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洪承疇紀念園的開牌?


這個問題 我黨早就已經有了定位

評價洪承疇能從現實利益出發嗎--中國共產黨新聞--人民網

 歷史人物的評價,歷來為人們所關注。近年來,關於歷史人物的評價問題,有一種傾向值得注意,這就是最大限度地從現實的政治、經濟或文化的利益出發,來顛覆長期以來形成的歷史定評,比如對歷史上一些有污點的人物,如秦檜、嚴嵩、洪承疇、方伯謙、汪精衛等的評價,就出現了一些顛覆性的新說。這裡以洪承疇的評價為例。

  史學界關於洪承疇的評價,一直就存在爭議——或因現實利益與正義原則的衝突,或因政治觀念與歷史環境的枘鑿,導致了不少對明清易代背景認識的偏差和對清朝歷史地位認識的分歧。

  評價洪承疇,其所作所為應該是最基本的依據。洪承疇身為明朝一品大員,在明朝尚未滅亡的情況下,在失敗的戰場上投向敵對方清朝,他身後躺著的是明朝千萬戰死的將士屍骨。降清後,他,過河卒子往前拱,出賣明朝外交機密,替清朝招撫西北、江南,尤其是在南明與清廷處在戰略相持階段時,他在湖南前線苦支死撐四年余,為清軍最後消滅南明永曆政權,徹底平定西南地區,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基礎。他,為清南北東西征戰十數年,一直做到「鞠躬盡瘁」,與明統徹底斷絕。評價洪承疇,還應明確他所處的歷史背景,特別是要弄清當時明朝和清朝的歷史關係。清朝皇室先世從明初開始就是東北衛所武官,他們所代表的女真人就是明朝臣民,是明白無疑的一個中國邊疆民族,雖然清朝統治者極力隱瞞這層關係——從努爾哈赤反明自立起,開始隱沒與明朝的傳統關係,稱明為「仇國」;甚至清兵入關後,多爾袞還習稱明朝為「中國」,而自稱為「我國家」;順治帝也強調過滿洲與明「本為敵國」,一直到雍正帝仍堅持稱明為「中國」,而自居為「外國之入承大統者」,相互間「則鄰國耳」。洪承疇降清之時,明朝和清朝的現實關係是:明末農民起義激烈,李自成、張獻忠等都建立政府,與明朝爭奪統治權,力圖取而代之,但國家並沒有分裂,不存在由誰統一的問題。如果說有分裂,那就是從後金(清)自立為國開始,自外於明,互為敵國——清軍入關前後,實行屠城、擄掠、剃髮、易服、圈地、緝逃等民族屠殺、民族壓迫和征服政策,激起明朝官民的猛烈反抗。所以,談論明清雙方的關係必須在一定的歷史範圍內,就事論事,實事求是。明確了以上的認識,我們可以發現,近年來在洪承疇評價問題上出現的這樣一種論調很成問題——即所謂「洪承疇降清,是從腐朽的明朝轉入蓬勃興起的清朝,從鎮壓明末農民起義轉到為清朝的統一。這一轉變,對清朝,屬於開國功臣;對中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對中華民族,減少了生靈塗炭」。說洪承疇降清為清開國,這算是歷史事實的描述,但至於說他降清「對中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就有問題。試問:當時的「中國」是什麼概念?明是中國還是清是中國?或者兩個都是中國?如果是前者,洪承疇降清,不僅沒有維護國家統一,而是挖了國家的牆角。如果是後者,說洪承疇維護了國家的統一,若不把明朝從中國的範圍里踢出去如何說得通呢?至於說兩個都是中國的話,明朝的中國原本就是統一的,是清人舉起旗號硬要跟明朝劃清界限!至於說「對中華民族,減少了生靈塗炭」,就更站不住腳了。怎麼不先想想生靈塗炭從何而來?中華民族又是什麼概念?明朝的統治的確腐朽,所以天災人禍迭起,引發了農民起義的熊熊大火,造成了生靈塗炭,這是一個來源;而清朝火中取栗,從而造成了新一輪的生靈塗炭,而且,這一輪的生靈塗炭,無論是從時空範圍論還是性質程度來看都要嚴重得多!因為清朝不僅要佔領明朝的地盤,還要把自己的生活習慣、社會風俗強加於人,一切政治以「首崇滿洲」為出發點,社會經濟運轉以滿足「滿洲生計」為歸依,思想文化要永遠保持「滿洲風俗」以便維持自己特權者、壓迫者、獨裁者的絕對地位,而把明朝那些不腐朽的甚至是先進的、民主的平等自由、崇尚氣節、堅持公平、正義原則等珍貴因素徹底剷除!在這種情況下,洪承疇降清可以說是以暴易暴、為虎作倀。因為,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專制獨裁統治最強化的朝代,並非代表著中國歷史發展的正確方向,洪承疇也並非是中華民族的救世主。如果承認洪承疇降清是喪失氣節,這是承認事實。在事實面前,人有權利沉默,甚而可以懺悔。但是,如果後來的人因為出於或政治或經濟或文化等等現實利益目的,拉大旗做虎皮,因為洪承疇沒有氣節,已經喪無可喪,卻要偽造出一種假「氣節」——用「中國」或「中華民族」做包裝,再貼上「國家統一」的標籤,就難免令人不齒。

  總之,評價洪承疇絕不能從現實利益出發,絕不能離開其生活的歷史環境,用現代的疆域、國土、民族、政治、意識觀念來裁剪或閹割歷史,或拔高或貶低。這是常識,也是底線。要知道,追求現實利益的代價是在忽略得益背後的巨大危險!因為,在這危機四伏、弱肉強食的世界上,一旦出現強敵入侵,我們必須直面這樣一個問題:在兩軍對壘的戰場上,究竟該怎麼做?向哪一類歷史人物學習?是以文天祥、于謙、袁崇煥、史可法為榜樣,堅貞不屈,為國獻身,還是像秦檜、洪承疇、吳三桂、方伯謙那樣,奴顏婢膝,打不過則非降即逃?這值得我們深思。


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1/14441/1284443.html

史可法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人從宋後少名檜。

我拿手機的拼音模式都找不到這個字。

西門慶故里現在都幾個地方在爭,掉到錢眼裡以後,是非觀都模糊了。你覺得紀念洪某這個事都是小事?這是是非觀好吧。清修明史都不敢給有功於大清國的洪大人洗地。現在好了。

西北那嘎達已經開始給馬步芳洗白了。馬家宅子金碧輝煌,但是某些人就是不問這是不是各族人民民脂民膏。知乎上也有不止一個大v給馬某人洗地了。洗得最凶的是兩個女大v。為啥呢?因為不讀書又愛瞎思考,去趟馬宅就被榮華富貴一震撼就覺得是男神了。開玩笑說當地宣傳部門負責人都應該被槍斃。


請看 我愛我家 第89 第90集 名門之後

傅老:建設家鄉辦好事,你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可以做么,為什麼非得跟這種封建的,家族關係攪在一起么?雷鋒一輩子做了那麼些的好事,也沒聽說他參加什麼雷氏宗族聯誼會么;我一輩子也做了不少好事,我也沒參加什麼賈氏宗族聯誼會么,你們遠學雷鋒,近學我,比比這差距有多大

和平:哎,這不說血濃於水么這不是一個姓透著近乎么

傅老:近乎什麼?不科學么,親不親階級分,怎麼能靠姓氏劃分吶?我原來姓賈,賈寶玉也姓賈,我跟他就沒有什麼關係么;我後來改姓傅,傅作義也姓傅,我跟他也不是一回事么,北平和平解放,他參加了,我就沒有參加呀

和平:(邊在本上記著)誰也沒說您參加了呀

傅老:還有,自從你認了那個壞蛋祖宗以後,里里外外把封建主義那一套啊全搞到我家裡來了

志國:啊爸,不是,您這一天收十幾封信打好幾十個電話您還不夠啊?您還要把真人招家來?咱們家這擱的下么咱們家?

傅老:也不都招來,我們只是把和氏後代呀,比較有代表性的,優秀的同志,招來共商大計么

和平:哎哎

志國:能優秀到哪兒去啊?上樑不正下樑歪,起根兒上就是一大奸臣,繁殖到現在,也就是一窩……哼,反正除了一窩……

志國:(上)我也不說什麼了啊自己看看你招這幫人,這還你們家精英呢,烏合之眾


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

洪恩浩蕩,不得報國反成仇


諸位也不是第一天上網了,這種事情諸位難道是第一次見嗎?

從鐵血到凱迪,從05年到15年,這屬於老幺蛾子了。

你要是問我怎麼看,我只能回答你:不看。

給自己家祖宗翻案這種事情,又能出名、又能得利、又能討族人歡心,洪家後人有那麼幾個跳得歡實一點都不奇怪。尚可喜紀念館1999年就蓋起來了,諸位看不看呢?

洪家、尚家的孝子賢孫給自己祖宗翻案,「忠孝節義」裡面還勉強佔個「孝」字。如今一群毫無血緣關係的「孝子賢孫」還在不遺餘力的給汪某人翻案,諸位又該怎麼看呢?

反正我是不看。


大清國還知道把洪某人之流列入貳臣傳

後清不如大清也


對這位洪經略洪亨九呢,區區剛好寫過一段關於他的遊戲劇本。

發來聊供各位看官一樂。對其人的看法皆在其中了。細節方面還望方家斧正。

PS:劇情需要,讓這廝比史實多活了幾年,被主角領導的反清義軍生擒活捉。

[洪承疇]說: 〈面若槁木〉打了一輩子獵,臨到老反被小麻雀們啄瞎了眼。嘿嘿,不必多說,本部堂年近八旬,還有幾年好活?一死以報聖恩,不辱朝廷,不負君國!

[主角]說: 〈不住冷笑〉『萬里愁雲壓檻車,封疆處處付長噓。王師已喪孤臣在,國土難全血淚余。濁霧蒼茫就死地,慈顏凄慘倚村閭。千年若化遼東鶴,飛越燕山戀帝居。』這一首《檻車過錦州》,聽說是故明督師洪亨九先生所作。他松山戰沒,以身殉國,故明毅宗烈皇帝賜祭九壇。這才是好一個「不辱朝廷,不負君國」。

[洪承疇]說: 〈神情古井無波〉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本部堂蒙太宗文皇帝以禮相待,矜憐恩養,早已同故明、同故君一刀兩斷。世祖章皇帝恩情隆握,推心置腹,令本部堂得展經綸,一施抱負,自當生為皇清大臣,死為皇清忠鬼。今不幸陷於賊手,為國盡節,份所當然。

[主角]說: 自漢迄明,天下之變故多矣。分合代興,原無定局。匈奴五胡,皆曾恃彼強橫,兵凌中夏,亦不過數十年則部眾散亂,再無蹤煙。今有滿清建夷,削棄父母之毛血,毀滅禮義之冠裳,其官類畜,其制類匪,煌煌華夏天朝何辜?久遭塗辱至如是之甚矣!爾洪承疇身為故明兩榜進士,江南一代文宗,特荷崇禎皇帝知遇之恩,簡拔委以方面之任,為子不孝,為臣不忠,降順虜廷,助紂為虐,實萬死不得贖爾之罪!史冊丹青必留爾之千秋罵名!

[洪承疇]說: 昔在故明,上下壅塞,君猜臣疑;上以嚴刑峻法待臣下,臣以敷衍欺瞞對君父。臣工上朝,凜懍畏懼,惟恐禍生不測,是以正人緘口,小人逞奸,使朝政日益敗壞,不可收拾。松山戰後,幸蒙再生,側身聖朝,如枯草逢春,受雨露之滋潤,蒙日光之煦照,接和風之吹拂。昔豫讓云:『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史家皆以之為義。三代聖主以國士相待,人非木石,豈能不感激涕零,誓死以報?

[主角]說: 當初李晉王殺孔有德,斬尼堪,清主福臨要閣下臨危受命之時,是怎樣許諾你的?『功成之日,優加爵賞』。吳三桂尚可喜諸藩是裂土封王,台灣鄭氏每投降一個部將,都不失公侯之封,不知道閣下那個三等輕車都尉、准世襲四次的世職,在滿清爵祿里又是第幾級?國士相待?天下皆知,這分明是家奴相待吧!

[洪承疇]說: 余本騖鈍,幸逢英主,誓以有生之年,為大清效犬馬之勞,縱粉身碎骨,亦所不辭,豈以功名爵祿為念?且此全系鰲拜弄權,欺凌忠良,當今聖天子在位,自當撥其亂反其正,給予身後褒榮,將本部堂平生功績和殉國之忠烈宣付國史。聖主天恩高厚,老夫斷無惜死之理。逆賊,速速殺我!

[主角]說: 哈哈哈,洪承疇啊洪承疇,你當真知道你死訊傳出後,清主如何待你?自己瞧瞧這封新鮮出爐的墓志銘吧!仔細和當年的《崇禎皇帝御制悼洪經略文》比比,究竟有何不同?

【[玄燁]說: 『稽古興朝,必有賢良之臣,坐則榮以高爵,歿亦賜以豐碑,所以勸忠,蓋其備也。爾洪承疇,才能敏練,器宇淵宏……協同大兵殲逆,首擒偽王,發獲姦細,招徠叛黨,除黨安民,所在著績。事竣還朝,仍贊綸扉,爾能夙夜宣勞……招撫軍民土司,供應大兵糧餉,能濟軍需,邊疆有賴。恪供厥職克襄王事,屢建功績,特授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之榮,以示酬庸之典。忽聞長逝,甚悼朕懷,特賜謚曰「文襄」。』】

[洪承疇]說: 天子聖明,天恩浩蕩!洪某身為國家大臣,自當視死如歸,以頸血灑匪窟,一腔忠魂不滅,笑迎爾等逆賊叛匪於地下。〈整整衣襟,向東北方行了三跪九叩頭禮〉罪臣遙辭大清皇帝陛下!

[主角]說: 還要裝腔作勢!怎麼不敢直視這幾句?『我朝平定錦州、松山等處,破明兵十三萬時獲爾,蒙太宗皇帝寬恩撫育』『逮克取京城,大兵南下,爾圖報豢養之恩,督理綠旗官兵』『旋畀爾經略五省,隨滿洲大兵,進取雲貴』。滿清偽帝根本看不起你,連皮裡陽秋的面上功夫都不屑做了。這些話堂而皇之寫在墓志銘里,分明就是在狠狠抽你的臉,鞭你的屍!

[洪承疇]說: 〈長嘆一聲〉管仲何以不死子糾?君臣有分,所關者在一身,華袞,所系者在天下。蓋權衡大小之間,而以天下為心也久矣。千年來天下風雲變幻,從秦到漢,從隋到唐,哪一個不是後來者佔了正統?前明氣數已盡,大清如日初升。本部堂法聖賢之心,以蒼生為念,但求令百姓能安居樂業,令天下再無征戰,一身榮辱後人評說,又何足道哉?

[主角]說: 以蒼生為念?百姓安居樂業?寡廉鮮恥之極!揚州十日,殺八十萬人;嘉定三屠、殺五十萬人;屠遼東無穀人,殺遼民百萬人;屠濟南,殺十三萬人;屠晉北四城,殺四十萬人;屠沅江,殺十萬人;屠南昌,殺四十萬人;屠廣州,殺八十萬人;屠江陰,殺十八萬人;屠嘉興,殺十萬人;屠贛州,殺五十萬人;屠涇縣、舟山、蒲城、沙鎮、金華、湘陰、曹州、常熟,各殺兩萬、三萬、五萬不等……我中原百姓被你們足足殺害了幾千萬,殺得遼東江南滿目榛荒,千里無人煙,殺得中原大地縣無完村,村無完家,家無完人,人無完婦,這不都是你們這些兩足禽獸做的好事!

[洪承疇]說: 誇大其辭!誇大其辭矣!還有許多分明是攝政王多爾袞的弊政,本部堂那時規勸他若非遇到反抗,當不殺百姓,不焚廬舍,他執意不肯聽從,自己也落得個被焚棺戮屍的下場,正是天理報應。當今聖上如天之仁,滿漢一體永不加賦,本部堂深蒙大清三代聖主知遇之恩,任爾等逆賊如何威逼,決不辱國辱身!

[慕容衡]說: 好個「如天之仁」!單說那清主玄燁為了對付台灣鄭氏頒布《禁海令》,強逼沿海百姓背井離鄉,不願內遷者都被你們格殺勿論,單單這一項被殺害的百姓又何止百萬?似爾等晚明士大夫,從來信奉的便都是「不作安安餓殍,效尤奮臂螳螂」,幾時曾將百姓黎庶的死活放心上過?拿天下百姓來給自己赧顏苟活貼金,還要臉不要?是了,清廷國史館已經開始編撰所謂《國史列傳》,這是偽帝的親筆御批,你也瞧瞧!

【[玄燁]說: 『洪承疇大節有虧,不足為後世法,列為貳臣!姑念勞苦,可列貳臣甲等。』】

[洪承疇]說: 貳臣!貳臣!……〈電光火石之間,前塵往事紛涌心頭……少年得志、詩詞會友、金榜題名、青雲直上、入閣封疆、松山戰敗、盛京之囚、屈節事虜、江南殺戮、經略湖廣……一時心緒大亂〉

[主角]說: 〈冷冷道〉死為野鬼、寄魂異域、遺臭萬載!你洪承疇缺少的何止是忠義氣節,更是擇主眼光!後世之人非但要嘲笑你貪生怕死,更要恥笑你空負才智以國器自詡,實則只是個有眼無珠之愚夫!哪怕同樣是給胡虜出力,張孟孫王景略崔伯淵的生前事史上名,你又比得了誰?

[洪承疇]說: 〈神思恍然,老淚縱橫〉自來臨陣慷慨成仁易,安居從容赴死難,千古之難唯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錯了、錯了,都是錯啊!

[主角]說: 你出賣的不只是大明,背叛的不只是崇禎先帝;你出賣的是整個神州華夏,背叛的是人之為人最起碼的良知和底線!只可惜機關算盡太聰明,就算是偽清朝廷的官修國史里,你洪某人也只不過是個不齒於人的走狗貳臣!

[洪承疇]說: 遙想太宗皇帝當年,奮武戎行,才德冠世,鷹揚天下,威定四方,而今世間多少英雄,竟使豎子成謀!呵呵呵……〈連聲慘笑、陡然氣絕〉

[主角]說: 恢恢天網,稔惡誅鋤。當日殺一洪賊,不過殺一死心塌地之滿清忠犬;此刻辱殺之,方足以大快人心、慰天下義士。李晉王、黃石齋公、金正希公、陳卧子公、夏存古兄、孫君昌公……列位英魂不遠,見仇奸授首,頗快意否?


三顧頻煩遼東計,爵食明祿,留名哪知在清史
兩朝開濟貳臣心,身離松山,問魂是否自南安

橫批:喜迎後清

-----------------補充的分割線-----------------

真是罪過,這副對聯是當初@馬伯庸 親王對此事的評價,我只是搬運過來。橫批是當時論壇上大家討論出來的結果,算是集體智慧

我算是徹底服了,自從把親王這幅對聯搬運過來之後,先是車胎被扎破要換輪胎,然後剛換完輪胎當天晚上就被追尾了...祥瑞御免,家宅平安,誠心手打,阿米豆腐!

平生一恨AV有碼,二恨賣國無門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歸於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大明十九代先帝!貳臣賊子!你妄活七十有二,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助虜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面前狺狺狂吠!


洪承疇和某友人下棋時,正是穀雨,洪脫口而出:「一局棋秤,今日幾乎忘穀雨」,友人對曰:「兩朝領袖,他年何以別清明」。

洪承疇自此羞愧不復見前朝友人。(有說這位友人被殘忍殺害)

這位清朝三等阿達哈哈番,貳臣傳第一的大人,都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沒想到數百年之後有一群人會以他為榮。

某些人對英雄的判斷標準真是別緻,令人耳目一新。


先不論洪亨九如何,我就想問問,有多少人知道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在哪裡?


好吧,雖然不是很想承認,我其實算是洪承疇的後代??(母親姓洪)

這個紀念館我貌似也是參觀過的,當然,相當冷清。

洪承疇嘛!南安英都人,英都鎮全鎮都姓洪,都是同一個家族的,傳說其實原本祖先是姓陳的,但是因為n代單傳,找算命先生算,要改姓,結果就從了母姓「洪」。

畢竟是自己先祖嘛!大家也不好罵得太難聽,但是也都知道洪承疇的事迹,所以也不會太宣揚,說到洪也基本上是辯解他也做了不少好事??

當然做成這樣就太秀下限了吧!估計是鎮裡頭幾個想賺錢想瘋的人搞的吧!反正我是不覺得洪承疇值得「大英雄」這樣的評價。搞成這樣真的是給自己招黑!

其實同樣在南安石井,不就是鄭成功故里嗎?相隔幾十里的兩個鎮居然同時出了兩個名人,南安也真是好運氣。據說鄭芝龍當年就是被洪承疇用老鄉的身份給勸降的??


照這節奏,秦檜也快站起來了,維和部隊的先驅,和平使者嘛

吳三桂也快翻案了,忠君(崇禎)愛國,借兵復仇嘛

汪精衛正待洗白,忍辱負重,深海潛伏嘛


當於門前誦崇禎皇帝祭洪承疇文。


汪精衛成了最盼望實現共產主義,全球一家親的人。


維大明崇禎十五年五月,皇帝遣官致祭於故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薊遼總督洪承疇之靈前而告以文日:嗚呼!劫際紅羊,禍深黃龍。安內攘外,端賴重臣。吳天不弔,折我股肱。朕以薄德,罹此蹇剝,臨軒灑涕,痛何如之!

曩者青犢肆虐於中原,銅馬披猖於西陵,乃命卿總督師旅,掃蕩秦、蜀。萬里馳驅,天下知上將之辛勞;三載奮剿,朝廷纖封疆之殷憂。方期賊氛廓清,麗日普照於涇、渭;誆料虜騎入犯,烽火遍燃於幽、燕。畿輔蹂躪,京師戒嚴。朕不得已詔卿勤王,星夜北來。平台召見,咨以方略。薊遼督師,倚為干城。海內板蕩 ,君臣共休戚之感;關外糜爛,朝野乏戰守之策。卿受命援錦,躬親戎行;未建懋功,遽成國殤。嗚呼痛哉!

自卿被圍,修逾半載。孤城遠懸,忠眸難望一兵之援;空腹堅守,赤心惟爭千秋之節。慷慨誓師,將士聞之而氣壯;擂鼓督戰,夷狄對之而膽寒。大臣如此勇決,自古罕有。睢陽義烈,堪與比擬。無奈壯士掘鼠,莫救三軍飢餒,叛將獻城,終至一朝崩解。然卿猶督兵巷戰,狂呼殺敵;弱馬中箭,繼以步斗;手刃數虜,血滿袍袖;兩度負傷,仆而再起;正欲自刎,群虜涌至,遂致被執。當此時也,戰鼓齊唁,星月無光,長空雲暗,曠野風悲,微而忽零,浙瀝不止,蓋忠貞格於上蒼,天地為之愁慘而隕泣!

聞卿被執之後,矢志不屈,蓬頭垢 面,罵不絕口。檻車北去,日近虜庭,時時回首南望,放聲痛哭。追入瀋陽,便即絕食。虜酋百般招誘,無動卿心。佳肴羅列於几上,卿惟日閉而罔視;艷姬侍立於榻前,卿惟背向而怒斥。古人云: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慷慨與從容,卿兼而有之矣。又聞卿絕食數日,氣息奄奄,病不能興,鼓卿餘力,奮身坐起,南向而跪,連呼「陛下!陛下!」氣噎淚流,欲語無聲,倒地而死,目猶不瞑。君子成仁,有如是耶?嗚呼痛哉!

年余以來,迭陷名城,連喪元臣,上天降罰,罪在朕躬。建祠建坊,國有褒忠之典;議謚議恤,朕懷錶功之心。卿之志節功業,已飭宣付史館。嗚呼!卿雖死矣,死而不朽。死事重於泰山,豪氣化為長虹;享俎豆於百世,傳今名於萬年。魂其歸來,尚饗!


現在亞洲某地區一片滿清走狗,只能這麼評價


這事幹得讓洪承疇自己都特么不好意思了!



推薦閱讀:

州、道、路、行中書省、承宣布政使司與現代的省有何異同?
為什麼台灣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大陸開發?
作為兩個明朝降清的大臣洪承疇和施琅,為什麼兩人的評價截然相反,一個是大漢奸,另一個是統一台灣的英雄?

TAG:歷史 | 民族主義 | 漢奸 | 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