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像天書奇譚這樣的畫風和劇情模式的動畫在中國絕種了?
01-18
又看了一遍天書奇譚,從這部動畫片裡面看出了很多道理,這才是真正的老少皆宜的動畫片啊。裡面描述的東西很現實,有些設計很有趣,畫風比較偏向中國皮影和水墨畫,感覺這樣的動畫片在中國已經絕種了。
成本太高,而且對於畫家要求太高,一秒24幀,一分鐘即1440張底稿,天書奇譚片長85分鐘,所需12萬張,每張皆為手繪,畫錯即廢,故成本極高,由於沒有關於這部動畫片的成本的新聞報道,參考之前同風格的大鬧天宮,1960的時候120分鐘的片長成本在100萬人民幣左右,注意是1960年的100萬
個人的一些體會。
電影都是主要創作者的個人價值觀,藝術修養,眼界和個人興趣的集合。在若干年內,隨著製作水準的提高,我們或許能做出接近《功夫熊貓》這類的作品,但要再來一部《天書》,好像沒可能。
舉個例子,胡金銓的《陰陽法王》,有一個細節,王生去一個相熟的煙紙店裡買些胭脂花粉準備送給王祖賢,臨走店主悄悄的問他要不要新到的避火圖,然後拿來偷偷的展示給王生看,電影里給了半秒的鏡頭一閃而過,也看不清到底是個什麼,然後王生看起來很有興趣的樣子,不過沒買,急著回家去了。避火圖其實就是春宮畫,據說火神是女性,看了春宮畫害羞,就走遠了,所以屋子就不會著火。如果不了解這個典故,這段就看得莫名其妙,沒頭沒腦的。編劇 阿城,導演胡金銓都是中國古典世俗文化的愛好者,加入這段我認為純粹是他們的惡趣味,因為電影上映時已經是九十年代末,能看懂這點的估計不多,我也是看過幾遍電影后,查了才知道。另外這片開頭有一段王生在妓院里和一群相熟的玩樂隊,一個長鏡頭,基本就是照著《韓熙載夜宴圖》復原的。
現在也能找出類似的,《聶隱娘》,阿城也有參與編劇。
說回《天書奇譚》,我揣測導演王樹忱,編劇包蕾,肯定喜歡中國的章回體小說,當然劇本確實就是《平妖傳》改編的(話說當時這個年代的知識分子都有很好的傳統文化底子),因為這個戲的故事鋪陳和人物交代都比較平,但是充滿了小細節,每個人物都很鮮活,人物命運都有交代,連地保,店小二和廚子這樣的小角色都讓人過目不忘。看《天書》,很象在讀一回一回的故事,沒有什麼高來高去的武打和酷炫的大場面,主要是角色的誇張幽默的語言和表演和人物的命運在推動故事,以至於讓人覺得沒有中心角色,每個角色都很出彩,每個角色的最終結局也都有交代。如果是現在的編劇來處理情節,估計蛋生的戲份要增加,學藝成長這段要加重筆墨,三個狐狸必須淪為推動主人公成長的配角,仙姑幫縣太爺爸爸看病,做法收老百姓財物,老太爺複製「我是你爸爸」這些橋段都要縮短,對主線劇情幫助不大,砍掉。就現在的視角看還是一部好片子。寓意深刻...,小時候看還因為師傅被天宮去抓走了哭呢!
推薦閱讀:
※大家都有什麼可以吃到哭的爸媽做的菜?
※怎樣看待烏龍院動畫化?
※有哪些動漫里的人物是讓你這輩子都忘不掉的?
※《世界奇妙物語》中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什麼?
※如何評價數碼寶貝中的八神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