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沖是不是只有匹夫之勇沒有大智慧?

令狐沖是一個只有匹夫之勇沒有大智慧的愚人嗎?


《笑傲江湖》的主旨是什麼?就是告訴你這個「江湖」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就連這本書里的反派壞得都與眾不同,岳不群和左冷禪這類人,完全不同於歐陽鋒,金輪法王這類純粹壞的角色。你在他們布局好的遊戲里,人家是用權術用伎倆玩死你,不是明碼殺你幾個師傅綁你女兒那麼簡單。《笑傲江湖》里所有人物基本只有兩個狀態,那麼你主動站隊,要麼左盟主岳掌門幫你站隊。這比之前叢林法則支配的江湖世界可怕得多,你連躲都沒地方躲。

令狐沖是金庸筆下最過得最失敗,最倒霉的角色。令狐沖只擔任主線明線的主視角,小說真正支配暗線的人物是岳不群。《笑傲江湖》的別出心裁之處也就在這裡,小說六成的情節是岳不群設的那個局,女兒岳靈珊是他的工具,女婿林平之是他的目的,至於令狐沖只是外圍受害者之一。令狐沖的一切行動也都是被動,應激式的,他的種種舉動都很消極,連自己的性命也懶得當回事。並且不光是岳不群,向問天,任我行甚至武當少林方面都或多或少利用過他,他都渾然不當一回事。對於親如父親的師父對他的迫害,他始終沒給出個明確的態度,既沒有驚詫也沒有憤怒,就這麼默默地接受一切。小師妹的死更多責任並不在林平之,但即便如此也沒能喚起令狐衝下決心與師父決裂。他對定逸師太固然是敬重有加,但這顯然也沒能激起他對岳不群的恨。

《笑傲江湖》里有太多六親不認,同門相殘的情節。金庸很明顯用它隱射文革。唯獨令狐沖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他只是默默看著這一切發生,等待身邊的人一個個自我毀滅。他唯一的幸運之處就是最後也算逃出生天,再也不必涉足這個充斥陰謀和冷酷的世界了。

令狐沖不是懦弱,金庸只想讓讀者知道,那個體制根本不是單個誰誰誰能改變的。在這個世界裡,你最幸運的狀態莫過於能活著自我放逐,僅此而已。


我不太同意題主自問自答的幾句話。

令狐沖答應為定逸師太報仇時還不知道岳不群是兇手,如果他當時知道岳不群是兇手說不定就不答應了,除非題主讓定逸師太復活再讓岳不群當著令狐沖的面殺定逸師太,這樣才能夠知道令狐沖會不會因為兇手是岳不群答應為定逸師太。

第二,令狐沖有很多說得到也做的到的事情,如果他說到沒有做到就等於說話是放屁,那麼的他做得到的事情就不該算放屁。這至少說明令狐沖沒有一直都放屁,比如他答應岳靈珊不殺林平之就做到了。

令狐沖看到任我行、向問天被圍攻卻不出手相救,可是方正大師曾經為令狐沖續命,沖虛道長、莫大先生跟他關係也不錯,師傅師娘又在其中,令狐沖怎麼可以為此對付方正大事他們?還有題主說岳父,這要等等,那要等到令狐沖和任盈盈拜堂洞房花燭以後才能叫任我行岳父,在那以前對方只是任前輩。

還有題主,為什麼令狐沖不行義舉就是豬狗不如,而不是貓狗不如,雞鴨不如,一定要時豬狗不如,還有這狗很忠誠,豬的形象卻好吃懶做,兩者也不是一個屬性,令狐沖如果不如狗,他也未必不如豬啊。還有,這豬狗本來就是畜生,你說令狐沖是豬狗不如的畜生,難道他如豬如狗就不是畜了嗎?這話也不對啊。


瀉藥

對於一本小說來講,最容易開啟大智慧的角色,是讀者。在讀者眼裡,每個人都值得憐憫,每個人都值得痛恨,每個人的智商也都堪憂。

戲劇被稱為第四面牆的藝術,即把一個人的生活中牆敲掉一面,觀眾坐在那裡看他的故事。小說也是一樣,只不過我們的視角可能更高,出現在天花板上也有可能。

曾經在網上看電影《武俠》,有湯唯出演的那部。結尾的時候,湯唯飾演的角色被反派追,抱著孩子倉皇逃上閣樓,被反派追上。評論區有位大哥不依了,開口痛罵:湯唯個XXX,抱著孩子上閣樓這不是等著被人抓嗎?果然演技不行,只能演色戒這種片子。

大哥入戲太深,分不清演員還是角色,這個我們不討論。在我們看電影或者小說的時候,以什麼樣的身份進入,影響很大。正常來講,我們應該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感受那個空間里人們的喜怒哀樂,這是戲劇的魅力所在。他把別人的生活剝開,放在我們面前,供我們享用。擺正心態,好好吃,這是正常的。

另外一種心態比較可怕。曾經有位戲劇大師,(具體名字記不得了,抱歉)飾演反派極為傳神,在一次演出中,他飾演的反派對女主角施加壓迫,台下所有人都為主角命運流淚,痛恨反派。其中一位軍官則站出來,開槍打死了反派。很不幸,死的是這位大師,反派或許在下次演出里還會復活。

這是我說的可怕的一點。觀眾會把自己當上帝,因為他開了上帝視角,知道了所有人的動作,更加為主角著急,痛恨反派。當他可以對這個虛擬世界加以干涉時,他就會伸手,幫助好人少受罪,早點走上幸福道路,親手把壞蛋擊斃,早點把那可惡的嘴臉清除出去。

當我們有了上帝視角,就很容易忽略一個事實,自己其實也是個普通人。如果把我放在那個地方,我的所作所為,並不比那個人好多少。很多看歷史的人,撂下歷史書,當地一拍桌子,那個誰誰誰,在那個事件里太特么蠢了,要是我進去,我會怎樣怎樣,保准世界就不一樣了。

歷史之所以成為歷史,是因為沒有上帝參與。站在高位的人,也是人,他們有普通人的優點,也有普通人的缺點。而且,事件的發生,是不可逆的。當亂流經過,塵埃落定的時候,我們才能看清他的軌跡,但這時候再談改變,已經不可行。反觀我們自己,身處現下這個亂流之中,何曾力挽狂瀾過呢。

小說也是一樣。當他從作者手中成型,那個世界已經成型了。無論讀者,甚至作者的意願如何,這個世界已經不會再發生改變。令狐沖怎麼走路,怎麼喝酒,怎麼去愛,怎麼去尋死,都已經定在那裡。上帝也改變不了。即使金庸冒充上帝做了更改,可那也是另外一個世界的事兒了,那個世界叫世紀新修版。

我們再說大智慧這事。其實大智慧向來跟少俠無緣。雖然令狐沖已經是大齡青年,但這事依然跟他沒什麼關係。俠的世界不能用大智慧來衡量,一旦一個俠客有了大智慧,那他就該把俠的名氣交出來,當一個耆老。

當一個人有了大智慧,大致就會知道,世上的事,和氣為貴,利益為先,打打殺殺就不會做了,很多事該忍則忍,犧牲一小部分人,可以換來大的安寧。更高的大智慧,叫做明哲保身,自己活著就好,不管其他人了。

俠客不是這樣,他跟政客那種舍掉部分人,滿足大部分人的理念不同,俠客要救每一個人。被馬匪打劫的村子他要救,一個路邊孤苦老人也要救。勿以善小而不為,俠客是這種理念的忠實執行者。他的心中沒有利益觀。救一群人就好,那個人我不救了。這種事不會發生。

很多心中滿懷利益的人喜歡出題,一個孩子和五個孩子,只能救一邊,你救哪邊。郭靖選了,城要守,城外被驅趕的難民也要救。蜘蛛俠也選了,妹子要救,纜車裡的孩子也要救。

出題人會說,世間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勉強不來的。

俠客是那個站在萬千人面前,說我偏要勉強那個。

這就是匹夫之勇,大智慧瞧不上的匹夫之勇。也許不夠理智,可路邊的孤老需要,城外的難民需要,兩條鐵軌上的孩子們都需要。

也許我們開著上帝視角,可以看到更好的答案。可是作為一個普通人,堅守自己的信條,做一個熱血的匹夫,這是他對那個問題,最好的答案。


金老的這本書大家都說有什麼社會、歷史的價值,具體我實在也不懂因為我只關心小說,只看小說的基本內容。而令狐沖這個角色確實腦子不好(不是「當局者迷」的蠢,而是Below average的蠢),後來混得那麼好純粹是運氣(各路貴人相助、什麼好事都給他碰上),閱讀的時候時常有智商被侮辱的感覺。這事情你再洗也沒用。

給低齡武俠青的解釋:換句話說就是,就算不開上帝視角,僅僅讓角色得知原本的信息,換一個角色在同樣的情景下也完全不至於做出同樣的行為,相當於下棋的時候換一個高手完全可以下出更好的走法,能理解嗎?)

不實名反對所有嘲諷題主的答案:你們老說一個問題提出來之後就不屬於題主了,結果自己喜歡的角色被質疑了又去人身攻擊題主是什麼意思?原問題雖然語氣難聽,可你們有這功夫嘲諷題主怎麼不把問題的語氣改了?這問題有那麼不值得討論嗎?

例子:被關在西湖底的時候花了整整兩個月,自己脫出的時候用的策略幾乎跟任我行一模一樣,又有斷掉的手銬和鐵板上所記內功開頭的提示——這上面都寫明了作者是任我行吧?這幾乎已經是把答案送到鼻子底下了,還強行解釋說是「也可能還有其他姓任的」這智商我也是想不通了——有這麼多線索,居然還完全想不明白任我行是怎麼出來的?

例子:綠竹翁稱呼任盈盈為「姑姑」,令狐沖便自顧自地腦補出任盈盈有一百多歲,聲音也是修鍊得法得以保持,這誤會長達四分之一本書——說真的我當時真是完全覺得被作者當成白痴在耍。

以上兩個例子證明令狐沖常常會有類似陰謀論者的奇葩思路:將顯而易見的簡單事情往複雜了解釋,結果離事實差十萬八千里。

另外就是這段

我簡單解釋一下,相當於這樣:

你在考場上有一道30分的大題做不出來,急得抓耳撓腮。這時坐在旁邊一直對自己有好感的學霸妹子看不下去了,遞給你一張小抄——你一看,大喜過望,當時朗聲道謝:「謝謝盈盈好妹妹救我於危難之中!」

……當然,隨後立刻雙雙被監考員抓到以作弊論處。

這段簡直是太——————————白目了……說真的,看到這一段我當時尷尬癌都犯了。這很明顯就是不識時務了吧——要是真的被左冷禪抓到把柄,然後立刻搜山把任盈盈抓出來豈不就神作了。

類似的地方在書里真的很多很多……感覺在金盆洗手前救儀琳時還好,上了華山之後令狐沖的智商就直線下降……


一般小說里,有心理活動的人會得到認同。有趣的是,令狐沖每次推測什麼事的時候,只要事關重大,一般都是錯的,而且錯的方向很多非常逗比,有點類似韋小寶推測超過自己知識儲備的事。

這麼說吧,我看過這麼多小說,一想就錯的主角配角,真沒有超過令狐沖的;我自己為人處世,也沒有發現自己的想法事後大部分其實是錯的。所以關鍵在於,令狐沖本來就是個洒脫的傻逼……


多大的智慧是大智慧?

在這個吃人的江湖中,遇到問題就高瞻遠矚深謀遠慮,萬一實力不濟就兩面三刀口蜜腹劍陽奉陰違,最終布局謀篇忍辱偷生一舉幹掉所有反派,算不算大智慧?如果岳不群和林平之有匡扶武林正義的理想,又有足夠的好運,以他們倆的性格可以做到。

但這樣的智慧是不是足夠「大」呢?這就是個價值觀的問題了——耍個小聰明求亂世苟安、順帶撈點利益、能撈多少撈多少,當然不算大智慧;那麼看透了江湖本質、想明白了早死晚死都是命,就此撒手不管,又算不算大智慧呢?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誰又說得清呢?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風清揚?
石破天的武功在金庸的作品中處於怎麼樣的高度?
岳不群真的是偽君子嗎?
金庸小說對人物的外貌描寫處於什麼水平?
你與仇人相遇生死對決時,對方提示你你的身後埋伏有他的幫手,你明知沒有這個可能性,但是否有信心不受影響?

TAG:武俠 | 金庸 | 笑傲江湖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