理學的時候,特別吃力,因為中國人的思維和外國人不一樣,一天看十頁我就覺得了不起了,然後慢慢的,我一天能看二三十頁,但我得承認,看完那本說,我花了一個學期的時間。看到最後,我都忘了前面寫的什麼了。然後是那本《微觀經濟學》,好像有一千頁左右,還是那種A4紙大小的,每次我得騎著自行車才能把它拖到圖書館。經歷了管理學的磨練,這本書我看的速度快了些,但也花了一個學期的時間。再然後是那本《宏觀經濟學》,說實話,那是我看的最痛苦的一本書,那速度是蝸牛,雖然薄了很多,可也愣是花了一個學期。就這樣,我大學畢業了。工作後還在看金融學基礎,看了幾年還沒看完。


當然期間還有看其他的書,如德魯克的,波特的三部曲,林毅夫的《新結構經濟學》,還有些其他方面的書。你要是現在問我微觀經濟學的內容,抱歉的告訴你,現在就記得供求曲線。但真的遇到某些經濟學問題,我卻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很多東西,在我不知道時候,已經進入我的腦海里。


粗淺的涉獵了經濟、管理、金融,對我的思維方式影響還是很大的。對待公司的一些問題,我能夠從這三個不同的方面進行分析,從而透過現象看本質。以後,我還會慢慢的看更多的這三個方面的書。我現在已經習慣看外國人書。他們思維嚴謹,前後連貫,廢話很少,不知不覺也影響了我。現在知乎上有很多這三個方面的問題,自覺學識不夠,感覺答案不夠全面嚴謹我都不敢寫出來。


市面上有很多快餐式的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方面的書。但是,我想說,在你拜讀了那些的大作後,你就會發現,這些快餐不僅漏洞百出,內容粗鄙,實在是讓人難以下咽。


所以,我認為學習是沒有捷徑可言的,但我們可以通過多方調查,選擇那些最經典的教材,然後用心的去讀,去思考。不要企圖用最短的時間達到別人花了一輩子才到的高度。有一句話說:不走彎路,就是最快的捷徑。我想,選一本好的教材,然後用心的學,就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起大學學習和高中學習的區別。我所讀的高中是一個二流高中,老師所使用的都是題海戰術,天天背天天做,最終也只得考了個二流大學,這就是二流的流水線二流的產物,從這裡出來的學生只知道做題而沒有其他特長,這類學生在大學裡是很難生存的。所以作為一個二流的學生,我所認為的學習就是要學的廣泛學的靈活學的開心,這才是學習的真諦~


我覺得自己的一生都是在學習,有時的效率確實不高;

但是,更重要的是知道與積累。

增長了自己的見識,擴寬了個人的視野,也會在興趣中,增長了記憶與知識的。

我原來對宗教方面就很不想學與知道;

但是在信主耶穌後,

也關心其它宗教方面的信息和知識的。


推薦閱讀:

如何把筆記做得漂亮?
前人寫那麼多書,怎麼看得完?
人在什麼時候最容易產生學習的動力?
世界上真的存在記憶宮殿嗎?常人能掌握嗎?
雅思考11次還不過是為什麼?

TAG: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