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上的穴位之間是靠什麼連接在一起的,功能上和形態上?
謝Lynch邀請。
這個問題感覺是本末倒置的,因為先有經絡之說才有穴位之說。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脈書時代治病是治脈,而非取穴可以佐證。 氣血流注灌注全身,氣主要運行在經, 而血主要運行在絡,氣與血在經分支為絡處形成交界,進行相互作用, 這個交界點功能特別,被稱為「 節」 或『 會」 ,即具有重要作用的節點 或交會處, 前者強調了它的重要性, 而後者則說明了它的具體功能。 後世隨著概念的轉化,腧穴取代了節和會的說法。 「 穴」 是經脈氣血顯現於體表的特殊部位,穴又被稱為「 氣穴」 , 是氣血匯聚之所。氣血運行需要依賴經脈這個管道系統, 正如《 靈樞 · 衛氣失常》 說:「 血氣之輸, 輸於諸絡, 氣血留居」 。一言以蔽之,穴位是點, 經絡是線, 除了少數以顯著解剖標誌定位的穴位外, 絕大多數穴位從一開始就是經絡線上特殊的部位, 而不是一個個孤立的點。聯繫是天然的,紐帶是氣血。(完)我想你有這樣的疑問,可能是因為看到教材的腧穴圖中穴與穴都是相連的。首先,圖有經絡圖和腧穴圖兩種,前者一般為十二張,後者則為前、後、側面三張。兩者在歷史的車輪中都在不斷變化,因為經絡圖較為簡單,最早是遠端的兩個標本脈相連線,表達的是古人的一種觀點,這兩點之間存在著某種聯繫,其後可能又因為連線附近新的脈的發現導致連線發生折線,總之經絡圖體現的是穴脈與穴脈之間的相關性,內容少,較為簡單。反觀腧穴圖隨著後世醫家的不同認識,把三百多個穴位相互連接,而這連接的方式各不相同,體現的是氣血經過腧穴在經絡上運行。 ⊙▽⊙提到兩者的形成、變化與特點是說明腧穴間,經絡內部可能並沒有實質的聯繫,一條經絡上的腧穴可能是相互獨立的,我治我的病,你治你的病,這是第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是某些穴位之間有相關性,受制於我的知識面的有限性,我所看到的解釋如下幾種情況:1.解剖上相互聯繫;2.神經節段相似性;3.神經信號傳遞;4.血脈影響 ⊙▽⊙後面的等我有空再來補充
臟腑為里,經絡為表。
謝邀。針刀醫學對經絡的實質有自己獨特的理解。國自然、973申請兩次了,還沒成功,所以還是個學術機密。提示一下:一個字。
(文字不少,注意流量)看到題主在某評論中提到想了解解剖跟經絡穴位之間的關係,就把我的一些觀點寫下來,以供參考。一、本觀點中所有中醫理論依據都來自於《黃帝內經》原文,但由於這些觀點的形成在一年多以前,並且未免繁瑣,因此對於其依據多點到為止,有關內容也不進行展開,有興趣者可以自行翻書查閱。二、對於經絡,現代有現代的方法,道家有道家的方法,對於這些,我都保持開放態度,但既然講中醫,我還是選擇從《黃帝內經》入手。我從內經中獲得的認識是不完全的,但我會盡量保證已認識部分的正確性,對未認識的部分進行存疑。而正確與否的依據在於內經原文的相互依證。並且,我的目的在於了解其作者對於經絡腧穴的認識思路,目的在於臨床實用,不在於所謂的現代所謂實質研究。那個更像是用英語翻譯漢語。
三、不接受,也沒有任何精力接受任何爭論。如果覺得有幫助可以點個贊,覺得淺薄,笑笑就可以,覺得我有哪裡明顯的失誤,歡迎指出。但對於空洞的質疑反駁,那就算了。
人始終是那個人,即使相隔兩千多年,人的生理也不會有大的改變,而之所以造成對人體認知的理論不同,其關鍵在於東西方理解方式的差異所在。就好像渾天說早已出現,而中國傳統天文學卻始終沿襲著天圓地方的理念,是因為在當時的各種條件下,只能以這種思維模型進行天文運算,但同樣也能得到相應的結果並加以運用。中醫也是如此。
中醫講不講解剖?講,大家都看到內經一面的一些篇章比如《靈樞.經水》講到」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靈樞.腸胃》描述了腸胃的具體數據等等,但大家一直繞不過去幾個問題,比如對臟腑功能的認知中,中醫與現代解剖的觀點似乎大相徑庭。比如那經絡似乎無法找到與之對應的解剖結構。
有人認為經絡臟腑是中醫通過特定方法,比如內視所得,內視之可行與否因本人無確切研究故無法論斷,但縱觀內經全書(運氣七篇,補遺篇疑為後世所作除外),卻並未發現有此論述,反而在一些篇章中不斷出現於此相悖的觀點。比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聖人也不過是一群身心修養很好,度百歲乃去的平常人而已,比如《素問.移精變氣論》《靈樞.賊風》中否定了鬼神之事對祝由的描述更類似於一種心理治療,又比如《靈樞.九針十二原》等篇章也反覆強調黃帝想要的是「令可傳於後世,必明為之法,令終而不滅,久而不絕,易用難忘」的方法,內視自然不屬於此類。
那麼有了這樣的觀念之後,再去看待內經,就會對其中的一些描述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比如關於經絡,解剖上講的話就應該與血管有很重要的關係。關於這個內經中有很多依據。
《靈樞.動輸》篇有很重要的描述。因較重要故列舉幾條解釋。
「黃帝曰:經脈十二,而手太陰、足少陰、陽明,獨動不休,何也?岐伯曰:是明胃脈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
人體動脈很多,但黃帝獨說只有幾條在動,是因為在人活著的時候,我們能夠摸到的比較明顯的就是這幾條動脈上的,而死了之後對人體內部解剖認識時,動脈都已停止搏動。這就是在「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情況下所獲得的結果,至於後面的對具體生理情況的描述是在這種簡陋的條件下,基於人為推理所進行的相對簡略的描述,因此不能進行完全具體的對應。當然,這種推理的依據還包括人在生活中的各種生理現象的實際變化情況等等,肯定是經過長時間的修正的,它同樣具有其科學性,不能簡單地將之歸為猜測。
並且很重要的是,如果以我們平時固有的思路去認識的話,怎麼理解經脈還能動?
」黃帝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十焉息,下八焉伏,何道從還?不知其極。
岐伯曰:氣之離臟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上於魚以及衰,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
這個對話如果結合現代解剖發現的話就會發現一目了然,描述的是血液從心臟迸發離開,以橈動脈為例子描述血液在脈管中前行搏動十成的力量,然後經過大魚際後剩下小部分的力量,然後血流分散通過靜脈逆回,壓力微小。
」沖脈者,十二經之海也,與少陰之大絡,起於腎下,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邪入腘中,循脛骨內廉,並少陰之經,下入內踝之後。入足下,其別者,邪入踝,出屬附上,入大指之間,注諸絡,以溫足脛,此脈之常動者也。「
這個加上內經中其他關於沖脈的描述,比如《靈樞.百病始生》中」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就發現與人體從腹主動脈到腳下足附動脈那一段的動脈的主要走行和以及相關病理情況比較吻合。
「黃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風,及逢大寒,手足懈惰,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尤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黃帝曰:善。此所謂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此之謂也」
脈管系統如環無端,在遇到某些因素後導致某些部分阻塞後,其動靜脈網會起到保持循環正常的作用。
《靈樞.經脈篇》中對絡脈的描述「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以及對十二別絡位置的觀察,發現絡脈與靜脈之關係極為緊密。
剩下的一些論述散在諸篇,就不一一贅述了,有興趣者可帶著我說的這種結論回去理解某些篇章。
明確餓了內經中經脈絡脈的指向,對於理解內徑的理論並以之指導實踐操作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樣又有個問題,脈管系統與經絡的描述似乎有很大的差別,無法一一對應起來。那我舉一例來試著以古人的思維來說明這個問題。
以古人的那種條件,可以進行簡單的解剖以及各種實驗,對於那些肉眼可見的解剖結構不可能視若無睹的,但又基於當時的一些工具條件,導致只能更多的加上人自身的理解。
比如內經中有胃之大絡虛里。「胃之大絡,名日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虛里的解剖所見為從胃腸到心臟右心房的那部分靜脈叢為主。通過相關試驗,比如餓了心尖處搏動就會減弱,吃飽了就會增強(這個可以從平人絕谷篇進行佐證有這種實驗),靜脈又可以輸送五穀之營養,宗氣又在胸口「貫心脈而行呼吸」,會隨著營養吸收之強弱而影響。可以在腦子中形成從胃到心尖的大的絡脈,而這條絡脈之功能與胃氣關係密切,其輸送的目的地在胸口宗氣之所在,其偵查部位在左乳之下。
至於再細,再具體的理解方式,比如十二條經絡的具體走行啊巴拉巴拉,那確實沒辦法推出來。或者寫書的作者是否真的明白也或未可知,畢竟中國傳統裡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東西太多了,大家都習慣於接受到能夠支持自己臨床實用的目的就夠了。同理,現代的許多研究看似很科學,但更多的屬於以現代的眼光對內經進行翻譯,所得出來的結論更多的受限於現代的科學體系,不一定能為我們中醫臨床目的者所用。而修行人內視之說我也相信,但畢竟更像是另一條路子,一方面在內經之中我並未找出相應的依據,另一方面也無法依此對內經中的許多理論進行相對合理的解釋。
最後就是穴位的問題了。穴字就是洞穴的意思,以此來表示「神氣所遊行出入,非皮肉筋骨」的形象描述。根據內經原文中看,我們現在所說的經穴,都是各經脈「脈氣所發」的地方,它是有固定數目和意義的。既然是脈氣所發,那就不可能是一個點吧?最起碼也得像是一個水管子流向體表的水流吧。
然後關於它的位置,只是相對固定的。比如書中雖然說某穴位於幾寸幾寸,但在內經骨度篇中可以看到兩個問題。第一,這裡的寸是以長七尺五寸之人為標準,所表述的一種比例關係。(「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內經出書在秦之前,可能由於當時各國度量衡不同,所以以比例之說方面論述。第二,不同人身體各骨度比例不同,所給出的只是生理比例值。(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短)人體骨度都是不一定的,穴位位置怎麼會完全一定?那麼既然不是一定的,臨床中如何取用就是個問題,而根據內經之中對此的解決方案就是找體表具體反映來精確化,比如按壓痛之類
除了,有經穴,還有奇穴。曾經流行一種說法,說人體處處都是穴,以此模糊了經穴的特殊性,在臨床上,好像也確實許多奇穴致病效果都不錯。但實際上,經穴作為內經穴位體系中,與相關的五臟六腑是由很直接的對應關係的。實際中不僅通過經穴可以治療相應臟腑疾病,相應臟腑出現問題,也同樣可以直接反應與相應穴位,這個,是一般奇穴所不具備的。這在內經中的說法比如「十二原者,五臟之所以稟三百六十五節氣味也。五臟有疾也,應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臟之害矣。」,這個,也是彌補了因為穴位位置相對模糊而導致的取穴位置不明的情況。而更詳細的相關論述,見《蓋世穴位診斷法》。
已經明白經絡的解剖基礎是以脈管系統為主,脈管可以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進行營養,到了相應的地方又可以與脈外之組織液淋巴液等非血之結構進行溝通交換。也明白了我之前說的穴位的理論描述,我們不難進一步構建經絡腧穴的功能模型:經絡穿行遊走,一邊向周圍輸送著能量,就像是河流經過的地下都會浸潤水分一樣,那些能夠停留住水分的地方是大大小小的洞穴空隙,只不過其中有的洞穴在某些人看來會比較特殊,在人體的話就叫做經穴。
經有12正經和奇經八脈;絡,還有浮絡,孫絡等,其外聯皮毛,內通臟腑。穴位是經絡中的敏感點或圓,其功效能更明顯,但是經絡是線或面,其的重要性可以從治療學中的「寧失其穴,勿失其經」中了解到。其聯繫應該還是氣血的運行聯繫為主。因為經絡和穴位能認可存在,但是無法目前科學完全描述和檢測,所以也是大家根據古文留下的文字各自解釋這些問題。所以很多方面問題還無法完全用目前科學解釋和描述,如陰陽師怎麼,氣是怎麼等等!
我感覺這個穴位和經絡是通過神經和大腦產生影響。其實一般所說的「氣感」「針感」都是一種神經反應,其作用於大腦讓其對身體某些部分發出了命令。
推薦閱讀:
※葡萄籽膠囊的功效是什麼?可以抗衰老嗎?
※本草綱目中有哪些奇怪的中藥,比如上吊的繩子之類?我說的是李時珍的原版書中!不是現在的和諧版。?
※有什麼好的祛濕方法?
※有治療頸腰椎病的秘方,能開中醫門診推廣嗎?
※從現代科學角度解釋,為什麼川貝枇杷膏和止咳糖漿可以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