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恐懼和慾望,還有什麼可以激勵自己長期地努力?

大多數努力都是受恐懼與慾望驅使的,但這些恐懼與慾望又都總是階段性的。因此暫時地成功之後,是什麼驅使你形成自己的精神?

今天看到一段話,覺得特別適合形容這個問題。特補充 :-)

人只有在強大的動力驅使下,才能真正站起來改變自己。這個強大的動力可能是更好的戀人,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但是很多人即使改變了現狀,跳出了舊有的循環,又會跌入新的循環中,等新鮮感過去,他們還是會遇到各種熟悉的問題。命運之所以很難改變,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模式,它無法被意識控制,而是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每一個人。這種力量非常可怕,很少人能靠自己的力量去突破。


收腰

這是一個典型的矛盾,前段時間正好看到一個關於這方面的東西

Self-acceptance vs. Self-actuallization

你所謂的恐懼感和慾望的擺脫是建立在「自我接納」這一概念之上的,有很多比如Eckhart Tolle的《當下的力量》介紹這些方面的東西,這一方面講的是接納自己,做你自己,一致性,認為自己已經足夠了,別人會因為你是你而愛你等等。而另一方面是在Anthony Robbins的書里都有體現的「自我實現,做最好的自己,要和他人不同,不要去做多數人去做的事情"等等。

這兩個概念會讓同時接觸到的人非常困擾,「confusing the shit out of a lot of people」。

從時間線的角度來說,接納自我的人,時間線是在當下的,這類人認為當前的時刻才是最重要的,未來無從想像,過去不值得留戀。做創造性及藝術類工作的人適合這種心態意識;而自我實現的人,時間線在未來,這類人匆匆忙忙,時刻在為自己的未來打算,有計劃性目的性,但是幸福感卻不夠。

當你接觸自我接納的東西比較多了之後,你就會遇到這個問題:你已經失去了前進、進步、學習、成功的動力。「啊,這些都只是在給自己增加自我意識映像(self-image)和自尊(ego)罷了。」比如「搏擊俱樂部」里的一句話:「Self-improvement is masturbation. And self-destruction.」 而如果你接觸的都是自我實現的東西以及人,你也許也會看到他們有著很多的物質,卻沒有足夠的幸福和快樂。這兩個東西是硬幣的兩面,也確實是一個從表面上來看無法調和的矛盾。

但是,在你做一件具體的事情的時候,你的自信絕大部分都是來源於你的自我接納層面的。

當你剛剛接觸到自我接納層面的東西的時候,你沒有了動力,因為你不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所謂的擺脫了慾望)。 這是因為你之前的由社會價值框架造就的思維體系都是建立在增強自我意識映像的基礎之上的,而這一基礎崩塌掉了,因為你意識到為你這個「社會舞台上的角色」去花一輩子的時間精力增加這種或者那種標籤是一種多麼滑稽可笑的事情(簡要說來,這和你鄙視的在網路遊戲上買裝備大把花錢的行為毫無二致)-而且驅使你去做這些事情的源動力只是傻比的不安全感而已(恐懼)。你學會了活在自己的幻想之外,感受世界的寧靜;能量只是來源於自我,而非外在認同。但是突然之間,你意識到了新的問題,你想做什麼?你意識到你現在的工作可能只是在為自己增加一個新的標籤,增強自我意識映像而已。你會對著各種東西說:操,老子不需要任何他人的認同,任何標籤與事物對自負的增強。

那麼,這個時候你去做的事情,就會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了,你會因為喜歡一件事情的本質去做,你將更加去看事物的深度,而不是追求了解的廣度;也不是這件事情所能帶來的外在效應如名譽金錢權力等等。同時,也能有效避免動機偏移(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 見:附)的影響。

有兩點需要注意:

  • 當你來到「自我接納」的層面的時候,一般來說,你已經開始意識到群體思維對你的影響,並且想辦法不讓社會及外界他人來決定你的自我認知,不讓這些傻比玩意兒成為你判斷自我價值的標準。是的,你會很困擾;沒有參照系的坐標很容易迷失自我的位置。沒有人告訴你應該如何做,而多數人希望被他人來告訴自己應該如何做。在找到方向之前迷失是一定會經歷的過程,但是你要知道一些事情:那些標準和背景都是由人制訂的,而且多數時候,都是一些隨機的標準,「那些人」說:我覺得這樣好!我覺得那樣不錯!因為他們自己也不在乎,就隨便編點東西了事。比如時尚產業什麼的之類:「這個就當今年的流行吧!看著多牛比呀」。人們不停地製造這些傻比標準。比如IP4s、各種名牌等等。(搏擊俱樂部:You』re not your job. You』re not how much money you have in the bank. You』re not the car you drive. You』re not the contents of your wallet. You』re not your fucking khakis. You』re the all-singing, all-dancing crap of the world. )你會明白你需要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標準,你想要你的人生是什麼樣子,並按自己的標準來生活。而這個標準,當然是在你完全接納認同自我之後,才是有效的。去尋找能給自己帶來真實的快樂的東西。
  • 另外一點要提醒的是:在社會常規下被各方面稱為「好人」的人,是最難接納自我的種群之一。從反面來說,那些小混混,毒品販子什麼的,你覺得他們關心不關心那些「社會標準」「高層次認同」?正因為他們不關心,這也給了他們足夠的自信和銳氣。這些自信,已經能讓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女人和物質了(是他們想要,而不是社會這台機器根據它自己的需要來告訴他們這個好那個牛)。

所以,對於你的問題解決方式之一,就是重新定義你的框架(reframe):把自我價值的標準從對於標籤、外在價值本身的索求(接納自我前)變成追求價值的過程(接納自我後);也就是說,只要你是「在路上」的時候,你就沒什麼可害怕的。而這,也是這個矛盾得到統一的方式之一。

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007943


謝邀。什麼在驅動著我們前進?如果說只有恐懼和慾望,那其實就是說,胡蘿蔔和大棒政策,對任何人都是有效合理的。

但能驅動我們前進的東西,不僅來自於低級的動物性,也來自於高貴的人性。人,畢竟還是和驢不同。

關於驅動我們前進的動機,心理學提供了很多視角。比如這三種就很典型:

第一種視角,是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的劃分。外在動機論相信,驅動我們前進的,是看得見的得到和失去。加薪還是減薪,有房還是沒房,位高權重還是人輕言微,娶幾個老婆還是娶不到老婆,一想到這些就讓人熱血沸騰或者心生恐懼:為了新中國,拼了!

內在動機論則相信,指引我們前進的,是一種內在感覺,讀書帶來的安詳,學習新知識帶來的成長,和朋友的談話所產生的被理解感,幫助他人所產生的意義感,都和得到或失去的恐懼和慾望沒有直接關係,卻實實在在驅動著我們前進。

當然大部分時候,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相互交織,密不可分。比如我們在知乎寫答案,可能是因為「有話想說」,這是內動動機。但有人點贊,我寫得更開心,這是外在動機。但它的出發點並不同。

第二種視角,是生存性需要和成長性需要的劃分。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審美需要、宗教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可以看作是生存性需要,就是題主說的,免於恐懼和滿足慾望的需要,那麼其它幾種高層次的需要,恐怕都不能直接歸於恐懼和慾望,但同樣在激烈著人長期努力。舉兩個例子,比如,文革時期,知識分子的地位低下,學習暫時看不出有逃避恐懼或者實現慾望的價值,但仍然有很多人努力堅持學習,這是因為學習本身帶來的提升和樂趣。再比如,王石也喜歡年輕姑娘,但你總不能說,他做慈善和登山,是為了泡妞吧?

第三個視角,是積極心理學對人的優勢和美德的強調。它把人的優勢分為六種:知識和智慧、勇氣、仁愛、正義、節制、精神卓越。每個人的優勢和美德各有不同,能驅動他們的東西也不同。

智慧和知識為優勢的人,會被對新知識的好奇所激發而努力;擁有勇氣的人,會為了正直抵禦慾望;仁愛的人,會因為愛和被需要堅持;正義的人,會因為公平正義而克服恐懼……但這些行為都有一個共同點,當我們依從優勢和美德而行動時,我們覺得,自己做了正確的事情,我們心懷喜悅,安詳從容,無所畏懼。

所以,說到底,驅動我們前進的,不只是恐懼和慾望,更多是「我們認為自己是誰」,「我們希望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那些能夠提醒我們「我之所以為我」的,高貴、有尊嚴的人性。它讓區別於動物,向神而生。

-------------------------------------------------------------------------------------------------------

評論中有很多朋友說,我講的其實還是慾望和恐懼。好吧,我來給大家講個故事。我自己編的。

當我和大家都還是猿人的時候,狩獵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相應的,我們主要發出兩種聲音,提醒動物來襲,準備戰鬥的,警醒的喊叫和歡慶打獵成功,享受獵物的歡快喊叫。享受獵物的時候,我們順便還發明了原始的樂器——骨頭。隨著進化的發生,警醒的喊叫開始細分。你聽聲音就能聽出來襲的是鷹、老虎還是準備搶香蕉的其它族群的猴子。歡慶的喊叫也開始細分,你能聽出是打獵歸來、召集族人吃獵物還是吃完準備睡覺。我們的嗓子和耳朵都進化了。

後來,就有了音樂。

音樂不斷發展,時間來到了2013年,在中國好聲音的舞台,很多人都被歌手美妙的歌聲陶醉。有一個人很不屑,他來知乎問:除了警醒的喊叫和歡樂的喊叫,請問還有其它歌聲嗎?別人說:有啊,還有搖滾、鄉村、爵士等等之類的唱法,那人卻說,哪裡啊,這些歌聲不還是警醒的喊叫和歡樂的喊叫嗎?如果你不信,他甚至能幫你仔細區分,哪一段是警醒的喊叫,哪一段是歡樂的喊叫。他說的挺像的。

從猿人的喊叫到美妙的歌聲多了什麼?雖然你可以說,美妙歌聲的起源於猿人的喊叫,但並不意味著,美妙的歌聲就是猿人的喊叫。這其中多的,是結構。每一次進化,都給我們帶來新的結構,結構不意味著量的差異,而意味著質的變化。一旦獲得了某種結構,它就是一種脫離源頭的,全新的東西了。

現在我們重新回過頭來看對人類動機的劃分,你可以說,我說的這些,都來源於慾望和恐懼,但你不能說,我說的這些動機,就是慾望和恐懼。畢竟,我們的動機也這麼進化,讓我們越來越不像簡單被恐懼和慾望驅動的猿人。這是人之為人的本質。


仇恨和恥辱


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附上一段最近寫的新年祝語:

Whether we are young or aging, sheltered or vagabonding, stupid or wise, there are inside the desire for little beautiful things and wonder, the amazement at stars and the black hole, the nostalgia for rain, river, sea and snow, the spark of thoughts, the curiosity for what is beneath the stone, the appetite for tastes on opposite ends of the spectrum, the impulse for what is to come, and the elation for changing of the game of life.


應該是習慣

恐懼和慾望會促使人努力,但是這種促進是會消褪的

恐懼太多會麻木,慾望一旦被滿足也很難再起到更大的促進作用

更多的還是因為恐懼、慾望、愛、仇恨這些種種原因激勵你開始努力的生活

這只是一個開始,是一個助推器

而讓你持之以恆堅持下去的,則是你在這個過程中養成的習慣

你已經習慣了努力,你已經習慣了把每件事都認真做好

即使你已經不會感到恐懼,也不會像個欲求不滿的傻X一樣充滿佔有慾

但你還是習慣於努力的活著

不為了什麼,就是習慣了這樣活著


恐懼和慾望恰恰是兩個最難以激勵長期努力的東西。


對生活的了解,對生活的熱愛,轉變生活的勇氣與願望。


慾望,不等於就是金錢權利,還包括了功成名就等人生的各種目標。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對有些人來說,死到臨頭,慾望也未滅。這裡說的恐懼,作為一個對應物,應該是指對慾望或稱目標不能實現的恐懼,中心詞仍是慾望。

有慾望才有追求,完全沒有慾望的人可能是沒有的,低的慾望容易實現滿足,高的目標就難了,何況一個目標實現了,還會產生新的目標。

慾望是努力的動力,需要區別的,不過是什麼樣的慾望罷了。競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想被消失,就需要有拚搏精神,形成新的奮鬥目標。

一些非常優秀的人,也會有遠大目標,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放棄,有些人就是為探索迷點而存在的,探索慾望是與生俱來的。如霍金,病到如此程度,仍不放棄。他對探索大宇宙和女人孜孜以求,雖然對後者,他承認自己仍很無知,對前者,卻有大成就。


補一個吧,興趣。有的時候你會覺得:那個東西就是為你準備的。


羞恥和自我嫌棄

向善的決心


除了恐懼和慾望外,再有就是憤怒了吧。

每次傻X做一些讓我憤怒無比的傻X事時,我都會在心底默默地說:老子一定要努力,遠離這些人!

於我而言,努力奮鬥的意義就是有朝一日不用和傻X待在一起!


對自己的愛吧

看重自己的價值,所以不想要碌碌無為過一生

因為愛自己,才願意經歷自我審視的痛苦,面對自己的弱點,至少我是如此


這問題讓我想起瑞特問斯嘉麗的問題「你就沒想過,嫁人為開心?」

《實習醫生格雷》里有一幕讓我印象很深。楊素來一心在醫學上其他一切統統靠邊,為此甚至選擇不要孩子。某日她又一步醫術精進之後,對愛人說道:

「我今天過了很棒的一天!

當我在黑暗裡聽著心臟搏動的聲音,感覺到一種純粹的快樂和滿足,這就是我想要的一切。」

Pure content.

這難道不是長期努力最好的理由嗎?

人類的本能之一就是攻城略地帶來的狩獵和佔領快感。現代的人們追求事業,這種事業在一些人而言是出自佔有的慾望,在另一些人來說本質上是為了「為自己喜歡的事業帶來的快樂」而努力。

或者說,這是「be a better person」的過程,當你追求並獲得一種快樂,接下來你可能會追求更高等的快樂,而通常越是高等的快樂,其延續的時間就越長,有可能變成一生的訴求。

與其被慾望和恐懼的鞭子驅使,何不追求pure content?


仇恨


之前,我也一直在找自己長期努力的動力。

問題的回答,我每一條都看了,深有感觸。很多回答用了很多理論,令人信服。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動機在杭州 在回答最後解釋的一段:從根本上說來,前進努力的動力都是從恐懼、慾望衍生進化而成。

我一下就想起了數學中的傅立葉變換_百度百科。

傅立葉變換能將滿足一定條件的某個函數表示成三角函數(正弦和/或餘弦函數)或者它們的積分的線性組合。

正如這美妙的公式一樣,在我們人生的驅動力中,恐懼和慾望可能是最原始的兩個驅動力。滿足一定條件的驅動力,都可以表示成恐懼和/或慾望或者它們的積分的組合。

關鍵的關鍵,我們真的理解了什麼是恐懼,什麼是慾望么?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會有不同的恐懼、慾望。

比如,小的時候:我恐懼的是黑夜;恐懼的是沒有小朋友跟我一起玩;恐懼的是上學的時候被老師批鬥。可是現在長大了,我恐懼的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恐懼的是時光的飛逝,生怕自己會被時光拋棄;恐懼的是混吃等死。

兒時希望時光時光快些吧,快讓我長大;現在希望時光時光慢些吧,好讓我有充足的時間去實現我的「慾望」!也許正是這樣,曹操才會說: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康熙才會唱出: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穿越了)

慾望這個東西,也是變化的,更是是無止境的,就跟打怪升級一般,你打完了一個,還有「更高、更快、更強」的等著你。你說以前的皇帝牛吧?貴為天子,那已經是處在最高階層了,可是還是會有很多的怪去打:社會的發展、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世界的和平……

所以說,不要想這些形式上的東西了。你能夠感覺到恐懼,能夠感覺到慾望,能夠讓這兩者激勵這你長期的努力,這就夠了。

就像余華在《活著》的前言中寫道:

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與其想還有什麼可以激勵自己長期努力,不如好好想想,現階段自己恐懼的是什麼,自己追求的又是什麼。你的人生函數也不可能一直是不變的嘛!

活著就是活著,努力就是努力,沒有理由!


為身邊的人帶來幸福。

而你(們)的幸福終歸會成為我的幸福。

一個人最優秀的品質莫過於此。

只有這是我就算拚命也要保持下去的才能。


正好反過來。

能堅持是因為enjoy。

悟到這一點花了三十年。

這是個非常誠懇的答案,請題主好好想想。


包括恐懼和慾望在內,無非是人們想找一個理由(借口)來push自己前進,所以,here is the question:

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motivation?

假設有一個真命題:做任何事都對應一個(一些)理由。呼吸是為了新陳代謝,維持生存;進食為了品嘗,為了活命。等等。

所以說到底,lz提出的恐懼和慾望,只不過是拿來衡量這一切的一個基準,就像一個向量空間,基向量可以有無數個。「所以本身這個問題,就是我們研究的問題的其中一個特殊情況」,即我可以說服自己把所有具象的事件歸類到這幾個抽象的詞下面。

於是我突然想到一個事件,似乎用任何解釋都比較牽強。

眨眼睛^_^

眨眼睛是因為什麼呢?

留給各位解答。


信仰! 這裡可能主要指宏觀上的「信仰」。

人們一般會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產生不同的迷茫,也許之前的疑問在閱歷增加以後消除了,但新的疑問也隨之而來。而像理想啊、目標啊、慾望啊 等等,這些東西也許會讓你上癮,但一般無法持久持續,或者持續的時間有限,或者人們自身會在持續的過程中對持續本身產生懷疑,等等。但是信仰,很難用數量或次數等去衡量,宏觀的信仰也是一種逐漸演變的過程,趨向於某種穩態。 信仰總會在人們感到迷茫或無助或空虛時,顯得尤為突出,它讓人們可以「自我引領」或者其他領域的所謂「自我救贖」;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文化藝術作品中,經常會有主人公孤立無助的時候,獨自一人面對種種艱難險阻,到最後,唯一的困難只有一個 --- 就是戰勝自我 --- 從而完成英雄故事的大結局。

20131023更新:

上述情況我覺得是主流的大多數情況吧,還有一些小眾的亦或不尋常的情況。 比如,憤怒,仇恨 等,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促使一個人自我奮發,異常努力,而且可能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也許不是主流,但很多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涉及,比如你小時候經常受到某個方面的欺負凌辱的話,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非常在意某個方面的努力,比如身體弱小的人成年後可能在健身和運動方面異常努力和加倍投入。


恐懼和慾望是努力的兩種動力,一個害怕失敗,一個渴望成功。這兩種動力短時間內的確可以激勵人努力,高三的時候瘋狂地做題,擔心排名下滑;大一的時候沉迷成功學,每天要聽幾遍傳銷神曲才能入睡。

這兩種動力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以追求成功(不敗)為目的。

求生必畏死,求財必畏失,求全必畏缺,求成功必畏失敗。這種情況下,這種積極性被情緒支配,一旦看透了失敗的後果,就會搖擺和退步。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失敗遠要多於成功。哪怕是在成功的過程中,也往往是以失敗為起點。這兩種動力並不能長期地激勵自己進步。

題主所說的強大動力,我的理解是一種意願。那意願又是什麼?舉幾個例子。

諸葛亮在《後出師表》里坦言北伐的勝算少,還是堅持北伐;魯迅在《冷火》中把自己比喻為一團火,融化不了冰,最後被冰給凍住,成了一團冷火,哪怕是被凍住了,也依然要燃燒;孔子知道自己的思想不合亂世,還是周遊列國,被人嘲笑。

他們的動力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以成功的必然到來為努力前提。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後出師表》

你們年輕人的奮鬥,是以光明的必然到來為前提的;而我,卻對未來不抱希望,我就是要與黑暗搗亂而已。 ——魯迅《野草》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論語·憲問》

成與不成功又怎麼樣,我只是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我怎麼可以容許自己什麼都不做。一方面他們看透了做成的可能性,一方面他們又堅信,凡事只要做了,就不會失敗,不做才是真失敗。

出於獨立選擇,不對成敗得失與其他力量抱任何幻想,堅信我做不是因為他能成功,而是我的需要,是我自己的選擇。這樣表現出來的動力,我統稱為意願,旨為完善自己,促進自己與他人的幸福。這種意願可以外化為習慣、興趣,行為模式。意願和你成為一體,最終成為了你表現出來的氣質。

恐懼和慾望看似積極,實則消極,被動,以成敗來鞭策自己,不是主動選擇和努力的結果。

這裡的慾望和意願很像,它們最大的區別是,意願需要自律,約束,對抗人性中貪婪,懶惰的一面。慾望則是一種本我狀態的表現,缺乏理性。

那麼意願的原動力又是什麼,那就是愛的問題了。因為只有真正愛一個東西,一件事,一個人的時候,才能學會不以成敗的觀點去看待他。


推薦閱讀:

你怎麼看這句話 「不是努力的人過的更好,而是擁有更多資本的人過的更好。」?
女孩子怎樣能夠更有魅力?
為什麼我不能做的完美?
努力是一種天賦嗎?
初三黨,怎樣學好數學?

TAG:人生 | 成長 | 大腦 | 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