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導致很多外省人覺得廣東人真的什麼都吃?

作為廣東人,在外省讀書到現在回省工作,仍有好多好多外省朋友很不客氣地當面說:你們廣東人什麼都吃!聽了心裡真的很不爽,到底是什麼事讓看上去幾乎是全中國的人都覺得廣東人什麼都吃啊!


多謝美玲的邀請。

答主廣州人,在廣州長大,現在北京上大學。

越是方言強勢的地方,地區文化就越明顯突出。對地區外的人來說也越「神秘」。不了解則會產生謠言。廣東就是這樣一種情況。每當我向朋友說我是廣東人,他們通常三句內肯定會問「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或者「你們吃XX嗎?」迄今為止我聽過最令人無語的是「聽說你們吃蛆,是真的嗎?」和「廣東人吃死嬰嗎?」

我認為這種認知來自於兩方面。

一,廣東人異於其他人的飲食歷史文化。嶺南地區自古認為有瘴氣,蛇蟲鼠蟻多。與發達的中原和江南不同,歷史上「南蠻」地區人煙稀少,經濟貧困,物質生活條件落後,食物種類也相對稀少。江南產水稻,北方產小麥;南方有米,北方有面。而嶺南地區只有各種飛禽走獸。所以廣東人吃野味,並不全是因為追求美味,有時候是迫於生存條件的窘迫。所以類似禾花雀,水蛇,兔肉這些其他地區的人不會作為食物的食材,在廣東人看來是最正常不過的食物。這是歷史經濟條件造就的。

二,廣東飲食文化發達。粵菜是全國八大菜系之一,除了清,鮮等特點外,粵菜最突出的一點是吸收與創新,不管是食材還是烹飪方法。因而會有許多驚人之舉。

綜合這兩點,廣東地區飲食文化給人以奇特,異於尋常的印象。這也是外省人關於各種奇葩食物謠言傳播的基礎。在這裡我要聲明清楚:雖然廣東人有許多在外省看來奇特的食材,但有兩點:1.髒的不吃。即謠言所傳的蛆等云云。2.不違反基本倫理。嬰兒,人肉等。

歡迎各位來廣東探索博大精深的粵飲食文化,但選的餐廳一定要乾淨,不要吃受保護的野生動物喔!


大雁冬天南飛飛到衡陽就不願意再往南飛了………因為害怕被廣東人吃了


事先申明,這不是在黑。硬要說黑的話勉強算是自黑。

最開始的知道的廣州只是天氣預報上不起眼的一個地方,聽過就忘。

是的,我到現在還是有點分不清廣東、廣西、廣州和深圳在地理和政治上的區別。

印象第一次加深是在非典時期的果子狸。


因為有些人像我爸,認為食物的最高要求就是野生和新鮮

平時在家裡,連豆豉鯪魚都不給我吃

來美國看我的時候,我每天阻止他在街上摘路邊樹上果子吃,摘路邊花草炒菜煲湯做葯,抓野兔松鼠,好辛苦的

最後對著海邊市場上買的生三文魚(野生,不應該生吃那種),我腦子裡都是寄生蟲的可怕樣子,咬咬牙也還是陪他吃了


只要一個福建人站出來你們就別想洗白了? ?? ?? ?


傳統上,兩廣少數民族多、儒家/中原文化輻射面積小,氣候常年較為濕熱、山地丘陵多、地形地貌複雜,整體上屬於自然物產很豐富的偏遠窮困地區。這種形態必然導致為了生存只要是能吃的都會吃的傳統,很典型的就是吃田鼠、各類昆蟲的食俗。

近現代尤其是改開後,廣東成為混搭型外來文化的強力輸入口之一,大家對廣東的了解會極大增加,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很多奇聞異事包括特殊事件,比如廣東吃三吱、吃老鼠、吃各種生猛......都加深了外部對廣東的一個基本看法:啥都能吃。


廣東人在東北 工作原因住在老百姓家中.其中有一道菜 雞頭雞屁股燉粉條… 以後再聽到人說廣東人什麼都吃我第一個不服!!


廣州人前來答題。

粵語會把小的東西叫做「仔」,例如:小雞=雞仔、小豬=豬仔。

煲仔就是小鍋。顧名思義,拿小鍋煮的飯就叫做煲仔飯

煲仔飯有腊味、黃鱔、排骨、香菇滑雞等不同的配料。

煮煲仔飯用這種單柄小瓦鍋才是正統。

我最喜歡刮鍋底的飯焦吃了!

我吃過這一家的煲仔飯,味道不錯。

百度地圖

日日美食 廣州市海珠區荔福路12號

第三次複製


因為廣東人的確什麼都吃。

不過跟普遍的,認為南方資源匱乏導致這一現象的觀點不同,廣東人什麼都吃恰恰是因為亞熱帶雖然不適合放牧,但資源並不匱乏。如果有人說亞熱帶/熱帶比溫帶和寒帶自然食物資源匱乏,那我真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早期人類什麼都吃,動物蛋白主要來源於狩獵、捕捉、捕撈,包括了各種動物,昆蟲,魚類海產。後來隨著畜牧業的發展,由於適合畜養的物種比較少,因此動物蛋白來源開始慢慢變單一。而南方地區,由於處於熱帶/亞熱帶,因此在 非「人工干預」 (例如畜牧)的前提下,能獲得更多蛋白質資源,因此很多古人類的飲食習慣保留了下來。

因此在其他地區人看起來,廣東人什麼都吃。這一現象適用於各大洲熱帶地區人民,通常都是---「什麼都吃」。


就是外國人覺得中國人都會功夫一樣。雖然現在信息發達。但是始終無法避免片面,以偏概全,自黑,梗等等帶來的誤解。

拜託,我們廣東人確實是什麼都吃的


瞬間覺得自己是個假的廣東人,我十分之挑食……


_(:з」∠)_說實話自從我廣州的同學跟我說廣東有一道以蟑螂為主的菜我看廣東人的眼神就充滿了敬畏之情。


因為的確有什麼都吃的廣東人,外加上普通人吃普通的東西,沒什麼人報道,但是要是吃點另類的、獵奇的東西,報出來了,你們也就這麼想了。

因為有人希望讓你看到這些東西,希望你這麼想,於是便誘導你,最後你就真的這麼想了


我小的時候,大家還沒有什麼保護野生動物的觀念。當時吃過/看別人吃過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

蛇、果子狸、穿山甲、蟬蛹、禾花雀、鱷魚、水蟑螂、蠍子。

確實吃得很雜啊。題主要是介意的話,可以說:

「對啊,所以快到我碗里來。」


知道當年非典是怎樣來的嗎?還不是珠三角地區的廣府人太愛吃野味了,什麼都吃最後才出事。


什麼都吃 什麼都有嘛 那為什麼不嘗嘗看

你跟河南人說 他連概念都沒有

三餐就是那蹦面

他懂什麼

懂什麼

不必解釋

不可調和的


看到這題我真的想把我廣西的同事介紹給諸位,認你們見識一下中華美食,不,人類美食的博大精深,他們的群我們這幫廣東人是不敢進的,實在是太過刺激了。


非典以前很少有這個說法的,有少數人有這種刻板印象但是根本就不成氣候。

然後非典時查出來是有廣東人吃了果子狸才導致病毒爆發,那會兒又正好趕上網路社區興起,這才慢慢的開始傳起來,越傳越邪乎,現在就成為一個梗了。

那會兒還盛傳幾張廣東人吃嬰兒胎盤的圖片,也加了一把火。


如果你非要找一個原因的話,那就怪媒體吧。

第一次有廣東人什麼都吃的印象就是當初非典的時候,學校科普非典是果子狸傳染的人類。然後電視上大量新聞紀錄片都說是廣東人抓很多果子狸來吃。後來又有哪個紀錄節目拍了個廣東活吃猴腦的專訪來著。從此廣東人什麼都吃的偏見就紮根腦海了。


我阿媽年輕的時候(二十年前)在廣州打工,好像因為是公司派過去的吧,在我們這有份工資,在廣州那還能再拿一份,所以很有錢。然後就開始在廣州各種吃,果子狸、鱷魚、鯊魚、鹿肉、澳洲大龍蝦啊。。。只有我想不到,沒有她沒吃過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水蟑螂,反正大人們在飯店點了無數次,我一次都沒吃過。。


推薦閱讀:

以英語為母語的人怎樣看待中國的英語教學?
有什麼關於德國人的事情讓你感受到中德文化差異?
外國朋友對「黑人」倆字的格外敏感體現出他們什麼心理?中國人無顧忌的使用「黑人」倆字又是什麼心理?
港片或美劇里用語音信箱和電話答錄機很普遍,為什麼國內不太流行電話留言?
在國外,有哪些東西被當地人視作是中國的符號?

TAG:美食 | 文化差異 | 廣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