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容易冷場的人要怎麼樣改變自己?

我說話容易冷場,二十多年沒有找到談得來的朋友,什麼情況?要怎麼樣改變自己?


劃重點,告別聊爆危機,拒絕冷場尷尬癌

一對一,找到共同話題

一對多,找到意見領袖

1)一對一談話場景:找到共同話題

設想張三喋喋不休的同你說一大堆與你無關的話。你會認真聽完並且給出精彩的回應嗎?也許出於教養你會禮貌性聽完,稍作回應。或者選擇沉默。不難發現,1對1談話場景中冷場的第一因是缺少「共同話題」。那麼,我們該如何確定「共同話題」呢?很簡單,搞清楚兩個問題:

①Ta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②你喜歡什麼?討厭什麼?

做一個簡單的表格,將信息補充完整後,很容易找到
「共同話題」:張三和大臉生活上都是勤儉的人。他們都喜歡閱讀,特別是文化類的書籍,歷史類,人物傳記及經管類,但是張三討厭勵志類的書籍,恰好大臉有看,這個時候大臉經過合理篩選,篩出「共同話題」,與之相關不易冷場。

熟人彼此了解,比較容易歸納。但面對非熟人/陌生人的時候,很難歸納。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確定「共同話題」呢?很簡單,做一個更細的表格,將信息補充完整後,再找
「共同話題」。
(表格支持拓展,不再贅述)

2)一對多談話場景:找到意見領袖

張三和群聊人員不熟:群聊正嗨,突然不怎麼說話的張三接話。多數人正常情況下會選擇漠視繼續聊天,或者直接停止聊天。

那麼,面對群聊場景,我們該如何優雅嵌入又不冷場呢?很簡單,找到「關鍵話題製造者」。誰是這群人里的「意見領袖」換而言之多數時間是誰在製造/衍生/延伸話題?找到意見領袖後,再用一對一聊天不冷場(尋找共同話題)的方法與其建立羈絆。

那麼,如何判斷你與意見領袖的親密度呢?你可以試著問自己:你對Ta了解多少?比如這些維度:年齡,性別,文化背景,閱歷,星座,愛好……

3)補充說明:一對多,張三和群聊人員很熟

群聊正嗨,張三接話,聊天群員卻選擇漠視後繼續聊天,或者,直接停止聊天。雖然張三與各位很熟,但是張三不在群聊的節奏上。唱不響第一因是「張三缺少話題衍生/延伸的管控能力」,與高效的話術技巧有關。

高效話術技巧講究的是同理心,是換位思考的能力。因為與前幾天的高票獲贊回答多有重疊,這裡不多贅述,如果有疑問可以去看答主關於「高效說話技巧」的回答,回答詳細總結了7個說話技巧,描述了14個實用場景。詳細,這裡不再重複贅述。怎樣才叫「說話有水平」? - 王大臉的回答 - 知乎


談話冷場其實跟你說話的態度、話題以及聲音的質感有很大關係。

1.如果別人琢磨不到你的態度,不知道該輕鬆一笑還是接下話茬,就會冷場。

2.還有就是你的話題根本別人不感興趣,跟女生談政治軍事體育,怎麼能不冷場

3.聲音的質感,其實很多人沒發現,耳朵其實是很挑剔的,一旦對方的聲音太高太低或太輕,耳朵就會抗議,造成內心抵抗不想說話。在生活中逐漸發現,那些男性聲音厚重低沉的人說話更容易讓人產生好感,為了能多多聽對方說話而不冷場。女生的話柔美清脆,就算長得不漂亮,男生也很願意聊天。

所以你要改變可以從這三個方面

1.態度,聊天開始就要給人主題明確和情緒清楚,讓人知道你在聊開心事還是傷心事或在商討的態度。

2.話題,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是門很重要的生活技巧,會不會聊天就在於能不能引導話題,讓人產生興趣。如果跟志同道合的人,切忌過於用力激情把話說死,或者過早下定論,這樣人家就算有異議也很難表達了。一定有一種平衡的話題感。還有多看書看報增加內涵,別老是微博看誰說句什麼話就不經思考拿來用,別人會很不感冒。

3.聲音是可以練的,就算你沒有那麼磁性或甜美的嗓音,你可以放慢語速,試試用腹部的力量去跟人交談,會讓人慢慢放鬆入神的。拿我自己來說,作為一個男生,我以前聲音是比較高和尖的。一激動就會很刺耳,後來我很喜歡看動漫,然後經常模仿裡面的聲優的語氣,抑揚頓挫,還有喜歡聽深夜廣播裡面的男主播音,逐漸的模仿和熟悉斷句使我聲音逐漸低沉穩重起來,以至於現在很多新朋友聽到我打電話就會驚嘆一句,你聲音好man。(^o^)/

最後,其實真的不會聊天講話,你就多增加內涵,腹有詩書氣自華。經過獨立思考說出的有見解的話,聽者都會肅然起敬的。


讀一讀蔡康永的說話之道 :)


今天搭車從台北到彰化上課的時候,前面坐了兩個阿伯,分別坐在同一排的左右靠窗的位置。

「我是不是認識你?」右邊的阿伯說。

「你是?」左邊阿伯抓抓花白的頭髮,漏出狐疑的表情和山東口音。

「你當年是不是在馬祖XO連的,還記得吳班長嗎?」聽到這裡我就開始緊張了,列車才剛駛離板橋,我完全可以想像這兩個人相認之後,開始談「當兵經」,但令我困擾的並不是他們滔滔不絕的談論本身,而是他們滔滔之後的寂靜。

反正等一下應該聊的聊完之後,應該就是冗長又不找該怎麼辦的尷尬了吧?我開始為他們兩個人等一下的冷場感到恐懼(等等,又不是你冷場,你在怕什麼?)

是啊,這兩位老伯的冷場,為什麼會導致「我」的「恐懼」和「不安」呢?事實上,他們的或許根本沒有「冷場的恐懼」,而真正的恐懼是來自我心裡:面對他們「即將會冷場」的狀況,勾起了過往我自己有關於「冷場」的焦慮,換句話說,當我看到他們「等等可能沒話可聊」的時候,我就想起以前自己類似的尷尬經驗。怎麼辦呢?為了不去想起這些經驗,我戴上耳機,表面上是不想聽他們聊天,實際上是試圖逃離那些勾起的回憶在我心裡造成的恐懼。換言之,真正的恐懼,是來自我心理的投射。

突然這時候想到前幾天看的那本《做自己最好的陪伴》(吳姵瑩, 2017) ,裡面提到一個概念:當你覺得不安的時候,可以想像心中有一個「可靠、安撫」的形象,陪伴在你旁邊,和你說說話。這在心理學上稱作「安全感促發」(Secure priming)(Allen, 2013) ,後來也常被應用在治療上(Johnson, 2014)**。

看你是要用佛祖、觀音、耶穌、瑪麗亞、卡特蓮娜或者是魔法少女小櫻都可以,重點是你喜歡、而且可以讓你感覺到安全的對象。

我的輕鬆熊療法

什麼,你問我用什麼?我絕對不會告訴你我用的是輕鬆熊(Rilakkuma)的!

「怎麼啦?」(想像一下真人同高的輕鬆熊玩偶用他肥肥的手拍拍你的肩膀跟你講話) 

「很煩!」我說。

「想逃跑?」輕鬆熊說,從他後面的口袋拿出水藍色的耳機跟我一樣戴著,在旁邊晃呀晃。

「對啊,現在聊聊當年勇當然開心,然後呢?最後還不是會冷場?下了高鐵以後,兩個人還會聯絡嗎?」我說。

有些心理師這個時候看就會同理/猜測:「聽起來對你來說,一段關係是不可能永遠的?」不過很神奇的是,這個輕鬆熊沒有說這樣的話。

「放輕鬆,記得常呼吸。」他說,我突然想起來自己好像沒有好好呼吸。對了,他的英文名字是Relax Kuma ,我想像他在地上呼呼大睡(鼻子有泡泡)的樣子,默默笑了起來。開始好好呼吸之後,發現胸口悶悶的,我試著用西多醫生的方法來調整自己的呼吸,拉長吐氣10秒鐘[2]。

「為什麼要相認呢?萬一你跟對方相認,但對方不認得你不是很尷尬嗎?而且之後如果聊到沒有話題了怎麼辦,到台中還很久誒?」我說。

「當年共患難洗戰鬥澡那段歲月,難道不值得敘舊3分鐘嗎?」輕鬆熊說,不知道何時已經換成了迷彩裝,老實說還蠻可愛的,只是手上的步槍看起來就像玩具啊(攻擊力=0)。

「當然值得啊,但是3分鐘以後呢?」

「打開電腦,各自工作啊。畢竟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熊生(他說到我差點笑噴),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等等,身為我創造出來的溫暖安撫的內在大人,這麼悲觀真的好嗎?」

「還是你覺得突然變得樂觀比較好呢?去跟他們打招呼之類的?」

「太突然了你~」

「對啊,悲觀也不一定不好,重點是你能不能讓自己自在。」他說,relax ~把像麻糬一樣的臉靠在高鐵的椅子上??

「那我可以繼續聽音樂,逃避他們的對談嗎?」我說。

「當~然~嘍~re~la~x」他開始在旁邊玩扮鬼臉的遊戲,我發現選了一個很像小孩的內在大人陪伴我,感覺蠻不錯的,至少對目前的我來說,不會太有壓力。

http://weixin.qq.com/r/8Tp4YC7EcnMNrWoD92-j (二維碼自動識別)


冷場幾個原因 1 詞不達意 2 沒有共鳴;所以需要對場合,溝通對象有所了解。

普遍意義的鍛煉就是學講點冷笑話,幽默故事,作為溝通的入門。一笑一放鬆,就不容易冷了,慢慢自信了。


大多數人在認真聽某人講話的時候,會發出各種不同的語助詞——像「嗯」「嗯哼」「好」「喔」「真的假的」。不幸的是,害羞人士不能自在地發出這些聲音,因為他們很擔憂聽話者對他們的想法。

下面有一些技巧和方法,所有的人,不只是害羞人士,都能從中受益。對於害羞的人來說,這個方法肯定能成功地推動一段即將停滯的對話。

與其哼哼哈哈地表達參與感,不如先準備好一些能幫助你繼續說下去的問題。在談話的時候,使用「誰」「什麼」「什麼時候」「哪裡」「為什麼」和「如何」這些問題可以在談話突然中止的時候,有效地激勵對方繼續說話。你可以問:

「誰給你那個東西的?」

「她那時候說了什麼?」

「你什麼時候發現的?」

「你在哪裡找到它的?」

「為什麼你會選擇那個學校?」

「你是怎樣完成它的?」

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大多數的人都喜歡聽他們最喜歡的音樂——自己的聲音。他們會繼續說下去。你也不用再承受「接下來該說什麼症候群」的折磨了。

舉個例子,催眠先生吹噓著他去義大利旅遊的過程。你可以問:

「你和誰一起去旅遊的?」

「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個城市?」

「你什麼時候去的?哪個季節?」

「你去了義大利哪裡?」

「你為什麼選擇去義大利?」

最近一次我對著某個人嘮嘮叨叨了半天,想到那可憐的孩子一個字也沒有說,就停下來給他說話的機會。可他只是說:「繼續說,莉兒。請多講一點。」

哇!我不需要他再一次的邀請說話。我立刻又滔滔不絕地講了20分鐘,離開後還想著他是一個非常健談的人。

我以前很怕閑聊,總覺得別人會因為我太安靜而想要遠離我。有一天我了解到他們其實並不在乎我的意見,這件事情幫助我克服了與陌生人寒暄的恐懼。那麼他們在乎的是什麼呢?我了解到他們特別喜歡我對他們的對話順勢追問。

——美國肯塔基州格林維爾市的勞夫

羞怯剋星第1招 善於提問,讓交談繼續

請把「嗯哼」和「OK」留給機器人吧。問一些「誰」「什麼」「什麼時候」「哪裡」「為什麼」和「怎樣」之類的問題。和你談話的夥伴會非常興奮、激動,因為你想要了解更多,而你也不必苦於缺少有趣、恰當的話題。

寧要平凡也不要簡短

當你回答問題的時候,做好準備回答一些不可避免的無聊話題。不要給一兩個字的回答,像下面這些……

「今年你要到哪裡去度假?」——「佛州。」

「你父母(小孩、兄弟、姐妹、配偶、鸚鵡)還好嗎?」——「很好。」

如此簡單的回答一定會提早結束談話。準備好更長一些的回答,例如:「嗯,我們本來考慮去加勒比海旅行,但是我們又覺得太貴了。後來我們看到介紹佛羅里達州的旅遊手冊,那裡可以考慮去的地方好像有很多,所以我們……」你可以就像這樣地說下去。

羞怯剋星第2招 平凡好於簡短

不要陷入司空見慣問題的困境之中,擔心自己回答得是否完美。對於別人一定會問到的問題,要事先將答案準備好,並且一定要是一整段話,而不是簡短的幾個字。

人們真的會因為你腦子精密的運行,以及你做出去迪斯尼世界遊玩的決定而著迷嗎?並不是這樣的。但是,如果你還記得的話,音樂的精髓是旋律,而不是歌詞。一段長一點的回答就是一段友好的曲調。

當初你臉皮厚一點,

告訴上司「這個項目我做得很好」

你的工資早就不是這個數;

當初你臉皮厚一點,

勇敢參加新領域、新朋友的聚會,

你的人脈早就廣了一大圈;

當初你臉皮厚一點,

大膽對Ta說「我就是喜歡你」,

Ta的芳心早就非你莫屬……

你就是因為臉皮不夠厚,

凡事猶豫退縮,

才把好事全都搞砸!


繼續保持冷場的才能,注意加強功力

這是你的特點,某一天,說不準非常有用


看那些綜藝頻道,非常崇拜那些能夠活躍氣氛,解除尷尬的主持人。

冷場一般有這麼幾種吧

1. 話題冷,詞不達意,導致大家對話題不感興趣。這種情況下不會引起不愉快的問題。頂多換個話題而已。需要學會的呢,是學會引導話題。剛見面的話題,普通朋友的話題,好朋友的話題。這些都是有區別的。然後話題不要圍繞著自己轉,使得座位上的某些比較重要的人無法參與。。。

2. 一方說話的感覺讓其他人覺得有攻擊性,被冒犯。其實習慣這樣這樣的說話的人一般的特點就是以否定別人來展示自己的厲害。

比如說,我今天和一熟人做飯的時候說「我今天開始看甄嬛傳了,查了下,發現這部劇好火啊,2013年的時候開始在日本播放了,你看過了」,我的目的是和那人聊聊甄嬛傳。然後好戲登場了,那人居然睜大著眼睛有一種讓我覺得很奇怪的眼神瞪著我強調「我沒有看過,但是我發現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這個電視劇好老了啊,我老早就知道了這部劇很火了啊,之前還說要去美國播映呢」,用不耐煩的口氣再強調了下「我真覺得我們不是一個時代的」,這個與其加上表情,把我小心臟都嚇怕怕了。。。然後和她說「是啊,我確實不看電視劇的,我平時都寒暑假看看啊,平時不看的啊。」 其實據我對她的了解,她未必有惡意,只是想開玩笑嘲笑下我怎麼現在才知道啊。不過,她的表情和口氣確實又讓我被冒犯了感覺,貌似我現在才知道是有罪似的。。。我後來不做聲了,場面一下子尷尬了。當然可能有些人會覺得滿足了表現欲很很爽,有些人會內疚反思為什麼自己的說法會冷場。相信樓主遇到的是這樣的問題,一定是後者。

3. 話語中帶著炫耀的感覺。這樣的人表現欲也很強。當然排除掉一些腦殘,一般人這樣的說話方式是為了故意體現自己與眾不同,會讓別人有壓抑的感覺。這樣人非常有個性。有一些讓別人覺得牛逼閃閃的感覺。但是呢,能夠炫耀的東西總是就那麼幾樣的,也會黔驢技窮。所以炫耀與眾不同適合在初見面,不適合在更長久的後面的交往。因為你對面的那個人,他或許只是深藏不透而已,而你幾把刷子,他看的一清二楚。一般表現欲強的人,會期待別人像于謙一樣附和,現在對方不符合了,總之是有點冷場的。面對這樣的情況。就是要收斂下自己的表現欲。表現的東西如果是為了活躍氣氛,那就利用下。比如我這麼嚴肅的人也偶爾自黑下。

4,最重要的是,話題不要圍繞著自己轉,這個非常忌諱!


話說,冷場的人能給別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如果你目的是這樣,那麼恭喜你達到了。冷不冷場不僅與語言習慣有關,還與個人性格、知識面有關。別人聊天的時候能根據別人說的話聯想、想像或者幻想出另一段話來,很好地承接了別人說話的意思,那就好了。

這是個長期鍛煉的過程。一開始就想張嘴就和別人聊得來是不現實的。就像皮膚長痘是內分泌失調造成的,有選擇性的多看書,電視,聽廣播,是一個積累。(當然如果你木有那麼多時間做這些無聊的事那就確實沒必要,因為對於牛逼的人來說不屑於去製造氣氛,而是別人去給他製造氣氛)本人從前也是個冷場的人,平時話也不是很多。不過有看書的習慣,後來可以適時的引用一些書中的故事、知識等等會起到串接的效果。

其實很多人嘴巴很快,比腦子還快,很多時候說出來的話完全沒過過大腦,任何好的食材未經過合適的加工都是成不了優秀的菜。這樣反而不好。


我覺得「說話容易冷場」是一回事,「二十多年沒有找到談得來的朋友」是另一回事。

說話容易冷場,這有什麼,為什麼要特意做暖場的人,

如果你本意是善良的,聽眾自然會了解,前提是你有誠意讓人了解;

如果你毫無交友誠意,那是不會有人願意接近的,談不攏還真是你自己出了問題。

其實好朋友之間甚至戀人之間,不需要特意找話題,刻意為之的事都令人煩悶,

你做了一次兩次就不會再有興趣了,何必呢,做自己最容易,如果你可以忍耐寂寞。


先要學會傾聽並學習別人是如何活躍氣氛的。

然後就是多學習多積累,再拿好友家人做試驗。

最後就是社會實踐環節,基本上做到這一步就不會冷場了。

重要在於自信心,自信心,自信心。


多閱讀哲學、心理學、法學、經濟學的書籍,訓練自己的語感,以及系統化思維能力,也就是使得自己的談話可以作為一個系統,自然可以做到掌控局面。換言之,要有自己的思想體系,因為語言是由思想所決定的。


就直接說

喂,你們好歹給個面子啊…

---------------------

看了評論,好吧,發現我忽略了提問人的性格。那就在回答一個:

1、你要 多看書,多上網,什麼都懂一點

2、平時和大家見面的時候多打打招呼,你會打球的話,多去和大家打打球,如果你抽煙的話,多去分分煙,總之多參加集體活動,不要被邊緣化。

3、聊天的時候盡量把話題往自己擅長的領域靠

4、平時多開開玩笑什麼的

這樣,就算你說話時冷場了,大家也會開玩笑說,癟了吧,再得瑟下呀 什麼的

我雖然沒有可以注意怎麼去聊天,但是我想了一下,我平時貌似是這樣的


一招鮮:尋找冷場原因,拿自己開玩笑

解讀:

1、冷場最尷尬的是啥?就是沒人說話,如果你在冷場時有預定的方向說熟悉的事情,就一定有話可以說,「開自己玩笑」就是一個預定的方向,「說自己」就是一個熟悉的事情,所以基本都可以讓冷場的時候立刻有話可說。

2、開玩笑可以活躍氣氛,笑一笑,剛才為什麼冷場的,基本都忘了。

3、自嘲表示你是個大度的人。如果就剛才冷場的原因開自己的玩笑,效果是最好的。

例:某天小李聊起單親家庭心直口快,稱單親家庭的孩子長大了容易「有病」,這時突然冷場,他意識到在座小王是單親家庭,接著就自嘲說,「不過事實證明一般我覺著『有病』的人都比我聰明多了。」


去在乎別人說什麼,真正在乎而不是看起來


身邊也有容易冷場的朋友,聽他說話,有時候會有「被攻擊」或者「被刺傷」的感覺。所以一下子原來的氣氛就被破壞了。

所以,建議容易讓別人冷場的朋友,在聊開了的時候,稍微顧及一下聽者的心情。

同理心很重要!

不過,也沒必要處處說話小心,做好自己就好~稍微注意一下技巧。


哦,這不是說我呢嘛,我感覺,少用比較絕對的語氣講話就行。那樣比較容易讓對方感覺有被拒絕感。。。

雖然。。。習慣好難改變啊,但多碰幾次釘子,你會了解到大家都在什麼地方變得沉默了,以及什麼樣的談話可以持續下去。

多去聽聽健談的朋友是如何引導談話的比較好。。。

共勉啦。


說話要分場合和對象,在大部分場合中,收斂和沉默是一個不錯的做法。真的要出口,那就深思熟慮之後吧。

此外,對自己要自信,不自信的話會讓人懷疑和無視。

當然,表現來自內心,你的關注點少放在自己身上,多放在別人身上,而且要智慧,就會好很多。


在說話之前先動動腦子想一想,有些時候就是說些沒有過大腦的話,然後刺傷了其他的人。

多讀書,多遊歷,經歷的東西多了,了解的內容多了,也就是自己的素養與經歷多了,聊什麼都能聊的起來。

做一個善於引導談話的人,雖然這一點自己做的也不好。因為有的人本身就比較被動,可能希望你去引導話題,這時候就要善於觀察,看他(她)對於什麼話題更有興趣,因為即使再被動的人,也有自己喜歡的東西,而人對於喜歡的東西,總是有很多話可以說


破冰,告別話題終結者

很多人都有過自己說話別人不感興趣,別人說話,自己如果去接話題,也會讓人覺得,對方和你的聊天不在一個頻道上。

特別是在跟相親對象,或者特別喜歡的女生在一起時。緊張,不知所措。覺得說什麼都容易犯錯。沒有話題。

就是朋友,聚會。也總是插不上話。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最後卻變成了冷場機器人。

想必很多人有過以上的經歷。或許是以前,或許是現在。

話又說回來,經常這樣,是很容易自信心受挫,導致自己毫無吸引力的。那麼,到底如何才能正確的聊天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過馬雲。他有一句功守道的話很有道理:

我們要多研究別人失敗的原因,這樣才能取得成功。

同樣,我們也要如此。不犯錯,哪能知錯呢。

我們先看一個對話

男:「你好」

女:「(微笑)」

男:「你叫什麼呀?」

女:「我叫王婷,你叫什麼?」

男:「我叫王小明。你在哪個單位上班?」

女:「屈成氏。」

男:「哦。」

這段對話,尷尬么?

其實一段對話屬於沒話找話說,而且這樣的對話幾乎沒有什麼情緒上的交流。對促進感情也沒什麼積極的作用。

這樣的對話在生活中常見么?

其實現在就可以回憶一下,是不是經常和別人是這樣的聊天。

或者說,即使沒這麼尷尬,也是大多數時候一問一答的模式吧?

那麼,在這樣的對話中,即使你從主觀上不是想應付別人,但是呢,事實上給對方的感覺就是你在應付她。

比如說:

女生跟你說:「我生病了!」

你會如何回應?

你可能會說:「那你好好照顧自己,多喝熱水,好好休息。」

這樣回,是不是很無趣。

事實是,聊天的時候,很多人最後都會走進一問一答的怪圈。在感情生活中,在工作中都是一樣的。

比如說你在電梯里遇到同事和領導的時候,比如說同學聚會的時候,其實只要人多你都可能會出現這種沒話找話的情況。

通常是為了化解尷尬,於是你們就開始了一問一答的對話,最後的大部分情況是,你都尷尬的說不下去了。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對話。

男生問:「你是哪個單位的?」女生說:「屈臣氏。」

這種提問是不利於聊天的推進的。聊天的本質是一個動態的互動過程。

而這種一問一答的模式是一種封閉式的提問。

為什麼說是封閉式呢,比如說,問:「今天吃飯了么」、「在幹嘛」、「早安」、「午安」、「晚安」、「你做什麼工作的」等,這些問題的回答都很窄,別人照實回答後,基本是解決問題,這個話題基本就已經結束了。當然,回答者的情商特別高例外。

那麼,應該如何地開啟話題呢?

在這裡,講一個技巧,它的名字叫做作:「你我他」。

你:對方的事

指的是對方朋友圈展示的內容。

人越炫耀什麼,就越缺什麼,就希望得到別人的誇獎與認同。

所以翻看對方的朋友圈,尋找自己熟悉的領域,和對方聊都懂的話題。

這種話題叫做第三方共同話題

能夠很好的增加聯繫感與共鳴。

我:自己的事

指的是分享自己的有趣生活

你日常的經歷,拍下來,修好圖,不僅展示你的拍照水平,還展示你用心的生活態度,是一種高價值。

同時,圖片是一種很好的話題,可以延伸出很多的東西。

他:別人的事

指的是你們共同熟悉的人,明星,八卦,乃至世界上你們共同熟悉的見聞。

他是泛指,可以通過評論別人的人事物,來了解對方的三觀,看看對方和你的差異。

人們總是容易對和自己有連接,熟悉的人事物有好感。

這也是心理學上舒適圈的一種應用。表示熟悉且安全。

這裡再給大家特別贈送一個小技巧:時間錯覺法。

比如相親聚會:

你提前一小時半小時的和女生打電話說要遲到十分鐘或半小時的。

然後見面時,你對女生說:「你好,真不好意思,我來晚了,因為今天一大早就被死黨給拖了過去對他進行特訓,這不,明天他要去丈母娘家,保不齊要在未來丈母娘家炒幾個菜,給她打個下手啥的。但是長這麼大,他從來沒做過,所以今早就把我拖過去了,教這個新手比在健身房練上一天都要累,但畢竟是大學時一起玩的朋友,這次遲到了,真不好意思啊!」

通過這段對話,講了一個小故事,這有什麼好處呢。

故事中有很多的話題,都具有延伸性。同時,避免了一問一答的尷尬。

其實大家都可以舉一反三的。

童年,上學經歷,小時候的遊戲等,過去總有很多很多的共性。

說這樣的故事不僅能展示自己,也能延伸出各種角度的話題。

這裡的故事其實還有一個技巧:逆向合理化。

這是心理學的機制:

比如說,你本來打算每天晚上都去跑40分鐘的步用來減肥,但是你非常懶,不想去,這個時候你就會找一些借口來合理化你的整個行為,比如你可能會說:「哎呀,經常跑步對膝蓋不好,所以我就不去跑了。」

我們總是找一個理由來支持自己的行為。

比如:

你牽女生的手,女生沒有反抗,被你牽住了,這個時候女生就會想:「嗯,我心跳的好快,我是不是喜歡他呀?我不喜歡他的話,我不會讓他牽我手啊,我讓他牽我手,又小鹿亂撞的,所以我喜歡他才這樣這個樣子的,我是一個淑女,都是他太壞。流氓。我要讓他變好。

所以,女生把牽手的心跳誤以為喜歡,你們的關係升級了。

以上。希望大家舉一反三。


推薦閱讀:

經常說話詞不達意,如何訓練自己說話?
语言表述能力差——即经常找不准准确用词、语序混乱、前后不对应,怎么改善较有效?
怎樣在理髮店優雅地讓推銷護理和辦卡的理髮師閉嘴?
如何在自主招生面試中充分展現自己的優勢與特點?
如果聊天的對方表現得太客氣,怎麼跟她拉近距離?

TAG:心理學 | 想法 | 人際交往 | 溝通 | 說話技巧 | 談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