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購 UV 鏡?標準有哪些?

剛剛入手佳能 600D,15-55 的狗頭,選購哪種 UV 鏡比較合適?


我可以吹吹選UV的牛逼,但18-55的頭,這....

基於鏡頭的口徑選擇UV是為了能安裝上。比如說77mm口徑的鏡頭選擇77mm的UV,我知道這例子舉得很蛋疼。

女人和熟悉女性用品的男人都會很熟悉UV這個辭彙,意指紫外線。在傳統膠片時代,不可見光的紫外線會讓底片感光,這會讓黑白照片灰霧度高,彩色攝影表面蒙上藍霧。納粹唱紅歌的彩色照片看起來紅的發紫就是這個原因。

光學界創造了UV鏡片來解決該問題。它能吸收紫外線,透過可見光。紫外線無所不在,這讓UV鏡經常掛在鏡頭上,加上攝影師必須要對鏡頭加以保護,漸漸的它取代了純粹的保護鏡片。這個現象一直維持到數碼時代,儘管數碼感測器(CMOS、CCD)對紫外線並不感光。

1.使用膠片的時代,購買UV鏡首要的考慮是它對紫外線的吸收作用,這並不難鑒定。使用紫外線的驗鈔燈照射錢幣,能看到防偽水印,把UV鏡放到紫外線和錢幣中間,水印不可見則是質量過關的濾鏡。當然你要確保那張錢是真的。

因UV作為常用掛機濾鏡,對畫面質量要求嚴格的攝影師不得不去考慮安裝它以後,鏡頭成像質量的下降程度。嚴格的說,鏡頭前安裝任何濾鏡(無論品牌、品質、價錢)成像質量都會有所下降,但這個下降的程度有一個允許的範圍。UV鏡不能造成影像變形,不能造成畫面偏色、不能造成畫面色彩飽和度低、不能形成明顯的發灰現象。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其一是光學結構,第二是透光性能。

2.試想一個UV表面做的不平整,那將導致記錄的幾何形狀不客觀。檢測方法很簡單,拿著UV對著光源晃動觀察,如光源有抖動現象,則印證了UV的玻璃結構差,表面不平。

3.透光性能不夠好會導致入射光線損失,甚至是發生光譜選擇性損失,如吸收了部分藍光,必導致畫面偏暖色。對於色差我們不太好去手工檢測,但對於整體透光率卻不難鑒定,拿著UV對著深色(最好是黑色物體),觀察表面是否有自己的影子出現,影子明顯表明該鏡片透光性能差,須知影子是由於光線反射產生,好的UV讓你幾乎意識不到鏡片的存在。

4.在鏡片表面進行鍍膜,利用光線的干涉作用,盡量提高透射率,減少反光,除了綠膜比較牛逼外,我就不懂別的了。

5.廣角鏡頭必須使用超薄UV鏡,在於廣角鏡頭視角大,UV鏡若太厚,再加上外部的接圈,會遮住視角造成畫面暗角,但一定要注意超薄UV能否蓋上鏡頭蓋。B+W的很多超薄UV就只能使用大畫幅鏡頭蓋來套住。這個我寫過一篇故事,可以去看下,裡面扯了不少UV的事兒,地址在這兒——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bb953b01017rty.html

恩,好吧。干點正事兒。像15-55這種鏡頭,本身成像就極其一般,我覺得選UV有兩個方向:第一破罐子破摔,乾脆說「老闆,給我來個假的」,純做保護用,拍照時摘下來,其實還可以吐唾沫上去模擬柔焦鏡;第二,總不能破罐子破摔吧,買個湊合的吧,我建議你買個保谷一百多塊得,如果有的話。對了,這鏡頭用不上超薄。


UV在大多數情況下的作用,是當作一個無需拿下而又可以隨意擦拭磕碰的鏡頭蓋。

其實關於UV的很多長篇糾結,都是理論性的。在實際情況下,影響難以察覺。

即使是一片最普通的光學白玻璃裝在前面,大多數情況下,出片也無法形成肉眼可見的明顯差別(特殊光照情況除外,比如特殊角度光線形成了鏡片間反射,產生炫光等)。

老鏡頭內部有點灰塵或者霉絲,尚且不會影響成像(肉眼無法察覺),何談一塊UV呢。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所以把錢都用光就對了……買能買得起的最貴的。


18-55不需要UV鏡,買便宜的你有時會發現夜景畫面上會有奇怪的光斑,買貴的又不划算,2k以上的鏡頭才需要考慮UV鏡。


我用的是肯高MC。

這鏈接是一個權威的評測的結果,各品牌各檔次的都有,http://tech.sina.com.cn/digi/2008-11-05/08562557451.shtml

如果手頭寬鬆,就入B+W或者HOYA,不然就肯高MC吧,很便宜。注意,即使是B+W的單層鍍膜,也不如肯高的多層鍍膜,雖然貴了不少。

我自己對UV鏡使用的看法:在1、空氣中灰不大,2、強逆光,3、需要儘可能發揮鏡頭的畫質,這三種情況下,推薦將UV鏡取下拍攝。除此以外,就裝在鏡頭上做保護用吧。沾了灰和指紋可以直接用布擦,不心疼。


UV鏡主要還是保護鏡頭用的,對於18-55這種頭的話,如果沒有太高要求,就買個50元左右的Kenko的普通UV鏡就可以了。

如果對畫質有更高要求,希望檢驗UV鏡的紫外截止作用和在可見光波段的透射率,有條件的話可以做個紫外光譜。我做過Kenko 77mm MC-UV的紫外光譜,800-685nm範圍內,透射率從89%緩慢上升到97%,685-422nm範圍內穩定在97%以上,422nm到300nm範圍內從97%迅速下降到0.1%,總體上還是很不錯的,只是一部分800-700nm的藍光和420-400nm的紅光會有損失,所以用上UV鏡難免還是會帶來一些偏色的。


uv算了,多一層玻璃,光線就多一些損失,色散,色差也越大。我的uv, cpl全部放棄不用了,並且還影響對焦。

有個牛頭,確讓uv鏡片影響了畫質,你甘心嗎?

鏡片沒那麼脆弱的,我的賓得鏡頭,哈一口氣,衣服角抹抹繼續用


uv鏡的效果:降低成像品質&>保護鏡頭&>本身的光學特性。從這三點來看,再結合成本,對於1855來說,UV都不是必須的,無論好壞。


BW,別無他選


買個肯高 MC UV就行啦

這個檔次的鏡頭花太多錢在UV鏡上沒意義。


我的隨便買了個70塊的,感覺沒什麼影響。如果資金寬裕,當然越貴越好。


就買個最便宜的kenko吧~~~~應該不到100塊,沒必要買好的。好頭再買好的~~~


推薦閱讀:

相機出問題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賓得相機的特點是什麼,或者說與 Canon、Nikon 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單反取出電池後取景器會變暗變模糊?
如何評價佳能新發布的EOS M6微單相機?
器材對攝影的重要性佔多大比重?

TAG:攝影器材 | 相機 | 攝影濾鏡 | 單反相機選購 | 佳能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