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說的是廣東話嗎?
看天天向上裡面提到的!說唐朝大部分人說的是廣東話,是真的嗎?有什麼證據能說明嗎?
感謝邀請。
其實這個問題我在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53822/answer/12870943這個帖子裡面已經說得比較清楚了。唐代語音和《切韻》還不是一回事。《切韻》代表的歷史層次是南北朝晚期,而不是唐代。唐代長達近300年,在此期間語音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初唐的代表音系有玄應《一切經音義》反切系統(長安)與顏師古《漢書注》反切系統(長安);
盛唐的代表音系有何超《晉書音義》反切(洛陽)系統;中唐的代表音系有張參《五經文字》反切系統(長安)與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系統(長安);晚唐五代代表音系有朱翱《說文繫傳》反切系統(金陵)。廣州話的平均層次大約在晚唐五代(我自己沒有仔細算,這衹是學界普遍看法),但有很多音變晚於五代,甚至出現了元代、明代的音變。
在聲母方面,比如奉母混入非、敷母,這是北宋音變; 知組與章組合流,南宋音變; 疑母細音與雲、以合流,元代音變...在韻母方面,支思韻的產生,元代音變 (衹有「四」和「死」兩個字沒有經歷這個音變); 鍾韻「龍、縱」等字混入一等洪音,明代早期(遷都前)音變;沒韻唇音混入末韻,明代晚期(遷都北京後)音變......
目前好像沒有發現清代音變...中唐以上有個別字的零星遺留,但都難以把主體層大幅提前。主體層次往下還是有不少晚期的北方話音變,而且主體層以下的音變明顯多於以上的,並且晚期音變很成系統,不是零星字。我個人認為平均晚唐層有點困難,大約要到五代-北宋。如果實在想要表達樓主所說的那個意思,較為學術的說法是:「廣州話的古音類分合所體現出的內源性歷史層次(或者通語音系歷時層次層積)的平均層次大約是晚唐五代。」粵語是唐朝古音?請題主用粵語廣州話讀以下唐詩:
李商隱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naan/laan,東風無力百花殘caan。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gon。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hon。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hon。李商隱 無題
颯颯東風細雨來loi,芙蓉塘外有輕雷leoi。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wui。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coi。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fui!李商隱 賈生
宣室求賢訪逐臣san,賈生才調更無倫leon。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san。陸遊 游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wan,豐年留客足雞豚tyun。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yun。蕭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cyun。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mun。李紳 憫農
鋤禾日當午ng,汗滴禾下土tou。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fu。李商隱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jyun,一弦一柱思華年nin/lin。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jyun。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jin。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jin。清明時節雨紛紛fan
路上行人慾斷魂wan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cyun粵語並不會比其他方言更接近唐朝的「切韻」。粵語的聲母跟切韻更是差到天邊了。你告訴我唐朝話里庫付同音?婚分同音?可何同音?你在逗我玩?粵語讀古詩真是夠押韻。嗯。粵語吹們一定會說:是古人寫古詩的時候搞錯了。唐朝人當然不會說粵語。1.粵語相對於唐代切韻音系要簡單很多粵語的全濁聲母都已經清化了,二三等韻的介音也全部失去,聲母,韻母也合併簡化了。
2.即使對應極好的韻尾系統也是存在差別的
入唐以後,實際語音韻尾就發生了簡化。表現在陽聲韻與入聲韻的歸併與簡化。中唐之後簡併更明顯。"Language changes. A language that does not change is a dead language."
語言是跟著人的, 語言自身會隨時間而變化, 跟不同的語言接觸更會變化, 變化得快或慢而已。
Dead language, 譬如古埃及語, 消失了, 死了, 沒有自然社區的人群在講了, 不會再變化了。粵語或閩南語或客家話是現代活生生的語言。
至少相較於在歷史上跟不同語言接觸較頻繁的北京話, 或以北京話當底的普通話, 雖然保留有較多古代漢語的特徵, 但離唐代已歷經至少一千一百年(以AD 907計),粵語或閩南語或客家話, 不會就是唐代人講的語言了。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They did things differently and they thus spoke differently.
其實說某一方言是以前某一朝代的通用語這一論調是這麼來的:某詩某詞用普通話沒味道,都不押韻,而用某一方言卻是朗朗上口,極具韻味。然後就得到了開頭那麼個不靠譜的結論。上面大家的回答也見解論證了這一事實。按我的理解:這全都是扯淡。真實情況我猜想是這樣的:語言是在不停演變的。在過去的某一時刻,當時的人們使用通用語留下了一些著作,用彼時的通用語是完全讀通的;而這種通用語的使用對勢力範圍之內的所有語系都有或大或小的影響,使得這些土話漸漸有了通用語的一些語法及辭彙,正如今天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普通話與各地方言間博弈的情況。然而,隨著朝代的更迭,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的轉移,通用語也會隨之變化,但通用語與方言間博弈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用此時的通用語去朗誦前朝的著作,無疑會有一定的變調,而那些較好地集成前朝通用語和當地方言的方言,就會無疑比此時的通用語更易於讀出韻味。嗯,有點繞。「唐朝大部分人說的是廣東話」無疑是狹隘的。事實上,我發現有許多方言中對某一特定辭彙的發音是相同的,與普通話的表達更是大相徑庭!這種感覺很幸福,但也只是表明了這些方言並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遷,唯我獨尊卻是大錯特錯了!!!歡迎指正!
印象里古人對粵語的正面評價只有南宋朱熹。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各個地方的人裡頭算起來,還是「廣中」人講的話還算接近正音。但是終究位置太南邊了,所以聽起來有點怪怪的。
這是粵語在古代達到的最高地位。
今天的粵語與南宋時候比,只會變化更大,而南宋的正音和唐朝正音本身又有距離,所以今日粵語和唐代正音隔著八百年的方言變化+五百年的正音演變。因而不可能是唐代正音。肯定不是,用粵語也有讀不押韻的唐詩。只是現在普通話不押韻,不代表其他方言不押韻。每種方言都有繼承古漢語的部分。
膾炙人口的唐詩憫農都會吧?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很遺憾,你粵沒押上韻吶!唐朝人說廣州話結果寫個五絕都押不上韻,別說唐朝人現代人就是特么外國人也不一定答應啊!
粵語吹的,和粵語是挺像,和客家話也很像。廣東講客家話的和粵語人口相當。
我一直以為是陝西話
我很好奇題主為何會覺得一個定都在陝西的王朝會以廣東話作雅語……
各位可否了解什麼是客家話?
廣東話自古就面臨受到歧視與不公正對待。應該不是完全繼承了古中國語的讀音,否則不會有這麼多詩人對粵地語言針砭一番了。(畢竟古人崇尚繼承比他們還早的古風,並認為風雅。)當然由於粵語封閉性很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部分古音,但絕不會是官方語言。先秦 孟子---------------------「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孟子·滕文公上】《魏書》 形容越佬族(廣府人)-----「鳥聲禽呼,言語不同,猴蛇魚鱉,嗜欲皆異」。 唐代 柳宗元-------------------「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噪,今聽之怡然不怪,已與為類矣」——【與蕭翰林書】唐代 崔沆---------------------「時循人稀可與言者」唐代 劉禹錫 ------------------「蠻語鉤輈音,蠻衣斑斕布。」—— 【蠻子歌】唐代 張籍—————————— 「蠻聲喧夜市,海色浸潮台」——————————————【送鄭尚書出鎮南海】北宋 蘇東坡父子---------------「南蠻鴃舌」宋代 周去非-------------------「余又嘗令譯者以禮部韻按交趾語,字字有異」——【嶺外代答】明代 徐霖-------------------- 「中原雅韻何消記,南蠻鴃舌且休題。」—— 【綉襦記】明 孔貞運——————————「巡撫檄公查驗,而二夷已斃杖下,其十八人皆鴃舌不可辯。」——【明兵部尚書節寰袁公墓志銘】清 采蘅子——————————「彼時江以南,為南蠻鴃舌鄉。」————【蟲鳴漫錄】-----------------------------------------------------以上內容全部來自歷史吧
直到南宋,廣東還被稱為南蠻鴃舌
《黃鶴樓》
作者:「唐」崔顥 刪了。唐代的中古音跟現代方言完全不同吧?至於說哪一種方言是古漢語的化石,每種方言都不同程度的是吧?
唐朝人在唐朝時大量移民廣東,在滅亡後為逃避戰爭更是大量遷往廣東,唐朝人的語言也隨之來到廣東,由於地理上廣東地處南方遠離中原統治範圍,所以較完整的保留下唐朝的語言。南方地區由於遠離統治勢力範圍,加之交通不便,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上周聽酈波老師的課還提到這個問題,很多唐詩普通話讀起來並不押韻,但用粵語讀起來很好聽,很押韻,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班裡正好有人是廣東的,念了首《清明》,很好聽。
首先要指出一點:「南北之音繫乎地,古今之音繫乎時」,不同地方的音,不同時代的語言都是會有差別變化的。粵語也是一樣,粵語在漢代自秦漢起,由於不斷有中原人移居嶺南,受不同朝代中原音的影響,隋唐、宋元、明清不斷有新的變化。所以說唐朝人說廣東話是不成立的,首先唐朝不同地方也有不同口音,再者唐朝的粵語跟今天的粵語也是不同的。
粵語的確跟《切韻》《廣韻》等書裡面的反切對應得比較好,這說明粵語保留了較多中古漢語的元素,也可以說今天的官話由於受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喪失了中古漢語入聲、四聲八調等等這些特徵。唐宋時期 在唐朝鼎盛時期,嶺南地區的漢族人口進一步增加,與漢族長期接觸的原住民已被漢化。而在漢族分布較少的山區,原始部族則繼續保持自己的語言文化。這一階段粵語仍受中原漢語影響,成為一種既能對應中古漢語發音但有獨立辭彙文法的語言。唐朝滅亡後,燕雲十六州淪陷達四百年之久,宋朝時期,北方更再次淪陷到外族手中,以致中原人逃至嶺南地區,這是中國歷史上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二次高峰期,也是最後一次拉近粵語和中原漢語差別的時期。唐宋時期可被視為粵語的定型時期,因此現代粵語仍能對應宋朝《廣韻》的發音,但難以對應元朝或以後的中原漢語發音。
(來自:http://baike.baidu.com/view/10816.htm) 百度百科裡的這一段話應該比較有說服力,粵語是在唐宋時期定型的,所以,說唐朝在使用粵語是不太恰當的。之前我好像在什麼地方看到說唐朝時官方的語言是現在的」客家話「,但我現在找不到出處了。
看了一下粵語的相關百科,才知道原來粵語也是來自中原的。
可惜以前沒有語音紀錄,只有文字紀錄;現在好像沒有準確的結論,唐朝時的語言應該包括現在的多種方言吧,方言發展了,與唐朝時肯定也不一樣了,但會存在一些相同的元素。poem君說「在傳統的音韻學思路上,各地方音今音都可以視爲齊梁建康音代表的中古讀書音音系的後裔。」,這一點是否過份籠統?又或高估了語言的單一源起與傳承作用?。我看首先不宜把某程度相對獨立的兩個系統,語音跟文字,混為一談,更應考慮一下古時的人口分佈和流動情況。其次也不宜高估了古時文化散播的穿透力。文字沒錯可以藉著書冊加上科舉考試可以助長流傳,只是語音,在沒有公共廣播的年代,所謂通用語相信只能在讀書人官場小圈子內成事,對普羅大眾應該沒有什麼影響,跟今天普通話的情況,不能相提並論。拿個人經驗作例,我少時在香港學寫學讀中文,用的一向是粵語,鄰居一般說的是潮語,我完全聽不懂,但大家都讀懂書面中文。還有,單是廣東一地方言便有多少?我祖母說的台山話、外婆說的則是東莞話,我跟她們相處時日不多,一律聽不懂她們說什麼。同是過去一百年內的人,住的地方,距離上也未致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況(當然她們都未能趕上公共廣播的流行),但她們可説根本無法靠講話來溝通。以這個狀況推想古代的情況,各地語言相互滲透影響的作用應非常有限,除非出現人口遷徒的現像。
推薦閱讀:
※《快雪時晴帖》中「未果為結,力不次」一句應該如何譯成現代漢語?
※「古人誠不我欺」這個短句中為什麼不直接用「誠不欺我」要用倒裝句式?
※上海話中「吃相難看」指什麼?
※「尚書」中「尚」字應該念 ㄔㄤˊ(cháng)還是 ㄕㄤˋ(shàng)?
※為什麼在中文裡,動物配的代詞是"它",而不是帶性別含義的「他」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