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話喜歡用絕對化的詞語,有人則喜歡相對化的用詞,這種區別能反映哪些內在的差異?

比如,有人會在沒有可靠證據的情況下,使用「我省學生都很勤奮」、「牛肉就是比豬肉好」、「某地什麼都好」這種絕對化、但顯然不科學的表達,那麼他/她此時真的相信自己說的么?還是只是在表達什麼情緒或者感情呢?也有人會在有可靠證據、99.9%確定的情況下,使用「大概也許可能差不多是這樣吧」這種表達,這又說明什麼呢?

這兩種表達的區別能反映哪些內在的差異呢?這種差異是深層的、很難改變的,還是淺層的可以隨心情變化的呢?如何與這兩類人和諧相處呢?

在知乎的第一次提問,不能浪費,於是一口氣問了一堆,嘿嘿。

--------------2014年7月29日 打破砂鍋的提問線---------------

第一次提問就收到這麼多熱心解答,謝謝大家~ 題主開心之餘覺得不能浪費機會,所以打破砂鍋繼續問,看了前面問題的知友大概應該能感覺到,題主屬於喜歡相對化用詞的,不然這問題也許就會變成」為啥明明十分確定,偏偏要說大概也許好像差不多,這種人到底在想神馬!「 作為相對論黨,給別人提建議的時候尤其需要語氣柔和,比如,「我覺得xx還不錯,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但是即使這樣,有時候會遇到對方認為是在強迫他/她接受這個觀點,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時候如果變身絕對黨,說」xx就是好「,交流的效果是會更好還是更差?如果更差,那這情況下如何有效交流呢?


相對化的辭彙在溫和有禮貌和理性的外表下,還有怯懦、迴避、不想承擔責任的成分在內。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感謝 @單缸12渦輪 的答案

從我個人角度看,除了虛榮心和爭強好勝的心裡,從小到大的環境所影響的價值觀與自身性格也影響說話的方式。絕對化詞語,相對化詞語,在表達上可以顯示出一個人說話,是更注重自己說的內容,更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或想法,還是更加註重對方是否接受和認可自己的表達。

這一點,我與 @單缸12渦輪 的觀點略有不同,但求同存異。

喜歡說絕對化詞語的人,的確是更加有勇氣,對自己的表達更加自信,同時也更期待別人的認可和關注的人,不一定是不謙虛的表現。我有一個朋友的說話方式如下:

「這電影很好看啊!你一定要去看!」

「國貿的XXX,他家的海鮮飯很好吃啊!甜品也超贊的!你快點去試試!」

「XXX他家新款的香水,外包裝就是設計的很複雜很精緻啊有沒有?」

「所以你知道,如果XXX,就是不會有好結果,他們就是要XXX,不會在意你,不會替你著想,你一定要XXX。」

我這個朋友在表達某些與他情感相關的內容的時候,幾乎(我則喜歡用相對化詞語)全部都是肯定詞語來表達。他在表達的時候,考慮得更多的是希望他所說的話完全地、一滴不漏地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來告訴對方他的情緒是有多麼高昂或亢奮,他此刻的觀點是多麼的鮮明,他贊的東西是他自己真心覺得贊的,他貶的東西是真心貶的,所以要這樣肯定地絕對地表達出來,讓對方完全感受到。這是一種較為強烈的表達方式,而我這個朋友的性格也是直來直去,熱情,好爽,開朗。

而我本身是喜歡用相對化詞語的人,我在說一句話的時候,往往容易給自己留有餘地,並且更加註重的是我說的話,對方能接受多少。而在一些時候,這樣的說話方式也確實是因為自己準備不足,不夠自信,不願意承擔話說太滿之後所帶來的後果,並期望減少無畏的語言和情感衝突。比如,我在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想法或情感的時候,多數是這樣的:

「這電影拍的真好看啊,你有空可以看一下!」

「國貿的XXX,他家海鮮飯不錯,甜品XXX也還行,你要是喜歡吃XXX嘗嘗他家的XXX吧」

「所以你知道,如果XXX,我不太認為能有什麼好結果。他們其實也不會太在意你啦,因為畢竟XXX,所以你要是XXX沒必要了,不如XXX。」

我在這樣說話的時候是有所保留情緒的,也更加關注對方對我的觀點是否能接受的了。因此用一種婉轉不是很直接的方式表達出來,更多的是供人有餘地地參考,而不是強烈地推薦。而我本身的性格也是偏內向,內斂,注重不和人衝突的內向性格。所以我覺得,除了從小到大所受到的教育方式,價值觀的形成,自身性格也在語言上起著重要的影響。

所以,如果題主把這兩種表達方式看成不同成長經歷,不同性格的人對與情感或觀點的不同表達方式,便不難理解這兩者的差異了。人們在平時交流的時候,顯然並不是所有的話說出口時,都會想一想有沒有科學依據。這種差異,雖然來自於深層次,但可以有意識地經過語言的訓練進行改變。當然,值不值得改變就見仁見智了。和諧相處的方法也很簡單,當與他人交流的時候,人為地將情感的表達歸結到所表達的事物上,而非表達的對象,那麼之後求同存異就可以了。


說話喜歡絕對化的人,未必相信自己所說的,用詞斬釘截鐵是為了在氣勢上「嚇住」不明真相的圍觀群眾。萬一沒人出來打臉,不就賺了么。

說話留有餘地的人,跟說話不自信的人不一樣。喜歡留餘地的人有的以前也是很果毅的,多半是後來吃虧了長記性了。

對於前者,別跟他硬碰硬,也別試圖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就算人家沒有惱羞成怒,弄得自己碰一鼻子灰不爽也沒什麼意思。對於後者,如果只是說話方式如此,則一般不危害人類,如果利益相關,讓他把話說清楚,不行就立字據。


用絕對化詞的人一般比較偏激,還有點小強迫症,當自個兒是女王(國王)那種。大家都得聽我的!

用相對化詞的人說話比較謹慎,做事考慮後果。


我認為傾向於使用絕對化和相對化詞語的差異主要在於兩點。

第一點就是其實很多人不擅長用文字,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看法。

他其實不想表達絕對話的意思,他只是沒有意識到,這樣的用法會帶來絕對化的感覺。

第二點就是沒有意識到正確的觀點或許不止一種,或者說,很多事情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

我以前就很喜歡使用絕對化的詞語,但我很多時候沒有意識到,有的時候我意識到了,也不打算去改,因為我覺得我是正確的。

後面也是和他人辯論,思維風暴做的多了,才發現自己習慣性的遣詞造成了許多的不便,有時候就是因為小小一點不嚴謹,就會被抓住不放。而講的不嚴謹,本來正確的思想也會被理解成錯誤的,所以我慢慢的改了過來。

傾向於絕對化的語言不代表就擁有那些偏激,虛榮心巴拉巴拉的東西,真的。

很多時候只是他沒有意識到,而他真正想表達的東西是好的。

最後

Don"t judge.


1、據說,杜拉斯寫東西常習慣在詞語後面加形容詞「一點兒也別」。首先我想到的是在某種場合下,用絕對化的詞語是一種語言上的誇張修辭方法

2、用絕對化詞語的誇張修辭方法,可以表現主觀上對某一觀念的堅定信念。

  • e.g. 「我絕逼愛你永不變,直到海枯石爛,永遠做彼此的天使~」(咔,天上一道閃電)

  • e.g. 「蘇格蘭自古以來是我大腐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縱然明知所言非事實,但是發言者並不在乎反對的人,只為尋求/迎合有相同主觀感受的人~

  • e.g. 在紐大新澤西老鄉QQ群里:「我大新澤西省的學生都很勤奮,不像他們紐約的懶豬,他們那SAT要分這麼低」

  • e.g. 老婆:「老娘就燉了牛肉沒燉豬肉,愛吃吃、不愛吃哥-屋-恩-滾~」。老公:「牛肉就是比豬肉好!」文革歌曲: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是好

  • e.g. 相親時:「呀,姑娘是大連的,大連什麼都好,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誰不說我大連好/一座座青山緊相連/一朵朵白雲繞山間/一片片梯田一層層綠/一陣陣歌聲隨風傳/人說大連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溶化灌農莊/我們大連好地方~」

總結:相對化的用詞是人類這種有限智慧的生物在描述又大又複雜的客觀世界時的通常表述方法,絕對化用詞有時用於對簡單事務的近似描述,有時反映被一定程度喚醒的主觀情緒下~

--------------打破砂鍋的回答線---------------

#(寫到這裡我已經困了,思路比較混亂)

人際交往中的應用是吧?

有些人是愛憎分明、快意恩仇的人,武俠范,喜歡就是真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心扉是道生鐵柵欄,一目了然非請莫入。

有些人是客客氣氣、溫文爾雅的人,書生氣,喜歡就是還行吧,不喜歡就是還行吧。心扉是道三月春闈,東風不來柳絮不飛。

你不待見這個人,而且你們觀點相左;不管他絕對不絕對,你都可以就「哦,嘿嘿。早點睡吧」

你很重視這個人,而且你們觀點相同;他是怎麼個思路,你就跟著他思路走唄。

你很重視這個人,而且你們觀點相左;這就複雜了:有些人能躲,有些人躲不了,有些事能躲,有些事躲不了,有些時候必須躲,有些時候不能剁。總會在某一天與某個人就某件事坦誠相待。最終是要達成共識的,但這過程中,卻可能有很多強勢和弱勢的複雜博弈~

# =====

#最後,

#對那些說「用絕對化/相對化詞的人一般比較怎麼怎麼樣」的人:

#給別人打上標籤,是很有效率很粗魯很沒有禮貌的~ 人與人之間,是不能用效率來衡量的~

#Don"t judge +1


文如其人 話如其人 。個人認為說話絕對的人較為偏激,自我,做事不假思索,做人偏聽偏信;說話迂迴的人,樂于思考,謹慎,做事考慮周詳但易猶豫,做人較圓滑。當然,這是我的一家之言。


我在說話寫文章的時候總喜歡用絕對的語氣,因為一旦用"大部分""80%"之類的詞語,所有人都會非常自覺得把自己歸類於"小部分"或者那"20%"里,結果就是你說大部分人但是你一個人都沒攻擊到.比如說,當說大部分XX都是傻逼,沒人會覺得是在說自己,因為沒人覺得自己是傻逼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化的事情,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都不同,那種說話需要強加個人確定語氣的人,在我接觸的案例中,都是極其自戀、自大愛表現自己,對面子這種東西看得過重的一群人,和這樣的人說話你會很累,因為他們永遠擺出一副至高無上的姿態,愛掉書袋,但實際上講的東西卻又錯漏百出,比起那些說話盡量客觀給他人留有餘地的人來說,他們更像是井底之蛙。


絕對話的人一般因為自卑但是自負,要首先說出來的讓自己相信,相對話的人優柔寡斷,對事物一般都不確定,


有趣

題主可以總結一下了,這些回答做個分類。那什麼,就從語氣上先看看。
再有興趣,對答題者的其它答案瞧瞧。
內在差異就出來了,
我猜,一是個人風格,二是主題性質。


絕對化:表現出來一種強勢和不講理,但是也可能是裝的,想給你一種壓迫感;或者,此人太過自我與自信

相對化:給人一種溫和、妥協與禮貌,有修養但是卻缺少一種強硬的氣場(當然,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取得);也許,可能性格如此,懦弱妥協;

就拿題中的李子,你正坐在酒席上吃飯,桌上的牛肉還沒吃完,豬肉就端上來了,你旁邊的一個不太熟的人,說了一句

1 豬肉就是比牛肉好吃,來來,多吃點

2 我覺得豬肉比牛肉做的好,你嘗嘗

就這樣很顯然的兩種人,綜上所述,題主應該能理解吧---------

第一次,寫怎麼長的回答,最後都快失去方向了,爪機答,不足之處請指出,謝謝


第一類人自大,自信心極度膨脹,

同時喜歡錶現自己,希望給他人增加自己的影響;第二類行事低調,內心膽怯自卑,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不願意承擔責任!


成長環境不同而已,絕對化、相對化語言用得準確與否才見高低,濫用都是low B。


推薦閱讀:

說話時總愛打上「哈哈」二字的人(如使用微博、簡訊、QQ、MSN等時),現實中是什麼性格?
怎麼改變糾結、猶豫、不自信的性格?
如何改變自己小心謹慎的性格?
一個軟弱的受氣包該如何自救?
怎麼分辨自信和自大?

TAG:心理 | 性格 | 說話 |