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更容易理解別人?
不同的人即使面對相同情況也會有有不同的反應。人們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作答的時候,有的人會嘗試去理解即使不贊同也沒有類似的經歷或者做出過類似的選擇,有的人會去指責對方或者嘗試去改變對方讓他跟自己一樣。那麼,為什麼會這樣?理解的根源是什麼?相同的文化背景?相同的經歷?三觀?我這裡講的都是不違反社會法律一類共識的行為和經歷。我的意思是,世界除了黑白還有不能歸類為黑白的地方。為什麼有的人第一反應會去譴責,有的人會試圖去理解?舉例,愛上一個有女友的男人,對方似乎也對你有好感,有人會選擇深埋心底死活不說不表露,有人會選擇告白給自己死心的機會,還有人會選擇繼續了解他深入他生活。。。
一句話回答:因為他們更擅長放下自己的「三觀」。詳細回答:
- 首先是「三觀差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體系,因此對於是非對錯,每個人都有不同之處。如果兩個人關係非常好(閨蜜好基友),說明兩個人價值觀交集很大,因此在談絕大多數事情時,兩個人觀點基本一致,能夠相互理解。
陌生人,尤其是文化差異較大的人(例如地域很遠),價值觀交集相對較少,觀點常有出入,相互理解相對較困難。
因此,如果沒有相互理解,就說明傾聽者在以自己的三觀,去衡量對方的三觀。- 第二是「關係」
人與人之間能夠建立各種關係,其中以陪伴為核心的關係,是能夠相互理解的。那些讓人感到「不被理解」的關係,多以競爭為主題。
例如下面的對話:小明說,上學一點用也沒有。老師說,你現在這個年齡,就應該上學。小明說,內誰誰誰,高中畢業,照樣能當企業家。老師說:別扯內沒用的,趕緊寫作業去。小明和老師在爭一件事情:我現在能不能歇會兒。但是這句話兩個人都在用自己的世界觀來描述,翻譯之後就是下文:小明說「我太累了」,所以如果上學沒用的話,我就有理由讓自己休息。老師並沒有聽到」累「,而是和小明辯論「上學是有用的」,並且用群體的力量來壓迫小明,「大家都學習,你也要學習」。小明聽到老師的話後,認為老師在說「你不能累」,甚至是「你沒有資格累」,於是說「不累也可以成功」。老師聽到小明的話後,將其理解為「老師你錯了」,於是直接用權威來壓迫。
小明的價值觀是「我累了需要休息」,老師的價值觀是「上學很有用」。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有理,希望將對方扳倒,於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這是剛才說到的競爭關係。- 再回答一下@劉支子 的問題,「以陪伴為主題」,的意思。
小明說:上學沒用。小紅說:就是的,整天學這些東西以後又用不到。小明說:對,我們老師還天天讓我們抄課文。小紅說:抄課文還算好的呢,我們老師還讓我們抄錯題100遍……
兩個人進入了相互吐槽的階段,越說越爽。因為兩個人具有相同的訴求,都想表達「我很累」,都通過上學沒用為「借口」和「理由」來表達「我很累」。於是兩個人開始「攀比」自己老師有多麼變態,根本停不下來。- 為什麼有的人能嘗試去理解?
只能說這是一種天賦,俗稱會聊天。
你會發現,那些會聊天的人,都是在溝通中說話相對較少的那個人,他聽得比說的多,而且無論對方如何叨逼叨叨逼叨,總能從海量的語言中,總結出中心思想。而且他們面部表情會隨著講故事人的情緒變化,做出相應的配合,目光充滿理解和關切。如果你覺得畫面感不足,請參考下列三個職業:馬路邊算卦的大爺大媽;相聲中的捧哏;心理諮詢師。(上圖)我個人認為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反應與個體的自我認同關係很大。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形成對自己的認識,這個認識的過程包括我是誰,我是怎樣的人,我的個性與能力,我希望做怎樣的人,我應該怎麼做,我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是怎樣的,這些信息被整合起來形成我們對自己的立體認識,也成為自我認同很重要的一部分,而這一部分就在影響著我們在生活中呈現怎樣的自我形象以及怎樣去表現自己。
自我認同的形成過程和個體的成長經歷關係很大,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這種保護方式讓個體順利的成長,雖然這其中有些地方在成年後漸漸表現出不適應性。就好像同樣的種子,播撒在不同的地方,土壤肥沃不同,甚至只是灑在岩石縫隙中,雨水肥料不同,氣候不同,這樣完全不同的生長環境下必定會成長出不同的樹,或許有些挺拔,或許有些彎曲,或許有些粗壯,或許有些細長,或許有些在成長過程中經歷地震火山,人同樣也是。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自我或許自信滿滿勇往之前,或許極度自卑,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或許經歷了過多的坎坷已經變的疲勞不敢再爭取,又或者採取一些保險謹慎的方式前進,但是無一例外這些必定是源自個體成長過程中形成的自我認同,這種認同來源於不斷在生活中尋找一種合適的生存姿態,也在生活中被不斷的強化。
理解別人是本能,就跟吃喝拉撒一樣,人人都會。遠古時代,比起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武裝到牙齒的野生動物,人類的個體是弱小的。無論採集,狩獵還是抵禦外敵,群體總比個體力量大。理解其他個體的能力作為種群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智慧),經過自然選擇,被保留和加強。理解別人,對我們每個人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現代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在人腦中存在一套「鏡像神經元」系統。這套系統可以通過「別人的心理活動_別人的在外表現(表情,動作,語言等)_自己的在外表現和感覺器官接受到的信息_自己內在心理活動」的通道,一定程度上複製別人的心理活動。這就是「理解」的神經生物學基礎。在出生前,這套系統是依靠寫在基因里的編碼塑造成型的,出生後除了繼續按照基因的要求發育以外,嬰兒和母親的互動,作為強有力的在外因素,極大的主宰了這個系統的後續發展過程。再加上隨後的各種人際交往的經歷,共同造就了一個人是否有能力,有意願,以及在哪個層次上可以理解別人。順便說一句,這個系統的早期發育過程中(特別是出生前後一兩年的時間裡)如果出了問題,就會造成自閉症的問題。
謝邀。
首先想分享的是,任何一件事情的本身,其本質是中性的。正如題主所說的,每個人面對同一件事情,往往有不同的反應。因為,重要的不是事情的本質是什麼,而是每件事情帶給每個人的不同的感受。
那麼,為什麼同樣的事情,會給不同的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呢?理解的根源是什麼呢?個人認為,是每個人的不同的成長經歷,特別是0-11歲的時候的成長經歷。
我們降臨在這世上,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都如白紙一般純潔。然後,我們被帶回各自的家庭,開始了我們各自的人生旅程。而我們性格的塑造,認知的產生,對問題的理解的種種不同,就由此展開了。
為什麼有的人容易理解別人?因為他是在一個輕鬆,安全,包容,家人都能夠理解他,尊重他,能夠跟他有著良性溝通的環境下長大的。由於他一直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所以從小他就從家人身上,學習到了去理解別人,並會尊重別人的選擇。
為什麼有些人會去指責對方?因為他是在一個充滿了指責,批評,攻擊的家庭中長大的。他的成長過程中,家人一定是經常的指責他,批評他的。他只是從家人身上學會了這種指責他人的模式而已。
為什麼有些人會嘗試改變對方,讓對方變得跟自己一樣?因為他是在一個父母喜歡控制,為他安排好每件大小事情的環境中長大的。他的父母希望他的人生能夠像父母所安排的那樣走著,所以,他只是從父母身上學會了要控制別人而已。
所有這些行為模式的學習,都是在0-11歲期間形成和深化進潛意識裡面的。特別是0-3歲的時期,影響特別特別的大。這種早就已經深深的刻進潛意識的行為模式,如果沒有敏銳的自我覺察,以及對應的改變方式,很有可能就這樣一輩子的驅動著我們的行為。
上述所說的,就是我們的原生家庭對我們行為模式的重要影響。
說到是非黑白,很多人都持有非黑即白的二元論,其實是非常錯誤的。我非常贊同樓主,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是和非,黑和白。如果一直秉持著二元論來過活,實在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如何破除二元論?我們中國古代文化的中庸之道,就是很好的解決方法。
我加拿大的一位同行和我講過他的一段諮詢經歷:
有一次他接了一個來訪者是個新移民單親媽媽,大概是印巴那邊過來的,獨自撫養4個孩子,在加拿大過著拿低保救濟的生活,因為精神壓力過大來求助他所在的機構。來訪者進了辦公室發現社工是個男的,於是表現的很不滿。這位同行問她怎麼了,她反問:你多大?你結婚了嗎?你有過小孩嗎?
我那位可憐的同行,30出頭,未婚,也沒有過孩子。來訪者說:「你都沒有經歷過婚姻,家庭和生育。我被家暴,我有4個孩子要撫養,你怎麼能夠理解我的經歷,?又怎麼能夠幫助我?」
我的那位同行看著她的眼睛真誠地說到:「你說的沒錯,我的確沒結過婚,也沒帶過孩子,更沒有經歷過你的那些生活經驗。可是我也有過很痛苦的時刻,我感受過絕望,我體會過身心疲憊的感覺,我擔負過自己都感到難以承受的責任和壓力。我沒法知道你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但是我可以感受到你現在的心情。」
聽這故事的時候我還正在學諮詢面談技巧,當時聽完了直拍大腿叫絕。一方面因為這回復成功地回應了來訪者需要被理解,需要信任諮詢師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對於人與人之間理解的一個完美例子。
人與人之間有了共鳴,才算是深刻的理解。而每個人的經歷、身世和處境又是如此不同,我們怎麼才能有共鳴?答案就是:情感。
不論來自哪裡,有過什麼樣的人生,每一個人都會有傷心、悲痛、抑鬱、憤怒、焦慮、後悔、羞恥、興奮、開心、驚訝等等這些情緒。我們或許無法完全理解他人的世界,但是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當我們感受到這些情緒時的體驗。
從諮詢師的角度來說,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我們如何能夠讓來訪者感到被理解?或者說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們如何能夠理解他們?
你需要重新定義「理解」二字。理解不光是對事情,對看法,對價值觀的知曉,更是對一個人情緒,情感的感同身受。很多時候我們感到難以理解別人,是因為我們太關注於找到那些我們熟悉的認同的觀點,角度,想法和認識,而忽略了在每一個靈魂深處,情感的共鳴是最親密,最真摯的體驗。
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能夠輕易地理解他人了。謝邀,上面的諮詢師們已經說的棒棒噠啦,我就來補充點吧。
這個算私貨吧?我在上心理諮詢培訓課的時候,老師在談到如何讓我們能夠理解來訪者的各種奇葩想法和思想時,如何做到理解甚至共情,當時我們這些段位低的渣渣們光聽著怎麼理解來訪者的奇葩了,共情這茬我們都聽不進去,因為總覺得能理解就不錯了還要共情這尼瑪太折磨人了。
說到理解,我們就會拔出行為主義大寶劍,告訴自己,其實來訪者之所以成為這樣,並不是ta想要變成這樣的,而是環境把ta給塑造成這樣,有些環境潛移默化的改變是沒有辦法抗拒的,我們要理解ta,ta其實是環境的受害者。說到這裡,我們就開始從環境入手,分析為什麼ta會這樣,接著就能夠理解,也能夠接受這樣的奇葩了。
啥?你說接受完了怎麼辦?ta就一點責任都沒有?
屁啦,當然有責任啦,ta的責任在於,改變現在的自己,塑造更好的未來的自己,當然我們不能強求ta改變,而是引導ta,讓ta明白,過去的是環境給你塑造的,有很多你沒有辦法抗拒的,而現在和未來,還是在你的掌控之中,你可以選擇改善、改變,也可以選擇放任自流,都是你的選擇,我們都欣然接受。
ps:此法是有適用範圍的,切勿一雙鞋套到別人頭上去了。
以上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小人無過,君子常錯。
謝邀,前段時間忙於複試沒有時間來回答,現在補上。 首先,你要問自己人為什麼要互相理解? 人生存於這個世界,卻從來沒有真正認識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看到的都是有種種偏差的主觀世界,而這些主觀世界往往是相似又互不相同的。常聽見人說「這就是事實」或「事實就是這樣的」,不過是為了強調自己正確罷了。你們有不同的經歷,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所以互相不能理解才是正常的,能理解才是奇怪的。相似的經驗是人們互相理解的基礎,人們理解他人其實是在自己經驗上理解自己,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們從未理解他人,他們只是理解了不同狀態的自己。 人們的確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從而互相理解。但是有時他交流時為了獲得幫助,有時是為了宣洩,而有時是為了維護自我價值——我是正確的。這些情況下,無論怎麼交流都不可能互相理解的。只有對他人抱有真正的興趣,想了解他才有可能達成理解。 其次,題主問的面對相同的情況,為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人譴責,有的人嘗試理解。
謝邀。 我們生活中應該都看過一些圖形心理學的圖片,同樣一張圖片,每個人的第一反應卻各有不同。 在心理動力論中,弗洛伊德提出了自我,本我,超我的理論概念。我們面對一件事情作出的反應大抵上就來自於這三方面的影響:本我-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自我-大致上是指個人有意識的部分即經驗,習慣等等;超我-人格中的道德部分。 你問的是為什麼有人更容易理解別人。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太過理想化,畢竟每個人的經歷,血統,道德觀都有所差別,按上面的理論來說,即便是設身處地了,不同的道德觀和潛意識以及經歷都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那麼好,我們試著把理解分為三類。 一.因為懂得,所以慈悲。我們在生活過程中,多數人都傷害過別人,也都愛過別人,你曾經受過一種傷,生過一種病你就能理解別人受這樣的傷,得這樣病的時候的難受。這是一種理解。 二.善良,一直以來大多數父母的言傳身教,社會的榜樣教育都希望能教給孩子們善良,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也是追求善的。人之初,無善無惡,全賴後天的教育也是不太對的。社會心理學調查研究表明,家族成員的性格會有一定遺傳性。有些人被欺騙,被傷害,卻仍然想去包容去理解別人。就像中國社會這樣有的人會憤青當噴子,有的人會腳踏實地別人說自己沒有,就努力變成有,讓愛自己自己愛的人心安。後天的努力也可以讓人善良,這和環境有關。一個人善良了就會傾聽,會思考和理解。 三.道德觀,額,現在也可以說是三觀了,是人們對他人,對社會系統的認識和看法。道德觀相似或相近就容易產生共鳴,變成知己。這樣也就方便互相理解了。 題主大概說的是前兩種吧,一個人善良加上閱歷豐富,就很容易去理解別人。 關於最後那個了例子就看你個人的心態,戀愛經驗,和感情深厚了。我愛一個女人,希望她開心就好,所以我願意呆在她身邊,陪伴、保護。就算她不回報我我也無所謂,她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禮物。這是一種方式……
我愛上了一個女人,我要得到她,要讓她時時刻刻在我身邊。離開她一刻我都難受,所以我要竭盡全力去抱住她。這也算一種方式……
我愛一個女人,我想給她全世界最好的東西,所以我必須在一段時間裡選擇遠去,好讓自己拼盡全力獲得財富聲望來配得上她。這也是一種方式。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每個人都可以試著去理解別人,但是理解歸理解,理解不代表贊同。你可以有你獨一無二的想法,既然獨一無二了那麼你就註定了容易孤獨不容易被理解。人們為什麼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相同的事情發生時,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從而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最後導致不同的行為。學心理學的朋友們都知道,學心理諮詢理論時,最早就接觸到埃利斯的情緒ABC理論,講得就是不同的信念對情緒的影響。舉個例子,一個人走在大街上,看見一個熟人迎面走來,他熱情地向熟人招手,熟人卻看也沒看他就走了過去。這個人可能會認為「他故意不理我」,而產生生氣的情緒,也可能會「我這麼不受歡迎」,而產生悲傷的情緒,也有可能認為「他是不是今天有心事」,而產生同情,關心的情緒。同樣的事件,卻引發了不同的情緒,這些不同的情緒也會讓我們選擇「和這個人絕交」,「找他道歉」,「問問他發生了什麼」等等不同的行為。
ABC理論中認為,人們產生不同情緒的原因是人們對事件有不同的看法,這個看法可以理解為觀點、看法、信念、價值觀、思維模式、經驗……,就是一般遇到這個事,你會傾向於怎麼理解,怎麼想,怎麼思考。
人們是如何形成這些觀點和看法的呢?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性格是我們一個人在生活中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性格決定了一個人做事的傾向性,我們大多數情況下會以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來面對生活、工作、家庭。我們都能夠理解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常常在公眾場合會比較少言,而一個外向的人則會樂於表達,因為人們的性格常常是穩定的。
性格的形成是受到家庭影響的。我們從小被父母如何對待,讓我們形成了對自己的看法。我們觀察到父母之間是如何相處的,讓我們形成了對他人的看法。當父母是互相愛護的、尊重的,我們也會學會人與人之間是尊重的,有愛的。當父母是互相信任的,我們也會信任他人。當父母之間是充滿敵意的,我們也會對別人充滿敵意。
可以試著回憶一下你從小的經歷,有哪些家庭中父母常常會說的話,這些就是你形成這些觀點的來源。比如我的家庭中常常出現的話語是「要做聽話的孩子」,「不能出去惹事」,這些話語就會影響我現在的生活,讓我成為一個聽話,聽從別人意願的人,也會經常的避免衝突,與別人保持禮貌和善的關係。
愛上有女友的男人
樓主最後舉得例子,一個女人愛上了一個男人,但是這個男人有女朋友,或者有妻子。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
這可能與觀點和看法有關。如果你覺得愛上一個有妻子或者有女朋友的男人是不道德的,那麼可能就會選擇深埋心底,或者乾脆忘了他,而且有可能會因為自己有這樣的想法而覺得羞恥。如果你覺得愛是自由的,每個人都有機會選擇自己愛的人,那麼就可能會選擇勇敢表白。
當然,也不僅僅是因為觀點和看法。愛上一個人,對一個人有好感,一定是他符合你在某些方面的期待,滿足了你一些心理需求,而且在兩個人的互動中有很多好的體驗。我們說心理的需求常常和我們的依戀類型有關,就是我們小的時候是如何和媽媽互動的。如果我們小的時候被媽媽耐心的對待,當我們渴了、餓了時能夠被及時的滿足,當我們害怕的時候媽媽能馬上出現來照顧我們,我們就覺得世界是安全的,人是可以信賴的。當我們遇到一個伴侶的時候,我們會更輕鬆、自然的按照內心做出選擇。而如果我們小時候被媽媽或者其他照顧著忽視,當我們渴了、餓了、害怕的時候常常是一個人面對,或者被錯誤的對待,那麼我們會覺得世界是不安全地、別人也是不可信任的。那麼當我們遇到一個伴侶的時候會特別敏感,有的人會一直不停的追逐,明明對方不愛自己,還執著追求,有的人會當別人一靠近就逃避……
說著說著就跑題了,好像東拉西扯,有些亂了。
總之:
正是因為有了人們的不同,我們的世界才如此豐富多彩。同一件事情發生,會出現一萬種不同的反應,這不也是一件挺有趣的事兒嗎?
跟同理心有關。同理心是一種能力,影響同理心的因素有挺多的。先天的基因,家庭的教養方式等等。很難具體直接的回答。
這些容易理解別人的人本身並不接受或支持那些言論,但他們通常是理解,而不是反對,辯駁,批評,那這顯示的應該是態度。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被情商影響的。情商比較高的人,社會人際關係處理得比較好。他們能更敏銳的感覺到對方的情緒變化,從而調整自己的情緒及語言去適當的迎合對方使氛圍持續融洽。所以更容易理解別人?這樣。
文/椰子李
如果我告訴你,杭州的天空是藍色的。那麼你真的知道杭州的天空是什麼顏色嗎?不,你不知道,你知道的是「藍色」這個兩個漢字,而你並不知道我用「藍色」表達的是怎麼樣的藍色。我們稍微把藍色分解一下就可以得到普藍、鈷藍、湖藍、靛藍、碧藍、蔚藍、寶藍、藏藍、黛藍、孔雀藍、天藍、深藍、淡藍、瓦藍、冰藍、水藍、藍黑。。。如果你願意,可以無限寫下去。
上面的例子只想說明,我們每天都在不停交流,而我們並不知道交流到底是怎麼回事兒。當我產生一種感受,會用語言表達出來,而這個語言只是一個標籤符號,你聽到了我的話,接受了這些符號,你需要翻譯成對應的感受,才能知道我真正在表達什麼,我想表達什麼。
我們暫且把這些符號稱之為:標籤。標籤的意義重大,因為它簡化了交流,方便了交流,提供了一種感受傳達的媒介。不然你沒法告訴別人,你在想什麼,什麼是什麼。除非你用相機拍下來,拿到對方的面前指著相機畫面說:你看,我們的天空是這樣的顏色。但這種交流方式,將使溝通變的複雜,繁瑣,成本高昂。而如果我們直接告訴對方藍色,他便會理解你想說的天空的顏色大概是什麼樣的。
這裡面的一個漏洞就是,當我們都在用這些標籤交流,溝通的時候,前提是大家的翻譯系統是一致的。你看到「藍色」這兩個字的時候,跟我看到「藍色」這兩個字的時候,腦子裡想的是不是同一個畫面?只有我們看到「藍色」兩個字,都能想到同一種顏色的時候,「藍色」才是有意義的。不然你看到標籤「藍色」想到是紅色,我看到標籤「藍色」想到的是黃色,那我們肯定沒法交流了,永遠也不可能理解對方說什麼。
有時候我們交流的時候,要時刻警惕「標籤」。標籤的本意是為了提高效率,但如果用的不恰當,反而會增加溝通成本。比如一些專業人士在一起交流的時候,喜歡說專業術語,這種專業術語也是一種標籤,也是為了提高溝通效率。但如果你跟一個外行講一個你自己的專業知識,也是用專業術語這種標籤,很顯然,對方只會一臉懵逼。我們只能用對方的翻譯系統,跟他去溝通,他才可能理解你。
因為工作的緣故,接觸了一些IT硬體設備,比如交換機,,,每當有不了解這個東西的人問我什麼是交換機的時候,我會告訴他一個學校有500台電腦需要接入互聯網的時候,每個電腦一根網線,就需要很多介面,但你辦理了寬頻拉來了一根網線,怎麼對接呢?就用這個機器,上面有很多插口,一個插寬頻網路,其餘的插你的電腦網線,於是所有的電腦都可以上網了。這個機器就叫交換機。請相信我,專業的人看到這個解釋肯定不屑一顧,覺得垃圾,不專業。但是非專業人士聽到這裡,已經恍然大悟了,他們已經滿足了。而且不會問更深入的問題,因為他們不具備問得更深的專業知識。
我不會跟你講數據包有哪幾個段組成,物理地址是第幾位到第幾位,IP地址是第幾位到第幾位,是用的什麼路由協議,RIP,還是OSPF,數據是走二層的,還是三層的,交換機裡面的地址表是如何建立的。對於不了解這些玩意兒的人而言,這些標籤他是翻譯不出來的。所以他不理解。這些話你只能對具備這個翻譯系統的人(我們俗稱專業人士)去講。這是溝通,表達很重要的一個素養。
上面從顏色,專業術語兩個案例,很白痴的闡述了這個原理。相信初中語文水平的人都應該理解了。但是理解不等於用的好,很多生活中的標籤,由於長期生活的慣性,我們甚至忽略了它是一個標籤。之前一個跟一個同事討論工作上的事情,他告訴我表格上面紅色區域是熱賣款,藍色區域是潛力款,,,而我的腦子裡想的是這玩意兒的理解成本太高了,為什麼直接說紅色區域是月銷量大於500件的,藍色區域是每月銷量300-500件的。我覺得數據對我是有直接意義的,而「熱銷款」「次熱銷款」,,,其實是經過了一層標籤的,這樣會讓一個新加入討論的人增加理解成本。而且也不夠本質,我個人習慣是抵達最裡面的那一層東西,那樣才讓我感覺真實。
上面說了,之所以用標籤,是為了更高效的溝通。因為一個專業術語,用口頭語言來解釋,需要費很多口舌,才能說明白,如果每個專業概念我們都用口頭語言去解釋,那溝通講變成非常臃腫的一件事情。專業術語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其實是一個集成度更高的標籤。一個專業術語,這個標籤其實是代表了一堆東西。我們也可以說,任何一個標籤,都是一個專業術語,比如高興,你如何來解釋高興呢,表達能力差的人講十分鐘可能說不清楚高興是一種什麼感覺。所以「高興」是一種高集成度的標籤。
這就解釋了,生活中人與人的感受層面的交流是很難的。沒有吃過冰激凌的人,無論我如何告訴他這玩意兒有多甜,他都不會理解的。他聽到「甜」這個標籤,努力在自己腦海里尋找,想到之前吃糖的感覺,於是以為自己理解了對方的「甜」,如果你也以為他理解了你,那是扯淡的。只能說大概,隱約,可能,有那麼點類似的感覺。你不要感嘆,人與人的理解為什麼這麼難,要是容易那才是怪事。我們交流時,到底在做一件什麼事情?實際上是生活閱歷的比拼,你經歷得多,體驗的多,思考的多,積累的多,於是你知道的標籤就越精細,理解能力就越強。
有時候我在想,萬事萬物的規律相同,包括上面的溝通規律。學習編程的都知道,機器語言,彙編語言,C語言,C++,Java,,,它們的集成度越來越高,也就是標籤化越來越嚴重,如果你想理解最核心的原理,那你就多少得學點兒底層的編程語言,比如機器語言,彙編語言。現在好了,有很多做H5頁面都不用學習前端的代碼了,直接有現成的軟體來幫你製作一個小遊戲,完全是可視化的模塊。關注互聯網圈的朋友,應該知道微信公眾號的這個小程序功能已經開始內測了,目的是讓跟多的人自己動手接觸製作。
我接觸電腦開始,看到的就是一個方方正正的顯示屏,顯示著Windows98,加一個鍵盤,一個滑鼠。我始終理解不了這台機器是如何工作的。你去看看比爾蓋茨的自傳,他接觸電腦的時候,壓根兒沒這一對高級的編程語言,還是basic。李開復在《世界因你而不同》裡面寫到,當初他學習編程的時候,還是用的紙帶打孔。那也就意味著,他們從底層開始理解這個東西的成本會比現在的人們要低得多。但是現在電腦的集成度如此之高,沒有專業系統的學習,一個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理解一台電腦的工作原理。這個軌跡如此相似,集成度越來與高了,事物越來越抽象了,我們離底層越來越遠了。
社會的發展依舊符合這個規律,那就是集成度也是越來越高。如果你看過吳曉波的《激蕩三十年》,就知道之前的中國,小生意人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門路,慢慢做起來。個人英雄主義很好用的。現在就不可以了,你得有團隊,早已經不是單兵作戰的年代了。往前推個七八年,一個人開一個淘寶店就能賺錢,現在一個人就很難,必須以團隊,公司的形式去戰鬥了。
集成度高是一件好事,畢竟溝通的效率更高了。但也有一個壞處,就是人們已經漸漸忘了,一個現狀最初的模樣。一切東西將越來越抽象,越來越不真實。很多愚蠢的人甚至把標籤當成了事情的本質,殊不知標籤終究只是標籤,一個毫無意義的符號。就像有人問我這件衣服是不是婚紗?如果我說是,這個衣服就在對方購買婚紗的考慮範圍之內。這是腦子有多不好使,才會把一個實際真實的東西,往標籤上靠,非得被別人把這個衣服打上「婚紗」這個標籤,才購買。完全本末倒置啊。難道不是你需要一件隆重的漂亮的衣服嗎?
在這個時代,我們需要越來越要警惕標籤,因為標籤這種高集成度的東西,越來越多,稍不注意,就讓自己分不清什麼是真實的,什麼只是一個概念。千萬要小心,標籤的初衷是什麼,為了高效的溝通,而不是為了標籤而標籤。從小到大,從具體案例,到普遍規律,從日常溝通,到社會發展,我們看問題,需要看標籤後面真實的東西,不然你的理解必然在偏差的路上漸行漸遠。更多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一個人的獨白。
謝謝邀請。我理解的原因如下:1、那人曾被人深深地理解過,愛過,所以才有能力愛和理解別人。2、那人從不曾理解你或其他人,沒那麼高的情商,是你理想化了他,認為他能夠理解別人和你。3、出於移情,你希望、期待他能夠理解你,將他的一言一行往理解你的方向解釋。比如他說:我理解你。有些人說這話你無感,而有些人對你說這話,你特有感覺,特覺得他理解你。4、那人掌握了一些共情、提問和說話的技巧,表面上給人的感覺是理解你,但真的不一定。形式有時不代表內容。比如他說:你剛才說,你很痛苦,我想你遇到了那樣的人,有那樣的經歷,怎麼可能不痛苦呢?這樣的話,多少讓人覺得他會理解人,其實只是種說話的技巧。一個人,永遠不可能完全理解另一個人,我們只能不斷用自己的經驗,去接近漸近地體會對方的經驗,但無論如何接近,不等於就是。但那也已經很不容易,很能幫助我們去理解另一個人了。
這取決於這個人的認知和道德原則。
其實有的時候理解不一定就真的理解,表面上的行為表現不能代表內心真實的想法,這是現實賦予你需要成熟所給人帶來的壓抑!事物發生的本身就是自然規律,無論有多少不同的理解,事實展現在你面前本身的回歸就是你不理解也需要理解!只是最終有一個過程,有些長有些段,例如情感就是這樣,當時自己走不出來,不理解,但是最終自己會想明白,這個過程對於每個人都不同,因為情感的變性很大,任何因素都會導致理解或者重新不理解,有或者不斷的反覆!總之,無論什麼因素影響理解程度,關鍵的還是自然規律的本質,道法自然就是這個道理!這與什麼樣的人沒有關係,因為無論多麼容易理解別人的人,那只是我們所看到的冰山一角而已!
當一個人能夠去理解別人,那是因為他自己曾經被深深地理解。就是這麼簡單啊。
一個自我價值感高並能夠區分自我、身份和角色的人自然而然的就會有更多的理解別人的能力,也就很容易理解別人。
更好的理解別人,也是一種天賦。
說準確一些,就是情商中的一項:同理心。能喜他人之喜,悲他人之悲。這裡的喜和悲並不是因為此人與我們有利害關係,而是那怕只是陌生人,也會對其產生共情。上小學,有同學被老師點名不會回答,受到大家的嘲笑。當所有同學們哈哈大笑時,我特別困惑,為什麼我一點都笑不出來,為什麼我心中這麼難堪?
稍微大一些,和別人說話時,看出他的吹噓或是奸詐,我也不忍挑明,因為不願看到暴露後的情景。在街道上,看到貧困的母親喂孩子喝飲料,孩子很高興,母親臉上的幸福我覺得自己都能切身感受到。那一刻,幸福感似乎從她身上傳遞給了我。能感受他人情緒,下一步才能理解他人吧。
需要:有較強的觀察力、心思敏銳、鎮定、不以自我為中心。
此種共情能力,我覺得帶給我的是一種心態上的包容,對人對世界都是,我幾乎從不會責怪埋怨他人,也一直認為世界很美好,生命是無價的恩賜。非常感謝李予的邀請,很抱歉,現在才回答,上面的童鞋都回答的很不錯。個人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而且回答起來很不容易,我曾經用很長的時間考慮過這個問題,至今還在思考中。作為心理諮詢師,沒有什麼比理解來訪者更重要。但是有些普通人,沒有受過心理學的專門訓練,卻能做到精準、恰到好處的理解對方。我想這種理解一定不僅僅是對事情本身的理解,還包括對站在你面前的這個人的情感的理解,這個很不容易做到,如果你曾經碰到過這樣的人,你就知道,他們帶給你的感覺是非常舒服的。問題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我的觀察是:第一類,他們從小就是這樣被對待的,在爸爸媽媽那裡,他得到了充分的理解,所以他學會了這種生存方式,而且獲益良多。第二類,他們沒有這樣被對待,甚至是幾乎得不到什麼尊重和理解,但是在很小時候,偶然或非偶然的情況下,他們習得了這種方式,他們發現,這種方式能有效的保護自己不受傷害,於是,他們把這一方式運用到爐火純青直到成人。第三種方式,他們不懂如何理解別人,跌跌撞撞長到成年,吃過不少苦頭,在生活中慢慢磨練,於是你能在他身上看到後天長成的痕迹。這三類人有區別嗎?答案是有,太有了,容我有時間慢慢道來,謝謝,再會。
推薦閱讀:
※對於家裡親戚冷嘲熱諷貶低的玩笑話怎麼處理和擺好心態?
※為什麼大家會覺得我很假,做人到底什麼是真誠和虛偽,人際關係問題,我現在完全沒有安全感?
※做為一個211大學的普通團支書,如何在保留單純的同時做一個聰明的人?
※如何與男人保持正常的異性朋友關係?
※大學如何處理室友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